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韩国京什么城

韩国京什么城

发布时间:2022-05-13 13:57:17

⑴ 韩国首都叫什么是哪里

原来叫汉城.
汉城市今年1月宣布,将该市中文译名改为“首尔”,韩方希望在中国也使用这一新译名。此间专家认为,韩国首都使用中文译名“首尔”,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中国有关外国地名翻译使用规定。

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汉城 (Seoul) ,人口1027.7万(2003年)。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汉城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 。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汉城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2005年1月,汉城市市长李明博在汉城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

⑵ 韩国首都是汉城还是首尔

2005年1月,首尔(旧译“汉城”)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韩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首尔是韩国的首都,在这个之前韩国的首都叫汉城地区是同一个地区只是名字不同。首尔(英文:Seoul;谚文:서울),全称首尔特别市,旧称汉城。首尔不但是韩国首都,而且是国际化大都市,同时是韩国第一大城市,韩国的文化中心,政治,经济,科技等中心发展城市。首尔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千米,距东海岸约185千米,北距朝鲜平壤约260千米。

⑶ 为什么韩国首都以前叫汉城现在叫

在汉字文化圈中,京城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首都,或者和首都有相同地位的重要城市,比如陪都,留都等。其实都可以用京城来称呼。在汉语中,“京”的意思就是百姓建筑起来的高土堆,后来才引申为京城、国都。南京、西安、北京就都是中国古代的京城。
在东亚汉字文化圈子中,名字中带京的城市并不是很多,中国也就是南京、北京,日本也就是东京和京都,这些带京的城市,很多都是国家的都城,因此有一种惯例,也就是只有国都,或者和国都有相同职能和地位的城市才能够叫“京”。

首尔原来的名字叫汉阳,在1349年的时候,朝鲜太祖李成桂迁都了,他将都城开京迁往汉阳,李成桂将新都城的名字命名为汉城。汉阳是因为汉江而取名的,地理和气候上讲究山南水北为阳,汉阳刚好在汉江的西本面,于是就有了汉阳这个名字。
朝鲜半岛上高丽的都城是汉京,也有一个京字,李成桂迁都汉城后,汉城没有成为汉京,或者京城,李成桂将开城和汉城周围的地区叫做京畿道。

到了朝鲜王朝时期,汉城又被称为京和都城了,韩国人是非常想把汉城叫做京城或者京都的,日本人已经有京都了,所以韩国人认为汉城叫“京城”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到后来,韩国人对“京城”这个名字恨到了极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在1910年的时候,日本正式将朝鲜半岛吞并,并把汉城改为了京城府,日本人在汉城设立的府和他们国内的市是一样的,日本人是想长期在这里居住的,例如1929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的时候,他们觉得日本会经常颤抖,会不安全,想迁都到亚欧大陆,而韩国的京城就是日本最佳的迁都之地。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韩国独立后,“京城”这两个字韩国人是铭记于心的,在韩国人眼中,这两个字代表了屈辱,也代表了殖民,于是韩国立即将汉城改为首尔。首尔这两个字,在汉语中是首邑的意思,首邑也就是第一个城市的意思,这个词的英文是Seoul。2005年之前,韩国的首都有两个名字,韩语称为首尔,而汉语则称为汉城。

韩国政府为了便利起见,于是正式将汉城改为了首尔,这是为了防止一个首都两个名字的混乱。关于首尔这两个字,按照汉语确实是首都的意思,这个名字在1945年就出现了,然而首尔的汉字词还是汉城,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人们一直把韩国的首都叫成汉城,因为2005年韩国政府规定了,所以人们都开始叫首尔了。
因为首尔是“Seoul”的音译,所以首尔是朝鲜半岛上唯一一个没有汉字名的城市,不过也有人说,“首尔”其实也是汉字词,首尔的汉字词就是首邑。

⑷ 韩国的首都是哪

首尔...

韩国首都首尔(Seoul,旧译“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国陆、海、空交通枢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距东海岸约185公里,北距平壤约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长处为30.3公里,东西最长处为36.78公里,总面积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万(2003年)。

(英:Seoul,韩:서울.旧译“汉城”英:Hansong,韩:한성)

2005年1月,首尔(旧译“汉城”)市市长李明博在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⑸ 韩国首都首尔(原称汉城)简介

韩国首都首尔(Seoul,旧译“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国陆、海、空交通枢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距东海岸约185公里,北距平壤约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长处为30.3公里,东西最长处为36.78公里,总面积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万(2003年)。

2005年1月,首尔(旧译“汉城”)市市长李明博在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首尔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环绕,市区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势较高。北汉山、道峰山、鹰峰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东北部有水落山、龙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圣山、牛眠山等,东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尔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岳山、仁旺山、鞍山等环绕成内廓,中间形成盆地。

韩国第一大江——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把首尔分为南、北两部分,流经市区的河流长度约41.5公里,宽度为400—1000米,水深达6—10米。江中由冲积而形成的两个岛屿——汝矣岛(约7平方公里)和蚕岛上建有韩国最大的汝矣岛广场和全市最高的建筑物、63层的国会议事堂及使馆区。

首尔作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礼城定都,后改称首尔。公元392年—475年高句丽占领这一地区,将汉江南北地区称为北汉山州,把现在首尔附近称为南平壤。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后,将此地编入汉山州。高丽成宗(公元960—997年)将此地升格为杨州牧(高丽12牧之一),1068年又将其升格为三小京(西京、东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宫,1308年升格为汉阳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兴土木,1394年迁都此,称首尔府。1910年日本强占时,改称京城府。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1949年8月,韩国将首尔定为“首尔特别市”。

首尔市立美术馆

首尔的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初,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此外,首尔还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尔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各国游客可方便地自由来往首尔与欧美各国之间。在国内,首尔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尔—仁川线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高速公路途经水原、天安、大田、龟尾、大邱和庆州等工业中心城市,标志着韩国在扩建其交通运输网络使其现代化的努力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尔地下铁路有5条线,铁路体系总长度达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铁路拥有最先进的设施,售票和收费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

首尔还是韩国的文化、教育中心,设有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大专院校34所。

市内保留着许多名胜古迹,主要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和秘苑(御花园)等。市区内的浓荫下,古老的宫殿、庙宇等同直入云霄的现代建筑群交相辉映,显示了首尔既古老又现代的历史和时代风貌。

首尔也是游客购物的理想天地,可以在市中心的新世界、乐天、美都波、东邦广场等大型百货商场购买免税商品,首尔的免税商品均为统一规定的价格。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

⑹ 韩国首都是汉城还是首尔

韩国首都是首尔。

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李明博宣布汉城的中文名称正式更改为“首尔”,并正式向中国方面要求协助改名,曾一度引发中国大陆内部的舆论讨论。有认为其系出于“去中国化”或“自我文化中心”的想法。

二次大战之后至亚洲金融危机前,作为韩国首都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汉江奇迹”,并孕育了三星、现代等大型财阀。

(6)韩国京什么城扩展阅读:

2010年,韩国政府放弃从2003年以来迁都世宗市的计划,首尔仍继续维持首都地位。2010年11月,首尔市承办二十国集团峰会。

2012年7月1日,世宗市正式启用为行政中心城市后,青瓦台、韩国国会、大法院等重要国家机关仍然驻于首尔,而其他36个政府机构则于2012年9月至2014年年底期间陆续迁往世宗,陆续分担首尔市的行政首都职能。

⑺ 韩国的首都是什么

首尔
韩国首都首尔(Seoul,旧译“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国陆、海、空交通枢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距东海岸约185公里,北距平壤约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长处为30.3公里,东西最长处为36.78公里,总面积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万(2003年)。

(英:Seoul,韩:서울.旧译“汉城”英:Hansong,韩:한성)

2005年1月,首尔(旧译“汉城”)市市长李明博在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首尔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环绕,市区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势较高。北汉山、道峰山、鹰峰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东北部有水落山、龙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圣山、牛眠山等,东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尔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岳山、仁旺山、鞍山等环绕成内廓,中间形成盆地。

韩国第一大江——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把首尔分为南、北两部分,流经市区的河流长度约41.5公里,宽度为400—1000米,水深达6—10米。江中由冲积而形成的两个岛屿——汝矣岛(约7平方公里)和蚕岛上建有韩国最大的汝矣岛广场和全市最高的建筑物、63层的国会议事堂及使馆区。

首尔作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礼城定都,后改称首尔。公元392年—475年高句丽占领这一地区,将汉江南北地区称为北汉山州,把现在首尔附近称为南平壤。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后,将此地编入汉山州。高丽成宗(公元960—997年)将此地升格为杨州牧(高丽12牧之一),1068年又将其升格为三小京(西京、东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宫,1308年升格为汉阳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兴土木,1394年迁都此,称首尔府。1910年日本强占时,改称京城府。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1949年8月,韩国将首尔定为“首尔特别市”。

首尔的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初,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此外,首尔还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尔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各国游客可方便地自由来往首尔与欧美各国之间。在国内,首尔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尔—仁川线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高速公路途经水原、天安、大田、龟尾、大邱和庆州等工业中心城市,标志着韩国在扩建其交通运输网络使其现代化的努力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尔地下铁路有5条线,铁路体系总长度达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铁路拥有最先进的设施,售票和收费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

首尔还是韩国的文化、教育中心,设有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大专院校34所。

市内保留着许多名胜古迹,主要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和秘苑(御花园)等。市区内的浓荫下,古老的宫殿、庙宇等同直入云霄的现代建筑群交相辉映,显示了首尔既古老又现代的历史和时代风貌。

首尔也是游客购物的理想天地,可以在市中心的新世界、乐天、美都波、东邦广场等大型百货商场购买免税商品,首尔的免税商品均为统一规定的价格。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
2005年1月19日,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韩国为何改称本国首都“汉城”的中文名字?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等韩国官方人员的解释比较牵强。因为即使改换了“汉城”汉语的名称为“首尔”,也存在着翻译上及使用习惯上的混乱问题。况且,汉语中的外国地名也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并非完全是音译,美国的盐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译。

“汉城”的称呼则沿用了韩国古代历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战结束以后,韩国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Sieur),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韩国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因此,可以说,韩国这次改换首都的汉语名称绝非像表面上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复杂的考虑。

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政府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他们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称“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

另外,“汉城”是中国人几百年前至今一直习惯称谓的名字。虽然它由韩国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现代的韩国人总觉得不是本国的名称,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汉朝。对于汉朝,一些韩国人又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认为汉武帝在朝鲜(专题,图库)设立的四个郡是对朝鲜半岛的侵略。

因此,一些韩国人对这一名称有不良的心理情结,有意更改译名。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韩国官方为这次改名的解释,仅仅是表面的,这是以国际惯例和便于国际交往来掩盖更加深层的心理情结,努力摆脱汉字文化对韩国深厚影响的一种尝试。

对此,我们应该持一种比较平和与理解的态度。朝鲜民族在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扬朝鲜本民族的文化,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地位,努力摆脱外来文化影响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应该随意扣上狭隘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韩国自身在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应该不分好坏一概拒绝。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朝鲜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

在具体对待这次改名的问题上,韩国有权利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译名,但是中国以及其他汉语权的国家也有权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新译名。接受与不接受,这也是中国与其他汉语国家应有的权利,韩国应当予以尊重。因为对中国等这些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译法上的问题,而涉及了历史习惯、经济费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198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

⑻ 韩国的首都是哪里

首尔,韩国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亚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韩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⑼ 韩国京畿道城南是个怎么样的城市啊

城南市(朝鲜语:성남시,Seongnam)是韩国京畿道中央的一个市,位于韩国首都首尔的江东区以南,比邻首尔,是韩国首都圈的其中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城市。城南市面积141.82平方公里,人口977,166人(2004年终统计)。由于现时城南市的人口接近100万人,所以最近有要求升格为广域市的请求。
面积:141.82平方公里 人口:1,023,009人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213.4人 下辖行政区:3区, 44洞。城南市距离首尔的市中心约26公里,北面是首尔市的江东区,东面是广州市及河南市,西面是义王市、果川市,南面是龙仁市。 由于城南市距离首尔的江南区、瑞草区等副都心地带非常近,它是不少打工一族的理想置业地点,加上国铁盆唐线的开通,使当地人口急速上升。城南市取名于南汉山城之南侧。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在城南市建立都邑。城南市原来是京畿道广州郡的一部份,大韩民国建国初期开始开发。
1973年7月1日,根据在同年3月12日制订的法律第2597号,从原来广州郡的东远面 (대왕면)、乐生面(낙생면,亦作金谷里)·돌마면和중부면的단대리·상대원리·탄리·수진리·복정리·창곡리组成新的城南市。全市分为三个区,分别是:西北部的寿井区(수정구)、东北部的中院区(중원구)及南部的盆唐区(분당구)。

⑽ 韩国首都汉城什么时候改名叫首尔的,为什么

在2005年1月,韩国政府宣布“서울”的中文翻译名称从“汉城”正式更改为“首尔”意味“首善之都”。

原因:在2005年以前,韩国的首都有两个名字,韩语固有词称为“首尔”,汉字词称为“汉城”。为了规范起见,2005年韩国政府正式将汉城更名为“首尔”,因为一个城市有两个名字,容易引起误解。比如韩国有首尔大学,也有汉城大学,很多时候人们把汉城大学误认为是首尔大学。

(10)韩国京什么城扩展阅读

韩国首都首尔名称的历史以及由来:

首尔最早的名称是汉城,是高句丽的别都,三京之一。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开京(今开城)建立朝鲜王朝,1394年迁都汉阳,即今日之首尔。此后,汉阳一直都是朝鲜的首都。日据时代,汉阳降格为汉城府,直到与开城府一同被并入京畿道为止。

1945年复国后,再度从京城改称为서울(英译Seoul)”。朝鲜战争爆发后,原汉城(今首尔)在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之间四度易手。韩国光复之后,独立政府1948年起使用韩语固有词“서울”(意思为“首都”),因当时无汉字名称,故中国等继续使用汉字名汉城称呼。

1949年提升为特别市后,首尔也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直到1973年为止。首尔在1988年曾举行过奥运会,2002年亦与日本东京合办世界杯,首尔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宣布“서울”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并通知中国政府。

阅读全文

与韩国京什么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