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七国的韩国在哪里

七国的韩国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4-23 01:34:30

Ⅰ 古代韩国是现在哪里

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

《史记》记载秦吞并韩国时韩的疆域范围:“九年,秦虏王安(韩最后一个王),尽入其地,为颖州郡。”以上资料说明,韩的领土范围大致应是黄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颖水之滨,故在河南界内,郑州、洛阳之间,西北与山西接壤,南不过淮河一线(当时是楚地)。

参考资料: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中国古代史中,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中原地区晋三分为韩、赵、魏三家。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后的西周时期,周朝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周成王时,周公旦摄政,平息了商纣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

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于韩,国在燕国之西,即今山西河津县东北。这就是中原的韩国,也就是后来有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故国。韩国的先人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山西河津县东北)。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Ⅱ 秦始皇统一六国最早灭的是韩国韩国指的是现在的那里

韩国指的是现在的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2)七国的韩国在哪里扩展阅读

韩国的兴衰过程

1、兴起

曲沃桓叔庶子韩万,因协助曲沃武公由曲沃克晋,被武公封于韩地,繁衍氏族,在韩献子在位时成为晋的门阀名卿,传至韩康子。

前455年~前453年,韩康子与魏桓子奉智伯之命,在晋阳之战中,讨伐赵襄子。最后韩、魏倒戈,与赵合灭智伯,瓜分了智伯所有食邑。从此韩、赵、魏三卿世族独霸晋政。三卿再将晋的领地瓜分,前403年,周天子正承认晋三卿为诸侯,韩国正式立国。是为三家分晋。

2、强盛

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并迁都新郑。但由于七国间韩地处诸国包围之中,发展空间小;国土面积又最小。故屡遭其他六国攻伐。至韩昭侯在位时,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军备。使韩国国力大增,十数年间,诸侯无侵者。

3、衰微

由于地处黄河中游地区,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有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洛阳),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在昭侯时的短暂强盛之后,韩国迅速衰落。屡遭列强欺凌。

早年已经为魏齐之间的争霸资本,于前341年的马陵之战是围魏救韩的结果。秦楚争霸时,秦又要挟韩魏共同伐楚。战国末期,韩国成了秦国和齐国之间战争的缓冲地,苟延残存;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韩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

两场决定霸主局势之战都由韩国而起,充分体现了韩国被列强围欺鱼肉的困境。最终于在前230年,韩国被秦所灭,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

Ⅲ 齐楚秦燕赵魏韩中的韩国国地是哪里

齐楚秦燕赵魏韩中的韩国国地在今天的山西、河南。

在战国历史上,韩国的疆域基本上固定在今山西、河南一带。当然,到了战国后期,特别是在长平之战后,韩国逐渐丢失了在今山西省一带的疆域,也即当时的韩国,其地盘主要集中在今河南省一带。

因为韩国的疆域只包含今山西省、河南省的部分地区,所以韩国的整体地盘,可谓十分有限,从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小的一个。

(3)七国的韩国在哪里扩展阅读: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旧地置颍川郡。

Ⅳ 战国时期的韩国位于现今的哪个省市

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新郑)。

韩国先祖为晋公族。曲沃桓叔生子万,封于韩原,立韩氏。后晋国称霸,韩氏中衰。至韩厥,为晋悼公正卿,晋悼公复霸,韩厥之力颇多。后韩起执政晋国27年,韩氏显贵。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虔与赵、魏同为诸侯,建立韩国。

韩虔位列诸侯,不及魏氏强盛。“三晋”同盟之时,韩国随之瓜分中原,获利颇多,国势达到鼎盛。但由于韩国四面受敌,且国人不尚武,屡为列强所攻打。在残酷的战果烽烟中,韩国不得不先后依靠于魏、齐、楚、赵、秦等大国,至前230年,秦王政首灭韩国。

(4)七国的韩国在哪里扩展阅读

晋国韩氏的第一位为韩万,本为晋君之后,姬姓,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公元前679年前后。韩万是曲沃桓叔的庶子,曲沃武公夺得晋君之位后,将韩原(今陕西韩城)封给韩万作为采邑。

因而以韩为氏。韩万生韩赇伯,韩赇伯生韩简,韩简生韩舆,韩舆生韩厥,韩厥生韩起,韩起生韩须,韩须生韩不信,韩不信生韩庚。以上为春秋时历代韩氏家主。

战国时期的开始年代,公元前475年的韩氏家主为谁,由于史书记载的缺失,已不可考。公元前514年,韩宣子(韩起)去世,之后至公元前455年之前,韩氏家主有:韩贞子(韩须)、韩简子(韩不信)、韩庄子(韩庚)。

韩须在公元前541年之时已为成熟的政治家,公元前514年继其父为韩氏家主,在位时间当不长。韩庄子在位时间已不可考,以韩庄子之子韩康子为战国时期韩氏第一位家主。

Ⅳ 战国七雄的韩国在今什么地方

在现在的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一带,国土狭长。国都在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

Ⅵ 春秋战国时期七国国都在哪

1、齐国国都在临淄(今山东淄博)。

齐(前11世纪—前221年)

本为姜姓,吕氏。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田氏。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吕氏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中晚期称王(曾一度称东帝)。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国统一六国,齐国覆灭。

2、楚国国都比较多,分别在丹阳、郢、鄀、鄢、陈、矩阳、寿春。

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灭越国,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前209年,楚地起义军将领项梁起事,在薛城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楚怀王”,重新建立楚国,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派人杀死楚怀王熊心。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兵败自杀,刘邦建立汉朝。

3、燕国国都在蓟(今北京市房山)。

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

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

前228年,秦灭赵,陈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发兵攻燕,前226年,燕王喜率公室卫军逃辽东。

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4、韩国国都一开始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到了新郑。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韩国以其着名的兵器——弩,为各国所畏惧。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韩国国势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韩国成小康之治。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

5、赵国国都在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附近)。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原为赵侯。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赵夙,赵夙孙赵衰事晋献公之子重耳。赵衰随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国为晋文公,赵衰任国政。

赵衰卒,其子赵盾嗣;赵盾卒,其子朔嗣。朔子赵武于晋平公十二年(前546年)为晋国正卿,赵武传赵景叔,赵景叔传赵鞅,即赵简子(前518年—前458年),赵简子传赵襄子(前457年—前425年)。

赵烈侯六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至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称王,至王迁,前222年,灭于秦国。

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

国都在晋阳(今太原),前425年迁中牟(今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前372年赵成侯立邢为信都(今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为赵之别都,赵国在邯郸、邢台定都长达一个半世纪。



6、魏国国都一开始在安邑,后来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国(前11世纪-前661年)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诸侯国,首任国君失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国后裔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毕国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

魏国最初国土为现在山西芮城县和陕西大荔县一带。“魏”是“大”的意思(《史记》:“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在晋献公的时候晋国曾经有过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兼并战。周惠王十七年(前661年),魏国为晋国灭亡。

晋献公灭魏后,以魏地赐给毕万作为采邑,于是毕万就改氏为魏(这就有点像商鞅一样以封地为氏)---是晋国魏氏的由来。毕万之孙因跟随公子重耳流亡有功,被封为大夫,称魏武子。前445年的三家分晋事件中,魏氏自立为诸侯,建立魏国。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战国七雄中的魏国。

7、秦国国都在咸阳(今陕西咸阳市西)。

秦国(前770年—前207年),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即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大国的基础。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并巴国和蜀国。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

Ⅶ 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是现在的哪里

一、齐国(今山东临淄)

齐国最开始的都城是营丘(今山东临淄北)。齐胡公时期,齐国将都城迁到了薄姑,(今临淄北桓台一带),七年后,齐献公又将国都迁了回来,还因为营丘靠近淄水,将营丘改为了临淄,直到秦始皇灭掉齐国,齐国都城一直是临淄。

二、燕国(今河北、北京一带)

燕国的始祖是周王族宗室召公。周武王起兵后,召公奭跟随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这让其在周朝建立后,因出身和功勋,被周武王封为了燕召公,封地在蓟地(今北京)。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同样是公元前7世纪,山戎南下攻伐郑、燕、齐等国,燕桓侯为避祸将燕国都城迁到了临易(今河北容城)。

公元前657年,没有了外敌威胁,燕襄公又将国都迁回了蓟城。春秋晚期,戎狄各部再次崛起,燕国被迫将国都迁到易。燕王哙时期,燕国发生了子之之乱,战乱平定之后,燕昭王在易水修筑了武阳城,将它设为燕国的下都。这之后,燕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更强了,燕国就设立了蓟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以西)和下都武阳城,直到被秦所灭。

三、楚国(今湖北江陵、宜城)

楚国的建立者是楚人首领熊绎,它最开始的都城是丹阳(今河南淅川县)。楚国是个老牌诸侯国,由于地处中原地区,发生的战争比较多,导致楚国动荡,共出现了6次迁都,分别楚文王时期,将国都迁到了郢都(今湖北江陵)。春秋时期,楚庄王称霸时,楚国的国都正为郢都。

公元前5世纪时,楚国国力下降,为了躲避北方诸侯国的威胁,开始将国都南迁,楚昭王和楚惠王时期,楚国都城为郢都(今湖北宜城东南)和鄢都(今湖北宜城)。后来,楚惠王又将都城迁回了郢都。

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名将白起击败,被迫将都城迁到陈(今安徽淮阳)。为了躲避秦国,楚国又将国都迁到了矩阳(今安徽阜阳)和寿春(今安徽寿县),但未能避免被秦所灭的命运。

四、赵国(今河北邢台)

赵国始祖是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赵国开始的国都是晋阳(今山西太原)。公元前425年,赵恒子将赵国都城迁到了中牟(今河南鹤壁),公元前372年,赵国都城又被赵敬侯迁到了邯郸。邯郸是赵国最着名的都城,直到赵国被灭,邯郸一直是赵国国都,只有在中间短暂一段时间,赵成侯将信都(今河北邢台)设为了赵国别都。

五、魏国(今山西夏县、河南开封)

魏国始祖是周文王之子毕公高,原本赵魏韩是一家,同属于晋,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这才有了赵魏韩三国。魏国开始的国都是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5年,魏惠王将都城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从此之后,魏国的都城再没有改变过。

六、韩国(今河南宜阳、郑州新郑)

韩国的始祖是韩景侯韩虔,它最开始的都城是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后来,韩国为了便于向中原扩张,将都城迁到了宜阳(今河南宜阳。公元前423年,韩武子吞并郑国后,将国都迁到了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直到灭亡,韩国都城一直为新郑。

七、秦国(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带、陕西宝鸡、咸阳市、西安市北、陕西咸阳市东、西安市西北)

秦国的始祖是秦非子,最开始的都城是秦邑(现今甘肃天水市故秦城),后来还在西垂(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带)、汧邑(今陕西宝鸡陇县南)、平阳(今陕西宝鸡眉县西)、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县治)、泾阳(今陕西咸阳市泾阳县北)、栎阳(今陕西西安市北)、咸阳(陕西咸阳市东、西安市西北)7地建都。秦始皇时期,秦国的都城为咸阳,但咸阳被项羽放火烧后,再没人在咸阳建都了。

Ⅷ 古代七国中韩国在哪个省

古代七国中韩国在河南省,在河南省郑州市下面的新郑县级市附近,韩国领土在河南西北部和山西西南部,是七国中最小的国家。

战国时期的韩国由于地处中原,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中原地区晋三分为韩、赵、魏三家。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敌,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

韩国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其屡遭其他六国攻伐,国力不断削弱,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

(8)七国的韩国在哪里扩展阅读:

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正式承认)韩、魏、赵为诸侯,至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历时173年。韩国先后13位君主,其中后五任称王,王国历时104年。

战国末期,韩国成了秦国和齐国之间战争的缓冲地,苟延残存;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韩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

两场决定霸主局势之战都由韩国而起,充分体现了韩国被列强围欺鱼肉的困境。

Ⅸ 古代战国时期韩国的地理位置在哪

韩国地理环境:

其疆域有今山西省的东南部和河南省中部。全境把周包住,西和秦、魏交界,南和楚相接,东南和郑交界,东和宋相交。

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

(9)七国的韩国在哪里扩展阅读: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

韩国起源: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Ⅹ 战国七雄中的韩国现在在哪个位置。

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 许昌市 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

《史记》记载秦吞并韩国时韩的疆域范围:“九年,秦虏王安(韩最后一个王),尽入其地,为颖州郡。”

以上资料说明,韩的领土范围大致应是黄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颖水之滨,故在河南界内,郑州、洛阳之间,西北与山西接壤,南不过淮河一线(当时是楚地)。

(10)七国的韩国在哪里扩展阅读:

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

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

齐国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实力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向东方略地扩展,但其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却遭受失败。越国灭吴后曾强盛一时,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势衰。

阅读全文

与七国的韩国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83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215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88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1028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86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54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9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34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336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70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54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43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34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97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9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95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7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11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83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