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标准
法律分析:2006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3.9%。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20年可望达到60%左右,届时将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
法律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和(试行稿)的通知 》 二 试点内容及要求 ,试点县(市)要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发展农村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生活、生产条件来开展工作。坚持各项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以及保护和优化环境的原则,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推动乡村城市化与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结合起来;发展经济与加快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转移富余劳动力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发展乡镇企业与加强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改善生活质量和居住条件与加强环境建设结合起来,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工作:
1、编制和完善比较科学合理的,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县(市)域城镇村各项规划。各个层次的各项规划要符合实际,并且相协调。使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社区形成一个有机的社会生活整体。
2、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努力提高建设水平。在规划设计方面,要注意做到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使之既有时代特征,又真地方特色,注意整体景观的协调。要健全管理机构队伍,理顺管理体制,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规划建设管理各方面都应居全国先进水平。
3、适应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在建设中要引导乡镇企业依托小城镇相对集中发展,以节约土地,降低能耗,形成聚集和规模效益。
4、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供水、供热、供气、通讯、垃圾及污水处理等主要公用基础设施要首先实现现代化,达到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水平。
5、建立和完善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社会公益设施系统,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技、信息、娱乐等公益设施要配套建设,在乡镇中心区形成方使农村居民生活的商业、金融、邮政、文化、服务等设施相对集中的社会服务街区。
6、实行统一组织、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规划区内的商贸小区、工业小区、文教小区、住宅小区等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成片开发建设,开发一片,成效一片,逐步推行住区物业管理。
7、加强城乡科技交流,提高村镇建设科技水平。加大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及适用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部颁推广技术或适用技术普及率达到40%。
8、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乡村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土地、财税、户籍、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制度及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乡村城市化试点工作的政策环境。
⑵ 根据诺瑟姆曲线,如果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多少则处于城镇化的成熟阶段
70%以后。30-70是快速城市化阶段
⑶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多少
2015年城镇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⑷ 看补充说明
2007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187.3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1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23.5%;国内旅游人数16.10亿人次,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24.7%;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095.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旅游业总收入1095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2.6%。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稳步发展,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
——入境旅游人数达13187.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其中:外国人261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香港同胞7794.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澳门同胞2318.6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0%; 台湾同胞46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47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2139.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 港澳同胞2929.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 台湾同胞402.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19.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强劲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维持两位数的增长。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6.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镇居民6.12亿人次,农村居民9.9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550.3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220.23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82.65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06.93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2.47元。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1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6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7年,外国入境市场有较快增长,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均有一成以上幅度的增长。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61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
——亚洲市场依然独大,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增长18.2%,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1.5%,市场份额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其中: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洲际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速,入境人数同比增幅均达到两位数。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入境人数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7.7%、13.1%、14.1%和29.1%。
——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和人均天花费较之上年均有增加。2007年,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在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7.0天,比上年增加0.1天;人均天花费为196.39美元, 比上年增加21.32美元,同比增长12.2%。
16个主要客源国2007年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增长情况如下:
序号
国家
入境旅游人数
比上年增长
(万人次)
(%)
1
韩 国
477.68
21.7
2
日 本
397.75
6.2
3
俄罗斯
300.39
24.9
4
美 国
190.12
11.2
5
马来西亚
106.20
16.6
6
新加坡
92.20
11.4
7
菲律宾
83.30
18.3
8
蒙 古
68.20
8.0
9
泰 国
61.16
3.3
10
澳大利亚
60.74
12.9
11
英 国
60.51
9.5
12
加拿大
57.72
15.5
13
德 国
55.67
11.2
14
印 尼
47.71
10.2
15
法 国
46.34
15.2
16
印 度
46.25
14.2
2、港澳台地区市场
2007年,香港和台湾市场继续发展,澳门市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较上年略有下降。
——2007年,香港市场入境人数为7794.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其中:过夜旅游者2539.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占32.6%;一日游人数5255.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占67.4%。
——2007年,澳门市场入境人数2318.6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0%。其中:过夜旅游者390.8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8%,占16.9%;一日游人数1927.8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3%,占83.1%。
——2007年,台湾市场入境人数46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入境旅游接待与收入情况
——2007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待的入境旅游者总计为7311.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1%。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的有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福建、山东、云南、广西、辽宁、四川、内蒙古、黑龙江、湖北、陕西、湖南、安徽、天津、河南、河北、重庆、海南、山西、江西、吉林等25个省(区、市)。广东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460.87万人次,继续居全国第一位。
——2007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待的外国旅游者总计为4242.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8%。接待量超过40万人次的有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辽宁、内蒙古、云南、黑龙江、广西、湖北、四川、福建、陕西、天津、湖南、安徽、河北、重庆、海南、河南、山西、吉林、新疆等25个省(区、市)。广东省接待外国旅游者628.51万人次,继续居全国第一位。
——2007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有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辽宁、云南、天津、黑龙江、湖南、陕西、广西、内蒙古、四川、湖北、重庆、安徽、河南、河北、海南、山西、江西、吉林、新疆、西藏、贵州等28个省(区、市)。广东省的旅游(外汇)收入达87.06亿美元,继续居全国第一位。按外汇收入多少排列,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情况是:
序号
地区
国际旅游
接待入境
(外汇)收入
增长
旅游人数
增长
(万美元)
(%)
(万人次)
(%)
1
广东
870 552
15.6
2 460.87
17.8
2
上海
467 297
19.7
520.10
11.9
3
北京
457 962
13.7
435.48
11.6
4
江苏
346 900
24.5
512.55
15.1
5
浙江
270 790
27.0
511.18
19.8
6
福建
216 936
47.5
268.75
17.0
7
山东
135 185
33.3
249.64
29.3
8
辽宁
122 786
31.4
200.09
24.0
9
云南
85 958
30.5
221.90
22.6
10
天津
77 871
24.4
103.23
17.2
11
黑龙江
64 270
30.5
141.42
32.9
12
湖南
64 218
27.6
120.57
24.2
13
陕西
61 211
19.8
123.13
16.0
14
广西
57 708
36.4
205.52
20.3
15
内蒙古
54 485
34.9
149.45
21.3
16
四川
51 243
29.7
170.87
21.9
17
湖北
41 264
28.9
131.82
24.9
18
重庆
38 231
23.8
76.17
26.3
19
安徽
34 400
51.7
106.43
32.4
20
河南
31 801
16.2
88.09
16.3
21
河北
30 911
27.1
81.76
12.8
22
海南
30 160
31.6
75.31
22.1
23
山西
22 171
35.0
73.79
28.6
24
江西
19 554
40.1
66.47
33.7
25
吉林
17 931
30.6
54.36
25.0
26
新疆
16 190
26.5
43.84
20.9
27
西藏
13 529
122.0
36.54
136.0
28
贵州
12 918
12.2
43.00
33.8
29
甘肃
7 021
11.6
33.12
9.2
30
青海
1 590
20.0
5.00
18.5
31
宁夏
261
7.5
0.94
8.2
五、主要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与收入情况
——2007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超过20万人次的城市有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珠海、杭州、苏州、桂林、南京、青岛、天津、西安、厦门、大连、重庆、成都、昆明、无锡、宁波、黄山、中山、泉州、福州、武汉、三亚、长沙、沈阳、烟台、温州、哈尔滨、威海、洛阳、郑州、延边、承德、乌鲁木齐、南通、秦皇岛、长春等39个,比上年增加3个; 另有漳州、济南、拉萨、九江、汕头、太原、海口、南宁、大同、贵阳、合肥、石家庄等12个城市的接待人数超过10万人次。
——2007年,接待外国旅游者人数超过10万人次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天津、青岛、西安、桂林、南京、大连、重庆、成都、珠海、昆明、黄山、厦门、三亚、武汉、宁波、无锡、沈阳、长沙、福州、威海、烟台、延边、温州、洛阳、乌鲁木齐、秦皇岛、承德、哈尔滨、南通、长春、郑州、拉萨、中山、太原、南宁等41个,比上年增加2个。
——2007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珠海、苏州、南京、天津、厦门、青岛、福州、大连、西安、泉州、宁波、重庆、无锡、桂林、长沙、沈阳、成都、南通、三亚、烟台、武汉、漳州、中山、昆明、黄山、哈尔滨、温州、秦皇岛、威海、郑州、乌鲁木齐等36个,比上年增加3个;另有洛阳、长春、连云港、济南、承德、太原、合肥、延边、汕头、拉萨、九江等11个城市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 上海市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6.73亿美元,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按外汇收入多少排列,36个旅游创汇大市的具体情况是:
序号
城市
国际旅游
接待入境
(外汇)收入
增长
旅游人数
增长
(万美元)
(%)
(万人次)
(%)
1
上海
467 297
19.7
520.1
11.9
2
北京
457 962
13.7
435.5
11.6
3
广州
319 147
14.1
611.3
8.3
4
深圳
262 328
15.8
831.3
18.7
5
杭州
112 665
24.0
208.6
14.6
6
珠海
90 240
3.3
282.0
1.5
7
苏州
88 916
18.9
161.2
16.9
8
南京
80 764
19.3
116.1
15.0
9
天津
77 871
24.4
103.2
17.2
10
厦门
71 880
21.7
93.2
3.3
11
青岛
67 507
24.4
108.0
26.4
12
福州
59 868
137.3
58.9
87.1
13
大连
58 125
25.0
84.0
20.0
14
西安
54 300
16.3
100.0
15.3
15
泉州
49 398
15.2
60.2
8.3
16
宁波
43 070
27.8
68.9
27.0
17
重庆
38 231
23.8
76.2
26.3
18
无锡
36 249
14.5
69.5
-2.6
19
桂林
36 006
36.9
128.6
16.2
20
长沙
30 440
26.6
47.6
39.3
21
沈阳
28 993
25.2
45.6
14.0
22
成都
26 142
29.5
73.7
27.1
23
南通
24 728
41.3
22.4
24.0
24
三亚
24 408
43.0
52.2
34.3
25
烟台
22 950
38.3
30.7
28.2
26
武汉
22 828
17.2
53.0
15.5
27
漳州
22 469
148.9
18.7
0.7
28
中山
21 678
0.0
68.3
11.4
29
昆明
20 784
9.5
71.3
0.8
30
黄山
17 507
60.3
68.6
25.7
31
哈尔滨
15 316
14.8
27.0
13.5
32
温州
14 083
28.9
28.9
14.1
33
秦皇岛
13 073
25.6
22.2
11.2
34
威海
12 447
39.4
26.7
30.5
35
郑州
10 884
4.6
26.2
12.9
36
乌鲁木齐
10 587
20.8
23.2
14.1
六、全国星级饭店的规模和经营情况
2007年,全国星级饭店的总体规模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到2007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3583家,比上年末增加832家,增长6.5%;客房157.38万间,增加11.39万间,增长7.8%;床位296.94万张,增加18.40万张,增长6.6%。
——到2007年末,全国星级饭店共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298.5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6%。
——2007年,全国星级饭店的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0.96%,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13583家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164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上缴营业税1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全员劳动生产率9.87万元/人,比上年上升5.2%。
——全国5806家国有星级饭店,2007年共实现营业收入619.92亿元;上缴营业税41.14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01万元/人。
——全国外商和港澳台客商投资兴建的592家星级饭店,2007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84.82亿元;上缴营业税19.62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6.50万元/人。
——在13583家星级饭店中:五星级饭店369家,比上年末增加67家;四星级饭店1595家,增加226家;三星级饭店5307家,增加528家;二星级饭店5718家,增加20家;一星级饭店594家,减少9家。
——2007年全国星级饭店规模及其经营情况,具体如下:
饭店数
客房数
床位数
营业收入
客房出租率
(家)
(万间)
(万张)
(亿元)
(%)
合 计
13583
157.38
296.94
1647.03
60.96
按经济类型划分
国有企业
5806
66.61
131.22
619.92
60.42
集体企业
914
8.87
17.05
73.21
58.24
股份合作企业
342
3.46
6.63
29.56
60.55
联营企业
78
1.15
2.09
10.99
58.94
有限责任公司
2665
33.43
61.22
364.65
61.36
股份有限公司
646
9.00
16.54
94.42
61.83
私营经济
2309
18.89
35.56
142.02
59.35
其他企业
231
2.39
4.45
27.44
61.62
港澳台投资经济
353
8.15
13.31
168.47
65.34
外商投资经济
239
5.43
8.85
116.35
65.87
按规模划分
客房数500间以上
146
10.46
17.37
217.71
63.52
客房数300-499间
578
21.09
35.87
338.17
62.62
客房数200-299间
1083
25.95
46.31
307.29
63.79
客房数100-199间
4058
55.23
105.51
456.43
61.22
客房数99间以下
7718
44.66
91.87
327.43
57.90
按饭店星级划分
五星级
369
13.73
21.47
401.07
64.64
四星级
1595
33.69
60.06
502.85
63.84
三星级
5307
64.76
124.33
519.76
61.25
二星级
5718
42.04
84.72
211.77
56.73
一星级
594
3.16
6.36
11.59
56.84
七、旅行社的规模和经营情况
——到2007年末,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共有18943家,比上年末增加98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797家,比上年末增加143家;国内旅行社17146家,比上年末增加843家。
——到2007年末,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517.00亿元,比上年增长6.6%;各类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1639.3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实际缴纳税金1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2007年,全国国际旅行社共招徕入境游客1373.04万人次、5821.87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24.0%和22.1%;经旅行社接待的入境游客为2175.14万人次、6378.70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20.9%。
——2007年,全国旅行社共组织国内过夜旅游者8424.48万人次、26391.76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11.1%和15.1%;经旅行社接待的国内过夜旅游者为10631.69万人次、23742.45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1.2%。
八、出境旅游情况
2007年,我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市场继续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不断增加。
——2007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095.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因公出境603.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因私出境3492.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3%。出境第一站按人数排序,列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香港、澳门、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泰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
——2007年,经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的总人数为987.4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44.40万人次,增长17.1%,其中:组织出国游502.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9%;组织港澳游485.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另外共组织边境游45.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4%。
——截至2007年底,除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外,已有89个国家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按市场正式启动的先后顺序,89个国家分别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越南、柬埔寨、缅甸、文莱、马耳他、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埃及、尼泊尔、德国、印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南非、克罗地亚、匈牙利、巴基斯坦、古巴、希腊、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芬兰、瑞典、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塞浦路斯、丹麦、冰岛、爱尔兰、挪威、罗马尼亚、瑞士、列支敦士登、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毛里求斯、突尼斯、塞舌尔、肯尼亚、赞比亚、约旦、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斐济、瓦努阿图、英国、智利、牙买加、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秘鲁、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老挝、蒙古、汤加、格林纳达、巴哈马、孟加拉、叙利亚、安道尔、摩洛哥、摩纳哥、保加利亚、乌干达、阿曼、纳米比亚、阿根廷和委内瑞拉。
——2007年,我国内地居民首站赴香港的旅游人数为1613.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赴澳门1277.02万人次,增长29.1%;赴泰国71.69万人次,下降6.5%;赴新加坡64.76万人次,增长16.2%;赴马来西亚57.35万人次,增长31.8%;赴菲律宾16.00万人次,增长15.7%;赴韩国131.25万人次,增长19.5%;赴澳大利亚39.84万人次,增长15.5%;赴新西兰6.83万人次,增长16.6%;赴日本145.81万人次,增长13.9%;赴越南92.03万人次,增长81.7%;赴柬埔寨14.05万人次,增长70.7%;赴缅甸16.38万人次,增长61.2%;赴文莱0.26万人次,下降7.1%;赴马耳他0.08万人次,增长19.3%;赴土耳其2.39万人次,增长38.7%;赴埃及3.30万人次,增长52.0%;赴尼泊尔2.86万人次,增长81.9%;赴德国27.16万人次,增长5.4%;赴印度6.98万人次,增长48.2%;赴马尔代夫0.95万人次,增长47.3%;赴斯里兰卡0.69万人次,下降4.7%;赴南非3.88万人次,增长22.6%;赴克罗地亚0.10万人次,增长24.2%;赴匈牙利1.60万人次,下降10.9%;赴巴基斯坦2.64万人次,下降10.7%,赴古巴0.39万人次,增长18.6%。
九、旅游教育培训情况
——到2007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所770所,比上年增加8所,在校生39.74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871所,比上年减少70所,在校学生37.64万人,比上年增加0.27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1641所,在校学生为77.38万人。
——2007年末,全行业在职人员培训总量达320.94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4.42万人次,增长12.0%。
⑸ 中国各省面积各是多少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的面积如下:(按照陆地面积降序排列)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千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
2、西藏自治区面积122.8万平方千米;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邻新疆,东连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南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
3、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 ;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
4、青海省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又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世人称为“江河源头”。全省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
5、四川省面积48.14万平方千米 ;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2°21′~108°12′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东连重庆,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面积48.6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
6、黑龙江省面积47.3万平方千米 ;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北、东部与俄罗斯为界,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6位。
7、甘肃省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
甘肃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华夏始祖伏羲氏在这里推八卦、授渔猎,马可·波罗东游中国时也曾在此停留。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之西,古代曾有陇西郡和陇右道的设置,故又称陇。
8、云南省面积38.33万平方千米;
云南简称"云"或"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1%。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毗邻,北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隅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
9、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23.6万平方千米 ;
2010年,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广西常住人口4603万人,居全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11位。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此外还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等其他民族成分。
10、湖南省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东西直线距离最宽667公里,南北直线距离最长774公里,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0位、中部第1位。
11、陕西省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 ;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
12、河北省面积18.77万平方千米 ;
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北距北京283公里,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
13、吉林省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 ;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省会长春市,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金融、交通的中心,中国特大城市之一,是着名的“汽车城”、“电影城”、“文化城”、“森林城”和“雕塑城”。
14、湖北省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
湖北省简称鄂。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地,宋时为荆湖北路,元属湖南江北行省,清置湖北省。湖北省现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直管市)、38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全省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省会武汉。
15、广东省面积18万平方千米 ;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省陆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5%;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
16、贵州省面积17.6万平方千米 ;
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东与湖南,南与广西,西与云南,北与四川和重庆等省(区、市)相连,在西南地区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重要地位,是西南地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和陆上交通枢纽。
17、江西省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39321人,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
18、 河南省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接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因古时为豫州,故简称豫。
19、山西省面积15.63万平方千米 ;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10.8万人,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山西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20、山东省面积15.38万平方千米;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是中国主要沿海省市之一。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余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
21、辽宁省面积14.59万平方千米 ;
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全省国土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2292公里,近海水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22、安徽省面积13.97万平方千米 ;
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现辖16个地级市、62个县(市)、43个县级区和15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13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928.5万人,常住人口6029.8万人。安徽省省会合肥
23、福建省面积12.13万平方千米 ;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
24、江苏省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 ;
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
25、浙江省面积10.2万平方千米;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杭州。
26、重庆市面积8.23万平方千米;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自治县)。户籍人口3343万人,常住人口29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其中主城建成区面积6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0万人。
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藏族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00万人、占总人口6%。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有“山城”之称。
27、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6.64万平方千米 ;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建制的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现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其中包括:2个县级市、7个市辖区、11个县、1个县级移民开发区)。首府银川市,是宁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8、台湾省面积3.6万平方千米 ;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29、海南省面积3.4万平方千米 ;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30、北京市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着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位于北纬39度56分、东经116度20分,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
北京市土地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全市共辖16个区。
31、 天津市 面积1.13万平方千米
天津市位于北纬38度34分至40度15分,东经116度43分至118度4分之间,处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32、 上海市 面积0.63万平方千米 ;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33、 香港特别行政区面积1101平方千米 ;
位置: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23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北隔深圳河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相接。西与澳门隔海相望,相距仅60公里左右。
34、 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32.8平方千米。
澳门的总面积因为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扩大,已由19世纪的10.28平方公里逐步扩展至今日的32.8平方公里。澳门人口552,500人(2011年),汉族居民占全区总人口的94.3%。
(5)菲律宾的城镇化率是多少扩展阅读
中国领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北纬53°30′),南到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北纬4°),跨纬度49度多;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经135°05′),西到帕米尔高原(东经73°40′),跨经度60多度。
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⑹ 城市化率多少是发达
城市化率(也叫城镇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的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1.2%。
中心城区、县(市、区)及建制镇,凡列入城镇建设规划且城区建设已延伸到乡镇、居委会及村委会并已实现水、电、路“三通”的,都纳入市镇人口计算,这样能客观反映城市化进程。
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6%。
2003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为世界的17%,居世界第1位。从比率指标来看,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世界发展指标2005》统计的151个国家中居第107位;中国第二、三产业就业量在《国际统计年鉴2005》统计的32个国家中居最后一位。综合比较,中国城市人口呈现双重性: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居第1位,城市人口比率指标居第70位。
2017年美国城市化率是82.06%;2017年英国城市化率是83.14%;2017年法国城市化率为80.18%;2017年德国城市化率是77.26%;2017年日本城市化率是91.54%;2017年中国城市化率是57.96%。
⑺ 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普遍是多少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城市化率在30%~70%期间是加速城市化的时期。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七左右,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
⑻ 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百分之多少左右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
(8)菲律宾的城镇化率是多少扩展阅读:
2014年3月16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印发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面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着重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资料:网络-《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