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看菲律宾 > 菲律宾武装分子叫什么

菲律宾武装分子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05 10:26:08

㈠ 杜特尔特半夜见普京求救,菲律宾出什么事了

5月23日,一支名为马巫德(Maute,也叫毛特组织)的恐怖主义武装对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上的马拉维市发动了猛烈地攻击。这次攻击不同于以前“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反而带有很强的“占领”意味,在一下午的混战中,该市的医院,监狱等重要设施已经被武装分子控制,通往该市的几条重要道路和桥梁也被控制。
目前,菲律宾政府出动大批军警在马拉维市内和周边地区与该武装进行激战,军警方面已经出现了若干伤亡。杜特尔特已宣布在棉兰老实行军管,毕竟他的家乡和起家的达沃市也在棉兰老岛上。

1
大患
对于历届菲律宾政府来说,始终成为心腹大患的就是南部棉兰老岛上的分离主义势力强大,早在美国殖民统治时期当地就一直存在武装冲突,只是由于美军的强大作战能力让此事相对不显眼而已。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开始以武装手段作为争取“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开始,武装冲突就一直困扰着菲律宾。
虽然后来因为“独立”还是“自治”的内部分歧,以及菲律宾政府愿意建立“棉兰老伊斯兰自治区”的态度,最后该组织及其后继者“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逐步放下了武器。但是总有一批秉承极端主义观点的成员坚持追求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独立伊斯兰国家”目的,不断组成新的武装组织,诸如臭名昭着的阿布沙耶夫和这次发动袭击的马巫德都是从那里分离出来的。
这些分离出来的组织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观点更加极端活动,虽然人数较少但是普遍与外部的恐怖组织有所勾连。阿布沙耶夫得到了来自基地组织的武器和人员训练的支持,马巫德则通过印尼的伊斯兰祈祷团与ISIS搭上了关系,并且对其宣布效忠,混到了“伊斯兰国棉兰老省”的旗号。
这些组织得到了来自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之后,不仅组织袭击变得高效率起来,而且活动也更加大胆。比如阿布沙耶夫多次绑架中国人勒索赎金,达不到目的就断然撕票,甚至还跨国袭击马来西亚的旅游胜地进行绑架,而马巫德组织甚至干出过专门袭击总统车队,造成7名总统府卫队成员和2名军方士兵受伤的“壮举”。

2
围剿
为什么菲律宾政府对其多次围剿,却始终不能平息这些据称最多不过数百人的武装组织呢?这跟菲律宾国内的政治格局有莫大的关系。
菲律宾虽然目前实行了西方式的选举制度,但是在过去有着惨痛的马克斯独裁历史。当初马克斯以抗日游击英雄的姿态当选总统之后,借着打击菲共的“新人民军”为借口建立了权力无边的“国内保安军”并且实行军管。无奈,“新人民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组织严密、战术灵活,所以屡剿不灭,结果军管就变成了遥遥无期的“独裁”。马克斯越来越肆意妄为不仅长期把持权力而且大肆敛财,甚至杀害了反对他独裁和军管的参议员阿基诺(阿基诺三世的父亲)。
虽然后来马克斯的独裁越来越不得人心,最后甚至连美国也不好意思继续庇护他而不得不倒台流亡。但“军管”在菲律宾人民心中可是留下了一道深刻的伤口。今天杜特尔特虽然宣布了军管,但是如果这个措施持续下去,恐怕未来不免勾起不少人的这个回忆,反对的声音可能越来越大。
另外菲律宾政坛的选举制度跟东方社会的大土地所有制结合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政治。长期以来,主要政治势力为几大家族所把持,除了搞独裁的马克斯其余的总统都没法回避这个问题。比较极端的例子,前些年曾经有个家族为了阻止当地民众投对手的选票,竟然当路屠杀了大批选民。杜特尔特虽然广受欢迎,但是他本身的家族是达沃市的着名大家族,也是他长期在当地执政的根本。
如果未来上述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杜特尔特的政治前景显然会有所不妙。不过事情还不仅仅如此。
要想快速摆脱这个局面,那么无疑必须强化军警力量以求得短时间内对恐怖组织实现决定性打击。可是菲律宾的军事力量一直孱弱,仅凭现状显然无法满足杜特尔特的想法。

3
困局
原本菲律宾的安全环境基本是由美军来保证的,菲军只是作为美军的补充存在,主要担负国内治安任务,所以装备水平和组织训练水平乏善可陈。
而且,根据杜特尔特的说法,菲美之间的军事合作出现了问题,美国拿着两国关系和“人权与法治”说事,使得一贯装备美械的菲军武器弹药供应面对困难。虽然中菲关系缓和之后,双方在反恐和扫毒的执法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但是对于如此境地的杜特尔特来说,恐怕还是不够“解渴”。当然了更深层的原因是,如果大规模引入中国的武器装备,必然会更加引起美国的警觉和刺激国内尤其是军方亲美势力的不满。这对于杜特尔特来说显然不算是最合理的选项。
既然想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那么“广交朋友”显然是必须的。作为世界上独立于美国,并且还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大国俄罗斯就当然会成为最合理的选项,因此这次杜特尔特与普京的见面,虽然仓促,却也达成了一些效果。

4
会见
俄罗斯总统普京原本正在外地工作视察,立即中断行程返回莫斯科,在深夜会见了杜特尔特。
杜特尔特明确在会见中提出他此行的目的就在于向俄罗斯购买军火,与俄方加强防务合作。他表示,菲律宾将俄罗斯视为亲密朋友,希望进一步加强各领域的双方关系。普京也立即投桃报李的表示,俄菲之间有很多有前景的合作方面,其中包括机械制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当然也包括军事技术合作领域”。
由此可见,菲俄双方其实本来对于这次访问都抱有很大的期待。自从杜特尔特上台以来,他一系列特立独行的言论和对于中美之间在南海地区“博弈”的态度引发了世人关注。当然,西方国家不仅仅关注他几次对美语出恶言,更抓住他“铁腕”扫毒的举动,痛批他无视法治漠视人权等等。
杜特尔特则针锋相对的,一面降低了对美关系热度,一反前任阿基诺三世奉行的为美国“重返亚太”充当马前卒的态度,实行对华缓和政策;另一方面他强人本色之外也有灵活的身段,对华缓和之余也时不时的发出一些有点“平衡”意思的言论,颇让不少国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如果认真分析一下杜特尔特的言论,我们就发现他绝不是在“亲美还是友华”之间摇摆那么简单,更不是反复无常的“大嘴”。反而他是一个精明的追求菲律宾奉行独立外交政策不甘心做大国“博弈”中的棋子的政坛高手。

就拿这次与普京会见来说,尽管杜特尔特和普京的会见是深夜仓促进行的,不过显然双方已经把话都说透了。普京也把自己的“药方”开出来了,而且看起来还颇为合理。
毕竟发展经济,解决菲律宾国内的就业问题,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会极大的改善社会状况。这对于杜特尔特来说不仅仅是稳住政局,更是未来解决南部分离主义问题所必须的。对付游击队,从来都是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不解决社会问题只靠军事手段剿灭游击队的例子不是没有,只不过比较罕见。
只是俄罗斯工业水平虽然还不错,菲律宾的劳动力也非常充裕。但是目前俄罗斯工业的问题在于始终拿不出像样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所以双方在普京说的“机械制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但是挑战也巨大。当然了,先从俄罗斯进口一批物美价廉的武器暂时稳住南部局势也是很有必要的。杜特尔特精明于斯,普京精明于斯可见一斑了。

㈡ 全球的恐怖分子,有哪些组织。名称分别是什么

1、西班牙“埃塔”

西班牙恐怖组织“埃塔”成立于1958年,原为弗朗哥独裁统治时代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的一个地下反抗组织,逐渐发展成为危害整个西班牙社会、以暴力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组织。“埃塔”的政治目标是通过暴力斗争将巴斯克地区从西班牙分裂出去,建立一个包括法国南部一部分巴斯克语地区在内的独立国家。

“埃塔”现有数百名成员,他们经常流窜到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以及拉美的墨西哥、乌拉圭、多米尼加等国家作案。从1968年至今,这个恐怖组织制造了无数的恐怖活动,致使近千人丧生,数千名无辜平民伤残。

2、“基地”组织

1988年,本·拉登在阿富汗建立了“基地”组织。成立之初,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和指挥与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战斗的阿富汗义勇军,但是从苏军撤退后的1991年前后开始,该组织将目标转为打倒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

“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境内有10多处训练基地,对从各国来到阿富汗的成员进行恐怖活动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学习原教旨主义教义,学习使用轻型武器、发射迫击炮和火箭筒、使用电脑和因特网,他们被称为“阿富汗的阿拉伯人”。据悉,“基地”组织核心成员约4000—5000人,主要由“阿富汗的阿拉伯人”组成。拉登通过传真、移动电话、因特网或信使遥控指挥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基地和其它几个恐怖组织有联系,包括黎巴嫩南部、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和要脱离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内的组织。

3、塔利班

“塔利班”是阿富汗武装派别之一,致力于建立“世界上最纯粹的伊斯兰国家”。1994年8月,“塔利班”在阿内战不休、派系割据的背景下应运而生。1996年9月27日,“塔利班”武装攻占首都喀布尔,并成立了临时政府接管政权,次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2001年前,“塔利班”控制着阿富汗90%以上的国土。

“塔利班”政权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组织机构严密。“塔利班”在其控制区内,全面推行伊斯兰法,实行极端宗教统治,声称要把阿富汗建成世界上最纯洁的伊斯兰国家。“塔利班”颁布政令禁止电影电视,严控娱乐活动;男人必须蓄须,女人必须蒙面,不允许妇女接受教育和就业,违者将受到严厉惩罚。

4、“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

“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成立于1976年,是斯里兰卡最大、也是最令斯里兰卡政府头疼的反政府武装。泰米尔族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少数民族,“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泰米尔国家。“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与斯里兰卡政府的武装冲突始于1983年,20多年来,该组织一直在斯里兰卡北部和东部与政府军开战,并经常使用恐怖袭击的手段。据悉,该组织有一支黑虎队,专门对重要目标实施自杀性爆炸袭击,黑虎队所有阶层的成员都随身携带氰化物胶囊以便在被捕时自杀。

“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严密,拥有自己的情报机构、海军部门等,对其成员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不吸烟、不饮酒,未经允许不得结婚。该组织大约有1万名战斗人员,一般采取炮击、地对空导弹和火箭与政府军直接对抗。在“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内还有儿童士兵。

5、爱尔兰“共和军”

爱尔兰“共和军”成立于1919年,由旨在建立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军事组织“爱尔兰义勇军”改编而成。

1922年爱尔兰“共和军”因反对把爱尔兰分割成南北两部分的英爱条约而遭到镇压。

1937年爱尔兰独立后,北爱尔兰仍处于英国的统治下。爱尔兰“共和军”宣布继续为实现南北统一而斗争,并实行暴力活动。

1939年开始在英国制造爆炸事件,被爱尔兰政府和英国政府取缔。

1954年10月宣布停止在爱尔兰南部军事活动,把矛头指向北爱尔兰的英军,旨在以武力统一爱尔兰。

1993年,英国和爱尔兰曾共同发起北爱和平进程,但一再因解除武装问题搁浅。为挽救濒于崩溃的北爱和平进程。

2001年10月,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组织新芬党呼吁爱尔兰“共和军”放下武器。爱尔兰“共和军”于次日宣布开始解除武装,并将部分武器置于“不使用状态”,但是解除武装行动不久后中止。

自1968年至2002年7月,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地区以及爱尔兰共和国境内共有3600人在暴力冲突中丧生,爱尔兰“共和军”及其它组织至少应对其中2000人的死亡负责。

6、日本“赤军”

在60年代的学生运动逐渐转入低潮后,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赤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准确地说,日本“赤军”共分为“赤军派”,“联合赤军”和“日本赤军”三派,相继在1969年到1971年之间成立。“联合赤军”在1972年2月29日一次悲惨的包围战中,被日本警方歼灭,幸存者加入了“日本赤军”。而“赤军”则于更早的一次警察突击中被歼灭。

7、阿克萨烈士旅

“阿克萨烈士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7年巴勒斯坦大起义时。该组织的骨干是被以色列占领军监禁的“法塔赫”成员。这些人巴民族权力机构1994年进入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后获释,随后就秘密成立了“阿克萨烈士旅”。不过,对外正式宣布成立这个神秘组织是2001年1月1日的事。

“阿克萨烈士旅”是一个松散而灵活的准军事机构,它没有统一的指挥首脑,但却设有“军事部”和“安全部”两个平行的部门,其中“军事部”直接负责对以色列目标的袭击行动,其成员按其生活居住的地区分成若干行动小组,行动小组相互独立,并有行动的拍板权:“安全部”负责袭击行动的策划以及“阿克萨烈士旅”的内部安全事宜,比如一旦发现某个“叛徒”或者“内奸”,并不将他们秘密干掉,而是移交给巴民族权力机构处置。

“阿克萨烈士旅”的袭击目标可谓是“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以色列人都在其袭击之列,其中朱代、萨马里亚和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军人、军事目标、平民和犹太定居点是他们袭击的重点对象。

8、库尔德工人党

“库尔德工人党”成立于1978年,主要成员由土耳其库尔德人组成,其宗旨是在地处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交界处的库尔德人居住区建立一个独立的“库尔德斯坦共和国”。作为代表一个民族的反政府政党,“库尔德工人党”同时也是一个游击队组织。1980年,土耳其政府以该党企图分裂国家为由,宣布予以取缔。从那以后,“库尔德工人党”和土耳其政府军的冲突一直不断。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力量比较强,共有约1万名武装人员。游击战的范围也从农村逐渐扩大到城市。1999年2月16号,“库尔德工人党”领袖奥贾兰在肯尼亚被捕,被押回土耳其接受审判。同年6月被判处死刑,暂缓执行。2002年10月,被改判终身监禁。奥贾兰被捕后要求“库尔德工人党”放弃武装斗争。从1999年下半年起,“库尔德工人党”退入伊拉克北部地区,基本上处于停火状态。2000年“库尔德工人党”宣布将采取和平手段实现其独立目标,并在2002年更名为“库尔德自由民主大会”。在土耳其政府军的频繁打击下,目前“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人员人数下降到不足5000人。

9、意大利“红色旅”

“红色旅”成立于1969年,主要创建人是雷纳托·库尔乔。

“红色旅”的第一批成员基本上都是20多岁的青年,出身于各种各样社会背景的家庭中:工人、农民和中产阶级。他们中的多数都上过大学,并在大学里成为政治上的极端分子。

“红色旅”的徽号是一颗五角星和一挺机枪,象征着武装夺取政权。“红色旅”在组织上极为严密。它的全部人员被分成米兰纵队、都灵纵队、罗马纵队、威尼斯纵队和那不勒斯纵队。他们采取袭击、暗杀、绑架等手段,企图震慑对手,扩大影响。他们把这种恐怖活动称作“武装宣传”。

“红色旅”最着名的行动是绑架了意大利总理莫罗并将其杀害,由“具有惊人美丽”的安娜执行死刑。安娜朝莫罗胸前开了11枪,但故意不朝心脏打。

在意警方缉拿和劝降下,“红色旅”活动能力已江河日下,但该组织在1999年和2002年杀害了劳动部长的两名法律顾问。2003年12月20日,意大利警方对“红色旅”的一处藏身地发动突袭,搜到了大量的爆炸物。“红色旅”也成为西欧老一辈恐怖主义组织中残余势力最强的一个。

10、秘鲁 “光辉道路”

这个极左翼组织曾经发展了上万名成员,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光辉道路”一度令秘鲁政府屈服。然而,1993年,当领导人古斯曼被捕后,这个组织几乎崩溃。目前,“光辉道路”大约只有几百名成员,仍然在偏远的高原地区继续战斗。最近,“光辉道路”有开始活跃的迹象。

世界十大被通缉的恐怖组织分子 被通缉的世界十大恐怖分子都是“基地”组织各分支机构的领导人。他们的最高首领是本·拉登,他们有共同的意识形态,那就是18世纪中叶出现的瓦哈比教派,它的创始人是穆罕默

㈢ 菲律宾为什么会有武装份子,那我们国家有没有

我们国家当然有啦。
有些个地方的黑帮,也算是武装分子,只不过,没搞出什么大动静罢了。
还有疆-独,藏-独,等等。

㈣ 菲律宾现在怎么还会有共产党游击队和政府军对战一说啊

是的,菲律宾新人民军,是由毛泽东当年扶持起来的毛派共产党,他们使用的是和当年我们的红军一样的服装,旗帜,实行的和我们当年红军时代一样的政策等。中国政府于一九九二年开始停止了对东南亚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毛派共产党的支持。目前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新人民军和政府军的冲突相对比较少,最危险的还是伊摩组织和政府军经常发生冲突。

㈤ 菲律宾的军事力量

菲律宾:
陆军:7.45万人。坦克和装甲车500余辆(其中坦克41辆,装甲车460辆),各种火炮282门以上。
海军:约2.59万人。各型舰艇88艘,海军航空兵飞机20架;海军陆战队装备:装甲车109辆,榴弹炮150门。
空军:1.74万人。各型飞机362架(其中作战飞机138架)。
菲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预备役和准军事部队组成,其中正规军总兵力10.9万人。现役陆军6.6万人,编成8个步兵师、23个步兵旅、8个炮兵营、1个装甲旅、5个特种作战旅、1个总统卫队。海军2.6万人,编成1个作战舰队司令部、6个海区司令部和4个海军陆战旅。空军1.7万人,编成3个空军师、9个飞行联队、7个勤务保障联队。

国家警察部队于1991年1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内务与地方政府部。总兵力9.55万人,是仅次于菲武装部队的准军事力量,在各地区、省、县、市、镇均设有国警指挥部和警察局。

㈥ 哪位朋友能介绍下菲律宾的反政府武装

摩洛是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对菲律宾马来穆斯林的统称,实际上是沿用西班牙历史上对伊比利亚地区穆斯林的称呼。菲律宾的摩洛穆斯林人口439万,约占全国人口的5%,主要集中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等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菲律宾历届政府通过“整合政策”,对南部摩洛穆斯林实施强迫同化政策。1957年菲律宾政府颁布了1888号法令,正式制定对穆斯林的“整合政策”。其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向南部移民大量的天主教徒。此后,摩洛人和天主教徒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就不断发生武装冲突,双方彼此的仇恨越积越深。 在1970年以前,南部地方政府的省长、市长或者州长,甚至一个海岛的管理者,都是由摩洛人担任。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菲政府在南部推行压迫性的同化政策,鼓励来自菲北方的天主教移民抢占南部的土地和村舍,甚至帮助他们组织天主教民兵武装,来对付穆斯林;同时,菲政府指派的官员在军队的保护下,独占地方的管理权。 由于政府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同化南部的穆斯林,使南部穆斯林被天主教徒同化,因此穆斯林人口占南方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小。目前,棉兰老岛地区,75%是天主教徒,20%是摩洛穆斯林。 出于对政府同化政策的反抗,当地的穆斯林民兵组织在1972年改名为“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简称摩解),宣布南方独立,开始了与政府的血腥斗争。1996年9月,菲律宾政府与摩解达成停火协议,摩解逐渐融入主流的政治生活之中。 摩伊是1978年从摩解中独立出来的,它现有成员15400人。摩伊一直主张闹独立,要在棉兰老岛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所以和政府军打打停停。 除了上述的摩伊、摩解外,阿布沙耶夫组织(简称ASG)也是个让政府头痛的摩洛反政府组织。它人数较少,据估计,其核心成员只有200人左右,外围成员约有2000人。 阿罗约区别对待 对历史上的民族同化政策,菲律宾现在的阿罗约政府已予以否定,对南部的摩洛穆斯林反政府组织也区别对待: 对传统的摩解等组织采取拉拢的政策,让他们在当地分享权力,阿罗约政府还联络国际伊斯兰世界,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 对阿布沙耶夫等极端组织则采取坚决打击的政策,直到消灭干净; 另一方面,菲律宾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南部经济,改善当地民生,并尊重当地的伊斯兰风俗习惯,给予当地充分的自治权。 和平协议屡屡毁约 但菲律宾政府与摩伊达成的和平协议,要么在议会无法通过,要么无法顺利实施,这严重伤了南部穆斯林的心。最近的情况就颇能说明问题。 2008年7月28日,菲政府代表与摩伊代表在马来西亚,就南部穆斯林祖传领地问题签署谅解备忘录,并定于8月5日签署和平协议。所谓穆斯林祖传领地,是指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占领的菲南部地区穆斯林聚居区域。祖传领地问题是菲政府与摩伊和谈的关键问题,对于扩大菲南部穆斯林的自治区域、政治权利和自然资源利用权利至关重要。 但菲最高法院8月4日裁决,要求政府暂时取消与摩伊签署关于穆斯林祖传领地协议的计划。此举导致和平进程再次受挫。 到了8月10日,菲政府军对拒绝撤离北哥打巴托省(位于菲南部)村落的摩伊人员发动军事打击,冲突至少使该省13万居民逃离家园。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目前摩洛人同菲政府军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美“反恐”别有用心 摩洛反政府武装的发展也与国际伊斯兰社会的支持分不开。 1974年,摩解派代表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呼吁与会各国支援他们的斗争。利比亚政府还公开支持摩洛伊斯兰反政府组织的行动,并给予军事上的援助,其他一些中东国家也表示声援。由于马来西亚沙巴州与菲律宾南部穆斯林的历史渊源关系,前沙巴州长敦·穆斯塔法公开支持摩洛穆斯林的反抗斗争,沙巴一度成为摩解的后勤基地。 此外,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美军需要在东南亚有落脚点。只要摩伊反政府武装不放下武器,美国就可以借反恐之名给菲律宾提供军事援助。摩伊与政府军的持续对抗,正好让美国对菲律宾实施军事介入找到最好的借口。

㈦ 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

菲律宾南部的50人政治大屠杀,遇害者大多数是女性,触犯了穆斯林家族斗争不杀妇幼的规则,外界担心受害一方可能进行报复,演变为更大规模的家族杀戮。

菲律宾明年举行全国大选,23日上午,马吉丹奥省(Maguindanao)布鲁安市(Buluan)副市长满古达达图(Toto Mangudadatu)派妻子、2名妹妹、2名女性律师,以及数十名记者(包括女记者),代他办理省长参选登记。

不料在途中遭一支约百人的私人武装部队拦截绑走,所有人几乎全被虐杀,尸体被草草掩埋在附近荒山。

有目击者见到,同样打算角逐省长的拿督恩赛市(Datu Unsay)市长小安帕端(Andal Ampatuan Jr.),赫然现身在这支武装部队当中。小安帕端是马吉丹奥省现任省长老安帕端(Andal Ampatuan)的儿子,老安帕端已经连任3届。

安帕端家族和满古达达图家族都是民答那峨岛的传统地方政治势力,老安帕端和老满古达达图在1986年独裁者马可仕倒台时,分别被接任的总统艾奎诺夫人(Corazon Aquino)指派为两座城市的代理市长,两家关系良好。

老满古达达图在临终时,还把子女托付给老安帕端照顾。然而,权力的争夺使得两个家族反目成仇。

在菲律宾,穆斯林家族发生武装冲突时,根据不成文的条规,攻击行为可以殃及女性,但不可以是直接针对女性,也因此穆斯林女性多能办理男性不便处理的事务,如深入对方阵营谈判或为冲突死者收尸等。而日前发生的大屠杀,受害女性显然受到了直接的攻击。

在事件中失去妻子和两名妹妹的满古达达图说,他在表态参选省长之后即接到死亡威胁,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清一色叫家族中的女性成员代他登记参选,不料现在证明这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安帕端家族控制着马吉丹奥省和民答那峨岛穆斯林自治区,这两地的地方官员与民意代表近半数是他们的家族成员,但满古达达图家族也有人在邻省苏丹古达拉(Sultan Kudarat)担任省长、众议员,在穆斯林自治区同样有家族成员担任要职。

虽然还没有充分直接的证据显示事件是安帕端家族所为,即使满古达达图口中声称会交给法律途径解决,但观察家担心,一场激烈的武装冲突可能正在酝酿,尤其这两个家族都各有为数百人以上的私人武装部队。

㈧ 为什么菲律宾出现了"IS

可以这么讲,is的威胁是全球性的,几乎所有国家都可以被渗透,区别在于渗透的程度
大陆目前没有迹象表明有IS的成员渗透进来,但不夸张的讲,被IS远程遥控的“组织外”人员是百分百存在(我不认为我这么说是在制造恐慌)

菲律宾的国防水平是非常低的,情报部门也没有一个像样的,而且入境旅游业是它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其国内人口成分复杂(什么人都有)所以菲律宾历来都有恐怖组织存在,其本土也有恐怖组织,分别有 祈祷团 摩洛 阿布沙耶夫 3个,均为ysl,这也就说菲律宾被IS渗透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相比之下,大陆则属于比较难“搞事”的国家,首先大陆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可以震慑国内任何一个企图“搞事”的人或组织(具体原因就不用多说了,大伙都懂)
再者,中国人讲究实用主义,所以在大陆有宗教信仰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全球最少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神论的,把国人忽悠到传销并不难,但要把国人忽悠去当炸弹客?极其困难!(去拜神,不是保佑自己长命百岁,而是保佑自己早日升天?有没有见过?)

㈨ 菲律宾国内有几方政治势力

目前武装反政府的就有南部的伊斯兰魔伊武装,还有毛派共产党武装

㈩ 菲军方向武装分子下达最后通牒是怎么回事

根据报道,5月30日菲律宾政府向占领了该国南部城市马拉维部分地区且效忠于IS的武装分子下达最后通牒:要么投降,要么死亡。

在过去的一周里,武装分子经受住了菲军方密集轰炸和巷战打击,这促使菲律宾政府对武装分子进行威胁。菲律宾军方发言人雷斯蒂图托?巴迪亚(Restituto Padilla)准将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呼吁剩下的恐怖分子投降,现在还有机会这样做。对恐怖分子来说,不投降将意味着他们必死无疑。

阅读全文

与菲律宾武装分子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