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韩国周边的中医药怎么交流的

韩国周边的中医药怎么交流的

发布时间:2022-04-27 10:21:48

⑴ 在韩国,有钱人才去看中医,属于上等人的选择

很搞笑啊,你们知道韩医吗?虽然韩医是受中医为基础发展的,但是从此许俊,李在马之后,形成了独特的韩医。

中医和韩医是基础理论就不同,治疗办法也不同,什么叫把中医说成韩医呢?

中医基础是,阴阳论,五行论为基本。韩医是四象体质为基本,中医里面是没有四象体质论。从基础上就不同,治疗办法,对病的看法都不同,怎么能说是一个医学呢?

那意大利面是从中国传过去的“面条”变成意大利面的,那意大利面是中国菜还是意大利菜?

如果有人说“韩医也是用针灸和中草药啊?”,那我问你们“中国炸酱面也是用面和酱拌在一起吃的啊,意大利面也是面条和酱拌在一起吃呢,那意大利面就是中国菜?”

现在大家去麦当劳吃的汉堡是从德国的hamburg steak传过去的,德国的hamburg steak是从蒙古传过去的,那汉堡就是蒙古菜吗?

回答提问者的问题,韩国人去看韩医不是有钱人才去,但是韩医院价格比较高,吃十天的分量的药,可能要10万韩币左右(人民币550多),但是现在的韩国人大学刚毕业的那些初入(第一个月的收入)平均218万韩币(人民币1万2000多)所以跟工资的比率相比不算贵,但是跟西医院的药费是要高得多。

⑵ 怎样能把中药卖给外国人

一部分国家对中医中药还是比较认可的,而且未来会越来越重视,因为现在国外的药物临床试验的门槛在一直提高,以前一种药在老鼠身上临床试验通过就可以在人身上做,但是现在有些国家例如美国规定了很多药物必须临床试验在猴子身上试验过再行,这就造成了试验成本的大幅度提高,所以有些脑子转的快制药企业就将目光瞄准了有几千年临床经验的中医中药。我就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我们这里很多国外留学生来学中医。而卖中药给外国人,还是要参加一些大型的国际药品交易会等等。

⑶ 韩国人声称中医是他们的都是真的吗

是真的。不过那也是以前的说法了,现在很少会有韩国人说出这样的话,说出来不就是被别人耻笑?中国现在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大家都心知肚明。
在韩国中医本来叫做汉医,韩国硬是把这改成了韩医。
以前首尔叫汉城,但是因为汉城有一个“汉”字,韩国不愿和中国扯上关系,就改成首尔。
以前看过一篇韩国留学生写的文,里面就是写说韩国人都认为中国很穷。
因为在韩国,播的中国片子都是很早很老的片子,中国解放初期的片之类的,反正当代片韩国一个都没播,所以有的韩国人就认为,都这个时代了中国还是那么落后。

不过“整个就一石器社会一样” 倒是没有人会这样说。
之前还有人说,韩国人说孔子、李时珍是韩国人。那也完全属于造谣,我哥哥在韩国留学,他就说,韩国人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是傻子的行为,都说:怎么可能会是韩国人。

所以有一些关于韩国的谣言,可能是某些极端分子在叫嚣,或者是某些好事者挑拨是非。
韩国人对中国的东西不怎么感兴趣,他们只关系物质金钱英语等等。

⑷ 为什么中药材要出口到外国

因为国外现在对中药材也有一定的需求。一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有中医药传统的地区,二是海外华人市场有需要,三是澳大利亚、美国等地一些人逐渐接受了一部分中医药保健品等。
日本、韩国的中药及相关保健品产业也比我们发达,有些药材出口后在那里进行精加工。

⑸ 韩国民众怎么看待韩国政府为韩医申遗

据记者了解,“韩医”源于中国医学。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医药即传入朝鲜。公元2世纪末,中国的经典着作《内经》、《伤寒论》等传入朝鲜,与当时的传统医学合流并发展成为朝鲜医学的主流。约在公元5世纪时,中医药已在朝鲜民众中广泛应用。新罗统一朝鲜后,中朝医学交流更加频繁,不少朝鲜历史上的杰出医药家将中医药与当地的文化、哲学、医学、药学融合,并逐步发展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朝鲜传统医学。
在不断发生被别人“抢申”危机的情况下,白庚胜提出,为保护我国利益,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应优先考虑边疆和共存文化。中国应该列出一份源在中国、流在别国及跨国分布的文化遗产清单,按照这个名录,采取优先申报原则。同时采取扩容战略,争取通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交涉,改变每两年才能申报一个项目的局面,加大中国申遗的速度和力度。按照目前申报的速度,即使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518项就需要申报1000多年。

⑹ 韩国中药人才市场

现在中药在国际市场上都不是太好,关键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没有达到数字控制,国外老拿这个说事,老说中药没有确切的药理研究报告,她们都不提倡国民吃这个。外国人吃中药的也基本是中国人带过去介绍给她们吃的。这种情况在欧美尤其突出,她们把中药当保健品而不是药物在服用。韩国不如日本,在日本对中药的研究还是比较先进的,甚至强于国内。你要是想做研究,去日本,待遇非常好但是很辛苦,韩国现在经济就不行,他们扶持本国经济都够呛,别说让中国人赚钱了

⑺ 韩国地毯式筛查成防疫关键,韩国在疫情中借鉴了中国的哪些经验

韩国地毯式筛查成防疫关键,韩国在疫情中借鉴了中国的哪些经验?新冠状病毒十分可怕,现在已经在全世界蔓延,韩国很聪明的模仿中国,他们借鉴了几个方面的经验,下面给大家全面的阐述一下:

三、韩国学习中国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

从新冠状病毒疫情之后,我国采取了中医药结合的方法,这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韩国和中国医护人员交流,使用了相关的方法。

⑻ 为何韩国街道面貌跟中国很像

中国周边很多国家的街道面貌和中国都很像,不仅是韩国,还有日本、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朝鲜等等很多周边国家,尤其是东部和南部的相邻国家,而西部的那些国家和中国的区别就比较明显,比如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北部的蒙古属于游牧民族国家,而俄罗斯则是斯拉夫民族,和中国比起来,各有各的特色。
因为中国的历史久远,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不仅是经济贸易方面,文化方面的影响更是深入到当地老百姓生活得方方面面,就像日本街道可以看见的比比皆是的汉字那样,就像周边很多国家人民生活中都使用筷子一样,还有很多中医药被广泛称之为“汉方”用于治疗当地群众的疾病,汉时中国发明的豆腐也成为各个国家餐桌上的美食,而且,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国门持续对全世界开放,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脚步越来越大,中国经济腾飞的影响力越来越广,会有更多的国家,更多的城市景象,更多的风俗习惯和我们越来越像。

⑼ 日韩中药的起源

日本在我国的经方“六神丸”基础上开发的“救心丸”,年销售额达上亿美元并返销我国;韩国的“牛黄清心液”源自我国的“牛黄清心丸”,年产值接近一亿美元……近年来,日本和韩国对我国传统中药的开发,让我国的中药界人士认识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除此之外,许多有识之士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这些原本在国内业绩一般的传统中药为何在两个东亚邻国却产出了如此大的力量?在中药的国际博弈中,我国的优势何在?又该向日本和韩国学习一些什么?(本文中所称中药即我国生产的中药与日本的汉方药与韩国的韩药的通称——编者注。)

▲日韩中药:“小规模”产生“大能量”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虽然日本和韩国的中医药都是我国中医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且在中药产业的规模、中药生产和研究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远不及我国,但近几十年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和日本的中药产业发展很快,并在国际市场上与我国呈现出竞争的态势。

目前,日本是除中国以外,最大的中药生产国与消费国。1976年以前,日本汉方药年产值不足100亿日元。1976年,随着汉方药被纳入国家医疗保险,汉方药产业、中药材种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目前有汉方药厂200多家,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被日本政府批准适用“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的中药大约有148种。目前日本汉方药年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亿日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中成药、中药保健品贸易中,由日本生产的占很大份额。

90年代以来,韩国中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在韩国国民医疗支出中,中医药占15%,这一比例仅次于我国。韩国的中草药原料种植业较为突出。2004年韩国高丽参出口额超过3.5亿美元。与我国中药注重原料种植相比,其对原料的加工操作规范,标准严格,且包装宣传到位,相同等级的参类产品单价是我国的25倍。

日本和韩国中药产业缘何能以相对较小的规模产生如此大的能量?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前校长龙致贤教授举了一个例子:“牛黄清心丸是我国的传统中成药,韩国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口�汉臀⒔耗业男录列停�谑谐∩先〉昧顺晒Α薄A�孪椭赋觯��返目萍己�俊⒏郊又蹈呤侨蘸�谑澜缰幸┟骋字姓加邢然�母�驹�颉?lt;/P>

龙致贤指出,我国的中药国际贸易的绝对数量并不低,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低,以中药材、饮片或用于生产中成药及保健品的植物提取物居多。日韩等国从我国进口中药原料后,将之加工成质量要求符合国际标准、剂型先进、包装精美的中成药或保健品,便可获得高额利润。事实上,我国是日本汉方药业厂家的主要原料产地。根据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汇编的资料,1998~2001年,日本常用生药(150种)的国产及进口量合计为4.4万吨~6.1万吨。进口生药量占总量的94.6%~97.1%,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

其次,韩国和日本均开发出了中药的拳头产品,出现了一些实力强大的拳头企业。以韩国的人参为例,由于资源的问题,韩国的人参有很多是从我国东北进口的。但在人参产业开发方面,韩国的做法颇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将人参产业分为元参和制剂两类,元参又根据不同的加工方法和质量分为天参、地参、良参、切参、尾参等,分门别类地进行开发;并且将人参资源充分利用,吃干榨尽,开发出高丽参精、丸、粉、胶囊、茶、锭、颗粒等几十种制剂,还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制成人参糖、饮料、化妆品等,集中的开发开成了优势品种。

日本的情况同样如此。目前日本生产的汉方制剂有147种,产品种类有903个。其中,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补中益气汤、加味逍遥散、小青龙汤、六君子汤、当归芍药散等十种汉方药制剂的产值占全部汉方制剂的51.05%。目前日本拥有汉方制药厂42家,津村、钟纺、大衫、帝国、本草等几家较大的汉方药制药企业,占汉方药全部产值的97%以上。生产厂家的集中,保证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质量,也使企业有较多的资源进行产品研发。

▲中国中药:家大业大后劲足

龙致贤认为,在目前的中药国际竞争中,日本和韩国虽然抢去了一些风头,但我国在中药资源、中药人才储备、中药科研的深度与广度、中药产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明显,为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后劲。

从产业规模来看,据统计,2005年我国实现中药工业总产值(现价)1169.6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086.25亿元,利润总额102.09亿元,在全国医药工业占比分别达到26.4%、25.8%和29.0%。截至2005年年末,我国共有中药企业1636家,占全国医药行业企业(5053家)的32%。其中,中药企业1283家,中药饮片企业353家,另外还有数千家保健品厂。

目前我国生产的中药剂型已达40多种,特别是中药针剂、粉剂、软胶囊、缓释剂、气雾剂等先进剂型的应用,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品质量。中成药产品结构得到调整,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及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批名优产品、着名商标及一批产值过亿元、利税达千万元的企业已经涌现。

从中药研发来看,建国以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中药科研人员,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队伍。目前我国有94所中医药科研机构,近年来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一批综合性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更多地参与到了中药的研发中,壮大了中药科研队伍,形成了多学科参与中药科研的局面。

而且,我国初步建立了技术较先进、与国际通行规范较为接轨的药物创新体系雏形。国家对于新药筛选中心、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平台、新制剂和新剂型研究技术平台等给予了大力支持,逐步形成了国家中药创新体系。

龙致贤指出,目前我国中成药产业若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法,加强中药研发。

其一是加强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有效地保护好我国中医药的宝贵财富。他指出,中药特别是复方中药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利用现有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独特性,对于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侵权事件等内容,没有明确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制约了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

二是不断进行科技攻关,深入研究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并能说明其作用机理,特别是中药毒副作用的机制。目前,我国已对190余种常用中药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现代研究,其中不少毒性成分已被证实在何种情况下可“变毒为宝”,成为良药,但相比临床上常用的四五百种中药来说,还远远不够。

三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他强调,中药有了GAP、GMP标准,但是尚不能全面反映中药产品的质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四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管理下,集中有限的科研人员与经费系统地进行拳头产品的开发。

五是加强临床研究,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保证中药有效、安全、方便地应用。

龙致贤指出,我国是中药的故乡,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药资源库与最庞大的中药消费群体,因此只要潜心进行科技攻关,必然成为世界中药产业的中心。

⑽ 关于韩国电视里经常出现的补药

韩国文化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
所谓的“韩医”和“韩药”就是中医药
所以他们采用的补药一类和中医药里的基本上都是一致~
不管什么药方也是对症施治的~
不是一方治百病的~

阅读全文

与韩国周边的中医药怎么交流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9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3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5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3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2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8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8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5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4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3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8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9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3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3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