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到蒙太奇手法的韩国电影有哪些
韩国电影……你可以上优酷什么的找找。以前我们教蒙太奇手法看的都是些美国电影,搏击俱乐部生死时速这些
Ⅱ 哪部电影里用到平行蒙太奇要新一点的电影。最好能附带下载链接~
其实很多电影都有平行蒙太奇。
新一点的话,《老男孩》看过么?下载的话网上到处都有了。
平行蒙太奇是两个男主角各自听到杰克逊去世的新闻的时候。
他俩在不同的地方,干着不同的事,但是同一天听到了同样的消息,改变了命运。
虽然不是非常的贴切,但我觉得也可以算是平行蒙太奇吧。
Ⅲ 老男孩 电影 的影评 1000字!!!急需!!!!
电影语言 《老男孩》一片的电影语言可谓极其风格化。朴赞郁并非科班出身,他毕业于韩国西江大学哲学系,但热爱电影,事实上他和楚浮一样是由影评人转行成为导演。这也注定了他巨大的观片量,从而在电影语言上的博采众长。当然由于他是一名B级片与cult片影迷,又使得他经常不按常理出牌。 首先浅析一下本片开头的综合电影语言运用。第一个镜头起自一只手握住领带的特写,逐渐拉到吴大修逆光的面部狰狞特写(无其他背景,高对比的硬光),然后切换至跳楼者,交代环境。配乐十分紧张,短短几秒已建立起极强的戏剧张力,为整部影片定下了基调,而观众多以为是吴大修要迫害跳楼者。此时镜头突然切换至故事的最初,喝醉酒的吴大修在警察局闹事。使用普通灯光与自然声,纪录片式粗糙剪辑,当年的吴大修完全是一副中年废柴上班族大叔的样子,无论形象还是滑稽平和的气氛都与最初的镜头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这一段戏还承担了叙事上的多重功能,不但交代了吴大修的最初身份,与之后的影片形成反差,还提到了他的女儿,可以说埋下了第一个伏笔。场景转换到电话亭,最初仍然是纪录片式粗剪,然而随着吴大修的失踪,转换为轨道镜头并逐渐拉高成为俯角镜头,自然声退去,全片多次出现的一段提示情节推进的主题配乐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老男孩》一片中俯角镜头出现了四次,除了此处,在吴大修离开监禁房间、初次遇到mido、以及影片最后催眠结束都有出现。通常而言俯角镜头因其暗示全知视角往往带有一定宗教意味(可以参见《我要复仇》),但此片中倒没有涉及宗教,更接近于宿命的提示,因为每次俯角镜头出现都暗示着主人公命运的转折。仅仅一个开头,导演就很少的笔墨牢牢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并制造了强大的戏剧张力,还为情节进展做下了必要的铺垫。 而其他出色的镜头语言运用还有很多。比如通过广角镜头进行的空间处理。第一个广角镜头出现在吴大修进入监禁房间后,一组十分压抑的极低机位镜头(从门下露出头)之后,从吴大修后方交代整个房间环境。然而由于广角镜头的效果,整个空间被压抑在镜头之内,仍然显得禁闭和压抑。第二个则近乎鱼眼镜头,出现在吴大修走出禁闭房间后,在电梯里15年来首次见到女人。通过鱼眼镜头的使用,吴大修尽管克制自己紧贴电梯,但他的手仍然像要抱住女人。另一个也是运用于房间,吴大修进入偷窥自己的房间,遇见李有真及其保镖时,鱼眼镜头的使用另吴大修仿佛踏入了一个陷阱,一个李有真精心布置的局。 至于吴大修在监禁自己的楼层过道中,与一帮小混混打架的长镜头,几乎可以成为暴力美学的教科书。长达三分钟的打斗由一个横移镜头完成,其中的场面调度可谓炉火纯青,乍看混乱实则节奏精妙,仿如一曲交响乐。而其所使用的配乐却名为《a lonely place》,极尽反讽。(值得一提的是,本片OST每一首题目都是另一部电影的名称。) 朴赞郁对景深的运用也颇具匠心。如最后在李有真的办公室中,朴赞郁运用了不少夸张的可与《公民凯恩》中凯恩与苏珊在城堡中的场景相媲美的景深镜头。他运用镜子将近景的李有真正面(同时面对观众),远景的吴大修,远景墙上李有真姐姐(妹妹?)的照片放在了一起,再不时闪入在另一边监禁房间中等待的mido的画面。一方面提示两个仇人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可以说故事核心的矛盾都在这组镜头中交织并即将爆发。(而mido的闪入,也因之前的一段错位交叉剪辑的延续而并不显得突兀。) 浅景深的运用例子,则有吴大修离开监禁房间后下楼的一组。吴大修离开房间后,电梯中的女人仍然在和警察投诉,警察也试图叫住吴大修,甚至之前的跳楼者也在此时从楼上坠下。这些看起来激烈的事件,却都被虚焦处理,镜头始终牢牢锁住吴大修面部特写,可见其内心之决绝,全然不闻外界之事。 朴赞郁还非常喜欢使用类似北野武的突然静止镜头来制造反差或荒谬效果。比如影片开头拉住跳楼者领带、几段打斗的开始等等。又比如通过饺子寻找线索那段的开头,就是突然切入一个mido夹饺子给吴大修的静止镜头,用夸张的造型提示,此处饺子正是解谜的关键线索。 懂得节制的反差效果也使得朴赞郁与盖里奇、罗德里格斯、三池崇史、冢本晋也这样的后现代&暴力导演区别开来,而更接近昆汀塔伦蒂诺与北野武。(或许这正是昆汀将戛纳评委会大奖颁给此片的原因之一。)除了对暴力部分的非常规处理之外,许多细节也可以看出导演对节制的理解:当mido在一个普通的大街上问吴大修是不是想去妻子的坟墓,自然声效与手提摄影制造的日常氛围下,吴大修突然转过头,露出了极其痛苦的表情,没有特殊手段和配乐进行烘托,却反而更加震撼人心。(这一点在《我要复仇》中更为显着,几乎所有人物感情迸发或出现剧烈冲突的戏都是用远景拍摄。)有一段平行蒙太奇,是正在做瑜伽的李有真与汽车中愤怒狂吼的吴大修的反复切换。乍看是痛苦与冷静的对比,但事实上,只有通过瑜伽才能获得暂时缓解的李有真,他的痛苦远远超过此时的吴大修,这其实是一段痛苦与更加
Ⅳ 求一篇韩国电影《流感》的观后感 2000字啊
流感观后感
毋庸讳言,这是一部非典型韩国灾难片。影片信息量较大,有好莱坞大片的韵味,但各个层面的渗透、部分环节的处理略显青涩。
该片延续偶像剧风格,启用帅哥美女作为主角。开头偷渡情节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气氛渲染比较成功。正片开始后男女主角的对手戏使电影节奏明显慢了下来,并且“蛇头”、幸存者的情节和主角情节没有融为一体,出现了分层。
男主是憨厚坚毅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女主则延续了偶像剧中矛盾丛生情节下的母亲形象。
片中小女孩这一角色定位准确、表演成功,既增加了演技分,又增加了情感分。与之相比较,男女主角间的感情戏反而显得拖沓又多余。
男主同事也是偶像剧中典型的幽默男配角形象,片中这一人物设定比较合理,给这部灾难片注入了一丝清新气息。
总统的出现是该片又一大亮点。角色性格鲜明,既具备沉稳冷静的政客风度,又不失性情中人的果敢豪迈。这个角色使影片得到了升华,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几处细节值得注意:
“蛇头”打开集装箱看到横七竖八的尸体,男主闯入禁区看到惨不忍睹的万人坑。这两个场景遥相呼应,看得出导演在布局上是有想法、有套路的。
服从是军人的天职。那个机枪手在连续接到开火命令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预警式扫射。地上的一排弹坑让观众的心悬到了半空,而这种由远及近的预警式扫射给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是机枪手作为军人所能做到的极致。这个细小的环节体现了导演心思之缜密。
美军战机的起飞和韩方地对空导弹的出现只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却将影片瞬间推向高潮。这里足以看出导演镜头运用的功力。
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有些观众认为韩国演员的表演夸张、过火,个人认为也不尽然。楼主就是吉林人,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了解的。
要知道他们是朝族不是汉族,他们说的是韩语不是汉语。无论是南方、北方还是吉林的朝鲜族,他们的语言中有长音和滑线音,说话时面部表情丰富。就像印度人说话喜欢耸肩歪头比手势一样,都属于民族习惯问题,并不完全是表演的问题。
中阕:引人深思戏中戏催人泪下情外情
感情戏一直都是韩国电影的强项,本片同样是一部感情戏十足的电影。
当小女孩面对枪口挡在妈妈面前时;当士兵甲摘掉面具跪在妈妈的轮椅前时,有多少观众潸然泪下?
这是亲情。
当男主面对母女二人和更多需要营救的人左右为难时,男主的同事出现了,顶替男主砸开栅栏,使男主可以专心保护母女二人。
这是友情。
当男主得知女主有过婚史并有孩子时没有放弃;当母女面对死亡威胁时男主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保护母女二人。这种经历了死神考验的情感已超越了普通的友谊。
这是爱情。
无论男主、女主、幸存者、总统、议员、美方代表、军官,每个人都有问题和错误,但每个人又都有苦衷。本片没有任何一个成年人是绝对的正面或反面人物,这也是该片的一大特点。
想重点谈谈总统这个角色。
瘟疫流行,死伤无数,青瓦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势态发展到近乎绝望的程度时,在白宫强硬态度的压力下,议员们妥协了。他们决定放弃病患,全部处死。千钧一发之际,是总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置各方压力于不顾,救万千生灵于水火。无论此举正确与否,至少能让观众群情激奋,拍手称快。
那么事后这个总统一定会火吧?支持率一定会直线飙升吧?
明者自明之,不明者说了你也未必相信。没有什么可歌可泣,没有什么表彰会,没有什么灾难面前涌现出的一大批英雄人物,更不可能有“灾区人民目前情绪稳定”的报导。而总统,必定下台。
民众方面:虽然有些国家的宪法中规定了不可抗力的免责条款,但民众并不买账。无论起因怎样、过程长短、结果如何,总统的支持率下降已成定局。
执政党方面:为确保执政地位,执政党会遵循国际惯例,采用“丢卒车”的方式,让总统辞职以平息事态。
白宫方面:半岛的特殊局势使韩国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美韩联盟是一个大方向,是不允许破坏的,在这个大方向下的任何事情都是小事。韩国总统的举动已经触碰了美韩联盟的底线,来自大洋彼岸的压力将是持续的,不可忽视的。
至于在野党方面就不用多说了,他们连晚饭都来不及吃就已经在起草不信任案了。
这是本片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戏中戏。
下阕:高句丽突破旧路思密达再谱新篇
西方人提起亚洲电影,首先想到的是日本和印度。而近十年间泰国和韩国电影蓬勃发展,大有赶超前者之势。泰国的优秀电影主要集中在鬼片和恐怖片上,而韩国电影却是全面发展。
言情片和偶像剧一直是韩国影视代表。唯美的画面、缓慢的剧情、坎坷情路、帅哥美女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韩国影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他们不断拓宽思路,借鉴经典,寻求突破,自我完善,高质量电影如雨后春笋般呈现,近年来更有百花齐放、不拘一格的势态。
从《老男孩》到《假面》、从《不可饶恕》到《蒙太奇》,韩国复仇片撕心裂肺。
从《共同警备区》到《杀人回忆》、从《七天》到《盲证》,韩国悬疑片精彩纷呈。
从《铁线虫入侵》到《摩天楼》、从《恐怖直播》到《流感》,韩国灾难片惊心动魄。
从《蔷花红莲》到《考死》、从《看见恶魔》到《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韩国恐怖片血雨腥风。
看到韩国电影的崛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就涉及到一个电影是否有国界的问题。
应该说电影既无国界也有国界。
个人认为我们不该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韩国电影,认为棒子的电影都有一股泡菜味不值一看,那样只能让我们的观影旅途错失一道亮丽的风景。而那些冰天雪地赤身裸体后空翻360度跪地不起的影迷也大可不必偏激,韩国电影还没好到令影迷膜拜的程度。只要是个人认为好的电影就应该加以肯定,认为不好的电影也没必要爱屋及乌。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无国界。
至于中韩两国电影质量的比较,窃以为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小范围的一个镜头、一段剧情之类的比较还是可以的,但任何整体性的比较都是不具说服力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体制、不同的追求方向、不同的欣赏人群……难道我们看个电影还要绕过这么多的不同点而在人种上寻找相同之处从而强行比较吗?
也许韩国导演会说:给我十亿人口我能领跑亚洲;也许中国导演会说:给我干掉广电我能称霸全球。但这并不可信也并不现实。没有人原意在太多的不同中进行比较,没有人原意在太多的假设中寻找真相。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也有国界。
我不会排斥韩国的科幻片,那一种挑战可以给我们树立典范;
我不会排斥韩国的涉朝片,那一湾海峡同样让我们梦绕魂牵;
我不会排斥韩国的生活片,那一份不羁不再令我们自命不凡;
我不会排斥韩国的律政片,那一张癣漂又该让我们情何以堪……
Ⅳ 蒙太奇韩国电影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15年前,名叫西珍的小女孩遭人绑架杀害,重案组警官吴青浩(金相庆饰)虽答应西珍母亲(严正花饰)一定将兇手绳之以法,无奈经过漫长的追查却始终一无所获。眼看追诉期将近,吴警官孤注一掷,结果与嫌疑人对面错过。
在此之后,吴警官抱着遗憾离开警队,过起破罐破摔的颓废生活。而西珍妈妈始终不曾放弃追兇的信念,她凭借柔弱女子之躯展开独立调查,终于发现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
未过多久,又有一名小女孩在光天化日之下遭人绑架,其作案手法与西珍案件如出一辙,警方旋即布下天罗地网,与之展开周旋。而面对狡猾多端的嫌犯,警方只得再次请出闲赋家中的吴青浩。
小女孩命悬一线,西珍妈妈和吴青浩能否抓到犯人,一偿夙愿。
(5)老男孩儿韩国电影用的什么蒙太奇扩展阅读:
蒙太奇幕后花絮:
影片的幕后阵容几乎就是卖座片《盲证》的原班人马,包括监制卢再勋、美术指导金成奎、武术指导全胜九和道具负责人镇勋。
严正花、金相庆为宣传影片参加了在首尔市光化门广场举办的“分享希望”活动。他们作为《抓住那个家伙》一片的代表参加捐助义卖会。
义卖所得收入将全部捐献给韩国儿童财团失踪儿童专门机关。严、金二人作为“失踪儿童日”名誉宣传大使的他们也特别准备了自己的一片心意进行义卖,所得收入将全部捐献给相关部门。
Ⅵ 电视剧《老男孩》用了什么拍摄手法
全片的第一个镜头是这个。紧张感和悬疑感在这个开场段落里迅速地建立起来。片头开始的悠扬柔和的音乐,在此时突然节奏加快,变得激烈。紧紧握住某物(极似一把手枪)的手部特写、逆光、仰拍、颤动。随后镜头摇上去,吴大秀的脸入画,但是由于光线设计,我们并不能清楚地看到吴大秀的脸。接下来的一个镜头则用一个反打迅速展示了情境和冲突。
Ⅶ 什么是长镜头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 这里的“长镜头”,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通常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例如文场戏的演员内心描写、武打场面的真功夫等。 一般由一个一个短小的镜头组成,产生影像间的化学效果的电影手法,称为影像蒙太奇。 镜头是组成电影场景的单位,而长镜头是一个场景只有一个镜头直落,无剪接。 完美长镜头拍摄,一般需要导演事先精心设计镜头调度流程,演员的走位等等,同时长镜头对拍摄及演员演出的要求相当高,一般一个长镜头的拍摄要彩排,可能用上一整天。
Ⅷ 看完《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后,大家有什么感受
不得不佩服韩国人在影视这条道路上的异军突起,电视这块,韩剧已经崛起多年,在我国女性群体中攻城略地,连我这个不看电视剧的人都迷上了《来自星星的你》,到了周三周四就魂不守舍,不晓得都叫兽和二千又将上演怎样的虐恋,直教人魂牵梦绕。
而与韩剧的小清新完全不同的是,韩国电影相当大胆出位,什么题材都敢上,什么剧情演员都敢演。像我以前就说过一部重口味 韩国电影《老男孩》,今天要说的这部,是韩国电影大师金基德的助理张哲秀的作品,有金导演的风格在,当然也有继承的不到位的地方,后面将一一说到。
这是发生在韩国一个小岛上的故事,岛名就叫“无岛”,这是重男轻女思想极为严重的法外之地,女人如猪狗一般活着,岛上的卫道士——一些老女人,忘记了自己曾受过的苦难,一旦爬到掌握话语权的位置,即将年轻的女性如牲口般对待,百般维护男权,在与男人联手犯下罪孽后后,终于激起了纯良女人疯狂的报复……
这种社会形态,让人不寒而栗,让我想起了中国俗语“多年的媳妇儿熬成了婆”,在自己饱受折磨后,受压迫的人,不是想着如何想办法破除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而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同样拥有折磨人的权利,把多年积压的愤怒和痛苦发泄在下一辈的身上,并且成为制度的拥护者和守卫者,对施暴者卑躬屈膝,可怜这人必有可恨之处,讲的就是这些人。而另一些人,则是在残酷社会形态下成长的冷眼旁观者,坚硬而冷漠。像本片中的媛,她有能力带金福南逃离这个炼狱,但她却选择转身离去,她是压倒金福南的最后一根稻草,把本可以改变的悲剧活生生创造出来。福南是牺牲者,也是勇敢的反抗者,她其实一直是有反抗意识的,只是因为自身力量太弱而压制下来,在所有希望均破灭后,她终于奋身反抗,埋葬这些肮脏。
看完影片,震动很大,一半是因为非常血腥残暴的电影语言,一般是影片反映的社会现实。许多悲剧其实可以避免,却仍旧发生了,社会让我们的心越来越坚硬,我们对利益的权衡处理越来越熟练,却在不知不觉中扼杀最后的美好与纯真。开头说了,影片导演是金基德门生张哲秀,自然继承了金基德导演的风格,关注边缘人物,关注社会问题,电影语言犀利。但是,金基德导演最厉害的,莫过于他运用自如的隐晦手法,他极少正面的、直白地表达情绪,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电影里很难看到赤裸裸滴落的血浆,直接的杀人现场,但他用众多电影表现手法,音乐、留白、蒙太奇,让观众更揪心,更不忍直视,更直击心脏。而且影片中对于福南和媛中暧昧情感的描写我觉得没有必要,让人不舒服,期待张哲秀更好的作品。
Ⅸ 筷子兄弟的老男孩电影中运用了哪些蒙太奇技巧
交叉蒙太奇现实和回忆的交织
倒叙蒙太奇倒叙肖大宝和王小帅的青春时代
Ⅹ 关于韩国电影《老男孩》,这个结局到底什么意
你对别人犯下了不可饶恕,打击极其强烈的过错,你可能没有太在意,当他以同样的方式报复你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了曾经的他是何等的痛苦,但是你还能弥补,还有一丝希望。这时候的你只能像狗甚至狗都不如一样跪在他面前,不惜一切地乞讨,得到原谅,放过自己。
男主和男二的心里感受我们带入不了,因为我们没有那种地狱一般的经历,我们也不希望有。
推荐一部《看见恶魔》,和这个类似,但是这一部是心理加肉体的折磨,《老男孩》主要是心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