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方传统节日如情人节,感恩节.复活节.万圣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就没有了吧它们都是什么来历
被我们所熟知的西方传统节日就是这几个。
情人节: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全面危机,贵族阶级残暴镇压民众和基督教徒。有一位教徒瓦伦丁,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以坦诚之心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并在临刑前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表明自己是无罪的以及对典狱长女儿深深眷恋。2月14日,他被处死,后来,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将临刑的这一天定为“圣瓦伦节”,后人又改成“情人节”。
感恩节:清教徒迁徙到普利茅斯,条件艰苦,多亏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他们才获得了大丰收得以生存,当时的总统为了庆祝丰收,感恩上帝的恩赐,设立了感恩节。
复活节: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万圣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由此就有了万圣节。
母亲节:安娜贾维斯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并且也为了纪念美国以及全世界伟大的母亲,向美国政府呼吁设立母亲节。最终在1914年,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父亲节:是由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 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导的,其父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六个孩子养育成人,为了纪念其父亲以及全世界伟大的父亲,并于1966年约翰逊总统签署总统公告,宣布当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美国的父亲节。
圣诞节:圣诞节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这一天基督教会都举行礼拜。
② 菲律宾人有什么习惯啊
菲律宾人的饮食,一般以大米、玉米为主。农民煮饭前才舂米。米饭是放在瓦罐或竹筒里煮,用手抓饭进食。
菲律宾人最喜欢吃的是椰子汁煮木薯、椰子汁煮饭。玉米作为食物,先是晒干,磨成粉,然后做成各种食品。城市中上层人大多吃西餐。
菲律宾的名菜有烤乳猪,即烤小猪(dechon);巴鲁特 (Balut),即煮熟的孵化到一半的鸡蛋;阿恰拉(Atchara), 即炒蕃木瓜、洋葱、蔬菜片加胡椒;鲁必亚(Lumpia),将虾、鸡肉、猪肉和可可混合烧煮而成;阿道包(Adobo),将蘸了醋的鸡肉或猪肉焖透,使得肉本身又滑又烂;还有烤猪腿(CrispyPate)、香蕉心炒牛肚(Kare~Kare),等等。菜常用香醋、糖、辣椒等调味。
菲律宾穆斯林人的主食是大米,有时也吃玉米和薯粉,伴以蔬菜和水果等。按照伊斯兰教教规,他们不吃猪肉,不喝烈性酒。他们和其他马来人一样喜欢吃鱼,不吃牛奶。他们的烹调很简单,喜欢使用有刺激性的调味品,进食时用手抓。咀嚼槟榔的习惯在菲律宾穆斯林中十分流行。
③ 没有万圣节的国家是不是只有中国!!
导读:过了这么多年万圣节,也听了这么多年的万圣节消息,还不知道万圣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若说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那你知道有哪些国家过万圣节吗?过万圣节的国家多,其习俗也各自不同,那么世界各国万圣节的习俗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万圣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
万圣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 有哪些国家过万圣节
万圣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
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
万圣节为每年的11月1日,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的新年节庆,该民族主要分布在北欧,延伸到苏格兰南部,后来又随历史大发现迁徙到非洲和美洲。他们的子孙后代,他们的古城遗冢,遍布在今天的爱尔兰﹑不列颠﹑法国﹑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巴尔干和土耳其。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是西方传统节日。
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主要流行于英语世界,如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现在,一些亚洲国家的年轻一辈,也开始倾向于过“洋节”,到了万圣节前夕,一些大型外资超市都会摆出专柜卖万圣节的玩具,小商贩也会出售一些跟万圣节相关的玩偶或模型,吸引了年轻人的眼光。
凯尔特人的萨温节,在古凯尔特人的信仰里,新的一年于11月1日开始,或称萨温节。正如比较短的白天象征新一年的开始,日落亦象征新一天的开始;所以每年收割的节日于10月31日晚上开始。
有哪些国家过万圣节
主要国家如下:荷兰,英国,爱尔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等西方国家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地区。
11月1日放假1天,而波兰的传统是这一天不论多远都要回家纪念先人。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罗地亚、奥地利、德国也有相似的风俗。
万圣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 有哪些国家过万圣节
有哪些国家过万圣节
世界各国万圣节的习俗
美国万圣节
万圣节传入美国是在1840年间。由于当时的爱尔兰饥荒,造成大批爱尔兰人移民美国,他们把庆祝万圣节的习俗也带到了美国这片土地。
美国每逢此日所有商店都出售鬼怪形食品、糖果、服装和面具等;由于南瓜灯是节日的标志,所以家家户户都要买南瓜制作南瓜灯、进行南瓜灯比赛。晚上小朋友都会参加讨糖吃的活动,他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如果主人不给糖,孩子就会通过各种方式给主人造麻烦,或是将垃圾扔到主人家门口,或是踩烂他们门口的南瓜。
英国万圣节
英国是万圣节的起源地。公元前五世纪,当时居住于爱尔兰的凯尔特人将10月31日定为夏末,象征一年的结束。凯尔特人为怕成为鬼魂的目标,便于当晚熄灭家中炉火,戴上狰狞可怕的面具,并打扮成鬼怪模样一起走到街上巡游,以驱赶那些游魂野鬼。渐渐地,这些传统习俗演变成今天年轻人的庆祝活动,大家尽情在这晚扮鬼扮马,过一个开开心心的节日。
万圣节到来,英国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特色的活动。例如每年10月中下旬,伦敦的大街小巷就充满了灵异气氛。万圣节期间在伦敦塔还原了很多施刑现场,在血腥塔里仿佛能感受到鬼影重重。Seone是伦敦最大的夜总会,其万圣节舞会在10月31日当晚通宵狂欢。
万圣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 有哪些国家过万圣节
世界各国万圣节的习俗
约克郡是英国着名的鬼郡。游客可到南部的谢菲尔见识一下这里万圣节热闹的情景。每年万圣节当日,市中心一带的路段都会封锁,用作举办Fright Night,这是一个规模冠绝全英的万圣节庆典,每年有超过4万人参与,参加者以妖魔鬼怪的可怕造型示人,并一同上街吓人,实行哗鬼闹全城。
此外,庆典当日还有不少活动供游客参与,包括猛鬼街头剧场、机动游戏、搞鬼时装表演、灵异导赏团、乐队演出、惊慌小食摊……胆子够大,喜欢刺激有趣的朋友,都不妨来见识一下。
法国万圣节
万圣节并不是法国的传统,不过近几年在法国也慢慢开始流行。1982年,有个叫American Dream的饭馆开始在巴黎庆祝万圣节,当时饭馆的工作人员还要向法国人解释他们在庆祝什么。
但到了1995年,万圣节就几乎家喻户晓了。年长的法国人一说起来,还会流露出一种不屑,觉得是美国人的节日,可是小孩子们却乐此不疲的挨家挨户的要糖吃。
法国人在万圣节这天,一般都去蒙玛尔特公墓和拉兹神父公墓献菊花,在巴黎到这两个公墓的沿途有成千上万的花店,摆满了清香高雅的菊花,去墓地的人络绎不绝。在这天天主教信徒会感谢赞美主,因为主赏赐天国永生的真福,亦祈求天国诸圣代为祈祷,好使天主能接纳信徒的祷告。
万圣节是哪个国家的节日 有哪些国家过万圣节
世界各国万圣节的习俗
加拿大万圣节
10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在加拿大也称“鬼节”。当天晚上,加拿大民众化装成很可怕的样子,希望以此吓走“鬼魂”。化装成“鬼”的人们,无论大人还是小孩,纷纷提着兜挨家挨户去要糖,加拿大总督府和总理府更是门庭若市。
万圣节之夜,在父母的带领下,孩子们带着各种兜子挨家挨户去讨糖,嘴里还念念有词:“不给糖就捣乱”,这就是有名的万圣节习俗——“Trick or treat”了。
在万圣节之前,加国还专门有一个南瓜节,也叫感恩节。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超市和果园里,橘红色的南瓜堆积如山,加国人买回南瓜后,会做许多风味独特的南瓜饼、南瓜糕,南瓜排骨也非常好吃。
菲律宾万圣节
在菲律宾万圣节又称为亡人节。菲律宾华人有在万圣节扫墓的习惯。当天,华人全家出动,携带香烛花果到华侨义山祭扫亲友坟墓。
不过,后来此种祭扫活动远远超出追思先人的本意,尤其菲华有钱人家,热衷于炫耀财富,攀比成风,大搞“大烛大对”,在亲友墓前点燃的蜡烛越来越大,以示自己阔绰富有。
他们甚至不管是否认识死者,见到熟人,便在该人亲属的墓前大烛大对。祭扫仪式实际上已演变成为活人而不是为死者点烛,变成一种奇特的社交应酬现象,此种现象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社会中亦属罕见。近年菲华社会不断提倡改革旧俗陋习,加上菲律宾绑架事件层出不穷,大烛大对现象已有所减少。
④ 万圣节的由来及各地的庆祝活动
万圣节的由来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最普遍的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
万圣节的来历的两种传说:
第一种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第二种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另一种版本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
增补
凯尔特人(Celtic) 相信太阳神帮助他们种植农作物。但是,每年太阳神都会被一个名叫Samhain的邪恶力量攻击并被囚禁六个月。Samhain,还有两个称号,分别是"Lord of Dead(死亡领主)"以及"Prince of Darkness(暗黑王子)",他带者寒冷以及黑暗的冬天来到凯尔特人的土地。
凯尔特人非常害怕10月31日的夜晚,因为他们觉得这晚,有一堆邪恶灵魂潜伏在任何地方。他们在家生起火来让那些邪恶灵魂离开他们的家(上一个没有翻译的段落有一句是说火焰可以把鬼魂吓走的。)他们相信是Samhain把死人叫出来的,他们还相信Samhain会把死人变为其他东西,好像猫。凯尔特人会装着可怕的伪装来把那群邪恶灵魂赶走。(这就是万圣节的原型)
后罗马占领了凯尔特人的土地,把罗马的节日和凯尔特人10月31日的Samhain祭典合在一起,就成了现在的万圣节。
万圣节习俗
10月31日是西洋万圣节,美国的街上四处可见精彩的现场表演、戏台上演的幻觉魔术、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种恐怖电影的放映。
到了晚上,便赶紧将蜘蛛丝架起来,再帮负责吓人的演员上妆。鬼屋的内容,则大多与电影主题有关,如:神鬼传奇、星际传奇、鬼故事…。这些场景的布置、化妆技术和戏服,有如真的情境,一不留神,肯定令人惊声尖叫。
这场嘉年华盛会的由来是在公元前五百年时,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们相信,往生人的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以获得再生的机会。当地居民因为担心鬼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故当10月31日到来时,会将所有灯光熄掉,使得鬼魂无法找寻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将鬼魂吓走。
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变得含有喜庆的意味。因此现在象征万圣节的妖怪及图画,都变成了可爱又古灵精怪的模样,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则极尽所能的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
孩子们喜爱的节日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不请吃就捣乱——Trick or treat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要捣乱(不给糖就捣蛋)”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忙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雕空南瓜做面具
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JACK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孩子们喜爱的节日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⑤ 菲律宾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国庆日:6月12日(1898年)⑥ 菲律宾的万圣节是几月几日
菲律宾的万圣节又称“鬼节”,有3天法定节日。从三十一日开始,孩子们一早就把自己装扮成欧洲中古时代戏剧中的角色,身穿斗蓬,手拿传说中魔鬼喜欢拿的镰刀和扫把,再提上一只小桶,成群结队地前往商店和邻居家要糖果点心。
由于“鬼节”的规矩是“要么请客,要么受罪”,各大商场内的店主们早就准备好了糖果,尽量满足这些“小鬼”的要求。这两天菲律宾已经进入狂欢时刻,街头可以看到成群可爱的孩子扮演僵尸,偶尔还会有孩子随手递给你一只糖果。各种恐怖的餐宴。
⑦ 菲律宾的万圣节是几月几日
万圣节”是菲律宾的亡人节,于每年11月1日举行。为纪念已经逝去的亲人,一家人会到墓园去献鲜花点蜡烛,并通宵守夜。菲律宾人生性乐天、视死如归,他们在墓前点红、黄、白色蜡烛、诵念经文,还打牌、野餐、唱歌、跳舞……具有与逝去亲友同乐的意义。华人称万圣节为“番子清明”,比起中国的清明节来,华人更加重视万圣节。万圣节有3天的法定假日,这几天,马尼拉的华侨义山义冢真是热闹非凡。华人也和菲律宾人一样通宵守夜,在墓地点蜡烛、聚餐、游乐。除了祭祀自己的亲人,也顺便拜访朋友的亲人。许多华人的孩子还学菲人穿上鬼衣,打扮成妖魔鬼怪,互相逗乐。比起中国的清明节来,万圣节更多了几分浪漫、快乐、幽默的气氛。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