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菲律宾群岛东西两侧海水深度差异形成的原因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菲律宾群岛东侧是辽阔的太平洋,面积巨大,海水很深。菲律宾群岛西侧是大陆架,是我们中国的大陆架的延伸部分,所以说比较浅,这点和日本列岛是完全一致的,日本列岛的东侧是巨大的太平洋,日本列岛西侧部分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在海上的自然延伸,很浅的,包括东海,黄海都是很浅的大陆架。
⑵ 菲律宾海板块的特点
菲律宾海板块以俯冲边界为主,易于产生形变。将理论结果与地球物理、地质以及GPS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菲律宾海板块内部及边界有明显形变。讨论了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指出其相互作用有明显的分段性。在南海海槽一带有较强的挤压,在琉球海沟一带由于两板块耦合较弱及冲绳海槽的开裂,没有形成对东亚大陆的挤压;台湾附近两板块碰撞,对中国东南形成较强的挤压;在菲律宾群岛一带形成两板块间的复杂变形带,使两板块间的作用减弱。
⑶ 祖国的三大海岛
台湾、海南、崇明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边,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它因欧亚大陆板块、菲律宾海洋板块挤压而隆起,全岛地形东高西低,山脉纵贯岛屿。由于北回归线穿过,地形与海洋环境共同影响,北部为副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则为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有局部呈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特征,故而岛上的自然景观与生态系呈多样化。
海南(英文名:Hai Nan),电话区码:0898。省会:海口,简称:琼。 海南省-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从此,海南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海南岛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二大岛。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世界上最大的沙岛。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网络上挺全的,如果全粘过来就会超出字数。
⑷ 台湾岛东西两侧海水深度差异及其原因
由台湾附近的海底地形图可知, 台湾岛东西两侧的海域海水深度有很大的差异。 就海底地形来说, 台湾海峡一侧是在大陆棚上,水深不超过 200 公尺 ,而太平洋一侧则是深达数千公尺的海槽或海盆。 就海底地形来说, 台湾海峡一侧是在大陆棚上,水深不超过 200 公尺 ,而太平洋一侧则是深达数千公尺的海槽或海盆。
仔细再看东侧的海底,可发现在宜兰外海有一组特殊的地形向东延伸至琉球 ,这是琉球岛孤系统的一部分;而在台东至恒春半岛之间又有一组特殊的地形向南延伸至吕宋岛 ( 菲律宾 ),则是吕宋岛弧的一部分。 仔细再看东侧的海底,可发现在宜兰外海有一组特殊的地形向东延伸至琉球 ,这是琉球岛孤系统的一部分;而在台东至恒春半岛之间又有一组特殊的地形向南延伸至吕宋岛 ( 菲律宾 ),则是吕宋岛弧的一部分。 火山岛弧及伴随的海沟是板块隐没边界的特征之一,在这张图中可以很清楚的由岛弧地形找出板块边界,边界以东称为菲律宾海板块,以西则是欧亚大陆板块。 火山岛弧及伴随的海沟是板块隐没边界的特征之一,在这张图中可以很清楚的由岛弧地形找出板块边界,边界以东称为菲律宾海板块,以西则是欧亚大陆板块。
数百万年以来, 菲律宾海板块正以缓慢但稳定的速度向西北方向与欧亚大陆板块持续碰撞,造成的结果就是台湾中央山脉从海底被隆起,并发生变质作用。 数百万年以来, 菲律宾海板块正以缓慢但稳定的速度向西北方向与欧亚大陆板块持续碰撞,造成的结果就是台湾中央山脉从海底被隆起,并发生变质作用。 难怪台湾岛的地形主轴线是东北-西南向,也难怪中央山脉地层的变质度是由西向东渐增了! 难怪台湾岛的地形主轴线是东北-西南向,也难怪中央山脉地层的变质度是由西向东渐增了!
台湾岛上的板块边界位于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的花东纵谷 ,换句话说, 海岸山脉应是随着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才“并入” 台湾岛的。 台湾岛上的板块边界位于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的花东纵谷 ,换句话说, 海岸山脉应是随着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才“并入” 台湾岛的。 这就是为什么海岸山脉的地质特性与全岛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海岸山脉的地质特性与全岛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原因。
⑸ 菲律宾群岛是如何形成的
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地。
先是海底火山,
等高了起来后,经过数万年的沉积行成了群岛。
⑹ 海岛是怎样形成的
海岛的形成主要有五种方式。第一是构造岛,地壳运动,板块移动形成的岛屿,比如日本诸岛就是太平洋板块和大西洋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处于板块交接地带,多火山地震;第二是堆积岛,海里面的动植物死后堆积而成,如澳大利亚周围的珊瑚岛;第三是冲积岛,在大江大河口出冲积而形成的岛屿,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就是典型代表;第五是侵蚀岛,因海水侵蚀而形成的岛屿,多靠近大陆边沿地带,非常小,我国福建沿岸多分布;第五是冰碛岛,由于冰川活动形成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欧大西洋沿岸。
⑺ 菲律宾海的气候特征
北太平洋赤道暖流在菲律宾群岛分成两股︰一股在吕宋附近转向北面形成黑潮(Kuroshio);另一股转向南面成为太平洋赤道逆流。洋流所在水域以及珊瑚礁、海岭和海底山脉附近水域均为渔场。海上有飓风和台风,尤以9月份最烈。 海域南部位于热带地区,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炎热,年均气温27~28℃,年均降水量2000~3000毫米,以东部为最多。北部位于亚热带地区,年均降水量2000毫米。8~9月多台风,尤以9月份最烈。北太平洋赤道暖流在菲律宾群岛分成两股:一股在吕宋附近转向北面,再向东北,形成日本暖流,即着名的黑潮(Kuroshio);另一股转向南面成为太平洋赤道逆流。洋流所在水域以及珊瑚礁、海岭和海底山脉附近水域均为渔场。
⑻ 菲律宾海板块,属六大板块中的欧亚大陆板块还是属太平洋板块
如果非得划在其中,我觉得属于太平洋板块。
在琉球海沟处,菲律宾海板块俯冲于亚欧板块之下,也就是在此处亚欧板块的大陆架消失。
菲律宾海板块大部分是属于洋壳性质的。西菲律宾海板块是洋壳扩张形成,东菲律宾海部分是弧后扩张形成,同样都是洋壳形式,所以划给太平洋比较合适。
⑼ 为什么叫加瓜海脊,加瓜是什么意思啊
国际命名的地理海脊 国际上的专家都是疯子 命名都不搭边的
加瓜海脊介于我国东部被动大陆边缘与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带之间,其西侧为我国台湾省,北部为琉球岛弧,东部为西菲律宾海盆,构造位置独特,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加瓜海脊作为台湾岛弧以东海域非常明显的N-S向线性地貌单元,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可能与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甚至与台湾造山带、冲绳海槽等的形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次论文拟结合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在台湾以东海域的相互作用过程、板块运动几何学等方面,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2000年5月~6月,我国国内学者首次在台湾岛以东海域进行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所获得的大量多波束全覆盖测深、重力、磁力和地震探测资料,在实际调查资料与历史基础资料的综合分析与解释基础上,对加瓜海脊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对加瓜海脊两侧磁异常差异及其构造解释来确定加瓜海脊的构造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等关键问题本文认为加瓜海脊高正异常反映其高密度基底抬升较高,是挤压背景下洋壳隆起的表现,是由断层抬起的洋壳碎片组成加瓜海脊及其两侧断陷盆地和花东盆地的基底均是西菲律宾海板块西缘隆起的洋壳 加瓜海脊作为一非常重要的构造地形单元,对其地球物理场特征的研究和其起源问题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新生代菲律宾板块的地质活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