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币菲律宾币换算
1人民币=7.823菲律宾比索1菲律宾比索=0.1278人民币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人民币汇率主要实行单一汇率制。1949-1978年是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全国外汇归国家所有、由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统一分配使用。这一时期,国内经济发展以自力更生为主,采用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基本不借外债,也不允许外国资本在境内开展大规模直接投资,对外贸易由国营外贸公司按计划统一经营,外汇收支得以保持平衡;但是,国内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人民币汇率长期高估,国家外汇收入主要来自出口独特的资源、工艺品以及侨汇,外汇收入匮乏导致外汇资源长期短缺。具体到汇率方面,人民币汇率主要实行单一汇率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对外公布汇率数据,汇率作为记账核算工具、没有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
二,第二阶段:1979-1993年,人民币汇率实行双轨制。1979-1993年,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价格领域的双轨制,其中也包括汇率价格。1979年,国家开始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1.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将一定比例的外汇额度留给创汇的地方和企业,这又导致外汇资源分配不均。到了1980年,国家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开办了外汇调剂业务,允许企业按照国家定价、有偿转让外汇留成额度,逐步形成了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2.引入外商开展直接投资,为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我国积极改善国内投资环境,支持企业合理利用外资,对中外合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给予诸多政策优惠。此外,由于用汇需求增长较快,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建立了外汇储备管理制度,调拨外汇积存形成的外汇储备。3.推动人民币汇率双轨制改革,1978年后,贸易经营权被下放到部委和地方外贸公司,但是高估的汇率影响了企业出口创汇积极性,对此,国家进行人民币汇率双轨制改革,而汇率双轨制又可分为两个层面:1981年到1984年的贸易内部结算价与官方牌价并存的双轨制和1985年到1993年的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的双轨制。
三,1994年后,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目前,我国的汇率改革尚未完成,离现代意义上真正的浮动汇率制还有差距,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制度、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自由兑换及跨境流通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依然任重道远,汇率改革也不能孤军深入、而是要和其他外汇改革统筹安排。对于个人而言,系统性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来龙去脉,有助于跟踪外汇市场走势,分析汇率变化对自己工作、生活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办理外汇相关事宜
2. 二战中损失重大的菲律宾,为何在战后经济一度能发展迅速
因为美国帮助了菲律宾。
因此,自接管菲律宾以来,美国一直在促进菲律宾的自治。 1934年,美国决定允许菲律宾独立,但菲律宾认为独立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它拒绝接受美国的善意。美国人别无选择,因此为菲律宾设定了十年的过渡期,在这十年中菲律宾受到了特别照顾。过渡时期之后,菲律宾再次独立。但是,过渡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爆发,菲律宾被日本占领,菲律宾的独立进程被中断。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认为,根据与菲律宾达成的协议,他们的义务已经结束,因此他们要求菲律宾独立。菲律宾别无选择,只能在1946年宣布独立。
3. 比较分析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差别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两种: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这两种发展战略的原因、条件、政策体系、产业的侧重点皆不相同。两种战略各有其优缺点。
一、两种经济战略的定义
(一)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又称“内向发展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就是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目的出发,减少或者完全消除该种商品的进口,国内市场完全由本国生产者供应的战略。由于实施该战略必须伴以贸易保护政策,因而不利于促进本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进步,更不利于产品的出口。时间过长,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两种经济战略的利弊分析
(一)出口导向型
1. 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点:
1) 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压力。
2) 通过贸易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以出口换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机器设备和资金,加速本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3) 增加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
4) 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2.出口导向战略存在的问题:
1) 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外资依存度过高,国民经济命脉易受外国资本操纵。
2) 以贸易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局限性。
3) 国内产业结构布局贸易出现畸形发展一些产业容易出现产能过剩。
(二)进口替代型
1. 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
1) 有利于民族工业体系的迅速建立和国内工业发展政策的独立之星防止国民经济命脉受制于外国资本。
2) 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一国的对外贸易的结构和条件,提高一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有效防止了贸易条件恶化。
3) 进口替代战略将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造必备条件,既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为本国培育大量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逐渐促进国内工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实现某些产品的自给自足,又能在摆脱对同类产品过度进口的同时,减少外汇支出。
2. 进口替代战略存在的问题
1) 高贸易保护使进口替代部门容易滋生不思进取的心态和作风金属进步和创新的动力被削弱。
2) 外债风险加大进口替代具有反出口倾向不利于出口部门出口创汇能力低下。
3) 阻隔了本国向外国学习的机会,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四、两种经济战略的条件分析
1.进口替代战略的条件
1) 有起码的工业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
2) 有较丰富的资源禀赋使进口替代部门可以靠拼资源消耗而不是技术来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3) 国内有较大的市场规模使进口替代部门即使产品的质量较差也能卖个好价钱。
4) 仅仅适合工业化初期。
2. 出口导向战略的条件
1) 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改革开放政策能够引致大量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2) 国内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各政治集团同心协力能互谅互让相互包容以维持开放政策的可持续性--给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
3) 出口导向战略也需要实行一些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也会扭曲市场价格体系,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五、两种经济战略的原因分析
1.选择进口替代战略的原因
1) 国际贸易条件恶化。
2) 民族复兴或振兴心理。
1.出口导向战略实行的原因
1) 外汇紧缺,选择出口导向可以节约外汇。
2) 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匮乏,资本和技术短缺,内部市场狭小,仅仅依靠国内市场难以有效达到工业化目的,使这些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开放国门大规模的招商引资
3) 国内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低成本在招商引资中富有吸引力,其产品出口也富有竞争力。、
六、两种经济战略的政策体系比较
1.进口替代的政策体系
1) 贸易保护政策,这是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基本政策,主要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甚至完全禁止外国某些工业品的进口。
2) 与贸易保护政策相配合,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了较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和高估汇率政策。
3) 为加强国内资金积累,发展中国家在财政、税收、贷款、价格等各个方面给予进口替代工业特殊优惠,以促进这类工业的投资,同时一般对外资也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鼓励政策。
2.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体系
1) 放松贸易保护,大力鼓励出口,对出口企业给予优惠如减免税收、低息贷款、补贴等。
2) 放松外汇管制,拟订合理的汇率,促进出口。
3) 使本国货币贬值以降低本国出口商品以外币计算的价格,增强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七、其他不同点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出两种战略的差别,在这里我们对这种差别进行具体的论述。我们认为两种战略的主要差别体现在:
1.战略重点不同:进门替代战略主要致力于改善进口商品的结构,发展国内替代工业,而出口替代战略则主要致力于改善出口商品的结构,发展面向出口的产业。
2.战略指导思想不同:进口替代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凡本国市场需求量很大的商品,本国都要创造条件大力生产;出口替代战略的指导思想则主要是以比较成本论为基础,大力增加本国优势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3.战略目标不同:进口替代战略的目标是以传统工业中的支柱产业为基础,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出口替代战略的目标则以本国的优势产业为基础,建立起参加国际分工的工业体系。
4.支柱产业的选择不同:进口替代战略一般选择传统工业中的支柱产业,如钢铁、化学、石油、汽车、家用电器等工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出口替代战略则一般选择能充分利用本国的人力和物力,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5.面向市场不同:在进口替代战略下,生产的目的主要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为主,所以支柱产业不仅不创汇,而且是大量花汇的产业,在出口替代战略下,支柱产业的生产主要以占领国际市场或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为主,所以支柱产业一般为主要的出口创汇产业或出口导向产业。
八、两种战略的联系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相互排斥的,另一方面这两种战略之间既有一定的转化顺序性、阶段性的一面,又有互补性、关联性、渗透性的一面。一般地说,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大都首先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当进口替代战略实施到一定程度,遇到国内市场狭小或其他条件的制约时,才开始实行出口替代战略,而且往往实施出口替代战略比较成功的国家,进口替代战略大都实行得较好。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成熟的进口替代战略是出口替代战略的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大国一般采取二者结合的混合型的战略,但有主次之分,根据国情,有的以进口替代战略为主,出口替代战略为辅,有的则以出口替代战略为主,进口替代战略为辅。
4. 请对比东亚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为什么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相对来说比较好的结果
两地区经济发展不同表现的原因
(一)东亚国家(地区)能根据本国国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而拉美则多次贻误调整发展战略的时机
东亚国家(地区)在战后或独立后都经历过一段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时期。当时它们刚刚从帝国主义手里收回经济主权,开始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本国的民族经济还很幼弱,企业的竞争能力较差,着重发展替代进口的产业,在国家保护下,使本国经济度过“孩童”时期,是必要的。但是这个区域中有不少是资源不足、幅员较小、国内市场有限的经济体。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进口替代产业,一般都遇到生产要素供给不足,生产性进口需求增长较快,而产品出口能力增长缓慢的问题,从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也使经济的迅速扩展受到较大的限制。战后世界经济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经济国际化迅速发展。经济国际化意味着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的重大变化。60年代中期以后是跨国公司广泛兴起和世界范围内工业转移逐渐展开的时期。东亚国家(地区)瞄准了这个有利时机,及时地转换发展战略,先后从发展进口替代产业为主转为推行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如“四小”在60年代后半期、东盟在70年代都完成了这一转变。从那时以后,东亚“四小”和“东盟”国家就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加速发展外向产业,并从外汇管理、关税制度、外资政策和进出口政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调整改革,使本国(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充分接轨。在参与世界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企业经过优胜劣汰的考验,竞争能力大大提高,对世界市场风浪的适应能力也大大加强。
拉美国家情况正好相反。从30-40年代已有若干主要国家开始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战后几乎所有国家都普遍推行这一战略。当东亚经济发展战略转轨时,拉美国家还普遍地墨守发展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理论思想,突出地强调保持和争取民族经济的独立性,追求进口替代的升级。即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替代转向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从轻工业品的进口替代转向部分重工业品的进口替代。在这种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的支配下,工业化是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发展的。进口替代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较弱,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进口增长很快。工业化进程较慢,出口商品结构在较长时间中也未发生很大的变化。到90年代初期,初级产品出口仍占拉美全部出口的2/3。实际上是靠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积累资金,提供外汇,支持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工业对非工业部门的扶助不足。这就使工业发展缺乏后劲。这一发展战略从三、四十年代一直沿续到80年代中期,历时约40多年。其优势已发挥到了尽头,而弊端却日益显见。(二)东亚国家(地区)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注意将通货膨胀控制在较低水平。而拉美对控制通胀重视不够,措施不当
东亚多数国家(地区)在通货膨胀率升高时,立即采取措施,使之抑制在升高的初期。如台湾省在1949年以后曾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该地采取更换货币的措施,加上美援的支持,缓解了财政失衡,到1953年以后物价基本稳定。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除受两次石油提价的冲击而短暂地升高外,基本上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自60年代以来仅有4年的通胀率达两位数,其余年份均在1位数,并有4年是负数。泰国政府明确地提出“稳定第一、发展第二”的宏观经济指导方针,没有出现过恶性通货膨胀,给经济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961-1987年间经济年均增长7%。韩国是东亚通货膨胀较高的国家。尤其是70年代在石油提价冲击和世界性通货膨胀影响下,1973-1979年平均的年通货膨胀率上升为18%,1978年一度达到60%。政府立即采取调整发展战略,降低增长速度,在稳定中求增长的方针。同时实行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提高利率,平衡预算,管制公用事业收费,冻结物价等措施。到1983年以后,消费物价上涨率已降到1位数。
拉美的通货膨胀不是简单的经济过热现象,而是经济结构性失衡引起的严重后果之一。拉美的产业结构低层次,总供给与总需求长期失衡,国家过度干预引起的价格严重扭曲,汇率长期偏高,过量地引进外资,再加上追逐高增长指标和不适当的货币信贷政策,造成世界上奇特的长期地超高通货膨胀现象。在几个通胀最严重的国家曾实行过一些反通胀计划或反通胀政策,然而,无论是货币主义的紧缩型做法,还是结构主义的放开型做法,都左右为难,收不到良好的实效。有些国家(如巴西)无可奈何地实行使货币资产和货币收入与通胀率挂钩的指数化措施,虽对保障实际收入不过份受损起了一定作用,然最终又引起通货膨胀惯性化的后果。直到近几年,通过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状态,反通货膨胀措施才得以奏效。然而,长期以来得不到控制的恶性通货膨胀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妨碍了经济发展。
(三)东亚国家(地区)注重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而拉美的产业结构变化较为缓慢
东亚国家(地区)产业结构由低向高循序演进。在各个不同时期它们根据本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和世界产业发展动向,不断推动本国(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以韩国为例,它在60年代集中力量发展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到70年代转向着重开发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发展了包括钢铁、有色金属、机械、造船、汽车、电子、石油化工、水泥、陶瓷和纤维工业的十大战略工业。政府对这十大工业部门实行倾斜政策,予以扶助。到80年代进一步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政府明确地提出“科技立国”的口号,将电子、机械、生物工程、信息产业、原子能利用五个部门列为“国策战略产业”,大力推动其发展。按照韩国开发研究院的规划,到2000年,第三产业将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9.1%,工矿和公共建设将占32.8%,农业将降到8.1%。并计划在7个高技术领域中赶上先进国家,这7个产业的产值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东亚其他国家(地区)也是沿着这样的轨迹,采取措施,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如新加坡在1979年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口号,台湾省在1990年颁布《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它们都有发展新兴产业,迎接21世纪,跃上新台阶的宏伟计划,并且正在实施中。东盟国家产业结构的档次参差不齐,基本上还处在工业化过程中,还未进入以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产业为主的阶段,但它们力求步“四小”的后尘,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东亚各国(地区)的产业升级借助于东亚的阶梯式国际分工。日本产业升级带动“四小”的产业升级,“四小”产业升级又带动“东盟”的产业升级以及中国华南及印支国家的产业升级。因为在居于高阶梯的国家中,已失去比较优势的成熟过度产业或不适应本国变化了的条件(如工资上升、劳动力短缺或汇率变化等因素)的产业,需要向外转移,寻求有利的投资场所。这必然会首先带动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的相邻国家(地区)的产业升级。而后者的产业升级又给前者造成竞争压力,反过来推动前者加快产业升级。这种互动互补的作用推动东亚各国(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提高。
而拉美则没有出现这种状况。虽然拉美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除个别国家外均属中等收入国家的区域,虽然拉美的工业在战后也有了可观的发展,然而产业结构并没有明显的逐步升级现象。拉美的现代产业部门的传统产业部门的二元结构现象非常突出。拉美的大部分国家仍属资源开发型的产业结构。过去历史上形成的以一、两种或少数几种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为主的产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尽管其所占比重已有所下降,产业的多样化也有所发展。譬如,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厄瓜多爾尔尔的石油,秘鲁的矿业,智利的铜,赤道两侧国家的咖啡,加勒比地区的香蕉等,仍然是左右各该国经济形势的关键部门。这是拉美经济活力增强较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东亚国家(地区)内部资金积累率高,利用外资效益较好,而拉美自身资金积累率不高,利用外资也颇多失误
东亚国家(地区)素有勤俭节约、精于聚敛财富的传统。这些国家(地区)的积累率一般都较高。而拉美受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超前消费倾向较普遍。因而,两个地区的积累率显然不同。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65、1970和1990年三个年份的国内储蓄率东亚为22%、25%和35%,拉美为22%、20%和22%。东亚地区的高储蓄率形成了高资金积累,从而保证了高投资率。如“四小”在80年代的储蓄率都在30%以上。其中新加坡高达42.3%,因而其投资率也高达42%。而拉美地区较低的储蓄率使其投资率也难以大幅度提高。拉美的投资率一般在20%上下,80年代还明显下降。在80年代中期曾降到16%左右。
在利用外资方面,东亚对外开放程度远远超过拉美。由于东亚早在六、七十年代先后完成了向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转变,利用外资的阻力较小,管理能力也较强。以“四小”为例,香港实行自由港的管理方式,对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银行、外国金融机构基本上是敞开的,香港已形成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法令,建立一套管理效率很高的管理机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鼓励能带来高新技术的外国投资。而把国内企业放在外资企业强烈竞争的环境中去锻炼生存和发展能力。韩国利用外资方式以借债为主,适当引进外国直接投资。60年代以利用美援为主,70年代则以向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市场借款为主。韩国借债规模很大,1985年外债总额曾接近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务国。虽然在美国高利率政策背景下,偿债负担较重,但由于所借款项使用管理得当,80%以上用于进口资本货和投资于面向出口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因而出口增长迅速,资金周转较快,易于形成新的偿债能力,没有酿成债务危机。80年代以后注意了控制借债规模,增加外国直接投资在利用外资中的比重,保持了利用外资的良性循环。台湾省是以借款和引进外侨直接投资并重。50年代主要是利用美援,60年代以引进侨、外直接投资为主,70年代为解决实施“十项建设”、“十二项建设”资金不足而大量借款。其借款和引进直接投资主要用于增强出口能力、引进先进技术和配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而能较快地形成新的生产力,其偿债能力也随之增强。
拉美也是借款和引进直接投资两种方式都采用,但是更侧重于借款。从1961-1983年净流入拉美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累计不到1000亿美元,借入外国贷款的债务余额到1983年底已累计达3600亿美元。拉美大量利用外资,在60和70年代对于弥补自身积累能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确曾起过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理论思想上的偏颇,认为借款比引进直接投资较为有利于维护民族经济的独立性,以及受到70年代国际低利率的诱惑,错误地估计了国际利率的变动趋势,借入了远远超出偿债能力的巨额外债,种下了80年代爆发债务危机的祸根。除了借债规模失控和国际利率骤然升高等原因外,酿成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拉美国家对外债使用的管理不当。有的国家将借款过多地用于周期长、收效慢的工程上,不能及时创造清偿能力。有的国家用于非建设性支出,如支付军事开支、弥补财政赤字,或用于金融投机活动,其自身不能创造偿债能力。
(五)、东亚和拉美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也不同
东亚国家(地区)和拉美国家都是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国家(地区)。但是政府干预的程度和方式很不相同。香港是干预程度最低的,一般称不干预型或积极不干预型。它按自由港方式管理,但是遇到通货膨胀、经济萧条、股市波动、出口遇阻时,政府还是要干预的。一般情况下,政府着重从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法令和提供法律保障,社会福利保险等方面,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东亚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表现在:1.政府制定长期或短期经济发展计划。虽然不是指令性计划,政府也从投资、税收、利率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和奖惩办法,去促进计划的实施;2.政府拥有一定数量的国营企业,以控制经济命脉;3.国家控制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4.政府通过各种经济杠杆指导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预防和克服经济不景气,抑制通货膨胀,改善投资环境,平衡国际收支;5.调解和处理劳资纠纷;6.打开对外经济关系渠道,为企业的对外经济交往服务等。以上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所有国家(地区)都是不可缺少的。东亚与拉美不同之处在于东亚的政府干预程度从70年代初以后就呈减弱趋势。因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内经济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运行,以利与世界市场的接轨。过多的行政干预容易引起市场扭曲,造成人为的失衡。而拉美国内市场的高度保护使政府行政干预难以削弱。许多国家长期实行高关税、高汇率、严格的金融管制、企业和银行国有化比重高,进出口贸易控制比较严格,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发挥经济潜力,直到8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经济改革,才有较明显的改变。其结果,东亚的市场经济发育较为充分,而拉美的市场体系则很不完善,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这就是为什么80年代拉美的经济调整改革带有转型的特征,而显得十分费劲。
(六)、其他因素的影响
东亚和拉美发展趋势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和复杂的,还包含其他一些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譬如,东亚比拉美政治局势更为稳定。东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儒家文化有其独特的长处。东亚国家(地区)受前资本主义因素的牵制较小,香港、新加坡是城市和城市国家,没有改造农村的重负;台湾省和韩国战后进行土改比较认真;东盟国家农村经济也受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束缚,但其经营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容易与市场经济接轨。拉美农村落后的庄园制度不仅造成分配不合理,还造成大量土地荒芜,资源浪费,而且拉美许多国家的政府对不合理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决心不大,进展缓慢,发展也很不平衡。显然,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妨碍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其他影响因素还很多,不能一一赘述。
东亚和拉美作为两个区域进行比较,可见明显的差异,但每个区域内部各国情况也有不同。由于篇幅所限,在进行两区域比较时,只能选择其多数国家共有的特点加以对比。对于不同于本文叙述的少数国家情况,如智利和拉美多数国家不同,菲律宾、文莱和其他东盟国家也不同,就不可能再进行过细的分析了。
东亚和拉美在上述许多重要方面表现的差异,归结起来,就是发展模式的不同。通过比较看出,东亚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5. 进口替代的实际影响
实施进口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工业中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加强了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能够减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一些专门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力也培养出来了,政府部门从中也获得了管理经济的经验和知识,因此许多拉美、南亚、中欧国家选择了进口替代战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发展目标。但是这一战略对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有限的,因为它并不能完全消除对外的依赖性,它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它只是改变了进口商品的结构,从成品进口改为进口国内不具备的原料、技术专利、机器设备、中间产品与资本等。当发展中国家用高关税保护民族工业时,发达国家也用各种措施破坏或打破关税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所以进口替代战略常常出现无能为力的状态,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许多缺陷。一些学者在研究中认为,进口替代战略的核心问题是它违背了比较利益原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口替代战略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
1970年,利特尔等人考察了巴西、印度、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工业化发展经验后认为,进口替代战略严重降低了经济效率、抑制出口、加剧失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因此,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国家和地区就开始转向更加开放的贸易战略,特别是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的台湾地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过渡后,采取了不遗余力的出口导向战略。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就致力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当时之所以转向外向型经济增长,是因为看到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出口导向带动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那以后的20年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人们心目中,以出口增长来带动经济发展成了唯一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而进口替代则被看成是一条错误的经济发展道路。无论在经济学界还是在媒体上,都把为促进进口替代而实行的经济政策说成是发展缓慢以致停滞的根源。这样,出口导向是高速经济发展的根源,进口替代则是导致经济发展失败的罪魁祸首,似乎已经成了定论。
而在实际上,这样的一般化结论没有任何靠得住的根据。出口导向战略不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能带来比进口替代战略更高的经济增长,对于大国来说,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更不一定优于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最近150年来经济发展失败的外向型经济体有许许多多,实行出口导向而又真正成功地高速发展了经济的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几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增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一度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和成功的经济发展。它们的成功经验确实值得其它国家和地区考虑和借鉴,但是正如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克鲁格曼所指出的,把东亚经济增长的奇迹归因于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并没有充分的依据。东亚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可能另有其根本原因,而出口的高速增长很可能是反过来由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的。把进口替代说成是造成经济停滞和落后的祸害,将外向型经济看成是对外关系上唯一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当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编造出来的谎言。在编造这种谎言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任的副总裁克吕格尔是最细心的一个。她主持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来论证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如何无效率。可是这些项目无论作得如何仔细,也不过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几年间十多个国家的经验资料来立论,而且使用的是不合乎实际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就以这样涉及范围极为有限的材料来否定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本身就是在学术上极不严肃的草率作法。
进口替代的经济效益真正的历史事实充分肯定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工业化时代以来的经济强国多多少少都实行过进口替代,进口替代甚至是产业革命的促成者。在19世纪初,英国的棉纺织工业远远落后于印度和中国,但是英国却禁止东方的棉纺织品进口,从而鼓励了本国生产棉纺织品以替代进口。正是在这样繁荣起来的棉纺织业生产中发生了“产业革命”,从而使整个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也使英国成了很长时期中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当今世界的3个经济上最强的国家 美国、德国和日本,也无一不靠进口替代而致富。
美国和德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分别赶上和超过了英国,从此就成了两个经济上最强的国家。而在它们赶超英国的最关键时期19世纪下半期,它们是两个典型的以进口替代来发展经济的国家。按照刘易斯的估算,在1883年以后的30年间,德国制成品进口的增长慢于制造业的增长,从而在整个时期中都在搞进口替代;而美国19世纪80年代的经济繁荣也靠的是国内需求而非出口的拉动。美国在1873年到1899年间的进口增长率一直远远低于其实际GDP的增长率,原因之一是那些年的美国是一个以高关税保护国内产业的国家,其总体关税率往往在30-40%左右,到1912年还平均为18%。可以说,没有那一时期的进口替代型经济增长,就不会有今日美国和德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今日世界中的另一个经济大国,日本,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后的高速经济增长中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通常人们强调日本靠出口导向取得了高速经济成长,却忽略了日本的经济增长中一直有很强的进口替代因素。日本从来就以国内市场对外不开放着称,直到现在,日本的进口也只占其GDP的10%左右,而中国的进口在最近6年中一直占GDP的20%甚至更多。日本经济的这种不开放必然导致在很多产业中实行进口替代。也正是由于日本一方面致力于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国内实行进口替代,才造成了日本在许多年中出口一直远远大于进口的对外贸易格局。
6.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缺点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应如何选择其贸易政策
实施进口替代的国家地区 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一般做法是国家通过给予税收、投资和销售等方面的优惠待遇,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在国内设立合资或合作方式的企业;或通过来料和来件等加工贸易方式,提高工业化的水平。为使国内替代产业得以发展,就要使用提高关税、实行数量限制、外汇管制等手段,限制外国工业品进口,以使国内受进口竞争的工业在少竞争、无竞争的条件下发育成长。 目录 [隐藏]1 概述2 限制条件3 主要缺陷4 实际影响5 发展导向6 相关词条7 参考资料进口替代-概述 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 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 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进口替代-限制条件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进口替代第一,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 第二,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 第三,使本国货币升值,以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其中关税和配额是进口替代战略中最重要的保护措施。 进口替代-主要缺陷 进口替代政策必然是以牺牲国内消费者为代价,而且由于其降低了该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程度,造成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不够。因此,实行进口替代政策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轻工业的发展,工业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但这只是短期现象,并不能长期保持。这就迫使它们不得不进行调整,甚至加以放弃,转而实行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推行这一政策的拉美发展中国家进一步积极推行,新独立的许多亚非发展中国家也先后把进口替代作为工业化的途径,一度出现进口替代的高潮。推行这一政策,首先要正确选定作为替代对象的工业品种类,即决定哪些工业作为进口替代工业。一般是选择哪些国内市场虽有需求却经不起外国竞争的工业,然后通过保护措施使这些国内进口竞争工业变为进口替代工业,以加快工业进程。 进口替代-实际影响 实施进口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工业中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加强了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能够进口替代减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一些专门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力也培养出来了,政府部门从中也获得了管理经济的经验和知识,因此许多拉美、南亚、中欧国家选择了进口替代战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发展目标。但是这一战略对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有限的,因为它并不能完全消除对外的依赖性,它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它只是改变了进口商品的结构,从成品进口改为进口国内不具备的原料、技术专利、机器设备、中间产品与资本等。当发展中国家用高关税保护民族工业时,发达国家也用各种措施破坏或打破关税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所以进口替代战略常常出现无能为力的状态,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许多缺陷。一些学者在研究中认为,进口替代战略的核心问题是它违背了比较利益原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口替代战略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 1970年,利特尔等人考察了巴西、印度、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工业化发展经验后认为,进口替代战略严重降低了经济效率、抑制出口、加剧失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因此,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国家和地区就开始转向更加开放的贸易战略,特别是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的台湾地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过渡后,采取了不遗余力的出口导向战略。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就致力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当时之所以转向外向型经济增长,是因为看到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出口导向带动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那以后的20年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人们心目中,以出口增长来带动经济发展成了唯一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而进口替代则被看成是一条错误的经济发展道路。无论在经济学界还是在媒体上,都把为促进进口替代而实行的经济政策说成是发展缓慢以致停滞的根源。这样,出口导向是高速经济发展的根源,进口替代则是导致经济发展失败的罪魁祸首,似乎已经成了定论。 而在实际上,这样的一般化结论没有任何靠得住的根据。出口导向战略不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能带来比进口替代战略更高的经济增长,对于大国来说,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更不一定优于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 实际上,最近150年来经济发展失败的外向型经济体有许许多多,实行出口导向而又真正成功地高速发展了经济的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几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增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一度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和成功的经济发展。它们的成功经验确实值得其它国家和地区考虑和借鉴,但是正如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克鲁格曼所指出的,把东亚经济增长的奇迹归因于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并没有充分的依据。东亚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可能另有其根本原因,而出口的高速增长很可能是反过来由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的。 把进口替代说成是造成经济停滞和落后的祸害,将外向型经济看成是对外关系上唯一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当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编造出来的谎言。在编造这种谎言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任的副总裁克吕格尔是最细心的一个。她主持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来论证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如何无效率。可是这些项目无论作得如何仔细,也不过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几年间十多个国家的经验资料来立论,而且使用的是不合乎实际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就以这样涉及范围极为有限的材料来否定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本身就是在学术上极不严肃的草率作法。 进口替代的经济效益 真正的历史事实充分肯定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工业化时代以来的经济强国多多少少都实行过进口替代,进口替代甚至是产业革命的促成者。在19世纪初,英国的棉纺织工业远远落后于印度和中国,但是英国却禁止东方的棉纺织品进口,从而鼓励了本国生产棉纺织品以替代进口。正是在这样繁荣起来的棉纺织业生产中发生了“产业革命”,从而使整个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也使英国成了很长时期中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当今世界的3个经济上最强的国家 美国、德国和日本,也无一不靠进口替代而致富。 美国和德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分别赶上和超过了英国,从此就成了两个经济上最强的国家。而在它们赶超英国的最关键时期19世纪下半期,它们是两个典型的以进口替代来发展经济的国家。按照刘易斯的估算,在1883年以后的30年间,德国制成品进口的增长慢于制造业的增长,从而在整个时期中都在搞进口替代;而美国19世纪80年代的经济繁荣也靠的是国内需求而非出口的拉动。美国在1873年到1899年间的进口增长率一直远远低于其实际GDP的增长率,原因之一是那些年的美国是一个以高关税保护国内产业的国家,其总体关税率往往在30-40%左右,到1912年还平均为18%。可以说,没有那一时期的进口替代型经济增长,就不会有今日美国和德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今日世界中的另一个经济大国,日本,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后的高速经济增长中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通常人们强调日本靠出口导向取得了高速经济成长,却忽略了日本的经济增长中一直有很强的进口替代因素。日本从来就以国内市场对外不开放着称,直到现在,日本的进口也只占其GDP的10%左右,而中国的进口在最近6年中一直占GDP的20%甚至更多。日本经济的这种不开放必然导致在很多产业中实行进口替代。也正是由于日本一方面致力于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国内实行进口替代,才造成了日本在许多年中出口一直远远大于进口的对外贸易格局。 进口替代-发展导向 中国的进口替代加工基地 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时:在同样的人均生产水平上,一个国家越小,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势必越高。象德国那样大小的国家,其整个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在50%以上,但是对欧盟国家的贸易却占了整个对外贸易额的50%多。这样,如果以欧盟为单位计算欧盟对非欧盟的贸易占整个欧盟的GDP的比例时,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就会降到只有20%多。这个事实说明,一个国家越小,经济上的对外依存度就越高,其经济就越是外向型,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就越是有效率。 但是这个事实也反过来说明,“东亚四小龙”这样小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出口带动完成经济发展,整个中国却不一定能靠同样的作法实现高速经济发展。实际上,一个国家越大,其完成工业化时的内向性程度就越大。英国进行产业革命时经济的外向型程度,比美国19世纪末超过英国时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要高,其原因首先在于美国比英国大得多。美国至今仍是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依存度最低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美国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率大大提高,但是现在这个比率也只在25%左右。 更重要的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能成功地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了战后最初几十年特殊的国际经济环境。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国家达成了使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共识,各国彼此大大降低贸易壁垒。这种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冲击使国际贸易急剧增长,其增长速度在25年中大大快于世界经济增长率。8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又普遍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整个世界经济的总需求是相对充足的。在这种国际环境下,落后国家增加出口比较容易,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相对于进口替代战略就有了相当大的优势。 时过境迁,国际经济环境已经与那时大为不同了。现在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已经相当低,更没有多少削减的余地,削减贸易壁垒的锋芒指向的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各经济大国都被严重的财政和社会开支赤字所困,又害怕引起通货膨胀,从而不敢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来扩大总需求。这两点都使发展中国家不再有很容易地急剧增加出口的国际环境。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已经陷入危机,这其实是东亚金融危机发生的最深层原因。
7. 菲外长:愿恢复和中国讨论南海油气开发,如何看待这场教育
菲外长:愿恢复和中国讨论南海油气开发,如何看待这场教育首先是菲律宾本身就是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国家,其次就是菲律宾希望和中国合作来提升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再者就是南海区域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石油资源,另外就是希望加强和中国的多边合作来获得更多的益处,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菲外长:愿恢复和中国讨论南海油气开发,如何看待这场教育。
一、菲律宾本身就是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国家
首先就是菲律宾本身就是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国家 ,对于菲律宾而言他们的资源不是很丰富这对于他们而言很多时候会选择从外部进口充足的能源来保证国内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
菲律宾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的合作,不断的完善国内的商业制度。
8. 菲律宾的地理位置有什么战略价值
1、海域领土面积,大陆架延伸同时辐射周围海域面积;2.地处位于中国第一岛链的,对中国海军有一定的约束。3、资源,如石油、稀有金属等。
9. 为什么菲律宾向中国友好了
首先菲律宾需要经济建设。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能够帮到他。
一个小的国家选择和中国对抗。只能成为炮灰。目前菲律宾国内经济不是很好。战斗力和武器非常落后。这一打仗,经济会一蹶不振。他们上一届政府和总统。属于亲美派。现在的总统属于反美派。
10. 菲律宾现在什么情况,之前不是还和中国抢岛嘛,现在怎么一副小弟的样子
不是不抢岛,而是调整了抢岛的策略。自从小马科斯总统上台以后,受美鹰挑唆,为配合美鹰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在南海挑战中国的主权地位,一直是闹的很辛苦。但事态升级的结果,是中美私底下达成协议,中国给美国送钱,美国退出该区域,避免与中国进行军事冲突……。而菲律宾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因中国的经济制裁,国内经济持续下滑,国内矛盾升温。因此,有必要调整过去在南海与中国对抗的策略。这不,新换了总统嘛,杜特尔特一上来就装出和美国撕逼的样子,讨好中国,表示在南海要与中国搁置争议,共同种菜,而中国呢,一看孩子变乖了,马上掏钱买糖果给小孩子吃。有奶就是娘嘛,如果有天美国又开始有钱了,菲律宾又会去投靠美国,继续在南海跟中国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