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日本什么时候会晤韩国

日本什么时候会晤韩国

发布时间:2022-04-23 11:27:07

⑴ 2018年的朝韩会晤国宴上吃了什么菜都有什么特殊的讲究

韩国菜用料俭,基本是过去朝鲜王室的宫廷菜,叫做“宫廷料理”。想要了解今天的韩国国宴,看《大长今》就够了。

炒杂菜,粉条、牛肉丝、香菇、鸡蛋炒制,在今天是普通农家菜。

⑵ 韩国为什么要在1910年和日本签订日韩合并条约

《马关条约》之后,就是势力彻底控制了朝鲜半岛。日本控制了朝鲜,可以说朝鲜各个方面现在全部要听日本的。1896年,日本开始叫朝鲜称帝。要知道朝鲜一直都是称王的,现在成了皇帝。说白了就是任由日本人摆布。尤其是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取得胜利之后,当时东亚日本再也没有敌人了。开始全面掌控朝鲜。1907年7月,韩国被迫签署了《第三次日韩协约》,根据协约,统监指导韩国改善。韩国接受日本35年的殖民统治。
1910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东北被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身亡。伊藤博文在朝鲜被称为朝鲜的太上皇,是朝鲜的实际掌权者。伊藤博文去世后,日本就找到借口,开始开始吞并了朝鲜。1910年8月22日,韩国总理李完用与日本代表寺内正毅签订条约,规定大韩帝国将朝鲜半岛的主权永久让与日本。29日,随着《日韩合并条约》的生效,大韩帝国灭亡,称为了日本的一部分。

⑶ 中日韩峰会的成立背景

1999年11月,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日本首相小渊惠三、韩国总统金大中在菲律宾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早餐会,启动了三国在10+3框架内的合作。 自此,中日韩三国领导人每年在出席10 + 3等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举行会议。
2000年,三国领导人决定将会晤定期化。2002年,三国领导人早餐会改为正式会晤。此后,三国领导人原则上每年在出席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会晤。
2008年12月,中日韩领导人首次在东盟与中日韩(10+3)的框架外在日本福冈举行会议,决定建立面向未来、全方位合作的伙伴关系。会议签署并发表了《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首次明确了三国伙伴关系定位,确定了三国合作的方向和原则。会议还通过了《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联合声明》、《三国灾害管理联合声明》和《推动中日韩三国合作行动计划》。同时三国并决定,在保留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会晤的同时,将三国领导人单独举行会议机制化,每年在三国轮流举行。

⑷ 中国与日本,韩国分别是什么时候建交的

1972年9月29日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92年8月24日上午9时,我与韩国外长李相玉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园正式签署了中韩建交公报。

⑸ 日韩关系降为冰点,其外长下周或在纽约举行会谈,有助于解冻两国关系吗

10月30日,韩国大法院裁定日本企业赔偿强征赴日的韩国劳工后,韩日关系陷入紧张。11月8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称,韩国违反日韩《请求权协定》,已处于违反国际法的状态。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11月6日曾表示,该判决是对基于国际法秩序而形成的国际社会的挑战,并称韩国法院的判决是“粗暴之举”。韩国外交部当天表示,日方针对司法判断进行毫不克制的评论,不得不说这令人极为遗憾。

两国的关系一直很敏感,几乎是一处即发,这次的会谈无论好坏,除非日方愿意后退一大步,不然慰安妇的历史在那里,韩国人心中始终不痛快,而从日方的发言来看,日本并不像做出退让。如果这次好会谈会顺利结束的话,也只是缓解关系,解冻似乎并不可能

⑹ 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历史关系

《日韩合并条约》
1910年8月22日,当时的韩国(1897年,朝鲜王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日本代表寺内正毅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将朝鲜半岛的主权永久让与日本。条约于同年8月29日生效,大韩帝国灭亡,日本开始了对朝鲜半岛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直至1945年8月15日,朝鲜半岛获得解放。

以下是相关资料:
百年前武力吞并朝鲜半岛
今年(2010)时逢韩日合并100周年,而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1873年就开始了。1873年,日本军舰进入朝鲜汉江口,武力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1882年日本开始在朝鲜长期驻军。
1894年,朝鲜爆发内乱,朝鲜朝廷要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6月6日中国军队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此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平息内乱。
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4月,清朝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
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朝鲜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签订的《乙巳保护条约》使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1906年,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1907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
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韩帝国与之签订《韩日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对朝鲜半岛开始了殖民统治。日本将大韩帝国王室封为日本贵族,拥立朝鲜纯宗。
日本的殖民统治激起了朝鲜半岛人民的大规模反抗。1919年3月1日,柳宽顺等青年学生在汉城发表“三一独立宣言”,并把独立宣言传遍全国。朝鲜民众冲击各地的日本警察机关,遭到了日本警察的暴力镇压。这些独立活动唤起了朝鲜人民的反抗意识,史称“三一运动”。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在国外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从1932年起,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金日成抗日部队曾在1937年占领朝鲜北部的普天堡,1941年被迫退出到苏联。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2月9日向日本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鲜半岛获得解放。
韩日关系正常化一波三折
1945年11月2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回国内。后来在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下,朝鲜半岛南部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朝鲜半岛北部于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半岛,经历了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和日本的关系主要是就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的双边谈判。从1951年10月20日韩日举行预备会谈开始,到1960年10月25日止,韩日双方共举行了五轮谈判,但是谈判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由于两国在关键性问题上斗争尖锐、互不让步,从1959年1月起,韩日会谈在“旅韩日国人北送”问题上开始陷入僵局,加之1960年韩国爆发了“4•19革命”,韩日谈判随之中断。
这一时期的韩日谈判之所以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原因是多方面的。对韩国方面来说,刚经历了殖民统治的国民对日本存有极强的不信任感,政府在同日本进行谈判时经常受到国民的舆论压力和来自在野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政治压力和干扰。
并且,韩国在历史认识问题、领土归属问题、日本赔偿问题、在韩日侨法律地位等问题上和日本存在巨大分歧。
对日本而言,当时并不存在与韩国建交的急迫性,于是,日本把美国的东亚战略与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对韩政策结合起来,因此经常周旋于谈判桌、严守自己的国家利益、以拖待变。
1961年5月16日,以朴正熙为首的韩国少壮派军官发动了“5•16军事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韩国“军事政权”上台以后,出于种种目的积极采取措施缓和韩日关系,对韩日会谈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使得上世纪60年代初韩日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1961年10月20日,韩国与日本举行了第六次韩日会谈,由于双方的分歧和各自国内的反对,会谈被拖延。1961年11月,朴正熙访美后曾在日本作短暂停留,双方就加速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达成共识。1962年10月,朴正熙派金钟泌访日,与日本外相交换了有关备忘录。
1965年2月17日,日本外相椎名悦三郎应韩国外务部长官李东元的邀请访问韩国,首次就过去的历史问题向韩国表示公开道歉。同年6月22日,韩日正式在东京签署一系列关系正常化协定。
同年8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了《韩日基本条约》。12月8日,韩日两国举行了韩日会谈批准文书交换仪式,从而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从此以后,韩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范围的经济合作得以实施。
经济因素拉近韩日距离
在战后韩日关系史上,韩日邦交正常化是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朴正熙政府在当时不顾国内反对,急于促成两国关系正常化,有着非常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因素。
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朴正熙的“革命政权”急切地需要其他国家政府的承认与支持。重开韩日会谈可以强化了军事政权的合法性。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对韩国的经济援助骤减,韩国急需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援助,而实现韩日邦交正常化则可以极大地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韩国当时基于寻求与日本关系的突破,也有对抗朝鲜和“反共”的战略需要。
对日本来说,在当时同韩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完全符合当时日本的国家利益。日本意识到了韩方正处于经济危机非常渴求资金,完全可以利用韩国急切地在谈判桌上压价,迫使韩国让步而轻易使日本得利。
从1965年签署的《韩日基本条约》中可以看出,日本并未就其过去的殖民统治作出道歉。双方就核心问题———战争索赔问题签署的《韩日索赔权协定》表明,日方给予的8亿美元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赔偿金,而是“经济合作资金”。
上世纪70年代的韩日关系由于受到“金大中绑架事件”和“文世光事件”的影响而一度陷入低谷,但都并未导致两国关系的破裂。
1974年8月15日,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与夫人陆英修正在首尔国家剧院出席光复节29年纪念仪式,被旅韩日侨文世光枪击,朴正熙躲过杀身之祸但陆英修则中弹身亡。此事件导致韩日关系在外交正常化后进入了最坏的局面,两国一度到了面临断交的地步。
美国主导下的韩日关系
上世纪80年代的韩日关系发展比较平稳,尤其是全斗焕总统的访日开启了韩日关系的新篇章。与日本联系较少的全斗焕在1981年2月通过间接选举当选韩国总统,使得当时日本政界对韩日关系普遍持怀疑和悲观态度。
而当时全斗焕政府出于共同的战略安全利益和本国经济开发需要日本借款等考虑,执政伊始就积极推动韩日关系的改善。
1981年上半年,日本通过美国向韩国表达了与韩国改善关系、进行经济合作的意愿。为此,全斗焕政府与日本举行了“韩日外长会谈”,在会谈中,韩方提出了借款60亿美元的要求,而日方表示为难。
1982年末,中曾根康弘出任日本首相后表示要推动韩日关系向前发展。1983年1月11日,中曾根康弘访问韩国,与韩国达成了协议,按照该协议,日本承诺向韩国提供40亿美元的“政府开发援助”(ODA)。全斗焕总统于1984年9月6日访问了日本。由此,韩日关系明显改善。
冷战时期的韩日关系是在美苏冷战格局下,在美国的推动下得到宏观性定位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冷战结束后,韩日关系得以重新定位并逐步全面改善。
1992年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和卢泰愚总统实现了互访,当时两国间已经出现了加强双边对话与合作的迹象。日本细川护熙政府成立后,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和殖民统治表示“反省”和“道歉”,并首次发表了关于随军“慰安妇”问题的调查报告。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发展与韩国关系的重视。
1993年11月细川首相在访问韩国过程中,韩日双方就韩日美共同解决朝鲜核开发、俄向日本海倾倒核废料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可以被视为韩日关系全面回暖的一个标志。1998年10月,新当选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对日本进行访问时,两国表达了通过加强对话与合作,建立面向21世纪的韩日新伙伴关系的希望。
韩日两国决定扩大两国对话渠道,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首脑会谈,同时,日本首次以书面形式对过去的历史进行了反省和谢罪,而日本出口银行决定向韩国提供30亿美元的融资,韩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得以进一步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韩日关系日渐成熟,但分歧依旧。卢武铉上台前后,韩日两国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以2002年韩日共同举办世界杯足球赛为契机,两国文化和国民交流逐渐增强,两国关系步入成熟发展阶段。
2003年6月,卢武铉总统访日期间与日本首相举行了东京首脑会晤,并发表了《东京共同宣言》;在同年10月的“东盟+3”会议期间和随后的“APEC会议”期间都举行了韩日首脑会晤。2004年7月,卢武铉总统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韩国济州岛西归浦举行了首脑会谈。
2005年是卢武铉任期韩日关系的转折点,当年韩日间“独岛主权之争”升级,同时日本教科书问题进一步发酵。韩国总统卢武铉于2005年3月发表了《就韩日关系告全国国民书》,这被认为是卢武铉上任以来最强硬的言论,自此韩日关系急剧冷却并逐渐恶化。
2005年6月20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首尔的会面没有就历史问题达成任何协议,最终不欢而散。总地说来,卢武铉时期的韩日关系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的演化过程。
2008年李明博总统上任以后,韩日关系全面回暖。韩日间既有的历史问题、领土争端等问题依然存在,但李明博与前任的执政风格明显不同,李明博胜选后几次主动对美、日方面提及他们之间存在的“共同价值观”,这在卢武铉政府很少出现过。并且从个人生活经历来看,出生于日本大阪的李明博与日本也有着很深的渊源。
虽然李明博与其他韩国政治人物一样,也曾发表一些反日言论,但他的对日政策明显整体趋于温和。他上任后与日本领导人频繁互访,甚至被媒体称为韩日首脑的“互访外交”,韩日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3月的“天安号”事件后,东北亚安全局势可谓波谲云诡。从7月25开始,美韩在日本海举行了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第一阶段演习于7月28日结束,日本首次派出4名海上自卫官作为观察员参加了演习。

⑺ 文在寅称韩日非同盟还差哪些问题

11月3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韩国无需与美国以及日本结成三方军事同盟。两天之后,青瓦台再次就韩日关系作出表态。

据韩11月5日报道,韩国总统府青瓦台高层人士5日接受韩联社电话采访时表示,总统文在寅9月访美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与美日首脑另行会晤时曾表示,美国是韩国的同盟,但日本并不是。

该人士介绍,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即表示理解。分析认为,文在寅之所以明确表明韩日非同盟,意在强调无法接受日方所要求的韩美日军事同盟。

此前,韩美日三边进行了多轮多样的三边联合军演,一度让人怀疑军事同盟的可能。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此前10月10日报道,美国军方表示,美军两架战略轰炸机当晚首次与日本和韩国战斗机在日本海附近进行了飞行军事演练。声明说,这是美军太平洋司令部B-1B轰炸机首次和日韩进行联合夜间飞行演练。此次演练意在展现位于亚太地区的美军有能力保护美国领土,同时也体现了美国与日韩间坚定的同盟关系。

目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亚洲访问途中,他也将先后紧接到达日本韩国,三国之间关系会有如何进展也引得外界期待。

⑻ 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

日本于1910年8月与韩国(大韩帝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日本将韩国(大韩帝国)王室封为日本贵族,逼迫高宗退位,册立纯宗。从此时至1945年,日本统治朝鲜半岛。

从1932年起,朝鲜共产党人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在苏联的支持下于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金日成抗日部队曾在1937年占领朝鲜半岛北部的普天堡镇,1941年被迫退出到苏联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三八线)为界,朝鲜半岛的被俘日军分别由苏联红军和美国陆军接收。

1948年8月15日,在美国的支持下,大韩民国宣布成立。1948年9月9日,在苏联的支持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1950年6月,在苏联的支持下,金日成部队发动了针对大韩民国政府的朝鲜战争,朝鲜人民军刚开始一路胜利,将南韩军压制到釜山一带。

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以后,双方最终决定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联军”与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

(8)日本什么时候会晤韩国扩展阅读

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也就朝鲜再次核试验这一最新形势深入交换了意见。在朝鲜新一轮核试验又一次搅动国际局势之际,各大国领导人均对这一新动向表示严重关切,愿意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尽早找到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办法。

在上述互动中,中方传递的强烈信息是“三个坚持”:坚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维护东北亚和平稳定,坚持朝鲜半岛问题最终只能通过包括对话协商在内的和平方式解决。头两个“坚持”是目标,后一个“坚持”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从各国领导人的表态来看,在实现半岛无核化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两大目标方面,大家的立场基本一致,但在如何实现这两大目标的问题上,存在一些微妙差别。解决半岛问题的办法有很多,但出路只有对话。诚然,朝鲜新核试严重违反安理会有关决议,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恶化东北亚地区局势,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也给朝鲜带来更多的国际制裁和孤立。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越应清醒地认识到,对朝制裁、施压、孤立并没有也不会从根本上解决朝核问题。半岛局势恶性循环只会加重各方特别是朝鲜和美韩的安全困境。

⑼ 朝鲜的三八线是什么时候划的

朝鲜三八线是在1945年9月2日划出来的

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第一号指令中,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南朝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

10月,苏联把三八线以北的行政权移交北朝鲜人民,到12月苏军全部撤离。半年以后,美军也宣布从南部撤军,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朝鲜半岛国土和民族的分裂,造成三八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跨过三八线实施军事行动。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爆发。1953年10月1日,美国和南朝鲜共同签署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根据这一条约,美国长期在朝鲜半岛南部驻军。

(9)日本什么时候会晤韩国扩展阅读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朝鲜半岛这个曾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中国的王国受到了日本的统治。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半岛,使它成为一个被征服的省份。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国首脑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也谈到了朝鲜的命运。

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蒋介石和丘吉尔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对朝鲜问题是这样说的:“我三大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在紧接着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又与斯大林讨论了朝鲜的前途问题。斯大林说他看到了《开罗宣言》,并说朝鲜应该获得独立。

他还同意在朝鲜能获得完全独立以前,需要有那么一段准备时间,也许需要40年。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再次谈到朝鲜问题。

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会晤,在两人谈过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以后,罗斯福提出讨论领土托管问题,并向斯大林提出,在朝鲜人民做好自治的准备之前,“朝鲜要由一个苏联代表、一个美国代表和一个中国代表实行托管”,“托管期愈短愈好”。

大概是鉴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曾拒绝过美国在1944年3月提出的战后对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进行托管的方案,罗斯福认为“没有必要邀请英国参加朝鲜的托管”。

斯大林同意托管的方案,但他建议还是应该邀请英国参加托管。于是,战后由中、美、苏、英四国对朝鲜实行临时托管的方案便在雅尔塔会议上确定下来。但会议文件并未具体谈到托管朝鲜的问题,只是在提到对哪些领土将实行托管时说,“这将是有待以后达成协议的事情”。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后,于1945年5月底派特使霍普金斯去见斯大林,斯大林表示没有改变四国托管朝鲜的政策。

然而,由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引起了远东军事和政治局势的突然变化,于是在四大国尚未就朝鲜的托管问题达成具体协议之前,首先要解决美国和苏联分别在朝鲜半岛对日本军队进行受降以及实行军事占领的问题。这时,便引出了三八线的划分问题。

北纬38度线原本是一条自然的和地理的划线,虽然在朝鲜半岛境内的这条长约300公里的无形的划线将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但是其本身并没有任何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意义。人为地从军事或政治上利用这条划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

1896年日俄密谋瓜分朝鲜。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也曾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听凭日本在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但这两次划分均因双方利害冲突而未能实现。

真正使三八线成为从军事角度利用的分界线,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朝鲜驻军的兵力部署进行调整时实现的。

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为两部分,北部的军队归关东军指挥,南部的军队为大本营所属。后来,针对苏联可能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日本大本营提出了把全部驻朝日军划归关东军指挥,并由朝鲜总督兼任关东军总司令官的方案。但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带着这个方案去见裕仁天皇时,遭到天皇拒绝。

这样,三八线在实际上就为后来苏联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对日本关东军作战,而美国则在韩国和日本列岛与大本营直接指挥的日军作战提供了客观依据。

然而,三八线事实上被美苏两国加以利用,又有其突然性和偶然性。在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之前,美苏两国没有就各自的作战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国军事首脑曾同意,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后,应当在朝鲜半岛整个地区就美苏两国的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范围划一条界线。其目的显然在于避免在战争中发生误会而混淆各自承担的责任。至于在地面上的作战或占领区域问题,则根本没有讨论。

对于美国来讲,太平洋战争的核心是解决日本问题。因此,尽管当时的三军参谋长马歇尔要求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在战争结束后的短时间内,派一个师在釜山登陆,此外还应占领汉城和清津,但那都是在结束对日作战之后的事。

在波茨坦会议上,苏军总参谋长告诉马歇尔,苏联在对日宣战后将进攻朝鲜,并问美军是否可以为配合这次进攻,在朝鲜海岸实施军事行动。马歇尔明确回答,在日本未被摧毁,日本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军事力量未被消灭以前,美国不准备对朝鲜半岛实施两栖作战。

据杜鲁门回忆,那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想到,不管是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地面部队,会在短期内进入朝鲜半岛。杜鲁门确信,国际会议上从来没有讨论过以三八线作为在朝鲜半岛的分界线这个题目。

苏联突然宣布对日作战和与此同时昭和天皇决定无条件投降这两件事, 使情况发生了急促变化。当苏联军队向满洲和朝鲜的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时,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国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里以外的冲绳岛。

因而日本战争机构的突然崩溃,在朝鲜半岛造成了真空局面。正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由美国方面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美苏双方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和接受日军投降的具体分界线问题。

2007年5月17日,京义线铁路和东海线铁路试运行,这是56年来首次有列车跨越韩朝军事分界线。2007年10月2日,韩国总统卢武铉以步行方式穿过分界线北访。

2018年4月27日上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首次踏上韩国土地,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会晤。这是韩朝双方的第三次首脑会晤。

资料来源:网络-三八线

⑽ 日本和韩国建交时的联合声明

韩美于1949年1月建交。朝鲜战争后,1953年10月韩美签署相互防御条约,确立军事同盟关系。目前美国在韩有3.4万驻军,掌握韩军战时指挥权,对韩负有安全防卫义务。

还有一个很长的内容:

一、朝鲜半岛冷战体系的一块基石:《停战协定》
在整个世界都进入到后冷战时代的今天,朝鲜半岛上的冷战阴影挥之不去。1953年朝 鲜战争结束时交战双方签署的《停战协定》是半岛冷战体系中的一块基石,它维系着半 岛不战不和的军事对峙局面。虽然协定至今有效,但是依据协定设立的半岛军事对峙监 督管理机制早已处于非运转状态。这一局面造成朝鲜半岛停战结构的动摇。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交战双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一方和以朝鲜人民军 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另一方,在“三八线”小村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协定的目的 是要结束给双方都带来巨大痛苦和人员伤亡的战争,并保证在最终实现朝鲜半岛问题和 平解决之前,完全停止敌对行为和一切武装行动。
由于《停战协定》维持的是一种不战不和的军事对峙关系,为了实现真正的和平,交 战双方建议:在《停战协定》缔结后的三个月内,双方各自派出代表举行高级别的政治 会议,商议外国军队撤军问题和半岛问题的和平解决。虽然这一建议作为第四条款被写 入《停战协定》之中,但在当时美苏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下,并未能够和平解决朝鲜半岛 问题。事实上,《停战协定》的签署反而使半岛冷战体系进一步稳固,协定本身成为半 岛冷战体系中的一块基石。
首先,《停战协定》是一个国际性协定,这使朝鲜问题较之战争爆发之前更加国际化 、复杂化。如果要改变《停战协定》所规定的军事对立局面,必然涉及协定各签署国。 在《停战协定》上的签字双方,实际上代表的是美国及其领导下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和 朝、中、苏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此背景下,朝鲜问题的解决与国际大国关系息息相 关。
其次,《停战协定》有关国家围绕朝鲜半岛构筑起两个对立的军事同盟集团。一方是 美日韩南方三角同盟,另一方是苏中朝北方三角同盟。美国是南方三角同盟的核心,美 日同盟和美韩同盟是其中的两个轴。在朝鲜战争初始,美国就着力构筑在东亚地区的同 盟国。在朝鲜战争期间美、日签署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和《日美安全条约》,使美国 拥有了在日本长期驻军的权利,并使日本成为美国进行朝鲜战争的远东基地。《停战协 定》签署后,美国进一步与日本签署了《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最终确立日本作为 美国在远东地区同盟国家的地位。美国与韩国缔结的《韩美相互防御条约》,使得美国 陆、海、空军将驻守韩国及其附近。这样,以韩国为前线的南方军事三角同盟确立。另 一方面,朝鲜也于1961年与苏联和中国分别签署了《朝苏友好合作与相互援助条约》以 及《朝中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两个同盟条约明确规定,如果朝鲜受到威胁,苏联、 中国将竭尽全力予以援助,这就是北方三角同盟。
《停战协定》以及随后出现的一系列双边军事同盟条约,使国际力量介入半岛安全事 务制度化。由此,一个稳固的朝鲜半岛冷战体系确立起来。其中,《停战协定》是维持 双方军事对峙的国际准则,是长期以来朝鲜半岛冷战体系中的一块基石。
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受全球范围冷战结束和东北亚国际力量结构变化的巨大影响, 以《停战协定》为基石的半岛停战结构正在发生动摇。根据停战协定设立的停战监督管 理机制,即军事停战委员会和中立国监督委员会,因其中朝鲜及与朝鲜相关方面代表团 的撤回,基本处于停止运转的状态。其后果是朝鲜半岛上的对峙双方缺乏交流与协商机 制,致使半岛停战结构处于危险状态之中。
二、冷战后朝鲜国家安全的关键:美国
东欧突变和苏联解体宣告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和全球冷战格局的结束。朝鲜半岛冷 战体系在此巨大冲击下严重失衡,但是继续残留着。对于朝鲜来说,失衡的半岛冷战体 系继续存在造成其国家安全处境急剧恶化。
20世纪80年代末,韩国政府迫切希望拉近与中苏两国的距离,力求在半岛南北对抗中 掌握主动。同时,韩国企业的资金、技术对于正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苏联和中国来说无 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苏、中也希望改善对韩关系。这样,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对抗后, 两对国家相继建交。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外交关系。1992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汉城, 与韩国签署了《韩俄基本关系条约》。
与此同时,中韩关系也在快速发展。1991年开始,双方举行外交部长级会谈,并终于 在1992年8月发表建交共同声明。声明提到,两国将根据联合国宪章原则,以及相互尊 重主权与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存的原则,发展长 久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注:《朝鲜日报》,1992年8月25日。)
苏中两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与韩国的最终建交无疑极大影响了朝鲜。在朝鲜看来,针对 南方的朝苏、朝中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名存实亡,苏中朝北方三角同盟濒临解体。朝鲜与 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由此变得极其冷淡,双边高层交流几近断绝。而且,奉行市场经济 的苏中两国还改变了传统的对朝经济交流模式。从1992年起,俄罗斯对朝鲜的原油供给 采取国际价格和通货结算;中国也从1993年开始要求朝鲜依据通货进行贸易。朝鲜外贸 体系由此陷于崩溃状态,能源和粮食紧缺。90年代,朝鲜出现前所未有的连续10年经济 负增长,其安全危机因经济危机而加剧。
尤为不利的是,美日韩南方三角同盟并未对上述变化作出相应调整。相反,美国从其 冷战后东亚乃至全球安全战略出发,加强与日韩的军事合作,维持在日韩的大规模军事 存在。并且,美国为提升与日本的安全合作关系,1997年美、日又推出新《美日安全合 作指针》。新指针扩大美日安全合作范围,将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日本周边地区事务也 纳入双方军事合作范围。与此同时,美国继续重视与韩国的关系,将美韩安全合作视为 “韩半岛和东北亚稳定的中心”。(注:U.S.Department of Defense,United States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1995,“Engagement:Modernizing and Strengthening Our Alliances and Friendships”.)这样,东北亚 的局势虽然因为全球冷战的结束而大大缓和,但是美国继续保持了在东亚地区的10万驻 军。其中,驻韩美军约3.7万,驻日美军约5.6万。
在美日韩三方同盟中,美国是领导和核心。日韩两国国防高度依赖美国。在对朝问题 上,美国明确将朝鲜作为本国重要的防务内容。克林顿政府提出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战争 的构想,其中之一就是针对朝鲜半岛。
首先,驻韩美军是一线作战部队,他们被部署在朝韩交界的“三八线”南侧。美国认 为,“美军需要部署在第一线以使朝鲜清楚认识到美国将自动和立刻卷入任何冲突”( 注: U.S.Department of Defense,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1995,“Sustaining Deterrence in Korea”.),这样有利于美 国有效控制半岛形势。
其次,韩国军队受美军统帅。驻韩美军与韩国军队共组韩美联合军司令部,驻韩美军 司令兼任韩美联合军司令,这使韩国军队长期受美军统帅。虽然韩国军队于1994年末恢 复了和平时期的军队控制权,但其作战指挥权始终归属美军。
再者,朝鲜半岛一旦发生战争,美军将动员规模庞大的增援部队。驻韩美军和韩国军 队用于维持第一阶段的战事。紧接着,将有大量的驻日美军、美国太平洋舰队乃至本土 美军迅速增援半岛。增援部队包括陆、海、空军以及海军陆战队,总数可达6.9万。(注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the Republic of Korea,Defense White Paper 200 0(English Version),p81.)
综上所述,随着冷战的终结,朝鲜半岛冷战体系发生严重失衡。北方三角同盟濒临解 体,美日韩三角同盟却继续存在并且加强,朝鲜国家安全受到极度威胁。曾经是国际冷 战前沿的朝鲜开始独立承担来自美日韩三方军事同盟的压力。由于美国是美日韩三方中 的领导和核心,美国成为影响朝鲜国家安全中的关键因素。
三、朝鲜关于缔结朝美“和平协定”的构想
在上述朝鲜安全处境不断恶化的过程中,朝鲜提出了缔结朝美和平协定构想。最初是 在1974年,当时,中苏分裂,中美、中日关系缓和,受其影响,1974年3月20日,朝鲜 最高人民会议第5届3次会议提议缔结对美和平协定。
但是,朝鲜将缔结朝美和平协定提升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则是在80年代中期以 后。当时,中国已分别与日美恢复邦交,苏中两国都在推行改革开放。随着1988年汉城 奥运会临近举行,苏中两国都有意派团参加,韩国与苏中之间的关系呈现逐步和解的迹 象。在此背景下,朝鲜迫切需要改善对美日关系,以平衡半岛冷战体系结构中出现的失 衡。鉴于美国在美日韩三国中的绝对领导地位,朝鲜将安全战略的核心置于对美关系上 。朝鲜希望缔结朝美和平协定,废除《停战协定》,突破残存的半岛冷战体系对国家安 全的束缚,在体制安全的前提下融入国际社会,并取得与韩国对等的国际地位,尽可能 主导半岛形势。
1984年1月10日,朝鲜召开中央人民委员会和最高人民会议常设会议的联合会议,会上 提议举行朝美韩“三方会谈”,协商和平协定等问题。提议主要内容是:(1)为了缓和 紧张、结束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状态,举行朝美韩三方会谈;(2)在三方会谈中,朝美 之间讨论缔结和平协定问题,朝韩之间讨论北南互不侵犯宣言问题。和平协定中将包含 驻韩美军的撤离问题,互不侵犯宣言中将包含朝韩互不使用武力和两国的裁军问题;(3 )在分别缔结朝美和平协定和达成朝韩互不侵犯宣言之后,朝韩之间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讨论创设“高丽联邦国家”。(注:《南北对话》,第34号,韩国汉城:国土统一院 南北对话事务局,1984年4月30日发行,第39页。)
这一建议与以往的不同在于提议同时举行朝美、朝韩会谈。其中,朝鲜一贯坚持的由 朝美双方缔结和平协定的立场并未改变。朝鲜的变通在于朝美和朝韩关系同步改善,即 在改善对美关系并解决驻韩美军问题的同时,协商北南和解问题。实际上,朝鲜的对美 和平协定建议长期遭到美国冷遇,且为韩国坚决反对。韩国指责朝鲜试图将其排除在外 的朝美协商,是意在迫使美军撤离,最终颠覆、赤化韩国。韩国要求南北直接对话缔结 和平协定。朝鲜的三方会谈建议是对美韩反对作出的妥协,希望由此将美韩吸引到谈判 桌前。

朝鲜的三方会谈建议仍然遭到坚决反对。美国对此作出反应,指出半岛问题须在南北 之间解决,在为半岛统一而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必须包括《停战协定》签署国中国。(注 :《南北对话》,第34号,韩国汉城:国土统一院南北对话事务局,1984年4月30日发 行,第59页。)韩国国土统一院长官孙在植也对朝鲜三方会谈提议作出反应。他发表对 北声明,表示半岛统一是韩民族内部问题,通过南北对话恢复相互的理解和信任非常重 要,要求南北直接对话。(注:“孙在植国土统一院长官对北声明”,《南北对话》, 第34号,韩国汉城:国土统一院南北对话事务局,1984年4月30日发行,第32—34页。) 对于美韩的立场,朝鲜政务院总理在1984年3月7日给韩国国务总理的书信中加以反驳: “美军强占着南朝鲜,美军司令官拥有对南朝鲜国防军的统帅权,在此条件下,南 朝鲜 当局和我们无法解决诸如停战协定转化为和平协定、美军撤离、达成互不侵犯宣言 、裁 军、消除军事对峙等等问题;贵方提议的半岛问题相关国家参加会谈并不妥当,因 为除 美国外并无其它国家对半岛问题负有直接责任”。(注:《南北对话》,第34号, 韩国 汉城:国土统一院南北对话事务局,1984年4月30日发行,第66,67页。)
尽管始终遭到反对,朝鲜关于缔结朝美和平协定的立场此后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相反 ,随半岛冷战体系的日益失衡以及国内经济的不断恶化,朝鲜对于缔结对美和平协定的 要求更趋强烈和急切。朝鲜关于缔结朝美协定的提议不断,包括1994年4月28日的《朝 鲜外交部关于确立朝鲜半岛和平保障体系的声明》、1996年2月22日的《朝鲜外交部发 言人关于缔结朝美暂定协定的谈话》、2000年再度发表的《朝鲜外交部关于建立朝鲜半 岛和平保障体系的声明》以及2002年的缔结朝美互不侵犯条约等等提议。其中,1996年 朝鲜建议的“暂定协定”,是朝鲜认识到缔结和平协定将涉及美朝关系正常化、半岛和 平机制建立等一揽子复杂问题,难度颇高,故欲先易后难,以“暂定协定”将美国拉到 谈判桌前。当时朝鲜表示:“我们始终一贯地坚持,如果要在朝鲜半岛建立起全面、广 泛而长久的和平机制,必须在朝美之间缔结和平协定”;“但是,考虑到美国的对朝鲜 政策以及目前朝美关系的水准,为了防止朝鲜半岛再起武装冲突和战争,需要尽快准备 ,即使在最小程度上建立制度性设置也行”。2002年,朝鲜提出缔结朝美互不侵犯协定 ,这也是朝鲜要求缔结对美和平协定的另一种表现。由于朝鲜核危机不断升级而美国态 度日趋强硬,10月25日,朝鲜提议朝美缔结互不侵犯协定。
四、朝鲜力求缔结对美“和平协定”
为缔结对美和平协定,结束《停战协定》所维持的军事对立,摆脱半岛冷战体系失衡 状态下的朝鲜安全困境,朝鲜一手采取日趋灵活的积极姿态谋求朝美协商,另一手则利 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向美国施加压力。
在外交领域,朝鲜展现积极姿态,以期改善对美关系。1974年朝鲜正式提议缔结朝美 协定时,其构想是首先改善对美关系,在取得较为有利的国际地位后再拓展外交空间。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美国始终不与朝鲜对话,朝鲜转而展开与韩日协商,以期侧面 推动朝美会谈。1984年提议三方会谈后,朝鲜主动向韩国灾民伸出援助之手,以后,朝 韩对话逐步提升。在经过多次总理级会晤后,两国于1991年末达成《南北和解、互不侵 犯与交流合作协议书》。协议书宣布南北和解,互不为敌,共同努力将停战状态转变为 和平状态,组建南北共同军事委员会,开通军事热线电话等等。朝鲜意在促进朝美协商 同步展开。朝鲜外交部发言人曾这样表示:“朝鲜北南已经缔结了互不侵犯协议书,连 北南共同军事机构都已产生,朝美间如果能够缔结一个暂定协定,将意味着和平新时期 的到来。”事实上,由于朝美一直未能就和平协定进行协商,南北协议书签署后,朝鲜 回复消极态度,协议书条款未得履行。
20世纪90年代末,上述情景再度上演,朝鲜比上一次更加大胆。朝鲜不仅快速热切与 中、俄关系,与欧盟、亚太诸多国家建交,而且在2000年与韩国举行首脑峰会。这一次 ,朝鲜多方位外交攻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朝美会谈,但还是未能突破敌对关系。
在经济领域,朝鲜表现出趋向改革的积极意向,尤其在朝鲜与诸多国家建交并与韩国 实现首脑峰会后,这一意向更趋明显。2002年,朝鲜在经济领域连续采取重大举措,引 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7月,朝鲜废除了实施已久的粮食配给制,提高工资;9月,朝鲜 将与中国交界的新义州指定为特区,颁布类似香港基本法的《朝鲜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朝鲜与韩国同时启动两国东海沿岸铁路和公路以及新义州至汉城之间的铁路和 公路连接工程;10月,为搞活金刚山旅游,朝鲜颁布允许国际社会自由投资开发金刚山 旅游区的政令。这些具有开放和改革意向的重要举措,意在改变朝鲜的国际形象,朝鲜 希望由此促进对美和解。
另外,对于美国所关注的驻韩美军问题,朝鲜暗示将作让步。一直以来,朝鲜主张驻 韩美军撤离半岛,北南自主解决统一问题。这意味着朝鲜所追求的对美和平协定将导致 驻韩美军撤离半岛。随着冷战后美国明确表示将维持在东亚地区的10万驻军,朝鲜调整 其立场。1996年,朝鲜“亚洲太平洋委员会”副会长表示,如果美军能够改变与韩国的 关系,在半岛扮演和平维持军的角色,朝鲜可以考虑美军的继续存在。(注:Kim Keun- sik,“Changes in Pyongyang's Attitudes Regarding Peace on the KoreanPeninsula after
South-North Summit,”Vantage Point,Vol.25 No.3,March 2002,p. 46.)这一信息在2000年6月朝韩首脑会晤时通过韩国总统金大中再次传递给世界。
在积极姿态的另一方面,是朝鲜加速研制核、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此为手段 向美国施加压力。朝鲜一直将和平协定问题与美国密切关注的核、导弹等问题挂钩,指 出惟有缔结朝美和平协定才能消除紧张。1994年4月28日,朝鲜中央通讯发表外交部声 明:“现在停战协定已不能保障半岛和平”,“一定得将停战协定转化为和平协定,成 立代替现在的停战机构的和平保障体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向美利坚合 众国提议,就能够遏止朝鲜半岛上的武力增强和制止战争再发,能够实际而可靠地承担 起巩固和平与安定的新的和平保障体系举行协商”。2000年,《朝鲜外交部关于建立朝 鲜半岛和平保障体系的声明》表示,朝鲜半岛出现核武器等一系列复杂而尖锐的问题是 因为继续存在着停战体系。朝鲜《劳动新闻》评论,朝鲜核问题是由于美国推行对朝敌 视政策而产生的,朝鲜核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必须举行朝美磋商。(注:《劳 动新闻》,2002年11月9日。)
同时,朝鲜不断向国际社会表明,《停战协定》及其运作机构已不再有效。朝鲜认为 ,在美国肆无忌惮地往南朝鲜运输武器装备之下,停战协议根本发挥不了它的制约功能 ,停战协议早已失效。朝鲜外交部1994年这样表示:“由于美国不正当的处理方式,现 朝鲜停战协定已不能保障半岛和平,军事停战委员会事实上已成为没有主人的有名无实 的机构”;“朝鲜停战协定和停战机构,在安定朝鲜半岛形势、遏止武力增长上,不能 提供任何的支持”;“我们不能再期待这样的协定和机构”。该年5月,朝鲜撤回驻军 事停战委员会的朝鲜代表团。同时,另组“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团”取代其功能。同年 8月,朝鲜派特使访问中国,向中方指出朝鲜半岛需要建立新的安全保障机制,要求中 国撤回代表团。中国考虑到朝鲜方面的要求,并根据朝方已召回军事停战委员会的朝方 代表和军事停战委员会已停止运转的现实状况,接受朝方建议,于12月召回了驻板门店 的军事停战委员会中方代表团。(注:陈峰君,王传剑着:《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另外,从1993年至1995年,朝鲜分别让捷克和波 兰成员离开中立国监督委员会。(注:Lee Jong-sun,“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of North Korea's Demand for a Peace Treaty with the U.S.,”Vantage Point,Vol .23 No.9,September 2000,p.44;Kim Keun-sik,“Changes in Pyongyang's Attitudes Regarding Peace on the Korean Peninsua after South-North Summit,”VantagePoint,Vol.25 No.3,March 2002,p.49.)这样,监督执行《停战协定》的军事停战委员 会和中立国监督委员会都处于不完整状态。
五、结论
在冷战走向终结的过程中,以《停战协定》为基石的半岛冷战体系严重失衡,朝鲜安 全处境急剧恶化。朝鲜必须独自承担来自美日韩三方军事同盟的压力。由于美国是美日 韩三方同盟中的核心,朝鲜力图缔结朝美和平协定。朝鲜希望和平协定的缔结能够结束 《停战协定》所维护的军事对立,彻底摆脱残存的半岛冷战体系,在体制安全的前提下 融入国际社会,并取得与韩国对等的地位,尽可能主导半岛形势。由于遭到美韩两国的 反对,朝鲜运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加以推进。朝鲜既采取积极姿态推动朝美协商,又利用 核、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向美国施加压力。但是,朝美和平协定鲜有进展,相反, 核、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半岛危机不断。目前,小布什政府推行强硬的对朝鲜政 策,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对象。朝鲜半岛形势更加严峻。

阅读全文

与日本什么时候会晤韩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80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4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4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6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5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3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9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5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1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