Ⅰ 韩国人是怎么评价大明抗日援朝战争
无耻至极,韩人用沐猴而冠来形容他们一点都不为过。现代韩剧中极力矮化丑化抗倭明朝将领,凸显韩国将领的高大。目的就是告诉韩国人没有朝鲜军队的抵抗,明朝的军队就是不堪一击。另一目的就是要摆脱千年以来作为中国属国的形象。
Ⅱ 为啥历史上的韩国特别忠心于明朝呢
对明朝忠心的王朝叫朝鲜,而不是韩国。明朝时,有十多个藩属国,朝鲜是其中之一,也是最终于大明王朝的。
清朝灭亡之后,这个藩属国的国王居然倾尽国力策划反清复明,并且私下使用崇祯年号超过两百年。可见它对大明王朝的忠心简直不一般。
而且朝鲜的君主,竟然也有反清复明的计划,虽然各种原因,计划没有实施,但是朝鲜对大明王朝的忠心可见一般。
这个里面,除了对大明王朝对他的再造之恩的感激,还有长期受汉文化影响,对满清异族文化的蔑视的原因。
Ⅲ 为啥历史上的韩国特别忠心于明朝呢
2017年,韩国上映了一部电影《南汉山城》,电影讲述的是1636年满洲骑兵进攻朝鲜,朝鲜北部沦陷,朝鲜王躲进南汉山城困守最后投降的一段历史。
首先必须得夸这个电影的一点就是,其服化道做得特别出色,非常切合史实,简直甩国内大部分历史类电影电视剧80条街都不止。
于是明朝对后金的战略,由最开始的歼灭,转向了羁糜和防守,广修堡垒,步步为营。
不过后金在大明境内的走私商人以及部分秉持“养寇自重”方略的军头的帮助下,还是一步步发展壮大,明朝则是不断挣扎依然难掩日薄西山之窘境。
1636年,膘肥体壮的后金,终于开始对明朝最忠心的藩属朝鲜下手。
此时皇太极已经将后金的国号改成了大清,女真族号也被改为了满洲,施施然已经有了吞并大明之志向。
Ⅳ 大明灭亡后,韩国用明朝年号几百年,说明韩国在历史上是认同明朝的。为何韩剧要丑化中国的明朝
因为自古以来,韩国文化都被包含在中华文化圈中,处于依附地位;而今韩国政治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文化民族主义生长,演变成影视剧中虚造意淫出来的“韩强华弱”、“华人称臣”等情节。
佘宗明分析了韩剧“鄙华”情结的成因,“越是矮子,就越想穿高跟鞋与高个子比肩”。他认为,自古以来,韩国文化都被包含在中华文化圈中,处于依附地位;而今韩国政治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文化民族主义生长,演变成影视剧中虚造意淫出来的“韩强华弱”、“华人称臣”等情节。
韩国方面也曾作出自我检讨。韩国媒体曾报道了中国驻韩大使馆新闻官陈俊杰对《该隐与亚伯》的批评,“难道编剧们不经考证就写作品吗?简直难以置信!”
《朝鲜日报》也发表评论:“不经考证的韩剧只能助长反韩情绪”,“现在到了进一步加强韩国人对中国了解的时候了”。
早在几年前,韩剧中涉及中国戏份的,多为展现中国的贫穷和破败。其中最惹众怒的,当属五年前一部《该隐与亚伯》。该剧是韩星苏志燮重返荧屏的首部作品,在中国取景拍摄,备受中国剧迷关注。
然而,该剧开播后却令人失望:剧中韩国场景光鲜明亮,画面一转到中国上海,色调立马变得灰暗,仿佛从现代韩国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
没有宽阔的街道,没有高楼大厦;机场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的士司机漫天要价,小偷遍地都是,黑社会当街开枪、绑架人质;而中国监狱更被刻画成古罗马竞技场,犯人受尽迫害……
将中国描述得落后不堪的,还有《天空之城》和《花样男子》。在前者登场的中国人,不是毒贩,就是走私犯;不是造假犯,就是杀人犯;而在后者里,中国人多是黑社会和小混混,他们欺负女主角,遇到韩版F4后被打得满地找牙,听到韩国黑社会的名号后更是吓得跪地求饶。
韩剧还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明成皇后》中将清朝和袁世凯说成干涉朝鲜内政的“侵略者”;
《大长今》中说针灸是朝鲜人发明的;《薯童谣》中不仅大肆丑化隋朝派遣的使臣,还自称造纸和纺织技术比隋朝发达;
《大祚荣》中把唐太宗李世民丑化为愚蠢无能的侵略者,侵略高句丽时遭到惨败,不仅败退到长城脚下,更是被刺瞎一只眼睛,成了“独眼龙”。
Ⅳ 为什么韩国人不感谢明朝帮他们打日本
今天的韩国人是很仇华的,自从朝韩分离,尤其是抗美援朝后,韩国人痛恨中国的干预导致他们未能战胜北朝鲜(当然如果没有美国的干预,北朝鲜早就收复韩国了)。在这样的情绪下,今天的韩国人在学习历史中对中国的诽谤也有不少,导致人民的误解,典型的就是当年韩国历史教科书关于古朝鲜的领土划分问题(据说上面还包括到山东了),还有就是文化遗产问题,他们关于很多诸如针灸、端午节、孔子等等都认为是他们的,当然关于唐朝、明朝的帮忙消灭日本侵略军的事,也不会被他们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