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叫火鸡
又名七面鸟或吐绶鸡,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火鸡体型比一般鸡大,可达10公斤以上。
② 火鸡面,没火也没鸡,为什么叫火鸡面
这就要先从火鸡说起了,火鸡,特别是烤火鸡是西方国家的一道传统美食。
如果在吃面的过程中加入火鸡,那更是美味无穷,但是,火鸡是好吃,但是做火鸡却是费时费力,所以就有聪明人士想到,把火鸡当做调料,加入方便面中,那不就解决这一难题了吗?于是,火鸡面就此诞生了。这种风俗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在一六二零年的圣诞节,大批来自英国的移民抵达美洲大陆的朴里茅斯山。当时,那儿物产贫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鸡,于是他们便捉火鸡,作为过节的主菜。因此圣诞大餐里,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干布丁、水果饼、鸡尾酒之外,当然少不了火鸡了!
③ 火鸡的介绍
火鸡(学名:Meleagris gallopavo)亦称吐绶鸡,是在墨西哥的瓦哈卡地方首先驯化成家禽的,时间大约相当于欧洲的新石器时代(欧洲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五千年)。火鸡于十五世纪末输入到欧洲,引入中国的时间更晚。火鸡现在北美洲的南部还有野生的。和其他鸡形目鸟类相似,雌鸟较雄鸟小,颜色较不鲜艳。火鸡翼展可达1.5~1.8米,是当地开放林地最大的鸟类,很难与其他种类搞混。火鸡共有六个亚种,现代的家火鸡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驯化当地的野生火鸡而得来。
外形特征
火鸡体型比家鸡大3~4倍,体长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体重2.5~10.8千克。嘴强大稍曲。头颈几乎裸出,仅有稀疏羽毛,并着生红色肉瘤,喉下垂有红色肉瓣。背稍隆起。体羽呈金属褐色或绿色,散布黑色横斑;两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驳,末端稍圆。脚和趾强大。体羽从乳白色至棕灰色至黑色褐黑色,闪耀多种颜色的金属光泽。头、颈上部裸露,有红珊瑚状皮瘤,喉下有肉垂,颜色由红到紫,可以变化。雄火鸡尾羽可展开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
颈、足像鹤,嘴尖冠红且软,毛色如青羊,脚有两指,爪甲锋利,能伤人至死。墨西哥的普通火鸡亚种与美国东南和西南部的普通火鸡在羽毛斑点和腰部颜色上稍有差别,但羽衣基本上均为黑色,并带有虹彩光泽的青铜色和绿色。成年雄体头部裸露,有皮瘤,一般情况下呈鲜红色,但兴奋时变成白色,带亮蓝色。普通火鸡的其他明显特征是从额至喙有一个长形红色肉质饰物;喉部有肉垂,胸部具有一个黑色、质地较粗、似被毛的羽簇,称为髯,有脚距突起。雌鸟的重量一般只有雄鸟的一半,头部的皮瘤及肉垂也较小。
营养价值
火鸡肉鲜嫩爽口,野味极浓,瘦肉率高,蛋白质含量丰富,胆固醇低、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达30.5%,而且富含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蛋氨酸和赖氨酸都高于其它肉禽,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也含量丰富,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等神奇功效。肉性温微热,味甘香,滋补作用较强,对怔忡心悸、头晕目眩、脾胃虚寒、食欲不振、久病体虚、腰膝乏力等有良好的功效。
医疗价值
1. 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2. 养胃:暖胃,治疗胃寒症。
3. 止泄:适宜脾虚型腹泻患者,症状是: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4. 调经:调理经期过长(短)或是月经过少(多)。
5. 补肾虚: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的肾阴虚。
6. 通乳生乳:有开胃健脾、消除寒气、催生乳汁之功效。
7. 其他功效:用于虚损羸瘦,病后体弱乏力;脾胃虚弱,食少反胃,腹泻;气血不足,头晕心悸,或产后乳汁缺乏;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遗精,耳鸣耳聋,月经不调,脾虚水肿,疮疡久不愈合等。
④ 火鸡是什么
火鸡,又名吐绶鸡,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体型大、生长快、肉质佳、瘦肉率高、抗病力强、适应广、耐粗饲的大型肉用野生鸡种。火鸡产肉能力极强,是生产动物蛋白质的佼佼者,因而被誉为撛烊饣�鲾。火鸡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家禽肉品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拿大97年的火鸡产量是1.4 亿公斤,产值2.588亿美元。美国有7347家农场在饲养火鸡,是饲养火鸡最多的国家,其饲养量大约在3亿只左右。在美国,火鸡肉已成为一种相当普及的大众化食品,人均消费量达到18磅(约合8.12公斤),而且还在继续增加。
火鸡有多个品种,常见的有尼古拉(又名美国宽胸白羽)、青铜色和贝蒂纳等。其中尼古拉个体大,生长快,是目前饲养最多最受欢迎的火鸡品种。尼古拉成年公鸡体重20~25公斤,母鸡12~15公斤,年产蛋量120~140枚。青铜色和贝蒂纳的个体较小,但产蛋较多,6月龄公鸡体重12~15公斤,母鸡6~8公斤,年产蛋量140~160枚。
尼古拉7月龄(30~31周龄)开始产蛋,自然饲养条件下有春季和秋季两个产蛋高峰,人工控光控温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产蛋繁殖。尼古拉种用母鸡年产蛋一般限制在100~120枚,蛋重75~80克,孵化期28天。出壳1日龄的小火鸡重约65克,10周龄公鸡重5公斤,母鸡4公斤;6月龄可达到成年鸡体重。商品肉用火鸡14~22周龄屠宰上市,体重5~12公斤,料肉比2.5~3:1,屠宰率为活重的85~90%,胸肌和腿肉占体重的40~50%,适于机械化屠宰和分割加工。
火鸡具有野生动物的特性,高蛋白(蛋白质含量27%,普通肉鸡只有23%),低脂肪(2~3%),胆固醇含量低(0.06~0.1%),肉质鲜嫩可口,是妇女、儿童、老年人的保健食品,更是肥胖人士理想的减肥食品。常食火鸡肉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有防治作用。不仅火鸡肉味美质佳,火鸡蛋也是优良的食品,火鸡蛋蛋黄丰富,韧性好,属于品质上好的禽蛋。
火鸡杂食性、食性广、耐粗饲,能采食青草、青菜、草籽、树叶、瓜果等多种青绿饲料。火鸡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对鸡舍条件和管理水平要求低,放牧、散养和圈养均可。饲养火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既能增加就业机会,又能充分利用饲料资源。火鸡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粗饲节粮型特种养殖品种,值得在我国广大城乡推广饲养。在饲料粮紧缺的情况下,发展火鸡养殖业是利用低质饲料资源,获得优质禽肉蛋的理想途径。农业部制定的1988~2000年菜篮子工程方案中把火鸡养殖列为国家星火计划的科技兴农项目之一。
常见火鸡品种:
重型尼古拉火鸡(又名美国宽胸白羽):由美国尼古拉火鸡育种公司通过45年人工选育的优良品种。6月龄公鸡体重20~25公斤,母鸡12~15公斤。母鸡7月龄开始产蛋,年产蛋量120~140枚。
青铜色火鸡(黑花):是最着名和分布最广的火鸡品种。年轻火鸡脸板为黑色,成年火鸡为黑灰色。6月龄公鸡体重12~15公斤,母鸡6~8公斤。母鸡6月龄开始产蛋,年产蛋量140~160枚。
贝蒂纳(白色):体重、开始产蛋年龄和产蛋能力与青铜色火鸡相似。
荷兰白火鸡:成年火鸡标准体重公火鸡15公斤,雌火鸡8公斤。
⑤ 火鸡资料
火鸡学名吐绶鸡,又名七面鸟,原产美洲,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食草节粮型肉用高档野味珍禽。
经济价值
火鸡肉嫩味美、口感好。火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比其它禽类高20%,而脂肪含量则低21%,且胆固醇含量低。火鸡以食草为主,肉质鲜嫩,无膻无臭,无药物残留,味道纯厚可口,老少皆宜,既能适应高档餐桌,亦要满足普通家庭,是滋补营养和美食兼备的佳品。
养殖效益
火鸡有体大生长快、产肉率高、繁殖力强、易于管理、效益高等特点。
火鸡体大生长快。正常情况下,140天重型火鸡公鸡可达16~20公斤,母鸡可达9~15公斤;中型火鸡公鸡可达13~15公斤,母鸡可达8~10公斤;轻型火鸡公鸡可达10~12公斤,母鸡可达5~8公斤。
火鸡产肉率高。火鸡有发达的胸肉和腿肉,占活重的40%以上,活体屠宰率达64%,胴体屠宰率达85%以上。
火鸡繁殖力强。人工孵化每只火鸡可年产180枚蛋,自然孵化可年产80~100枚,授精率,孵化率均在90%以上。火鸡一般生长发育到6~7月龄开始产蛋,每产15~25枚蛋时,开始抱窝,孵化期26~28天,小鸡出壳后10天左右重新开始产蛋,产到15~25枚时,再次孵化,生产周而复始,不断循环。采用人工孵化,不让母鸡抱窝,则可以持续产蛋。
火鸡易于管理。火鸡在美洲原是野生动物,以植物秸秆、嫩味、籽实、昆虫为食,能够抗热耐寒,风雨露宿,拨雪觅食,适应各种恶劣条件。人工饲养,一切农作物秸秆粉碎成粉拌匀,均可作为火鸡饲料,舍饲放牧均能适应。农村每人饲养300~500只不影响其本职工作。仔火鸡出生重、大,成活率高。一般刚出壳的火鸡体重可达110~130克,成活率在95%以上。
火鸡投入产出比高。火鸡是草食动物,投入精料很少,正常饲养除青草外,每只每年只需投入水电费饲料费20元,即可达到科学饲养的效果,可收入80~100元投入产出比在1:4~5。具有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优点。
市场分析
火鸡在国外很受欢迎,早已进行规模工厂化养殖,我国虽然引进时间不长,但因火鸡生长快、个大、肉嫩味美、营养丰富、食草节粮国民经济建设迅速,被列入“国家星火”开发致富项目,发展前景可观。
⑥ 火鸡是什么,为什么叫“火鸡”
火鸡即吐绶鸡(turkey),又称七面鸡,本为野生,现已驯化为肉用家禽。全身被黑、白、深黄等色羽毛。头、颈上部裸露,有红珊瑚状皮瘤,喉下有肉垂,颜色由红到紫,可以变化。公火鸡尾羽可展开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母火鸡重为8-9千克,年产火鸡蛋50-80枚,每枚蛋重20-80克。目前饲养品种以“青铜火鸡”和“白色火鸡”为多。
火鸡以其体形大,生长迅速,抗病性强,瘦肉率高而受人瞩目,可与肉用鸡媲美,被誉为“造肉机器”。火鸡肉不仅肉质细嫩、清淡,而且在营养价值上有“一高二低”的优点。一高是蛋白南含量高,在30%以上;二低是火鸡肉在国外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同时,火鸡肉也是益气补脾的食疗佳品。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以火鸡肉代替牛肉、猪肉、羊肉和鸭肉。
火鸡是美洲特产,在欧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经被印地安人驯化。火鸡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因为欧洲人觉得它的样子像土耳其的服装:身黑头红。欧洲人很喜欢吃烤鹅。在移民到美洲之后,还没有养好鹅就有了吃鹅的要求,于是就吃火鸡,竟然发现火鸡比鹅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鸡。于是烤火鸡成了美国人的大菜,重要节日中必不可少。
这种风俗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据说在一六二零年的圣诞节,大批来自英国的移民抵达美洲大陆的朴里茅斯山。当时,那儿物产贫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鸡,于是他们便捉火鸡,作为过节的主菜。
因此圣诞大餐里,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干、布丁、水果饼、鸡尾酒之外,当然少不了火鸡这位“仁兄”了!
火鸡的做法
火鸡的最传统做法非常简单,您只需要用盐和花椒末将火鸡里外充分涂抹,然后在烘炉中烘烤3小时左右即可。
圣诞节的火鸡
吃火鸡的历史已经有近四百年了。这个象征丰收团圆的感恩大餐“Christmas Dinner”和“Thanks giving Dinner”中的“Dinner”原本并非指晚餐。而应该在中午吃。由于感恩节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已经非常接近圣诞节这个一年中的大节日。而圣诞节正是感恩耶稣降临的日子。因此,象征感恩的火鸡大餐便延伸到了圣诞节。
餐桌上的火鸡
美国人吃火鸡的习俗是将火鸡的腹内装填各种材料,放入烤箱内烤熟。等烤熟后将整只火鸡端上桌,再用刀叉把烤好的火鸡分切一起享用。换句话说,他们吃的是“全鸡”。至于为什么不分好再端上桌?这大概就像我们在大年夜吃鱼,不会用鱼片而用全鱼上桌是一样的道理。不但兼顾了菜色的美观和视觉的丰富性。同时,也有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的享用大餐的象征
⑦ 火鸡最早发源于那里
火鸡是美洲特产,在欧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经被印地安人驯化。因为欧洲人觉得它的样子像土耳其人的服装:身黑头红,所以称它为“土耳其”。欧洲人很喜欢吃烤鹅。在移民到美洲之后,还没有养好鹅就有了吃鹅的要求,于是就吃火鸡,竟然发现火鸡比鹅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鸡。于是烤火鸡成了美国人的大菜,重要节日中必不可少。现代的家火鸡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驯化当地的野生火鸡而得来
⑧ 火鸡的产地在哪
火鸡即吐绶鸡(turkey)。鸡形目——吐绶鸡科——吐绶鸡属的一种。因发情时扩翅展尾成扇状,肉瘤和肉瓣由红色变为蓝白色,所以又叫七面鸟(或七面鸡)。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和中美洲,本为野生,现已驯化为肉用家禽。现各国多引进饲养。
火鸡是美洲特产,在欧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经被印地安人驯化。火鸡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因为欧洲人觉得它的样子像土耳其人的服装:身黑头红。欧洲人很喜欢吃烤鹅。在移民到美洲之后,还没有养好鹅就有了吃鹅的要求,于是就吃火鸡,竟然发现火鸡比鹅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鸡。于是烤火鸡成了美国人的大菜,重要节日中必不可少
⑨ 火鸡产地和特性
火鸡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和中美洲,本为野生,现在各国都有引进饲养。体型比家鸡大三四倍,性情温顺,喜群居,行动迟缓,杂食。
⑩ 何为火鸡
火鸡即吐绶鸡(turkey)。鸡形目——吐绶鸡科——吐绶鸡属的一种。因发情时扩翅展尾成扇状,肉瘤和肉瓣由红色变为蓝白色,所以又叫七面鸟(或七面鸡)。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和中美洲,本为野生,现已驯化为肉用家禽。现各国多引进饲养。
火鸡是美洲特产,在欧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经被印地安人驯化。火鸡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因为欧洲人觉得它的样子像土耳其人的服装:身黑头红。欧洲人很喜欢吃烤鹅。在移民到美洲之后,还没有养好鹅就有了吃鹅的要求,于是就吃火鸡,竟然发现火鸡比鹅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鸡。于是烤火鸡成了美国人的大菜,重要节日中必不可少。
鸡形目(Galliformes)吐绶鸡科(Meleagrididae)两种鸟类的统称。最着名的是普通火鸡(Meleagris gallopavo),原产于北美洲,为猎禽,现已广泛饲养供食用;另一种眼斑火鸡(Agriocharis ocellata或Meleagris ocellata)。英语中有一些与火鸡无亲缘关系的鸟也叫turkey如Australian turkey,brush turkey(灌丛火鸡)、water turkey(水火鸡),参阅鸨(bustard)及蛇鹈(snakebird)各条。
普通火鸡的驯化可能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前始于墨西哥的印第安人。1519年火鸡首次被引进西班牙。1541年引入英格兰。火鸡在英格兰普遍饲养后,turkey-cock被用来称火鸡,该词以前用以称一种来自伊斯兰地区或突厥地区的家禽珠鸡。英国殖民者17世纪把在欧洲育成的火鸡品种引进北美洲东部。约1935年前人们养殖火鸡主要是为了利用其美丽的羽毛,后来才重视培育肉质优良的品种。
今天墨西哥的普通火鸡(Meleagris gallopavo)普通火鸡亚种与美国东南和西南部的普通火鸡在羽毛斑点和腰部颜色上稍有差别,但羽衣基本上均为黑色,并带有虹彩光泽的青铜色和绿色。成年雄体头部裸露,有皮瘤,一般情况下鲜红色,但兴奋时变成白色,带亮蓝色。普通火鸡其他明显特征是从额至喙有一个长形红色肉质饰物;喉部有肉垂,胸具一个黑色、质地较粗、似被毛的羽簇,称为髯,有脚距突起。雄鸟的体长可达130公分(50吋),重可达10公斤(22磅),但平均体重要轻一些;雌鸟的重量一般只有雄鸟的一半,头部的皮瘤及肉垂也较小。家养品种的肉味美,体重可能还要重得多。
在许多欧洲国家,人们一直习惯在圣诞节吃烤火鸡。在美国,人们尤喜于感恩节吃火鸡。因此火鸡制品往往是季节性的。但在美国及其他国家长年都可以买到去骨的火鸡瘦肉卷,买回家即可烹调。
野生火鸡喜栖息于水边林地。吃种子、昆虫,偶尔也吃蛙和蜥蜴。受惊时会迅速跑到隐蔽地方,但也能短距离(约0.4公里[0.25哩])飞行。在美国原先因过分猎取而数量下降,现在各州实行狩猎管理法,其数量已得恢复。
求偶时,雄鸟展开尾羽,翅膀下垂,抖动羽翈作声,缩头阔步行走,并发出急促的咯咯叫声。一只雄鸟配一群雌鸟,每一雌鸟产8∼15枚淡褐色有斑点的卵,卵产于地面低洼处;孵化期28天。
中美洲的眼斑火鸡较普通火鸡小;头部蓝色,从额到喙的肉质结构淡红黄色;羽毛尖端鲜明;酷似孔雀;除喙下有肉垂外,头顶部有一个尖端黄色的瘤突。该种从未经驯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