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韩国都有哪些企业面临破产
韩国疫情之下的影响逐渐进入白热化,韩国如今很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破产,这些中小企业包括制造业、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以及一些私立教育行业。制造业因为出口受阻,没有订单,因此无法维系下去。而零售业,因为疫情期间,大部分人在家隔离,不再上街逛街,而没有客户源。在高额的房租下,这些零售业也不得不选择关门大吉。私立的学校,因为需要严格遵守防疫举措,不能一个班级有太多的学生,招生不力的情况下,在加上人力成本等加大,这些私立的学校举步维艰,也难以支撑下去。
可想而知,韩国的经济受疫情的影响正在凸显出来。韩国的经济正是世界经济的缩影,很多国家都是如此,经济非常差劲,各行各业都在难熬的阶段。
② 历史上有哪些消失的汽车品牌或车型
1.上海牌——33年历史(1958—1991年)
“上海”牌轿车1958年至1991年共生产了77054辆,曾是国内销量最大的国产轿车,也曾是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堪称中国车企老前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国宾车队曾动用了100辆上海牌轿车和20辆红旗,又壮观又气派。随着改革开放后合资风潮的兴起,国家对上海牌的扶持力度逐渐减弱,相对技术条件落后的上海牌,最终也在1991年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③ 疫情影响加剧:多家海外车企被迫停产,现代日亏7亿
▲国内典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全球化布局(表格来自《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报告(2018~2019)》)
此外,许多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看好中国市场,也纷纷在中国开设分公司与工厂,进行本地生产。
他们生产的产品,一方面满足中国境内的车企需求外,甚至还返销往欧美、日韩等地区。比如前文提到的韩国京信、Yura和THN三家公司,就是在中国生产零车用线束,销往韩国。
4、麦格纳
麦格纳是零部件供应企业当中的龙头,在中国共有31家工厂、10个研发中心,另外还有部分销售中心共55个办公地点。
目前,麦格纳在中国为车身、底盘、外饰、座椅、动力总成、电子、后视镜、电子锁、整车设计与代工制造多个领域分别建立了工厂或研发中心。麦格纳在全球共有16.6万名员工,中国员工有18750名,大约占全球员工的11%。
5、博世
博世设在中国大陆的制造工厂共有23个,主要制造电动车的电机、变速箱和电力设备,并出口到其他国家。在武汉的两家工厂主要制造汽车转向系统和热力技术;在芜湖的工厂生产多媒体娱乐系统;南京工厂生产助力系统;常州工厂生产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产品……此外,博世在无锡、太仓也有工厂。
2019年,博世在亚太地区的销售总额达到225亿欧元(约合172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的销售额达到100亿欧元(约合760亿元人民币)。
五、全球车企依赖中国零部件本地企业还需产业升级
中国,有众多的零部件制造商出海,同时也有众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参与程度越来越大。
再回到车企海外工厂停工的事件。总共5家车企、11家工厂停产,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警告供应链问题。已经停工的车企几乎都表示,如果停工时间不长,可以利用复工后周末的时间补足产量。
不过,停产给车企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现代韩国蔚山的5家工厂停产5天左右预计损失达35亿元人民币,日产日本九州工厂停产2天预计3000辆车交付受影响,雷诺三星工厂停产4天,起亚工厂也停产1-2天。
似乎车企停产时间不算长,但停产一天给车企带来的损失都是巨大的,而且停产时间越长,损失就越大。
位于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在2月10日之后逐渐复工,相信会缓解整个供应链的压力。
我国每年出口汽车零部件都能达到600亿美元(约合4200亿元人民币)以上,占汽车制造业出口总额的75%以上,是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超过13000家,年产值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在汽车制造行业整体表现疲软的今天,仍然保持更强劲的增长力。这离不开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也有零部件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占领更广阔天地。
零部件企业出海,一旦成功,这既是海外企业零部件制造技术的肯定,同时也能让中国零部件企业又更多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中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大多产品附加值都比较低。玻璃、保险杠、线束、刹车片比较常见,但是汽车关键零部件占出口额度比例较低。这也就说明,中国零部件企业除了几家巨头之外,整体上还是代工工厂的水平。而代工工厂生产的模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显然不再适合中国的国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每年4200亿人民币的汽车产品出口规模中,有一定的份额还是由于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公司出口的,并非是中资零部件企业出口。
这都说明,中国零部件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向着零部件产业的核心地带前进。另一方面,则是增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结语: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影响全球产业发展
由于疫情的不断蔓延,中国零部件厂商也被迫停产,产品交付也会延后。这打击了依赖中国零部件的外国整车厂。
这两天,中国的汽车制造行业和零部件制造行业开始渐渐复工,但湖北的企业还要等到下周才有可能复工。疫情对国外车企的影响可能还将持续。希望这次疫情能够早点结束,让人们的健康不要再受打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双龙汽车破产的原因
车型推出非常慢造成销量下滑,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年国内的上汽准备注资收购却没有成功也加速了它破产的速度。
⑤ 韩国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汽车企业
有名的汽车品牌
现代
还有现代起亚(起亚已经被现代公司收购了)
这个车的质量个方便还可以
但不能说现代是韩国最好的车但是可以说是韩国销售第一的车
双龙,
现在双龙破产的事情不但在韩国相信在中国也闹的沸沸扬扬
其中关键原因就是上汽是双龙的第一大股东
这个汽车不错
破产之前
应该是韩国最好的国产车
从质量
还有外观等等都不错
但是价格比现代的也要贵
还有就是三星
汽车
三星汽车和三星公司没有实际性的联系
只是借用它的品牌而已每年都要给三星公司品牌使用费
但是这个公司还有三星汽车的标志和三星是没关系的
这个汽车我很喜欢
它是和雷诺合资的
是雷诺的生产线
尤其是suv很漂亮我很喜欢
质量也不错外观很漂亮
价格也比现代的贵!~
⑥ 韩国有什么汽车品牌吗
NO.5 大宇。
这款汽车是金宇中在1967年创立,是韩国大宇集团的骨干企业,但是随着超速的发展,背后没有更多的资源,所以在之后的发展埋下不少隐患。在2000年宣告破产,两年后被美国通用汽车收购。大宇汽车现在是韩国第二大汽车生产车企,生产汽车60多万辆。
⑦ 连续亏损 韩国双龙汽车再申请破产保护
[汽车之家资讯]?近日,我们从海外媒体获悉,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再次陷入流动性资金危机,并于当地时间12月21日申请法定重整。
据报道,双龙汽车董事会在12月21日决定申请企业重整后,并于当日下午3点向首尔回生法院提交重整程序启动申请书、公司财产保全申请书等材料。这是双龙汽车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2009年1月申请企业重整后,时隔11年再次申请。
‘双龙主席’
双龙汽车在连续15个季度亏损后,已无力偿还165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的外债。这其中包括双龙汽车向产业银行贷款900亿韩元,未能在延期日的当天偿还;还有友利银行的贷款150亿韩元也未能还本付息;还有向外资金融机构贷款的600亿韩元在内,双龙汽车拖欠的贷款共计1650亿韩元。
编辑点评:
在今年1-11个月期间,双龙汽车销量减少18.3%,仅为7.94万辆,是韩国五大整车厂商中唯一负增长的车企。双龙汽车成立于1954年,是韩国知名车企,旗下许多车型,国内用户也或多或少的听说过,例如柯兰多、雷斯特、主席等车型。此前因金融危机濒临破产的双龙汽车,在2011年由印度车企马恒达出资5225亿韩元,收购双龙汽车70%的股份,将双龙汽车从破产的边缘拯救回来。而此次双龙汽车再次申请破产保护,估计是已无力回天。(文/汽车之家毕业)
⑧ 韩国汽车厂商双龙申请破产!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各个行业基本都受到了影响,很多小公司都因此倒闭,经济严重下滑。就在近日,韩国汽车厂商双龙向首尔法院申请破产,原因是拖欠约600亿韩元(人民币约32亿元)的贷款。
K哥似乎不怎么意外,因为一家拿不出符合时代合格产品的车企,破产是必然的结果。就像K哥第一次看到双龙汽车时震惊的感觉,且不说好不好开,就那如此奇怪的外形,是我的审美代表不了大众?还是双龙请不起正常的设计师?
如今,双龙申请了破产,看来K哥的审美还是在线的!哈哈哈
如果您也喜欢汽车内容,一定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公里每小时每天都有深度实用的汽车内容,无论是吐槽还是推荐,我们都坦率地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品牌破产# 这家韩国车企似乎听过,时隔11年还是撑不住了
韩国双龙陷入资金流动危机,在12月21日申请重组。并在当日申请了破产保护。这是双龙汽车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时隔11年再次申请了。双龙汽车已经在连续15个季度出现了亏损,面对外债已经无力偿还。包括向银行贷款的金额在最后延期日里也无法偿还,像银行的贷款金额连本带息以及在外金融机构借的钱多达上千亿,导致上半年各大银行都在躲着韩国双龙的现象。
?
此次双龙汽车再次申请破产保护,无力回天已经成为了事实。让人不禁想起2004年上汽集团也曾巨资收购双龙公司51%股份,这可是中国企业首次对韩国汽车制造商进行投资,只是6年后还是被果断放弃,后来双龙一度进入危机状态,这样被人“遗弃”的名场面,更被网友笑说:“白送给上汽,上汽都不要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⑩ 2020年,这些汽车品牌已经倒下了,剩下的会是谁
?2019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始充斥着大量房企破产的传闻。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有330家房企相继破产,主要分布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
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你家。2020年,比房企更难的要数汽车行业了。
除此之外,长江汽车近日公开招募投资人进行破产重组;韩国双龙汽车也于12月21日提出了申请破产管理。而赛麟汽车、拜腾汽车、前途汽车、华泰汽车等车企也是名存实亡。
下一个出局的又会是谁?(文/青柠;审/尘外孤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