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革命前时期。早期城市因生产力水平不高,可提供城市居民需要的农副产品数量有限,所以城市发展受到限制。那时城市数目少、规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主要分布在灌溉发达、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收农产品的地带。早期城市主要为行政、宗教、军事或手工业中心。这个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二是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中叶开始,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欧美国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点是亚非国家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世界城市体系的出现是近代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到29.2%。三是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因为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这一切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市化的阶段特征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①集中趋向的城市化阶段。该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市中心城区形成高度集聚。②郊区城市化阶段。这个时期城市化的特征是,在工商业继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集中的同时,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中心市区。③逆城市化阶段。在郊区城市化继续发展的同进,中心市区显现衰落景象,出现人口净减少。④再城市化阶段。中心市区经济复兴,人口出现重新回升。
世界城市化一般规律(背景资料)
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90年上升到47%,预计2000年达到50%。发达国家早在1950年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1950年至1980年间的城市化速度仍较快,1990年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75%。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1990年平均城市化水平为37%。
城市不断向四周蔓延,使城市与城市间的农田分界带日渐模糊,城市地域出现连片的趋势,形成了大都市带。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的郊区化或逆城市化过程开始出现。到八十年代,一些城市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人口回城居住,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
2. 简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产业革命(1750年)以前为缓慢发展阶段;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为加速发展阶段; 从20世纪开始到现在,为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较低,现阶段发展速度快。
3.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 1 )优势: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于美国,美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比英国快。原因: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 19 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美国 19 世纪中后期奴隶制度的废除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 2 )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问题: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 ( 3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城镇化发展对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城镇化的过快发展会带来负面作用。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城镇化的发展中要考虑本地区的具体特 点,不搞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要关注特色发展。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如果城区扩展过速,城镇化发展过快,会打破人口、资源、就业等的平衡状态,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4.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征是
1、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空间分布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进入城市为主的时代。
按照联合国的统计和预测数据,全球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将在2020年前后开始绝对降低。可以说,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结构已经进入了以城市为主的新阶段。
2、城市化步伐将呈现“南快北稳”的格局。
总体看,发达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率接近饱和水平,虽然不排除未来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但不会有大的起伏。而从较长时期看,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绝对规模,有可能随着人口负增长而出现一定程度的负增长,除非有大量的国外移民。
3、大都市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现有技术和产业条件下,发达国家一些大都市地区的扩展似乎触到了上限;而发展中国家将出现一批新的大都市群。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特征有哪些
一、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化的特征
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群发展迅速等特征。
6. 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影响
城市化进程,每一个国家其实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的快速。
7. 非洲国家城市化进程共同特点是什么
这个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整个非洲从地理上分为北非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中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北非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主要以黑人为主。北非尤其以地中海沿岸东部的产油国相对比较富裕,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不配套,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城市化步伐跟不。撒哈拉以南非洲(除南非外)比较类似。社会发展缓慢,城市化起步较晚。发展较落后。南非在非洲算发展的最好的国家,工业,农业,发电量,科研等在非洲首屈一指,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
整体而言,非洲国家经济比较单一,落后。城市化进程缓慢,但发展空间很大
望采纳,存手打
8.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 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缓慢,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总体较低,发展较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出现城市数量剧增、大城市规模膨胀等问题。
9.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简要分析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化过程,及其本质特征。
城市化的概念:质的规定——农村不断被城市“同化”的过程,即城市的先进生产力、现代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与扩散,最终达到城乡共享。量的规定——不断量化的过程,即农村的地域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域,表现为城市地域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到一定程度转变为“同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