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菲律宾群岛位于嘛几个板块交界处
前面两doubi,我们看图说话,菲律宾要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板块边缘吧
② 近来,菲律宾马荣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该国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______.(判断对错)
近来,菲律宾马荣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该国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正确.
故答案为:√.
③ 菲律宾的地理位置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
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公里。
(3)菲律宾位于哪两个板块的什么边界扩展阅读:
地形地貌:
菲律宾群岛地形多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3/4以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除少数岛屿有较宽广的内陆平原外,大多数岛屿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狭窄平原。吕宋岛东南的马荣火山是最大的活火山;棉兰老岛东南部的阿波火山海拔2954米,为境内最高峰。
各岛之间为浅海,多珊瑚礁。菲律宾群岛两侧为深海,萨马岛和棉兰老岛以东的菲律宾海沟,最深达10479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区之一。
气候特征:
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水系分布:
菲律宾境内河流均较短小。吕宋岛最大河流卡加延河,长350千米;棉兰老岛以棉兰老河和阿古桑河较大。
④ 菲律宾 印尼 阿拉伯半岛位于什么板块交界处
菲律宾、印尼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阿拉伯半岛在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⑤ 菲律宾海板块属于六大板块中的哪一个板块
菲律宾板块是地球的地壳板块之一,位于菲律宾以东、太平洋西面,其形状呈菱形,与东面的太平洋板块、南面的的澳洲板块、西面的欧亚板块和北面的北美板块相连。
东部与太平洋板块的接壤处,是马里亚纳海沟,它是全球最深的海沟,深度达10公里以上。而北部顶端的位置是日本的伊豆半岛,而富士山也是与欧亚板块及北美板块的交汇处。
⑥ 菲律宾板块的说明
菲律宾板块是位于菲律宾以东太平洋中的一个大洋板块,其形状略呈菱形。菲律宾板块的面积。因为菲律宾板块由菲律宾海以下的大洋岩石圈构成,而菲律宾群岛的大部分都位于该板块以西,所以它也被叫做菲律宾海板块。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亚欧板块的一部分。
菲律宾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底,西部以菲律宾群岛为界,西北部以台湾和琉球群岛为界,北部以日本为界,东部以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界,南部则以雅浦岛、帕劳和印度尼西亚最东部的哈马黑拉岛等岛屿为界。板块的东部形成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
菲律宾板块的东界是会聚边界,太平洋板块消减于其下。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会聚边界,菲律宾板块在此边界消减于亚欧板块(或由较广义的亚欧板块细分为的巽他板块、扬子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下。其南部主要与加罗林板块相接,东北部一隅则与北美洲板块(或其细分出的鄂霍次克板块)相接。
菲律宾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台湾岛,这一过程在今天还在延续。在其最北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的增厚地壳则与日本碰撞形成了伊豆碰撞带。
菲律宾板块构成了菲律宾海的海盆,它是5个较小的岩石圈板块之一,面积与阿拉伯板块相仿(Anderson, 2002)。在地球上现存的所有板块中,菲律宾板块是唯一的一个几乎全部由消减带包围的板块。它因而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被“捕获”和不活动的西半部,及由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消减而形成并不断增生的东半部。西半部将来注定会消失,因为它将向西和北消减于欧亚板块之下;而东半部则由几条南北向的海岭(自西向东依次是九州-帕劳海岭、冲之鸟-四国海岭和西马里亚纳海岭)及其间的海盆(如四国海盆,是巨大的弧后盆地)组成。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及其附近的水下火山,则通常被看作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
⑦ 印尼菲律宾位于哪三个板块之间地壳活跃
菲律宾海板块是地球的地壳板块之一,位于菲律宾以东、太平洋西面,其形状呈菱形,与东面的太平洋板块、南面的澳洲板块、西面的欧亚板块和北面的北美板块相连
⑧ 菲律宾海沟分布在哪两个板块相互碰撞的地方
1,菲律宾海沟属于亚欧版块与太平洋版块的交接处,所以位于菲律宾附近的马里压纳海沟就是亚欧版块与太平洋版块碰撞形成的。
⑨ 以下各地分别位于什么板块交界处是生长边界,还是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冰岛(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红海(印度洋与非洲)、
消亡边界: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以上3个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喜马拉雅山脉、苏门答腊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新西兰南北二岛(印度洋与太平洋)、地中海(亚欧与非洲)、安第斯山脉(南极洲与美洲)
地理问题一定要多看地图!
⑩ 世界六大板块的分界线各是什么啊
1、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雅鲁藏布江
2、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白令海峡
3、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岛弧链
4、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大西洋海底大洋中脊
5、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科迪勒拉山系
6、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落基山脉
7、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安第斯山脉
六大板块的提出
1968年,法国学者勒皮雄(Ie pichon)根据地形、地质、构造、地震和其他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和计算,将全球板块划分为美洲、太平洋、欧亚、非洲、印度-澳大利亚(简称印-澳板块)、南极洲等六大板块。
每个板块面积都大于1x107km2。除太平洋板块绝大部分是由洋壳组成外,其余5个板块均有洋壳岩石圈与陆壳岩石圈复合而成。根据震中的集中分布带,学者们又从美洲和欧亚板块划分出若干次及板块。美洲板块被划分为南美、北美、加勒比、科克斯、纳兹卡5个次级板块。
从欧亚板块中,单独划分出阿拉伯、菲律宾2个次级板块,称为比较流行的全球板块划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