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战时期日本猛攻菲律宾,为何美国会输掉菲律宾战役
小油瓶想说,面对精锐日军、精心谋划、精心准备、突然袭击,战争准备不足并且兵力并不占优的美国人在“自信心十足”的麦克阿瑟中将带领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骄傲的麦克阿瑟中将根本不相信日本人要对他动手,疏于戒备,错误判断,让本就实力不足的军队雪上加霜。
下面小油瓶带您走进这场对麦克阿瑟来说失败的作战!
至此菲律宾战役彻底以美国人的失败告终。
所以麦克阿瑟的错误判断、疏忽大意导致空军被歼灭,海军望风而逃,自此制空权制海权彻底消失,而菲律宾部队缺乏战斗力和战斗精神被日军精锐部队击溃,无奈退守巴丹,巴丹守军又因缺乏粮食和支援,无奈被歼灭,这就是美国人是如何输掉菲律宾战役的!
Ⅱ 二战、日本在菲律宾抓了多少美国兵
菲律宾战役。
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
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
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中将温赖特)。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Ⅲ 菲律宾一战,美菲联军的人数是日军二倍以上,为何最终还会惨败
武器十分落后。当时的美菲联军的武器装备十分落后,并且子弹数量不足,但是日本军队使用的都是先进的冲锋枪,因此美菲联军会残败。
Ⅳ 听说太平洋战争中菲律宾日军损失了50万,是怎么回事,山下奉文的军队全军覆没了吗,日本南方军都在干吗
一开始的时候,日本人得出的结论是菲律宾是美国人必攻之地,山下奉文定的策略就是尽量在最大的吕宋岛和美国人打持久战,让美国人尽量流血,不得不做到谈判桌上
可后来出了台湾海空战这事,海军对外宣称是:全歼哈尔西的航母编队,这消息把南方军和大本营给忽悠了,一下子改了决定,觉得美国人没了海空火力支援,没太大优势,准备在莱特岛和美国人大决战。为此调集大部队向莱特岛集结:
其中第30师团的两个联队从棉兰老岛出发增援,第102师团主力从宿务岛出发增援,第26师团,第68旅团和第8师团的一个联队从吕宋岛出发增援,最有想象力的是第一师团居然是从上海来增援的。
来增援的部队除了第一师团和第30师团的一个联队登陆成功之外,其余基本上都被美军海军在海上管制起来了,山下奉文的老搭档,马来作战时的第25军参谋长,现在是第35军司令官的铃木宗作中将也在从宿务岛前往莱特岛增援的途中被美国人在海上“做塌勒”。
结果在莱特岛,日本部队被老美火力暴打,损失惨重
其后,在棉兰老岛,虽然山下奉文想尽办法,但兵力、火力均落后老美,打到后面只能撤入山区
由于缺少后勤,大量士兵饿死在山里
最后基本全军覆没
Ⅳ 菲律宾战役,日军是如何击败美军的呢
菲律宾是一个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岛国,地处亚洲东南部,西濒南中国海,南与马来亚、荷属东印度隔海相望,东临太平洋,是沟通太平洋和南中国海、印度洋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565年,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从此遭受西班牙殖民统治230多年。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国占领了菲律宾,菲律宾也成了美国染指亚洲的跳板。
一、美国的轻敌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上下都认为日本不会对自己发动战争,因此美国人的战略重点在欧洲战场,日本人则趁此时机,准备开始实施"南进"战略。该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占领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获得对日本帝国的生存必不可少的石油资源。而前进道路上存在着两大障碍:一个是菲律宾,一个是新加坡,它们分别是美国和英国在远东的政略和战略上的根据地。
Ⅵ 美日太平洋战争的时候,美军和日军的伤亡各是多少军舰飞机的战损又是多少
这个问题其实真的很大,涉及很深的历史,哥来给你讲讲吧。
首先是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海战。一,它是个传统的岛国,对海域比较青睐,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愫在里面。像中国,虽然也临海,而且有那么大的海域,包括南海,但中国自古就认为自己是个陆地国家,对海洋资源根本不重视,因此现在南海出现很多问题可以说是历史原因了。二、甲午海战之后,日本自我感觉不错。赚了台湾岛外带2.3亿两银子(3000W是用来赎回辽东的),实际上日本得到的不止这些,大概有2.6亿的样子,用这些钱大大发展了军工和教育,从此日本在国际上真的是牛 B起来了。第三,在甲午海战的时候,本来辽东半岛被日本划去了,但俄国干涉了,日本被迫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可以说真的很不爽。所以后来日本用甲午海战赔款的钱,充分备战,1904年对俄国不宣而战。一方面俄国把远东事务放在欧洲事务的后面,不重视,另一方面日本家底都拿出来了,可以说是举国之力,另外日本特工还资助列宁在俄国搞革命,弄得沙俄当时里外不顾。所以这一次日本又赢了。这一战,日本真正进入世界强国,因为这是近代战争中第一次亚洲国家打败欧洲国家,日本觉得自己足够牛掰了,打赢了中国和俄国,就开始挑战美国。(当然日本还是没有俄国强大,毕竟俄国陆军主力都还在欧洲没动,远东准备也不充分,俄国当时的重点是欧洲和国内,远东这边根本忙不过来。但日本人没认清这点,后来二战爆发后,还想敲诈苏联一笔,发动诺门坎战役,结果惨败,南北并进的计划直接夭折,只敢南下不敢北进了。)而且事实上,这时美日在海洋上的防圈也开始重合了。当时一战后,日本接管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事务,包括一些海岛殖民地。第四,就是美日早就有渊源。一战前日本就想吞并夏威夷,当时夏威夷是个岛国,叫夏威夷王国,开始是英国的,后来被法国占了,又后来,美国佬给钱给武器,支持反对派,然后反对派推翻了政府,成立了共和国,加入了美联邦(这个套路美国人太熟悉了)。夏威夷加入美国的时候,岛国上的移民大多是日本移民,所以日本人就不愿意了,就想占回来。一直到后来,各种原因促使了日本对美宣战,偷袭了珍珠港。
再看你的问题,蛙跳战术是43年以后,山姆大叔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争中创立,也就是发展成后来的“非线性战术”。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以后,日本就丧失了海上控制权,也就是制海权。什么是制海权?就是说这片海域,我可以走,你不能走。为什么,因为这片海域都是我的舰队,都是我的飞机在巡航,我有装备,也有石油能源供应做储备。日本当时日子并不好过,石油被禁运,中途海战损失又重,所以无力出战,只能龟缩在一个一个的海岛上防守。相对于在海上拼武器拼能源拼装备拼国力,龟缩在海岛上防守,可以说日本算是可以降低非常大的消耗,因为日本是岛国,耗不起,所以说美国可以尝试各种战术包括蛙跳战术,日本就只能龟缩着防守了,当然偶尔也可以出海作战,但这仅仅是偶尔。
海岛登陆很难打,有些海岛翻来覆去的争夺,易守难攻,美国佬打的很辛苦,好在武器和补给充足,但也扛不住。所以麦克阿瑟就采用了新的战术,蛙跳战术。跳过日本人前面布防完善的海岛工事,舰队直接绕过去从那些薄弱的海岛下手,逐步蚕食日本的海上控制权。
至于战损,从珍珠港海战到日本投降,在太平洋战场,日本总共死亡150万多,其中陆军110万,海军40万,这不包括受伤和失踪的数据。美国伤亡(受伤和死亡)43万,其中死亡12万。太平洋海战是英美联合作战,英国也有损失的,但和美国人比少很多。
Ⅶ 二战中珍珠港事变后日本攻占菲律宾时,麦克阿瑟指挥的远东军兵力有多少
1941年12月10日,日本开始进攻菲律宾。麦克阿瑟指挥的远东军仅有美军1.9万人,菲律宾军1.2万人,另外还有10余万当地民兵。空军仅剩下菲律宾军队的150架飞机,海军只有一支小舰队。
Ⅷ 二战时期的日军在菲律宾战场俘虏了多少美菲联军其中有个被俘美军少将叫什么名字这位将军
菲律宾战役,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给以后进攻荷属印度和澳大利亚创造有利条件而实施的战略性战役。
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日本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中将温赖特)。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乔纳森·温赖特(Jonathau Mayhew Wainwright,1883—1953)美国陆军上将。巴丹半岛战败被俘。 生于华盛顿州。1906年西点军校毕业。后在骑兵部队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法国作战,任第八十二步兵师副参谋长。后入指挥与参谋学校、陆军军事学院深造。1940 年10 月任菲律宾美国驻军少将师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指挥北吕宋部队抵御日军入侵。1942 年3 月麦克阿瑟调离后,晋升中将,负责指挥留守部队,在巴丹(Bataan)和科雷吉多尔(Corregldor)地区与日军本间雅晴的14军激战,同年5 月弹尽粮绝,率部8万投降,被囚禁至1945 年日本投降后获释。应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之邀,参加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同年被任命为美国东部防区司令,9月5日晋升上将。1946 年任第四集团军司令。次年退役。
Ⅸ 菲律宾战役的战役兵力
参加菲律宾战役的日军有第14军团(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海军菲律宾战役联合编队(司令为高桥伊望中将,巡洋舰10艘、驱逐舰29艘、航空母舰1艘和水上飞机母舰3艘)、陆军航空兵第5兵团(司令为小冰英良中将,飞机200架)、海军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队(司令为冢原二四三中将,飞机300架)以及约100艘运输船和辅助船只。在菲律宾群岛的美菲集团计有13万人(麦克阿瑟中将任司令,其中3.1万美国人)和270多架飞机(其中可作战的142架)。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为哈特上将,主要类型的战斗舰艇45艘)协同该集团作战。
菲律宾战役,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给以后进攻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创造有利条件而实施的战略性战役。
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日本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中将温赖特)。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美军凭借海空优势,采取集中兵力、中间突破战术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美军占领菲律宾群岛使日本的战略态势进一步恶化。日本与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其战略原料只有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向本土运进。美军完全控制了南海,并为进攻海南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和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许多基地。
Ⅹ 有个日本少尉二战时受命在菲律宾打游击,后来与世隔绝不知道日本投降了,还打了30多年,袭击多个当地人
小野田宽郎
最后投降的日本兵
当地时间16日下午4点29分,二战老兵、91岁的小野田宽郎在东京的一家医院去世。这名曾经的日军中尉,以“二战中最后投降的日本兵”而闻名:在“二战”结束后他拒绝接受日本战败的事实,潜入菲律宾的热带丛林,打死打伤130名菲律宾人,直到1974年3月10日才投降。
小野田宽郎1922年3月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海南市。20世纪30年代小野曾经来到中国的武汉,当时他在日本一个商行做买卖,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他应召入伍,随后于1944年进入陆军中野学校二俣分校,接受游击战及情报战训练。1944年11月,小野田宽郎毕业后被派往菲律宾的卢邦岛,准备在美军登陆后开展游击战。
1944年12月,上司谷田义美命令23岁的小野田在菲律宾卢邦岛开展一场针对美国人的游击战。他对小野田说:“我禁止你自杀、撤退或者投降。三年、四年或者五年之后,我将回来。这个命令只有我才能取消。”1945年2月,美军在卢邦岛登陆,大部分的日本士兵不是投降就是战死。小野田把剩下的人分成小组,并与三名同僚一起隐入丛林,继续顽固地进行游击战。
1945年8月15号,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军派出由已投降日兵充当的军使赴各岛劝降,同时撒下大量的传单。小野田看到了美国人发的传单,但他认为其内容及语法不准确,系美军所捏造,因而认定战争没有结束,拒绝投降。于是他与三名队友藏进了丛林深处,这支斯巴达克式的战队,继续在森林里挖掩体,在土墙上挂着“把战争进行到底”的标语,还在香蕉叶上刻着天皇的肖像。他们会突然出现在当地的村落,射杀当地农民,然后躲入山林。有几十个农民在收香蕉时,无端的被他们残酷枪杀。每天旭日东升时,他们挺立,向太阳敬礼,为天皇而战。
1952年,小野田宽郎的家书与日本当时的报纸,不断的在深林里出现,然而,小野田仍然认为这是瓦解他意志的策略,当他的亲兄弟来到这个岛屿,拿着麦克风对他喊话时,他依然认为,这是美军宣传人员来诱捕他的。固执的他做出结论:继续作战,永不投降。他们不停转移,当地人永远无法抓捕他们。每月必须完成一次偷袭军车任务,饿了就偷香蕉、杀水牛、抓野兔,渴了饮河水或吃水果,必要时杀村民或警察。
到1972年10月,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野田宽郎的战友也相继死去,独有他始终活在1944年。他怀疑过,谷口把自己忘了;他也想过自杀。但是,他得坚持,因为上司说不可以自杀。
1974年的一天,日本探险家铃木纪夫在菲律宾境内偏僻的丛林里,意外地发现一个身裹树皮、眉毛和胡子连成一片的“怪物”蹲在树杈上,正狼吞虎咽地摘吃野果。这个“野人”就是活下来的小野田宽郎。经过一番交流,铃木纪夫得知了小野田宽郎的名字和他的故事。铃木告诉小野田宽郎,日本已经战败投降。小野田终于接受战争结束的事实。但他坚持:必须有老上司的命令才能交出武器。铃木纪夫只好无奈地与他告别,把巧遇小野田宽郎的消息带回了日本国内。日本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找谷口义美,几经折腾,终于找到了这位已改名并成为书商的旧少佐。
1974年3月9号,时隔30年再次出现在小野田面前,谷口义美身穿军装命令小野田投降。1974年3月10号,身穿半旧日本军服的小野田到达卢邦岛警察局,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我奉上级的命令向你们投降。”从肩上卸下步枪,他失声痛哭。
躲藏在丛林的20多年间,小野田宽郎共打死打伤了130名菲律宾人,包括士兵、警察和平民。许多菲律宾人主张把小野田关进监狱,并绳之以法。但是由于日本政府的斡旋,当时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赦免了他,并允许已经52岁的小野田返回日本。
1974年,小野田宽郎终于回到了日本,所到之处,均受到“英雄”般的热烈欢迎,他也成了所谓日本“英雄”精神的象征。他参加许多活动,特别是日本右翼退伍军人的活动。每当典礼开始,旧军歌被唱起时,他会激动到流泪。他接受过无数次媒体访问,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上百名死伤的无辜菲律宾农民时,他坚决认为自己没有错,因为身处作战之中,不必为这些人的死亡负责。后来他的自传《绝不投降,我的三十年战争》成了畅销书。
归国后,日本政府本来打算给小野100万日元的慰劳金,被他拒绝。后来他把这笔钱捐给了靖国神社。回到日本的小野田夜不能眠。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令他害怕,而喷气式飞机和电视则把他吓得心惊肉跳。1975年4月,小野田在巴西的森林中买了一个大牧场并在那里定居。
走出丛林后,小野田想尽量弥补错过的时光,“我甚至希望,有人能帮我吃饭和睡觉,这样我就可以一天工作24小时”。但他不认为那30年是浪费时间,“没有这个经历,我不可能有今天的生活”。1995年,他已是日本一所学校的团体法人代表。
1996年5月,他又回到了卢邦岛,当地人看他的眼光很复杂,有人说他是“罪犯般的刺客”,有人同情他,说他是“战争牺牲品”。对此,小野田以一贯的口吻说:“军人就是服从命令,在不违反国际法律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