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看待外交部说没听说过限韩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的措辞,非常有技巧。原文是这样的
“我没有听说所谓的限韩令”,只有第一句,用的是“我”。后面两句用的都是中方。提到了萨德和民意。这意味着什么呢?
1、耿爽没有直接否认限韩令,而说的是“没有听说过”,意思就是告诉对方:相关部门可能是存在有类似指令的,但这并非是中央政府决定的。例如江苏省文化厅,是有权发布行政指令,来限制韩国明星的商业活动,不需要中央政府特批,他有自己的权利,只要不是违法违规。
2、随后,说到中韩之间的人文交流,“但中韩的交流是需要民意基础的”。其中一个重点词汇是“民意基础”,潜台词很明显:这是民众在表达不满的方式,中央政府对此是支持的。
3、(敲黑板!)然后重点来了!把话题引到萨德,意思是,是你们韩国先不仁的,那就别怪我们不义。只要你取消了萨德,那么大家还可以商量。
-------------------------------------------------------------------
在官方正式场合中,这种外交辞令是非常必要的。很多话,不能直接说,以免让对方抓住把柄。但也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
作者:范晓明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2880397/answer/132488278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㈡ 韩国国会通过法案来禁止他国“抄袭”
2018年1月30日,为保护文化产品和音乐知识财产权,韩国国会通过了就职于韩国教育文化体育观光委员会的李东燮议员提出的“文化产业振兴法修订案”和“音乐产业振兴法修订案”两项法案。
近年来,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度和力度都有明显加强,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的知识产权付费意识也在增强,但知识产权上的“过度挪用”情况确实还是存在。张颐武表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法律框架已经较为完善,但在具体执行上还有改进空间。
㈢ 外交部回应韩媒称沙尘暴起源中国,你如何看待韩媒的迷惑发言
韩国媒体称,席卷了中国北方等地区的沙尘暴起源于中国境内韩国媒体在本月15日引用韩国气象厅表态称,中国沙尘暴的天气导致了韩国国内的空气质量下降,看意思是在谴责中国了,我真的是不知道韩国人是咋想的,小小的媒体竟然直接不分青红皂白的对中国进行污蔑和谴责,这是态度的问题,严重的侵犯了中国的名誉权,虽然我们政府大国度量不跟韩国计较,但是我是个普通人,就的说几句了。
中国外交代表也表示韩国媒体不要先入为主。
㈣ 驻华韩文化院成立纠错改正团,韩国偷文化的态度是不是越来越明显了
2月22日,韩国驻华大使馆文化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驻华韩国文化院”发布《第13期“纠错改正团”招募公告》。
公告称,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海外文化弘报院为传播正确的韩国信息及韩国文化,成立了“纠错改正团”。通过“韩国纠错改正服务”,纠正世界各地有关韩国的错误信息,提升国家形象。
有网友评论:韩国人要纠错,是不是首先要正视自身错误比较好?非常精准了。
㈤ 韩剧抄袭中国古代故事和服装,发型,,难道中国任由韩国抄袭,没有法律来保护中国文化吗
不是抄袭,他们的衣冠服饰本来就是效仿明朝的。明亡后,他们认为继承了中华道统而自称“小中华”。
㈥ 中国外交部面对韩国萨德采取什么应对策略
我估计还是老台词,强烈的反对和谴责!
㈦ 国际上怎么看待韩国的剽窃
国际,其实只能在亚洲甚至东亚范围内有点波澜,在西方国家根本没兴趣管这个。这些东西只有亚洲儒文化圈的才清楚,他们也说不清楚
首先,日本。日本其实是最清醒的局外人。对于韩国的文化掠夺和“创世”说,他们也很讽刺的,因为韩国人说酱油是韩国发明的,这点激怒了本来一直冷眼旁观的日本
第二,台湾【省】。作为中国人,当然觉得韩国人这种做法很可笑
第三,北朝鲜。貌似没什么感觉。说不定偷着乐呢,毕竟和韩国同文同种
中国政府只提出“强烈抗议”“非常遗憾”等,外交部嘛,就会说这个。韩国政府就某些言论也公开声明过“绝无此事,纯属谣言”,所以有些言论并非官方认可的,只是韩国民间某些人的意淫而已
PS:韩国端午节申遗中的端午节习俗、目的的确和我们不一样,只是名字相同。
对于孙中山、朱元璋是韩国人这类言论,大部分韩国民众还是不认同的,只是学术界在搅和。
让他们搅和吧,申遗只能政府出面才行,韩国政府绝不敢公然掠夺完完全全属于中国的文化的,所以我们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快中华文化的申遗工作,保护本国文化遗产
㈧ 如何看待外交部发言人针对韩国萨德问题说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说话算数,如世界贸易组织说好的五年后开放金融市场,通信市场,汽车市场,医疗卫生市场,媒体市场,为嘛还高度垄断着呀,中国买一辆宝马车的价格是美国的差不多三倍价钱,说好的开放呢,我很爱国,可面对这些,我无言以对,大国形象在哪呢,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