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在西太平洋的台风或热带气旋总在菲律宾附近生成
西太平洋的台风或热带气旋总在菲律宾附近生成,这是与大气环流的位置与特点决定的。在菲律宾附近西太平洋的地转偏向力、海洋水温、温暖的洋流、东南信风的大气环流环境等都容易达到热带气旋——台风形成的气象条件。
② 菲律宾台风多,为什么马来西亚很少有报道受台风影响
LZ您好
马来西亚纬度很低,而台风发生并维持需要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纬度过低地转偏向力不足就不容易形成台风。
而且菲律宾整个国家是“竖着”面对世界第一大台风暖池,所以几乎所有近海台风都可以路过菲律宾
而马来西亚是“横躺”着的,只有很短的海岸面对菲东大暖池
南海暖池对比菲东暖池差多了,不过,这里冬季易于形成婆罗洲旋风(和东北季风有关),在机缘巧合下依旧可以变性形成台风袭击马来西亚。当然,这种台风发育于深冬,北半球海洋热量不可与夏秋季同日而语。
因此马来西亚台风不多~
③ 台风常形成与菲律宾以东洋面,简述其原因。
台风的条件:
1。常年水温在26摄氏度以上,促使气流上升。所以台风多发生在热带洋面。(纬度在10-2.3.5度之间)
2。足够的地转偏向力,促使气流旋转,所以靠近赤道的南北纬5度以内一般不会有台风形成,因为赤道上是没有地转偏向力的。
PS::西北太平洋是台风多发地带,尤其是菲律宾以东洋面,而且台风以东路径多是朝西北方。但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也有类似的天气系统,不过习惯上称之为飓风。它们的本质一样,都是热带气旋(一种强烈上升的漩涡状气流)
④ 为啥台风都是从菲律宾形成的
不一定,也有南海的台风,和太平洋的(东海也有,很少),这是因为纬度低,还有菲律宾以东洋面是暖池(海水温度高),条件适宜水汽多,台风容易生成
⑤ 在西太平洋沿海国家中,每年遭受台风侵袭最多的国家哪国
菲律宾。菲律宾处在热带或亚热带温度在26度的大洋洋面,正是台风侵袭最多的国家。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
(5)为什么菲律宾台风经过最多扩展阅读:
菲律宾的地形地貌
菲律宾群岛地形多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3/4以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除少数岛屿有较宽广的内陆平原外,大多数岛屿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狭窄平原。
吕宋岛东南的马荣火山是最大的活火山;棉兰老岛东南部的阿波火山海拔2954米,为境内最高峰。各岛之间为浅海,多珊瑚礁。菲律宾群岛两侧为深海,萨马岛和棉兰老岛以东的菲律宾海沟,最深达10479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区之一。
⑥ 为什么台风都是在菲律宾来的
是吗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东亚一带叫台风;在南半球称旋风。
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中心气压最低而气温最高。
(1) 指亚洲太平洋海域的旋风。例:约瑟夫 康拉德小说中描述的台风;
(2) 菲律宾或中国海地区发生的热带气旋;
(3) [stage manner of an opera actor]∶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风度;
台风的分级
超强台风(Super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强台风(S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级。
台风(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级。
强热带风暴(S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米/秒,也即风力10-11级。
热带风暴(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也即风力8-9级。
热带低压(TD):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米/秒,也即风力为6-7级。
⑦ 为什么菲律宾群岛易发台风灾害
因为菲律宾群岛完全处于热带,并且是群岛,受海洋影响,容易出现台风。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也是台风频发,前一段日子就出现了那个特大台风,影响到广州、深圳、厦门等地。
楼主你只要记住,靠海的地方大多都是台风肆虐的地方。
⑧ 为什么台风常形成于菲律宾海面啊(这是一道高考模拟题)请名师指点...
主要是因为地转偏西力引起热力环流,由于热力环流而导致的季风气候。地处亚欧大陆 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热力环流。
⑨ 菲律宾为什么会有台风
台风一词,有人说源于日语,亦有人说来自中国。以前,中国东南沿海经常有风暴,当地渔民统称其为大风,后来变成台风。
气象学上,在热带洋面上生成发展的低气压系统称为热带气旋。国际上,热带气旋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进行分类:
风级小于8级(风速小于每秒17.2米)的是热带低压;
8至9级(风速每秒17.2-24.4米)的是热带风暴;
10至11级(风速每秒24.5-32.6米)的是强热带风暴;
12级及以上(风速每秒32.6米以上)的通称为台风或飓风。
“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台风)命名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而热带气旋是指热带地区形成的一种低压。它不断旋转,并伴随着大风和强降雨天气。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划分为4种类型:中心风力在7级和7级以下的称热带低压,8到9级称热带风暴,10到11级称强热带风暴,12级和12级以上称台风。这4种类型热带气旋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相互转化。
根据台风委员会1998年12月1日至7 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31届会议的决议,从2000年1月1日起,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对西北大西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进行命名,旨在帮助人们对 热带气旋提高警觉,增强警报效果。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编号。该方法将用于台风委员会成员向国际社会发布的公报中。也供各成员用当地语言发布热带气旋警 报时使用。
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 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 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里的14个名字(每个成员提供1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和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中国提供的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和“海棠”。
台风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在保护人类。台风给人类送来了淡水资源,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一 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30亿吨降水。另外,台风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 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一句话,台风太大太多不行,没有也不行。
⑩ 为什么台风都在菲律宾附近生成
一般认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有可能形成台风:①存在一个广阔的高温洋面。海温必须大于26~27℃,这样才能造成洋面空气始终维持高温高湿状态,由此形成中、低层空气层结不稳定(见大气静力稳定度)。②当地的科里奥利参数(f=2ωsinj ,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j为纬度)要大于一定的数值以保证初生的气旋性环流不致减弱。所以,赤道(j=0)不会形成台风,一般形成区域离赤道约5个纬度以上。③基本气流铅直切变要小。这样才不致使凝结潜热被高层强风吹向远方,而能集中于同一铅直气柱中,有利于暖心的形成。根据统计,台风多形成于200百帕和850百帕等压面间风速差小于10米/秒的地区。④低空有较稳定的辐合流场或高空有较强的稳定的辐散流场。例如:热带辐合带中,南侧强西南气流和北侧强东北气流的汇合区,东风波、高空反气旋前部等区域,就满足这个条件,是最容易形成台风的区域。在暖季,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常能满足上述四个条件,这个地区是形成台风最多的地区,每年发生的台风个数占全球总个数的36%。全球主要的台风发生源地还有:北太平洋东部(16%),北大西洋(11%),南太平洋(11%),南印度洋西部(10%),南印度洋东部(3%),孟加拉湾(10%),阿拉伯海(3%)。若按中国气象部门的标准统计,北大平洋西部和南海地区每年平均发生台风的个数约为28.8。
广东一带的主要都是在南海和菲律宾以东洋面一带生成,向福建浙江一带的有些是在西北太平洋远洋生成,像关岛啊那些位置形成的台风也比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