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战国韩国上党哪个地区

战国韩国上党哪个地区

发布时间:2022-06-04 18:50:43

1. 古代战国时期韩国的地理位置在哪

韩国地理环境:

其疆域有今山西省的东南部和河南省中部。全境把周包住,西和秦、魏交界,南和楚相接,东南和郑交界,东和宋相交。

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

(1)战国韩国上党哪个地区扩展阅读: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

韩国起源: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2. 古代有个叫“上党”的地方吗﹖

上党战役,是1945年9月10日,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上党地区(今晋东南),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其主战场位于今长治境内,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

3. 上党号称天下之脊,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上党,号称“天下之脊”,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往东出太行山是华北平原,往南出进程越黄河就是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往北不远是太原。由于它特殊的地理存在,决定了上党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不管在哪个朝代,上党在历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可见,“其地极高”,不仅仅是地形地势高,主要还是声望地位高,高与天齐。古人对天是非常尊敬非常敬畏的。孔夫子就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从古人的角度看,能与天比高的,只有“大人”,和大人创造的文化——“圣人之言”。再说上字,辞书解释,上:最高处。我们历来把有身份、有地位、受尊敬的人,称为“上”,如上大人孔乙己、上辈 、上宾等,连从西方引进的神,我们也称“上帝”。而党,就是聚所。据此理解的话,上党,实乃是有身份、有地位、受尊敬的人聚居的地方,或者就是创造了重要文化,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闪光点”的地方。

4. 战国时期的韩国位于现今的哪个省市

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新郑)。

韩国先祖为晋公族。曲沃桓叔生子万,封于韩原,立韩氏。后晋国称霸,韩氏中衰。至韩厥,为晋悼公正卿,晋悼公复霸,韩厥之力颇多。后韩起执政晋国27年,韩氏显贵。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虔与赵、魏同为诸侯,建立韩国。

韩虔位列诸侯,不及魏氏强盛。“三晋”同盟之时,韩国随之瓜分中原,获利颇多,国势达到鼎盛。但由于韩国四面受敌,且国人不尚武,屡为列强所攻打。在残酷的战果烽烟中,韩国不得不先后依靠于魏、齐、楚、赵、秦等大国,至前230年,秦王政首灭韩国。

(4)战国韩国上党哪个地区扩展阅读

晋国韩氏的第一位为韩万,本为晋君之后,姬姓,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公元前679年前后。韩万是曲沃桓叔的庶子,曲沃武公夺得晋君之位后,将韩原(今陕西韩城)封给韩万作为采邑。

因而以韩为氏。韩万生韩赇伯,韩赇伯生韩简,韩简生韩舆,韩舆生韩厥,韩厥生韩起,韩起生韩须,韩须生韩不信,韩不信生韩庚。以上为春秋时历代韩氏家主。

战国时期的开始年代,公元前475年的韩氏家主为谁,由于史书记载的缺失,已不可考。公元前514年,韩宣子(韩起)去世,之后至公元前455年之前,韩氏家主有:韩贞子(韩须)、韩简子(韩不信)、韩庄子(韩庚)。

韩须在公元前541年之时已为成熟的政治家,公元前514年继其父为韩氏家主,在位时间当不长。韩庄子在位时间已不可考,以韩庄子之子韩康子为战国时期韩氏第一位家主。

5. 长平之战前赵国接手“上党”是对是错那是什么地方

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地方本来就是韩国割地给秦国的,假如不接手,就不会发生这场大仗。

6. 韩国的上党到底重要在什么地方,秦国为什么一定要拿下

地理位置重要。参见解放战争时期的上党战役。

7. 长平之战中的上党郡郡内有多少座城,都叫啥名

上党,《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上党地区位于今天山西省的东南部,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其东部、东南部是太行山脉,与今河北、河南二省分界;西南部为王屋、中条二山,与今河南省分界;西面是太岳山脉;北面为五云山、八赋岭等山地。上党地区地高势险,自古为战略要地,狄子奇《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其意即此。
上党郡 概况编辑本段上党春秋属晋,及至战国,韩、赵、魏三家分晋,上党地区亦被三家瓜分。因此,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都在上党地区占有部分土地,这一地区遂成为三国对峙的前沿,其战略地位也随之加强。根据已见的史料可以确知,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分别在自己所控制的上党地区设置有上党郡。如此狭小的范围内同时设置有三个郡,这在战国时期是比较少见的。有关三国上党郡的不少问题,如设置的时间、沿革以及辖区等等,至今仍然不是很清楚。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及考古材料对此问题重新加以论证,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能够有所发现、进步。

战国时期三国上党郡设置的时间,前论史者皆语焉不详。我认为,战国上党郡应当设置于三家分晋之初。郡的缘起具有很强的军事性质,早期的郡都设置在边境地区,其目的就是巩固边防。由于郡担负了防卫边境的责任,所以郡的长官叫守,也尊称太守。根据《韩非子》的记载,晋平公时(公元前557年——532年)“解狐举邢伯柳为上党守,柳往谢之曰:‘子释罪,敢不再拜。’曰:‘举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解狐推荐邢伯柳为上党守,上党此时为郡当无疑问,故至晚在春秋末年,晋国在上党地区已经设置有上党郡。晋国在上党设郡,说明这一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韩、赵、魏三分上党后,这一地区遂成为三国对峙的前沿。而三国又都想向东南地区发展,上党则是通向东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所以上党被三家瓜之后,其战略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是得到了加强。在这种形势下,设郡置守,以利边防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三家分晋之后,并无理由要撤消上党郡,相反应该加强郡的职能。由此推测,三国上党郡设置的时间虽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应当是在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三分上党之后不久。

战国时期,三国上党郡各自的范围前后可能变化很大。但是,由于缺乏史料,我们不可能从时间及空间上对其进行严格的界定,只能根据已有的史料确定其大概的势力范围及变动沿革。唐代张守节曰:“秦上党郡今泽、潞、仪、沁等四州之地,兼相州之半,韩总有之。至七国时,赵得仪、沁二州之地,韩犹有潞州及泽州之半,半属赵、魏。”后世多党同其说。然张守节所言三国上党郡辖区划分至少有以下三点不足:其一,如依张氏所言,三国上党郡在泽州具体是怎样划分的仍然不清楚;其二,唐相州在太行以东,似不属上党地区,亦不归秦上党郡所有。其三,张氏言赵有沁州,韩得潞州,是韩上党在赵上党以东。然秦伐上党地区,韩上党郡首被其难,是韩上党郡当比赵上党郡更近秦。赵武灵王谓公子成曰:赵之疆域“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故韩上党郡当在赵上党郡以西,而非在其东。张氏所言韩、赵、魏三国上党郡辖区划分似当有误。

自秦惠文王开始,秦国的势力开始越过黄河向东扩展。至秦昭王时,秦国实际控制地区已扺达整个上党地区的西部边缘。公元前262年,秦伐上党,韩上党郡首被难。《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赵遂发兵取上党。”由此来看,韩上党郡当拥有整个上党地区的西部边缘地带。

战国初期,赵国在上党地区的实际控制范围大体有涅(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南)——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西南)——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泫氏(今山西省高平市)——端氏(山西省沁水县东)一线以东地区。这条分界线北起潞州西北涅水上游的涅,自此南行,穿浊漳水上游地区,出潞州过长平关,至高平折而西南行,至沁水中游止。整个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在上党地区的争夺大都发生在这一带。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将整个上党地区分成南北两部分分别加以考证。北部地区包括仪州、潞州、沁州及晋州东部一角,南部地区为泽州。

上党北部地区的归属:战国时期,对上党北部地区的争夺都是在韩、赵两国之间发生的,其地点大都在涅——屯留——长子一线,有些地区归属亦屡次变更。如长子至少三易其主:智氏攻赵襄子,有人建议襄子奔长子,是春秋战国之交长子属赵;公元前370年,赵攻郑,与韩,韩与赵长子,可见长子此前已被韩夺取;公元前359年,郑(韩)取屯留、长子、涅,是此年长子复被韩所夺取;公元前349年,赵夺晋君端氏(今山西省沁水县以东),徙之屯留,可见十年前为韩所攻占的屯留此时已被赵国夺回。从历史地图上看,上述诸地皆处于丹水及潞水上游西岸。而这些地点的归属频繁更替则表明赵、韩两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都不是十分稳定,丹、潞二水的上游当是两国在上党地区军事对峙的前沿,是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由于韩国据有上党地区的西部边缘地带,而且没有史料证明魏国在上党的北部也拥有土地,所以,二水上游以西至上党地区西部边缘——包括整个少水上游一带——当属韩;二水上游以东至太行一线当属赵。以唐代政区划分,韩国当有整个沁州、潞州西部及晋州东部一小块地区;赵国则有整个仪州及潞州东面大部地区。赵上党与赵都邯郸之间,太行山横亘其中,交通为之阻隔。然潞水自西而东穿太行直抵邯郸,所以,赵国对上党地区的控制当是沿潞水一线西进的。

上党南部地区的归属:由于韩、赵、魏三国在南部地区都拥有土地,故这一地区的归属同上党北部地区相比要复杂的多。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年),秦“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可见,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当为韩国中心地区与韩上党郡之间交通的必经之地。野王地处少水下游,而少水上游的上党地区及少水中游的端氏亦为韩国所有。由此推测,韩国在上党地区的势力范围很可能是沿少水一线北上的,韩在上党南部地区当据有少水中游一带;魏国占据少水以西的濩泽(今山西阳城以西)及少水以东的高都(今山西晋城市)、泫氏,拥有上党南部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赵国势力最盛时,最南拥有皮牢、端氏、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南)及泫氏一线以北地区。然而这一地区即是韩国南北交通的要道,又是魏国联系东西部国土的咽喉。所以赵国势力的南侵极大的损害了韩、魏两国的利益,因而遭到两国的极大抵抗。公元前351年魏夺赵皮牢、泫氏,打通了河内地区与河东地区的交通,而韩国亦取得了少水中游的端氏,使上党与韩都之间的联系得以恢复。总之在上党南部地区的的争夺中,赵国基本上处于劣势,其势力范围是不断向北退缩的。

8. 春秋战国时期上党地区属于哪个国家

先属韩,后属赵,终属秦。

9. 战国时期韩国上党郡十七县是哪些县了

这是个误会,韩国上党郡没有17县,只有17城市邑,也就是6个县,韩国上地当时还剩有三个郡,上党郡有皮牢、伊是、端氏、翟泽、濩泽、轵道6个县,临汾郡有平阳、高粱、杨氏、彘县、阴县、百邑县6个县,长治郡有涅、屯留、长子、铜提、襄垣5个县,一共17县

10. 古代七国中韩国在哪个省

古代七国中韩国在河南省,在河南省郑州市下面的新郑县级市附近,韩国领土在河南西北部和山西西南部,是七国中最小的国家。

战国时期的韩国由于地处中原,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中原地区晋三分为韩、赵、魏三家。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敌,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

韩国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其屡遭其他六国攻伐,国力不断削弱,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

(10)战国韩国上党哪个地区扩展阅读:

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正式承认)韩、魏、赵为诸侯,至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历时173年。韩国先后13位君主,其中后五任称王,王国历时104年。

战国末期,韩国成了秦国和齐国之间战争的缓冲地,苟延残存;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韩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

两场决定霸主局势之战都由韩国而起,充分体现了韩国被列强围欺鱼肉的困境。

阅读全文

与战国韩国上党哪个地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