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看菲律宾 > 菲律宾养殖虱目鱼怎么样

菲律宾养殖虱目鱼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8-02 17:21:47

⑴ 台湾海峡的平均宽度约()公里,平均深度是()

平均宽约200公里(124哩)。 平均深度约80公尺(262呎)。

台湾海峡Taiwan Strait
(简称“台海”)
亦称福尔摩沙海峡(Formosa Strait,亦作T'ai-wan Hai-hsia或Taiwan Haixia。
中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北界福建的平潭岛到台湾最北端的富贵角,相距约255公里(140哩);南界福建的东山岛到台湾最南端的鹅銮鼻,最宽处约260公里(162哩),最窄处约130公里(81哩),平均宽约200公里(124哩)。 海峡大部分水深小于60公尺(197呎),东南部水深140∼150公尺(459∼492呎),平均深度约80公尺(262呎)。 澎湖群岛位于海峡中部,由64个岛屿组成。夏季整个海峡为东北向流动的南海水流,冬季海峡西部和中部为南下的东海沿岸流,东部为沿台湾西海岸北上的黑潮。寒暖洋流交汇,渔产丰富。该海峡为东海与南海间航运要冲,亦为欧亚等国际航线之必经孔道,战略地位重要。
在我国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宽阔水道,它就是我国最大的海峡,属于东海,宽约150千米,最狭处为135千米。因它濒临我国第一大岛台湾,人们称它为台湾海峡。台湾海峡,纵贯我国东南沿海,由南海北上,或由渤海、黄海、东海南下,必须经过这里,俗称为我国的“海上走廊”。为东海、南海间航运要道。
台湾海峡具有重要的国际航运价值,东北亚各国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各国间的海上往来,绝大多数从这儿经过。但台湾海峡属我国管辖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从这儿经过的外国船舰,必须实行无害通过,不能影响我国的和平与安全,不得损害我国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秩序。
台湾海峡北端,以福建省平潭岛到台湾北头的富贵角连线为界,它的南端以广东的南澳岛到台湾南头的鹅銮鼻连线为界。南北长约300公里,东西宽约170公里,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
台湾海峡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里,经历了多次的沧桑变化。大约在7000万年前,台湾海峡还是华夏古陆边缘的海槽。到了距今4000万年时,受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这里便从海槽上升变成陆地,台湾岛与大陆相连。那时,海峡地区是一片平原。从这以后,海峡地区有时候升起,有时被水分开。距今约l.5万年时,我国正处在大理冰期,冰川扩大,海平面下降,海峡又变成陆地,生长着茂盛的野草和森林,遍地是成群的牛、马和羊群,猛犸象也跑到这里寻食。这种光景过了约5000年,在距今l万年时,气候又变暖了,冰川融化,海平面再次上升,海峡又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变为鱼虾欢游的海洋。直到今天,还是波涛汹涌。
海峡两岸地貌形态差别挺大。西岸,多为岩石海岸,岸线曲折多湾,悬崖峭壁,奇石异峰,海洞岬角,海岛密布。福建省有大小港湾30多个,海岛600多个。海峡东岸多为沙岸,岸线比较平直,地势较为低缓,沙滩淤浅明显,深水区离岸较远,天然良港较少。由台湾山地下来的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入海,形成滨海冲积平原,不断向海峡扩展。目前,台湾地壳仍处绥慢上升时期,台湾岛陆地面积海在逐渐扩大。
台湾海峡处在亚热带气候区,西北部受大陆和沿岸冷海流的影响较大,东南部受海洋和台湾暖流影响较多。冬季,海峡气温低于两岸,东岸气温又高于西岸,平均气温约15℃;夏季,温度较高,可达28℃ 。台湾海峡风浪比较强烈,尤其在冬半年,偏北季风的势力大,几乎三天两头刮大风;大风吹起巨浪,高达6~9米。夏季多偏南风,风力较小,海峡比较平稳。但在七八月份,台风盛行期。遇到台风经过这里,就会带来暴雨巨浪和风暴潮。如果恰遇天文大潮,沿岸水位暴涨起来,能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中,约有一半要袭击台湾海峡和两岸。
台湾海峡资源丰富。这里暖寒水流交汇,水交换畅通,鱼虾种类多,是我国重要渔场之一。主要渔产有:鲯鱼、鲨鱼、鱿鱼、鲷鱼、鲔鱼、鲻鱼、虱目鱼等,其中鲯、鲔和鲨为这里三大渔产。鲔鱼,每条平均50多公斤,味道极好,又可生食。海峡两岸人工养殖牡蛎与虱目鱼很多。相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曾倡导人们饲养虱目鱼。这种鱼,体长可达l米多,肉白色,味鲜美。现在的养殖面积约上百万亩。另外,两岸还养殖了各种贝藻类,其中连江县晓沃是着名的花蛤之乡。这里的石花菜、紫菜、龙须菜等也很多,尤以澎湖列岛的石花菜最为有名。紫菜以海谭岛的最好。
海峡底部富集油气资源,估计约有2万平方公里的地方,是很有希望的远景区。还有钛铁、磁铁、金红石、独居石和锆石等矿,品位高,储量大。

⑵ 目鱼有什么营养

目鱼Chanos(Forskal)属广盐性热带、亚热带鱼类,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产品鱼适合加工成罐头,七十年代我国台湾省从印尼引进,1998年广东省汕头等地区试养成功,适合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推广养殖。
一、 生态特征
虱目鱼不耐寒,适温范围10℃-33℃,最适水温25℃-26℃,低于14℃停止摄食和活动,10℃以下开始死亡;能适应各种不同盐度的水环境,平时栖息于深海,繁殖期游向近海,幼鱼有溯河习性,故海水、淡水均能养殖;属植物食性,仔鱼主食硅藻,成鱼长至3.5厘米后摄食绿藻、水生植物和有机屑,饲料来源广;虱目鱼生长速度快,养殖2年可达1-2公斤;性成熟年龄为8-9年,个体达5-7公斤,在4-9月份水温达到26.7℃、盐度30‰以上时受精繁殖,虱目鱼怀卵量大,一般可达80-100万粒。最适ph值为7.8-9.5。
二、 养殖技术
1、苗种培育 虱目鱼的育苗阶段较严格,一般的放养密度室内水坭池5000尾/平方米、室外池塘2000尾/平方米,水温23℃-33℃、盐度27‰-28‰。刚孵出来的鱼苗长0.3厘米,依靠卵黄提供营养,两天后须喂牡蛎受精卵或卤虫,6天后追加轮虫及一些枝角类、桡足类,营养要充足,两周后鱼苗开始群游,20天左右就可进入黑仔苗阶段,体长1.5厘米,此时可进入鱼种培育。培育塘面积5亩左右,要经晒塘消毒,每亩施放鸡粪20公斤培养藻类,每亩放养50000尾左右,饲料除了池塘的浮游生物,一星期后投喂蛋白质含量45%的人工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8%-10%,1个月后可长至8厘米的大规格鱼种。
2、成鱼养殖 虱目鱼的成鱼养殖方式一般有池塘和网箱养殖。在淡水池塘与四大家鱼的养殖相似,每亩放苗密度:越冬苗2000-2500尾、当年苗6000-7000尾,放苗前要对池塘进行消毒、肥水,养殖过程要注意它的食性转化,加强驯饵。虱目鱼抗低温性差,产品最好是在入冬前收获完毕,当水温下降到15℃时还不能上市的就要进入越冬,越冬棚可用塑料膜搭盖,并注意水温控制在12℃以上。虱目鱼的抗病能力强,但由于是在高温环境生长,防止寄生虫病,如鱼虱、锚头蚤等,定期泼洒生石灰和少量的敌百虫,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学 名 : Chanos chanos
英 文 : Milk fish
俗 名 : 麻 虱 目 、 国 圣 鱼 、 塞 目 鱼 、 海 草 鱼 等 。
介绍
“虱目鱼”名称的由来,可能与最初看到的虱目鱼苗形状大小似虱子有关。虱目鱼体呈梭形,体背绿色,腹部白色,体被细圆鳞。尾鳍甚大、深叉,体型潇洒美观。台湾虱目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吃法多样,颇受消费者喜爱。
相关信息
虱目鱼是台湾的海特产。每年春暖花开季节,虱目鱼便从外洋游到台湾海峡东南部进行产卵繁殖,盛期在5月至6月。此时便成了台湾渔民捕获虱目鱼的季节。如此同时,虱目鱼完成了传宗接代,留下大量的鱼苗后,又返回外洋。虱目鱼的名称在台湾还有“国姓鱼”和“安平鱼”的称呼。据说这与大约300年前,郑成功(国姓名)把荷兰人驱逐出台湾,并在台南国圣港鹿耳门(即安平)建造鱼塘,放养虱目鱼有关系。

⑶ 台湾小吃""那个鱼"的学名是什么啊求解

虱目鱼欧

⑷ 遮目鱼的简介


遮目鱼,遮目鱼科遮目鱼属的唯一种,又称麻虱目、海港鱼、细鳞仔鱼、虱目鱼。一般重达3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3千克。体长纺锤形,侧扁。吻钝圆。眼大,脂眼睑厚完全将眼遮盖,故名遮目鱼。口小,无牙。体被小圆鳞,尾鳍长,后缘深叉形,尾鳍基部有2片大鳞。背部青绿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在中国各海域均有分布。
遮目鱼为暖水性集群鱼类。平时栖息于外海,每年4~5月生殖期游向河口或近岸水域,偶尔亦进入淡水。在咸淡水中亦能生活。以浮游植物为食,冬季停止摄食。怀卵量300~540万粒。卵为浮性,呈球形。孵出的幼鱼生长很快。肉鲜美。易于养殖。中国台湾盛产遮目鱼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广泛作为塘养鱼类。

⑸ 虱目鱼是什么鱼

虱目鱼(学名Chanos chanos)是东南亚一带的重要鱼获物,温水性鱼类,分布在亚热带或热带的海域。其他俗名有海草鱼、安平鱼、国姓鱼、麻虱目、麻虱目仔、遮目鱼、状元鱼、牛奶鱼(英语: milk fish)等。

在东太平洋由南美洲北部延伸到加州中南部都可见其踪迹,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尤其由台湾南部沿海一直穿过巴士海峡延伸到印度群岛〉其行踪更为频繁。因为不耐寒,所以鱼塭水温过低会造成大量死亡。除了台湾养殖此鱼以外,菲律宾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也有虱目鱼养殖。而台湾的虱目鱼养殖技术,被认为最早系由荷兰人自印尼引入台湾。

虱目鱼肉质鲜美,是极受台湾南部欢迎的平民鱼料理,鱼肚更是肥美别具风味,常见的料理手法是煎鱼、佐汤煮成鱼粥或制成鱼丸。唯细小鱼刺多于其他常见食用鱼是麻烦之处。

(5)菲律宾养殖虱目鱼怎么样扩展阅读

虱目鱼有着对称以及流线的体型,有着分叉尾鳍。最大可以长到1.8米长,但是一般市面上大小在50公分以下。无齿,主要的食物是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具有极发达的脂眼睑(adipose eyelid),几乎完全遮盖鱼眼。体内有222根鱼刺。

体为长卵型而侧扁,全身有不易掉落之银白色小圆鳞。侧线明确,腹面圆且无棱鳞。口小,在两颚及口盖部无齿,眼有脂睑。刺多肉味美。尾鳍深深分叉,体呈银白色,背面灰棕色,市体长四十公分左右,体重约二百至四百克。

在菜市场上,虱目鱼一向神彩奕奕、银白色的肌肤配上紧密之圆鳞更是光艳照人,细长的身躯,在水中更是耀眼夺目;以专业的术语来说,它上市时一直都是在硬直期(rigor mortis),常常从中间下凹头尾向上弯,是独一无二的鱼姿,换句话说,它是在非常新鲜的状态。

⑹ 虱目鱼在大陆叫什么

海草鱼。

其他俗名有海草鱼、安平鱼、国姓鱼、麻虱目、麻虱目仔、遮目鱼、状元鱼、牛奶鱼(英语:milk fish)等。

虱目鱼有着对称以及流线的体型,有着分叉尾鳍。最大可以长到1.8米长,但是一般市面上大小在50公分以下。无齿,主要的食物是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具有极发达的脂眼睑(adipose eyelid),几乎完全遮盖鱼眼。体内有222根鱼刺。

体为长卵型而侧扁,全身有不易掉落之银白色小圆鳞。侧线明确,腹面圆且无棱鳞。口小,在两颚及口盖部无齿,眼有脂睑。刺多肉味美。尾鳍深深分叉,体呈银白色,背面灰棕色,市体长四十公分左右,体重约二百至四百克。

在菜市场上,虱目鱼一向神彩奕奕、银白色的肌肤配上紧密之圆鳞更是光艳照人,细长的身躯,在水中更是耀眼夺目;以专业的术语来说,它上市时一直都是在硬直期(rigor mortis),常常从中间下凹头尾向上弯,是独一无二的鱼姿,换句话说,它是在非常新鲜的状态。

生态习性

由于属于热带及亚热带水域鱼类,此鱼颇为畏寒,若水温降至14℃以下即有被冻死的现象,故养殖需有越冬的准备,能适应各种不同盐度的栖息环境。

从河川中的淡水到河口红树林区到海洋中的砂质底地形或珊瑚礁区的环境,皆有其踪迹广泛分布在印尼、太平洋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但东太平洋地区较为少见。

⑺ 哪里可以找到遮目鱼的相关数据

遮目鱼(虱目鱼)全长2米,眼中等大,脂眼睑发达,完全覆盖眼。口小,前位。

分布于红海、非洲东岸、印度、菲律宾、大洋洲、美国夏威夷、日本和我国台湾、东海南部、南海及南海诸岛。暖水性外洋结群鱼类,水温15摄氏度不活泼,10摄氏度以下死亡。广盐性,在海水、半成水及淡水中均能生活。成鱼摄食硅藻和其他藻类。体长5~10厘米的幼鱼以蓝绿藻、原生动物、桡足类、小型甲壳类和有机碎屑等为食。当食物缺乏时,也摄食一些丝状藻类。

6~8龄性成熟,绝对生殖力300万~540万粒。每年春季游向近岸产卵,以满月及新月期间的大潮时产卵最盛。产卵多在半夜进行。受精卵球形,透明,略带黄色,有细致的龟裂条纹。卵径为1.1~1.2毫米。在盐度为30‰以上的海水中呈半悬浮状,均匀分布于表层水中。受精卵约经20~30小时即可孵出仔鱼。

孵化后大约2天半,带卵黄囊的仔鱼开始向海岸徊游,在10~15日龄到达海岸。在底层有机质堆积较厚、饵料生物(蓝绿藻与硅藻)丰富的浅海水域暂栖大约4周时间,发育成幼鱼。幼鱼在上述水域集群生活,生长至1 龄,体重250克以上时,即游向深海,直至性成熟后,再游到近岸浅海产卵繁殖。遮目鱼可在咸淡水甚至纯淡水中生长达数公斤重,但一般性腺不能发育成熟,必须洄游至较高盐度的海水中才能达性成熟。

滋味甜美,营养丰富, 为东南亚重要海水养殖对象。我国台湾养殖历史悠久,虱目鱼是台湾之宝,为台湾第一鱼!现海南亦进行养殖。

台湾虱目鱼经销女王卢靖颖(1969出生)

养殖鱼生长迅速,一年体长达40厘米,体重3千克;最大达13千克。在养殖条件下,遮目鱼性腺不发育。其还有一个原因是养殖池投喂含动物蛋白质较多的饵料,导致鱼体肥满度较高,抑制了性腺的发育。改投含植物蛋白较多的饵料,如藻类后,发现亲鱼腹部逐渐膨胀,有排卵现象。

随着遮目鱼养殖业的发展,依靠采捕自然海区的苗种,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夏威夷、东南亚及我国台湾等地区都在进行遮目鱼人工繁殖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遮目鱼隶属鼠鱚目遮目亚目遮目科遮目属,本属特征与科同。

遮目科体长侧扁。口小,端位,无牙;无辅上颌骨;上颌不突出。鳃膜彼此相连,但不与峡部相连。尾基甚长,分叉。自早白垩世至今。1属1种。

遮目亚目头与体被圆鳞。有鳔。1科。

⑻ 菲律宾的Bolinao岛上的虱目鱼数量

去新闻网上看。。。

一般都有说他们第几季度出口多少多少吨。。我就看到03年下半年出口台湾4千五百吨了。也就是一年有七千多吨的样子。既然媒体报道那么量应该在总产量的百分之40左右。那么03年一年产量是:7000/40%=17500
每年平均增速该在10%左右。。
今年也许产量在十万吨左右!~

我自己算的。实在找不到确切数据阿。

⑼ 台湾的实际地理面积是多少

台湾省位于祖国大陆架的东南缘。地处东经124°34′30〃(宜兰县赤尾屿东端)至119°11′03〃(澎湖县望安乡花屿西端),北纬21°45′25〃(屏东县恒春镇七星岩南端)至25°56′30〃(宜兰县黄尾屿北端)之间。北临东海,东北接琉球群岛;东滨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邻;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福建省相望,最近处仅130公里。全省恰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在战略上,素有我国“七省藩篱”之称。
��台湾是中国一个由岛屿组成的海上省份。全省由台湾本岛和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两大岛群,共80余个岛屿所组成。陆地总面积35989.7573平方公里。其中,台湾本岛南北长394公里,东西最宽处144公里,绕岛一周的海岸线长1139公里,面积35788.090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97%以上,是中国第一大岛。
��台湾本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高山和丘陵面积占2/3,平原不到1/3。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阿里山脉和台东山脉(又称海岸山脉)是岛上的五大山脉。这些山脉的走向与祖国大陆沿海地区的山脉走向一致,都是有规律地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
��台湾岛地形,中间高,两侧低。以纵贯南北的中央山脉为分水岭,分别渐次地向东、西海岸跌落。但由于高山多集中在中部偏东地区,就形成了东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
��台东山地由中央、玉山等5条山脉组成高原状地区,面积约22914.74平方公里。中央山脉偏于本岛东侧,纵贯南北,长达320公里,宽80多公里,诸主峰均在3000米以上,成为全岛的脊梁和分水岭。区内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峰有16座。玉山山脉的主峰玉山,高3997米,为台湾第一高峰,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四周云雾缭绕,银装素裹。阿里山脉山势则比较平缓,主峰大塔山顶部平坦,是着名风景区。山地之中也有不少盆地和狭窄的平原,较大的有宜兰平原,面积300平方公里。除了山脉之外,台湾还是一个多火山的岛。着名的有大屯山火山群、基隆火山群、澎湖火山群等。
��台中丘陵由阿里山脉以西呈带状分布的丘陵和盆地组成。东部为丘陵,西部为盆地。本区盆地很多。主要有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日月潭盆地等。台北盆地约245平方公里,台中盆地约400平方公里,均为重要农业区。
��台西平原由西部滨海地带的冲积地所组成,北窄南宽,面积约8000多平方公里,主要有嘉南平原和屏东平原。嘉南平原北起彰化,南至高雄,长180公里。最大宽度约50公里,面积45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3250平方公里,占全省耕地总面积35.2%,为农业最盛、人口最密的地区。屏东平原为高屏溪的冲积平原,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是台湾第二大平原。
��台湾森林覆盖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约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森林面积的总和,比欧洲着名的山林之国瑞士的森林面积还大1倍,木材的蓄积量达3亿立方米以上。台湾因受气候垂直变化的影响,林木种类繁多,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品系近4000种,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嘉义的阿里山,是全省的三大着名林区。这里各类阔叶树、藤类植物的浓枝密叶,终年遮云蔽日。全省经济林面积约占林地面积的4/5,主要有红桧、扁柏、台湾杉、肖楠、马尾松、樟、榉、楠、栎、朴等名贵木材,为舟船、枕木、桥梁等的上选材料。台湾的樟科树木居世界之冠。用樟树提炼的樟脑和樟油,在医药上和化学工业上用途很大,是台湾一大特产,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最多时年产1000多万斤。
��台湾现已探明的各种矿藏有200多种。但多数储量不丰,铁、煤、石油等资源尤缺。目前已经开采的矿藏有30余种。主要是:煤、硫磺、金、铜、天然气等。煤是最主要的矿产,集中在北部地区,蕴藏量估计达5亿吨,可开采量约为2亿吨,但煤质较差。金、铜以东北部的瑞芳、金瓜石地区和东部中央山脉以东至海岸一带为最富集。在台湾北端大屯山一带,还出产重要的化工原料——硫磺。这是我国天然硫磺储量最多的地方。据估计,达200多万吨。现已探明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西部山麓和平原地区。
��台湾四面环海,又处暖流与寒流的交汇地,海产十分丰富,一向是我国重要产渔区。鱼类多达500多种,其中以鲷鱼、鲔鱼、鲨鱼、鲣鱼、鳁鱼最多。高雄、基隆、苏澳、花莲、新港、澎湖等地都是着名的渔场。近几年台湾还发展虱目鱼、吴郭鱼、鲢鱼、鳗鱼及虾、贝等淡水养殖业。此外,台湾出产的海盐也久负盛名。从鹿港到安平之间的沿海地区是海盐的主要产区。
��台湾位置恰跨温带与热带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台湾腰部,气候特点与处于同一纬度的大陆云南、广西和广东等地一样,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但它四面环海,受海洋性季风调节,终年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树木葱笼,百花芬芳,农作物南部一年三熟。
��台湾的年平均温度,除高山外约在22℃左右。一年四季,天气总是暖融融的。4—11月,是台湾的夏季,最热的7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28℃左右。从12月到翌年3月,为凉爽的“冬季”,与大陆长江下游的秋天相仿。最冷的2月份,全省温度最低的台北市的平均气温也仍在15℃左右;而此时在台湾南端的恒春,平均气温还在20℃以上,宛如大陆北方的初夏,无怪乎人们称它“恒春”,意即“四季长春”。一般地区终年不见霜雪,雪线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地带。
��台湾是我国多雨的湿润地区之一,年平均降雨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北部是我国少见的冬雨区。基隆平均每年有200多天下雨,素有“雨港”之称。中部高山地区多暴雨,中央山脉个别地区年降雨量高达6000毫米。西部低平地区的雨水比北部少。大部分地区降雨时间集中在夏季,尤以6~8月为最多,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一场雷阵雨。
��台湾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附近海面为夏季台风的主要通道。每年6~10月是台风季节,其中7~9月台风次数最为频繁

⑽ 能否介绍下三味虱目鱼的好吃做法

虱目鱼丸

材料:

虱目鱼肉400公克,酒3大匙,糖1小匙,盐1小匙,淡色酱油2大匙,鸡粉1/5小匙,太白粉5大匙

做法:

1.将虱目鱼洗净去皮、去刺。

2.作法1的虱目鱼肉放入调理机或磨钵中磨成鱼泥,再加入其余材料(太白粉除外)充份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太白粉拌匀备用。

3.水煮至滚沸时,用左手取适量作法2的馅料,并将其从虎口挤出成圆球状,再用汤匙刮入锅内, 重复至食材用完。

4.等所有丸子煮至浮起,再捞起即可。

炝做虱目鱼头

材料:

虱目鱼头1个,荫鼓5g,姜片2片,红辣椒1/2条,葱1/2根,广东A菜2片,蒜苗少许,酱油2大匙,乌醋1大匙,糖1大匙,米酒2大匙,水200㏄

做法:

1.将红辣椒切片;葱切段;蒜苗切丝;虱目鱼头切对半;广东A菜洗净后、沥干铺于盘上备用。

2.热锅,加入1大匙油,放入荫鼓、姜片、红辣椒、葱爆香,再加入所有调味料烧煮约30秒,备用。

3.于作法2锅内加入作法1虱目鱼头,转小火烧煮约8分钟,再以中火将汤汁收干即可起锅、盛于广东A菜上,再撒上蒜苗丝即可。

豆豉虱目鱼

材料:

虱目鱼腹1块,豆豉1大匙,姜20克,葱2根,蒜仁2粒,红辣椒1根,A.水200㏄,米酒1小匙,酱油1大匙,细糖1/2小匙,B.香油1/2小匙

做法:

1.虱目鱼洗净,豆豉洗净,姜去皮、切丝,葱洗净、切小段,蒜仁、红辣椒洗净、切碎备用。

2.热锅倒入少许油烧热,小火爆香豆豉、姜、蒜、葱及红辣椒,加入调味料A后放入鱼,煮滚后改小火煮约12分钟(剩少许汤汁),淋上

阅读全文

与菲律宾养殖虱目鱼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