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菲律宾有春节吗
有春节的——
菲律宾是华人较多的东南亚国家,华人历来都有过春节的习俗,形式和我国基本相同。
而且经过当地华人社区多年奔走和呼吁,2011年12月初,菲律宾总统府发布公告,首次宣布把春节列为非工作公共假日。
在菲律宾,公共假期分为普通节假日和特别节假日,特别节假日又分为工作假日和非工作假日。2004年1月14日,时任总统阿罗约宣布中国农历春节为“全国特别工作假日”。不过,阿罗约当时的公告被认为只具象征性意义,因为是“工作假日”,所以包括华人在内的菲律宾居民在春节当天仍要照常上班。
此次,政府把2012年春节定为特别非工作假日,将使华人和菲律宾普通民众放下工作,轻松欢度这一华人传统节日。
B. 菲律宾有哪些法定节假日每个节日的放假时间是什么时候和有几天呢
菲律宾法定节假日有国庆日,自由日,巴丹日,五月花节,国家英雄日,圣十字架节,英雄节等节日。介绍如下:
1、国庆日,菲律宾为了庆祝建国而设立的节日,菲律宾的独立日在历史上有变化,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后被美国占领,成为美国殖民地。在1964年更名为7月4日的节日为“Philippine Republic Day”,宣布6月12日为“国庆日”。
2、巴丹日,每年4月9日是菲律宾巴丹日,是菲律宾的法定节假日。1942年4月9日,巴丹岛被日本占领,当地人民奋起反抗。在“巴丹日”,人们通过各种活动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英雄。
(2)菲律宾什么时候放烟花扩展阅读:
第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C. 除了我国庆贺春节外,其他国家有这样的活动吗都是什么时候
春节是华人世中最热闹的节日,充满了喜庆祥和团圆的浓浓氛围,中国的春节更是世界之最,短短的一周假期,人口流动数量让世界嘡目结舌,春节的消费也达到峰值。
蒙古国也过春节。因其使用的是藏历,每年春节都和中国差几天或十几天。2019年和2O2O年春节,赶上和中国是同一天。蒙古国的除夕夜主要食品是包子、各色糕点、烤全羊。大年初一吃饺子。人们从大年初一开始走亲访友拜年,祭敖包,到寺庙祈福。春节其间,蒙古国各地都会举办摔跤比赛,赛马,赛骆驼等传统活动。
D. 世界各国新年都放烟花,这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源自于中国么
新年是元旦吗?是春节就不是各国都放。是元旦,那就应该不是源于中国,中国在民国时期才用公历,才有现在的元旦。
E. 世界上都有哪些国家要过春节啊(类似与我国的)
目前过春节的国家有,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好象是从去年开始定为法定节日)、马来西亚,主要是亚洲国家过春节,剩下的就是生活在其他国家的华人自己过春节了。
韩国人过春节:要吃米糕片汤
中国人的春节也是韩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一名嫁在中国的韩国媳妇,我已在北京学习并生活几年,每到春节来临,在婆家的我都会分外地思念故乡韩国,想念韩国过年时的情景和那里的家人。
韩国是一个非常遵从传统的国度,春节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为基础的节日,是祭祖祈愿家庭平安的一天。今天,春节也被现代人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让人们从都市生活的紧张节奏中暂时解脱出来,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快乐。所以,春节到韩国你的所到之处都会充满欢乐和吉祥的气氛。
韩国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很多,有岁妆、岁画、福笊篱、赶夜光鬼等等传说。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有祖先祭拜、岁拜、德谈、“掷木四”和跳板等习俗。中国人春节都要吃年糕,韩国人春节也有专门讲究吃的食品,统称为“岁餐”。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料理是“米糕片汤”。古代的韩国人崇尚太阳,白色的小圆状米糕片就代表着太阳,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汤代表着迎接太阳的光明。另外依照原始的宗教信仰,也代表着辞旧迎新、万物更生复活之际的严肃和清洁。以前做米糕片汤的汤是用野鸡汤熬成,现在野鸡难得,因此改用牛肉或鸡肉汤代替。中部和北部地区还喜欢在米糕片汤里加入山鸡肉、绿豆芽、蘑菇和泡菜为馅的饺子。此外,每个家庭还会准备蜜糯油果、桂皮汤、八宝饭和肉片等食品接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
日本过年习俗:买福袋图吉利
日本:春节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节日,每家用松柏装饰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着火炉守岁。午夜时寺院响起108声钟声,第二天互相拜年。
在日本,新年时有一种叫“福袋”的商品。所谓福袋,就是装着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种,化妆品、服装、生活杂物、电器,总之能装进袋子里的都行。价钱从1000日元到上万日元不等。由于非常受欢迎,福袋往往年前就开始预售。
同样是商品,为何福袋如此受欢迎呢?原来,福袋非常超值,一个千元的福袋里,往往标价千元左右的商品就有三四件;有时一个两万日元的福袋里,有价值三四万日元的数码相机也说不定。这样一来,买福袋又给人一种新年中大奖的感觉。当然,如此超值的福袋只是少数,但一想到可能会中大奖,而且至少也会物有所值,消费者自然会争相抢购了。
对商家而言,这种销售方式比起普通的促销来,效果大不相同。一般的促销是消费者来选购商品,买几件要消费者说了算,而装在福袋里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商家可以自由搭配。对消费者来说,福袋实在是物美价廉,据说日本女性很少有人能抵御福袋的诱惑,况且福袋这个名字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大过年的,谁不想带着福气回家呢!
春节看蒙古人:吃喝足歌舞盛
新春伊始万风象更新,远在中国北疆的蒙古族也同样沉浸在浓烈的喜悦气氛中。
在历史上,春节本来不是蒙族传统的节庆,但是由于后来蒙古人居住地的汉人越来越多,人民的风俗也随之起了变化,使得春节变成蒙汉人民共同庆祝的欢乐时光!
不过同样是庆祝春节,草原上的蒙古人和城市中与汉人杂居的蒙古人却有很不相同的庆祝方式。
装束色彩缤纷
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保持自己的传统,他们在盛大的节日中,穿上色彩缤纷的盛装,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请最好的朋友和亲友来到自己的家里,一边痛饮浓香的马奶酒,一边尽情地唱歌跳舞,一边品尝肥嫩的手抓肉。
春节是草原人民相互聚会交流的大好时机,由于很多蒙古人还在草原上保持游牧的浪漫生活方式,他们之间在平时很难有见面的机会,借着春节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许能够在赛马大会上,或者摔跤大会上相遇。
无论比赛成绩如何,经过激烈的场上龙争虎斗后,在私下会面的时候,他们会彼此互赠哈达,互敬鼻烟壶,以表达思念和祝福的深厚感情。
亲戚朋友共同庆祝新春的时刻,彼此或许会感到陌生,因为一些亲戚之间距离遥远,可能十年都没见过一次面,等到见面了,经过风霜雪雨的脸已经变得难以相认了!
我就曾经见过一对亲兄弟在同一个蒙古包中饮酒,但是彼此之间竟然没有认出对方,直到一个老人点破“机关”后,两兄弟才喜极流涕!
城市庆祝方式
生长在城市中的蒙古人,他们有的已经忘记自己的母语,完全汉化;有的还能够维持自己的民族圈子,但是也不得不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而适应潮流。城市中的蒙古人对于春节有着和草原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还有从汉人那里学来的另一套。一般他们还保留些许自己的庆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烧烤羊肉串、边喝酒边唱歌、拉马头琴等等,蒙古族自己的庆祝节庆方式。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基本和汉人一样庆祝方式,例如亲戚相聚会、朋友聚餐、邀请上司到家中促进感情;放爆竹、扭秧歌、包饺子、小孩子做新衣等节目。
对于汉化的蒙古人来讲,在除夕晚上的那顿团圆饭,和新旧岁交替之际午夜零时燃放爆竹是必不可少的。
团圆饭其实是以吃饺子为主,在旧岁的零时之前,全家人会聚集在一起,一边欢声笑语,一边包饺子。除夕夜的饺子十分讲究,首先是大家的饺子都要一样大,这表示全家人平等,谁也不欺负谁!
其次是饺子馅的选料上,绝对不可以马虎,除夕的饺子馅选材一定要有吉祥如意的含义。例如你不可以选择牛肉馅,因为谁都不想新的一年太“劳碌”;也不可以选胡罗卜,因为没有人想自己越来越胡涂;当然也不可以放入大蒜,一直算表示不够多。
吉祥的饺子馅包括“飞龙”肉馅、马肉馅、香菜馅、韭菜馅、羊肉馅等等。
这些都能够从中找出吉祥的迹象,如龙腾虎跃、万马奔腾、吃香喝辣、长长久久、三羊开泰。
喜庆“爆炸”声
除夕的这顿饺子一定要在午夜钟声敲满12次的时刻端上桌子,象征送旧迎新,圆圆满满!
与此同时,外面的爆竹和烟花也随这旧岁的离去和新年的到来而爆响起来。这个时刻,满天都是彩色火焰,满耳都是喜庆“爆炸”声,同时满心洋溢着新春喜悦。
穿新衣是小孩子们除了红包外最关心的一件事,虽然城市中的蒙古族孩子已经被那些价钱贵得离谱的名牌所吸引,但是仍然有一些蒙古族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会让他们在新年的时候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传统服装,用情之深,用心之苦,从衣服的精美图案和细致做工足以体现。
其实无论对草原上的蒙古人或者城市中的蒙古人,新年都是他们都特别重视的佳节。
每逢新春时节,那些身着鲜艳服饰的草原儿女,都会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城市中,逛街、看新鲜事物、购买各种年货,同时也要备足明年春天需要用到的生活工具。
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懂得使用母语,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和陌生的矮壮汉子亲切交谈的时候,他们迷惑不解,为什么父母每年都要来这里找人讲话呢?
其实,这里是专门为这些草原来的“黑脸客”预备的,而城里的居民却很少来这里买东西。
过年的确不一样了,那些应该相见的人们总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相遇相见,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讲自己愿意讲的话,分享各自不同的快乐故事。
这样可以为新年增加喜庆的气氛,还可以为明年的再会搭上一级台阶。
越南人过春节:糯米豆沙年粽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花市是越南春节重要活动之一。比如河内,春节前约10天,花市就开始热闹。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桔和桃花。除了鲜花、盆景,花市还出售各式气球、彩灯、玩具、年画、春联、年历等,把相连的几条街道装点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
糯米猪肉绿豆沙做年粽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
另外,越南人也爱在家里贴上“福”、“喜喜”等字样和福、禄、寿星的形象,还有各种传统年画,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本地华人过春节必备年糕等食品,越南人也不例外,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
年粽做法跟我们吃的粽子一样,不过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猪肉和绿豆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生。
从前越南人过年也放爆竹,不过1995年起越南政府已禁止民间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华人过年有除夕守岁习俗,越南人也一样。除夕夜人们便穿上节日盛装,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年轻女子还穿上越南旗袍。零时,当电台播出国家领导人春节讲话,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随后人们还采一根树枝回家。这风俗叫“采绿”。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采禄”,意味着把吉祥如意带回家。
新春第一位客人会带来好运
越南人过春节照例放几天假,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越南人称之为“冲家”或“冲地”,其意义跟“冲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会约请自己最亲近最尊敬的朋友,作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除了亲友间互相拜访,新春期间越南各地街头、公园和公共娱乐场所,连续几天举行各种文娱活动,演出越南传统戏剧、歌舞、杂技、武术、摔跤、舞狮等,还有荡秋千、下人棋、斗鸡、斗鸟等民间活动,整个越南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
新加坡过春节:东南亚特色浓
农历春节即将来临,在华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牛车水各个中国传统式的店铺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好不热闹!
春节庆祝活动一览
牛车水农历新春亮灯庆典:1月15日至2月28日,喧嚣热闹的牛车水年货市场会有超过400个年货摊位,售卖各式各样佳节礼品。在此采办年货,感受浓郁的春节气氛!别错过2月8日除夕夜的倒数嘉年华,与本地人一同热闹欢庆迎接新的鸡年!
春到河畔迎新年:2月7日至2月23日,春到河畔迎新年是一个盛大的嘉年华会,送旧迎新,合家欢乐!每年的节目精彩丰富、包罗万象,一连10多天。
奇思梦想妆艺大游行:2月18日晚上7时预演、2月19日晚上7时半正式游行。已步入第33个年头的“奇思梦想妆艺大游行”,每年都会聚集精心设计的花车游行、绚丽的奇装异服、令人赞叹的武术表演,以及舞者们的曼妙舞姿!
2005年圣淘沙花卉节:2月9日至20日,别错过在圣淘沙喷泉花园所举办的花卉节!万紫千红的花卉和热带自然植物,都是您难得一见的。
春到人间:1月13日至2月23日,来自中国各地的表演艺人及手工艺品师傅,将在莱佛士城购物中心为您带来一系列的精彩节目。此项活动为期1个月,让您尽情欣赏融会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风格的音乐、舞蹈及杂技的深湛表演。
非尝不可东南亚美食
海南鸡饭:蒸煮嫩鸡加上用鸡汤烹煮的米饭。叻沙:椰浆咖喱汁加上粗米粉、小虾、鸡蛋、鸡肉丝和生蛤。
炒諽条:白色的宽粉条以黑甜酱、豆芽、鱼饼、腊肠和生蛤一起烹炒而成。
福建虾面:细面条、虾、墨鱼片和猪肉一起煮炒而成。印度馅饼:夹以牛肉或羊肉的馅饼,沾以咖喱汁来吃。
咖喱鱼头:大鱼头和蔬菜、咖喱粉一起烹煮,与米饭一起吃,甜美而开胃。若再配上一杯冰冻柠檬汁,那就更令人回味无穷了!
沙爹:烧烤肉串、配料有马来米粽和黄瓜,沾辣花生酱吃。
罗杂:本地色拉,用料包含了水果和蔬菜,例如黄瓜、豆芽、黄梨、白萝卜、豆干甚至加上芒果和墨鱼。
娘惹糕:结合了华人与马来人的传统,以色香味着称的甜品,用料有糯米饭、木薯、斑兰香叶和各种热带水果如香蕉、榴莲和椰子。
辣椒蟹:番茄咖喱浓酱与硬壳大蟹一起烹煮的美味海鲜,您大可以入乡随俗,大胆地用手将白面包沾着辣酱来吃,好吃到吮手指。
“鱼生”是另一项您非尝不可的春节美食。新鲜生鱼片佐以多种蔬菜、芝麻、香脆果仁等配料混制的开胃中式沙拉。
非逛不可的集市
牛车水年货市场:购物高手请出发吧!具有本地特色,价廉物美的年货市场,让您感受更浓厚的过年气氛!
新春特价年货市场:1月28日至2月8日下午5时至晚上10时,罗弄阿苏与后港一道交接处,阿裕尼-景万岸区的热闹春节气氛,俨如浓缩版的牛车水!此处满是吸引人的璀璨彩灯,还有丰富的文娱表演。
雅柏中心2005年花园会:1月26日至2月8日、2月12日至3月13日期间,新加坡最大的花园盛会为您绽放春意!无论是人造花或是庭园栽种的工具,您都可在这一应俱全的花园会找到,更别提那满庭芳香的艳丽百花了!
滨海艺术中心华艺节:2月11日至20日,进入第三年的华艺节将为您呈献华人艺坛优秀杰出的现代与传统艺术表演,您可欣赏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飞的精湛绝技,或观赏来自纽约的神威舞蹈团的舞艺,让华艺带您进入一个难忘的艺术领域。
购物天堂乌节路:喜爱时尚品牌的游客,乌节路正是您期待已久的购物天堂!如先得坊、高岛屋、百丽宫或威士马广场等购物中心,伊势丹、美罗或罗敏升等百货公司,轻易就能满足您的渴望,让您尽享购物乐趣!
非玩不可的景点
裕廊飞禽公园:何不趁新春佳节前来游览东南亚最大且最负盛名的飞禽公园?观赏了精彩的飞禽表演与游览公园后,还能与亲朋好友在FlamingoCafe一起享用非尝不可的“鱼生”大餐!
新加坡动物园:人见人爱的动物园吉祥代表“阿星”大猩猩,将用它的长臂热情迎接您!只须短短五分钟路程,您就能游览享负盛名且为全球首创的夜间野生动物园。踏入丛林密布的热带森林,窥探夜行野生动物,体验惊险刺激的感受!
亚洲文明博物馆新春庆典:亚洲文明博物馆是一个适合全家大小欢度春节的地方!您可在此用手制作红包封套、灯笼,以及观赏引人发笑的木偶表演。
F. 各地春节习俗
大同春节习俗概述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已由文化部申报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春节作为中国最大的民俗节日,深受人民的重视和青睐。各地庆祝春节的传统习俗枚不胜举,笔者想谈谈大同地区的春节习俗。
一、 节日习俗
大同地区的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甚至于到二月二止。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这正是众多春节习俗的真实写照。
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悟道成佛。佛教徒们视该日为佛主的“成道节”。民间也食“腊八粥”,象征吉祥福寿、喜庆丰收。大同地区则“预于初七日往玉河凿冰融水做枣粥,别无馈送,惟与佣水人枣粥一碗。”[1] “食腊粥,作腊醋,腌肉,藏冰。”[2]繁忙的春节活动开始了。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俗称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日子。祭灶,是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文献记载最早的灶君是火神祝融也。他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大同地区的广大农村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两侧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批为“一家之主”的对联。每逢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灶王“上天述职”时,大同民间“供饧饼酒果,祀皂(同“灶”)神,以求福庇。”[3]该日吃麻糖祭灶,以糊灶王之口也是当地习俗。大同民谣中“二十三,吃饧板”(注:饧指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指的就是人们希望他上天多说好话、少说坏话,以保佑全家老小平安。
腊月二十三日到除夕前叫“迎春日”,也就是春节前的准备阶段。置办年货、打扫庭院、搞好个人卫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年三十,俗称过大年。易门神、贴对联、放鞭炮,蒸年糕、包饺子、吃年夜饭,请祖先、熬年、垒旺火都是大同地区的习俗。《云中郡志》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修岁事,陈祀仪;守岁。”这与我国北方其他地区年俗基本相同,不多赘述。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过年发旺火是当地的一大风俗。每逢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子中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里面放好干柴,上面大红字条写有“旺气冲天”、“大吉大利”、“火树银花”等吉语。《大同县志》记载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磊磊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鸣,辞旧迎新,活动达到高潮。旺火由家长亲自点燃,称为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冲天的火光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烧红的炭火照亮庭院,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围着旺火燃放鞭炮,男女老少围着旺火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到了早晨,主人要把旺火的炭火铲回灶内做饭,不准外人铲走,表示一年的兴旺。如今,尽管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楼房取代了四合院、排房,然而,过年垒旺火的习俗仍然照旧。与以往不同的是,旺火逐年增高、造型美观、规模庞大。人们围着红光耀眼、灿烂辉煌,吐着长长火舌的旺火,排着长长的队伍,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一圈圈祈福的人们,欢笑着、嬉戏着,祝福着美好的来年和幸福的生活。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气势磅礴。
“拜年”是岁后迎新纳福的主要活动,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其内容丰富多彩。元日子时交年时刻,伴着新年的钟声、震耳的鞭炮声,各家开始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好友;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如今的大同地区通常是后一种习俗,“过年好”成为最常用的拜年俗语。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因为初一以来的诸多禁忌过此日可破,故称“破五”。破五的习俗活动主要是“送穷”。黎明各洒扫秽垢,送之门外。又剪彩为人,在街头相更换,名曰“送穷”[4]。民间还留传说初五是五路财神(注:所谓五路,指东南西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的生日,故各处商家店铺纷纷开张营业,迎接财神,以求利市。
正月初八,俗称“八仙日”。全神下凡,人们上街游百病,上庙进神、还愿。清道光十年刻本《大同县志》记载:初八日,俗唤“八仙日”。是日,顺禳星辰。先是,前腊,各庙僧道与相识者送迎祥疏一道;至期,家家布施,各庙僧道有回以果饼者,有留之吃斋者,则视布施之多少为差。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成为传统民间习俗。民谚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由此可见元宵节俗与岁首的密切联系,它是春节习俗的又一高潮。观灯、猜谜及各种娱乐活动构成了一卷绚丽的民间传统风俗画。大同地区“元夕自十四日至十六日,竞张鳌山灯,间放火树,以庆太平。”[5] “乡下多扮灯官,唱插秧歌来城内相征逐,仿傩礼”[6]。
正月二十、二十五,民间俗称“小添仓”、“老添仓”。“是日凡贮米面处则必焚香,甚有乘此日籴米面以添贮者。”[7]代表填满粮仓,盖好窖子;一年有吃有穿,家庭富裕。添仓之举意在祝祷、祈求丰收,表达了人们美好的向往。
二月二,龙抬头。扶龙头、引钱龙是主要的习俗活动。该日早晨,人们到水井内担水、提水,用水壶装水且内放一枚硬币,从井台开始滴水,一路滴到屋内,滴水画个圆圈,然后将水倒入水缸,表示引到钱龙,预示着财运亨通、发财致富。《大同府志》记载:“二月二日,各村疃社醵钱献生,谓之‘扶龙头’。提壶汲井水注之,曰‘引青龙’。”
二、 节日饮食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农业文明和岁时礼俗的渊源。
腊月初八的腊八粥,预示着年节的开始。岁前的年货置买是个重头戏。其中,鸡鸭鱼肉、油盐酱醋、各色蔬菜、干鲜果品、烟酒饮料等食品都要购置齐全。大同地区的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蒸上尚好的白面馒头,供奉神灵。烧、煎、烤、炸、蒸各种食品均需准备,节前的枣馍、豆包、豆腐、豆芽和粉条也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人们购物方便,讲究新鲜食品,多已不做了)。一应俱全,就等过年了。
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是春节饮食的象征。年三十早餐的捞年饭,一般人们都要多捞点(即多做点),因为古人有个说法:初一至初五,生米不下锅。中午的黄糕表示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除夕之夜是万家团圆、举国同庆的时刻,晚上的“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每位家庭主妇都要挖空心思地烹调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菜肴中必备丸子、鱼肉,象征完完全全、团团圆圆、年年有余。虽然饺子早已普及大江南北,但是除夕夜吃的饺子却另有一番特殊的意义。旧时以天干地支来计时,除夕夜亥时一过便交子时,所以吃饺子谐音“交子(时)”。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的饺子馅内藏一枚硬币,尤其带有“招财进宝”、“大吉大利”的吉祥含义。吃年夜饭时,不仅家人欢聚共饮,而且要将祖先及亡灵请回团年。驱鬼避邪、送天神、请祖先,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念。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饭店、酒楼吃年夜饭了。现代人观念的更新,折射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
俗语说:好吃不过饺子。大同地区吃饺子也颇多讲究。年三十的饺子藏制钱,图的是一年有福气;初一的饺子与面条一起煮了吃,名叫“金丝穿元宝”;初二请财神,吃饺子名叫“捞元宝”;正月初三吃饺子,当年生个胖小子;破五的饺子一定吃,为的是填补穷窟窿;十支(即初十)的饺子供麦穗,象征来年大丰收······。除饺子外,油炸糕、油饼也是节日主食,十五的元宵更是必不可少。
三、 节日禁忌和娱乐
简单地说,心理上以为忌讳的和言行上规定为不能说和不能做的就是禁忌。王充在《论衡》中认为:禁忌虽然名目繁多,但都是劝人为善,使人慎重行事。长期以来,禁忌也就成为人们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春节的禁忌很多,除了对神、鬼等的敬畏而滋生出的封建迷信外,更多的是让人们特别是妇女在正月里过清闲自在的日子。这从正月里诸多忌针线、剪刀便可看出。如:初一忌针,古人说:初一不忌针,一年穷忙碌;初五忌针,是怕扎破穷孔;初八忌针,是怕害眼病;初十忌针,是怕生恶指;正月二十、二十五日忌针,是怕针穿粮仓漏掉粮食;二月二忌针,是怕挑了龙眼;等等。“懒老婆盼正月”、“过了老添仓,羞死懒婆娘”的俗语便是佐证。
此外,大同地区有关过年的禁忌还很多。俗话说:荤年素腊八,腊月初八的早饭要在日出前做熟、吃完,忌动腥荤,要吃素菜;否则,恐得“红眼病”。正月初一妇女不出门拜年,曰“忌门”;年节忌打碎器物,忌烛火熄灭;小孩儿不准哭闹,老少不可说不吉利的话,左邻右舍不许吵架,不能请医生、吃药;从初一至初四,不能扫地、倒垃圾,认为这样会财源外流。所有这些多是为了图个一年的喜庆、吉利,讨个顺气。现在许多禁忌已被人们所摈弃。
大同地区从初五至十六,各种娱乐活动走街串巷、文艺演出搭台唱戏。扭秧歌、小车灯、跑旱船、踩高跷、挠搁、舞狮子、耍龙灯等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春节的晋剧、耍孩儿等地方戏种也是人们传统的娱乐项目。此外,还有许多广受欢迎的文体活动。
元宵节是一年中的狂欢节。特别是正月十四至十六,伴着元宵节的威风锣鼓、彩车、花灯、花会表演使娱乐活动达到了最高潮。全市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涌上街头观看表演。其中,南关的耍龙灯是最精彩、最有名的。元宵之夜,家家户户灯笼高挂,孩子们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观灯场所人头攒动,各色花灯争奇斗艳;猜谜活动,其乐融融;焰火照亮大地,火树银花竞相开放。元宵的锣鼓、元宵的灯火、元宵的游人编织着良宵美景,好一幅“闹元宵”的狂欢风俗画。
G. 菲律宾所有节日
1、阿提阿提汉狂欢节
菲律宾最出名和最疯狂的节日,便是在班乃岛的卡里博举行的这个狂欢活动了,活动历时一周,于1周的第三个星期拉开大幕。
2、仙奴诺节
仙奴诺节是宿务岛节日的鼻祖,欢庆的人们跳起一种独特的仙奴诺舞蹈,舞步奇特,两步向前,一步向后,周而复始,象征河水的韵律。
3、中国新年
中国农历新年一般在1月底或者2月初,在一些非华裔菲律宾民众中影响也甚广。春节期间,马尼拉会有舞龙,社火和盛大的烟花表演。
4、鲜花节
2月的最后一周,北部山城碧瑶的大街小巷活跃起来,人们唱歌,跳舞,并且举行场面宏大的花车游行。
5、莫里奥内斯节
马林杜克岛多姿多彩的莫里奥斯节是一场长达一周的几年耶稣受难的艺术节,大街上到处是蒙面的本地人,假装挥剑决斗,并且捉弄行人。
6、耶稣受难礼
马尼拉北部,邦板牙圣费尔南多举行的复活节耶稣受难仪式场面更加阴森凄惨。仪式中,信徒会真的被钉进木质十字架,类似的活动会在好几个城市举行。
7、制备草药四旬斋节
诡异的锡基霍尔岛上,信仰理疗师和巫医会于黑色星期六这天聚集在一口大锅旁,一边念咒语,一边制作一种据说包治百病的药剂。
8、五月花节
5月,全国上下身着白衣的圣母玛利亚肖像抛撒鲜花,这个风俗历经数百年,马卡蒂的红灯区会举办一场有些低俗的五月花节。
9、卢克班帕西亚斯节
这个着名的庆典于5月15日左右举行,地点在马尼拉南部的卢克班。节日里,人们用五彩斑斓,树叶形状的米饼装饰房屋,最后将那些米饼吃掉。
10、人体彩绘节
塔克落班于6月29日举行这个彩绘节,目的是纪念西班牙人到来之前的传统刺青方式,但节日上用水彩来描画身体。
11、达沃丰收节
这是达沃的重大节庆,节日期间的游行,表演和水果鲜花展览显示出穆斯林,华人和本土部族的影响。8月的第三周举行。
12、面具节
10月19日左右的周末,西内格罗斯省会巴科洛德的大街上,搞怪的蒙面人会调动气氛,引导人群在街道上热舞。
13、万圣节
万圣节,实际上是11月1日时,人们满载食品来到当地的公墓,整夜怀念逝去的亲人,这个纪念活动甚是独特,可以去马尼拉的华人公墓感受一下。
14、萨里弗卡邦苏安节
12月15日至19日,棉兰老岛的哥打巴托庆祝这个节日来纪念伊斯兰教的传人,活动之一便是装饰精美的船只游行于河面之上。
(7)菲律宾什么时候放烟花扩展阅读:
菲律宾主要分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岛三大岛群,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种族与文化为数众多,融合了许多东西方的风俗习惯,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宾最早的居民。
随后民族的迁徙陆续带来了马来文化、随着宗教与贸易发展也带来了印度文化、华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
菲律宾的节日就像是一场巨大文化盛宴,节庆活动会持续一天甚至一个月不等,丰富热闹的喜庆氛围也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
追溯至16世纪中期,由于西班牙天主教的影响力,大多数节日都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而其他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不过无论如何,参与一次菲律宾的节日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经历。
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不同的节日。
H. 台风“烟花”是怎么形成的
7月14号,大概是菲律宾以东,16N,138E的位置,出现了一个东风波(并被编号98W),(副热带高压南侧低纬的东风气流,很偶然朝北侧绕了半圈弄出了一个低槽,或者更专业点说叫气旋性曲率最大区),并且缓慢自东向西运动。
这种系统一年算下来,十个里面平均七八个会原地消散,这个热带系统算比较幸运,沿途水温高,风切小,每天午后不断有对流在其核心的东侧出现,夜晚消散掉一部分,整体强度能维持。
这个图是烟花最早最早,算是胚胎时的(红外)照片。
之后大概到16号前后,对流云团开始尝试卷绕覆盖低压核心的区域,中心风力预估已经到了6~7级,这个时候西北太平洋的RSMC(也就是JMA,小日本的气象台)给他编了热带低压。
18号凌晨2点的时候,JMA认为此时该热带系统虽然底层依然一般,但是对流极其旺盛,能覆盖大半个核心区域,就直接给了热带风暴,并且按照命名表,给了烟花的名字。
所以回过头你问烟花怎么形成的?和普通台风有点不一样,他一开始是东风波,天生有半边的环流(不是原地从0开始形成低气压),之后在热带海面上,借着优良的条件,维持自身对流,最终对流覆盖核心,发展成热带风暴并命名。就这过程。【之后进一步增强那就是别的事了】
I. 国外在节日喜庆中放烟花爆竹吗请举例,哪些国家放,哪些国家不放,为什么不放
以下介绍一下国外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和管理方式。
韩国:立法把好三关
韩国人也过农历春节(称作旧正),但没有燃放鞭炮的习俗,节日期间都在平静安祥中度过。不但是春节,秋夕(即中秋)等大的民俗节日也不例外,燃放鞭炮烟花虽偶有所见,但绝对看不到中国那样“震天动地、硝烟滚滚”的场面。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陶磁节、人参节等各种地方庆典活动大量涌现,为了给休闲活动助兴或增加喜庆气氛,燃放烟花爆竹有所增多,但由于严加管理,极少发生爆炸、火灾、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
韩国的主要做法是及时立法,依章治理,消除隐患。早在1984年,韩国即制订了《枪炮、刀剑、火药类管理法》,并根据情况变化,多次进行修改、补充,把燃放烟花爆竹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根据法律,重点是把住三个关口,实行严管严罚。
第一关是进口关。韩国烟花爆竹生产厂家寥寥无几,所需烟花爆竹大部分从中国进口。韩国规定,进口商必须在管辖地向警察厅长申请备案,得到批准后才能够经营进口。在进口时,设立“安全阀门”进行过滤,即通过规格检查,把不符合安全指标、事故隐患较大的烟花爆竹挡在国门之外。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两个方面:1,控制火药重量。如规定旋转型烟花的火药量不能超过4克,哨音钻天型烟花不能超过2克,发射筒型烟花单发式和连发式分别不能超过10克和15克,并且圆筒内径必须在1厘米以内。2,控制产品性能。如规定烟花喷射长度不能超过1.8米,旋转型烟花燃烧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钻天型烟火最高升空不能超过15米,爆竹瞬间爆炸声音不能超过85分贝等。超标者一律不能进口,这就从源头上减少了安全事故的隐患。
第二关是销售关。销售烟花爆竹的文具店事先必须在辖区警察局备案,并接受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销售烟花重量如超过500公斤、爆竹超过250公斤,必须进行申报。所有烟花、爆竹必须标明原产地、生产厂家、具体规格、制造年月日和用法及注意事项,并标明制造商或进口商的有效联系电话,以便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联系。向看不懂说明书的儿童等人出售烟花爆竹时,必须负责向其具体说明燃放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未销售完的烟花爆竹要按相关规定严加保管。违反规定的销售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关是燃放关。制订严格的烟花爆竹燃放守则,广为宣传,监督遵守。比如:规定燃放场所必须与房屋有一定距离,并远离各种易燃易爆物;儿童燃放烟花爆竹必须有大人带领,不准儿童自己燃放;不能在人群中燃放,更不能朝向别人燃放;严禁为增加爆炸力、寻求刺激而将爆竹集束燃放;集中燃放场所以及大型燃放烟火场所周围必须准备消防工具乃至部署消防人员等。同时,明确规定公用设施、重点建筑以及海滨浴场等地为禁放区,为避免扰民,有些地方还规定夜间禁放时间。
韩国一方面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充分提供各种信息,促使国民树立安全观念和守法意识,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全力强化执法力度,违法必纠。对违反《枪炮、刀剑、火药类管理法》的进口、销售商和燃放者,按情节轻重,分别处以10年以下徒刑或2000万韩元罚款。同时,拟研究采取被害者保险制度,规定烟花爆竹生产、进口商必须加入赔偿责任保险,在发生安全伤害事故时及时给予赔偿。
美国:监管教育为先
美国的50个州都制定了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法律,其中39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允许在遵守有关联邦法律的条件下燃放,有5个州只允许燃放某种烟花,而在纽约州、新泽西、特拉华、罗德岛和马萨诸塞5个州完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美国人喜欢燃放烟花,但是像二踢脚之类的爆竹却几乎看不到。在各个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州,由于历史习俗等原因,法律规定也大不相同,一般要求任何人不得销售规定以外的产品,有的州还对产品的尺寸、火药含量作了明确的限制。比如,位于美国东部的弗吉尼亚州,允许燃放慢燃烟花、悬空式和地面式轮转焰火、喷泉式焰火等花色。而紧邻弗吉尼亚州的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由于城市建筑密集,虽然也可以燃放慢燃烟花,但是花炮的长度不可超过20英寸,对于任何在燃放过程中产生爆炸声响的(如礼花)则绝对禁止。哥伦比亚特区尽管只和弗吉尼亚一河之隔,但是却禁止燃放地面式轮转焰火,任何在花炮侧面带引信的焰火也同样在禁放之列。此外,由于花炮款式层出不穷,凡是华盛顿消防局局长认定危害公众的烟花爆竹也都被禁放。
美国各个地区的烟花协会十分注意对公民的教育。在一些州对烟花爆竹的燃放者也有法律规定,如不准向机动车投掷烟花;不得在教学、医院、学校及公共建筑300米范围内燃放烟花等。美国烟花协会、美国烟花安全委员会等机构注重加强对民众的教育。美国烟花安全委员会就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了选择和燃放烟花的要领;一些烟花协会还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印发小册子等,以加强对民众的教育。燃放鞭炮的方式多是集中、定时、有专人管理的,以免有未燃的鞭炮被儿童捡走。燃放鞭炮之后的鞭炮屑,则多半由燃放者自行负责,如果你打扫不及时,一张数百美元的罚单就会有人送上门来。
经营烟花贸易需要申请存放许可证、销售许可证,还要购买高额保险,在首都华盛顿,保额从100万美元到300万美元不等。尽管美国从中国进口不少烟花,但美国本地的经营权大多被一些意大利家族企业控制,他们世代经营烟花业务,彼此之间还详细地划分了地盘,保证互不相扰。
欧盟:进口审批规范化
欧盟许多国家是烟花爆竹消费国,也是纯进口国。每年的国庆日、圣诞节、新年或者各种重大活动期间,欧盟各国都有燃放烟花爆竹以表达喜悦之情和除旧迎新的习俗。近年来,随着外来移民,特别是亚洲移民的增多,在他们聚集的区域燃放烟花爆竹更成为其庆祝传统节日一个不可或缺的项目,因此烟花爆竹的消费量在欧洲不断增加。
欧盟国家市场上销售的烟花爆竹主要来自中国。欧盟各国对烟花爆竹的进口审批、市场营销、燃放要求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全程纳入规范化管理。
欧盟国家对烟花爆竹管理的方式基本相同,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一、进口审批和代理商制度。由于烟花爆竹是易燃、易爆商品,在运输、贮存、燃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其进口的批准权一直由政府部门或受政府部门委托的专业机构掌握。根据进口产品的分类情况,参与审批的一般是商贸、工业、危险品或国防工业管理部门。如西班牙要到工业部办理申请,危险级别高于四级的需经国防部批准;挪威的烟花进口审批权是依照该国《爆炸品法》之规定,由国家认可的“防火防爆协会”批准;荷兰、比利时等国进口烟花爆竹要有本国代理商参与。而所有进口到欧盟国家的烟花爆竹产品都需经过燃放测试后,才能通过审批。
二、进口产品必须符合相关的产品分类规定。西班牙、德国、荷兰、挪威等欧盟国家都有明确的烟花爆竹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烟花爆竹的危险程度、爆炸物成分、重量或体积等技术指标进行等级分类。西班牙分8个级别,前三个级别是危险性小,可以在室内、院落或较小空间燃放的,由工业部审批进口,普通商店在获得经营许可证后便可从事营销活动。4到8级属高级别危险程度,需经国防部审批并由专业公司负责经营与燃放活动。产品分类标准还分别对烟花爆竹的包装、运输、贮藏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三、规定经营范围和时间。欧盟国家的商户在获得烟花爆竹的经营许可后,在营销活动中仍要遵守一些具体规则。如商家必须具有能够保证安全的贮藏空间和相应的防火、防爆应急措施。一般情况下,销售烟花爆竹的时间只规定在节日的前三天或一周前开始;商家不得将危险程度较高的烟花爆竹出售给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等。
四、严格控制燃放的时间和地点。
一般情况下,欧盟国家的社区政府和管理机构会在临近节日时向居民发出通告,规定出本地区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作为地方政府机构组织的节日庆典活动项目之一,届时还会配合搞一些露天市场、游艺、音乐与舞蹈活动,不仅将燃放和观看的民众汇集在了特定的地点,烘托出了节日喜庆、热烈的气氛,又体现了政府机构的人文精神和积极与民众融合的良好愿望,同时也给部分商家提供了卖点。而更为关键的是,能够让专业人员充分保证燃放烟花爆竹活动时的良好秩序和人身安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善后的卫生清洁。
对于不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公司、商户或个人,欧盟国家有着严格的处罚规则。如根据违规的严重程度,可吊销经营许可;可强制公司停止商业活动,让商户关闭店面6个月以下,或者处以几百到上万欧元的罚款。对于节日以外大型庆典活动的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如婚礼、公司与店铺开业仪式等,欧盟国家实行由专业公司承办并负责组织、实施的原则,消费者可以非常容易地在互联网上找到这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