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莱特湾海战的背景
1944年的太平洋战场上,盟军在攻克了马里亚纳群岛和比阿克岛等战略要地后,开始考虑他们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海军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建议进攻台湾,将日军阻挡在菲律宾。这样盟军可以控制联系日本和南亚的海路,切断日本与它南亚的驻军的联系。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主张在菲律宾登陆,菲律宾也位于日本的生命线上,将菲律宾让给日本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丢脸的事,而且麦克阿瑟1942年逃离菲律宾时曾经发誓重返故地。
最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做出最后 决定 ,他决定在菲律宾登陆。日方对盟军的步骤也很清楚。联合舰队最高长官丰田副武制定了四个方案:捷1号作战方案是针对菲律宾的重大海军作战方案,捷2号作战方案是针对台湾的作战方案,捷3号和捷4号作战方案分别是针对琉球群岛和千岛群岛的作战计划。所有四个计划都是孤注一掷的、复杂的和大胆的行动计划,它们将日本所有的力量都投入一次决定性战役。
美国海军进攻菲律宾的登陆点在莱特岛。托马斯·金凯德海军中将的第七舰队的旧式战列舰以及护航航空母舰用于支持登陆部队。威廉·哈尔西海军上将的第三舰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于掩护两栖作战并寻歼日本舰队。
1944年10月12日尼米兹的航母对台湾进行了一次空袭来保证那里的飞机无法介入在莱特岛的登陆。日本因此开始执行捷1号作战方案。一波再一波的飞机被投入对美国航母的战斗。在此后3天中日本损失了600架飞机,这几乎是它大部分的空军力量。这使得它的海军基本丧失了空军保护。按捷1号作战方案小泽治三郎中将的机动部队使用显然易被打击的航母将美国第三舰队从其应该保护的登陆力量引走。
美国登陆力量在丧失其空中掩护后受到从西方开入的三支日本舰队的打击:驻扎在文莱的粟田健男中将率领第二舰队进入莱特湾消灭盟军登陆力量。西村祥治和志摩清英中将的舰队组成第五舰队作为运动攻击力量。这三支舰队没有航母和潜艇,完全由水面舰只组成。
显然这个计划的结果是这四支舰队中至少一支要被消灭。战后丰田对美国调查者是这样解释的:“假如我们丧失菲律宾,而舰队幸存下来,那么我们南北之间的海道就被割断了。假如舰队呆在日本领海的话,那么它得不到燃料补给。假如它呆在南海的话,那么它就得不到武器弹药的补给。因此假如我们失去菲律宾的话,那么保存这支舰队也没有意义了。”
❷ 世界上有几架航天飞机分别叫什么名字
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两个外挂燃料贮箱和可多次使用的轨道器三个部分组成。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创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由波音747飞机驮着进行了机载试验。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8月12日,载人在飞机上飞行试验圆满完成。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这架航天飞机总长约56米,翼展约24米,起飞重量约2040吨,起飞总推力达2800吨,最大有效载荷29.5吨。它的核心部分轨道器长37.2米,大体上与一架DC—9客机的大小相仿。每次飞行最多可载8名宇航员,飞行时间7至30天,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
从1981年至1993年底,美国一共有5架航天飞机进行了59次飞行,其中哥伦比亚号15次,挑战者号10次,发现号17次,亚特兰蒂斯号12次,奋进号5次。每次载宇航员2至8名,飞行时间从2天到14天。在12年中,已有301人次参加航天飞机飞行,其中包括18名女宇航员。航天飞机的59次飞行中,在太空施放卫星50多颗,载2座空间站到太空轨道,发射了3个宇宙探测器,1个空间望远镜和1个γ射线探测器,进行了卫星空间回收和空间修理,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探测实验成果。
美国航天飞机创造了许多航天新纪录。航天飞机首航指令长约翰·杨6次飞上太空,是世界上参加航天次数最多的宇航员。1983年6月18日女宇航员莎丽·赖德(Sally K·Ride)乘挑战者号上天飞行,名列美国妇女航天的榜首。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把美国第一个黑人宇航员布鲁福德(Guion S·Bluford)送上太空飞行。1984年2月3日乘挑战者号上天的麦坎德利斯(B·McCandless),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不系安全带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1984年4月6日挑战者号上天后,宇航员首次抓获和修理轨道上的卫星成功。1984年10月5日参加挑战者号飞行的莎丽文(Kathryn D·Sullivan)成为美国第一位到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1985年1月24日发现号升空,首次执行秘密的军事任务。1985年4月29日,第一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Tayler Wang)乘挑战者号上天参加科学实验活动。1985年11月26日,亚特兰蒂斯载宇航员上天第一次进行搭载空间站试验。1992年5月7日奋进号首次飞行,宇航员在太空第一次用手工操作抢救回收卫星成功。7月31日亚特兰蒂斯号上天,首次进行绳系卫得发电试验。9月12日奋进号将第一位黑人女宇航员,第一位日本记者和第一对宇航员夫妇载入太空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1988年11月15日莫斯科时间清晨6时,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千米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3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地点12千米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极其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将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的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林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安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失败,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象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千米/小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暴风雪号首航成功,标志着前苏联航天活动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辅平了道路。原计划一年后进行载人飞行,但由于机上系统的安全可靠尚未得到充分保证,加之其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载入飞行的时间便推迟了。
(苏)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挑战者号爆炸的悲剧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载7名宇航员,进行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这一天早晨,成千上万名参观者聚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战者号腾飞的壮观景象。上午11时38分,在人们目送之下,竖立在发射架上的挑战者号点火升空,直飞天穹,看台上一片欢腾。但航天飞机飞到73秒时,空中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只见挑战者号顷刻之间爆裂成一团桔红色火球,碎片拖着火焰和白烟四散飘飞,坠落到大西洋。挑战者号发生爆炸,酿成了一场惨祸。
这次太空罹难的7名宇航员中,有两名女宇航员。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第一次参加太空飞行的女教师麦考利夫(Christa McAuliffe)。原计划她将在太空给她的学生进行现场授课,不幸的是麦考利夫壮志未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次太空事故为航天飞机继续飞行罩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打捞收集挑战者号残骸碎片后经过调查分析,最后确定挑战者号爆炸是由于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连接处因设计上的缺陷和气温过低,O型密封垫圈失效所致。后来科学家们对所有航天飞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采取了改进措施,提高了航天飞机的可靠程度。两年后,美国航天飞机开始恢复飞机。
1992年5月7日,美国航天飞机“奋进号”载着7名宇航员首次升空。在9天的太空之旅中,宇航员援救了滞留太空两年的“国际通信卫星6/F3”并进行了空间站的安装练习,创下了四次太空行走的纪录。
回答者:天之尊神 - 千总 四级 11-21 17:35
航天飞机是世界上唯一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70-80年代,美国、苏联、法国和日本等国相继开始研制航天飞机,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等原因,到目前只有美国研制的航天飞机投入使用。航天飞机用途广泛,可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停靠、空间科学实验、发射回收或检修卫星。它曾在空间捕获一颗未能进入同步轨道的国际通信卫星6号,进行修理后,又把它送入同步轨道。它还发射过并三次整修哈勃空间望远镜。航天飞机通常可乘7人,飞行时间一般在2周以下,最长可达28天。
目前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是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各种建设用部件和补养。美国原设想使用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可以节约花费。但结果全然不同,每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费非常高,最新的奋进号研制费达20亿美元,而且每次发射费用1亿多美元。因此至今只做了6架航天飞机,其中一架企业号为样机,另外有五架工作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可靠性还是非常高,自1986年1月挑战者号发射失败后一直到2002年4月为止已成功飞行过110次.
❸ 菲律宾小飞机聊天软件叫什么
菲律宾小飞机聊天软件叫小飞。这是一款聊天交友的软件。使用者遍布全球。你可以随时和外国人进行语音聊天。很多年轻人喜欢用。
❹ 丰田副武的主要事件
因为丰田大将是太平洋战争开始前的大将,一直是海军的主流。相对于许多资深将官只是军政、军令系统单方面任职,丰田大将不仅几乎平等的历任二系统要职外,还具有舰队司令长官和镇守府司令长官经验,是海军头等人物。
即便如此,丰田大将有一个相当遗憾之处,那就是全然没有指挥过太平洋战争中已上升为主战力的日本海军航空部队。在战前二年中,虽然有二个舰队司令长官的经验却没有担任舰队司令长官,因此,在成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后,对其作战指挥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在“阿”号作战中的马里亚纳海战的完败中得以了解。
昭和19年3月31日,从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大将突然战死,到继任者丰田大将担任这一个多月中,联合舰队的指挥根据军令承行令,由西南方面舰队司令长官高须四郎大将继承。高须大将的司令部机构并没有能力对联合舰队的全面作战进行指挥,此间,必然导致了偏重了西南方面的作战指导。
这样的结果,费尽心机才开始进入马里亚纳方面的角田觉治中将指挥的基地航空部队的一部分转用于新几内亚西北部的作战,不仅妨碍了该部队训练程度的提高,还白白损失了近百架飞机。因此,对全盘作战造成了相当严重的阻碍。5月3日,丰田大将作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根据大本营军令部的作战指导方针,发布了联合舰队“阿”号作战命令。其要点是:联合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机动部队和角田觉治中将指挥的基地航空部队的战力,对以空母机动部队为基干的敌舰队白昼强袭,进行远距离的先发制人攻击。
大本营海军部和联合舰队司令部统一思想后的作战方针是,采纳小泽中将于昭和19年3月提出的机动部队战策。但这并不是纸上谈兵,实质问题这种战策有不容忽视的巨大缺陷。小泽部队和角田部队的飞行队不但训练程度明显不足,所需的器材与定额相比也有巨大短缺,而且明显对美机动部队的实力缺乏认识。
当时,军令部总长是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军令部次长是伊藤整一中将、第一部部长(作战部部长)是中泽佑少将。另一方面,联合舰队参谋长是草鹿龙之介中将,首席参谋是高田利种大佐。这些人中,只有草鹿中将和高田大佐有空母对空母的战斗经验,但也不是历经战斗的飞行将校。另外,航空出身的军令部第一课课长山本亲雄大佐、负责航空作战的部员源田实中佐、联合舰队的航空甲参谋渊田美津雄中佐等,虽然充分掌握第一线部队的实情,但他们担任的也只是辅职。
就像上面说的,决定“阿”号作战方针时,那些航空出身者没有充分的向他们的上级提出意见,或是他们虽然提出了意见但他们的上级却并不理解。有人曾在马里亚纳海战前夕直接地告诉过源田中佐,机动部队的飞行员的训练程度明显不足。但军令部和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多数意见是采纳“超远距离”战法。
那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昭和18年后期,东南方面美军投入了许多新锐飞机,海军的F6F、陆战队的F4u、陆军的P-38等,日方只是彗星和天山等少数新制式飞机,飞行员的训练程度急剧下降,敌我航空战力已无法相提并论。而前面说的飞行将校出身的人很可能并没有如实地了解到这些情况。
源田中佐于昭和17年11月以后离开第一线工作。渊田中佐在中途岛海战中负伤后经过短暂的内地工作,昭和18年7月新编第一航空舰队时,任该舰队的作战参谋,业务是编成10个以上的航空队。他的前任和古贺大将一同战死,他本人于昭和19年4月末就任联合舰队司令部航空甲参谋。因为有这样的情况,他可能并没有机会详细了解母舰飞行队的实情。山本大佐开战前离开第一线部队,有些事情的确是无法了解的。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日本海军将校也大多坚信。但“阿”号作战当时的海军作战的最高责任者,却并不清楚日海军的主要兵力、即航空部队的实情,不可否认,他们过于低估了美空母机动部队的实力。虽然考虑到丰田大将是紧急调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作为古贺大将的后任,但“阿”号作战失败也难逃其咎。5月22日,在东京湾停泊中的旗舰大淀号轻巡洋舰,丰田大将就“阿”号作战向全军训示:
此次作战,实系皇国兴废。决战部队,特别是航空部队、潜水部队向必胜迈进,各方面部队坚固支撑要地,形成铜墙铁壁。望全军善战勇斗,誓死作战,完成任务。 结果打到6月20日, 日本第一机动舰队呢?439架飞机中的378架没了,损失率达到86%,飞行员445名战死,至此,可以大致上认为大日本帝国海军的航空兵力已经不存在了。手中还剩下30架零战,15架舰爆,16架舰攻,就是说一艘航母的数量飞机的小泽治三郎还要进攻,最后在丰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命令下才怒不可遏地含泪撤离了战场。如果小泽不撤离战场的唯一可能结果就是斯普鲁恩斯不会再受到责备,因为战斗再延长下去日本舰队没有能够继续存在的理由。
“阿”号作战失败后,丰田大将指挥的联合舰队丧失了有组织的作战能力。作为联合舰队支柱存在的空母机动部队已名存实亡,基地航空部队也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对潜水部队也无法抱有大的期待,已经无法指望发挥各部队的统一战斗力了。只有以“大和”、“武藏”为基干的水上部队还保留着像样的外表,但在美空母机动部队咄咄逼人的状态下,也无法期待其充分发挥战斗力。
“阿”号作战后,作为责任人,东条英机首相兼陆军大臣兼参谋总长和岛田繁太郎海军大臣兼军令部总长被迫辞职。实质上意味着日本国已经战败。但战争还在继续进行。
丰田大将根据大本营指示,将重点置于“捷号作战”中的捷一号(菲律宾岛方面)、捷二号的作战准备。
10月10日,美国海军中将马克·米切尔率16艘航空母舰组成的机动部队首次袭击冲绳。当时,丰田大将从菲律宾视察归来,正在台湾的高雄,立即命令“捷一号、捷二号作战警戒”。之后,在神奈川县日吉台的联合舰队司令部根据丰田大将的指示,命令基地航空部队捕捉、歼灭敌人。12日、13日,美空母机动部队袭击了台湾。
丰田大将判断对敌人航空攻击成功,命令航空部队、在岩国附近的志摩清英中将指挥的第二游击部队追击。在12日至16日间进行的台湾航空战中,联合舰队司令部判断击沉11艘空母、击伤8艘。大本营对此进行了公开发表。但此次损失了约二百二十架飞机的航空攻击,几近于徒劳无功。美海军方面的资料是,那时美空母机动部队是以9艘正规空母、8艘巡洋舰改造空母为主力的共计90多艘组成的大舰队,没有被击沉1艘,不过是2艘巡洋舰受到损伤。
没能够确认台湾航空战的战果,是在于美日战力相差过于悬殊,日本方飞机也没有富余前去调查。如果能有报告上那样的战果的话,美空母机动部队也不会有5天时间在日本国近海行动。毫无疑问,丰田大将以下的联合舰队司令部的有关人员见解过于肤浅。
这点说明了与“阿”号作战前一样,对于美日方战力的认识一点也没改变。导致这种结果,是没有冷静地判断情况,而是基于重大的责任并抱有希望,事实上,这样的心态在联合舰队的有关航空人员中也不在少数。因此,飞行员即便夸大报告了战果,各级指挥官和参谋也宁愿相信这样的结果。
台湾航空战后,美进攻部队在莱特岛和周边登陆。
10月15日,美空母机动部队继续空袭马尼拉方面。17日,敌部队袭击了莱特岛东方的苏禄安岛,得到通知后,丰田大将下令“捷一号作战警戒”,栗田健男中将指挥的第一游击部队从林加泊地进入文莱,决心前进。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大将在战后解释这个作战计划时说的很清楚,如果菲律宾落入美国人之手,则意味着南方资源地带和日本本土的彻底隔离,这时候第二舰队怎么办?回到已经油库见底的内地来的话是一堆废铁,呆在荷属东印度附近的话因为无法得到本土的弹药补充还是一堆废铁,看起来那么威武挺拔的战列舰,世界上最大的大和武藏就是这样已经沦为了废铁,没什么可惜不可惜的。丰田有一句没有说出来,而大家都心领神会的话就是对于联合舰队和军令部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日本已经彻底失败了,已经要亡国了,不可能还会有第二种结果了。亡国之军还能有军舰吗?不能,一定要在还没有完全亡国之前,为这些凝聚了几代日本海军军人梦想的军舰们尤其是战列舰寻找一个坟地。
预定参加此次作战的联合舰队,已经失去了有组织的战斗力。向吕宋岛东方海面出动的是小泽中将指挥的机动部队本队,向菲律宾中部方面进击的是栗田中将指挥的第一游击部队,从菲律宾南部驶向莱特湾的是西村祥治中将指挥的第一游击部队支队和志摩中将指挥的第二游击部队。基地航空部队是福留繁中将指挥的第二航空舰队、大西泷治郎中将指挥的第一航空舰队。但都被美舰队各个击破,全盘来看完全是无功而返。
莱特湾海战时的各部队战法,与日本海军的传统作战方针和《海战要务令》开头说的“战斗的要诀是先发制人和集中”原则相反。先发制人常常是主动战斗,集中则是全力攻击敌人分散的力量。 这次海战中,值得大书特书的是,神风特别攻击队击沉、击伤数艘美护卫空母。但特别攻击队也未能对正规空母报一箭之仇。而且从联合舰队的整体来看,相比付出的牺牲,得到的战果微不足道。这次海战后,联合舰队实质上成了只剩若干航空部队和潜水部队的小部队。
1945年1月,在菲律宾的陆海军部队虽然经过三个月的殊死奋战,该方面最终还是被美军占领。美进攻部队于2月中旬在硫磺岛、3月下旬在冲绳本岛登陆时,联合舰队只能以所在部队和以撞击攻击为主的航空部队反击。此时,海军部队为了战争的胜利,已经处于了为战斗而战斗的状态。
昭和20年4月上旬,丰田大将企图进行和航空部队与潜水部队不同的特别攻击,投入了以战舰大和号为基干的第一游击部队。丰田大将为了支援冲绳方面勇敢战斗的陆海军部队,将第二舰队司令长官伊藤整一中将指挥的以战舰“大和”、1艘轻巡、8艘驱逐舰组成的部队命名为海上特攻队。命令该队于4月6日从丰后水道出击,7日突入冲绳西方海面,攻击敌水上舰艇和运输船队。“大和”作为大舰,对航空攻击薄弱,这从菲律宾海战时被击沉的“武藏”便可清楚得知。丰田大将在特攻队出击时训示:兹编成海上特攻队,实施壮烈无比的突入作战,以此一举振我帝国海军声威,发扬帝国海军海上部队光荣传统,荣光后世。战后,丰田如此向美军调查团解释他关于大和参加菊水作战的决定:“冲绳一旦失陷,本土决战势必如城门失火、危在旦夕。当此危机关头,海军必须穷尽一切办法挽救时局,而唯一可用的舰队力量就是大和号……当时我认为,尽管作战胜利的可能性还不到50%,但万一成功就是奇迹。而如果选择全无作为、枯坐待毙的话,留在港内的巨舰早晚为美军缴械,官兵则被虐杀,这是军人的荣誉所不能容忍的。我们明知作战不可能取胜,也深知大牺牲必然导致大痛苦,但就权当聊胜于无了。” 这个特别的作战指导,若考虑这时点的状况,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应该看到,丰田大将作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任期内竭尽航空、水中、海上特攻队等攻击手段的最大原因,不可否认是“阿”号作战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