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韩国人为什么要说孔子来自韩国
因为韩国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 孔子是韩国省的~~
㈡ 为什么韩国人说孔子是韩国人
不出所料,棒子终于对菲尔普斯下手了!2008年08月19日 星期二 08:51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表示,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生活在朝鲜最南端、今天的济州岛附近的古朝鲜人,曾有渔民飘洋过海到达美洲大陆定居。
其中很大一部分经过迁徙,定居在今天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菲尔普斯家是土生土长的马里兰人,身上很有可能带有韩国血统. 在内陆的马里兰州,菲尔普斯对与水上运动的天赋,正是祖先的基因使然!
㈢ 韩国人为什么要说孔子来自韩国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日前称中国炎帝、黄帝的神话实是源自韩国,孔子、西施、李时珍也是韩国人.此言论一出引起中国网友大为不满.
新快报12月14日报道 炎帝、黄帝的神话源自韩国——韩国学者抛出了这个说法后,中国网友大为不满,认为“中国神话起源于韩国,这个结论本身就是韩国‘神话’!”此前韩国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也同样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质疑.
看来,炎黄子孙们并没有轻易把“祖宗”拱手让人.中韩两国的文化热论正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无限生命力.
争议
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
话说争论的最高潮是一则题为“中国神话源自韩国”的消息,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主张,《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风伯等东夷系的神均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出现,很多中国神话传说都是源自“东夷系”,炎黄的神话来自韩国.
迅速蹿红成为“网络红人”的郑在书发表了题为《效答客难》的声明,说“韩民族因为和远古东夷系种族有关联,所以我只是想在中国神话中寻找一点韩民族遗失的远古神话的痕迹而已”.
也有中国论文成为韩国议论的热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叶舒宪的新书中指出韩民族的始祖,相传由“熊母”所生的“檀君”实际是“黄帝”传说的分化.叶舒宪的理论在韩国引发轩然大波,韩国大型通讯社韩联社11月7日发表文章称,这一主张否定朝鲜,并将檀君神话降格为“受到汉文化影响的反应”,是“无中生有”.在韩国,檀君征服中原的传说,被作为历史写进教科书中.
除了炎黄之外,韩国对孔子也相当感兴趣.韩国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祭孔大典.有消息称,韩国学者有打算将几百年历史的传统祭孔大典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还有不少韩国学者认为孔子是朝鲜民族祖先的后代.按照他们的考证,朝鲜半岛最早建立政权的是商朝贵族箕子,西周封建的宋国的第一个国君就是箕子的亲戚微子,孔子是宋国贵族后代,也就是韩国祖宗箕子的后代了.
同样被归入“韩国籍”的还有西施和李时珍.不少论坛转载的帖子称不少韩国人认为东北、山东、河北、浙江是韩国人的故居,文化发源地,因而西施也成了韩国的“文化名人”.
而李时珍的“韩国籍”考证,则是一个自称旅韩多年的网友介绍,在韩国的草药材市场,《本草纲目》被视作重要文化遗产,而李时珍也被学者考证为“高丽人”.
事实
史书记载文化名人事迹功德
在汉族的神话中,炎帝与黄帝是生活在黄河流域两个古老部落的首领,炎帝发明了农耕,推广了用火,黄帝发明了舟、车、养蚕植桑等成果,二者齐头并进,使人民安居乐业,共创华夏早期文明.
孔子,生于前552年,卒于前479年,年七十三岁.山东曲阜人.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
西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越国人,国难当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后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李时珍更不是高丽人,李时珍是明朝时的着名医学家,着有《本草纲目》.
热评
中国神话源于韩国是“神话”
对于韩国学者和民众在神话方面表现出“非常备战”状态,既攻且守,中国网友讥讽道:“中国神话起源于韩国,这个结论本身就是韩国‘神话’!”天涯网友“逡巡者”则指出“这是对中国的一种文化侵略”.网友“xdknox”据理力争:“高句丽壁画上画的是中国神话人物而不是韩国的檀君,足以说明高句丽是中国文化的,不是韩国文化!”
而在孔子和西施、李时珍的问题上,大部分网友都站在坚决捍卫他们的“中国籍”一方.天涯社区网友“中州老朽”提出:“既然韩国已经认为他们自己是商朝贵族箕子的后人,那么不就等于承认了自己也是中国人了么?”至于孔子为什么会“落籍”韩国,网易网友“有一说一”则称:“难道是孔老夫子乘槎浮于海的时候偷渡到了韩国……”
至于祭孔仪式之争,网友分为两种意见,一种淡然处之,天涯网友“chijianluanma”说:“韩国人敬重孔子,这没什么不好的呀!毕竟《论语》是用汉字写的,这就够了.”
另一种则表示要强力捍卫儒家文化的本土化,网友“阿佑”指出:“韩国人对于儒家文化的过分推崇都只能表明他们不是这种文化的亲历者,他们的高调只能说明自己的心虚和浅薄.诸子百家出生在中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发生在中国,这一点谁也否认不了.”
这些网友主张中国要大力恢复传统祭孔仪式.“韩国的祭孔大典往往是政府主导活动,遵循的是古礼一成不变,是二百多所乡校同时进行的全国性活动.我们的仪式变来变去没有定式,而且有诸多不规范之处.”网友“现实者”比较了中韩祭孔的差别.
南京大学教授景凯旋则认为中韩双方网友都应避免走进民族主义的死胡同,他说:“如果一个国家只有民族主义,没有其他的思想价值,会产生盲目的排外情绪,阻碍自身的发展.”
应对
传统文化要自保更要推广
保护神话,首先应让更多人了解神话,电视不啻为重要的表现方式,据了解,大型神话电视剧《愚公移山》已列入中央电视台2008年播出计划.
古语有云,“日三省吾身”.有网友认为,“神话问题”上国人更应自我反省,“试问熟悉中国神话的还有几个人?中国自己的一些传统文化已发生断裂,我们应首先反思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寻回我们文化的‘魂’”.
还有网友提出要“以攻为守”,建议我国学者和有关方面对韩国提出的神话争议进行争鸣和探讨,尽力还原历史真相.
传统文化除了“自保”,更要“推出去”,孔子学院是中国近年来推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的210所孔子学院,正在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汉语和汉文化推广活动,吸引着人们的视野.“各国孔子学院正在面向社区,开展非学历、开放式的汉语教学.”中国教育部长周济说,各国孔子学院还发挥辐射带头作用,推动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
据了解,美国芝加哥孔子学院开设汉语课程30多门,现有近8000名中学生学习;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将汉语教材编进了网络游戏;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孔子学院的“网上中文课堂”注册学员2万多人……
访谈
中华文化在韩影响根深蒂固
受访嘉宾:张明远
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院长、北师大国际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曾任日本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研究员、香港树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出版民俗学术着作多本,其中《黄色文明》被列入“20世纪中国学术名着精华”.
记者(以下简称“记”):如何看待网民的热议呢?
张明远(以下简称“张”):这首先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受重视了,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网民的言论过激了,我们还是要理性,要防止盲目民族观念,不能因为“我们祖先阔过”,就傲然无视邻国的历史传统,觉得人家都是暴发户.
记:对韩国的文化“争夺”怎么看?
张:我们要承认韩国受中华文化影响深刻,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的合理理由.一方面,我们要承认韩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有根深蒂固的一面,朝鲜李朝时代尊老子为祖先,尊道教为国教,现在韩国的国旗仍然是太极旗.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韩国在战后经济恢复较快,在“去殖民地”的过程中积极寻求相应的文化地位,有一些做法也有偏差.
记:韩国墓葬发现高句丽时代的炎帝壁画,可以证明炎帝神话源自韩国么?
张:不能.炎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人物,除《山海经》外,还见于《左传》、《国语》、《楚辞》、《逸周书》、《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和《史记》等古代典籍.从时间顺序上来看,炎帝传说的产生最迟始于春秋时期,远远早于高句丽王朝存在的时期(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
记:东夷人是韩民族么?
张:不是.据中国古代史书中记载,“东夷人”是东向望海,中国很早就有蓬莱仙境等传说,可能源自“东夷人”.从生活环境来看,“东夷人”应该是生活在现在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不会是早期生活在现在中国东北的韩民族祖先
㈣ 韩国说孔子是韩国人。其他国家会相信吗,还是会笑掉大牙
这是造谣的
谁从 “中韩文化之争”中受益?
在被部分中国媒体泼墨式报道多次后,韩国方面终于做出回应。韩国驻华使馆给《南方都市报》发来声明称,对所谓韩国教授声称“诗人李白是韩国人”、“孙中山是韩国人”、“孔子是韩国人”、“朝鲜族发明了汉字”……等虚假报道表示“深感担忧,并予以关注”。声明指出,这些“中国文化被韩国”的报道,事后经查明大部分均无事实依据。有些报道是把某个人观点当成韩国国民的普遍立场,扭曲事实真相并进行炒作。
看了这则声明,有点哭笑不得,看来“中韩文化之争”的闹剧已受到韩国政府的关注。至少韩国方面担心,这样的新闻报道,会影响到中国民众看待韩国的态度。这两年写过两篇与韩国文化有关的评论,从网友一些“棒子”称谓的留言,已感到了某种民族情绪,只要说起韩国,多是怨恨不屑的口吻。这种情绪的漫延,与这种臆造的“文化之争”不无关联。
记得前些年“哈韩”还是一种风尚,但从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在联合国“申遗”成功开始,一场虚拟的文化之争拉开了大幕。媒体早有解释,江陵端午祭的源起虽与中国的端午节有关,但与端午节习俗并不相同。它主要是指当地的一种祭祀活动,祭祀的也多是韩国才有的神灵,如大关岭山神等。它不过是以端午为时间点,韩国民众迎送各种农业神的一种信仰活动,虽有儒教祭仪,但巫俗祭仪多是韩民族才有的文化内容。即便韩国民间过端午节,吃的也是艾子糕喝的是益仁汁,与中国端午习俗也大不相同。
在一些同源的文化圈,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有一些习俗虽起源某地,但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交流中,会被周边的国家或地区吸纳和接受,并演变为自己民族的独特习俗,这本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种正常状态。
这种正常的状态,到了一些文化官员、专家和媒体的口中,就变成了一种竞争。似乎把“申遗”当成了申请专利,其实“申遗”与申请专利完全是两个概念。只要你申报的项目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特色,同样能“申遗”。申遗是对传统文化保护状态的认可,并不是对文化起源的一种官方追认。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这种假造的“文化之争”也确实引起一些管理部门的恐慌,使得国内这些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很大进步。细察“文化之争”背后的利益链,也是有受益者的,就是主管文化遗产保护的那些部门和机构,它们是想用一场假想的“文化战争”,来推动对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于是经济领域才有的竞争意识,被引进到对文化源起的认定了。
文化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包容性。任何一种伟大的文化形态,绝不会只局限在一个区域中发展,古希腊文化、基督教、佛教、儒家文化都是如此。一种文化形态背后的价值与思想资源,如果适应了历史的需要,自然会在各地落地生根。强大的文化依靠的是传播,依靠的是对其他文化的融合,来显示力量的,而不是靠对起源的竞争。你有再强大、再纯净的起源,在今天的民众生活中失传了,也终究是一种孱弱的文化。
我想所谓的中韩文化之争,中国学术界一直是把它当作一场民间闹剧的,很少有学者参与这种争论。只要稍具历史常识的人,不会参与这种争论。中韩在历史上渊源极深,从汉武帝起,中国就有过对韩地的管辖史。所以韩国一些学者,想在当代通过一些文化方式来剥离文化中的殖民因素,也属一种正常心态。但历史终究是无法改变的,尤其中国一直有修史传统,是世界上历史保存得最为连续而完整的国家,要想在这样的文化中改变人们的某种历史认知,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这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宽容地看待各种国际文化现象,也是一个大国应该有的文化姿态。宽容既意味着社会能容忍各种不同的声音,不用担心压制;也意味人们不再用各种极端观点,来对待自己不理解的文化现象。只有构建了这种宽容的文化心理,国民情绪才能不显得这么变幻不定、狭隘短视。宽容并不意味着丧失生机,而是对文化现象做更多理性的思考,少一些仇视和敌意,多一些理解和温情。只有这样,才能把媒体资源用在那些值得批判的议题上,而不是打一些像“中韩文化之争”这样无聊的口水仗。
㈤ 韩国人真的都认为孔子是韩国人吗
冷静地讲,他们并不认为孔子,李白是韩国人。
但是他们名族自豪感达到一定程度就转化成了盲目自大和坐井观天。
所以在中韩文化冲突的时候就有人出来抹黑,渲染韩国人的这种自大。
然后正巧满足了一部分中国人的攻击心理,所以事情就慢慢传开了。
即便韩国有几个不正常的人说过,但是剩下的99.9%的韩国人还是不那么关心李白孔子到底是不是韩国的。
㈥ 韩国人说过孔子是韩国人 我看了下韩国学者写得文章 他们根本没有说过孔子是韩国人 只是说了
对于韩国人怎么说,怎么做很重要吗?到时朝鲜半岛统一,还指不定是谁统一谁了
㈦ 为什么韩国能有脸说孔子是韩国人啊 这是人话吗
韩国还把端午节成功申报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呢!!!
这是一个有着严重狭隘民族主义的国家
上届世界杯,他们为了他们的民族精神,玩了多少猫腻,愣是把意大利的三个进球吹出来,然后自己进了前四。这届呢?小组赛就玩完了
还有在我家附近那些韩国人开的馆子或者店,真是恨不得一个汉字都不写,连菜单都只写韩文,在别人的国土上排“外”排到这份上也够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