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看菲律宾 > 菲律宾最早在中国放映的电影是什么意思

菲律宾最早在中国放映的电影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8-06 20:19:11

❶ 中国第一部配音有声片是如何诞生的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的诞生是以蜡盘片问世的。

明星公司决定摄制有声电影,但由于技术受限,在法国百代唱片公司协助下,完成了蜡盘发音片《歌女红牡丹》的摄制工作。

这部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董克毅摄影,胡蝶、王吉亭、龚稼农主演。

《歌女红牡丹》于1931年1月完成制作工作,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映。影片采用国语对白,穿插了四段京剧片段,轰动一时。南洋片商以以高出默片十余倍的价格购买了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放映版权,使电影明星一下子“身(声)价百倍”。

❷ 中国历史上首次放映电影是哪一年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着名京剧老生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

电影最初在中国的名字被称为“活动影戏”或“电光影戏”。当时在中国放映的影片也同样来自国外,内容都是一些纪录性短片和搞笑的滑稽短片,如《俄帝游巴黎》、《马德里街市》、《西班牙人跳舞》、《以剑术赌输赢》、《黑人吃西瓜》等。

当时上海《游戏报》的一篇报道曾这样描述这些早期的电影:“……美国电光影戏,制同影灯而奇妙幻化皆出人意之外者……座客既集,停灯开演;旋见现一影,两西女作跳舞状,黄发蓬蓬,憨态可掬。又一影,两西人作角抵戏。又一影,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观众至此几疑身入其中,无不眉之为飞,色之为舞。忽灯光一明,万象俱灭。”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❸ 菲律宾电影的历史

70年代以后涌现了一批创作态度严肃的中青年导演,他们的作品使菲律宾的电影面貌有所改观,有些成为国际知名导演。他们大多数坚持电影要反映社会的创作原则,摄制了不少具有一定水平的电影。如L.布罗卡在1978年拍摄的《霓虹灯光下的马尼拉》,描写到城市谋生的贫困农民遭到的苦难,这部影片被认为是70年代最重要的菲律宾影片。他的另一部影片《英香》(1977)写一个年轻姑娘在贫民窟中的遭遇,影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得到好评。此外,M.de莱昂拍摄的心理影片《漆黑》(1976),描写上层社会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偷欢》(1977)等片都在国外得到好评。E.罗梅罗在1976年拍的《一如既往》,通过一个青年从农村到马尼拉的遭遇,探索了在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交替时期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性问题。但是在菲律宾年产一百多部影片中,好的和比较好的影片一般不到10部。

❹ 最早时期的电影是哪些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便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带有买办性质。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次出现“导演”专用名词。1922年陆洁在《影戏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将指挥拍摄影片者称为“导演”。自此,影剧界有了“导演”这一专用名词。 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专着。1924年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专着《影戏学》出版,由徐卓呆译着。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第一部电影教材。1924年初,留法学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创办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电影讲义》是该校之教材。 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1926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出版。 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鲜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配制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1941年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完成,公映后受到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王滨导演的《桥》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塑造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形象。 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国际上获奖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1957年由谢晋导演的《女蓝五号》,不但是谢晋成名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该影片荣获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1960年又获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中国第一部剪纸片。1958年万古蟾导演的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西藏人民生活影片。1963年李俊导演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影片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影片《魔术师的奇遇》。 中国第一部阐述中国电影发展史专着。1989年由陈荒煤主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电影发展史专着《当代中国电影》出版。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1c1c8010007fe.html 来自:任梦潭

❺ 外国人最早在华拍摄的电影是什么

外国人来华拍摄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刚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过纪录片,只是这些影片的名称和内容现在已难以考证。
1898年,美国爱迪生电影公司的一名摄影师在周游世界过程中曾在香港和上海拍过一些素材,后来被编入《香港码头》、《上海街景》等6部短纪录片中。4年后,另一家美国电影公司根据其摄影师在北京、天津拍摄的素材编辑发行了《北京前门》和《天津街景》两部短片。
1908年,在上海从事电影放映活动的意大利人劳罗也开始了拍片活动,拍摄了《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上海租界各处风景》、《强行剪辫》等片,而在北京拍摄的《西太后光绪帝大出丧》纪录了一个古老帝国的两位统治者的葬礼。
1909年,法国百代电影公司的摄影师来北京拍摄风光片,也拍摄了纪录一些京剧名角(如杨小楼、何佩亭)的演出片断。同年,美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成立了亚细亚影戏公司,起初拍摄的大多是纪录片,如《西太后》、《不幸儿》等。
1925年,苏联导演史涅伊吉诺夫与一名摄影师随同开辟莫斯科—北京远程航线的苏联飞机来到中国,在张家口、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拍摄了一些素材,被编入纪录片《伟大的飞行与中国的国内战争》,此片后来更名为《东方之光》,作为苏联在国外上映的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在西欧诸国放映。两年之后,另一位苏联导演雅可夫·布里奥赫来中国拍摄了新闻纪录片《上海纪事》,影片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上海的情形,于1928年在苏联上映。
192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一个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联合考察队开始对中国的西北部进行了持续8年之久的考察活动,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的电影资料,曾在北京放映。1920年末期,另一位瑞典人,考古学家安特森用电影纪录了自己在中国北方和西北部的见闻,影片对塞外的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服饰等都有所反映。
战争岁月的记录者
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用一台16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1936年,斯诺在访问延安期间拍摄的一些素材,纪录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形象,红军步兵和骑兵的操练、检阅和野战演习,八一运动会的球赛及部队的文娱生活,这些素材也成为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继斯诺之后,美国摄影师哈利·邓海姆也辗转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要给予反击》。
1938年,又一位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罗曼·卡尔曼来到中国拍摄了表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中》和《在中国》。同年,荷兰纪录电影工作者尤里斯·伊文思历尽艰险来到中国,他拍摄的《四万万人民》曾在不少国家上映,对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相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来华拍摄的日本纪录片不仅被用作鼓动日本民众和军队进行侵略战争的宣传手段,更成为日本政府推行军国主义的外交手段。1937年8月21日,就在“七七事变”一个多月后,“大日本电影协会”在中国成立了“满洲映画协会”,大肆制作宣扬伪满“国策”的影片。从1937年至1945年,该协会在中国拍摄了600余部影片,其中半数为系列新闻纪录片,如《新闻周报》、《大东亚战争特报》等。
从1938年到1943年,日军曾经对重庆进行过200多次空袭,出动战机9000余架次,投掷炸弹两万多枚,炸死炸伤市民数万人……这段被称为“重庆大轰炸”的史实曾经被纪录在长达6个小时的电影资料片中,摄制者包括日本航空队的随军摄影师、德国驻华大使馆新闻记者以及原国民党中央新闻制片厂的摄影师。这些资料片在二战后曾经被美军缴获,后来几经辗转才流入国内。2001年6月4日,根据这些资料片剪辑而成的51分钟的关于“重庆大轰炸”的纪录片在重庆试播,这是国内第一部反映60年前那场劫难的纪录片。
1949年9月底,25位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来到中国,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两个摄影队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分别被编入了两部大型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这两部影片于 1950年7月17日全部制作完成,上映后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均获得了“斯大林奖”一等奖。这两部影片大概也是外国人在华拍摄的最早的彩色纪录片。
1955年,法国纪录片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了《北京的星期天》,享有法国“新浪潮之母”盛誉的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作为艺术顾问一同前来。1958年,已经定居巴黎的伊文思再次来到中国,拍摄了纪录片《早春》,反映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江南农村景象。
1971年,伊文思与罗丽丹花费5年时间拍摄了由12部影片组成的大型系列纪录片集《愚公移山》。1976年3月初,这些影片在巴黎的四家艺术影院同时上映。也许是由于满足了西方人了解“封闭锁国”已久的中国的需求,此片仅在法国的映期就长达6个月,后来又在西德、比利时、巴西等国播映,受到广泛好评。1980年代中后期,他们花费同样多的时间在中国拍摄的另一部纪录片《风的故事》更成为纪录电影史上的杰作。1938—1988年,伊文思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这部影片让安东尼奥尼和他的电影在中国遭到全国性的批判。一位加拿大纪录片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这些影片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冷淡,从来没有成功地与他们进行过密切的交流,只是一些由观光客拍摄的旅行日记般的有关中国的印象而已。然而这部影片却真实地记录了幸福中国,与现在人们所想象的"史无前例"完全不一样的中国。

❻ 菲律宾电影的介绍

菲律宾是亚洲最早拥有电影的国家之一,产片数量在亚洲也名列前茅。19世纪末马尼拉已有人放映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20世纪初,美国人曾到菲律宾拍片。1917年,菲律宾人J.内波穆塞诺和他的弟弟们创建了菲律宾第一个电影公司──马来亚电影公司,并拍摄了一部根据音乐喜剧改编的故事片《乡村姑娘》(1919),在放映时请演员在银幕后配对白、歌曲和音乐。马来亚电影公司在20年代的头5年垄断了菲律宾的电影生产,并在1930年摄制了根据J.黎萨尔的小说改编的影片《不许犯我》,颇受欢迎。1932年,马来亚电影公司的J.内波穆塞摄制了菲律宾第一部有声故事片《金色的匕首》。有声片的出现提高了电影的娱乐价值,观众剧增,使电影生产有利可图。于是电影公司纷纷成立,电影事业兴旺起来。有人把1934~1941年称为菲律宾电影的黄金时代。由于美国的殖民统治,在这个阶段生产的菲律宾影片,如滑稽片、武打片、歌舞片、爱情片等,都完全抄袭美国影片,象好莱坞一样也以明星为中心,用一些皮肤白皙漂亮诱人的混血女郎招徕观众。

❼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

历史上中国电影第一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便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带有买办性质。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次出现“导演”专用名词。1922年陆洁在《影戏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将指挥拍摄影片者称为“导演”。自此,影剧界有了“导演”这一专用名词。

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专着。1924年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专着《影戏学》出版,由徐卓呆译着。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第一部电影教材。1924年初,留法学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创办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电影讲义》是该校之教材。

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1926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出版。

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鲜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配制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1941年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完成,公映后受到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王滨导演的《桥》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塑造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形象。

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国际上获奖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1957年由谢晋导演的《女蓝五号》,不但是谢晋成名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该影片荣获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1960年又获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中国第一部剪纸片。1958年万古蟾导演的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西藏人民生活影片。1963年李俊导演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影片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影片《魔术师的奇遇》。

中国第一部阐述中国电影发展史专着。1989年由陈荒煤主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电影发展史专着《当代中国电影》出版。

❽ 谁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电影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有声电影有“腊盘发声”和“片上发声”两种技术。前者是将声音刻录在唱盘上,放映时与影片同步播放,为电影配音;这也是世界上有声电影最初问世时采用的方法。诞生于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美国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后者则是今天普遍应用的在胶片上录制声音的技术。由于成本和技术水平的原因,《歌女红牡丹》采用的是成本低廉、制作简单的腊盘发声方法,因而,它实际上应该称作是中国第一部“腊盘发声”的有声片。

《歌女红牡丹》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写女歌手红牡丹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后,不仅备受凌辱,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当丈夫卖掉女儿,又因失手杀人入狱后,红牡丹却忍辱负重,恪尽妇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影片描述了戏曲艺人的生活悲欢,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身心的迫害。除了对白之外,片中利用“有声”的优势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剧片段(由梅兰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轰动效应。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以歌唱家生活为题材如出一辙。影片于1930年中旬开拍,前后经过5次试验,至年底拍竣,耗资12万元旧币,1931年1月在明星大戏院试映,3月15日于新光大戏院正式公映。影片公映时盛况空前,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引起了轰动,发行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但严格地说,《歌女红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声片”,因其只注意了对话的有声,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音响效果,所以看起来只有人说话或唱戏时有声,其它周围事物都是静悄悄的。这当然也是初期有声电影的通病。

阅读全文

与菲律宾最早在中国放映的电影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