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韩国人看创新者是什么反应

韩国人看创新者是什么反应

发布时间:2023-05-19 00:13:23

Ⅰ 对待创新和模仿写作文

1. 写一篇关于创新和模仿的八百字作文

如果雄鹰满足于树枝的高度,何来搏击长空呢?如果科学家满足于一次的成功,何来无数次新发现呢?正因为他们没有安于现状,世上有了另一种高度.在人生路上,形形 *** 的陷阱或诱惑动摇我们接近梦想和追逐成功的决心.困难有时让我们望而止步,而成功何尝不是一种阻碍呢!当我们获得成功时,若不够清醒明智,总是容易因此落下脚步,难从再前进.这就需要我们有不安于现状的思想.一个人若安于现状,停止追逐的脚步,那么他的人生也在此停顿了.有人曾说过,他最敬佩的作家并不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而是未获奖之前.因为据统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鲜花与掌声中已停下他的改链脚步,他再也难创造新的高度,因为他们安于现状.谁又能做到像居里夫人把诺贝尔的奖章当成玩具给女儿玩的豁达呢?相比于那此因获得极大成就的人,我更佩服那些为了自己的梦而不断追逐的人.即使他们平凡,一步一步为一个小小的目标而奋斗而拼搏,却值得我们学习,即使他们可能这是为了一家几口的安饱而奔波;即使他们追逐的梦想可贵而遥远;即使他们在追逐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又站起.但他们却始终没有停下追逐的脚步,没有安于现状,这是一种勇气.还记得中国为何因落后而被挨打吗?就是因为清王朝统治者安于现状,夜郎自大,他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因此封闭前进的道路,闭关锁国,在西方国家进行工业革命,朝着工业快速前进之时,我们仍在织布机和铁器中徘徊.因此,落得以后的种种因落后而被挨打的情景.秦皇嬴政,若他满于守定一个小国,没有统一六国的野心,又何来“大一统”呢!所从我们即使每天前进一点点,也不要安于现状.一个人如果安于现状就难以进步,一个国家如果安于现状,将会因落后而被挨打.所以,不要安于现状,不要停止追逐的脚步,踮起脚尖,就能更靠近阳光.。

2. 以模仿与创新为题的作文怎么写

首先,你要弄清作文是哪个年级的学生的;

其次,看写这一篇文章都有哪些限制;

再有,就是想自己该在文章中表达什么;

还有,如何用具体的语言把要表述的东西说出来,让人透彻理解……

我对“模仿与创新”的理解,供参考: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模仿的归宿;烂此

模仿永远落后,创新即“人无我有”,永远领先;

模仿因为懒惰,创新源于勤劳;

……

3. 模仿与创新 议论文800字谁会写啊

我们这个社会,会思考的人,愿意思考的人,认真思考的人,越来越少了。

思维的惰性促使人们多是习惯于简单的模仿,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没有压力,没有寂寞,心理上感觉很安全。而这种对社会没有任何价值的、机械式的、形式上的模仿,最多是别人吃肉,你喝汤。

常有人感叹机会越来越少,事实上,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需求越多,机会也就越多。人总是知道自己知道了多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有多少,正如一个圆,已知的在圈内,未知的在圈外,而未知的要远远比已知的多。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创新的空间还很多,如汽车业的发展带来了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如汽修、汽配、洗车、汽车装饰、旅游休闲、能源、环保等等。每一个产业的每一个价值链需求都可以是一个创新的机会。

创新就是创造一种需求或者满足一种需求。 创新不是高科技,商业模式、用人模式、销售模式都是创新。

据统计80-90%技术上的创新者都没有赚到钱,而是那些把技术创新和产品效用、价格、成本整合在一起的企业,他们才是有价值的创新。 创新并不是很神秘,别人想不到的,别人不愿做的,别人做不好的,你想到了,你愿意做了,你做好了,这就是创新。

如四川的李惠女士靠擦鞋起家,如今拥有2000余家擦鞋连锁店;烟台喜旺集团1996年卖猪头肉起家,现为中国肉类行业50强企业。 创新并不是不模仿,而是要在技术、成本、服务等某一方面核历孙或几方面优于模仿对象。

比如星巴克,咖啡制作是向意大利咖啡馆学的,营销模式是向麦当劳学的。模仿到极致或者超越也是创新。

创新并不是很复杂,工作方法、工作技巧、工作理念都可以创新。别人一天能发100份传真,你能发10000份,就是创新;别人应付工作,你用心工作(据调查,目前企业员工真正用心工作的不到20%)就是创新。

财富是创造出来的,模仿只能使财富转移。创新虽有风险,但能使人生增值,推动社会进步。

创新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有足够的责任心,创新的意识会渗透在你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

4. 求一篇作文,有要求~不要只是一味地去模仿别人,因为模仿的目的是

拿来与创新所谓“拿来”,指的是从他人处学来自己所没有的东西.鲁迅先生曾高呼:“我们要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然而是不是拿来据为己有就可以了呢?不,还要创新.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如果说“食桑采花”可算作“拿来”,那么“吐丝酿蜜”就是“创新”了.试想若蜜蜂采遍一千朵花,却酿不出一滴蜜来,或者酿出来的还是花粉,人们还会像今天这样赞美它吗?蚕、蜜蜂这样的小生灵尚且如此,我们人就更应该懂得“创新”的价值了.若说我们比其他生物高级,恐怕就在于我们有一个大脑,我们可以“运用脑髓,自己来拿”.但我们的大脑不是容器,我们更要再一次“运用脑髓”,把拿来之物加以创新,使它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人类就是在创新当中发展进步的.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沈括撰写《十二气历》,中国的四大发明,英国的工业革命……哪一次社会变革、科技进步不是智慧的人们创新的结果?当然,不“拿来”创新就无从谈起,就如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来一样.但若一味向先人拿来,惟“传统”是从而不创新的话,历史的车轮还怎么转动?牛顿曾说他之所以能摘取科学的桂冠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但学习过先人的理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肯定不止他一人.只因牛顿不满足于这个高度,敢于向上迈出自己的脚步,才有了“牛顿三定律”的诞生,历史便记住了他的名字.放眼当代,处在开放的时期,我们需要从“外面的世界”拿来,然而是不是就照搬西方那一套?当然不是.“开放”为了拿来,“改革”便要创新!我们采用“先进科学与管理技术”的花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酿出来的便是自己的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近旁的世界.人们总在呼吁要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我想这首先便要明确: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会“采花”,更要学会“酿蜜”.长期以来,我们过分注重“拿来而忽视了“创新”.学生牢牢铭记:课本如是说,某某名家如是说,于是许多人的大脑便成了“容器”.不懂得独立思考,又谈什么“迁移能力”,谈什么“高能”?拿来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较之“拿来”更为不易.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蚕从吃桑叶到吐丝结茧要经过六次蜕皮.然而若有一天,每个人都不仅能辛勤地“食桑采花”,更去“吐丝酿蜜”,那么想一想,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那必是如锦一样绚丽、如蜜一般甜美了.。

5. 创新从模仿中来作文

劳力士效仿日本生产石英表,结果是八百万块表的严重积压。直到大量销毁,仅余十二块表后,反而拍出高价。这提醒我们,不要盲目模仿,而应锐意创新。

星辰满天,如碎钻镶嵌在夜幕中,而最为明亮的,却是月亮的光芒;贝壳遍滩,如躲藏在沙砾中的精灵,而最为珍贵的则是海螺的乐音。拒绝重复星辰的黯淡,贝壳的平庸,唯有创新,才能在月的皎洁中踏出绝妙的舞步,和着海风奏出不凡的曲调。

东施效颦,即是盲目模仿的典例,艳羡于西施的美貌,却无视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以手微扶胸口,便以为可似弱柳扶风,添上几分娇柔的气质,却不知自己与西施天差地别,盲目效仿,只是多增丑陋,徒添笑柄而已。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就应该拒绝一味的模仿。过多的仿效只能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只有创新才能开启一番柳暗花明的景象。

6. 给我找一篇题目 的作文

从模仿到创新

由于汽车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它一直以来都被各国及各大巨头视为核心机密。除了汽车的传统强国,不管是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还是近两年的后起之秀韩国,汽车产业刚起步的时候都是一穷二白的。如何平地起高楼?大家都采取了反求工程。

反求工程(ReverseEngineer-ing)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重构实物模型,从而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与传统的图纸——制作——实物过程不同,反求工程是先有实物,再通过各种测绘手段采集数据后再行制造的。

在丰田喜一郎创业的年代,虽然还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但是这个原理却是一样的。甚至到现在,买回竞争对手的产品,加以拆解分析,也是商战的必要的步骤之一。

这种原始的反求工程,帮助丰田们、现代们登堂入室,但是以后的路,还是要靠它们自己来走。虽然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长达30年的时间里,日本汽车厂始终在广泛地借鉴着来自美国和欧洲的设计元素。但他们已经进行了“日本化”的改进。比如从外形上,它们已经按日本人的体型作了改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就是进步。通过反求工程,日本人和韩国人消化吸收并掌握了比较核心的汽车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创了日韩汽车的王国。同样,虽然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时间不长,但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进步。

奇瑞老总尹同耀承认:瑞虎是“最后一次做坏事”,今年上海车展上展出的就是真正的“奇瑞制造”,再也难以找出其它名车的影子;而双环从来宝SRV的“超级变变变”到“汲众家之所长”的CEO,进步是明显的;比亚迪在酷似花冠的F3之后,F6更加成熟。

而对自主品牌来说,如果说汽车的模仿会让人产生“这就是原型车”的联想,这也是高估了模仿的效果。首先,一眼看过去,汽车的车标就说明了这是另一个品牌、另一个产品。再者,对于某些设计元素雷同的产品,人们也不会以偏盖全,以为它就是原版。一辆吉利豪情,哪怕前脸再像奔驰,人们也不会就把它当奔驰来看。第三,哪怕仿得再像,价格也足以把模仿者与原版区分割开来:比如来宝SRV和本田CRV,虽然外形很像,但在细节、做工、甚至视觉协调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有能力消费CRV的顾客,很少会因为来宝与CRV相似而选择来宝。

也正是因此,纯粹的模仿很难超越原版,如1988年款雷克萨斯模仿奔驰。真正让它确立起豪华车地位的,却是它摆脱奔驰影响后的独特设计。因此,模仿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创新,就像钱钟书所说的“模仿引进创造,附庸风雅会养成内行的鉴赏,世界上不少真货色都是从冒牌起的”。

7. 创新从模仿中来作文怎么写

模仿与创新如果要评选世界上最会模仿的国家,那么日本必定是当之无愧地占据龙头地位.大和民族,以其精湛的模仿工艺和智慧,在19世纪中后期,疯狂吸收了西方列强积累了上百年的科技文明,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一夜暴富”,成为了资本主义列强中的一份子:而若要评选当今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国家,日本人恐怕也是可以自豪地说前三甲中必有他们的位置吧!没错.日本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既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而又兼有令人称道的创新意识.他们并非一味模仿他人所取得的成果,在吸收了外国人的经验后,他们也想方设法的改进,创造出一种更好更高效更便捷的产物,这或许便是日本这么个弹丸之地为何强盛的原因——模仿与创新.模仿,一直都被世人所诟病,常被认为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但是日本却用事实证明:模仿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呢!我只所以举日本一例,是因为他很好的诠释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这种日本式的模仿,并非只是单纯的接收,在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同时,也渐渐成为了主导者. 正如三岁的孩子喜欢模仿父亲的一切,包括语言与动作一般.他们的模仿也好是如此乐此不疲,但绝不仅限于此.一旦孩子长大了,他也会在父亲的言语之上添加属于自己的元素,在继承的同时也很好地发扬光大.这正是日本人所做的模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非全盘接受而又有所继承.于是,日本人的创新也就应运而生.由此可以看出,模仿与创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递进关系.在迷茫彷徨之际,模仿他人,试着照别人的路子走有时又未尝不是一种上策呢?尽管饱受他人非议,甚至于被认为是失去人格独立的表现,可回想日本的经验,若没有前期的模仿积淀,哪来现在那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呢?我们甚至于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是创新的基石——当然,这里仅指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例如日本这样过去科技水平并不高的情况.而这种模仿,也并不是那种“模仿死了”的情况,而是我们所说的日本是模仿(当然,日本人的这种创新意识,也与他们本身的进取精神有关).不过,倘若你是哪种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极强的人,那很好,走自己的路吧!但不可否认,在早期的创新时期,模仿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去嘲笑那些模仿者,也许他们明天也一样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忽而又想起我们的古老中国来,曾经的我们也有过相同的创新精神,也有过辉煌.当最终泯灭了.岁月的沧桑,使我们把自己所在了小屋子里,也是自己渐渐老去,失去了活力.而当我们变成学徒时,却变的只知一味模仿而不知创新了,以至于现在连一个电视节目,一段广告都得原搬照搬.短期内确实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可我们的长期呢?也许我们现在真得想日本人学习了,尽管人家学了我们十多个世纪.不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找回自己民族的魂,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便是魂.倘若真是如此,中国崛起不远矣,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不远矣。

Ⅱ 创业失败的八大原因总结

创业失败的八大原因总结

创业这个词看起来有点费钱,费精力,看起来很苦,但依然有很多创业者。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创业失败的八大原因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创业失败的八大原因总结:

在这个就业严峻的社会,创业成了很多人的新出路。但是,在这条创业道路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走到最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失败的人也不计其数。同样是创业,为什么会有人最后成功,而有些人却失败了呢?下面,总结了一下创业者失败的八大原因。

创业失败原因之一:重视表面现象,不注重分析。

创业者往往是通过招商文件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判断项目未来的前景,却忽视了市场调查。一个项目是否好,主要看的是是否有需求,如果没有了消费需求,再好的产品也是空中楼阁,好看不中用。

创业失败原因之二:以价格来判断消费者是否能接受。

从表面上看产品的价格确实是影响消费的关键,这是一种非常常见低价策略。其实价格只是一个因素,而不能代表消费者的态度。产品的价格主要的还是要看能对消费者带来多大的利益,能给消费者什么样的快乐,假如一个产品是消费者喜欢的愿意接受的,价格就不是问题,如果消费者不看好这个产品,那价格就是主要的因素。成功的商人会引导消费,价格永远不是主要的。

创业失败原因之三:自信是成功的关键,也是失败的原因。

自信是创业必备的素质,没有了自信,做什么事都会犹豫不决,前怕狼后怕虎。而为什么又是创业失败的原因呢?自信是一种信心,而不是盲目的自以为是,创业是一种自我修正的过程,人不是完美无缺的,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不奇怪,重要的是能随时发现自己的不足,随时修正创业的路线,如果不具备这些,自信又有什么用呢?

创业失败原因之四:没有明确的经营方向。

有的代理商当意识到这是一个好产品的时候,马上决定做代理,马上下单,我认为这是是好的一面,创业的机会不会等人,特别是区域代理,当这个区域有了代理以后,下一个就没有机会了。而做了代理以后,却拿不准应该先从那里下手,应该先攻克那一块市场,没有明确的经营方向,就等于是盲人打靶,成功的概率有多高呢?

创业失败原因之五:没有严格的执行力,做事不讲究效率。

易能王市场厂家是没有任何的市场营销方案,考虑到创业者一般都是新手,所以本人在和代理商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新手往往都不具备市场开拓的能力,需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就制定了一份运作方案,并进行了小范围的市场运作试验,效果很好。当这个运作方案交给代理商以后,他们往往在执行的时候打折扣,不是严格地按照方案来运作。甚至是迟迟没有去运作市场,去开拓市场,导致经营效益低下。

创业失败原因之六:缺乏学习能力。

好多创业者本身没有学习的能力,其实学习并不等于是知识水平,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会学习的人。善于学习的人,能够从别人那里学到一些商业方面的知识,不管什么人对于商业知识有多保密,只要有文章就能看的出来别人的一些经营策略,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此。

创业失败原因之七:缺乏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看起来真的很难,也不是一般人能在短时间内学到并形成能力。而专业知识需要学习和动手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实并不难,边学边做,要形成专业的能力也不是做不到,所以创业是艰苦的就在于此。

创业失败原因之八:不懂得如何营销自己

商人推销的不是产品,而是在推销自己,一个不懂得推销自己的人,成功渣慎的机会就不多。习惯于说产品怎么怎么好的人,穗梁庆产品永远卖不出去。营销自己就是自己能给别人多少好处,能给别人多少快乐,能给别人快乐的人才是有可能成功猜握的人。

创业失败的原因总结:

Labit是一个帮助研究人员为他们的实验室创建网页的网站。如今这个网站已经不存在了。2017年12月5日,我们关闭了服务器。我们的网站已经不复存在了。关闭你的初创公司感觉有点像失去了你所爱的人。以下是我作为Labit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的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以及领悟到的惨痛教训。

错误一:没能选择合适的联合创始人

刚开始创业不久,我们邀请了第三个人作为我们的联合创始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科学家,但他的情商却非常低。很多情况下,他都表现得非常情绪化,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冷静下来。我认为我可以因为他的智慧而忍受他情商低的问题。

但事实表明,我是错的。我分配给他的几个任务,他都没能很好地完成。我们专门安排了一个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但当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他就生气了,站起来,砰的一声关上门离开了。就在那一刻,一切都结束了。我们都知道我们无法和他一起工作。这个人不成熟,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不能接受建设性的批评。稍微有点压力,他就会崩溃,而压力则是初创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态。他会在危急的情况下会损害公司的所有业务,我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还有很多人指望我带领这家公司走向成功,我必须让他走人。我失去了一个朋友,但我挽救了一家公司。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是如此。

错误二:没能做到从0到1地创新

强烈建议读读彼得·泰尔的《从零到一》这本书。这本书中所传达的核心观点其实很简单。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垂直创新而非水平创新。他们从一层进入到另一层。

我们自己就是在这个地方失败的。我们希望能成为研究实验室领域的Facebook。市面上也有很多克隆一家成功的公司的机会和案例,如宠物界的Uber,面向孩子的Facebook,停车领域的Airbnb。首先,当你按照这种思路做你的项目Pitch时,它听起来就像一个山寨模仿者,这是非常糟糕的。其次,如果你的公司没有做到从0到1的创新,即使你们公司的执行能力再出色,你们公司成长为伟大的公司的机会也是非常渺茫的。想法和执行哪一个更重要?答案是:两个都重要。

错误三:没能选择合适的目标用户

当时选择目标用户时,我们面临几个选项:B2C(面向消费者的业务)、B2B(面向企业的业务),以及B2A(面向学术界的业务),最终我们选择了B2A,这也是最糟糕的一个选项。

从创新的角度来思考学术界是非常反直觉的。外部观察者可能认为科学家是创新者,因为科学家是站在技术和创新前沿的人。不对吗?

不对!

学术界的人其实是非常不情愿的。研究人员将头埋在可研中里,看不到周围的任何东西。大多数具有决策权的管理职位都是由那些老派、保守的人担任的。他们对现有的系统感到满意,他们并不关心是否可以通过提供某种技术来提高效率。

我们自己就是科学家,所以我们被高尚的意图所驱使,这个意图就是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但我们没能承认学术界存在的明显的滞后性和惰性,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确保你是在合适的地方创业的。

选择创办一家公司,这已经可以成为质疑你理智的理由了。作为一个外国人,选择在韩国创业的纯粹是一种疯狂。文化和语言能决定很多东西。我惊讶地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和我不一样的人和我在同一个星球上生活着。韩国人是外星人吗?或者我应该说,我们是外星人吗?他们经验公司的.方式令人费解。没有意义的官僚主义和规则是非常折磨人的。韩国的学术文化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值得对它进行单独分析。斗争是真实存在的。

地理位置是至关重要的。住在距首尔268公里的Gwangju,这让我们与首尔所能提供的初创公司氛围和潜在人脉都隔绝了。

如果我们在美国创业一家公司,或者在任何一个说英语的国家创办一家公司,我们的很多事情是能够做对的。当然,我遇到的情况可能与你在创业中遇到的情况不一样,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创业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选择硅谷或世界上任何一个主要的科技创业中心。在一个远离商业世界的小城市里创业会让你两股战战。

错误四:没能及时充分地验证创业想法

这正是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出现问题的地方。我在这个方面犯的错误是创业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我把客观的现实过于理想化了。

我自认为用户遇到的这个痛点比实际的要痛苦得多。事实上,这与其说是一个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不便。但我说服自己和其他人说,科学界需要我们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我被这样的一个愿景驱使着,最终将我带到一个错误的地方。

确保你要解决的问题是用户遇到的一个真正的痛点,而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不便。不要陷入你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中区。彻底验证你的创业想法是否可行。建议阅读Eric Ries的《精益创业》这本书。

调研可以为你提供一些信息,但大部分情况下,它们并不是很有价值。它们无法代表真实的情况。

请与你的用户进行真正的访谈。不要试图推销,我这里说的推销的意思是不要试图给用户强加一种观点。将你的产品和想法客观地展示给用户,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

当你谈论你的想法时,要客观。看看人们会如何反应,问他们将会如何使用产品。他们会购买产品吗?如果会购买,他们愿意为这款产品付多少钱?

这个步骤的唯一指导原则是全球顶尖创业孵化器Y-combinator的座右铭:开发人们真正想要的产品。

Y Combinator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应该确保你能找到潜在的客户,并且在开发产品或写第一行代码之前就能将你的创业想法成功销售出去。

确保能找到愿意为你的产品付钱的人。或者用Airbnb的首席执行官Brian Chesky的话来说:有100个真正热爱你产品的人比有100万个喜欢你的产品的人要好得多。

错误五:没能迅速将产品发布出去

就这样,我们开发了MVP。我的团队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就开发完成了产品的初始版本,这个版本的产品是Ok的。我当时应该立刻将产品发布出去才对。但是我等得太久了。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会告诉自己:快点将产品发布出来就好!

我花了很多钱重新设计产品,包括logo的设计,同时又新开发了一些额外的功能。我想让第一批用户觉得这款产品是非常完美的一款产品。我们呢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从alpha版本升级为beta版本,其实alpha版本已经差不多可以发布了,beta版本虽然看起来更好看,但是为之花几个月时间是没有必要的。我浪费了很多时间去打磨一款我们并不确定人们会需要的产品。

这个错误是创业者最常犯的错误之一。创始人在发布产品时非常犹豫。他们总是试图去不断迭代一款尚未发布的产品。实际上,这个阶段的的目标是把产品发布出来,并开始从真实的用户的使用反馈中学习。第一版产品丑一点、有点缺陷、功能不完整,这都是可以接受的。将你丑陋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然后让它不断进化。

错误六:没能为公司筹集足够多的发展资金

一家公司的CEO的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确保公司有钱。事实上,在公司最初的发展阶段,这可以说是公司CEO的唯一工作。

确保公司银行账户里一直是有钱的。我当时从韩国政府那里筹到一些资金。我们使用这些钱的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但我们还是成功地开发出了MVP、成功设计出了产品logo和界面,而且还在营销和公司注册方面投入了一点资金。创始人不应该关心竞争还有另一个原因。正如创业教父Paul Graham所说的那样:创业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不是来自竞争,而是自杀。

资金耗尽的公司必然会走向死亡。

错误七:没能组建一支靠谱的团队

除了筹集资金,一家创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第二个重要工作就是招聘。我遇到的每一位CEO都说,为团队招到合适的人才是最困难的一项工作。首先,我在找联合创始人上犯了,然后我在团队成员招聘方面又犯了错。

我们遇到了一个人,他是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和数据库工程师。他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是一个绝对的专家,在招聘这个人方面,我又犯错了。对于我这样一个非技术型的联合创始人来说,他的专业水平令人生畏。我相信他最终能够解决我们在一些在自由职业者身上花费过多的问题。所以我开始付给他很少的钱让他帮忙监督我们雇佣的两名自由职业者。但他们不需要监督。他们做得很好,所以这个人最终什么工作也没做,但还是从中得到了金钱回报。如果他能像他承诺的那样学习这款产品的框架,那也问题了。但是他什么也没做。他就是那种典型的光说不做的主。同一个错误,我犯了两次。

我自己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总是将人们看得比他们实际的要牛。我相信人们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很多时候,他们证明我错了。这家伙真是一团糟。在和一个韩国女孩坠入爱河之后,他在一夜之间他从一名终生无神论者(和一名科学家)变成了一名迷信人员,而且他们交往了两个月之后就结婚了。

如果他可怜的专业精神和缺乏诚信这一事实没有危及到我们的公司和团队的话,那么这个人的跟人生活是与我在这篇文章中讨论的话题本来是不相关的。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在招人方面一定要谨慎。

即使你的潜在雇员是个出色的工程师,如果他没有诚信,他也会让你失望的。

如果你的团队成员只是为钱而工作,他们就缺乏和你你一样的动力。一旦公司出现问题,他们就会立刻走人。

公司招聘的最初一批员工和创始人自己一样重要。他们将为定义公司的DNA,公司未来招聘的员工都将以第一批员工为标准。如果你没有招到合适的第一批员工,你将会在整个创业生涯中遭受这个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关于这个话题,我读到的最好的书Yevgeniy Brikman的《Hello, Startup》。这本书的第11章是专门讲招聘的,也是这本书的精华部分,这本书非常有价值,推荐一读。

当然也有非常合适的人。很难找到有技能的正派人。但有时你会发现真正的钻石。最初为我们工作的挣工薪的自由职业者最终同意正式加入我们的团队,他们相信我们的这个创业想法有发展为大业务的潜力,因此即使做出薪资方面的牺牲也要加入我们。这些家伙简直太棒了。我从未当面见过他们,在网上也没有做过很多的交流,但他们的专业精神和正直从未让我怀疑过他们。

有一条我们所有人都遵循的潜规则:一个人负责说,一个人负责做。我相信这是唯一正确的做事方法。开发人员总是按时执行完成规定的任务,他们非常高效和负责。下面是创业公司的团队要遵循的另一条规则:坚持招聘合适的人。

错误八:身兼多职

如果你有一份全职工作,这时如果你想一边工作一边创业是极其困难的。在每天工作结束的时候,你已经因为白天的工作感到疲惫了,下班后你自然想好好休息一下。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如果你身兼多职,一边全职工作,一边创业,有些东西肯定会受到影响。

还有什么比一边全职工作一边创业更糟糕的情况吗?有,那就是一边攻读研究生学位,一边创业。

当你是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时,你已经没有自己的生活了。如果你试图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之余再去创业,你的生活就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地狱。这是给所有考虑创业并计划辍学的朋友的学生的建议:

不要边上学边创业,也不要辍学创业,先完成你的学业,我是认真的。获得学位,把这件事情完成。不管你毕业以后做什么,当你找工作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会非常看重你的简历上的学历情况。拥有一个学位会帮你打开很多扇门,也会为你带来很多机遇。创业可以等。学业不能荒废。

好吧,如果你不听我的建议。依然选择边工作边创业,或边上学边创业。那么欢迎来到地狱,这篇文章里讲了一些你在创业初期阶段必须要知道的一些事情。

挑错误九:没能管好公司的开销

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不要立刻忙着注册公司。 有一个名为Stripe Atlas的非常有名的服务。你只需花500美元,它就能帮你完成公司注册方面的工作,而且速度非常快。所以不要一开始就忙着注册公司。在最初阶段,你不需要注册公司。只有在你的公司有营收之后或者你找到了投资者并且他们需要你注册公司之后再去注册公司。如果注册公司,最好在特拉华州注册公司。没必要在这方面进行创新,随大流就行了。Stripe Atlas会自动为你的公司在硅谷银行开一个银行账户,当然这里需要单独付费。

(2)银行账户维护开销。 硅谷银行每个月会向你收取25美元的维护费。在早期,它是不必要的花销。

(3)服务器方面的开销。 即使按照最低的费用成本来维护你的网站,你每月也需要花费大概20美元。确保你有足够的钱支付服务器方面的开销。

(4)薪资开销。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够不支付员工工资。找到与你有共同愿景和梦想的人,这些人愿意为实现公司目标和获得一定的公司股份而工作。不要在分配公司股份方面太小气。在分股份方面,对那些帮助你建立起你的企业帝国的人一定要非常慷慨。

如果你的公司一文不值,即使你持有公司100%的股份,那么你也一文不值。如果你的公司值10亿美元,即使你持有公司10%的股份,这也是一笔巨额的财富。

错误十:没有为创业失败做好准备

我自己当时还没有做好失败的准备。我当时以为我已经准备好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准备好。我在这次创业中投入了太多,眼睁睁看着你的创业小船即将沉没,这种感觉是很糟糕的。

平均而言,10家创业公司中,有9家创业公司最终会失败。这是Y Combinator的人始终坚信的一个事实。我相信这个数据是非常接近事实的。经营一家创业公司是极其困难的,从一开始就找到正确的方向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Elon Musk曾说过:“所谓创业,就是嚼着玻璃凝视深渊。”

谢谢Musk,他非常形象地表达出现了创业的真实感受。

声明:本文源自TAC加速器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告知联系删除。

;

Ⅲ 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5篇

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1】

今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美国搞过一个《拜杜法案》,这对美国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撬动作用。像这样的国际经验还要好好研究。”

《拜杜法案》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1978年,位于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的一位教授找到该州的资深参议员博区·拜(BirchBayh)请求协助。学校获得了多个政府资助的项目,但由于“谁出资、谁拥有”的政策,研发的成果,不仅收益乎启权归政府,而且一切的后续性研发也不可以由发明人独享,这导致大量科研成果闲置浪费。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约瑟夫?艾岁如如伦美国前参议院幕僚长

如果发明者不能拥有研究成果,没有商业化带来的奖励,这些成果永远都不会被商业化,所以拜杜法案出发点是很基础的问题,谁能更好地管理新的发明,是政府吗?还是发明者自己?

1968年,日本超过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70年代,技术优势的失落让美国感到极大的威胁和不安。1979年,哈佛大学着名学者傅高义((EzraF.Vogel,也是今天《邓小平传》的作者),出版《日本第一》(JapanasNumberOne)研究专着,引起巨大轰动,成为当年美国最畅销的图书之一。

70年代末,日本的钢铁产量已经与美国相当,工厂设备却比美国更先进、更有效率。1978年,在世界最大的22座现代化熔铁炉中,有14座属于日本,美国一座也没有。日本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全球第一。

在汽车制造业,日本让原本执世界工业牛耳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厂纷纷弃甲。1979年,日本对外输出了450万辆汽车,其中在美国销售了近200万辆,而美国汽车在日本的销售量仅1.5万辆。

然而历史充满着荣格所说的“共时性”,当时谁也不能料到,这一年,在美国中北部的印第安纳州,一个大学老师向参议员反应的问题,竟成为改变了整个未来技术市场发展,让美国能在十年之中重新站回领导地位的契机。

1980年,由参议员博区·拜(BirchBayh)和罗伯特·杜尔(RobertDole)的联合提交的提案被美国国会通过,这就是今天所说的《拜杜法案》。此法案,让大学、研究机构能够享有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这极大地带动了技术发明人将成果转化的热情。

在创新的生态系统中,制定法律,维护和创造创新的环境,是政府的职责之一。在一个社会的运行中,创新的活力、市场的激励、政府的权力,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既不高高在上,又不可或缺。

1978年,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5%,《拜杜法案》出台后这个数字短期内翻了十倍。美国在十年之内重塑了世界科技的领导地位,《拜杜法案》功不可没。它被《经济学家》杂志评为美国过去50年最具激励性的一个立法。是美国从“制造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标志。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拜杜法案》出台以后,这就是大学申请专利的数量迅速地增加,专利许可活动也越来越活跃,大学通过专利许可得到了大量的经费,一些支持,而且借助于研发一些新的技术,他们也开设了一些新的公司。

《拜杜法案》的成功也让人们看到在创新中,政府的职责是什么?创新、市场和政府,三者究竟怎样相辅相成?

在《拜杜法案》之前,“谁出资、谁拥有”的政策,源自二战中的曼哈顿计划,由于研究型大学在“曼哈顿计划”中的卓越表现,联邦政府开始大规模资助大学的科学研究。1944年,时任国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局长的瓦尼尔·布什提出《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充分论证了基础科学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报告影响了美国战后几十年的科技政策,美国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资助并实施了一系列大型项目,如航天航空、卫星通信、计算机等。然而这种源自二战及冷战时的方式,成就了一大批科研项目,但因为脱离了市场,导致《拜杜法案》出台前,科研成果闲置浪费,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创新,代表着未知的未来,它会从何而来,又会如何生长,其实不论是政府还是技术专家,都没有办法准确知道。

1963年,日本政府在筑波建起一座科学城,目标就是科技创新,希望以此摆脱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然而,持续30年,依然没有起色。

1987年,美国政橡陪府为了应对日本在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投资10亿美元建立产业联盟,计划整合美国最好的半导体公司,寻找突破性进展,结果适得其反,各个公司却放弃了自己的基础研发,延缓了整个行业的步伐。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徐冠华科学技术部原部长:

科技创新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和它的积累性,就是它不是说你让某个人做什么,他就可以做成的。不是事先能够计划,你想让某个大学和某个研究所和某个企业联合起来,政府把它弄在一起,就出东西了,这是很不现实的。

《拜杜法案》不仅仅关乎收益权是归于政府还是大学或私营机构,技术转让的核心使命是:分享成果,分享创新,从而增进社会财富。

创新像是一粒种子,市场是它生长的土壤,政府能够做的,就是为它提供生长的环境,并耐心地培土、灌溉。

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2】

1999年的一天,两个年轻人敲开了大学路165号这栋建筑的门,期待能够租到两间房子。大学路165号离斯坦福大学不远,是硅谷的核心地带。

房东亚美迪是伊朗来美国的移民,做地毯生意起家,这两个年轻人所做的事情相对于传统行业而言,太过于新鲜和陌生,他更不可能料到,十多年后这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这两个年轻人就是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谷歌公司的创始人。

纪录片《创新之路》来到大学路165号,采访了房东拉西姆·亚美迪,他说起了第一次见到谷歌创始人时的情形:“当他们决定租下我们的房子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到,他们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但我们彼此都清楚,他们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

(房东拉西姆·亚美迪)

以当时谷歌的规模并不能承受价格高昂办公区的租金,但房东还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同意以较低的租金将办公室租给谷歌,但有一个条件,换取谷歌的少量股份。吸引房东的,正是谷歌未来有可能的影响力。

几个月后,借着互联网兴起的东风,谷歌从两家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获得了两千多万美元的投资。从两个创始人,发展到今天全球有五万五千名员工,谷歌成为21世纪初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而亚美迪不仅是谷歌创始人的房东,还是“安卓之父”安迪·鲁宾的房东,是贝宝(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的房东。

大学路165号,这幢被称为硅谷最幸运的建筑,就像是硅谷的一个缩影,和车库文化一样,其背后是平等自由的市场氛围。正是市场的魅力,让一个又一个诞生于车库和大学路165号的梦想,转变为财富的神话。

硅谷,这片只有800平方公里的地方,它每年产生的GDP超过很多主权国家。今天硅谷已经成为全世界寻找创新的模版,各国政府都希望可以借鉴硅谷,塑造本国的硅谷。然而,硅谷却不是政府计划的产物。这里是一个企业自生自灭、自我生长、自我修复的地方,这里相信市场,尊重市场。

我们见到的所有创新,都是经历过市场筛选的。4月25日,诺基亚宣布完成与微软公司的手机业务交易,正式退出手机市场。这位昔日手机行业的霸主,却在互联网时代来临时骤然陨落。

今天,在全球创新国度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北欧诸国借助开拓全球市场,在资源贫乏的土地上打造了世界最富裕的国度。以色列拥有中东地区最为完善的创业生态链,被誉为创业的国度。在英国伦敦,科技企业聚集的“硅环”,成为全欧洲风险投资活跃度最高的地区。而在全球创新排行榜上始终名列前茅的亚洲国家韩国,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策略更是造就了三星,LG等世界级创新公司。

市场经济就是一个创新的经济,这里不断涌现着新公司、新科技、新模式,不断清零。

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3】

他的投资成就了硅谷三家着名的公司:仙童、英特尔、苹果。

他对苹果的投资,两年内获得了243倍的回报。

今天阿瑟·洛克被称作“风险投资之父”,然而在1957年,31岁的他还是位于华尔街不远的海登·斯通投资银行一个传统行业的分析师。

1957年秋天,洛克收到一封来自西海岸的信,八个年轻的科学家不能继续忍受现在的雇主,决定集体跳槽。洛克想去会一会这八个人,然而他不知道,这次会面将成为他风险投资的开山之作,也成为催生硅谷的推动力之一。

那时旧金山湾区还没有硅谷这个名字,那时也很少有人将公司开到西海岸。八个年轻人跟随晶体管的发明人、195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廉·肖克利来到这里,本想做一番事业,但老板的傲慢、刻薄,管理能力的缺乏让他们难以忍受。当时还没有风投,他们只想找一个雇主,在众多求职信石沉大海的时候,四千公里之外的东海岸的洛克却已经买好了从纽约飞往旧金山的机票,决定见这八个和他年纪相仿的科学家。

历史的决定性时刻有时到来得毫无征兆。洛克和这八个人一见便很投缘,当时身上没有带任何法律文件,其中有一个人就掏出了十张一美元的钞票,就是如果我们同意一起来做这件事,就每个人在这个钞票上签个名字。

正是这张普通的一美元钞票,见证了美国东部银行家和西部科学家的重要会面,也成就了硅谷风险投资的开端。在洛克劝说下,八个年轻人不再寻找新的雇主,而洛克答应帮他们找钱,找资本。

洛克找到了富有的谢尔曼·费尔柴尔德,于是新公司便有了Fairchild这个名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仙童”。

那是1957年的10月,那个秋天不仅对于八个年轻人和投资人洛克来说紧张非凡,对于整个美国来说,也陷入了一场举国上下的紧张氛围之中。

美国的焦虑来自在当时与美国同为超级大国的前苏联。1957年10月4日,正与美国冷战对峙、进行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争的前苏联,出其不意地将不载人宇宙飞船送入轨道,这被称为“10月的震撼”的人造卫星事件,让美国的领导人感到不安,让美国的科学家觉得恐慌。整个国家都笼罩在美国科技领先的神话破产的阴影中。

美国意识到必须要在航天器和导弹方面超越苏联,仙童公司研发的硅晶体管被用于制造导弹了,这家新兴公司迅速成长起来。

仙童是阿瑟·洛克投资的第一家公司,被称为“硅谷的黄埔军校”,后来苹果创始人之一迈克尔·马库拉、AMD创始人杰瑞·桑德斯、红杉资本创始人唐纳德·瓦伦丁、凯鹏华盈创始人尤金·克莱纳都是从仙童出来的的。洛克的这次投资对于硅谷而言功不可没。同时洛克也开启了科技与资本结合的新探索——风险投资家逐渐从传统银行业分离出来,形成一个人群,一种新的投资门类。风险投资,成为创新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几年后,在洛克的投资之下,另一家伟大的公司在硅谷诞生了,八个年轻人中的诺伊斯,摩尔离开仙童创办了他们的第二家公司,这就是英特尔。

1977年,一位朋友介绍洛克认识刚刚创办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但第一次见面他对乔布斯的感觉并不好。这个衣着邋遢的家伙大肆鼓吹他们发明的蓝盒子——它可以用来免费打电话而不被电话公司察觉。

然而,之后的圣何塞的自制计算机展览会,却挽回了洛克对苹果公司的印象:其他的展位前观者寥寥,苹果展厅前却围得水泄不通,以致他根本无法靠近。

1978年,洛克以每股9美分买了64万股,投资5.76万美元。这些投资在1980年12月12日苹果电脑第一次公开上市之后,价值1400万美元,每1美元钱投资收回243美元。

那是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东海岸与西海岸,美国与苏联,资本与创新。今天,众多像洛克一样的投资人活跃在创新领域,什么样的投资人能够成就未来的仙童、英特尔、苹果?也许是在迅速变化的时代把握真正的价值的人,是具备耐心和信念的人,也是眼光长远的人。风险投资就是在投资一个未来,未来的公司,未来的浪潮,未来的时代。

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4】

他们是打破常规的勇士。

他们是改变世界的创新者。

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在创新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影响周围的世界。

姓名:埃隆·马斯克

年龄:45岁

毕业院校:加拿大皇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

学历:双学士

身份: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创始人

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创始人

清洁能源公司SolarCity创始人

改变世界的成就:

在很多国家发射火箭还需要倾一国之力的时候,埃隆·马斯克成立了自己的民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他的目标是将火箭发射费用降低到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1/10,并计划在未来研制世界最大的火箭用于星际移民。

12月,SpaceX研发的一级火箭“猎鹰9号”首次实现了从发射到回收的全部过程。在此之前,所有的火箭只能发射一次便在大气中自动报废,而SpaceX不仅实现了火箭的回收,并且能够在一天之内完成整修并做好重新发射的准备。这意味着将大幅降低发射卫星,甚至载人飞船的成本。人类距离太空旅行梦想的实现从未如此之近。

除了SpaceX,马斯克还是特斯拉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公司SolarCity的总裁,同时经营这三家公司的背后,是怀抱对整个人类未来的思考:清洁能源和太空探索技术,将会改变人类的未来。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埃隆·马斯克:

“SpaceX,它的目的在于让生命超越地球的范围,即在火星上建立自给自足的城市,使生命能在多个星球上繁衍生息。

因为如果生命能在多个星球上繁衍生息,那么人类的存在就会延长。

我们想要的也并不仅仅是在火星上插上国旗和留下脚印,而是要开发出一种技术,有一天将数百万人送上火星。我们从人类未来的宏观角度来看,这一点异常重要。地球有数十亿年的历史,而这是人类第一次有机会走出地球,”

姓名:马云

年龄:52岁

毕业院校:杭州师范学院(现 杭州师范大学 )

学历:本科(专升本)

身份: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改变世界的成就:

9月,阿里巴巴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68美元,开盘价92.7美元,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融资额最大规模的IPO。

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开启了B2B,B2C,C2C,电子商务的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马云:

“我们都明白我们会老,我们会生病,我们会死亡,我们会退休,如何让技术,让资本,让金融,让新的创新创业的思想,在未来的年轻人中培养跟我们一样的人,发现他们,培养他们,用机制保障他们。”

姓名:马克·扎克伯格

年龄:32岁

毕业院校:就读于哈佛大学,但中途辍学

学历:高中

身份:脸谱公司创始人

改变世界的成就:

2012年5月18日,位于纽约时报广场的纳斯达克电子交易市场,迎来了美国历史上第三大新股上市公司。扎克伯格的脸谱公司以每股38美元,募集了184亿美元。今天,脸谱公司的用户数量超过16亿人,这样的规模大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而它的市值最高曾达到3000亿美元。

3000亿美元是怎样的概念呢?公元1500年,人类历史的重要分水岭,当时社会的全部财富总和大约合现值2500亿美元。也就是说,今天这个30岁的年轻人,借助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社交方式,这一创新所带来的财富,可以买下1500年时的整个世界。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马克·扎克伯格:

“当时有很多人跟我说:“社交网络成不了气候,最多也就在年轻人当中火一火”,但是之后我们突破了人们口中的界限。又有人说:“好吧。但这顶多火一阵,将来指不定怎么样呢。”但是人们确实使用了很长时间,这时候又有人说:“好吧。没准儿能支撑下来,但是肯定没法发展成大的商业”,“不可能指望着它挣大钱”。我觉得这些年最困难的就是,总会有人不相信你所做的事情的价值。”

姓名:施一公

年龄:49岁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学历:博士

身份:清华大学副校长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双院士

改变世界的成就:

2008年,施一公毅然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并辞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职位,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他率领团队解析了超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研究长文,被业界称为近30年来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纪录片《创新之路》采访施一公:

“在我的视野里边,中国已经到了腾飞的时候,只要有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科技人员,中国一定会腾飞。

我总是在追求挑战自己的一些极限,总想让自己做的更好一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觉得我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我要用我的方式去做。”

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观后感【5】

说起诺奖得主,你想到的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正襟危坐且德高望重。

但是在《生活大爆炸》第二季第17集中,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GeorgeSmoot)却拍着谢耳朵的肩膀说:“亲爱的,你疯了吗?”

在《创新之路》采访的7位诺奖得主中,乔治·斯穆特恐怕是最可爱逗比的一位。他毫不掩饰自己对《生活大爆炸》的喜爱:“我对JimParsons,也就是饰演Sheldon的演员印象十分深刻,他特别棒。他并不是科学家,但是当他记忆那些与科学有关的台词的时候表现得真的十分优秀。”

其实这一次客串是他主动要去的:“我的学生说我必须要去,因为人们会看这个节目。我的妻子曾经为碧昂斯工作,知道联系方式,所以就联系了相关人员使我被邀请。”

不仅客串当红电视剧,他还是美国福克斯频道的《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栏自里最重量级的选手。这个栏目邀请社会各界的选手来到节目现场答题,问题都选自美国小学1到5年级的课本,涉及数学、天文、历史、地理、生物、社会等各门学科,如果能正确回答11道问题,将获得100万美元奖金。如果中途退出的话,这些成年人们就不得不低头,在镜头前说:“我不如小学五年级生聪明。”

就这样,顶着诺奖得主光环的乔治·斯穆特站在了五年级小学生的面前。千万不要认为五年级的小学题是简单的,在斯穆特之前,顶着各色光环的成年人都拜下阵来,从2007年开播以来,这档节目只有两个成年人顺利过关笑到最后。

其中一个就是斯穆特。

采访中能感觉到他是非常幽默、可爱、接地气的科学家,然而他研究的领域其实是非常高大上的。2006年斯穆特获奖的理由是“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于《生活大爆炸》里的“科学怪人”谢耳朵,斯穆特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能够创新的人,是可以跨越自己专业领域的人,是能够看到不同事物间联系的人,就像谢耳朵一样,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能想到其他人想不到的事物,所以很难被理解和认可。然而就是这样一些人,对我们生活世界的未来带来影响。

“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也运转地越来越快了,未来也会来的很快。我认为,未来是很有潜力的,未来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斯穆特说。

Ⅳ 韩国有哪些着名的创新者呢

Doseon Guksa - Doseon是一位佛教僧人,出生在统一的新罗王朝末期。他从小就被认为是一个神童,在20岁之前就在佛教中受到高度重视,并最终前往中国唐朝深造,对道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期间,他变得非常感兴趣的风水,或类型的中国风水。虽然风水的一些影响早在韩国就已经存在了,但它的做法并没有广泛流行,部分原因是不适合韩国的地理位置。

回到韩国后,他仔细研究了他祖国的地理,并将风水调整为现在的“风水师日”(Pungsu-jiri),其中似乎包含了佛教和韩国萨满教的元素。在新建立的高丽王朝崛起期间,他被指派建造几座修道院,他的新理论立即产生了影响。几个世纪后,国王和贵族们在决定宫殿和住所的位置时,仍然会把旁素尻作为考量因素。

多森的肖像崔武善(Choe muo -seon)——活在高丽王朝(Goryeo dynasty),他被广泛认为是把火药技术带到韩国的人。尽管它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但对火药的严格管制阻止了它的配方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崔龙海在目睹了中国烟花之后,对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深刻理解了火药技术的价值。为此,他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探索火药配方以增强国家的实力。

通过研究这项技术的观察记录、从中国走私的逆向工程样本,以及漫长的反复试验过程,崔仁海最终发现了配方。由于他的努力,韩国能够在国内生产火药,消除了中国对该技术的垄断。此后,他还发明了韩国最早的一些以火药为基础的武器,最着名的是火箭推进箭。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韩国人继续改进他们的火药武器,其中一些是崔龙海亲自发明的。

韩国的“hwacha”,一种可以发射多达100支崔氏“singijeon”(火箭推进箭)的装置。我没开玩笑,这真的是15世纪制造的火箭发射器。

Ⅳ 3.2创新者要具备什么特点

3.2创新者要具备什么特点

创新者需要具备什么特点呢?《创新者的基因》这本书中,作者把创新者需要具备的能力总结成了五个方面,分别是观察、发问、联想、交流和实验。

第一个技能是观察。举个例子。拉丹∙塔塔是印度最大的企业集团塔塔集团。拉丹塔塔有一次在出行的时候看见一名男子骑着一辆女式摩托车,载着他的妻子和儿子在街中穿梭,特别的危险。他突发奇想,能不能造出一辆廉价的小汽车,为这些经济上不太富裕的人提供服务。于是他们集团推出了一款车内没有空调系统、没有助力转向、没有收音机,没有副驾一侧的反光镜,没有防侧撞保护横梁,没有保险杠、轮胎中也没有内胎,只有一个雨刮器、同时配备了一个油度表、车速表和加油灯的小汽车。你可能会认为,这算什么小汽车,确实,配件十分简陋,但是却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方便。

制作这样一台汽车的决策,就是这位董事长通过观察后所得到的。所以,通过观察一样事物所得到信息,再分析细节,最后解决问题是如此重要。

人类的第二个创新技能是发问。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问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关于这一点,很着名的学者钱学森就曾经跟温家宝总理说过这样一番话:“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从创新者的角度上看,就是缺乏了提问问题的能力。大部分人往往对解决问题得心应手,却忽略了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先提出问题。

宝丽来相机的创始人艾尔文·兰德在和三岁女儿一起度假的时候给女儿拍照片,他女儿问他,为什么不能马上看到自己的照片。这个问题启发了兰德,建立了宝丽来相机公司。

第三个创新者的能力是联想。女儿的提问只是激发了兰德头脑中的想法,使得兰德通过联想思考这个问题,最后创立了宝丽来这个品牌。

世界上一些既定的事实无法给我们带来启发。但是借助这些事实,发挥我们人类强大的想象,往往就如同宇宙大爆发,就像打开扒含了潘多拉魔盒一样,有可能颠覆一切。

第四个创新者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交流。社会学有一个着名的学说,叫“结构洞”。结构洞就是社会网络中的空隙春森笑,是社会网络中一个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圈子之间的空隙。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但有的人能够在小圈子之间的空隙上架起联系的桥梁,这些人能发现不同小圈子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中蕴藏的机会。结构洞上的“桥” 实际上就是创业者和创新者说的“跨界”,跨界就是和不同圈子的人交流,把不同圈子的事儿联系起来。

美国海豹突击队有一个训练项目,目的就是产生集体心流。比如现在在一个屋子里面有恐春瞎怖分子,海豹突击队需要把恐怖分子制服。那么如何产生集体心流?

第一点随时补位,如果一位队员在搜索左边这间屋子,另一位队员就去搜索右边这间屋子,如果一位队员要开门,另一位队员就准备好战斗的姿势。

第二个随时准备充当领导。如果当前的形势突然变得紧急起来,一位队员认为可以领导整个队伍,那么不需要上级的同意,只要海豹突击队的队员每个人达成一致,就可以随时切换领导。这里能看出,集体心流其实就是用心交流产生的自发反应。

再举一个关于乔布斯的例子。2002-2007 年间是苹果公司准备推出 iPhone 的关键时期。iPhone 的设计需要工业设计团队、iTunes 团队和用户界面操作系统团队的参与,正是乔布斯把这三个团队联系在一起,形成了 iPhone 软硬一体化的设计。乔布斯在这里当充当了一个连接的角色。也就是结构洞上面的桥。

最后一个创新者的技能就是实验,这也是最重要,最难办到,最考验创新者的一点。创新最忌纬的是什么?就是光说不做,动口不动手。

举个例子。很多人现在看书都用Kindle,买书便宜、阅读方便,体验也很好。但亚马逊可不是第一家发明电子阅读器的公司,在亚马逊之前,最有名的电子阅读器厂家是索尼。索尼比亚马逊推出电子阅读器早 3 年,而且质量比亚马逊 3 年后推出的第一代 Kindle 性能还好。为什么产品质量更低的Kindle 比索尼的阅读器卖的好呢?

答案就在Kindle的CEO贝佐斯身上,他有一个特点,凡事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向自己提问,“怎样做会对客户更有利?”

他通过观察用电子阅读器读书的用户,发现用户要的不是高精尖的阅读器,而是丰富的图书和精准的图书推荐。于是,贝佐斯把亚马逊销售实体图书的优势和电子阅读器联系了起来,决定把电子书的数量弄上去,让用户能方便地写书评。结果就因为这一个实验,赢得了用户的芳心。

贝佐斯之所以能带领亚马逊从一家网上书店发展成全球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和他集合了观察、发问、联想、交流和实验的创新者基因有很大关系。

[1]《创新者的基因》,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2]钱学森

[3]《盗火》,史蒂芬·科特勒

Ⅵ 创新者的窘境——打破路径依赖,演化新曲线

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它们的宽度是4.85英尺。那么,它们为什么是4.85而不是5.0或者4.5呢?

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

那为什么铁轨的宽度是4.85英尺宽呢?原来,早期的美国铁路是英国人修造的,而这些英国工程师原来是建造电车的,而电车的轮距宽度就是4.85英尺。那电车的轮距宽度为什么按4.85英尺这个标准呢?原来,最开始时,做态皮梁电车的人是做马车的。那做马车的人为何以4.85英尺为马车的轮距呢?

因为那时的马车由两匹马拉动,而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就是4.85英尺。

看看,路径依赖原理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

一、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 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戴维在《技术选择、创新和经济增长》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 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是“坏”),由于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协调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等因素的存在,就会沿着该路径一直发展下去,并锁定在该路径上,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路径依赖这种现象最早来源于生物学。

生物学家在研究物种进化分叉和握含物种进化等级次序时发现: 物种进化一方面决定于基因的随机突变和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还决定于基因本身存在的等级序列控制。

所以, 物种进化时, 偶然性随机因素启动基因等级序列控制机制, 使物种进化产生各式各样的路径, 并且这些路径互不重合、互不干扰。生物学家康诺德瓦丁唐首先用 ( 即必然的、命中注定的、自动跟随的路径) 来表示这种现象。

后来,古尔德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 进一步提出了生物演进路径的机制, 并明确了生物学路径依赖的概念。

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斯,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斯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路径依赖 根据依赖程度分为三类

低度路径依赖

中度路径依赖

高度路径依赖

依赖程度越高,锁定性越强,越不容易跳出来。

二、路径依赖的影响

积极的路径依赖 :好的路径会对组织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所谓的飞轮效应,组织发展从此进入良性循环。

例如美国NASA的火箭技术非常先进,就会建立技术路径,强者恒强,其它国家如果想追赶上将非常难。不仅是火箭技术,包括汽车、飞机、高科技技术都有严重的路径依赖效应。同理国家制度的变迁也符合路径依赖,一开始就选择了好的经济制度,进入路径自增强,产生飞轮效应,进而国家越来越强大,反之则经济崩溃,国家衰败。

消极的路径依赖: 不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帆运产生泥沼效应,使企业发展从此进入恶性循环。

1、个人发展的路径依赖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面临职业选择,是找收入多的工作还是找自己有兴趣的工作。一旦做出择业选择,就很可能将自身的精力、资源、时间、甚至金钱全部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当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濒临淘汰的行业,如果退出,前期巨大的投入会变得一文不值。

在经济学中有个专业名词叫“ 沉没成本 ”,所以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若半路转行,必须经过一个艰苦的过程,而且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对于个人而言,要想摆脱路径依赖,要时刻警醒自己我的工作会不会淘汰?我的工作会不会被机器人替代?我的工作会不会被更有竞争力的年轻人替代?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时刻准备着向更高的方向迈进。

2、技术演变的路径依赖

技术的演变遵循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特征,一旦达到某个 临界点 , 系统便陷入锁定状态, 即出现报酬递增、正反馈、自增强现象。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常常可以凭借占先的优势地位,利用巨大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利用学习效应、协调效应、网络效应,越来越流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

相反,当有更为优良的技术出现时,很难割舍原有技术带来的丰厚利润,最终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自拔,被竞争对手超越。

百年柯达的陨落是路径依赖理论的典型。

柯达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是一家百年企业,我们看看柯达的辉煌一生。

1881年末,伊士曼成立柯达公司

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975年发明第一台数码相机

1997年2月市值最高310亿美元、全球员工达14.5万人、攒1万多项专利

2007市值降至1.75亿美元,十余年蒸发90%以上。

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

柯达完成了130年的伟大使命,仍然没有突破路径依赖。早在1975年柯达已经发明了世界上首款数码相机,柯达继续把大量资金用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挤占数字技术的研发费用。使公司陷于“明知故犯”、“转不了舵”的窘境。

柯达的路径依赖是很难舍弃胶片市场的巨额利润,即便看到了数码技术广阔的未来,始终舍不得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感觉是被锁定了一般,无法脱身。

缺乏对趋势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合理优化公司组织架构及经营战略,摇摆不定的管理层,只能无奈的将柯达带入深渊。

3、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将路径依赖理论引入制度变迁分析框架中,开拓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结果在痛苦的深渊中越陷越深,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

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想脱身而出就变得十分困难,除非依靠政府或其他强大的外力推动。

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的形成不仅仅是历史偶然事件引起的,更多是由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以及制度转换成本太高引起的,受到经济、政治、文化遗产的多重制约,制度变迁比技术变迁更复杂。

决策者有时候并不知道哪种制度是最优的,即使知道哪种制度最优,也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实施最优的制度。

案例 :委内瑞拉的经济危机——从资源诅咒到路径依赖

曾经的南美首富 :1970年委内瑞拉是拉丁美洲首富,全球最富的20个国家之一。委内瑞拉是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2014年委内瑞拉已探明的石油储备量达到2980亿桶,在全球高居第一位。

但是查韦斯政府却不会按照合理的方式去利用开发。由于过分依赖老天赐予的财富,导致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委内瑞拉1999年80%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95%,一旦油价下跌,国家经济就会陷入困境。

现为地球上最失败的国家之一

2018年,委内瑞拉再次发生哄抢,这个南美国家由于通货膨胀,人们甚至买不起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下面是这几年的一些数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15年委内瑞拉的GDP缩水了10%,2016年缩水8%。2015年委内瑞拉恶性通货膨胀率已高达275%,2016年这一数据可能将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720%。

委内瑞拉经济长期对石油的 路径依赖 ,再加上查韦斯和他的社会主义统一党实行不合理的计划经济制度,比如说连超市都要国有化,2010年,委内瑞拉国营超市梅卡尔超过16600家网点,雇佣了超过85000名员工。

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滋生腐败。查韦斯制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一旦被采纳,就会产生利益集团,只有巩固这个制度才能保障利益集团的持续收益,路径锁定,自我强化,形成路径依赖,如果没有外力或者改革,跳出原有路径极为困难。

三、路径依赖形成原因

1、历史选择

偶然的历史事件决定了制度变迁走上那一条路径,一旦进入发展过程,影响不断放大。最着名的例子是: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是由两匹马的屁股决定的。

2 、 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实际上是获取、学习和使用一种新技术的机会成本。

个人发展:如果你想转行,之前的经验全部归零,重新学习新知识,工资下调,转换成本极高。技术演变:技术具有专用性,一旦用户转向了另外一种技术,那么在原有技术上的投资就几乎没有任何价值。比如说柯达。制度变迁:一旦选择一个制度,要想改变特别困难。例如朝鲜如果想从社会主义改变成资本主义,极为困难。

3、 网络规模效应

在网络效应市场,消费者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关系,一个消费者的收益要受到其它消费者选择的影响。随着一种产品用户数量的增加,该产品变得更有价值,就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这种产品,当达到一定的网络规模,也就是所谓的临界点。就会变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导致赢者通吃的结果。

比如微信,很多人都在用,你不用都不行。还有滴滴打车,司机用滴滴的多,客户必须选择滴滴才能很快打到车,所以当时滴滴打车疯狂的进行补贴和扩张,就是为了建立一张巨大的网。进行强锁定。

4、 思维固化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由于认知的局限性, 人在面临复杂决策的时候, 思维模式会选择性地对信息加以解释,思维模式和认知具有黏滞性, 即在过去场景中用来解释和做出反应的思维模式, 在面对新环境时也会有被拿出来重复使用。固化的思维模式将人们的视线只集中于所能看到的,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思维固化一方面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了解信息的成本过高而导致人具有认知的惰性, 从而产生认知凝滞; 另一方面, 也可能是在复杂环境下过去成功的经验造成了的盲目自信, 最后产生了思维固化。

当思维固化达到一定的阈值, 就可能用旧地图去在新的领域航海,最终, 在凝滞的思维模式指导下走向失败。比如有些人特别爱学习,学习互联网思维、AI思维、模型思维,跨界思维,都是为了拓展认知边界,避免思维固化。

5、进化短视

进化短视指的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为了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只看眼前不顾未来,比如说非洲某些部落为了发展经济,大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环境,为了增加收入砍伐森林等等。委内瑞拉明明知道过度依赖石油对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但是仍然只顾眼前利益,放弃了其它产业的发展。

四、如何突破路径依赖

1、新:革新理念,居安思危。

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讲到,华为的破产是一定会来到的,现在是春天,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

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

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比尔盖茨: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李彦宏:网络离破产只有30天。别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这个公司就完了。聪明睿智的企业家,都善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危机感让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

2、舍:敢于放弃,沉没成本

佛家说,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舍是一种智慧,虽然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但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很难做到。柯达舍不得胶卷业务,诺基亚舍不得功能机,最终不得不付出代价。

3、创:创新开拓,另辟蹊径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从而闻名于经济学界,影响颇大。

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的创新,企业家=创新,如果停止了创新,你还能够活着,是因为前面创新的惯性所致,当企业家停止了创新,就不能称之为企业家。所以只有创新才有可能突破 路径依赖 ,找到长足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案例:微信——腾讯的重生

腾讯的居安思危:马化腾说“不管你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浪潮面前有多强,稍微疏忽,一个月就有可能翻船。不要看很多公司好像很大、很强,其实都可能是不堪一击的,所以要报着对行业演变的敬畏之心,战战兢兢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服务做好。”

腾讯的敢于放弃:QQ承载了腾讯的光荣与梦想,是PC端社交工具的绝对王者,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的来临,手机QQ架构复杂,PC基因太强,客户体验不佳,不能够适应新市场。但是腾讯敢于放弃,勇于创新。

腾讯的创新开拓:腾讯没有在手机QQ上进行大量改进,而是另辟蹊径,重新开发完全为移动互联网而生的社交工具微信,更加简单易用,推向市场后,迅速裂变,很快到达临界容量,形成巨大的网络效应,进行了强锁定,从此微信一统天下。

“ 路径依赖 “理论解释了很多想象,从个人职业的选择,企业的发展,再到国家制度的变迁,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客观规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理解这个世界,当然每个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不可能解释所有现象。

让我们深刻剖析路径依赖的理论,再结合其他思维模型,帮助我们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攀上高峰。

路径依赖这个概念很有用。有些路径依赖我们避免不了也无需避免,它有助于我们过好我们平凡的一生;有些路径依赖我们要设法克制点,这样有助于我们度过我们自在的一生。

初中时学过一首诗,叫 《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 。放在文末,很是应景。

黄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

很遗憾我无法同时选择两者

身在旅途的我久久站立

对着其中一条极目眺望

直到它蜿蜒拐进远处的树丛。

我选择了另外的一条,天经地义

也许更为诱人

因为它充满荆棘,需要开拓;

然而这样的路过并未引起太大的改变。

那天清晨这两条小路一起静卧在

无人踩过的树叶丛中

哦,我把另一条路留给了明天!

明知路连着路,

我不知是否该回头。

我将轻轻叹息,

叙述这一切许多许多年以后:

林子里有两条路,

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

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阅读全文

与韩国人看创新者是什么反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68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05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5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885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04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39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1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150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558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36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288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18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0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26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0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29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687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