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韩国人的国旗是怎么来的

韩国人的国旗是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2022-04-17 09:36:51

㈠ 听说韩国的国旗是中国发明的是么

1882年,朝鲜使臣朴泳孝和金玉筠即将出使日本,临行前向中国清朝政府请求将中国的龙旗作为国旗使用,清政府回复称藩属国不 能用五爪龙旗只能用四爪龙旗。由于当时朝鲜当局对日渐没落的清廷已经有些不买账了,所以不接受清廷的要求。其时奉李鸿章之命出使朝鲜的中国使节马建忠(中 国近代大语言学家,当时和其兄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一起出使朝鲜)建议朝鲜政府采用中国传统的太极八卦旗作为国旗使用,这个建议得到了朝鲜政府的采纳,所 以,最早的朝鲜国旗是一面不折不扣的白底黑色图案的太极八卦旗。

后来,一名英国驻朝鲜的使节用西方美学的角度为这面太极八卦旗做了修改,去掉了八卦中的四卦,把剩下的四卦斜向对称拉伸,使整个国旗图案呈长方形,把阴阳鱼图案改为红蓝两色,这样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韩国太极旗。

㈡ 韩国国旗为什么是八卦旗

韩国国旗是八卦旗是由朝鲜设计并和中国、英国所得。

19世纪后期,由于日本的刺激,使朝鲜王朝意识到了国旗问题的重要性。中国清朝的外交官黄遵宪建议朝鲜以龙旗为国旗,但终究没得到采用。

1882年《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签字前,朝鲜方面设计了一种无卦的太极旗,经中国外交官马建忠提示加入了八卦,同年出使日本的朝鲜大臣朴泳孝与英国船长商量后决定去掉四卦,在1883年被朝鲜高宗选定为国旗。大韩民国建国后继续沿用。

(2)韩国人的国旗是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朝鲜半岛在1910年被日本吞并,太极旗的国旗地位随之取消。但太极旗作为韩国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象征,一直流传于民间。1919年在中国上海成立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仍沿用太极旗。

1945年日本投降,又因苏联和美国已北纬38度线为军事分界线分割占领朝鲜半岛,导致朝鲜半岛在1948年分裂成南北两国,太极旗则成为了朝鲜半岛南部的大韩民国的国旗。1948年7月12日,大韩民国政府成立前夕,决定将太极旗作为韩国国旗,并于1949年颁布了制作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韩国国旗

㈢ 韩国的国旗是怎么来的,怎么有个八卦形状

1949年,韩国文教部正式确定韩国国旗现在的样式:旗中央是太极图案,四周配以八卦图形。据韩国官方解释,太极图中的红色代表阳,蓝色代表阴,阴阳合一代表宇宙的平衡与和谐。火与水,昼与夜,黑暗与光明,建设与破坏,男与女,主动与被动,热与冷,正与负等,作为宇宙中两种伟大 的力量,通过相互对立而达到和谐与平衡。

以太极为中心,四角的卦分别象征阴阳互相调和,干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离卦为太阳和火,各个卦还象征着正义、富饶、生命力和智慧。据韩国的解释,国旗底色为白色,象征韩国人民的纯洁和对和平的热爱。而整个国旗则代表韩国人民永远与宇宙协调发展的理想。

韩国的太极和八卦思想来自中国的《周易》。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等原理代表着中华民族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㈣ 韩国人知道他们的国旗是由中国道家思想而来的不

当然知道,韩人祭孔比我们做得都地道,现在我们不过在做戏,我们自己大手一挥丢弃的国粹现在是捡也不是,不捡也不是,实在是一种悲哀,要是突然冒出孔子原本是朝鲜人,老子最后去了韩国等“新闻”本人一点都不会感到奇怪。这里倒产生了一个问题,构建当今中国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另外,《汉字五千年》?经过证实的有五千年历史的字在哪里?甲骨文和金文之前叫什么文?

㈤ 请问韩国和中国有什么渊源,为什么他的国旗都是些中国文化

朝鲜半岛,周为箕子封地与三韩领土,汉武帝在朝鲜设置汉四郡,后为新罗、高丽、百济时代,李氏朝鲜时期获得统一,为中国明清两朝的藩属国,清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正式脱离与中国的藩属关系。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复取得独立。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纬38度线,朝鲜半岛南北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1953年7月27日依朝鲜停战协定,朝韩双方停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创造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并跻身所谓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因称箕子。箕子与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在孔子《论语·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朝鲜,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
周武王灭殷商后曾询访箕子,想请箕子出山治理国事,重用箕子。但箕子早对微子说过:"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殷商如果灭亡了,我不会作新王朝的臣仆)。"(《尚书·微子》)他不愿作周的顺民,因此不肯再出山,武王无奈而走。因怕武王再次来请,箕子乘武王走后,他便迅速率领弟子与一批商的遗老故旧一大批人,匆匆离开箕山向东方而去,从此陵川便留下了箕子履迹的传说,棋子山也渐渐被人们称作了谋棋山、谋棋岭。
箕子一行人从今胶洲湾渡海,奔向与商有一定族缘关系的朝鲜,创立了箕氏侯国。同去的有殷商贵族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等。
据说,箕子一行到了黄海边,便乘了木筏向东飘去。几天后登上了一岛,因见山明水秀,芳草连天,一派明丽景象,便将那地方叫做朝鲜。从此,箕子带领的五千余人在那里定居下来。
相传箕子到朝鲜后便建筑房屋、开垦农田、养蚕织布、烧陶编竹,还施用八种简单的法律,来防止和解决人们的争执。并把故国的文化传播开来,把围棋传向四面八方。[6]
后来当周武王知道箕子远避东方时,便派人到朝鲜封箕子做朝鲜的国君,并邀请箕子回乡探望。武王因而封他为朝鲜侯,不把他当臣下看待。这时箕子已经52岁。后来箕子从朝鲜回到国都前来朝见周天子姬发。在途经商故都殷商都城遗址,只见原来的宫室已经残破不堪,有些地方种上了庄稼。心甚伤之,欲哭而不可,欲泣则近于妇人,亡国之痛,涌上心头,只好以诗当哭,乃作《麦秀歌》,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悔恨商朝亡国。这里“狡童”系指纣王,意为你那时不听我劝,如今落得这般天地。朝歌殷民听见,皆动容流涕。
诗歌中的"狡童"比喻不听忠告的纣王。诗歌采用男女恋歌的形式,反映君臣关系,为后世比兴手法的渊源。箕子到达箕子朝鲜以后的情况。[1] [4-5]

箕子朝鲜
《尚书》收录了箕子的《洪范》,
箕子
而《周易》卦爻辞唯一提到的可靠的历史人物,只有箕子。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将箕子、比干、微子并称为“三仁”。朝鲜王朝的《三国遗事》、《东国通鉴》、《东史纲目》等重要史书,也都比较详细地记载了箕子的史迹。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着建立了“箕氏侯国”,这个国家在中国的汉朝时代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公元前1120年,周朝时商的重臣箕子被周武王封于朝鲜。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余年,直到西汉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据说今之朝鲜喜爱白色之民俗即商代尚白之遗风。箕子胥余是殷末着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因纣王无道,受到政治迫害的箕子率其族人出走朝鲜。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入了大量地青铜器,另外还制定了“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和朝鲜史书的记载与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朝鲜的地面古迹三方面相互印证,都证实了箕子朝鲜的存在。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人民都珍视这一有据可查的史实。在朝鲜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以来,或者说直到上世纪60年代前,朝鲜、韩国的史书、教科书都沿袭了这一历史学说。
箕子朝鲜乃殷商遗裔在朝鲜半岛上所建地方政权,臣于周,后又臣于秦,为周、秦海外之属国。箕子朝鲜为卫氏朝鲜所取代,卫氏朝鲜为汉之“外臣”、属国。汉武帝伐朝鲜,裂其地为四郡,为汉的边疆辖区。有了箕子朝鲜,方有卫氏朝鲜,方有汉之四郡,方有高句丽史、渤海史,从而构成了东北古史、东北民族与疆域史的基本系列,而箕子朝鲜是为中国东北史之开端。
朝鲜野史《三国遗事》造谣,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着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造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1] [4-5] 高丽时期成书的《三国遗事》与之相差数千年,中间并无其他史料记载,一般均认为檀君朝鲜系后世杜撰,不足采信。

开发朝鲜
箕子带去了懂诗书、礼乐、医药、阴阳、巫术的知识分子,懂得各种技艺的能工巧匠。他们把中原文明带到朝鲜半岛北部,教化臣民,使古朝鲜习行中国礼乐制度,衙门官制、饮食起居逐渐沿习中原习俗。
政治上,箕子颁布八条成文法,禁止杀人、伤人、盗窃;经济上,推广殷商的田亩制度和中原先进的耕作、养殊技术。据朝鲜王朝史学家安鼎福编着的《东史纲目》记载,箕子在朝鲜治理不到三年,当地民风大变,夜不闭户,没了盗贼,妇人守贞不淫,男婚女嫁不重聘礼,民众节俭敬睦,社会和谐安定。还有人把平壤郊外的大同江比作黄河,把永明岭比作嵩山,编成歌典来歌颂和赞美箕子。
中国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所说的箕子“化及民”,就是箕子在朝鲜教化百姓,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对此,《高丽史》也有记载:公元1102,礼部上奏称,中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并乞求为其立祠以祭。
不管是中国文献还是朝鲜史书,箕子对古朝鲜的开发都是功不可没的,日本江户时代前期(公元17世纪初)的史学家林鹅峰认为,箕子到朝鲜开创“东方君子国”,“东方君子国”这种称谓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
据史料记载,箕子王朝共历41代君王,直至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箕子的第四十一世孙箕准被门下卫满发动政变所推翻,箕准南逃,箕子王朝灭亡。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出于民族主义原因,目前有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后继发展
《史记·朝鲜列传》明确记载说:西汉建立政权后,与古朝鲜以水为界。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卢绾反叛,投降匈奴;燕人卫满逃跑到朝鲜地区,后来夺取王位,建立了卫氏王朝,建都王俭城(今平壤)。吕后当权时,卫满曾经与汉朝的辽东太守约定,称为汉朝的"外臣"。卫满传国三代,至孙子右渠王。右渠王与汉朝关系紧张。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使者涉何与右渠王反目,涉何杀死朝鲜的裨王长,右渠王派兵杀死涉何。于是,两国间爆发战争。元封三年,在汉朝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尼相参杀了右渠王投降。汉武帝把朝鲜地区划分为四郡: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并封右渠王的儿子长降以及尼相参等人为侯。以上史实,是两国学术界都承认的。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所主编的《朝鲜通史》(贺剑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出版),就是这样记述的:"纪元前3世纪,中国周灭亡,分裂为数国,互相混战。当时古朝鲜的侯也称为王,拥有相当的官僚机构和相当的武装部队。……后来,秦统一中国,筑万里长城时(纪元前214年),古朝鲜的否王曾企图利用这个机会,扩张自己的势力。后来,他的儿子准王收留北中国燕、齐、赵等国避乱和迁徙的居民,使住于古朝鲜西部地区,扩大了古朝鲜的领域。""纪元前206年汉统一中国后,修万里长城外的辽东故塞,以卢绾为燕王,与古朝鲜以浿水为界。纪元前195年卢绾叛汉,亡命匈奴,其部下卫满聚众千余名,渡水入朝鲜。准王赐予博士爵位和百余里土地,令其统率亡命于古朝鲜西部国境之汉人。卫满在古朝鲜的西部境界扩张势力,于纪元前194年袭击王俭城,驱逐准王,自立为古朝鲜'国王'。""汉四郡的设置对朝鲜各部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巨大的影响。汉通过乐浪郡,与朝鲜各部落之间的交易广泛开展起来了。考古遗迹发掘工作中(仅辽东地方尚不得知),在大同江流域黄海道,直到韩国庆尚道地方,都发现汉朝时代的文化遗物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朝鲜简明历史
中国周朝时期: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战胜商纣,后封箕子于朝鲜,肃慎、燕、亳,都是周朝的北部领土,这里的亳指代的就是貊,归周武王之子的韩国统治。后韩国被晋国所灭,其所统治的貊受猃狁所逼逃到中国东北以及朝鲜半岛。燕昭王时,秦开为其攻取真番(首尔)、朝鲜(平壤),让它们归属燕国,并为它们设置官吏,在边塞修筑防御城堡。公元前222年秦国灭燕国,朝鲜就成了辽东郡以外的边界国家。

中国汉代卫氏朝鲜时期:汉初,燕国人卫满(卫国宗室后裔)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博士。卫满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史称“卫氏朝鲜”,建都王险城,高句丽(貊)、真番、临屯(秽)、沃沮、夫余五国也都归属卫氏朝鲜,方圆数千里。被卫满驱逐的箕准渡海南逃马韩自立为韩王,跟着他来的子女和亲戚冒充韩姓,在他之后灭绝,马韩人又自立为辰王。西晋时韩国人还祭祀箕准等人。

中国汉朝汉四郡时期: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兵占领卫满朝鲜后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中北部设置了四个郡,分别为乐浪郡(朝鲜)、玄菟郡(高句丽、沃沮、夫余)、真番郡(真番)、临屯郡(临屯),以高句丽为县,也就说明高句丽是早于汉四郡之前就建立的,也就否定了朝鲜半岛/韩半岛国家的史书《三国史记》中关于高句丽的建国传说。公元前107年,卫氏朝鲜灭亡。其中,玄菟郡设于公元前107年,其他三郡设于公元前108年。公元前82年,真番郡、临屯郡以及玄菟郡的东部被并入乐浪郡,分别设东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所西迁至高句丽县,后又移居高丽西北。汉代时韩国归属乐浪郡,每年四个季节都要朝拜。建安中(196~220),割据辽东的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派遣公孙模、张敞等人收集各地流民,起兵讨伐韩、秽,原先的居民才稍稍离开一些,其后倭、韩归属带方郡。

中国汉朝三韩时期:汉朝建立后,在朝鲜半岛南部出现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都是貉,共七十八国(由余数目过多,就不一一列举,国名类似倭国诸国,令人匪夷所思、不知所云)。辰韩人是秦朝时逃避秦役的黔首,马韩割让东部土地给予它们,弁韩人和辰韩人杂居。马韩是三韩中最大的一个,后被百济统一。弁韩发展为后来的加罗(伽倻,非伽椰子,其实差不多)。辰韩发展为后来的新罗,其国王是从百济从海上逃入辰韩的马韩人,也就是说新罗是在百济建国之后才出现的,原先是百济的附庸国,因百济征高丽,一些高丽人投奔新罗,新罗因此强盛而把百济的附庸国加罗以及任那(倭国殖民地)等国灭了。

中国三国魏国时期:景初年间(237~239),魏明帝秘密派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跨海平定二郡。部从事吴林认为乐浪本来管辖韩国,将辰韩划分成八个国家归属乐浪,各地驿使传达音迅难免有出入,臣智激怒韩国,于是攻带方郡崎离营。当时带方郡太守弓遵、乐浪郡太守刘茂起兵讨伐,弓遵战死,二郡于是灭掉了韩国。

中国晋朝时期:313年,兴起于今中国东北地区的高句丽侵略乐浪郡,据有乐浪、带方二郡的张统因不堪长期孤军与高句丽、百济作战而率千余家迁到辽西投靠慕容廆,乐浪郡在辽西侨置,管辖朝鲜半岛的二郡(乐浪、玄菟)灭亡。而带方郡由于成为了中原王朝的飞地,受到了孤立,4世纪时和乐浪郡故地一起成为了高句丽与百济争霸的场所。

高丽:高句丽是由夫余国王和河伯【即《穆天子传》中给周穆王当导游引荐西王母(今新疆乌鲁木齐)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的酋长的后代】的女儿之子高朱蒙(吴国夫概后代)于西汉初年在土着貊之地建立的政权,又称高丽(高句丽之“句”和吴国的别称“句吴”的句一样,是夷人的读法),韩国的英文名称“Korea”便是由高丽转音而来,建都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新宾县东南),国祚900年。后迁都至国内城与丸都城(均位于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内),后又迁都至长安城(即平壤城,南临浿水),此外国内城与汉城(首尔)也都是别都,称做三京。国土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曾成功抵抗住汉朝的公孙康、曹魏的毌丘俭、前燕的慕容皝(慕容皝掘开高丽王高钊父亲高利的墓穴,用车载着尸体及其母妻和珍宝。第二年(342年),高钊派遣使者向慕容皝称臣,贡献地方特产等各类财物,慕容鱿逭才把他父亲的尸体归还给他)、隋朝两代(隋炀帝曾三征高句丽,这也是导致隋朝灭亡的主因。辛丑(公元641年)唐太宗派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处处见到有中国人,自我介绍说:“家住在某郡,隋末充军东征,留在高丽,娶离家远游的女子为妻,与高丽杂错居处,几乎占当地人的一半。”并向陈大德询问他们中国的亲属的生死状况,大德哄骗他们说:“均完好无恙。”他们听后挥泪互相转告)的进攻。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高句丽好太王、长寿王迫使百济、新罗臣服于高句丽,并打败了加罗(伽倻)和入侵新罗的倭国(日本)军队。据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记载,好太王称呼新罗王为家仆句。据中原郡碑的记载,在高句丽王的眼里,新罗王就是东夷。

百济:百济是由尉仇台(夫余国王,吴国夫概后代)带领一群人从夫余国南下朝鲜半岛中部的带方故地于东汉末年建立,汉辽东太守公孙度把女儿嫁给了他,于是成为东夷强国。百济国王以每年的四仲之月祭天,又每年四次祭祀他的始祖仇台的庙宇于国都。最初因百来户渡海而来,因此国号百济。百济国王给北魏皇帝的表文说:臣与高丽先出夫余,也就直接否认了百济出自高句丽,朝鲜半岛/韩半岛国家的史书《三国史记》中关于百济的建国传说也就不攻自破。建都居拔城,也叫固麻城。此外还有五个,中间的叫古沙城,东面的叫得安城,南面的叫久知下城,西面的叫刀先城,北面的叫熊津城。国土东西四百五十里,南北九百余里。百济统一了土着马韩部落,使新罗、洛东河以西的伽倻和海南的耽罗臣属自己,并在公元4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统治了朝鲜半岛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中国的辽西郡、晋平郡(治所晋平郡晋平县)和在日本大阪(摄津国百济郡)设置的百济郡。百济的近仇首王余须曾经杀死高句丽的故国原王高钊。

新罗:新罗开始与唐朝结盟对付百济和高句丽。公元660年,唐朝联合新罗灭亡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其国都不下而返。百济灭亡后扶余丰曾联合高句丽以及倭国复国,但失败。在朝鲜半岛西南部设立了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后合并为熊津都督府(今公州)。公元668年,唐高宗再次出兵高句丽,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其国都(今平壤),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在其首都故地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辖境东起东海/日本海(韩国称其东海,日本称其日本海),西至辽河,北到松花江流域,南到朝鲜半岛的汉江流域。高句丽灭亡后钳牟岑(剑牟岑)立高句丽宝藏王的外孙(渊净土之子)安舜为王,失败后,安舜南逃新罗被新罗立为傀儡政府报德国的报德王,后被新罗灭亡。高句丽、百济其所辖疆域起初完全由唐朝接收。670至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复为唐朝附属国。685年,新罗占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大同江以南小部分领土,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735年,新罗将北部疆界扩展到清川江沿岸。

朝鲜三国时代:朝鲜半岛或韩半岛单方面称高句丽、百济、新罗并存时期为“朝鲜三国时代”,但三韩既不是箕子朝鲜的国土也不是卫满朝鲜的国土,而是辰国的国土,也就是说以辰韩为基础,马韩人建立的新罗和与以秽貊为基础,夫余人建立的高句丽和以马韩为基础,夫余人建立的百济不都是所谓的朝鲜三国,只有高句丽是原先卫满朝鲜的附属国,百济勉强可以算是,毕竟统治者的祖先,也就是夫余人是属于卫满朝鲜的,而新罗的统治者马韩与贱民辰韩无论与箕子朝鲜还是卫满朝鲜都毫无瓜葛。9世纪新罗国力衰弱,各地农民起义不断。900年,农民出身的起义军将领甄萱称王,建立后百济,定都光州。901年,新罗贵族弓裔称王,建立后高句丽,定都开城。904年改国号为“摩震”,905年迁都铁圆,911年又改国号为“泰封”。至此,新罗、后百济、后高句丽被韩半岛国家单方面称为朝鲜“后三国时代”。

后高丽:918年,后高句丽建立者弓裔的部将王建(祖籍中国长淮一带的人)被下属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今开城,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王建曾称“赖三韩山川阴佑以成大业”。993年被契丹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的关系,向契丹称臣。辽代,高丽已将领土北界由新罗时的大同江向北扩张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鸭绿江下游一带,疆域远超新罗。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金国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垮台,国王投降,元朝建立后,高丽成为元朝的内属国,后被改为元朝的一个行省,即征东行省。直到元末1356年,高丽恭愍王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李氏朝鲜(中国明朝):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早已决心发动政变。他从鸭绿江边威化岛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并发动政变(威化岛回军)。1392年,废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并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阳(今韩国首尔),史称李氏朝鲜。后来的李氏朝鲜继续长期是中国各王朝的附属国。李氏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主义。从1416年至1449年,朝鲜在鸭绿江东岸地区设置“西北四郡”,在图们江南岸地区设置“东北六镇”,将一部分建州女真驱赶到了中国境内(其中包括努尔哈赤的祖先猛哥帖木耳)。日本的丰臣秀吉于1592年,1597年两次入侵朝鲜均被明、朝联军击败,朝鲜史称“壬辰倭乱”,中国称“万历朝鲜战争”。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兵协助明朝。1623年,朝鲜内部政变,擅自废黜国王李珲。大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严辞主张“待中国更立”。1636年,后金攻占朝鲜全境,朝鲜国王李倧投降,改向后金朝贡,成为清朝的附属国。1863年,朝鲜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李熙即位,史称朝鲜高宗,李昰应以“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1873年,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1876年,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叩开了朝鲜国门。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闵谦镐克扣军饷,朝鲜改革派在日本政党协助下,策动了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成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清朝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亦在朝鲜驻军。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即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之乱,朝鲜朝廷无力镇压,于是请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6月6日清军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此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定《济物浦条约》,并且组织亲日政府平息内乱。随后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宗藩关系。

大韩帝国时期:1896年,朝鲜高宗在俄国的支持下,“升级”为伪政权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朝鲜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签订《乙巳保护条约》,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日本的势力控制整个半岛。1906年,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1907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即朝鲜纯宗。1909年,日本第一任驻朝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

㈥ 韩国国内是怎样介绍他们的国旗来源的

啊,我们伟大的 木奉 子先民,创造了宇宙,创造了世界!达尔文说,人类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殊不知猴子是我大韩民族进化而来的!!至于国旗,可耻的汉人啊,偷窃了我们的创意,硬说是他们什么易经创造的,呸!岂不知易经的作者,那个周老头也是我们大 木奉 子国国民!!我们 木奉 子国人民,人才辈出,孔子,李白等等着名先人,还有那辉煌灿烂的汉字!可耻啊,明显是韩字嘛,那些愚昧的汉人,占据了我国历史上的大片土地,要知道,自古以来,中原大片土地,均为我 木奉 子国所有,何来汉人汉地之说?何来汉唐盛世之说?呸,假的,全是我大韩民国所创造的~!

㈦ 韩国人是怎样解释他们的国旗的

韩国国旗
朝鲜半岛曾在1910年被日本吞并,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又因美军与俄军以北纬38度线为界而分裂成南北两国. 1948年8月南方独立为大韩民国. 韩国的国旗被称为太极旗, 是以儒教及道教的思想为基础而绘制的. 中央的太极象征宇宙, 蓝色为阴, 红色为阳, 万物是由阴阳所构成的; 太极则是由阴阳组成, 以表示宇宙调和与统一之意. 4个角落的卦在左上方的是乾, 右下为坤, 右上为坎,左下为离, 则代表天地水火,父母男女之意, 也正象征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发展.

自1883年(朝鲜王朝后期)开始,韩国就开始使用太极旗。大韩民国建国后继续延用。1949年,韩国文教部正式确定韩国国旗现在的样式:旗中央是太极图案,四周配以八卦图形。据韩国官方解释,太极图中的红色代表阳,蓝色代表阴,阴阳合一代表宇宙的平衡与和谐。火与水,昼与夜,黑暗与光明,建设与破坏,男与女,主动与被动,热与冷,正与负等,作为宇宙中两种伟大的力量,通过相互对立而达到和谐与平衡。 以太极为中心,四角的卦分别象征阴阳互相调和,干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离卦为太阳和火,各个卦还象征着正义、富饶、生命力和智慧。据韩国的解释,国旗底色为白色,象征韩国人民的纯洁和对和平的热爱。而整个国旗则代表韩国人民永远与宇宙协调发展的理想。
韩国国旗的太极和八卦思想来自中国的《周易》。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等原理代表着中华民族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朝鲜半岛长期受中华文化影响,韩国国旗正是这种影响的反映。

㈧ 韩国人知道他们所谓的国旗来自于中国吗特别想知道。

事实上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不知道这一点。由于西方媒体的偏颇报道,民众对中国制造的印象还停留在山寨、低劣、便宜。他们不知道国旗、身上的衣服、家电、吃的食品、包装材料等等很多都是中国制造。

图:一个日本人说不用中国制造的商品,然后从家里搬出了619件中国制造或中国参与制造的物品。

以上是用日本的节目做个例子。实际上西方世界(包括日韩)大多数民众业余选择收看自己喜欢看的节目,占大多数的民营电视台为了迎合观众,播放的大多是热门剧集、综艺节目、或者符合大众观点的评述。长此以往就造成民众对世界变化、时政态势缺乏及时的认知,从而有这样的偏颇观点。

㈨ 为什么韩国人的国旗是八卦旗

韩国人的国旗是八卦旗的原因:

中国的《周易》和道教在韩国颇有影响。1882年8月,两位李氏王朝的使臣朴泳孝和金玉筠奉命赴日本谈判。当时李氏王朝尚没有国旗,这两位使者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没有国旗是不行的,两人商议,决定用《周易》中内涵丰富、富有深刻哲理的太极图作为国旗图案。于是,他们在去日本的船上绘制了一面太极旗。两人回国后,将绘制国旗一事向政府作了汇报,受到肯定和赞扬。第二年即1883年,李氏王朝正式颁布该旗为李氏王朝的国旗。

1948年,韩国政府成立时,决定将太极旗作为韩国国旗,并于1949年颁布了制作标准:太极旗横竖比例为3比2;白底代表神圣的国土;太极图象征宇宙天地浑成以及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中间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太极的两仪为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阴阳。

韩国国旗

阅读全文

与韩国人的国旗是怎么来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0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5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8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