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韩国围棋留下了什么

韩国围棋留下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04 11:13:39

A. 韩媒如何评价围棋

一、韩国围棋联赛展示韩国围棋的真面貌

浦项制铁公司LED队夺得2011韩国围棋联赛冠军,并获得4亿韩元的奖金。作为一支新加入的队伍,在“入门教练”金成龙九段的率领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让人刮目相看。2011年韩国围棋联赛的总规模为30亿韩元,是韩国职业比赛中奖金规模最大的比赛,韩国围棋联赛今后将会更加壮大,这与赞助商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由KB国民银行担任主赞助商的韩国围棋联赛计划在2012年把比赛规模由现在的8支队伍扩大至10支队伍,很明显,对局数量和联赛时间以及奖金规模也将随着参赛队伍的增加而增加。

二、富士通杯成为历史 日本围棋将走向何方

富士通杯是日本主办的唯一一项世界大赛,在举办了24届后最终消失。富士通杯将停止举办的消息并不是最近才流传出来的,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日本经济状态恶化,使富士通公司也遭受沉重的打击,赞助比赛的富士通公司从数年前开始就努力缩减经费。先是海外棋手的商务舱被换成经济舱,之后,本赛由3次减少至2次,最后干脆集中在一周举行。最后一届富士通杯取消了午餐时间,比赛用时缩减至2小时,包括抽签在内的开幕式也没有举行。这样大幅度的改变与其说是试图进行改革,不如说是反映了日本想守住首次举办世界大赛(富士通杯1988年创办)的自尊心。

尽管第24届富士通杯在日本因为大地震而坠入悲痛之时如期举办,但富士通杯最终成为历史的记忆,韩国棋手朴廷桓九段成为富士通杯最后一届比赛的冠军。日本围棋低迷不振也是富士通杯停止举办的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来日本棋手再也没有夺得过富士通杯冠军,在其它世界大赛上别说进入4强,即使进入8强也是非常罕见的。在现在正在举行的第13届农心辛拉面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上,日本棋手在釜山第2站比赛中就已经全军覆没。不过,日本也正在进行努力,年轻棋手们像韩国和中国一样组建了研究会,新锐井山裕太九段今年打进富士通杯4强,并在韩中日围棋名人争霸赛上战胜李世石九段和古力九段夺得冠军。日本棋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富士通杯停止举办让人感到非常遗憾,如果有机会将会推进世界大赛的举办。”

三、扩大入段名额第一年 业余棋手争先入段

2010年通过的入段制度改善案在2011年第一次结出果实,在一次入段大赛上一下子有7名棋手入段。
作为韩国棋院的研究生因为年龄限制而无法入段的业余棋手很多,朴永龙、金显灿、柳秀沆、金成进、李范镇等研究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功入段,其他两名棋手朴民奎和黄宰渊以研究生身份入段。在最后一届研究生入段大赛上,13岁的李东勋成功入段,成为韩国棋院最年轻的棋手。研究生入段大赛将从2012年开始取消。在入段棋手中最令人瞩目的是赵寅善初段,以业余棋手身份参加名人战的赵寅善一举打进8强,成为第一位根据积分制入段的棋手。业余棋手赵寅善与职业棋手共交手14次,成绩为11胜3负,胜率高达78.57%。另外,由于入段制度发生改变,本来没有希望入段的棋手的入段梦想被重新点燃了。《月刊围棋》记者金贞敏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会再试一次。《中央日报》记者朴治文也对扩大入段门户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四、“围棋女皇”芮乃伟返回中国 韩国女子围棋的格局将如何演变

芮乃伟九段结束了13年的韩国生活返回中国,韩国女子围棋界正发生剧烈的变化。芮乃伟九段为韩国女子围棋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她在女子比赛中先后23次夺得冠军,其中,有6次是大满贯。如果把其他比赛包括在内,芮乃伟九段夺得的冠军总数达到29个。试图篡夺女皇皇位的棋手是朴志恩九段和赵惠连九段,三位棋手经常在决赛的舞台上进行角逐,因而被誉为女流“三剑客”。不过,在三角形顶点的是芮乃伟九段,下边的两个角是朴志恩九段和赵惠连九段。

芮乃伟九段返回中国后,韩国女子围棋界会不会形成朴志恩赵惠连两强争霸的格局?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新的势力正在兴起。在第13届名人战决赛上没有见到“三剑客”的身影,而是由崔精初段和金美里二段争夺冠军。在女流国手战比赛中,朴志娟二段打进决赛,她的对手是朴志恩九段。朴志娟二段曾在三星杯本赛中战胜中国新锐柁嘉熹三段进入16强,给棋迷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女流棋圣战冠军金仑映三段和在正官庄杯比赛中取得7连胜的文度媛二段也是强有力的竞争者。当然,朴志恩九段和赵惠连九段仍然保持着霸主的地位,特别是,朴志恩九段在世界舞台上表现突出,今年夺得两项世界大赛的冠军。

五、2011韩中对抗韩国仍然占据优势

12月初在釜山举行的农心辛拉面杯三国围棋擂台赛第2站比赛中,5名日本棋手没有取得一场胜利便全军覆没。以前就能够感觉到日本围棋的低迷走势,但出现今年这样的结果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由于日本围棋低迷不振,世界围棋界从几年前开始就演变成中韩之间的对抗,前几年的对抗结果是胜负的天秤一点点向中国方面倾斜。然而,今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2011年世界大赛有5场决赛是韩中对抗,结果韩国4胜1负。其中,第3届BC信用卡杯李世石九段3:2战胜古力九段,第8届春兰杯李世石九段2:1战胜谢赫七段,第24届富士通杯朴廷桓九段1:0战胜邱峻八段,第16届三星杯元晟溱九段2:1战胜古力九段,中国棋手只在第23届亚洲电视快棋赛上取得胜利(孔杰九段1:0战胜白洪淅八段)。团体赛的情况是,韩国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第12届农心杯比赛中夺得冠军,中国在年末举行的世界智力精英运动会摘取金牌。

六、今年是李世石九段的天下

李世石九段在2011年依然表现活跃,并进一步巩固了第一人的位置。李世石九段今年夺得BC信用卡杯和olleh杯冠军,并首次夺得春兰杯和元益杯十段战冠军,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纵横驰骋,成为4冠王。在第6届元益杯十段战中,李世石九段先后击败许映皓九段、李映九九段和姜儒泽四段,在第3届BC信用卡杯决赛中接连击败陈耀烨九段和朴廷桓九段,并在决赛中3:2战胜古力九段成功卫冕。在第8届春兰杯决赛中,李世石九段2:1战胜韩国棋手的“克星”谢赫七段,在12月份举行的olleh杯决赛中击败李昌镐九段夺得冠军。

七、产生了新的围棋观赏平台

韩国围棋原来以网上个人电脑为主流,而现在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人逐渐增加。乌鹭网站于2010年末推出了在性能上与网络程序没有什么差别的手机用围棋应用软件,以此为起点,2011年接连推出平板电脑用围棋应用软件、安卓系统的围棋软件、英文iphone、ipad版等围棋应用软件。乌鹭网站开发的围棋应用软件在apple和安卓系统下都能够运行,实时对局和观看比赛、棋谱鉴赏、妙手解答等网络个人电脑的功能全部转移到围棋应用软件上。特别是,乌鹭网站还开发出MAC
book和Linux系统下的Java版软件,首先推出的是英文版Java,韩文版Java将于2012年推出。

八、元晟溱九段迎来第二个全盛期

同为1985年出生的“牛犊三人帮”今年12月份进入狂欢的一周,三名棋手一周内接连夺得冠军。先是崔哲瀚九段于12月1日在第16届天元战比赛中夺取冠军,接着元晟溱九段于12月7日在第16届三星杯比赛中获得冠军,8日,朴永训九段又夺取第39届High
one
Resort杯冠军,就像事先约定好一样展开夺冠表演。不过,在今年12月份之前,三人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大。崔哲瀚九段获得过中环杯、富士通杯和应氏杯冠军,朴永训九段获得二届富士通杯冠军和一届中环杯冠军,只有元晟溱九段没有获得过世界大赛的冠军,甚至没有打进过世界大赛的决赛。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元晟溱九段在三星杯决赛中一举击败古力九段夺得冠军,预示着棋手生涯的第二春已经来临。

九、朴廷桓九段成为下一代领军人物

18岁的朴廷桓九段成为取代李世石九段第一人地位的最有力竞争者。朴廷桓九段现在在韩国等级分排名第2,他的上面只有第一人李世石九段。朴廷桓九段今年夺得KBS围棋王战、富士通杯和GS加德士杯冠军,挣得的奖金总额高达4亿2000万韩元。在GS加德士杯中他3:0完胜朴永训九段,让围棋界极为震惊。在富士通杯比赛中打破了李世石九段的19岁零7个月的最年轻冠军记录,创造出18岁零7个月的新记录。2006年,14岁的朴廷桓成功入段,2009年即夺得元益杯十段战和天元战冠军,加入到顶尖棋手的行列。去年,朴廷桓九段在亚运会上夺得2枚金牌,并创造了晋升九段的最短时间记录。朴廷桓九段还很年轻,因此未来的前景更光明。现在,他的等级分只比李世石九段少59分,是威胁李世石第一人地位最大的挑战者。

十、围棋世界化事业开花结果 美国实现职业制度

大韩围棋协会和韩国棋院共同推进的围棋世界化事业从2010年开始结出硕果,此事业的主要工作是向海外派遣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以普及围棋。特别是,2011年世界化的主要任务是让围棋在当地扎根生芽,第一步是不仅出版了英文围棋教材,还出版了匈牙利文、西班牙文、捷克文、蒙古文、意大利文等用各国语言编写的围棋教材,努力推进“当地化”。
作为超越世界化,推进当地化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继韩国、中国、日本和台湾之后,美国成为第5个实行职业棋手制度的国家,美国围棋协会计划每年选拔出2名职业棋手。
希望对你有帮助!

B. 介绍一下围棋中的中国流,韩国流

中日韩围棋简史

欣闻古力七段在LG杯半决赛枪挑"李元霸"-李世石,为中国队提前包揽冠亚军,心中舒畅无比,这可能是近日为数不多令我真正高兴的事.兴奋之余,我也冒冒然将前几日写给一亲密友人的文章发表于此,希望能加深大家对围棋发展的了解.

围棋在我眼里是棋中之王,是阳春白雪,任何其他棋类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别的棋都是从有到无,而围棋却是从无到有,需要人的创造性思维。围棋博大精深的底蕴更是深深吸引着我,它包含数学,逻辑,心理,军事,礼仪等多门学科的文化,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极大的影响和感染。接触过我的人大多都觉得我比同龄人要显得更为成熟和稳重些,我想这完全是因为受了围棋的影响。对我而言,围棋犹如浩瀚汪洋,只需一瓢水就能受益匪浅。

围棋起源中国,发展在日本,现在实力最强的却是韩国。当今世界的围棋也是这三强鼎立的局面。

韩国的围棋其实起步很晚,基本是九十年代初才在世界棋坛上看到韩国人的身影。但是韩国人的棋风就如他们的足球一样凶狠,力量大,有“韩国流”美誉,前几年其国内更有令人敬畏的围棋四大天王,分别是“石佛”李昌镐,“燕子”曹熏铉,“野草”徐奉洙和“煞星”刘昌赫。

李昌镐乃公认的当今棋坛第一人,他的棋看似平淡无奇,却总能把子力运用到最合适的位置,棋风很稳,下棋之用功非普通棋手所能及之一二,据说他每天用在围棋上的时间至少八小时。正因为如此,他的成绩惊人,年仅十六岁就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目前他拿的世界冠军数量也是地球上最多的,而且估计该记录也很难被后人打破,所以他也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棋坛第一人,有五十年一遇棋才之美名。下棋之外的他,人很内向,见了女孩子会脸红,一直没谈过女朋友,加之他下棋时认真严肃,一动也不动,始终一张面无表情的脸,故有“石佛”的外号。(挺可爱的一个人,也是我喜欢的棋手之一)

曹熏铉对韩国围棋的贡献可以称得上”丰功伟绩”这四个字,其最大的功绩就是培养出了李昌镐这个得意门生。当然他本身也是“三十年难遇”的人才,棋风轻灵,如燕子般舞动,人称“曹燕子”。1989年正是一鸣惊人的他,挫败了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聂卫平而勇夺由台湾人应昌期出巨资筹办的首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桂冠,从而被韩国人视为民族英雄, 结果极大推动了围棋在韩国的发展。在如今区区几千万人口的韩国,居然 每四人里就有一个会下围棋的,普及率之高,几乎全民皆棋,由此可见曹熏铉是多么的了不起。曹熏铉在发现了李昌镐这个棋才后,安排他住在自己家里亲自授之以道。李昌镐在 棋坛上暂露头角后,开始在众多国内的比赛里和师父频频上演“师徒对决”精彩好戏,且经常将师父斩于马下。以至于曹熏铉的夫人,即李昌镐师母后来有趣地回忆道,那时候两人回来只要看看李昌镐的表情就知道是谁赢了,如果李红着脸,很不好意思和大家吃饭,那百分百是李赢了,反之如果李回来后很高兴的样子,那绝对是他输给了师父。

“野草”徐奉洙的棋路很野,几乎每盘棋都摆出和对手决一生死的姿态,也拿过几次世界冠军,但最惊人的成绩是在某一届中日韩三国围棋擂台赛上疾风劲草般连赢九盘,这一成绩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日韩三国擂台赛规则是每方出五人,抽签决定出第一盘由哪两国先下,然后赢者继续摆擂接受挑战,输者淘汰,徐能连赢九盘简直是奇迹)。

刘昌赫是不能不说的传奇人物,他原先是业余棋手,因成绩出色,经韩国棋院破格批准转为专业棋手。他可以说是凶狠无理的“韩国流”的典型代表。有“天下第一攻击手”称号的他,令每个对手都对他敬畏三分。正处围棋事业辉煌期的刘昌赫遇到了她的美丽妻子,韩国电视台的漂亮女主持,两人共坠爱河,喜结连理,绝对是众人眼里金童玉女般的幸福一对。然而,老天有的时候真是残酷,在两人度过了短短几年的幸福生活后,刘的妻子突然身患重病辞世,令人唏嘘不已,刘更是痛不欲生,整个人垮了,成绩一落千丈,渐渐没有了消息。前段时间听说他复出了棋坛,整个人看上去憔悴不堪,消廋的脸上犹见泪痕湿,唉,昔日英豪如今竟成悲情人物,世事难预料。(所以说三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韩国再这四人后又出了新“四小天王”,“李昌镐第二”等等,其中就有目前如日中天的李世石。我虽然不是什么哈韩族,但是向来对韩国围棋人的坚韧精神甚为敬佩,其实喜欢韩国电影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也有相同的感受.

出于强烈的民族感情,我很不喜欢日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深刻地反省那段历史,一个不敢面对历史的民族,是不会受人尊敬的,更不要说喜欢了。不过就围棋而言,我也不能抹杀它所作的贡献。毕竟围棋在日本发展了多年,对世界围棋来说日本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时的日本围 棋届有如武侠小说里江湖,分帮立派,门户众多。一旦有新的棋型和定式,都会被该门派的掌门人如密笈般小心谨慎地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最终形成一本厚厚的“葵花宝典”,非本门弟子决不外传。各个围棋道场还经常组织相互间的比赛,以此来证明自家的实力。古时下棋的时限很长,一盘棋短的一两天,长的可以两三个月,每步棋都可称得上 是呕心沥血之作。所以那个时期的日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名局佳作。其中尤以保彻吐血之局最为着名.据说当棋局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秀策棋圣(秀策是日本历史上公认的第一高手)下出了一步绝世妙手,引得保彻当场气急攻心,脸红耳赤,当日封盘回去后在家中吐血身亡。你看了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输赢已不仅仅是个人成绩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门派的荣辱存亡。经过岁月的洗礼,日本的棋风渐渐形成了学院派的风格,大多中规中矩,基本功扎实,但欠缺创新精神,固守陈规。虽然在80年代至九十年代,日本在世界舞台上还是最强者,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围棋的地位日落西山,日本棋手在国际大赛上鲜有佳绩。

最后来说说我们中国的围棋,中国的围棋历史源远流长,但是也和它的国家一样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古时中国的围棋也留下了许多旷世奇作,如《官子谱》,《当湖十局》等等,其中象黄龙士,范西屏等人的棋就是拿到现在来看水平也是相当高的。不过最令国人骄傲自豪的,就是被世人誉为百年难遇之才---吴清源大师。(听说田壮壮导演已开拍电影<<吴清源>>,甚是期待)都说乱世出奇才,这句话用在吴大师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吴清源出生于动荡的军阀战乱年间。他年幼时仅看街坊下了几盘棋,就学会了围棋.因天赋极高,被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看中,招入府内下棋。后来更是在段的资助下(这也是段做的为数不多的好事),东渡扶桑学棋。要知道那个年月,一个中国人想在日本立足是多么的困难,能活下去就很不错了,下围棋简直是奢望。可是吴大师做到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在围棋上的天赋,创立了全新围棋布局理念,在日本围棋届创立了自己的新天地。吴大师的出名引发了日本当局的不满,他们觉得必须要将吴大师的发展势头打压下去。于是处心积虑得找来了当时日本围棋届水平最高的几名棋手,安排他们每人和吴大师下十盘棋,试图用车轮战方式打垮吴大师。谁知吴大师在对这几人的十盘升降级比赛中全部获胜,为当时受日本侵略的中国出了口恶气。然而日本人终究是阴险无比,技不如人就使用盘外招。一场“意外”的车祸将如日中天吴大师撞离了颠峰……

解放后,百废待兴,围棋也正开始慢慢恢复。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十年浩劫的到来,围棋作为“四旧”之一也被彻底打入了冷宫。然而我们的民族英雄聂卫平却正是利用这十年的知青岁月,如饥似渴地在围棋天地中独自修炼。文革结束了,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围棋和乒乓外交一样,成为中日邦交的一个重要活动。但是那时中国围棋的总体水平还是非常落后,一个普普通通的日本女棋手到中国都能将中国男爷们杀得片甲不留。这简直是和平年代的莫大耻辱。年轻的陈祖德(前中国棋院院长)和聂卫平发誓要振兴中国围棋事业。有句话说得好,这世上只有不想做的事,而没有做不到的事。他们终于创造出了新的布局---中国流,作为秘密武器亮相于某届中日邦交比赛上,最终使中国第一次在总获胜盘数上超越日本。进入80年代,日本NEC想到了以擂台赛的形式搞一个中日比赛。客观的说,那时中国的围棋水平离日本的差距还是很大,所以NEC初步设想是只搞一两届,一是做广告,二是趁机羞辱一下中国。首届比赛是中日每队出八人, 结果没想到中国队第二个出场的江铸久上来就是一个五连胜,给了日本人当头一记闷棍。不过日本当时的实力毕竟是强,小林光一登场后马上还以六连胜,一下把中国队主将聂卫平请了出来。在小林光一身后还有当时日本棋坛的巨匠加藤正夫和藤泽秀行,两人都是一顶一的高手,可以说形式非常不乐观。然而重压之下方显男儿本色,聂卫平硬是勇闯三关,为祖国赢下了首届擂台赛。之后聂卫平更是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刮起了令人闻风丧胆的“聂旋风”,在出场的四届比赛里创下了十一连胜的记录,被中国棋院授于”棋圣”称号,更是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全民学棋的热潮。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只想搞一两届擂台赛的日本NEC看到日本的溃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搞下去,这一搞就是十几届,这是后话了。

C. 围棋源于中国,流行于韩国,为何韩国如此热衷围棋呢

与中国的情况类似,作为“文人四友”(琴棋书画)之一的围棋,只不过是朝鲜士大夫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并没有登上大雅之堂。到了李朝(1392-1910年)时期,朝鲜的围棋水平甚至已落到东邻日本之下。

长期而艰巨的努力终究获得回报。1985年1月1日,韩国媒体在光复四十周年之际评选了引领韩国发展的百人,赵南哲赫然在列。三年之后,世界性的围棋比赛问世,在首届应氏杯决赛中,韩国棋院的曹薰铉以3:2击败聂卫平获得冠军,

宣告韩国围棋已然崛起而与中日形成鼎足之势,世纪之交,甚至有韩国媒体自诩为“世界围棋最强国”。可以说,这一切都离不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赵南哲。

D. 围棋棋手范蕴若去世,生前留下什么成就值得敬仰

在中国棋坛范蕴若无疑是一个传奇,他在2017年那一年的第18届农心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中摘得桂冠,为国争光,赢回属于中国人的荣耀,使中国第六次捧起农心杯冠军。单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个人的实力很强。他一直在不断进步,勇于挑战,就在今年三月份在线上举行的2020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网络热身赛中,范蕴若在小组赛中是全胜的唯一选手,堪称全场发挥最佳。这颗冉冉而起的星宿,在他的领域烨烨生辉。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它主要的表现特征就是患病的人持久的心境低落,心情抑郁。有部分严重的患者还存有自伤,自杀等行为,可能也伴有幻想,幻觉等精神性症状。抑郁症在发作时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所以我们应该对身边的事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开解,自我满足,永远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无限青春的活力。

E. 简述中国 日本 韩国以及欧美国家围棋的文化发展和现状

中日韩三国之文化与其对围棋之发展 (楼主)
三国围棋的异与同

千百年流传的围棋,有一种独特而神秘的魅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感受过围棋带来的那种一瞬间的感动。然而,要将这种美用文字体现得很清楚,却又是至难之事。最直白的如“胜利最华丽”,最神秘的如“幽玄”,“坐隐”,本身都有着“道可道,非常道”的境界。

尽管如此,对这种美也无须抽象化。围棋毕竟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在文化的时间和地理坐标中孕育成长,在那里,它的历史轨迹始终是可以感受的。

围棋终究要走向世界,但直至目前的围棋仍然是扎根于东亚文化的土壤之中,确切地说,是中日韩三个东亚民族的智慧之花。

围棋始终保持着东亚文化中根性的成分,体现着一种富有东亚哲学气息的美。

中日韩三国的民族文化,即是一脉相承,其发展却又相对**,各具鲜明的特点,充分体现出中国古文化那种深厚广阔,极富变化的个性。理解棋中散发的美,不如说是理解民族文化中孕育的美。

同样是书法,中日韩却能体现出审美情趣上本质的差异,中国的雄浑厚大,飘逸飞扬;日本的纤细精致,巧夺天工;而韩国的则朴素自然,反璞归真。

日本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与其对围棋之影响

古代的日本,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偏僻海岛,岛外的世界,它即无力开拓,但也无须担忧外来的威胁。因此,日本人千百年来专注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微观世界中将文化的每一面都努力做到极致,他们是天生苛求尽善尽美的民族,那种屏弃一切杂质以达到纯净世界的执着感,是其他民族难以模仿的。

这就是日本文化所谓的“道”,在围棋上,就是“棋道”,这个概念中国和韩国也有,但日本人赋予了它决定性的内涵,相比之下,日本人在丰富围棋理论上的巨大贡献倒要退居其次。

究竟什么是“棋道”,也实在是一言难尽。日本古近代围棋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争棋史,那其中凄美惨烈的场面层出不穷。这当然和当时的围棋制度有关,但让这段历史变得如此浓墨渲染的,正是日本人那种对“道”从一而终,至死不渝的民族性格。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历史是这个民族执意要这样写下的。

稍通日本历史的人大概都会知道“本能寺兵变”,下围棋的人可能也会知道有个本能寺三劫循环。这在日本历史上是一个大事件,在文化上更是一个重要的坐标。自古而来,史学者也好,艺术家也好,都竭力从中发现日本文化中的精髓,黑泽名拿它拍过电影,也是风靡日本的漫画“棋魂”中唯一描写的一个历史场景。其实不妨借助日本历史小说作家柴田炼三郎在其名着“丰臣秀吉”中关于此次兵变的片段描写,来感受日本文化中那种对道超越生命的执着。
......
本能寺四周已响起了冲锋声。信长一听,知道已无法逃生了。自知必死的信长,平静的说:“兰丸,你是十六岁吧。”......
“这也是武士的命运。奋战吧!至少可让后世称赞森兰丸英勇护主。”
......每逢信长一喝,必有敌人流血倒地。......见情况紧迫,信长弃刀疾奔入内。身为右大臣,首级如被无名士兵取得,将是身后一大耻辱。所以他跑进自己的居室,打算切腹自尽。.....
森兰丸守在信长居室的门前,持着枪,有如屹立不动的磐石。他要使信长能从容自尽,并防敌人取其首级。
这时,信长清朗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兰丸,再见。”
兰丸一听,立即跪拜,然后飞身跃起,推开纸门。只见信长俯伏着,白衣染满了鲜血。他于是立即推倒纸门,覆盖于遗体上面,并点火燃烧。见到居室火焰熊熊之后,兰丸盘坐在走廊中央,追随信长自尽了。
......

作为反叛者的明智光秀最后也没有得到织田信长的头颅,日本人没有认为织田信长是一个失败者。遥想当年的桶狭间一战,织田信长抱着决死的信念以寡击众,一战成名的前夜,伴鼓而舞,和歌明志:“人生五十年,轮转变化中,短促如梦幻。天地之万物,无有不死灭。”我想,这就是日本文化中的魂魄啊!这其中,野泽竹朝临死争棋的惨白面孔,实比棋盘上任何的变化都要惊心动魄。

中国历史人物中赢得日本人极大尊敬的是武侯诸葛亮,其原因不外乎“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吧。

韩国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与其对围棋之影响

韩国及其文化在历史上曾经被长期忽视,现在我们已经领教了韩国在棋盘上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厉害,然而对于其历史文化的内涵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也正是因为如此,韩国围棋的突然强大使很多人不知所措,几乎找不到一个好的理由。

韩国围棋有棋谱记录的年代大概也就是九十年不到,尽管这个国家围棋的历史甚至比日本还要悠远。长期以来,无论韩国的围棋,还是韩国的文化,都是在中日两个近邻的轻视中顽强成长的,而韩流的爆发,正是对这种轻视理所当然的回击!

韩国是个半岛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交通和战略要冲,西接中国大陆,东望日本诸岛。这样的地理位置,对韩国人是幸或不幸,恐怕其中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清楚。翻开朝鲜历史,韩国要么是两强之一的附庸,要么就是中日大打出手的战场,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样的国家能够生存到现在简直就是个奇迹。

韩国人自有他们的生存之道。

韩国人很早就意识到在两强夹击中俯仰,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宿命。因而,他们那种对生存的渴望和由此而生的危机感也远比任何人都更为强烈。强烈的生存意识就是韩国文化的核心。因此,他们没有中国人天地悠悠的广阔,也无日本人面对一草一木的精致心情,他们可以做的,就是时时刻刻一步接一步地前行,即使落后也永不倒下。这样的文化必定是朴素实际的,它摒弃一切华而不实的因素,从某种意义而言,甚至是一种怀有深深压抑感的文化。

韩流的爆发,宛如一棵长期在巨石阴影中成长的小草,因为渴望阳光而日积月累的可怕力量。面对群星灿烂的韩国棋手,也许我们会说,我们也曾有才能更为出众的天才,然而,我们没有的,是那个为了普及围棋而在韩国大街上推着小车孜孜教授的倔强背影。

顽强,韧性,都不足以说明韩国人在棋盘上对生存的渴望,我想,对胜负的敏锐和执着是韩国棋手基于文化所特有的天赋,甚至是本能,这使他们从小就对计算力给予了最大的重视,而超强的计算能力,其实正是最接近胜负本质的能力。

没有什么棋手象土生土长的李昌镐一样更能体现韩国文化中根性的特点,你可以说他的棋看起来没有什么,其实,那正是朴素的力量。

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其对围棋之影响

古代,围棋在日本被钦定为国技,在韩国,被列入杂技,而在中国,纯粹是一种民间活动,换句话说,是根本不入流的。

虽然有“琴棋书画”的说法,但这只是民间士大夫的风雅之词,古时的教育部长不会让围棋登上大雅之堂。出乎多数人的意料,在中国古代围棋一直处在民间自生自灭的境地中,**,特别是唐以后,不但从不有所扶持,反而数度要取缔之而后快。

然而,中国围棋不但没有自生自灭,相反还逐渐普及,其理论也日趋丰富,留下大量的着作和棋谱,不仅让同样境地但却几乎一片空白的韩国围棋史汗颜,就是和**大力扶持的日本围棋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是什么让围棋有如此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的确很难给一个令人人满意的解释。有的时候我们不免惯性地用博大精深这样的套语来掩饰无知和迷惑。其实,这个谜不但存在于围棋本身,也存在于整个中国文化的解读之中。

古代的中国,没有日本孤岛偏安的资本,但也不象朝鲜那样弱的任人鱼肉。相反,她一直以一个强者的身份面对来自四周,特别是北方的挑战。在中国文化史中,那种地域的广阔*,*流的频繁性,碰撞的猛烈性,是日韩所远远不及的。如果说日本文化着重文化的精炼,韩国文化是执着于文化的生存,中国文化则为了在频繁的文化竞争中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始终把重心放在对文化的继承,融合和超越之中。这种继承之美,融合之美,超越之美,正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整体之美。

这种整体之美,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异彩纷呈。两晋南北朝的空灵飘逸,唐宋之厚重,明清之奔放,不仅保持了中国古代围棋文化的生命力,而且还赋予它更多的时代内涵,我想,这正是围棋能在民间自由成长的根本。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在乱世中横空出世的天才吴清源,用他一生传奇般的经历更是将中国文化中的继承,融合和超越之美发挥到淋漓尽致。

五千年的历史,其实是一个无比丰富的精神宝库,那里存放着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棋魂呀!

结语

围棋终究要走向世界的,那里等待着更深厚的文化土壤,它的美学内涵也必将越加得丰富。
或许吴老先生说得没有错,谁得冠军其实并不重要,中国也好,日本韩国也罢,真正值得期待的是出现更多富有民族文化气质的棋手,而围棋也能愈加丰满地表现出富有东亚哲学气息的美。

这是一个继承和融合的时代,更是一个超越的时代。
【http://cache..com/c?m=0012c86be71345e0b1993f4f194f&p=&user=】

现代网络围棋的兴起与发展必将带动整个围棋事业及围棋文化的大发展!

F. 韩国围棋联赛:元晟溱夺MVP,你知道围棋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围棋,,适合两人玩的棋盘游戏。它起源于东亚,在中国、韩国,尤其是与它最为接近的国家日本很受欢迎。围棋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盘游戏,被认为大约在 4000 年前起源于中国。根据一些消息来源,这个日期早在公元前 2356 年,但更有可能是在公元前 2 千年。

围棋需要高超的技巧、策略和微妙的技巧,可以无限变化,但规则和棋子非常简单,孩子们可以玩。特殊的差点规则允许不同技能的玩家一起玩。有抱负的专业人士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徒并接受多年的培训。日本围棋协会成立于 1924 年,负责监督比赛和规则,并对职业和业余选手进行排名。欧洲围棋联合会成立于 1950 年,随后出现了其他地区和国家组织。首届年度世界围棋锦标赛于1979年举行,1982年在东京成立了国际围棋联合会。

G. 韩国的围棋为什么这么厉害

我们知道围棋是发源于中国的一个运动。中国自古以来围棋就十分的兴盛,那么在近代以后,中日韩都在围棋方面下了大功夫,尤其是日本在四五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风头鼎盛,直接压倒了中韩两国。那么韩国围棋的顶峰时17就是在2000年到2010零年左右这一段时间。这期间涌现出了以李昌浩,李世石这样的新一代选手。创造了一段韩国VC界的高峰时期。那么从总体来看,中日韩围棋实际上现在类似于三国鼎立的时代。虽然看的日本风头不太茂盛,但实际上日本的飞机也是非常厉害的,而且日本这个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围棋运动。而且围棋运动员在日本的地位也是非非常高的,收入也非常可观。而且目前的几个世界重大的围棋比赛奖金动辄几十万美元,这也极大的刺激了选手的热情。那么从中国当前的分析来看,中国选手也出现了蓬勃喷发的态势。从三国的总体比较来看,基本属于一种焦灼状态,但是中国目前的发展前景是非常良好的,当然日本和韩国的也不差,但是日本稍稍落后了一点,从目前看中国的态势是最好的,有限的,大批的年轻选手。也在国际围棋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我们期待着围棋运动,在世界上越来越推广,越来越蓬勃。

H. 韩国的围棋到现在为止还压着中国吗

围棋方面中国的90后最近很给力,但没有出现吴清源、李昌镐式独步棋坛的人物。
足球方面,还是算了,伤心。

I. 韩国的围棋是怎么普及成现在这样的

韩国围棋和中国围棋一样,有不错的民众基础,这是现代韩国围棋可以普及的大前提。在韩国围棋发展史上,有两个人是居功至伟的,一个是赵南哲,一个是曹薰铉。这两个人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有赴日本留学的经历,并且把先进的围棋理念带回国内。
赵南哲被誉为韩国现代围棋之父,他重塑了韩国职业围棋的体制,建立棋院,致力于新闻棋战的普及,棋手待遇提高,整体职业化和民间普及,可以说没有赵南哲,韩国围棋还处于史前时代,只是民间业余玩耍的小游戏。
而曹薰铉则是进一步接过火炬,他的主要功绩是率先在国际比赛实现突破,这一点类似于中国的聂卫平,从而大大激发了韩国人对围棋的热情,尤其是第一届应氏杯的夺冠,他几乎成为民族英雄般的人物,坐在敞篷车里戴着花环在汉城街道上巡游,这可是总统级别的待遇。在他之后,李昌镐刘昌赫扩大了这个突破口,才有了后面的韩流盛世。

阅读全文

与韩国围棋留下了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