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韩国养老保险好 还是中国养老保险好
差不多。韩国是一次性的,在职工达到法定退休的时候,企业出资一次性给予多少多少钱的。但私企一般就不给了。
㈡ 韩国的老年人养老生活是什么样的
韩国的老年人60岁以上坐公交车都免费,逛公园免费。对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国家给补助生活基础金,也就是中国的低保户的待遇。大部分老年人都希望再找工作。因为韩国的物价很高
㈢ 韩国主要的养老保险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韩国4大保险由雇主和员工各分担50%
失业保险:总1.2%(雇主0.75%/员工0.45%)
养老保险:총9%(雇主4.5%/员工4.5%)
医疗健康保险:총5.64%(雇主2.82%/员工2.82%)
人身保险:雇主全额负担
个人所得税10%员工全额负担
㈣ 韩国以房养老比例有多高
11月30日消息,韩国一项社会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韩国老人表示,日后不愿意和子女一起生活,而且也不会将住房留给子女。
韩国相关负责人表示,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即将退休(55岁-59岁)的受访者中,明确表示不会将住房留给子女者所占的比例由2016年的39.1%上升至44.7%,增加了5.6个百分点。
据韩早前报道,在韩国统计厅11月7日公布的2017年“就60岁以上老年人口如何筹措生活费”的社会调查中,69.9%老人表示将由“本人和配偶承担”,20.2%的受访者表示或许会“依靠子女或亲戚解决”,另外9.9%的受访者则希望“由政府及公民团体援助”。目前,韩国老年人口中约有69.4%的人与子女分开居住,77.8%老人回答称,即便是日后也不愿意和子女一起生活,而且也不会将住房留给子女。
㈤ 韩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相信,很多准备韩国移民的朋友,都是冲着韩国的社会保障去的。的确,在购买济州岛房产五年后,即可获得永久居住权,届时享受的社会公益服务与韩国公民没有差别。下面,济州岛淘房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韩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那些事。
一、韩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韩国社会保障制度大体上分为社会保险、公共救济和社会福利服务三部分,以社会保险为中心,医疗保障和收入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
60年代以来韩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60年代为社会福利,70年代为社会救济,80年代为社会保险阶段。
二、社会保险结构和体制
目前,韩国的社会保险有:年金保险、医疗保险、产业灾害补偿保险以及雇佣保险。从60年代开始,先后颁布了有关法律,这些法律有:公务员年金法(1962年)、军人年金法(1963年)、私立学校教职员年金法(1974年)、国民福利年金法(1973年)、国民年金法(1986年)、雇佣保险法(1993年)等。
三、公共救济
公共救济不同于社会保险,不交纳保险费,用国库资金对低收入阶层进行生活保护或者进行自救。据韩国开发研究院统计,1965年韩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9%,其中城市54.9%,农村35.8%,使这些人达到贫困线,需790亿圆,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8%,而当年支出的生活保护事业费只有20亿圆。1984年绝对贫困户仍达220万人,占总人口的5%多。
韩国的公共救济,包括生活保护、有功人员津贴及灾害及灾难救护。
四、社会福利服务
60年代开始,韩国的福利服务从“紧急救济”和“设施收容”等救济阶段转为社会福利服务时期。1961年先后颁布了“儿童福利法”、“孤儿收养特例法”,“关于孤儿监护人的法律”,“沦落行为等的防止法”、“更生保护法”等。
五、建立韩国式社会福利制度
目前,实行福利制度的一些国家社会福利支出过多而陷入了财政危机,有些国家不得不减少甚至取消福利的承诺。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福利支出与经济增长脱节,而且社会福利对经济增长潜力的培育没有多少帮助,韩国要多一些福利国家吸取经验教训。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新的社会福利制度。已提出均衡福利国家特征加韩国社会特征的“韩国式福利经济模式”构想。而福利模式构想能否实现,还要在发展和实践中接受考验。
㈥ 韩国人人有退休金吗
韩国人不是每个人都有退休金的。退休人员当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领导一次性的退休金。但是数量不多。所以说在韩国上班时过的还不错。一旦.退休了他们的日子是不好过的
㈦ 在韩国老人的晚年生活是怎么样的
在近些年来,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得相当不错,特别是韩流的文化输出,电视剧中的长腿欧巴或者偶像组合让不少粉丝爱屋及乌,连带着对韩国都心驰神往,想着一定要去旅游一番。但其实韩国在近年来遇到不少麻烦,并不如韩剧中那样的烂漫美好。
在各方面的施压之下,韩国老年人的处境才会面临如今的局面,可韩国的老龄化却仍不断严重,按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说,估计未来只会更加惨淡。小编在韩国游时,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朋友在和出租车司机的交谈内容,事后朋友和我说,她和司机谈到工作,那名老年司机告诉她: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干活干到身体吃不消为止,他就是为了生活而生活的一代人,根本不敢歇下来!由此可见,韩国多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是无法安逸的。对此,大家又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独特观点。
㈧ 韩国老年人退休金很少吗
发达国家都在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韩国可能并不算严重,但老人的生活质量可能是最差的。
根据韩国统计部门最新发布的数据,目前这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738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4.3%,远低于日本的25.9%。但韩国65岁以上的人口有一半处在贫困当中,而在70到74岁这个年龄段中,33.1%的韩国人需要工作——由美国、英国等35个国家组成的经合组织 (OECD) 的平均水平仅为15.2% 。
“我可能会工作到80岁”根据韩国政府3月份公布的官方数据,约有420万60岁以上的韩国人在2017年就业或寻找工作,比20多岁一档的人数还要多至少20万。在今年初首尔的“银发招聘会”上,3万多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起竞争6000个职位,而且大多属于“低端行业”,包括快递员、保安、清洁工、加油员等岗位。
缺乏孩子关心,不少韩国老人晚年凄凉。
但更多人并不愿抛弃尊严,当无力工作或不想成为子女负担时,自杀成了韩国贫困老人的选择。
在所有OECD(经合组织)国家中,韩国老年人自杀率最高,以至于被《经济学人》称作“耻辱”。
更骇人的是,老年人自杀率还在上涨:2000年,韩国65岁及以上老人自杀身亡人数为1161人,2010年达到了4378人,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7391人。
换句话说,过去一年,韩国平均每天就有近20位老人自杀身亡。
养老成了2017年韩国总统大选的一个关键问题。
总统文在寅在竞选纲领中承诺,到2021年将最贫困人口的基本养老金提升从每月200000韩元(约合1200元人民币)提高到每月300000韩元(约合1800元人民币),并将老年工人的职位空缺数量翻一番,达到80万。
此外,政府还计划补助老年痴呆症的治疗,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补贴,并增加对老年人的住房供给。但文在寅的改革能否真正改变韩国老年人的养老困境,目前仍然有待时间的检验。
毕竟,连韩国政府自己的预期都称,预计要到2060年,才能有大约90%的韩国老人普及养老补助——而让实现这个目标变得更加困难的是,韩国出生率正在落入新低,每千人只有7名新生儿。
㈨ 韩国养老体制的变迁
一、韩国社会福利模式的特点
1.生产第一,福利第二
在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上,经济政策目标中压倒一切的是经济增长,社会政策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韩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实施了产品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为使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韩国在这一时期甚至强制性地实行低工资政策,吸引外资,增强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在朴正熙执政期间,韩国制造业工人的每月工资仅为5美元,是亚洲“四小龙”中最低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在于扶贫与社会救助。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1973年12月颁布《国民福利养老金法》,颁布这一法律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筹集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资金,所以政府直至1988年才全面实行。由于韩国经济起点低,经济规模小,积累比例过重,依靠外资严重,因此韩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也完全屈从于经济发展战略的意志。有学者据此将韩国冠以“以增长为中心”模式,以区别于新加坡、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但是,在经济有了一定增长之后,统治者也明确认识到社会福利对于建设强大国家的重要性。如1993年金泳三政府上台执政后,对以前忽视社会福利的做法进行了深刻反思,他指出,“先进国家并不只是靠高国民收入实现的”,“虽然一个国家的整体国民收入增加了,但如果正直而勤奋工作的人仍然在贫困的深渊中挣扎,那么这个社会肯定是有问题的,是经济正义失去作用的社会”。([韩]金泳三:《开创21世纪的新韩国》,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
2.主张社会福利项目的生产主义或投资取向
在西方社会,传统福利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提供一种防范天灾人祸的安全网,是对福利接受者的事后补偿,其重点也不是帮助援助对象发挥潜能并借此赢得自立。在这种福利取向之下,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完全是两回事。其开支是一种消费,是收入总额的减少,不能带来直接的新产出,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收入的制约。传统社会福利模式对可供支配收入的消费性依赖,成为西方福利国家备受新右派诟病的根源。而韩国社会福利制度强调社会福利开支的生产主义或投资取向,1994年着名福利社会学家霍利廷(Ian Holliday)将这种模式的特征概括为:(1)政府视社会保障项目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整体工程的一部分,并倾向于使社会政策从属于经济政策;(2)国家把注意力放在强化经济基础设施和提高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健康的需要上,而把社会福利事务看做是市民社会的事务;(3)国家倡导工作福利和人际互助而不是把社会公正与福利权利理念作为其福利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4)福利需求群体的公共需求程度较低,社会福利支出和税费在GDP中所占比重很小;(5)国家在社会福利的提供上主要是规制的制定者,而不是福利的供给者。
3.帮助福利接受者自强自立
韩国传统社会福利模式对福利对象是维持性救助形式,试图促使福利接受者自强和自立。韩国的社会福利改革是以工作为取向的福利改革,主张强化福利对象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并借此实现脱贫自立。韩国十分重视通过政府或其他机构创造就业机会来促进就业,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有助于提高福利救济对象的自尊心和信心,而且也存在着实现赢利的可能性。不仅如此,韩国政府更热衷于通过对自谋职业者的投资来实现生产性自救。政府鼓励投资对象创建小型企业,通过现金补贴、增加服务、设立教育户头、建立儿童日托所等方法加以扶持。
4.将教育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
朴正熙政府十分关注扩大学校老师的福利。在福利制度刚刚兴起之时,公立学校的老师已经被《文职人员养老金法》所覆盖。但1970年代私立学校的比重较大,占小学总数的1.2%,中学占46.1%,高中占67.9%。因此,1973年政府通过了《私立学校教师养老金法》。1970—1993年韩国预算支出中,教育费占12.7%—18%,而社会保障及福利费只占4.3%—9.3%。(顾俊礼、田德文:《福利国家析论——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工业化时期教师享受政府的良好待遇是韩国福利制度的典型特征之一。政府对大众教育的关注极大地提高了韩国的人口素质。1965年小学入学率已达100%,中学入学率从1960年的27%增加到1981年的85%,使得韩国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的转型。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注意到了新近出现的“数字鸿沟”,更是将教育、特别是终身培训纳入社会福利体系之中。2000年国际统计年鉴资料显示,东亚次发达地区和国家在社会发展支出上与发达国家较为接近,其主要原因在于对教育的投入水平较高,均在政府开支的15%以上,而发达国家则在2%—6%左右。(郑秉文、方定友、史寒冰:《当代东亚国家、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5.普遍性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普遍性和全民性,其项目基本涉及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教育等各个方面,切实保障了劳动者及其亲属的社会生活,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发挥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网”与“稳定器”的作用。
韩国社会福利制度普遍性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其形成以1999年8月12日国会最终通过《国民基础生活保障法》为标志。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韩国,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几乎无从谈起。60年代初,韩国政府把发展经济和建设福利国家定为目标,提出保证国民的生存权和福利国家的义务,并制定了十几个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到2000年,四大社会保险均实现了覆盖全体国民或全体劳动者。
与此同时,韩国自2000年10月开始施行国民基本生活保障法。政府于1998—1999年推行了限期生活保护及对原生活保护制度的临时性扩充,又于1999年9月将这一应急措施放在一起制定了基本法。可以说,这一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其意义体现在从以前的“劳动能力的有无”基准朝着“国民最低限度”基准的转变、传统生活保护制度的“劣等待遇原则”的撤销上。国民已经可以在面临社会性风险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或者从社会保险制度、或者从公共救助制度中获得保护了。以往各自独立的社会保险与公共救助制度得以相互合作,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制度,作为国家义务的、而且是作为一项国民权利的最低生活保障得以实现。
正是由于韩国社会福利制度兼具“效率性”与“普遍性”两个特点,所以根据国内外权威学者达成的共识,韩国社会福利模式可以称为“发展优先—普遍主义”的福利体制。
6.多元共建性
多元共建性,是指韩国社会福利体系的架构由政府、企业、社区与家庭多方参与、共同建成。
韩国政府是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主导力量。韩国政府对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具有独立的、主动的地位,不会因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影响而改变。国家领导者拥有自己的议程,不会因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偏好而改变。韩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儒教传统国家,政府鼓励孝敬父母,稳定家庭,实行夫妇优待制。不优待独身者和单亲家庭。这一社会保障模式可以表述为:福利和经济增长均衡并与家庭传统结合,实行对家庭照顾的“家庭般社会”保障制度。韩国鼓励地方政府进行社区福利建设,特别鼓励企业参与福利建设,将企业福利提到很高的地位来认识。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建立职工福利保障,对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或者行动不力的企业不给予优惠政策甚至进行处罚。因此,以企业为基础建立职工保障成为韩国社会保障模式的成因和特征之一。
二、韩国社会福利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韩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死角地带”
“死角地带”是指长期不缴纳保费,现在或将来无法从保险中受益的人群。韩国健康保险的规定是:不缴纳保费时间超过3个月的投保人,在享受保费受益时受到限制;国民年金的投保期限最少是10年,缴费记录不超过10年的,不享有国民年金。2006年,国民年金的死角地带达到全部国民年金加入者的54.5%,有70%的非正规职业劳动者未能加入国民年金,而国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只能覆盖贫困阶层的1/3。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问题、社会保险的盲目扩大以及个人经济上不稳定、意识上不重视等。
2.主要社会保险项目的长期财务赤字
国民年金体系是最令人担心的。一是国民年金体系有一个固定受惠人群的保险金领取计划,由于其较高受益水平和相对低的缴费率,这一年金设计导致了财政的不平衡,巨大的财务赤字每天都产生出来。
二是韩国养老保险前三种是特殊职业养老保险,这三种特殊的养老保险已发展为全额养老保险,并且在养老保险种类、接受养老保险的条件及财政结构等方面非常相似,他们造成财政困难的原因也相似:高养老金—低供款制,没有规定获得全额养老金的正常退休年龄,不利于终生做家务的老人的养老保险结构,有限度的申请调查,早退休者的养老保险没有实质性的减少,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结合在一起,导致了这种养老保险体制的不平等和财务上的失调。另一方面,国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从“五五”计划时期开始实施的,计划的规模仅限于受保人数的一半以下,由于财政负担过重,实行的时间不会持续长久。同时,那些不符合养老保险资格的老人和正在步入老年的一代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无任何退休金的困境。
三是国民年金投保的月最高收入水平为360万韩元,每月交纳9%的保险费,20年后每月领取80万韩元左右。雇用保险中失业津贴最高1个月90万韩元。而在公共救助中4口之家1个月可以领取93万韩元。也就是说,贫困户不做任何贡献而领取水平高于年金和雇佣保险的投保者。
3.社会福利仍处于较低水平
韩国在1996年加入OECD,这对其社会保障支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国民对政府的福利、教育及住房政策感到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