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45年马尼拉大屠杀日军到底有多残忍呢
1945年2月初,在菲律宾战役的最后阶段,美军第一骑兵师的坦克开进马尼拉市中心,并在街上横冲直撞。街上的日本士兵惊慌失措,以为17000名海军驻军和4000多名驻扎在马尼拉的陆军士兵都投降了。美国坦克冲破圣托马斯大学的前门,救出了3700多名美国战俘。这所大学成立于1611年,被日本军方用作战俘营。三年来,大量美国战俘和被拘留的美国侨民在这里被折磨致死。数千名形同骷髅的美军战俘围着他们的解救者,痛哭失声。马尼拉市民们从家中涌上街头,流着泪向美军诉说占领生活的苦难和日军的暴虐。
B. 二战、日本在菲律宾抓了多少美国兵
菲律宾战役。
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
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
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中将温赖特)。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C. 二战时期的日军在菲律宾战场俘虏了多少美菲联军其中有个被俘美军少将叫什么名字这位将军
菲律宾战役,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给以后进攻荷属印度和澳大利亚创造有利条件而实施的战略性战役。
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日本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中将温赖特)。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乔纳森·温赖特(Jonathau Mayhew Wainwright,1883—1953)美国陆军上将。巴丹半岛战败被俘。 生于华盛顿州。1906年西点军校毕业。后在骑兵部队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法国作战,任第八十二步兵师副参谋长。后入指挥与参谋学校、陆军军事学院深造。1940 年10 月任菲律宾美国驻军少将师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指挥北吕宋部队抵御日军入侵。1942 年3 月麦克阿瑟调离后,晋升中将,负责指挥留守部队,在巴丹(Bataan)和科雷吉多尔(Corregldor)地区与日军本间雅晴的14军激战,同年5 月弹尽粮绝,率部8万投降,被囚禁至1945 年日本投降后获释。应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之邀,参加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同年被任命为美国东部防区司令,9月5日晋升上将。1946 年任第四集团军司令。次年退役。
D. 日军押80000战俘,120公里行程,到达目的地时为何少15000人
日本当时押送的是美国和菲律宾联军俘虏,这一次押送战俘的距离为120公里左右,押送的战俘人数大概在8万左右。
正是这不长的距离120公里,却成了美菲联军战俘的噩梦。日本人在押送的路上,对美菲联军战俘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害,最终导致在押送的路上,美菲联军战俘整整死了15000人。
在日本战败之后,这些日本兵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算是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而下令可以枪杀战俘的本间雅晴,在战后被执行了枪决!
这场令世界震惊的押送屠杀行动,被称为了“巴丹死亡行军”,日本兵的罪孽更深了。
E. 菲律宾二战结束杀了日本多少俘虏
1942年4月9日,巴丹半岛失守,7.5万名美菲联军向日军投降,其中美军12000名。1942年5月6日,温莱特带领1.2万人向日军缴械。加上以前被俘的,被日军俘虏的美菲战俘达到了9万多人。温莱特中将刚刚接替麦克阿瑟行使了2个月的菲律宾战场最高指挥权,就成了日军俘虏,先是关押在吕宋岛中部的奥德内尔战俘营,后来又关押在中国台湾的战俘营,最后被关押在了中国奉天的集中营—— 现今辽宁省沈阳市。
F. 太平洋战争中为什么日军总是死的人多
美国武器装备精良,军事实力强大,后勤供应充足;而日本武器短缺,后勤补给匮乏,军工实力耗尽,所以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损失惨重。
每个师团美军是日本的1.3倍、再看枪械美军是日军的3倍(美军每个普通士兵至少两种枪械,而日本大多数就一把三八大盖)、机枪是日军2倍、大炮是日军5倍、坦克是日军6倍。
1941年到1945年4年时间里,美国人造了大约二十九万架飞机,而日本一共才7万架左右,美国整整是日本的4.26倍。
钢铁作为战争的战略资源,存在的差距更大,美日间的差距随着战争的进行,一年比一年大,从1941的19倍发展到最后1945年的256倍。
(6)菲律宾战役日军被俘虏多少扩展阅读:
太平洋战场的部分战役伤亡比:
瓜岛战役:从1942年8月开始打了6个月,美军阵亡约5000人,伤6700人。日军共有约5万人丧生。
拉包尔突击战:从1943年2月到1944年3月,美军阵亡约2000人,伤3000人。日军阵亡官兵总数在2.5万人以上。
马绍尔群岛战役:美军阵亡和失踪人数为568人,负伤2108人。毙伤日军约1.1万,俘虏329人。
菲律宾战役:从1944年12月到1945年5月,美军伤亡6.2万人,日军伤亡和被俘达45万人。
冲绳战役:从1945年3月到6月,美军阵亡1.3万,受伤3.6万,另有2.6万人的非战斗伤亡;日军十万守军,除9000余人被俘外,其余全部被歼,冲绳岛的平民有7.5万人死伤。
G. 菲律宾战役的战役结果
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日本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中将温赖特)。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美军凭借海空优势,采取集中兵力、中间突破战术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美军占领菲律宾群岛使日本的战略态势进一步恶化。日本与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其战略原料只有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向本土运进。美军完全控制了南海,并为进攻海南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和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许多基地。
H. 菲律宾战役日军纯减员多少人1944
菲律宾战役双方真实伤亡,日军伤亡11万名,其中和族真日本兵阵亡7万名(和族真日本兵还有10多万在战后回国了。)。美军伤亡6万5千名,其中战斗阵亡2万名。日军没有一个完整师团参战,全部都是精简师团或缺编师团,都是海洋型的轻装师团。
I. 哪一场中日战争中日军伤亡惨重
菲律宾战役(1944~1945)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于1944年10月~1945年7月在菲律宾群岛对日军实施的进攻战役。
1944年夏美军占领马里亚纳和新几内亚后,决定首先夺取莱特岛,尔后占领整个菲律宾,以切断日本本土与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的海上交通线,建立进军日本本土的海空基地。日军大本营为固守这一战略基地,决定实施“捷1号”作战,与美军决一死战。为此,日军在菲律宾成立陆军第14方面军,由山下奉文上将出任司令,下辖第35集团军(司令为铃木宗作中将)等部队,计8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4个独立混成旅,共35万余人;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为丰田副武海军上将)的第3、第2、第5舰队(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21艘、驱逐舰35艘、潜艇17艘)和陆军第4航空军及海军航空兵提供支援。美军由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D.麦克阿瑟上将统一指挥,参战兵力为陆军第6集团军(司令为W.克鲁格中将,辖2个军)、第8集团军一部及特种兵部队共28万余人,由海军第3、第7舰队(司令分别为W.F.哈尔西海军上将和T.C.金凯德海军中将,共有航空母舰35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144艘、潜艇29艘、登陆舰和运输舰650艘)和陆军第5、第13航空队及澳大利亚航空队提供支援,共有飞机约2500架。
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美军航空兵连续空袭菲律宾、台湾和冲绳等地,炸毁大量日机,夺得制空权。10月10~15日,美军先后从马努斯岛和荷兰迪亚(今查亚普拉)出发,17~18日夺取莱特湾口3个小岛。20日,美军以第10、第24军各两个师组成北部和南部突击集团,分别在莱特岛东岸的塔克洛班和杜拉格登陆,向守岛日军(第35集团军第16师及勤务部队,约2万人)发起进攻。日军集中飞机几百架攻击美军登陆舰船,但收效不大。美军当日上陆逾10万人,占领宽20公里、纵深18公里的登陆场,随后将日军分割于卡里加拉、布拉文等地区。日军实施“捷1号”作战,调集陆海空兵力与美军决战。10月23~26日,双方海军在莱特湾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海战,美军以较小代价取得重大胜利(见莱特湾海战)。10月底起,日军第1、第26师和第68旅等部增援莱特,至12月初岛上兵力达7.5万余人,并有舰艇79艘和飞机几百架配合作战。此时,美军已上陆2个军共17.4万余人,并有约700艘舰艇和4700架飞机负责输送和掩护。日军在纵深顽强抵抗,并使用特攻飞机和特攻艇攻击美军舰船,战局一度出现胶着状态。12月7日,美军第7师从西海岸奥尔莫克湾登陆,在海空军配合下东西夹击,终于突破日军防线。25日,守岛日军大部被歼,结束有组织的抵抗。
美军占领莱特岛后,山下奉文将驻吕宋岛日军28.7万人编成3个集团,分别驻守北部和中南部山区,企图以持久防御牵制和消耗美军。美军为取得进攻吕宋岛的前进基地,于12月15日占领民都洛岛。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团军约20万人在海空军支援下从吕宋岛西岸的林加延湾登陆,尔后一路(第1军为主)向北吕宋进攻,另一路(第14军为主)向马尼拉方向推进。为加快进攻速度,美军在向林加延湾增兵的同时,以第8集团军部分兵力分别在苏比克湾西北的圣安东尼奥和马尼拉湾以南的纳苏格布登陆。各部队同时向马尼拉进逼,经1个月巷战于3月3日攻占该市。随后,美军发展进攻,将残余日军压缩在吕宋北部、克拉克以西和马尼拉以东山区。在美军包围下,日军供应断绝,疾病流行,大批减员(见吕宋岛战役)。与此同时,美第8集团军还先后夺取菲律宾南部的巴拉望、棉兰老、班乃、内格罗斯等岛屿。至7月上旬,菲律宾群岛的大规模战斗行动结束。
此役,日军伤亡和被俘大约45万人,损失舰艇68艘、飞机约7000架(其中特攻飞机700余架);美军伤亡6.2万余人,损失大型舰只21艘、飞机900余架。美军凭借海空优势,采取集中兵力、中间突破战术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切断日本掠夺南洋战略物资的海上运输线,为盟军进攻日本本土创造了条件。
J. 电影硫磺岛的来信只有一个幸存者。真实的战役详情伤亡人数指挥官是谁
‍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和美军为争夺硫磺岛 (Iwo Jima)进行的一次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其中23,000名固守硫磺岛的日军里,只有1083人生还。美军则有6821人死亡,19,189人负伤。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最激烈的一场战斗。美军士兵在该岛折钵山上插入国旗的照片在美国广为印行,成为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
2战前准备
硫磺岛战役中美军作战全过程示意图
1944年10月初,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就将进攻硫磺岛的计划制定出来,参加作战的地面部队为第5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共约6万人,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由凯利特纳中将指挥;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58特混编队负责海空掩护;所有参战登陆舰艇约500艘,军舰约400艘,飞机约2000架,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
由于参战部队中相当部分正在支援对吕宋岛的登陆作战,硫磺岛战役只得等吕宋岛战役结束后的1945年1月才能开始,又因为吕宋岛战役进展缓慢,结束的日期从计划的1944年12月20日推迟到了1945年1月9日,尼米兹再将硫磺岛的作战推迟到1945年2月中旬。
在1944年前,日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00余人和飞机20架。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硫磺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日军才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1944年3月下旬将4000余陆军部队送上岛;5月将硫磺岛的陆军部队整编为第109师团,由栗林忠道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配备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7月海军第27航空战队也调至岛上。截止1945年2月,日军在岛上陆军约1.5万余人,海军约7000余人,共约2.3万人,飞机30余架,由栗林统一指挥。日军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区各建有一个机场,分别叫做千岛机场和元山机场,也叫一号机场和二号机场,并在二号机场以北建造第三个机场。由于美军迅速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原计划运往马里亚纳群岛的人员、装备和物资都被就近转用于硫磺岛,尽管美军组织飞机、潜艇全力出击,企图切断硫磺岛的增援和补给,但日军以父岛为中转站,采取小艇驳运的方式,因此美军的封锁效果并不理想。
硫磺岛日军总指挥官栗林忠道
由于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岛的抗登陆作战是要在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进行。栗林是出色的职业军人,曾担任过天皇警卫部队的指挥官,他意识到面对美军绝对海空优势,滩头作战难以奏效,主张凭借折钵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最后栗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前沿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栗林忠道决心将硫磺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折钵山几乎被掏空,筑有的坑道达九层之多!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栗林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美军发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0%,约18公里,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
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栗林的这些苦心经营,确实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使硫磺岛之战成为太平洋上最残酷、艰巨的登陆战役。
3
日军伤亡
硫磺岛战役,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
美军伤亡
美军从1945年2月19日至1945年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
伤亡对比
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1。
伤亡分析
美军登陆部队伤亡人数占总人数的30%,陆战三师的战斗部队伤亡60%,而陆战四师、五师战斗部队的伤亡更是高达75%,第五两栖军几乎失去了战斗力。此次战役中,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之高也是其在太平洋战争中绝无仅有的,战后,尼米兹对参加过硫磺岛战役的陆战队员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在硫磺岛作战的美国人,非凡的勇敢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美军还有一艘护航航母被击沉,航母、登陆兵运输舰、快速运输舰、中型登陆舰、扫雷舰、运输船各一艘、坦克登陆舰两艘被击伤。
美军为攻占硫磺岛所付出的人员伤亡比日军还多,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一方的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日军在失去海空支援,又没有增援补给的情况下,以地面部队凭借坚固而隐蔽的工事,采取正确的战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使美军原计划五天攻占的弹丸小岛,足足打了三十六天,并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美军在此次作战中唯一闪光之处就是舰炮支援比较得力,共发射各种口径炮弹30余万,计1.4万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支援了登陆部队的作战。
但美军的巨大代价很快就得到回报,当美军登陆后,工兵部队就上岛抢修扩建机场,至1945年4月20日,上岛的工兵部队已有7600人,将一号机场跑道扩建为3000米,二号机场的跑道扩建为2100米,不仅进驻了战斗机部队,还成为美军B-29轰炸机的应急备降机场。美军战斗机部队进驻硫磺岛后,其作战半径就覆盖了日本本土,能有效掩护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使对日轰炸愈加频繁和激烈,并将轰炸效果提高了一倍以上,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崩溃。硫磺岛上应急备降场至战争结束,累计共有2.4万架次受伤或耗尽燃料的B—29在此紧急降落,从而挽救了这些飞机上2.7万名空勤人员。
http://ke..com/link?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