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政治面貌
政治面貌,也有的称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个在政治上的归属,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政治团体;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如:某人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即民革),则他的政治面貌就是民革党员。如果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党员。
⑵ 政治面貌是指什么
政治面貌,也有的称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个在政治上的归属,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政治团体;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如:某人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即民革),则他的政治面貌就是民革党员。如果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党员,预备期内的中共党员称为中共预备党员。
所谓政治面貌,也有的称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个在政治上的归属,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政治团体;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政治面貌一般有:党员、共青团员、群众、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
如果加入民主党派的话,政治面貌中还有民主党派成员一项,可以笼统的称呼为“民主党派成员”,也可以具体的称呼为某党派成员,如“民革成员”、“民盟成员”、“民进成员”等。
⑶ “政治面貌”是什么意思能填什么内容
政治面貌过去常填的:党员、团员再就是群众。主要是显示是否是党员。不知你是否明白!
⑷ 政治面貌有哪几种
政治面貌分为以下13类,代码及名称如下:
01 中共党员
02 中共预备党员
03共青团员
04 民革党员
05 民盟盟员
06 民建会员
07 民进会员
08农工党党员
09 致公党党员
10九三学社社员
11 台盟盟员
12无党派人士
13群众(现称普通居民,与居民身份证相对应)
举例
如:某人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即民革),则他的政治面貌就是民革党员。如果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党员,预备期内的中共党员称为中共预备党员。
⑸ 政治面貌有哪些
中共党员、团员、民主党派、群众
⑹ 政治面貌是指什么
政治面貌,是指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也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政治团体。
政治面貌也可以叫作政治面目,表明了一个在政治上的归属,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例子:假如有人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则他的政治面貌就是民革党员。假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党员,预备期内的中共党员称为中共预备党员。
(6)韩国政治面貌有什么扩展阅读:
政治面貌分为以下13类,代码及名称如下:
01 中共党员
02 中共预备党员
03共青团员
04民革党员
05民盟盟员
06民建会员
07民进会员
08农工党党员
09致公党党员
10九三学社社员
11 台盟盟员
12无党派人士
13 群众
⑺ 政治面貌是什么意思
政治面貌,也有的称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个在政治上的归属,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政治团体;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⑻ 政治面貌有哪几种
政治面貌分为以下十三种:
1、中共党员
2、中共预备党员
3、共青团员
4、民革党员
5、民盟盟员
6、民建会员
7、民进会员
8、农工党党员
9、致公党党员
10、九三学社社员
11、台盟盟员
12、无党派人士
13、群众(现称普通居民,与居民身份证相对应)
(8)韩国政治面貌有什么扩展阅读
共青团员履行的义务
(一)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团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宣传、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
(三)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四)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积极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
(五)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心帮助青年进步,及时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
(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
⑼ 韩语翻译
韩语也就是朝鲜语!!
정치적 풍경, 청년 동맹, 노트,
⑽ 政治面貌有几种
政治面貌分为以下13类,分别为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民革党员、民盟盟员、民建会员、民进会员、农工党党员、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盟盟员、无党派人士、群众(现称普通居民,与居民身份证相对应)。
政治面貌,也有的称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个在政治上的归属,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政治团体;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旧时说法
建国初期,尤其是文革期间,农村居民成分从高到低主要有以下几类:
地主 ,富农 ,中农 ,下中农 ,贫农 ,雇农。
建国初期,城市居民成分则从高到低主要有以下几类:
民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等),半无产阶级(店员、小贩等)、无产阶级(工人、职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