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韩国的首都是哪里
首尔(原译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它集历史遗产、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为一体,成为一座融贯古今、独具魅力的都市。
首尔有600多年的历史。市内的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庆熙宫五大故宫和国立中央博物馆、国立民俗博物馆、曹溪寺、宗庙、大
学路、南山韩村屋、韩国之家、青瓦台以及被誉为国宝第一号的南大门等都是韩国着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青瓦台是韩国总统府,坐落在首尔市西北部,面向景福宫,背靠北狱山和仁旺山。青瓦台是在古代建筑“景武台”的基础上修建的,并因其建筑的蓝色琉璃瓦屋顶而得名。
首尔自然风光优美。滔滔汉江水穿城而过,将首尔分为南北两部分,但20多座桥梁又把汉江南北连成一片。汉江两岸各具特色的12个江畔公园如同一串五彩项链,把首尔装扮的妖娆多姿。北汉山国立公园位于首尔北部地区,园内秀丽的自然景观,茂密的树林,以及巨大花岗岩石缝中潺潺流淌的清澈溪水仿佛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吸引着无数游人前去休闲游玩。公园也因是全世界单位面积内游客数量最多而被纳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首尔是一个拥有1200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63大厦、韩国综合贸易中心、乐天世界、奥林匹克公园、蚕室综合运动场等建筑宏伟而现代。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几十所大专院校汇集着韩国的文化和科技精英。首尔是韩国的交通枢纽,同釜山、仁川等国内主要城市有高速公路相通,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首尔有5条设施先进的地铁线路。
近年来,首尔市政府一直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实施“新千年,新首尔”工程,使其在21世纪中成为一个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㈡ 韩国的首都到底是哪里
首尔嘛
之前是叫汉城
后来改首尔了
㈢ 韩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韩国的首都-- -首尔市
首尔,全称首尔特别市,旧称汉城。大韩民国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 、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亚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韩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首尔位于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朝鲜半岛的中部。首尔全市下辖25区,面积约605.25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极高城市之一。首尔是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8℃左右,四季分明。春,秋季雨水少,气候温暖,适宜旅游。
(3)韩国的北京是现在的哪个城市扩展阅读:
韩国全国划分:
1个特别市:首尔特别市;
2个特别自治市(道):世宗特别自治市(2012年7月2日成立) 、济州特别自治道;
8个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6个广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韩国
㈣ 韩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韩国首都是在首尔,如有帮助望采纳~
㈤ 韩国现在而首都在哪
韩国现在想搬迁首都,但还没有搬
㈥ 韩国的首都是哪里
改名 2004年,时任汉城市市长的李明博提出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随后2005年1月,韩国政府通过决议,“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改称“首尔”。 “汉城(SEOUL)”改首尔,准确说是更正错误地名,而不是改名,也不是针对中国,更不存在“脱汉”的问题。其实主权国家更改本国地名本是该国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干涉,何况韩国政府仅仅把改了几十年地名(长期没有与其韩文对应的法定汉字地名)的城市名正式用汉字命名而已,因为韩国人至今仍习惯沿用汉字起名和使用汉字为城市命名,首尔的韩文地名是韩国地名和自然事物名称中唯一的非汉字式名称来源,也就是说韩国的所有地名中唯有首尔是非汉字式地名。网上以讹传讹造谣说韩国政府将汉江改“韩江”纯粹是无稽之谈,无中生有,汉字在韩国至今是非主流的通用辅助文字,韩国人将继续使用汉字为地名选字命名,因为汉字起名是韩国人的历史传统,为非汉字地名选用汉字命名也是韩国的内政和主权。 古今中外,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名称变更,是常见的普遍现象,如中国首都曾几次变更名称,直到现代正式定名为北京,国际上此类现象举不胜数,如近年非洲国家扎伊尔改名为民主刚果,俄罗斯圣彼得堡几易城市名称等等,我们政府也及时接受新名,而不是继续使用旧称称呼其地,为何? 就是对主权国家的尊重。“名从主人”是各国翻译和转写外国人名地名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外国地名中译通则中明确规定“外国地名的汉字译写,以该国语言的标准音为依据”,又有“以该国官方文字的名称为依据”的明确条例。 汉字在公元前后传播到朝鲜半岛,韩国人民开始使用汉字为韩语地名注音,后来直接使用汉字为城市命名。 历史上的首尔。也曾几经更名,公元前18年,百济在此修筑“慰礼城”,设为国都,其城池雏形开始发轫。474年,高句丽击退百济,于此地设置“北汉山郡”(*注:韩语中Han[译为汉或韩]为大和无限之意)。668年,新罗打败高句丽,统一朝鲜半岛,北汉山郡改为“汉山州”,随后又直称“汉州”。935年,高丽灭新罗,先是改其为“南京”,后因其汉山之南汉江之北的方位,改称“汉阳”。1393年,朝鲜王朝决定以此为都,遂大兴土木,用心构建,从此定名为“汉城”(韩语读音Hansung)。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将“汉城”改为“京城”(日语读音Keijo)。1945年日本投降,朝鲜半岛光复。韩国人民改“京城”为韩语固有语地名“Seo Ul(意为首都)”,虽然口称它为“首府”,却因没有对应汉字,仅用韩文拼写,Seoul遂成了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标记的城市。从此西方国家用“Seoul”称呼该城市,使用汉字的日本也用非汉字的片假名(日语中用来标记外来语或地名等专有名词的文字)来称呼Seoul,这也是唯一日本非日文汉字标记的韩国地名,而华人世界因Seoul没有对应汉字,故长期使用历史上的旧称“汉城”来标记Seoul。 这个韩语固有地名Seoul,长期成为韩国境内唯一没有法定中文对应名称的地名(据说中国大陆曾短期使用过音译名“苏乌”,但不久,为了与其他华语地区统一,便沿用了朝鲜王朝时期的旧称“汉城”)。当然,在韩国民间,虽然韩文固有地名已颁布实行,可是因没有汉字名字对应,也屡见使用非法定汉字地名“汉城”指代Seoul。这从当时的韩国中文出版物和老照片等影音资料里找到例证。但也因使用非统一的法定汉字名称而带来了“地名混乱”。如韩国首都有两所大学,一是Seoul大学(韩国第一高等学府),另一是汉城大学(Hansung,首都的私立大学),在汉字表述中全部标记为“汉城”大学,这就造成交往的混乱。中韩建交之后,随着两国交往的加深和频繁,类似的混乱也层出不穷,而对Seoul城市的汉译错误地名,也不符合中国法定的外国地名翻译原则,2005年初,韩国政府正式以法定的形式将韩国唯一没有汉字对应的首都名称用汉字“首尔”标记,也明确宣布不再使用旧称“汉城”,而“汉城”也就成了韩国首都首尔的历史地名,如北平仅仅是北京的历史地名,而不是今天的名称一样,中国人称呼韩国首都使用中文译名“首尔”,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中国有关外国地名翻译使用规定。 迁都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但2006年韩国政府决定将于2015年前后,迁都至中部地区并建一新城名为“世宗”(朝鲜王朝时期最为英明的君主,最伟大的创举就是创制韩国民族文字)。
㈦ 韩国首都在哪
首尔。(서울)。
原来叫汉城。
至于为什么要改,我记得那时候去汉化,
很多东西都改了。
这个是比较有名的。
首尔是韩文音译,
咱叫汉城的时候人家也是叫这个(서울)。
p个S,楼上是厉旭的饭呐~
老云的饭打个招呼的。。
㈧ 韩国的首都在哪里
首尔。
追溯历史,公元 1394 年朝鲜国王李成桂迁都汉阳,并改名为汉城。1948 年 8 月 15 日,大韩民国成立,流亡美国多年的李承晚总统下令将汉城改建,成为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名的城市,英文为“SEOUL”。
2005 年 1 月,韩国政府正式宣布“”中文译名改为“首尔”,实际上首尔在韩语里面只有首都的意思,把汉城正式改成了首尔,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没有了名字,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把北京之名改为首都。
作为韩国当之无愧的首善之区,韩国中央政府、国会、宪法法院、最高法院等政治机构在这里;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等一流教育机构在这里;朝鲜日报、东亚日报、中央日报以及各大出出版社等文化机构在这里 ;三星、现代等各大财阀和工厂也大都以首尔为中心。
(8)韩国的北京是现在的哪个城市扩展阅读:
首尔风俗民情:
民居风格:
在汉江两岸,伫立着一片片略显陈旧的高层公寓,那是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首尔人口的极度膨胀而兴建的。这些建筑都是大批量工业化制造的产物,造型雷同,色彩的搭配也完全一致,都是浅灰、暗红和暗绿三色的组合。
传统节日:
镇海军港樱花节、燃灯节、仁寺洞传统文化节、鼓乐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首尔(韩国首都城市名)
㈨ 韩国首都在哪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啊。韩国首都是首尔。地理环境 首尔所依托的地势,对于山地面积占80%的韩国来说,应该算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是汉江的下游,距离朝鲜半岛西海岸只有30公里。汉江自东向西缓缓流过,水面宽400到1000米左右,这个宽度在半岛上已经是难得的一条大江了。城市沿着平缓的河谷迤逦铺展,自然地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在城市的四周,围绕着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和丘陵,如列城郭,起到天然的护卫作用。不过,在600年前,这座城市还叫做汉阳,作为朝鲜王朝都城的时候,城市的触角还远未抵达汉江之滨。当时的汉阳府,只是局限于汉江以北4座小山(北岳山、骆山、仁王山、南山)之间的一块小盆地上,城墙的周长约18公里。终朝鲜王朝500余年,汉城的城区面积始终没有超出半径3公里的范围,人口也只有20万左右。今天的首尔,市区面积拓展到62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200万,汉江真正成为一条横贯市区的河流。而昔日城市的南缘—南山,如今只是江北区的一个中心制高点,但依然保留了“南山”的名称。经济发展 首尔的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初,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此外,首尔还大 首尔世贸中心 力发展旅游业,首尔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各国游客可方便地自由来往首尔与欧美各国之间。在国内,首尔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尔—仁川线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高速公路途经水原、天安、大田、龟尾、大邱和庆州等工业中心城市,标志着韩国在扩建其交通运输网络使其现代化的努力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尔地下铁路有13条线,通行长度世界第五位,客运量居世界第四位。地下铁路拥有最先进的设施,售票和收费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城市规划 因而首尔地势险要,是韩国重要的军事要塞和物资集散地、陆运交通枢纽、国际航空站、韩国政府机关及金融、企业、文教事业和宣传机构。首尔集中了韩国的各种企业总数的29.7%,国内生产总值的28.8%,金融、机关、商店总数的41.6%,批发零售额的37.4%。 汝矣岛上还建有韩国汝矣岛广场和首尔象征建筑--63层的63大厦,汝矣岛上还有国会议事堂,使馆区,韩国证券交易所(KSE)以及韩国三大电视台。 产业交通 —资源 矿产资源较少,且储藏量不大。韩国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 —产业 首尔的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初,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 韩国在全球的世界顶尖企业,例如:三星、LG、现代及现代集团等,总部都在首尔。服务行业占韩国GDP的63.2%,在国家的GDP平均值以上[1]。在2006年,首尔的人均GDP是24,500美元。作为韩国服务业的中心,首尔作为国内服务业的集中点,让全国国地的经济发展得以保持。作为企业融资集资的韩国证券交易所(KSE)设在首尔的汝矣岛。 —交通 首尔地铁 首尔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在国内,首尔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尔—仁川线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高速公路途经水原、天安、大田、龟尾、大邱和庆州等工业中心城市。首尔地下铁路有13条线,通行长度世界第五位,客运量居世界第四位。 民居 要在只占全国面积1/160的土地上,安排这个国家四分之一人口的居住和生活确乎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今在汉江两岸,伫立着一片片略显陈旧的高层公寓,那是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首尔人口的极度膨胀而兴建的。这些建筑都是大批量工业化制造的产物,造型雷同,色彩的搭配也完全一致,都是浅灰、暗红和暗绿三色的组合。如果凑近了观察,还可以看到几乎每套公寓的装修都是一模一样的。这种实用第一、美感和个性居次的建筑风格,并不仅仅体现在首尔的民用建筑上。在银行与大企业总部密集、号称“韩国曼哈顿”的汝矣岛上,除了249米的“韩国第一高楼”63大厦,并没有什么超高层的宏伟建筑。要想在这里看到香港或者新加坡那样嶙峋突兀的都市景观,肯定会大失所望。对于已经在上海浦东或者深圳见惯了高楼的中国人来说,即使是63大厦,也不会引起太多视觉上的冲击。而这里写字楼的豪华程度,也远不及北京金融区那些簇新的同类建筑。 但是,这座看似平庸的城市,经济实力却相当于上海和北京的总和。首尔创造了韩国GDP的近30%。韩国12家位列世界500强的公司中,有11家总部设在首尔。在并不显山露水的汝矣岛,汇集了全韩国一半以上的银行存款,其证券交易量也是上海和深圳所不能比拟的。 地铁 首尔的地铁于1974年开始运营,比北京晚了9年,甚至比平壤地铁的开通还晚了几个月。但是,短短20年间,它就发展成了世界上第九大地铁系统。在首尔乘坐地铁并不轻松,因为每天有700万人利用这种交通工具,其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地铁站厅不很宽敞,除了广告牌,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地铁口很少有自动扶梯,上下都得步行;地铁车厢的宽窄和设施老化度,几乎与北京地铁相当。这里完全看不到新兴的上海或者广州地铁那样漂亮的装修,以及从德国或者法国进口的宽大车辆。它只负责准确,按时把你送到目的地,舒适与否是次要的。但很多首尔人宁肯放弃私家车来挤地铁。它的路网和站点时如此繁密:九条线路,总长287公里,有的线路还分出若干支线和延长线;300多个站点,仅换乘站就有50多个。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无论是机场、港口、火车站、汽车站,还是办公室、商场、名胜古迹或者休闲场所,都被这张网所覆盖。它从早上5点半运行到夜间12点,在高峰期,排车间隔仅有2分钟。首尔地铁也是最经济的市内无论如何换乘,票价是重视700韩元(合5.6人民币),这在物价高昂的首尔,是连一瓶饮料也买不到的。 美容 对于首尔的女子来说,即使是轻松和随意的风格,也还是需要精心搭配和刻意装扮的。一位首尔的市民说,她如果出门前不化妆,就会觉得像早上起来没有洗过脸那样不自在。确实,韩国女性不分年龄和职业,都会在出门前化上精致的装。在首尔的大街小巷,除了小学生,几乎看不到素面朝天的女性。这种对外貌的超乎寻常的执着追求,造就了韩国发达的美容行业。 首尔的“造美运动”不仅限于化妆术和护肤品的兜售。近几年,整容的风行可以算是韩国的一大奇观。江南的狎鸥亭洞,本来是高级时装店云集的街道,现在却成了首尔最着名的“整容一条街”,集中了200多家整容医院和诊所。入夜后,那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霓虹灯招牌,大部分来自“美人加工厂”。这一带的楼房都不高,一楼一般是时装店、咖啡店或者快餐店,二楼以上则多半是整容医院的地盘。 N首尔塔 首尔的整容行业,每年的市场规模已经高达2亿美元。而这个“整容之都”还在着力向海外输出自己的这项“最新时尚”。 游戏、影视产业 另一种引起过很大争议的产业,同样在首尔欣欣向荣,那就是网络游戏。5年前,网络游戏还没有获得如今“第九艺术”的美名,而且这一领域还是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天下。但随着韩国政府强有力地支持游戏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网络上的“虚拟江湖”被迅速地改写了。政府每年向游戏产业投入的资金高达500亿韩元,并为游戏企业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韩国一直坚持一项制度:所有男性都必须服两年兵役,而现在,为了鼓励高科技人才从事游戏产业,政府甚至破天荒地为他们免除兵役。韩国的游戏产业现在与美日三足鼎立,并有独霸江湖之势。首尔也成了无数游戏迷心中的“第九艺术之都”。1000多家游戏开发企业汇集于此,在象征韩国信息产业成就的techonmart大楼里,游戏业行会“韩国游戏支援中心”占据了整整7个楼面。 尽管韩国家庭普及宽带的比率已经超过80%,但韩国的年轻人仍然喜欢到网吧里进行这种群体性在线游戏。在首尔的街头,大大小小的网吧竟然有2万多家。而在中国,截止2003年,800万网络游戏玩家中,有600万都在玩来自首尔的游戏。 首尔的时尚青年,可能会每天沉迷于游戏空间4小时,但是,还是可以有一种力量,把他们从电脑前暂时拖开,冲到街上买一张票,再把它们送进另一个虚拟世界,那就是电影。相对于韩国电视剧这些年在亚洲各地“润物细无声”地攻占市场,韩国电影业的突然崛起,实在像电影情节本身一样传奇。而在2003年,在享有“东方好莱坞”美名的香港,“首尔制造”的电影击败了美国和港产的大投资电影,成为票房冠军。韩国电影吸收和模仿了好莱坞的生产方式,并巧妙地保持了西方潮流与东方文化样式的平衡,在具有文化同源性的整个亚洲市场取得了成功。通过影视商的“口味培育”,现在连历史[1]题材的影片也受到了首尔年轻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