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或中日关系
中美中日关系,是三个经济大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合作又斗争,各有自身利益需要维护!
美国离不开中国大市场,离不开中国在朝鲜半岛、中东地区的协调作用;但又怕中国的发展会超级美国的霸主地位,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围堵中国,建立了第一第二岛链,牵制中国的崛起!
日本也同样离不开中国市场,对中国的资源垂涎欲滴,但日本与中国的历史问题是一个过不去的坎,钓鱼岛是谁也不会让步的必争、核心利益,关系也总是和而不紧、斗而不破、明争暗斗、唇枪舌剑,没完没了!
美国利用日本,拉拢日本但不信任日本,时紧时松、时拉时打、警告日本你不要出我的圈;日本仰仗美国撑腰,甘心做奴役,看美国脸色做事,完全一副哈巴狗角色,既不敢走在主子前面,也不敢被掉队,离主子太远!
美日关系并非铁板一块;中美关系亦非完全对立;中日双方都有改善关系诉求。所以三者关系不是绝对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还是可以改变、能够改善、具有合作共赢空间的,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有礼有节,不卑不吭,静观其变吧
‘贰’ 中美之战 韩国充当什么角色
中美都是拥核国,就目前南海问题,在国际舆论里面也是偏向中国的,我认为是不会开打的。韩国有个朝鲜就够他烦了,还能有什么角色
‘叁’ 怎样看待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王。岐山副总理他在对话当中特别谈到了,说这是一个对话不是一个谈判,谈判就会出结果,当然可能谈判有一轮一轮的。但对话是大家放到一块来,要交流信息,要研判形势,要协调政策。从整个长期的这种关系来看,就是要解决双方的,提出根本的利益来,然后去看长期性的问题、全局性的问题、战略性的问题,大家是不是能够有效的沟通。所以很多人在此之前,说这次对话能够有一个什么结果,汇率会怎么样,另外朝鲜问题会怎么样。他就可能把这个对话本身和谈判做了一个混淆,没有出大家可能预期的一个具体的成果,难免就有一些人表示失望。 但是首先从形式上看它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美国来了那么多人。而且大家特别关注的,就是它的军方也来人了,包括太平洋舰队那边都来人了,加起来双方大概是有50位的部长级的官员坐到一块来。坐到一块是要干什么?就是要交换彼此的信息,所以我们看到,像胡主席在接见美国两位总统特别代表的时候,他谈到现在通讯很发达,但是面对面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够被取代的。 而且通过这种机制我觉得从国家关系来看,怎么样维系两个最大国家,包括像中国从今年升到第二大经济体了,而且从购买力评价上来看,中国是发展的动态非常强的这么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和一个实力最强国家的这种平衡可持续的关系。我想有了这个对话机制之后,它可以把双方的重大关切提出来并共同讨论。 还有第三个层面,就是除了双方的共同问题之外,还要寻求共同利益。就像温总理谈到的,世界的大事和强国的根本利益如何来进行协调,来寻找到共同的利益,同时坦诚的把双方的分歧拿出来。在寻找利益的过程当中,把这个分歧逐渐给它缩小,或是把分歧给它讲清楚,让未来的中美关系走得更为顺畅。
‘肆’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背后的细节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背后的细节:安克雷奇、泡面、美方发言延时、中方要求延时、美方只要求中国记者离开、没配同声传译、笔记本、透明隔板、辛丑年。
细节一:安克雷奇
安克雷奇位于中国和美国正中间,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证明中美在此次对话中地位是平等的。从防疫角度来看,阿拉斯加州是全美疫情控制较好的州之一;从地方交流看,安克雷奇与中国哈尔滨市已经结成友好城市;在中美刚开通直达航班后,阿拉斯加也是飞机中间经停加油的一站。
细节二:泡面
在第二场会谈开始前的途中,记者听到王毅问杨洁篪:“午饭吃了没”,杨洁篪回应道:“嗯,我吃的泡面”。此次中美会谈,美方作为东道主却没有为中国代表团安排午餐和晚餐,中国代表团只能自行解决吃饭问题。
对此网友表示,“辛苦啦,一定要注意身体!”
细节三:美方发言延时
美方作为东道主,在安排上自然要先致开场白;但是美方没有按照原定的发言计划进行,反而多次延时。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这个场合上,所有的发言稿件都应该是精确计算,肯定是在规定时间内说完的。美方多次延时,只能说明他们要说的东西太多了,要与中国协商的东西也太多了。
细节四:中方要求延时
根据基本的外交礼仪,双方发言的时间长度应该是一致的。美方在进行发言之后,又由布林肯和沙利文分别进行了补充发言;美方已经进行了两轮发言,中国自然也要进行补充发言,这体现了在外交中对等的原则。
细节五:美方只要求中国记者离开
在美方结束首次会议的第二轮发言之后,布林肯就要求所有记者全部离开,也没有让中方补充发言的意思。根据在现场的记者表示,美方当时只要求中国记者离开,自然也遭到了中方代表团的强烈反对。
杨洁篪质疑美方:“你们为什么害怕记者在场”?杨洁篪表示,美方的出发点是要说明美国要从一个强有力的角度来说话,既然这样,为什么要害怕记者在场啊?根本没必要害怕记者在场啊。
细节六:没配同声传译
据中国网3月19日报道,中美高层战略会谈整体时间超出预计,持续2小时仍未结束。美方不仅在记笔记,还不断传递小纸条,白宫的中国事务协调员精通中文,因此现场没有同声传译。
单就翻译这个问题上,美方此举也是违背了外交基本礼仪的。就算这位白宫官员的中文再好,也难以与专业的翻译人员比较,一旦在他翻译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很容易造成政治误判。
细节七:笔记本
从现场视频画面来看,中方面前用于做会议重点记录的,是整齐的A4纸;美方面前用于记录的是参会人员随身携带的大小不一的笔记本。在会议过程中,由于缺少统一的同声传译,美方的参会人员甚至需要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作为传递信息的小纸条。
细节八:透明隔板
布林肯在前往韩国进行外长防长“2+2”会谈时,在韩方准备的会议室中,每个座位的旁边都有塑料制成的透明隔板,这一举措在新冠疫情流行下一种防疫手段;但是在此次中美高层会谈中,美方却没有做这样的准备工作。不知道是对自己的防疫工作很自信,还是觉得这样的措施没有必要?
细节九:辛丑年
120年前的1901年,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20年后的2021年同样是辛丑年,中国政府代表受邀前往阿拉斯加,以平等的姿态与美国开展高层战略对话。王毅表示,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
‘伍’ 中美经济关系怎样
解读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发展
2010-05-26 08:27:00 来源: 新华网(广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为期两天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25日在北京结束。此轮对话虽然是在中美两国间举行,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新华社驻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日本的记者为您介绍驻在国媒体、官方人士和专家学者是如何关注此轮对话、如何解读此轮对话成果、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如何评价中美对话机制
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刘洪:在此轮对话之前,我采访了布什政府时期财政部的中国事务和美中战略经济对话特使霍尔默。霍尔默说,他对奥巴马政府能够继续推动与中国对话感到非常高兴,两个大国进行公开接触非常重要。在霍尔默看来,战略与经济对话虽然不可能解决中美间的所有问题,“但对话可以加深中美之间的相互理解”,因此再怎么高度评价中美战略与对话机制都不为过。
美国财政部负责战略与经济对话具体事宜的洛文杰也公开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对美国公司和企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当然也存在着极大的经济挑战。战略与经济对话让美中高层能够坐下来,通过全面和坦率的沟通和交流,共同面对这些挑战。
当然,在利益多元化的美国,也有一些分析人士对这一对话机制存有疑虑。但美国主流媒体都认为,该对话机制使中美官员齐聚一堂,有助于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工作接触,这将有助于中美关系进一步平稳发展。
《华尔街日报》就有文章打趣说:“看一看美方的参会人员名单,人们会很容易地认为美国政府的多数行政部门暂时要搬到北京办公去了”。这么多美国官员同时出访一个国家,参加一次对话,是非常少见的,也足见美国对发展与中国关系的高度重视。
新华社驻巴黎记者应强:法国媒体非常关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一周前,法国媒体就开始报道这轮对话。法国第一大报《费加罗报》等用整版报道中美此轮对话,既有北京现场的报道,又有对相关经济专家的采访。
法国《欧洲时报》25日发表评论文章《中美关系亟须超越怪圈》,探讨中美关系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文章说,过去一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可谓充满戏剧性。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作为两国元首共识的产物以及目前中美之间规模最大的双边交流机制,无疑将对种种猜测做出回应。
新华社驻伦敦记者郭瑞: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刊登文章说,在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形势下,中美对话具有世界性影响。中美关系被很多媒体称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在防扩散、全球反恐、维护地区稳定等政治和安全方面具有广泛的一致性。而在经济领域,两个经济大国的利益矛盾相互交错,难解难分,影响着21世纪国际经济关系的走向。
如何看待中美对话的变化
新华社驻伦敦记者王建华:英国媒体对近几年来中美对话机制与对话内容的变化十分感兴趣。《金融时报》评论说,以前美国总是利用对话的场合对中国进行开放市场的说教。而在金融危机之后,对话形态出现转变,开始反映出两国间一种更为平等的经济关系。在此轮对话中,双方都避免涉及存在分歧的话题,摆出和解的姿态。曾对中国经济持批评态度的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抵达北京后改变口风,表示中国开始调整经济平衡,在从依赖出口向注重内需经济模式转变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
刘洪:去年中美举行第一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时,国际金融危机依然肆虐。而今年对话时,恰逢欧洲债务风波不断发酵。因此至少在经济层面,中美就多了如何共同应对债务危机这一共同话题。许多美国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中美对欧洲债务风波的反应和对策。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在当前关键时候,作为世界第一大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美中在政策上加强合作与协调,有助于稳定世界投资者的信心,促使世界经济走向可持续复苏。
《纽约时报》报道也从美国的角度认为,这轮对话与去年对话一个“显着不同点”,是美国经济已重拾增长势头,这使得美国在经济问题上更有信心。
应强:法国《世界报》说,从布什政府开始,中美就开展了类似对话。但今年的战略与经济对话,美国派出了200人的庞大阵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该报援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话说,美国代表团几乎包括了美国政府各方面的重要人物。《欧洲时报》则评论道,美方派出强大阵容,显示出其急于修补双边关系的决心。
法国媒体还特别关注中美之间战略和经济对话对欧洲的影响,特别是欧洲目前深陷债务危机、欧元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等问题成为欧洲媒体关注的焦点。
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赵志鹏:俄多家主流媒体均注意到了参与此轮对话的美国代表团规模庞大。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专家伊戈尔·通贝格在俄罗斯《生意人报》上撰文说,美国政商精英集体“空降”北京,表明双方关系出现新的“解冻”。俄媒体还注意到,此轮对话还突出了伊朗核问题和朝鲜半岛局势等国际热点问题。
新华社驻东京记者吴谷丰:日本媒体普遍认为,与往年的对话有所不同,中美双方更加重视开展经济合作,美方没有过多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中方施压,以免中美关系因此发生摩擦。
如何看待对话折射出的中美关系
刘洪:从原先的战略对话和战略经济对话,到现在集合几乎两国半数部长参加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一方面说明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关切在增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双方越来越把对方当作平等的伙伴,在许多问题上也变得更加相互理解。
中美关系近几年来的发展,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和平发展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也让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意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支建设性力量,中国发展对美国有益,中美加强合作,也会让世界受益匪浅。
应强:接受《费加罗报》采访的经济学家说,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已经让双方不得不进行对话。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债持有国,而美国目前的首要问题是降低赤字、增加就业。面临欧洲危机影响,中国和美国的合作关系正在加强。
法国媒体还说,此轮对话标志着中美双方都希望消除分歧、展开合作的意愿。双方意识到中美之间建立坦诚对话的必要性,双方面临共同的利益,携手合作将对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赵志鹏:俄罗斯《独立报》注意到一个细节,希拉里在对话前参观上海世博会美国馆时,向孩子们分发了毛绒玩具,而玩具上的标签写着:中国制造。该报就此评论道,这反映了中美经贸合作的现实。《生意人报》则指出,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共同的经济利益拉近了中美两国的立场。
吴谷丰:日本《每日新闻》说,从这轮对话来看,中美两国愿意进一步加强合作,但中美两国在韩国“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仍然存在意见分歧。而《读卖新闻》则说,美方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体现了重视中美协调的姿态。
‘陆’ 中美对峙韩国什么态度
美国步步紧逼中国寸土不让,韩国表示‘关我屁事’。
‘柒’ 中美若发生矛盾韩国该怎么选择
肯定帮美国
‘捌’ 怎么评价萨德如何看待中美与韩的关系
1、萨德是什么
‘萨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就是一部X波段雷达。这部X波段雷达是要在远距离上搜索和跟踪弹道导弹,其探测距离均可达4000公里到5000公里之间。‘萨德’系统中X波段雷达的探测精度高,‘萨德’系统可由X波段雷达通过指挥控制部件直接引导拦截弹飞向目标,虽然‘萨德’系统是一种防空武器,但是核心确实那个X波段雷达。有了这个雷达,中国在的华北、东北部署发射导弹,美国一目了然就可以看到,这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不利。
所以中国、俄罗斯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
但是要说萨德到底多么厉害不至于,萨德核心就是X波段雷达,这东西在日本早就有了。
另外,台湾的铺路爪雷达,跟萨德有点类似,但是萨德看的更近一些,更精确一些,铺路爪看的更远,不精确,但是铺路爪部署这么多年了,中国也没则么地。
2、中美韩关系就太复杂了,从历史上、地缘上、经济上,文化上,还有东亚各国关系上,可以写一面书架的图书了。
最简单就是美国要用韩国制衡中国。
‘玖’ 有人问中美贸易战,韩国为什么帮中国
韩国帮中国?不存在的,只是一些小角色在“声援”中国而已
韩国是美国的狗腿子,不帮美国一起来对付中国已经算不错了
因为萨德入韩的原因,中国一直在”制裁“韩国
‘拾’ 如何正确看待中美韩关系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今日(8日)上午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王毅外长谈中美关系,正朝积极方向平稳过渡发展
王毅表示,经过双方密切沟通和共同努力,中美关系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平稳过渡和发展。我们双方目前正在为下一步实现两国元首以及各个级别的交往,拓展各领域的合作在进行着有效沟通。
展望未来,我们还应该致力于两个“超越”,首先是超越社会制度的不同。第二就是要超越零和博弈这种传统的思维。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齐心合力,不断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而不是也不可能把一方的成功建立在另一方的受损之上。
王毅外长谈中韩关系,珍惜成果 但反对部署“萨德”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韩建交25周年,是一个重要的年头。中方珍惜25年来两国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这份成果。我们希望韩方也能同中方一起来共同维护两国互利合作的大局。目前影响中韩关系的最大问题,就是美韩执意要在韩国部署充满争议的“萨德”反导系统。我们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因为“萨德”反导系统的监测预警范围远远超出了半岛,它危害中国战略安全的企图已经是路人皆知。所以引进“萨德”显然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不仅有违为邻之道,而且很可能使韩国陷入更加不安全的境地。所以,我们奉劝韩国国内某些势力不要再一意孤行,否则结果只能是损人又害己。中方敦促韩方悬崖勒马、中止部署,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