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安景点,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里下河,美得滴水的圣境
很安静。里下河大米似乎更有名。海安的一座世外桃源。
南莫的青墩遗址,历史的浓缩
没想到历史文化浓缩到最后就剩这么点。上海的游客很是奇怪,就这些破锤子,就将海安、将苏北的历史往前推进的三千多年。
雅周土匪名播大江南北,那道抹不去的疤,害得文天祥死了又死。
孙庄的田野,一道夕阳划过天边。
虬泓山庄,美景尽收。
海安县里下河生态旅游区的一颗明星。山庄以生态草鸡闻名,均饲以无菌蝇蛆,所产鸡肉、蛋品口感纯正,野味十足,受到上海、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消费者的追捧。山庄的农家菜选材细致,葱花炖生态草鸡蛋、红烧野生鱼、清炒绿蔬等特色菜肴,虽没有大酒店豪华的摸样,却具农家的朴实纯正。
曲塘的百年银杏
450树龄,朱元璋时代栽的,枝间常存感动。
曲塘老屋,傍水的岁月。
墩头的新四军联抗纪念馆,又一处红色
原是烈士林园。里面那个阁楼这是出现的奇怪,不过挺美的。
观音禅寺,谛听菩萨教诲
孙庄可以买到东西的那条街上。大鼓、大佛、大钟...
523文化主题园,为城市插上艺术的翅膀
火车站以北200米。原是海安批发王,后来改的。画家大多来自北京与广州,不大的海安,这倒确实成了一道风景。
紫石故居,那日我忘记今夕何年
韩国钧故居,苏北的建筑内涵,青砖黑瓦,难以抹去时代色彩。
❷ 海安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南通珠算博物馆,南通珠算博物馆于2004年12月建成开馆,由珠算展览厅、学术报告厅和少儿珠心算培训基地等三部分组成,集展示、研究、教学、交流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
2、海安江淮文化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淮文化园是由海安县人民政府和海安县苏中植物园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打造的以江淮历史文化为底蕴的人文景观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花十年时间全部建成,到目前为止已建设九年时间,投入4亿元,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
3、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位于江苏海安县城中心,海安镇宁海南路91号,建于1986年,原名“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管理处”,1998年更名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占地21000平方米,建有纪念碑、陈列馆、国防园、广场等。
4、广福禅寺,坐落在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东北郊的明道村。寺院南临新通扬运河,西南倚凤山及韩国钧先生的墓区,西侧是规划中占地数十亩的凤山公园,东北近秀丽的紫石中学,东为宽阔的凤山大道,加之闻名的海安十景之一“凤山早”,使广福禅寺成为海安一处极好的风水宝地。
5、海安博物馆,海安县博物馆馆址设在民国时期江苏省省长韩国钧(紫石)先生故居内,即海安县城东大街北陆家巷西侧,称为“韩公馆”。这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晚清建筑,青砖小瓦、火巷回廊,火车车厢式小花厅是当年韩国钧先生倡议召开的“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❸ 海安有哪些特产,人文 自然 历史景观
海安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青墩先民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春秋时期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年),吴侯会卫侯于郧(今立发桥),建发繇亭以示纪念。汉代开上官运盐河过县境。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始设县,此后,县治几度兴废。唐代淮南节度使李承实沿海筑捍海堰,北宋范仲淹倡导修筑海堤数百里,过境40多里。南宋文天祥为兴兵抗元,路过海安,留下“自海陵来向海安,分明如度鬼门关”的名句。明朝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副将邱升率兵民抗倭,斩敌千余人,保证了百姓的安宁。
海安是着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一度为苏北抗战的指挥中心。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海安留下光辉足迹。解放战争初期,闻名中外的苏中“七战七捷”,即以海安为战略中心展开,其中两战报捷于境内。陈毅诗云:“海陵胜地多人杰”。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海安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闻名全国的“苏中刘胡兰”高凤英、淮海战役中的一等功臣储友富,上海战役中的特等功臣胡正法等均为海安人。近现代史上,曾任江苏民政长、江苏省长兼督军的韩国钧,被誉为中国研究“组合数字”鼻祖的杨冰,中国着名语言学家、领导编纂《新华字典》(第一版)的魏建功等着名人物,都出生于海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海安人民弘扬尚武保国精神,造就了闻名全国的民兵劲旅——角斜“红旗民兵团”。 海安县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名播遐迩,处于全省全国前列。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安人走出一条“种养加出”、综合经营的新路子,被国内众多媒体誉为“海安之路”。海安是全国着名的“茧丝绸之乡”,拥有中国最大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蚕茧产量连续24年居江苏省之冠,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县级之首,“鑫缘”牌真丝绸成为南通市唯一的中国名牌产品。海安家禽饲养业兴旺发达,是中国“禽蛋之乡”,2004年成功克服外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负面影响,家禽饲养量有所增加,禽蛋总产突破22万吨,比上年增加11482吨。该县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省少有、全市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弱筋小麦产业化开发获农业部成果展示奖。在国家林业局公布的73家“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我县喜获“中国湖桑之乡”称号,这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中洋河豚无公害养殖被列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区,禽蛋无公害标准综合示范区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区。全县农产品超市销售额比上年增长88%。 海安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上海辐射地带。海安县上世纪80年代即被列为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和沿海对外经济开放县。机械行业生产规模、加工能力在江苏省县级建制中名列前茅;纺织、丝绸形成织造、印染、成衣一条龙生产线,勾针衣闻名世界,曾被外商誉为“东方珍品”;素质优良,装备先进的建筑队伍遍及全国,走向世界,被誉为“建筑之乡”。全县拥有1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中国名牌。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64.6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6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双“百强县”行列,再度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海安花鼓、龙舞闻名全国,多次进京演出,并走出国门。2008年海安花鼓入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海安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大公(北凌)农民体育名播四方,海安先后获得全国教育先进县、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广播电视先进县、双拥模范先进县、计划生育先进县、科技百强县、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❹ 韩紫石故居位于海安哪里
宁海路58-8号
海安博物馆就是韩紫石故居
海安中学前面一点点
❺ 海安是哪个省的城市
海安是江苏省的城市。
海安,江苏省县级市,由南通市代管,由“海水永不扬波”之意而得名。
海安地处江苏中部,交通便利,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大市的交界处。海安有许多称呼,“中国禽蛋之乡”、“中国茧丝绸之乡”、“中国湖桑之乡”、“中国河豚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等等。
历史沿革
海安是学界公认的江海文明起源。境内的青墩遗址将江淮平原的历史追溯到6000年前。春秋时期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年),吴侯会卫侯于郧(今立发桥),建发繇亭以示纪念。
汉代开上官运盐河过县境。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始设县。此后,县治几度兴废。唐代淮南节度使李承实沿海筑捍海堰,北宋范仲淹倡导修筑海堤数百里,过境40多里。明朝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副将邱升率兵民抗倭,斩敌数千余人,保证了百姓的安宁。
❻ 海安有什么好玩的
旅游的可以去,七战七捷纪念馆,韩紫石纪念馆,海边,七星湖,苏中植物园,广佛禅寺,青墩遗址等等。有的旅行社有海安一日游,你可以看看那些路线。
逛街的话,人民中路比较集中,曙光路也有,那边还有中坝路。商场有文峰,海一之类的。大众一点的有泰陵市场,资丰市场,通海大市场。吃的有地板一条街。有幸福蓝海影院,永乐影城,老电影院。大型超市有苏果,贵都,联华,乐天玛特等。
具体 的 你再追问。
你还可以上海安网
❼ 韩紫石用什么表达了自己的民族气节
韩紫石先生(公元1857--1942年)名国钧、亦字止石,晚号止叟。[1]江苏省海安镇人,今海安市(原紫石县)的奠基者。因其排行第三,生平业绩颇丰,家乡群众均以“韩三爹”,“紫石”称之,表示尊敬。在北洋军阀时期,他与南通的张謇,位高望重,同被誉为苏北的两大名贤。历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省省长、全国水利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黄灾救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莅任期间,改良农工,崇尚实业,兴利导淮,关心民瘼,明足以察闾阎之苦,力足以遏奸宄之萌,言足以重官府之信。其一生德政贤明,广为推恩。[2]
本名
韩紫石
别称
止叟,韩三爹
字号
国钧
止石
所处时代
清末民初
出生地
江苏海安
人物生平
中举入仕
韩紫石先生于光绪五年中举。先后任行政、矿务、军事、外交等职,清末官至吉林省民政使。辛亥革命后,韩紫石由东北卸任入关,袁世凯让“国务院电传大总统谕令到京”。韩公深知袁狡诈投机的为人,乃拒绝前往。后因“苏人以桑梓义务相责备”,勉力于次年八月首任江苏民政长。其后任安徽省巡按使、江苏省省长,并一度兼督军。服官四十年中清廉自守,治事勤恪,所在有政声。[1]
辞官济民
民国十四年(1925年)辞官归里后,仍不遗余力关心桑梓,参与水利,救灾赈济,编纂史志、搞盐垦,办教育,维护地方治安。居乡问政,为苏北民众做了不少有益之事。[1]
民族气节
1938年春,日军从天生港登陆,进犯苏北,韩德勤部队不战而退,海安遂于三月二十日(农历)首次沦陷。只得去泰州北乡板场(今属兴化)避难。目睹大片国土沦丧,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他极为悲愤。其晚年岁月,是在“万方多难”的抗日战争中度过的。韩紫故居在海安镇东大街。他在死之前说:“死后不要把我的尸体交给日本人,你们要偷偷把我安葬下去,千万不能让日本人知道。”[1]
与世长辞
1942年1月23日晚,饱览兴亡的紫石老人与世长辞。[3]
政治思想
韩紫石的政治思想,主要由四个要素形成。即同情民众疾苦思想,中国传统的忠君思想,效法国外富强振兴思想和爱国思想。各要素间既相结合,又相制约,于不同历史时期,伴随革命起伏、社会发展,以及韩紫石个人地位之改变而消长和转化,因受其出身及所处的经济、政治地位决定了此种消长与转化时而缓慢,时而明显,形成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总的趋势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忠君思想不断削弱,爱国思想不断上升。最后,在抗日战争时期,爱国、救亡,联共、反蒋,发展成为主导思想,终于成为着名爱国士绅。[4]
人物纪念
着名爱国民主人士、民国两任江苏省长韩国钧先生的故居位于海安市城东大街北陆家巷西侧(今海安镇东大街宁海路口),里人称为“韩公馆”。现为海安市博物馆。
据韩国钧自撰《永忆录》载,清道光三年(1823),年景欠丰,百姓饥号,韩国钧的祖父韩凤翔欲济无款,向他人劝募又无应者,遂将自家主屋3间拆去,换得米麦,以赈饥民,一时韩家门庭为满。待后年景转丰,韩国钧父亲韩希彭方自外而内建造了部分厅屋。同治二年(1863),其父去世,家境中落,原备续建房屋木材悉以还债,已建之厅屋亦用作抵债。至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韩国钧先生50岁,官至河北矿务局总办、交涉局会办时,他告假返里,于旧址重建祖屋,距其祖父拆屋时已80余年。按韩国钧自订《止叟年谱》记载,韩国钧于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初三自日本考察回国后于当月初九返里,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十八日赴豫,现韩国钧故居的主体建筑,就是在此期间筹建的。
共11张
韩紫石故居
人物轶事
1940年11月,刘少奇率领中原局工作人员到达海安,随即在陈毅、朱克靖等陪同下,拜访了当地民主人士韩紫石。在韩紫石公馆的广玉兰树下,刘少奇同他商讨了抗日救国大计。刘少奇话虽不多,但出言极有分量。而紫石老人对于国事爱谈健谈,而尤注意抗战到底,国共合作,及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等问题。
当时的韩紫石已是近九十高龄的老人,过去,他对新四军知之甚少,实实在在的共产党人更是从未看见过,而平日所闻的共产党人,似乎不近人情,很难接近。新四军北上抗日后,在与陈毅等新四军将领的多次交往中,他逐渐改变了对新四军和共产党人的看法。老人对陈毅评价很高,称“数十年来在军人中从未见有如此雄才大略,文武全才如陈将军者。
与刘少奇会面后,韩紫石对陈毅谈了对刘少奇的印象:“胡服先生决非等闲之辈,在贵党内当不在君之下。”此后韩紫石常常于友人闲谈中露出对新四军及共产党人的钦佩之情。他认为:“今后中国革命成功者必是共产党,因为中共深得民心也。”当有人问韩紫石老人国民党与共产党优劣成败如何,老人妙答:“我认为,过去袁世凯是私塾,国民党是学校;今天就倒转来了,国民党是私塾,共产党是学校。”寥寥数语,却发人深省。
在韩紫石的影响和带动下,苏北一批爱国士绅纷纷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1940年11月15日,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海安召开,与会人员388人,除各党派、各阶层人士,共产党员72名,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在参政会上,各参政员均毫无限制的地自由发言,实现了政治权利的平等和真正的政治自由。会议通过了《施政纲领》,选举韩紫石为名誉议长,选举黄逸峰为议长,朱履先、朱克靖为副议长,成立了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及区、县抗日民主政权。苏北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就这样诞生了。[1]
个人作品
《吴王张士诚载记》
[4]韩紫石是《吴王张士诚载记》的鉴定者。这部书于1932年3月初版,共5卷,序文为韩国钧所撰写。这部书正编按年纪事,记述了张士诚起义14年间发生的主要事件;附编为附传、附考、附志、附录,记述了与张士诚起义有关的人物、逸事、遗闻、典制沿革、诗文等。韩国钧“尤睠睠于吴张遗事,博访周谘,复手自摘录,搜集散材得数十种,爰属伟成益加采获,汇为成书,用彰先烈。”
《吴王张士诚载记》
《海陵丛刻》
[4]1919年冬韩紫石开始刊印的《海陵丛刻》。他搜采考订,详征博引,精心编纂,历经10多年,终成此巨着。《海陵丛刻》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各方面知识的地方文史丛书,集宋、元、明、清16家着述的书籍,共23种、67册。现已成为人们研究苏北海陵地方历史、编修地方志的难得的宝贵资料。
《海陵丛刻》这部丛书依种类的顺序排列,计包括:《退庵笔记》(6册)、《梓里旧闻》(2册)、《退庵钱谱》(3册)、《海陵集》(4册)、《林东集》(7册)、《敬止集》(2册)、《庭闻州世说》(2册)、《微尚录存》(1册)、《春秋长历集证》(4册)、《海安考古录》(3册)、《绘事微言》(2册)、《陆莞泉医书》(6册)、《柴墟文集》(4册)、《东阜诗集》(1册)、《发幽录》(1册)、《双虹堂诗选》(4册)、《先我集》(4册)、《保越录》(1册)、《北辕录》(1册)、《袁景宁集》(1册)。
《海陵丛刻》
《朋僚函札》
[3]韩紫石履官、乡居期间与当时社会名流贤达、同僚友好往来信函很多,此间,他将这些信函精心整理成册,编成《朋僚函札》,收有康有为、梁启超、黄炎培、冯国璋、陶行知、史量才、张謇、高二适、吕凤子等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信函3000余件,其中不乏很高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书法欣赏价值的珍品。
共5张
❽ 海安周边有哪几些旅游景点
1、海安博物馆
海安博物馆,馆址设在民国时期江苏省省长、爱国老人韩国钧(紫石)先生故居内。这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晚清建筑,青砖小瓦、火巷回廊,火车车厢式小花厅是当年韩国钧先生倡议召开的“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
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坐落在黄海之滨,北凌河畔,是角新桥南东侧的一幢金黄色琉璃瓦建筑,它与相辅而建的民兵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园、射击场,将角斜民兵99的理念、传统、精神、战绩融汇成富民强兵的浓烈氛围。
3、七星湖
海安七星湖生态园位于海安经济开发区,东依通扬运河,南接东海大道,西靠湖滨西路,北临黄海大道。七星湖的形成既刻意而又自然,因为其形成于新长铁路的修建息息相关。因长期在此集中取土,逐步形成人工湖。
在2005年,美国伊斯特公司根据黄金分割曲线原理和“七星拱月”的布局进行设计,规划成主入口广场区、景观大道区、中心广场区、旅游度假区,传统人文区、生态湿地区、运动娱乐区、水上活动区等8大区域,并将海安“三塘十景”、青墩文化等融入其中,形成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统一。
4、青墩遗址
青墩遗址,位于海安市城西北部约28公里处,发现于1973年8月。2006年3月,经国务院审批,青墩遗址成为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青墩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是青墩古人在麋鹿角上留下的刻画符号。
5、江淮文化园
江淮文化园,座落在江苏省海安市,占地260多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三万平米湖面环绕,以江淮历史文化为底蕴的人文景观。整个园区由四大景区组成,即白龙故里景区、先贤景区、凤山书院景区和中国名人艺术馆群景区。
❾ 海安石板街的韩国钧居
着名爱国民主人士、民国两任江苏省长韩国钧先生的故居就在海安石板街,具体位于海安县城东大街北陆家巷西侧,里人称为“韩公馆”。
据韩国钧自撰《永忆录》载,清道光三年(1823),年景欠丰,百姓饥号,韩国钧的祖父韩凤翔欲济无款,向他人劝募又无应者,遂将自家主屋3间拆去,换得米麦,以赈饥民,一时韩家门庭为满。待后年景转丰,韩国钧父亲韩希彭方自外而内建造了部分厅屋。同治二年(1863),其父去世,家境中落,原备续建房屋木材悉以还债,已建之厅屋亦用作抵债。至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韩国钧先生50岁,官至河北矿务局总办、交涉局会办时,他告假返里,于旧址重建祖屋,距其祖父拆屋时已80余年。按韩国钧自订《止叟年谱》记载,韩国钧于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初三自日本考察回国后于当月初九返里,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十八日赴豫,现韩国钧故居的主体建筑,就是在此期间筹建的。
故居坐北朝南,系一组完整的四进式宅院。大门前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海安镇董们捐铺的花岗岩石板街。临街大门楼气派庄严,上有“天官赐福”、“麻姑祝寿”、“鹿鸣梧桐”等9幅镂空砖雕,透满神韵。大门两侧分列着一对雕有“暗八仙”和“狮子戏球”图案的白色长方石鼓,门墙左右嵌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南通市人民政府)和“海安县博物馆”(已故全国着名书画家王个簃题)白色大理石标牌。跨过高2尺的门槛,门厅地面有一幅彩磨石“瓶升三戟”图,以蕴含的寓意,祈祝主人官运亨通,平升三级。抬头望,门框拓方上木雕“二龙戏珠”吞云吐雾,屏门上端高悬原国防部长、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韩国钧先生故居”匾额,金光烁烁。推开门厅屏门,南通工艺美术家王道雕塑的一尊仿青铜韩国钧先生胸像跃入眼帘,先生御敌抗侮之巍然正气尽显眉宇之间,塑像在苍松翠柏映掩中显得更为伟岸。塑像身后,一道高高的磨砖照壁墙上,镌刻着海安名匠徐春荣所作的巨幅砖雕《松鹤图》。一对栩栩如生的仙鹤,傲立于苍松之上,其手艺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二门朝东,一对圆形石鼓上除相对雕有“三狮戏绣球”外,在石鼓底座侧面还左雕“鹿鸣梧桐”、右刻“凤凰牡丹”。门楼上方,两幅“状元及第”、3幅“福、禄、寿”砖雕将二门楼装点得更加雍贵。那门楼墙上刨制得异常光滑的墙砖以及几无间隙的砖缝,不知出自哪位工匠之手,其技艺令后人称羡。
站在二门口西望,墨绿色琉璃窗衬映着的腊梅、天竺、五针松、太湖石,组合成了一幅天然的“岁寒三友”图,既雅致高洁,又引出了一种朦胧的诗意,给人以无穷的遐想。一代儒将陈毅与夫人张茜1940年11月应韩国钧盛情邀请留驻西花厅时,就在此窗下抒八路军南下部队与新四军会师之豪情,吟作了题赠刘少奇、黄克诚诸同志的“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汊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的不朽诗篇。
入二门后,人们顿时感悟到,整个故居是以一根南北向中轴线左右伸展,形成了一处由南向北递进的照厅、正厅、穿堂、堂屋的4排住宅群落,而每进住宅之间又是以曲廊勾连、窗槅穿透的一组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建筑群体。它们通透开敞,起承转合,和中有序,和序统一,既符合懦家礼法精神的需要,又从深厚的建筑文化中,体现了主人脱俗清雅、庄重深沉的审美情趣。
照厅内陈列着韩国钧先生生平业绩展,详尽介绍韩国钧从文人中举,知县起家,至掌管省政,转变为邑人共仰、邦国敬重的着名爱国人士的一生。其中展品有:登载韩国钧愤然辞去安徽省巡按使消息的民国4年(1915)10月10日如皋《通俗报》;刘少奇、陈毅等为韩国钧逝世敬撰之挽联;登载蒋介石所发唁电的民国31年2月4日《新华日报》(重庆版);韩国钧编纂的集宋、元、明、清16家着述的古籍丛书《海陵丛刻》,考订、汇编的《吴王张士诚载记》;与章太炎、蔡元培、黄炎培、张謇等名流通信往来的汇集《朋僚函札》;以及表现韩国钧面对日寇屠刀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的图文、诗赋等。
正厅屏门上挂“陈毅拜会韩紫石”巨幅国画中堂,由南通国画院原副院长张淮绘作。对联“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由着名书法家仲贞子篆书。在圆融精美的卷棚与端庄厚实的屋梁下高悬着24盏宫灯,每有贵客来临,必灯火通明,既热烈又温馨。大厅内陈设着造型简练、古趣清雅和雕刻细腻、富丽华贵的明、清家具。居中的圆桌上,置一盆韩国钧当年珍玩的黄杨,其干回蟠折屈,一寸三弯,为典型的扬派盆景,曾参加南通国际盆景比赛获银牌奖,这是如皋绿园原总经理花汉民收藏后捐赠故居的。正厅内上悬匾额4块,其一“魏公间气”,是韩国钧八十寿辰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陈果夫、吴稚晖题赠;其二“潞国精神”,为韩国钧1925年任国民政府江苏省长时的水陆警备司令(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副省长)冷遹敬赠;其三“大德必寿”,系韩国钧八十寿辰时世界红十字会敬立;其四“学有渊源”,乃韩国钧题赠海安名医杭海轩,杭老先生后又转赠给故居的。4块匾额所题创意不凡,寓意而不露,为故居增添了光彩。正厅抱柱楹联“千秋古史乃家法,紫袍玉带真天人”为清代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的翁同龢手迹。
正厅的西部人称西花厅,是韩国钧会见贵宾之处所。当年陈毅率新四军移师海安时,就应邀驻于此,陈、韩二人虽相交时短,然相知甚笃,斟酒论文,接席无虚日。期间,刘少奇(化名胡服)来海安时,亦来韩公馆会见韩国钧,韩为之设宴洗尘,新四军领导人自刘、陈以下,曾大会于韩公馆。
绕过正厅屏门前往穿堂,眼前是一个长满桂花树的院子,每当八月中秋前后,金黄色的桂花竞相盛开,整个故居都沐浴在那习习香风之中。穿堂的厅室内,陈列着代表海安悠久历史的青墩、吉家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大批陶器、石器、麋鹿角以及亚洲象化石和馆藏历代珍贵文物。华彩风流的海安五千年文明史,璀璨而又神奇的青墩文化,足令海安人骄傲无比,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第四进堂屋内,通常陈列着在故居修复时海安县人民政府向全国各省市知名书画家征集的书画作品。全国800多位省级以上书法家、美术家协会会员,为韩国钧先生崇高的民族气节所折服,在接函后纷纷泼墨挥毫,竭诚惠赠了得意之作。其中有苏局仙、沈柔坚、王学仲、刘文西、萧劳、萧娴、郭化若、赖少其、刘艺等全国着名书画家。集全国(包括台湾省)各省、市书画家之大作,汇现代书法、篆刻、国画优秀作品于一堂,这批极为珍贵的文化财富,堪称海安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故居四进厅屋的槅门极有特点,不仅制作玲珑精致,且用冰花玻璃衬映花饰。每扇门下部均雕有阴刻图画,或“梅兰竹菊”,或“八骏马”,或各种花鸟,或各式山水,使这些槅门显得十分清雅素美。连接二、三两进的回廊壁上,镌刻清代嘉庆海安巡检司萧海清撰书法家仲贞子以真草隶篆四体书写的《海安三塘十景》,诗词书篆,珠联璧合。
出堂屋东侧六角小门进入火巷,眼前一道高墙将故居与东邻隔开,高墙上漫天铺地长满了绿色小叶的爬山虎,枝蔓缠绕,重叠碧翠。地面上那条条砖缝中长满了绿苔的巷道,似一条青灰底色上织满了绿色小格的地毯,由二门前小院一直铺到一座火车车厢式的小洋房前。这座小洋房据传系由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韩国钧四子韩宝琨设计,距今约有80年。其模仿火车车厢的内部设计,别具一格,世人称奇。西式房顶下,内置乳白色拱形天花板,以优质木材作板壁,所有窗扇皆设3层:一百叶、二网纱、三玻璃,主人可按季节、天气之变化而替换。地面铺贴彩绘瓷砖,至今仍色彩鲜艳,坚固光滑。北室为客厅,南室为韩国钧卧室。外为四面吊顶走廊,上饰木质西式图案,下装栏杆。南侧小院内筑一淀水池,并延伸至小洋房之下,既可储蓄天水,又可调节房内气温。这座西式洋房在一组晚清建筑中分外引人注目。此外,这里还是载入华中抗日战争史册而闻名遐迩的“苏北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
那是1940年春,新四军挺进苏北敌后,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阻截未逞,于9月集结部队妄图攻取黄桥,大战一触即发。韩国钧应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的呼吁,力持正义,于9月中旬邀请苏北8个县知名人士,在这座小洋房内主持召开了“联合抗日座谈会”。会议通过了致韩德勤、李明扬、李长江、陈泰运、陈毅苏中各方军事长官函,呼吁各方军队团结抗日,制止一切破坏抗战的摩擦和分裂活动。会议团结了爱国人士,壮大了抗日力量,为新四军黄桥决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与“会址”相邻的是韩公馆的花园,花木扶疏,奇石突兀,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每年冬春,腊梅、红梅、白梅竞相绽放,幽香沁人。那小瓦出檐的圆门旁,竹影摇曳,体现了文人家居不可无竹的意趣。园中陈列各式盆景,青的如五针松、罗汉松,红的如石榴、月季,树桩如紫薇、米榆等等,可谓“大景入神、小景入画”。一棵200多年的真柏尤引人注目,蟠龙般的树干撑着一把雨伞似的翠绿色树冠,更显得故居的深幽、苍古。北侧一棵伟岸挺拔的广玉兰树,高10余米,干径超过1米,距今已100余年。初夏时,碗口大的乳白色玉兰花开满枝头,雍容高洁,清香扑鼻。香港《文汇报》曾载文称之为“玉兰王”。南通市定广玉兰为市树,而南通市境内最大的一棵广玉兰则是海安韩国钧故居内的这一棵。
韩国钧故居于1986年9月由江苏省文化厅、海安县人民政府拨款,交海安县文化局承办修复,1988年2月竣工对外开放,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同胞、侨胞和各界群众,已成为海安文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❿ 韩公馆有哪些历史
韩国钧故居
韩国钧故居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是着名爱国民主人士、民国时两任江苏省长的韩国钧生前住所,人称“韩公馆”。故居占地7500平方米,整个建筑保存完好,是一组苏中地区不可多见的晚清优秀建筑群。韩国钧故居198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
韩国钧故居
外文名称
Han Guojun's Former Residence
地理位置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