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犯罪嫌疑人逃到国外该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犯罪嫌疑人逃到国外一样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有的国家可以直接引渡,有的国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追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五条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⑵ 中国通缉犯被逃到境外要怎么样才能抓回
国家可以采取引渡拘留、引渡逮捕或者引渡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被他国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引渡制度是一项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有效行使管辖权和制裁犯罪的重要保障。在国际法上,国家没有必须引渡的义务,
引渡的法律依据应为含引渡条款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以及相关国内立法。
(2)中国人在中国犯罪逃到菲律宾怎么办扩展阅读
据澳大利亚媒体20日报道,澳警方已同意协助中国引渡逃至澳大利亚的中国贪腐官员,没收逃逸贪官资产的行动将在几周内展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0日的记者会上就此表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和境外追逃追赃工作。腐败分子不论逃到天涯海角,都一定要将其绳之以法。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央行2011年发布的关于贪官外逃报告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逃的党政干部、事业单位和国企高管为16000至18000名,携款超过8000亿人民币。中国的追逃努力很早就已经开始,到了今年,更是掀起了从内到外的追逃旋风。
中国司法部网站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6月底中国已与63个国家签定107项司法协助条约(包括已进行第一轮谈判的)。其中75项条约已生效,包括49项司法协助条约,22项引渡条约和4项被判刑人移管条约。
另据报道,目前,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尚无引渡协议,导致一些贪官滞留澳大利亚不归。但澳大利亚和中国都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方。对于违反《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人员,澳方可以考虑相关引渡请求。
资料显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于2003年10月3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截至2009年7月6日,已有140个国家签署。我国政府于2003年12月10日签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和外国缔结的引渡条约一览表⑶ 犯人逃到国外怎么办
法律分析:逃到国外如果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话可以申请有关国家进行引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第七条 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才能准予引渡: (一)引渡请求所指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均构成犯罪(二)为了提起刑事诉讼而请求引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均可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其他更重的刑罚;为了执行刑罚而请求引渡的,在提出引渡请求时,被请求引渡人尚未服完的刑期至少为六个月。对于引渡请求中符合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多种犯罪,只要其中有一种犯罪符合前款第二项的规定,就可以对上述各种犯罪准予引渡。只有符合上述法律规定, 我国才予以引渡。
⑷ 中国人在国外犯罪如何处理
中国人在国外犯罪的处理如下: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的相关规定,一国公民在他国发生刑事犯罪,应按照犯罪发生地国法律优先的原则进行处理,即犯罪发生地所在国具有优先管辖权;
2、中国也将依照中国法律进行追究,但是如果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中国可不予追究;如果最高刑期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也就是说,对于中国人在国外犯罪回国后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还要看他所犯的罪行及其严重性。如果按照现行刑法的规定,其所犯罪行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当然这里只是规定可以不予追究,非必然结果,若造成的影响恶劣,不排除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⑸ 你好,国内有一诈骗犯去了菲律宾,我怎样能把他从菲律宾弄回来谢谢
中国与菲律宾签订了引渡条约,符合规定的可以请求引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以下简称“双方”), 愿意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打击犯罪领域建立更为有效的双边合作关系,希望缔结互相引渡罪犯的条约,
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引渡义务
双方同意根据本条约的规定,互相引渡在被请求方境内发现的受到请求方通缉的人员,以便就本条约第二条规定的犯罪提起刑事诉讼、判处或者执行刑罚。
第二条 可引渡的犯罪
一、可引渡的犯罪是指根据双方法律均可被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更重刑罚的犯罪。
二、如果为执行刑罚的目的请求引渡,则还要求尚未服满的刑期至少为六个月。
三、为本条的目的,在确定某项犯罪是否根据双方法律均可被判处刑罚时,不应当考虑双方法律是否将该作为或者不作为归入同一犯罪种类或者规定同一罪名。
四、如果对某项可引渡的犯罪已经同意引渡,也应当对引渡请求中指明的其他犯罪同意引渡,即使就这些犯罪可判处的刑罚少于一年,只要其他的引渡条件得到满足。
第三条 国民的引渡
一、双方均有权拒绝引渡本国国民。
二、如果被请求方行使此项权利,请求方可以请求将案件移交给被请求方的主管机关,以便根据被请求方的法律对该人提起刑事诉讼。
第四条 应当拒绝引渡的理由
一、如果被请求方有充分理由相信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则不应当引渡被请求引渡人:
(一)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是政治犯罪;
(二)请求引渡的实际目的是基于该人的种族、宗教、性别、国籍或者政治见解原因而提起刑事诉讼或者予以处罚;
(三)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
二、如果被请求方已经对被请求引渡人就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作出了生效判决,或者终止了刑事诉讼程序,则不应当引渡该人。
三、如果由于被请求方或者请求方法律规定的原因,被请求引渡人已经获得释放或者赦免,或者针对该人的刑事诉讼被禁止,或者针对该人的定罪判决被撤销,则不应当引渡该人。
第五条 可以拒绝引渡的理由
一、如果被请求方认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可以拒绝引渡:
(一)被请求方对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有管辖权,并且将就该项犯罪对被请求引渡人提起刑事诉讼;
(二)考虑到案件的各种因素,包括被请求引渡人的年龄、健康或者其他个人原因,引渡该人不符合人道主义原则。
第六条 推迟移交或者临时移交
一、如果被请求引渡人在被请求方境内就其他任何犯罪正在被提起刑事诉讼或者被处以刑罚,应当推迟移交直至刑事诉讼终结或者刑罚执行完毕。
二、如果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推迟移交将造成请求方就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提起刑事诉讼的时效届满,或者妨碍请求方对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进行调查,被请求方可以在本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双方商定的条件将被请求引渡人临时移交给请求方。
第七条 请求和所附文件
一、 请求和相关文件应当通过外交途径递交。
二、 请求应当附以下材料:
(一)关于被请求引渡人的尽可能准确的描述,以及其他有助于确定该人身份、国籍和所在地的材料;
(二)关于引渡请求所针对的每项犯罪的说明,以及该人就每项犯罪被指控的作为和不作为的说明,包括犯罪时间和地点的说明;
(三)关于定罪量刑和刑事追诉时效或者执行刑罚时效的法律条文。
三、如果请求系针对被指控的人员,还应当附请求方法官或者其他主管机关签发的逮捕证副本。
四、如果请求系针对已经由终局判决判定有罪的人员,还应当附以下材料:
(一)该判决的副本;
(二)关于该判决是可执行的以及所需服刑的说明。
第八条 证明
一、根据本条约第七条和第十一条随引渡请求递交的文件,如经证明,应当在被请求方境内的引渡程序中被接受为证据。
二、为本条约的目的,文件按照以下手续得以证明:
(一)由请求方法官或者其他经授权的官员签署或者确认,或者由请求方主管机关正式盖章;
(二)由被请求方派驻请求方的外交或者领事官员认证。
第九条 文字
根据本条约提交的请求和所附文件,应当以被请求方的官方文字或者英文写成,或者译成该种文字或者英文。
第十条 临时逮捕
一、在紧急情形下,一方可以在提出引渡请求前,请求临时逮捕被请求引渡人。临时逮捕的请求可以通过外交途径递交,或者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菲律宾共和国司法部直接联系。
二、临时逮捕的请求应当包括以下材料:
(一)关于被请求引渡人的描述;
(二)关于已经获知的该人所在地的说明;
(三)关于案件事实的简要说明,包括可能获知的犯罪时间和地点;
(四)所触犯法律的条文;
(五)关于对该人已经签发逮捕令或者已经作出定罪判决的说明,并附该逮捕令或者定罪判决的副本;
(六)关于即将提出引渡请求的说明。
三、如果自临时逮捕之日起三十天后没有收到引渡请求,应当终止对被请求引渡人的临时逮捕,除非请求方能够说明继续对
该人予以临时逮捕是合理的。在此种情形下,在不超过另行延长的十五天的合理期限届满后,应当终止临时逮捕。如果随后收到引渡请求,本规定不应当妨碍对该人
予以重新逮捕或者引渡。
第十一条 补充材料
一、如果请求方提交的材料不足以使被请求方根据本条约作出决定,被请求方应当要求提交必要的补充材料,并且可以根据本国法律指定接收补充材料的期限。如果请求方提出合理请求,这一期限可以再延长十五天。
二、如果被请求引渡人已经被逮捕,而提交的补充材料根据本条约是不充分的,或者在本条第一款指定的期限内没有收到补充材料,则应当释放该人。此种释放不应当妨碍请求方重新提出引渡该人的请求。
第十二条 数国提出的请求
如果一方和第三国同时对某人提出引渡请求,被请求方在作出决定时应当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被请求方和第三国之间生效
的引渡安排,各项犯罪的严重性和犯罪地点,各项请求的提交日期,被请求引渡人的国籍和经常居住地,以及再引渡给另一国的可能性。在此情形下,被请求方如果
将该人引渡给第三国,应当向另一方提交说明该项决定理由的材料。
第十三条 费用
一、被请求方应当承担在其境内由引渡请求所引发的任何程序的费用。
二、如果执行引渡请求明显会产生超常费用,双方应当协商确定如何承担这些费用。
三、 请求方应当承担将被引渡人从被请求方领土带离的费用,包括过境费用。
第十四条 安排移交
一、 被请求方在就引渡请求作出决定后,应当尽快将该项决定通知请求方。
二、 如果将引渡某人,被请求方的主管机关应当将该人送至其境内经双方协商同意的方便地点。
三、 在遵守本条第四款规定的前提下,请求方应当在双方协商同意的期限内将该人带离。如果在上述期限内该人没有被带离,被请求方可以拒绝就同一犯罪移交该人。
四、 如果一方由于其无法控制的原因不能移交或者接收被移交人,该方应当通知另一方。在此情形下,双方应当协商确定新的移交日期,并且应当适用本条第三款。
第十五条 移交财产
一、如果同意引渡请求,被请求方在本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并经请求,应当向请求方移交以下财物,包括金钱:
(一)可以作为犯罪证据的财物;
(二)被请求引渡人通过犯罪所获得、并且由该人占有或者随后被发现的财物。
二、如果本条第一款提及的财物是被请求方境内程序中的标的物,或者为进行该项程序所需要,被请求方可以基于财物将被免费归还的条件,临时移交这些财物。
三、上述规定不应当损害被请求方或者除被请求引渡人以外的人的权利。如果存在这些权利,则应当在程序终结后,尽快免费将这些财物归还被请求方。
四、经请求方请求,即使由于被请求引渡人死亡、失踪或者脱逃而不能引渡该人,仍应当移交本条第一款提及的财物。
第十六条 特定规则
一、被引渡人仅得就引渡前所犯的以下罪行被提起刑事诉讼,判处刑罚或者为执行刑罚的目的被羁押:
(一)同意引渡所针对的犯罪;
(二)由据以同意引渡的事实所表明的较轻犯罪,无论其罪名如何,只要该项犯罪根据本条约是可引渡的犯罪;
(三)根据本条约可以同意引渡的其他犯罪,而且被请求方同意就该犯罪对该人提起刑事诉讼、判处刑罚或者羁押。
二、如果被引渡人有机会离开请求方,但在可自由离境的四十五天内没有离境,或者离境后又返回,本条第一款不应当适用。
三、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被请求给予同意的一方可以要求提交本条约第七条提及的文件或者说明。
第十七条 再引渡
一、如果某人已经由被请求方引渡给请求方,该人不应当就引渡前所犯的罪行被引渡或者移交给第三国,除非存在以下情形之一:
(一)被请求方同意该引渡或者移交;
(二)该人有机会离开请求方,但在可自由离境的四十五天内没有离境,或者离境后又返回。
二、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被请求给予同意的一方可以要求提交本条约第七条提及的文件或者说明。
第十八条 过境
一、一方在本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并经书面请求,可以同意经其领土过境。如果使用航空运输并且没有计划在过境方领土着陆,则本条规定不适用。
二、同意被引渡人过境应当包括同意该人在过境时受到羁押。
第十九条 与其他条约的关系
本条约不应当影响双方根据其他条约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第二十条 协商
因本条约的执行或者解释所产生的争议应当通过外交途径协商解决。
第二十一条 生效和终止
一、本条约需经批准。批准书在马尼拉互换。本条约自互换批准书之日起第三十天生效。
二、本条约的规定适用于其生效后提出的请求,无需考虑请求所载明的犯罪的实施日期。
三、任何一方可以随时通过外交途径书面通知另一方终止本条约。在此情形下,本条约自另一方收到该通知起六个月后失效。?
下列签署人经各自政府正式授权,签署本条约,以昭信守。
本条约于二OO一年十月三十日订于北京,一式两份,每份均以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菲律宾共和国代表
唐家璇 赫尔南多·佩雷斯
⑹ 中国人犯罪逃到国外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不是跑到外国就万无一失了,前提你在外国必须有一定势力可以左右该国的外交部从而阻止中国搜捕人员进入该国,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势力中国外交官只需要一封协商函该国就会挖地三尺把你找出来遣返回国,如果是杀个平民之类的小案件中国连协商都懒得去,如果是把某个高官的别墅炸了或者政府办公楼破坏了就会被认定恐怖袭击中国就不用与该国协商直接可以向联合国申请国际刑警持相关证件无条件进入该国对你进行逮捕令并遣返,特殊情况下刑警还有权利申请使用该国军队去逮捕你,在国际刑警面前稍做抵抗就会被当场击毙了,拉登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跑了那么久势力那么强不还是直接炮灰了,所以跑到外国只是让程序复杂点,犯罪低的还行,太作死跑到哪都不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第九条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第十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一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