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体》在日本脱销,为何在韩国只卖了400本呢
都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句话说的还真不错,如今连书卖的好不好,都要靠封面来装饰了,封面用的好读者才有兴趣翻开来阅读。在韩国便有一本书因为封面而滞销,但在其他地方此书却早已经卖到脱销了,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了答案,这本书便是《三体》。
看到这个封面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韩国译版的《三体》封面,简直要用“奇葩”来形容,各种奇奇怪怪的元素都凑在了一起,比如说外星人、宇宙飞船、倒塌的大楼,甚至还有年娃都蹦了出来。这位封面的设计师已经不能用“脑洞大开”来形容了,没准是出版商老板拖欠他工资了吧,对此你怎么看呢
Ⅱ 不知道韩国人对三体得奖有什么看法
别被网媒误导了。韩国是全世界第一个翻译出版三体的。网上有篇误导性文章流传很广,说《三体1》韩国初版销量才400本,日本初版几千本卖断货,然后说三体在韩国根本卖不动。
但是却根本不提韩国是2013年初版的,日本初版时已经是2019年了。刘慈欣2015年获得雨果奖。2013年韩国初版时,刘慈欣在国外根本没名气,韩国初版前,三体海外销量是0。在国内,三体1当年仅仅十几万销量。而日本2019年初版时,刘慈欣已经是世界名人,还入选福布斯名人堂。三体1在海外销量已经有150万,国内更是1800多万销量。
就像咱们不能拿三体2013年在国内的销量,去对比三体2019年在国外的销量,说三体国内销量只有国外十分之一,然后得出三体在国内根本卖不动这种结论。
而且韩国2016年就出版《三体2》了。三体1在韩国也多次再版。作为对比,日本2019年才出三体1,三体2迄今未出版。
Ⅲ 《三体》在日本脱销,为何在韩国只卖了400本呢
《三体》这本书可以说是科幻领域的一部“神作”了,科幻作家韩松曾评价到:“我们以前写的那些东西,在《三体》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在《三体》问世之后我们的确是不敢再搞科幻了”。
《三体》不仅在中国评价极高,在世界各国也有着广泛的赞誉。其第一部经过了刘宇昆翻译后,还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中的最佳长篇小说奖。雨果奖也有着“科幻诺贝尔奖”之称,能获得这一奖励,足以见得《三体》的影响力之大。
不仅在美国,《三体》在日本也有一大票的粉丝,在刚刚发售的当天便霸占了日本亚马逊文艺作品销量榜的榜首。原本计划一月售完的量,第三天就要继续印刷了。可以说《三体》在日本的热度,并不比在中国差多少。
可同样是在邻国,《三体》在韩国的销售数量和在日本一比那就是天差地别了,第一部仅仅才出售了400本。很多人不理解原因一查才知道,问题出在封面上。
Ⅳ 《三体》在韩国仅卖400本,为何日本卖脱销
科幻小说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合理设想的小说,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两类。硬科幻:以天文物理、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科幻作品,软科幻:以心理哲学、历史政治等社会学为基础的科幻作品。刘慈欣着名的小说《三体》就是硬科幻,书里讲述了人类和三体人的文明交流,以及厮杀搏斗。
刘慈欣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山西酒泉发射,河南罗山县的男女老手都为卫星的发射欣喜若狂,当时7岁的刘慈欣却在担忧卫星撞到了星星怎么办,这是他第一次将思维放在太空中。
90年代,他还是山西酒泉的工程师,在业余时间写科幻小说,闲的时候一天可以写5000字,每写一部要一年时间。2006年,他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三体》,并在5月12日于《科幻世界》杂志连载。
中国科幻早在1902年就起源了,鲁迅非常欣赏科幻小说,为了在中国推广科幻,他和梁启超还翻译了一些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凡尔纳的作品。以前都是外国科幻传播到中国来,但100多年过去,中国的科幻终于也走出国门,虽然与外国科幻还有些差距,但总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