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中国有哪些制度和韩国相似

中国有哪些制度和韩国相似

发布时间:2022-04-25 07:37:10

① 中国和韩国的教育方面有哪些异同

摘要 同学,中国和韩国在教育方面的异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② 中国韩国美国的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分三种:一是强制型、二是自愿型、三是强制与自愿混合型。韩国实行义务兵役制,美国实行全志愿兵役制,中国兵役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义务兵役制,另一种是志愿兵役制,又称募兵制。

③ 中国有没有像韩国的代替休日和振替休日的制度

中国目前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每次重大节日前,国务院都会公布休息方案。这些方案体现了你说的这种制度的原则,但是还没有立法形成固定的制度。

④ 韩国与中国的经济政治政策的对比

最根本的区别就是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当年美国和前苏联以北纬38度为界,北面姓社(朝鲜),南面姓资(韩国)。到八十年代之前,韩国的发展都是比朝鲜落后的。后来韩国政府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牺牲了小部分人的利益,不然不会有那么多财团的。下面仅供参考,部分内容我保留意见。

进入80年代,韩国政府针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内经济波动的新形势,提出“稳定、效率、均衡”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改革,在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中求发展。“五五”计划(1982年~1986年)和“六五”计划(1987年~1991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2%和9.3%。八十年代上半期,韩国出口增长率超过进口,贸易赤字逐渐减少,1986年终于出现盈余。1984年~1985年韩国同其出口市场的发达国家产生贸易摩擦,使得出口增长速度放慢。但是,1986年以后,进入低汇率、低油价、低国际利率的所谓“三低”时期,使出口连续几年大幅度增加(1986年增加14%,1987年36%,1988年28%),经济增长率连续三年达到11%,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757美元

调整改革发展阶段(1993年7月至今)。1992年开始实施第七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可是,1992年12月当选的韩国历史上第一位文人民选总统金泳三,1993年2月上台后提出了“新经济五年计划(1993年~1998年)”。在此计划中提出行政改革、产业结构和金融体制改革。1992年与中国建交。由于韩国具有的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和对日本出口大幅度增加、设备投资增加等因素,1994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6%;1995年也保持了这种良好势头,增长甚至超过1994年,达8.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一万美元大关(10037美元)。1996年由于日元升值导致韩国出口下降和设备投资减少,经济增长率回落为7.1%,可是,在这一年韩国成为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这标志着韩国基本上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然而,1997年10月开始韩货价值暴跌,被卷入亚洲金融危机漩涡之中。97年11月末,韩国可用外汇储备降至73亿美元,陷入无法支付外债之困境。韩国政府不得不于当年11月21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金融救助,并于12月1日与IMF签订了金融救济协议。55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救助计划实施后,不稳定的外汇状况随着1998年1月韩国政府同国外债券组织签订短期外债向中长期转换的协定后开始趋于稳定。以IMF的金融救济为契机,韩国摆脱了全国范围的危机。而受到金融危机洗礼的韩国经济,九十年代末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调整改革中的韩国经济,于2000年显示出有力的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增长3.8%。2002年新当选的卢武玄总统提出了四大方面的经济施政纲领。2002年经济年均增长7.0%。而2003年仅增长3.1%,国内生产总值为6012亿美元,人均为12646美元。

纵观韩国经济的发展,“根据霍利斯·钱纳里(H.B.Chenery)的研究,韩国经济的主要转换增长时期(transitional growth)为1963年~1983年。1963年随着第一次经济五年计划的制定实施,工业化正式启动。1970年韩国成为了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strialization country)。1983年韩国经历了1979年的第二次能源危机,1980年负增长后经济得以恢复,并在经济稳定基础上促进自律化、开放化。”而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发展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挫折之后,韩国经济正在进行全面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韩国不同历史时期促进经济发展战略及其评价
通过韩国经济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促成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发展宏观角度来讲,韩国处于后发展国家可以利用更发达国家技术革新成果,“浓缩”工业化进程之优势地位;以及超越传统贸易理论所指出的一个出口国需先在本国国内市场上充分收集消费者偏好使其成熟后再向国外市场扩张的漫长过程;还有对像韩国这样资源匮乏国家,战后节约资源型技术得到的快速发展,使其经济发展中资源匮乏束缚得到大大缓解;亚当·斯密的贸易理论,即“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富国与穷国之间的贸易将使双方受益,而后者比前者受益更多”又一次得到部分验证。而从韩国本身来讲,政府实施的以下几种经济增长战略不能不为其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的“定向”和“导向”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起作用。对韩国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简单概括为:政府规划、指导、管理和调控经济。其主要手段是:首先,运用经济开发战略,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向。韩国政府60年代中期提出了“出口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经济活动重点由国内市场转向国外。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重点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提出“重化工业化”经济开发战略,80年代以后,又提出“技术立国”等。其次,根据经济发展远景目标,制定五年经济开发计划,以自由与计划相结合为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政府主导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开发计划。第三,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法规及措施并加以执行。第四,韩国政府首脑亲自干预经济。由于政府将干预经济活动视为其重点职能之一,所以,政府最高层直接干预经济、直接处理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

关于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其经济发展初期是比较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韩国当时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是旨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由政府充当其经济活动的总指挥。政府主导经济的主要手段为宏观经济决策、计划指导、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干预,经济立法和行政手段等。然而,这种依靠政府主导,30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自有其弊端。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制度演进存在路径依赖。由于政府主导的企业制度、金融支持政策的安排,造成了企业对政府的强力依赖。韩国大企业集团为了获得更多的政府优惠,竞相不计后果地扩张,沿着规模扩张的路径走下去。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大企业集团没有适时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技术创新;企业的高负债、财务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集团的制度缺陷,终使企业管理失控。到1997年金融危机时,大企业集团纷纷倒闭也就不难理解了。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的另一弊端在金融体制上表现显着。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金融系统是一个金融市场,根据市场信号运用市场运行规律,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相关部门中去,推动社会生产的正常发展。可是在韩国,其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使然,金融业的职能仅是行使政府指令、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政府决定利率、存贷、投资等,使金融机构丧失了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动因,大量的呆账成为其沉重的负担,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金融扭曲与滞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将其所有弊端都展现给国人,使其始于90年代初但又未能痛下决心的改革调整不得不真正使上轨道。政府由此转向旨在减少干预、建立自由公正的市场秩序、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上。政府这种由主导经济向重点规划经济的角色转变,使如三星电子这样的大企业集团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韩国现任总统卢武玄当政之初提出的四大经济施政纲领,并非言之无物。首先提出确立自由公正的社会秩序,具体包括建造易于创业的环境、构筑透明公正的竞争机制、构筑先进的金融基础系统和进行财政税收改革。在建设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中,提出要用东北亚时代的视野,构筑以物流中心基地与国际化金融为两翼、围绕信息高新技术产业的商务中心。而建设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社会和面向广阔未来的农渔村社会都有具体内容及实施方案。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基本完成其使命,成为其历史的一部分。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六十年代初韩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两种选择,其一,继续发展以进口替代产业为主的内向型经济,建立独立的、完整的民族经济体系,社会生产和人民所需要的产品尽量不进口或少进口;其二,面向世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以出口产业为中心的外向型经济,通过广泛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选择后者,使韩国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充分发挥了韩国当时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有效地弥补了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资本积累不足等方面的劣势,为韩国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相对来讲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源于其采取的正确方针和措施。概括起来韩国实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有以下特点,其一,以比较优势为其出发点。针对缺乏原材料、资金不足但劳动力丰富的现状,韩国决定了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其二,适时地进行结构调整。保持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能够适时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其三,实行优惠政策,支持发展出口。尽管这些优惠政策,如直接补贴,随着外部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减少,但在出口企业的发展初期,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不平衡增长战略。韩国在增长方式的选择上,理论上受经济学家哈士曼(A.D.Hirschmann)的“不平衡发展论”的影响,认为在短时间内可以牺牲部分产业和工业部门而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业,通过发展重点产业来积累资金,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⑰]。在财力、物力和技术积累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同时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均衡发展,因此,选择“倾斜式”的重点投资,“不平衡中求平衡”发展,采取“先工后农”,“先出口后内需”,“先轻后重”,“先大后小”,“先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后一般产业”,“先增长后稳定”,“先速度效益后技术效益”,“先内涵后外延”,“先效率后公平”以及“先增长后发展”等一系列经济不平衡增长战略。

对于韩国所推行的这种不平衡增长战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962年至1971年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韩国重点发展投资省、见效快的轻纺工业,增加出口创汇,以此增加对基础工业设备投资和扩大生产能力资金的积蓄,取得显着成效。而70年代初期起,由于重点转向重化工业过程的过急过猛,出现了对重化工业的重复、过剩投资,降低了经济效益。再则,效率与公平上的不平衡,出现经济增长之同时工潮迭起等并非完美之现象。但从本质上看,应该说不平衡增长实际上是一种交错的平衡增长。

(四)与国际经济变动协调的产业政策与国际化发展战略。韩国在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基础、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及时捕捉和积极利用各个时期国际上产业结构变动的有利机遇,以其协调的产业政策来调整其产业结构。80年代开始,韩国开始推行国际化,力图把其企业全面推向国际市场,按照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冷战结束后,随着愈来愈多的国家重视发展经济,韩国更加强调其经济的国际化、世界化发展,同样,这符合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潮流。

(五)高科技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一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及其人力资源要素的支撑。韩国历来重视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而此战略得到产业界的普遍赞同,认识到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的素质。韩国的大企业大都创办了职工业余学校、职工训练所、人力开发院等职工培训机构。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现任总统卢武玄提出的“构筑技术中心的社会”经济施政纲领,体现了韩国在经济日趋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中,以高尖端科学技术立国的志向。

⑤ 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别是什么急求!!!!!

中国: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朝鲜:政治制度是先军政治,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
韩国:政治制度是三权鼎立、依法治国的体制;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
日本: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
俄罗斯:政治制度是联邦议会制,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
美国:政治制度是议会制,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

⑥ 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的是都是东方国家,所属地区相同,是东亚四国,民族文化也很相近,不同的是:各国文字以及政治制度不同,中朝是社会主义国家,日韩是资本主义国家,另外中国是大陆国家,朝鲜和韩是半岛国家,日本是岛国。

⑦ 韩国为什么三个姓氏就占了一半人口,这与中国一制度有

韩国的朴、金、李这三大姓氏占了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在韩国有一个谚语,那就是在首尔市中心的南山上向下扔一块石头,肯定会砸到一个姓朴、金或是姓李的,这也恰恰说明了韩国三大姓氏垄断的情况,但是不为人知的是,韩国这种情况的产生竟然与中国的一个制度有关。
中国的科举制度传到了韩国,韩国政府为了缓解阶级矛盾,规定通过科举考核,担任国家官员的人就可以拥有姓氏,随着科举制度在韩国的不断发展,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姓氏的平民越来越多,他们在选择姓氏时,往往都会选择朴、金、李这几种皇族姓氏来显示自己身份的高贵,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姓朴、金、李的人口越来越多,而选择稀少姓氏的人却越来越少。

⑧ 中国服兵役制度与韩国服兵役制度

中国从1978年以后,采取了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对于加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积蓄后备兵员具有重要意义。

韩国对男性实行征兵制。大韩民国国军各军种兵役长度为:陆军及海军陆战队24个月,海军26个月,空军28个月。“因良心拒绝服役者”会被判刑监禁。对于身体检查未合格者、体育或学业成绩有特殊表现者、一些取得国外永久居留权且未在国内停留超过一年者可免除兵役。——军事知识篇。

⑨ 请问韩国和中国的会计制度一样吗我准备去韩国留学。

会计制度每个国家和每个国家不一样,因为国情不一样。
但是慢慢地都会跟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你回来估计还会要重考中国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但是中国的会计证很容易考的,只要你在韩国把会计的理论基础学扎实了,回来没问题的,前提是你要学好,考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才能在中国上班。
注册会计师,那是会计界最难的考试了,同时考没必要。因为注会是搞审计的,而且必须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审计,所以你只要考一种就够了。
以上只是我的建议,呵呵,希望采纳。

⑩ 韩国的教育制度和中国的一样吗

韩国的学制采用6-3-3-4的阶梯式的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各为三年,大学四年.另外,还有2-3年制的专科大学. 韩国的高等教育 韩国的高等学校由一般大学,产业大学,教育大学,专科大学,广播通信大学,技术大学组成,一切高等教育机构都在教育人力资源部的管理之下. 高等教育机构的建设宗旨在于同时教育各种学问的基础理论和推动世界发展所需的应用理论,培育能够担任领导者的人才.一般大学的修业年限为4年,(中)医科大学为6年. 专科大学 韩国专科大学的修业年限为2-3年.自一九七八年创办专科大学以来,截至2001年,全国共有159所专科大学,学生总数为952,649名.其中,国立,公立17所;私立142所.随着产业化加速,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大增,各类专科大学应运而生.专科大学的办学宗旨在于培养出理论和实用技术双全的中间级技术人员.专科大学的教育课程有工学,农学,水产学,护理学,家庭经济学,社会福利工作学,艺能,体能等.按照专业,修业年限分为2-3年,护理学系,临床病理学系,物理治疗系,作业疗法系,牙科卫生系,放射线系,水产学系,工学系等的修业年限为3年,其余的为2年. 一般大学 修业年限为4年的一般大学总共有198所.医学,中医学,牙科大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大部分大学规定一个学期最多修业学分为24分,毕业时所需的最少学分为140分.各个大学按照自己的内部情况,规定修业学分,毕业时所需的最少学分,每个学期基本要修业的学分或最少学分,特殊学分的修业方法及限制条件,修业预科所需的学分等.教育课程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两种科目再分为选修科目和必修科目.

阅读全文

与中国有哪些制度和韩国相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9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3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5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3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2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8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8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5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4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4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8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91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3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3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