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么区别菲律宾香蕉和国产香蕉
国产香蕉和菲律宾香蕉具体的区别如下:
1.质量:从产品质量看,菲律宾香蕉的外表很光润,没有斑点和发黑的痕迹,保鲜技术极高,装船后开始催熟,到岸时刚好成熟,很好看,一点伤痕也没有。国产香蕉则不然,蕉农是一家一户地种,难以形成规模;收购时,这些产自千家万户的香蕉,大部分香蕉采用竹箩包装甚至直接装车,到达市场的香蕉已是遍体鳞伤,熏蒸以后常常会出现斑点和发黑的痕迹。
2.产地:菲律宾香蕉主要来自菲律宾,进口香蕉可以在大型商场和超市购买,而国内香蕉通常在水果店销售,主要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和福建。总体来看,我国市场供应仍以国产香蕉为主,进口香蕉数量仅占需求的5%-6%。
3.价格:进口香蕉的价格上与国产蕉已经相差无几,购买时由于外观因素,进口香蕉明显占优势;如果同样成色的香蕉,国产蕉存放时间上较进口蕉更短,所以进口蕉的销售似乎更好一些。
4.口感:从口感上看,进口蕉和国产蕉的口味也相差不大,国产蕉俗称"芝麻蕉",口感好,入口即化,似乎更胜一筹。
② 香蕉贸易战的香蕉贸易战的由来
1993年,欧盟开始实施香蕉进口制度,通过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等对香蕉进口进行限制。但是,给予欧盟国家原来在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国家以特殊优惠待遇。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对,并最终向世贸组织(WTO)申诉。
据统计,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消费市场。年均进口香蕉400万吨,零售总价值达50亿美元,利润约为1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当然是商家必争之地。尽管美国并非是盛产香蕉的国家,但是却在与欧盟的香蕉贸易中有着巨大的利害关系。因为欧盟香蕉市场上70%以上的香蕉来自拉美国家,而拉美国家香蕉的出口,主要由两家美国的跨国果品公司,即奇迹达(CHIQUITA)和都乐(DOLE)公司来控制。可见,欧盟香蕉贸易政策的改变,对美国公司利益攸关。以奇迹达公司为例,在1992年末,其占欧盟进口香蕉市场份额的40%,而在新的制度实行后下降到不足20%。
③ 香蕉贸易战的香蕉产业应关注的焦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联合果品公司(THE UNIED FBUIT COMPANY)为促进美国人消费更多的香蕉,曾不遗余力地出版宣传手册来介绍香蕉的特点,其中一条就是“香蕉生产不浪费本国的资源”。然而香蕉生产却破坏了生产国的生态环境、有损工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首先,拉美一些香蕉生产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地污染了香蕉种植区的水源、空气等环境条件,而且随着工业化国家的消费者对香蕉的品位要求不断提高,致使某些跨国公司超量使用农药,更加重了这一严峻形势。同时,由于香蕉种植面积的扩大,导致了森林资源遭到砍伐。
其次,香蕉产业工人的工作及生存条件令人担忧。由于香蕉种植面积的扩张,一些拉美国家的农民被迫出卖土地,而在某些国家香蕉种植又是其有限的支柱产业之一的情况下,就业又被限制于香蕉产业。然而,香蕉公司雇佣工人的季节性和随意性,不仅使工人们就业没有保障,而且工作时间不足。在香蕉种植园内,工人不仅要面对有害的农药而且工作时间长、条件恶劣。如在哥斯达黎加,香蕉工人在收获期,每天要顶着38℃的高温工作12h以上。
第三,香蕉种植国的某些社会问题激化。正因为缺少稳定的就业机会,许多人流离失所,给拉美一些香蕉生产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然而,更为严重的是,上述问题不仅不为广大香蕉消费者、跨国公司和有关国家所关注,而且就连香蕉生产国政府本身也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哥斯达黎加等国,由于忽视其他产业,大量肥沃的土地集中于香蕉种植者的手中,不仅造成了人口赤贫而且出现粮食危机,致使基本食物也要进口。
香蕉贸易争端的久拖不决,给双方的其他贸易带来阴影。欧美有可能将香蕉贸易而起的对抗心理“迁怒”于其他贸易,或者导致新的不合作。最近,欧美之间发生的激素牛肉、转基因食品以及有关飞机噪音的规定等贸易摩擦,或许不无上述因素在内。
事实上,欧美香蕉贸易战是冷战结束后,新时期矛盾转移的结果,是在冷战时期欧美各方合作与对抗的新体现。今天,随着经济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全球经济发展出现困难时,欧美如何承担对世界发展的责任问题,也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之一。近年美国对欧洲不愿承担义务,反而设置贸易壁垒表现出不满。可见在冷战时代,盟友之间的合作与对抗并存,权利与义务也要均衡。
④ 2022年菲律宾香蕉为什么那么多烂的
因为滞销过多。
菲律宾是世界第二大香蕉出口国,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香蕉处于滞销状态,无奈只能任由腐烂。
滞销原因一方面是菲律宾香蕉的巴拿马病,另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导致了工人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农场管理,这些原因都导致菲律宾的香蕉出口量暴跌、滞销量增多。
⑤ 请用H-O贸易理论来解释香蕉贸易(急)
香蕉等热带水果在热带地区的国家是土地密集型产品,但若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生产,就必须投资建立昂贵的温室,从而成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美国的一些进口产品,正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因为生产这些产品所要求的自然资源在美国相对不足,所以这些产品作为进口替代品在美国生产,就必须以较高的资本投入来弥补,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形成的原因。也就是说,美国进口实际上是以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其贸易格局是节约稀少资源的。由于里昂惕夫考察的是美国生产的进口替代品,因而这些产品在国外生产所需的较密集地使用的自然资源要素,在美国就由较密集地使用的资本要素替代了。这种解释已经包含了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思想。所谓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 ,是这样一种情形:某一特定商品,在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可以劳动密集的方式生产,即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则可以资本密集的方式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例如,小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美国却是资本密集型的。H-O原理假定,无论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实际如何,某种商品总是以某种要素密集型方式生产。显然,这种假定是不现实的,因为有要素密集度逆转这一现象存在。根据这种解释,美国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可以资本密集型方式生产,但在国外却是以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会造成进口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错觉。不过,经济学家们的分析表明,要素密集度逆转现象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仅存在于一些特殊行业或产品。瓦耐克(J. Vanek)在1959年发现,总体上说,美国进口产品中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是出口产品中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两倍。里昂惕夫再次审查他的原始数据发现,如果从他的分析中把自然资源产业排除在外,“里昂惕夫之谜”就消失了。
⑥ 如何看待中国抵制菲律宾香蕉事件
个人看法:中菲两国因为黄岩岛的问题而引发矛盾,面对菲律宾的无理挑衅,中国从经济上对菲律宾进行制裁,而香蕉是菲律宾的支柱产业,禁止菲律宾香蕉,能够有效地制裁菲经济,以此给予菲律宾警告。
1、对中国大陆来讲,向来以“仁义之师”自居,但“仁义”对君子来说,会尊重你,而对小人来说“仁义”只会成为“庸腐”的行为。而菲律宾这样的国家,并非是君子之国,而是属于“有奶便是娘”的小人之国。对待他们何需再讲仁义,在这个问题上,老毛那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可供现今掌权人参考。
2、战争是破坏世界和平,这是人类所不希望看到的,中国并非是好战之国,但要维护国家的尊严,有些时候,必须要通过战争来解决,因为在这个虎狼成群的世界里,如果你表现出懦弱的行为,就会连阿猫阿狗也来踢你几脚,打你几拳,来彰显他们的能力!
3、而今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虽然呼噜打的很响,但周围的阿猫阿狗们并不怕你,他们可能会惧怕一头在奔跑的狼,但不会怕一头沉睡的狮子,因为他们知道狮子虽然强大,但还在沉睡之中,对他们构成不了危险,而在奔跑中的狼则不一样,随时会对它们构成危险!所以说,中国要应要做一头觉醒的狮子,面对频频踢你几脚,打你几拳的阿猫阿狗们,张开血喷大口,将它们其中一个吞筮,如此一来,这些阿猫阿狗们便不敢再犯,反而会对你更加的尊重,更不敢踩你大狮子的尾巴了。
4、我们的国家现今为何遭周边国家频频骚扰,大多数原因是我们纵容所造成的。在这次菲律宾军舰扫射台湾渔民,他们事后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态度,大多数是想溥衍了事,而所谓的道谦也不过是在过场而已。
中国不可能长期封锁的,不然就是扇美帝巴掌,一开始菲律宾确实损失不小,但现在又开始要买了了,详见新闻
菲律宾GMA、abs-cbnnews两家新闻网5月22日均报道说,中国放松了对菲律宾香蕉的限制,已经允许部分香蕉进入中国市场。菲媒称中国放松对其香蕉限制所属分类:新闻新功能放大观看abs-cbnnews援引菲总统副发言人阿比盖尔 瓦尔特的话说,有大约30至40个集装箱的菲律宾香蕉已经获准进入中国。他说:“我们有一个好消息。在解决植物检疫问题上,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今天,我们获悉,有30至40个集装箱的香蕉被允许进入中国。”报道还称,中菲两国农业部门已就“快速解决涉及菲对华出口的所有植物检疫议题”的相关措施达成一致意见。瓦尔特介绍说,尽管中国放松了对菲商品进口的限制,但菲政府仍在为香蕉寻找其它出口市场,以解决中国进口限制对香蕉业的影响。而据GMA的报道,菲农业部表示,中国此前截获及拒绝了150个集装箱的菲律宾香蕉,理由是香蕉感染了香蕉肾盾蚧。在黄岩岛局势不断升级之时,中国还加大了对菲律宾菠萝和木瓜的检查。据悉,香蕉是菲律宾第二大农业出口产品,仅次于椰子,每年可为菲赚进7.2亿美元。香蕉业还直接影响着菲律宾2.4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中国还是菲律宾香蕉的第二大市场,排在日本之后。
⑦ 中国何时限制菲律宾香蕉
5月份中菲黄岩岛对峙以来,菲律宾到处扮演“受欺负者”期望博取国际社会同情。
所谓“中国限制菲律宾香蕉”事件其实是根本没有的事情。
中菲黄岩岛对峙起因是4月10日菲律宾海军妄图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非法抓捕正在正常进行作业的中国渔民,中国渔政接到渔民求救前往营救。
而自从今年3月份以来,中国检疫部门实行了新的检疫标准,菲律宾香蕉大多不合标准,很多有害物质超标。所以中国并没有限制菲律宾香蕉进口,只是因为菲律宾香蕉因质量原因没能通过检疫而已。
大家一定要认识清楚。中国怎么会是这么小肚鸡肠的国家呢?菲律宾香蕉没有被中国限制进口,更与黄岩岛事件无关,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⑧ 香蕉贸易战的介绍
1993年,欧盟开始实施香蕉进口制度,通过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等对香蕉进口进行限制。但是,给予欧盟国家原来在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国家以特殊优惠待遇。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对,并最终向世贸组织(WTO)申诉。据统计,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消费市场。年均进口香蕉400万吨,零售总价值达50亿美元,利润约为1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当然是商家必争之地。尽管美国并非是盛产香蕉的国家,但是却在与欧盟的香蕉贸易中有着巨大的利害关系。因为欧盟香蕉市场上70%以上的香蕉来自拉美国家,而拉美国家香蕉的出口,主要由两家美国的跨国果品公司,即奇迹达(CHIQUITA)和都乐(DOLE)公司来控制。可见,欧盟香蕉贸易政策的改变,对美国公司利益攸关。以奇迹达公司为例,在1992年末,其占欧盟进口香蕉市场份额的40%,而在新的制度实行后下降到不足20%。
⑨ 为什么目前十多个盛产香蕉的国家的香蕉产量每年都在减少
随着国人健康意识与日俱增,香蕉因钾含量高有利于血糖血压平衡而越来越受欢迎。不过,日前《自然气候变化》杂志载文称,研究表明,因全球变暖加剧,到2050年香蕉或将完全消失。听者“蕉绿”,只能多吃几根香蕉压压惊。但对于香蕉出口大国而言,“香蕉贸易”便是国家的经济支柱,香蕉产量减少甚至“灭绝”也就意味着经济将出现巨大滑坡。
该研究预计,到2050年,香蕉的产量增长将降至0.19-0.59吨/公顷。目前印度、巴西、哥伦比亚等10个主要香蕉生产国产量占比全球86%,但这10个国家每年香蕉产量大幅减少,甚至,在未来世界最大的香蕉生产国印度和全球第四大香蕉生产国巴西都将出现香蕉严重短缺的现象。
另外,据菲律宾交通部透露,菲律宾的苏比克-克拉克铁路项目已初定于2020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开始建设,并由中企承建。此外,菲律宾的棉兰老岛铁路以及南线铁路两大项目也均和中企达成了合作。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合作共赢才是大趋势。即便菲律宾香蕉产量因气候问题危机蔓延,中国和菲律宾之间还有其他合作的项目,相信未来中菲发展前景广阔,有中国市场做后盾,菲律宾自然不会“过分蕉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