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菲律宾是南亚还是东亚还是东南亚还是西亚
东南亚南亚商务通告诉你,菲律宾属于东南亚国家
【国名】菲律宾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白色等边三角形,中间是放射着八束光芒的黄色太阳,三颗黄色的五角星分别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旗面右边是红蓝两色的直角梯形,两色的上下位置可以调换。平时蓝色在上,战时红色在上。太阳和光芒图案象征自由;八道较长的光束代表最初起义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八个省,其余光芒表示其他省。三颗五角星代表菲律宾的三大地区:吕宋、萨马和棉兰老。蓝色象征忠诚、正直、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和平和纯洁。
【国徽】为盾形。中央是太阳放射光芒图案,三颗五角星在盾面上部,其寓意同国旗。左下方为蓝地黄色的鹰,右下方为红地黄色狮子。狮子和鹰图案分别为在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的标志,象征菲律宾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历史进程。盾徽下面的白色绶带上用英文写着“菲律宾共和国”。
【国家政要】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Benigno Aquino III),2010年6月当选;参议长胡安·庞塞·恩里莱,2010年7月当选;众议长费利西亚诺·贝尔蒙特,2010年7月当选。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东南部,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是一个群岛国家,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这些岛屿像一颗颗闪烁的明珠,星罗棋布地镶嵌在西太平洋的万顷碧波之中,菲律宾也因此拥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誉。菲律宾陆地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面积的96%。菲律宾海岸线长达18533公里,多天然良港。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热带植物多达万种,素有“花园岛国”的美称。其森林面积为1585万公顷,覆盖率达53%,产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
【人口】9220万,到2040年,菲律宾人口将翻一番,超过1.84亿,迈入世界人口十大国的行列。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和外国后裔有华人、印尼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菲律宾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尼拉湾畔的 马尼拉(Manila) ,早在公元十六世纪就是着名的商港,现在仍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1975年11月,菲律宾政府决定把马尼拉、卡洛奥坎、奎松、帕萨伊4个市和玛卡蒂等13个区组成大马尼拉市。人口1090万(2005年4月)。年平均气温28℃。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吕宋、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部分。共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和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以及伊罗戈区、卡加延谷区、中吕宋区、南塔加罗格区、比克尔区、西维萨亚区、中维萨亚区、东维萨亚区、西棉兰老区、北棉兰老区、南棉兰老区、中棉兰老区和卡拉加区等13个地区。下设73个省,2个分省和60个市。
【简史】菲律宾人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菲律宾在14世纪前后出现了由土着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着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1565年,西班牙侵占菲律宾,自此统治菲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二战后,菲律宾重新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1996年9月2日,菲政府与最大的反政府组织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南部长达24年的战乱局面。
【政治】菲律宾现行宪法于1987年2月2日通过,同年2月11日由总统正式宣布生效。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体。总统内阁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拥有行政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六年,不得连任,总统无权实施戒严法,无权解散国会,不得任意拘捕反对派;禁止军人干预政治;保障人权,取缔个人独裁统治;进行土地改革。议会称国会,是最高的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
【经济】菲律宾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近年来,菲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内需和出口,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08年,受国际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和金融危机影响,菲律宾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08年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为1587.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6%。
● 货币名称:比索(Peso)
【资源】菲律宾自然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铜蕴藏量约48亿吨、镍10.9亿吨、金1.36亿吨。地热资源丰富,预计有20.9亿桶原油标准能源。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储量约3.5亿桶。森林面积1579万公顷,覆盖率达53%,产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菲水产资源也很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其中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菲律宾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谷和玉米。椰子、甘蔗、马尼拉麻和烟草是菲律宾的四大经济作物。
【工业】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1%。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14.8%。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70.1%,建筑业占14.0%,矿产业占4.8%,电力及水气业占11.1%。
【农林渔业】 农林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1%,从业人口占总劳力的36.7%。菲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已开发的海水、淡水渔场面积2080平方公里。
【旅游业】 旅游业是菲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旅游点有:百胜滩、蓝色港湾、碧瑶市、马荣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
【交通运输】 以公路和海运为主。铁路不发达,集中在吕宋岛。航空运输主要由国家航空公司经营,全国各主要岛屿间都有航班。铁路总长1200公里。公路总长约20万公里。客运量占全国运输总量的90%,货运量占全国运输货运量的65%。水运总长3219公里。全国共有大小港口数百个,商船千余艘。主要港口为马尼拉、宿务、怡朗、三宝颜等。空运方面,菲有机场163个,国内航线遍及40多个城市,与30多个国家签订了国际航运协定。主要机场有首都马尼拉的尼诺·阿基诺国际机场、宿务市的马克丹国际机场和达沃机场等。
【财政金融】 主要银行有:首都银行,资产额155亿美元;菲岛银行,资产额138亿美元。
【对外贸易】 与150个国家有贸易关系。近年来,菲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显着变化。非传统出口商品如成衣、电子产品、工艺品、家具、化肥等的出口额,已赶超矿产、原材料等传统商品出口额。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产品、服装及相关产品、电解铜等;主要进口产品为电子产品、矿产、交通及工业设备;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和中国等。
【外国资本】 主要来源地为日本、美国、英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和香港,主要投资领域为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金融中介、矿业、建筑业。
【外国援助】 外援主要来自日、美、西欧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每年外国承诺给予菲各项援助约20亿美元。
【外交】宣称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平衡、平等、互利、互敬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对外政策的三大目标是:加强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海外菲人。重视同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大国的关系,积极推动东盟内部合作,发展同伊斯兰国家的友好关系。大力推行经济外交,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
【与美国关系】2011年11月16日,菲美两国签署旨在加强菲美合作的《马尼拉宣言》和《菲美关于增长伙伴原则的联合声明》。
菲美“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是菲美之间最主要的年度军事活动之一,始于1981年。
2012年4月30日,美国与菲律宾两国政府外长和防长举行旨在构建“强有力、灵巧和反应灵敏的”同盟关系的首轮“2+2”会谈,确定了两国共同战略目标,包括:加强亚太地区和平、安全与繁荣;支持在东盟和东亚峰会等机制内加强合作;维护航行自由和无障碍的海上合法贸易,同意在国际法框架内通过“和平、合作、多边和外交渠道”解决海上争端。
2. 东南亚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题目】东南亚农业发展与环境问题
【类词】2002;亚洲;农业经济;环境
【正文】
农业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东南亚国家粮食、工业原料、就业机会、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然而,东南亚国家的农业开发中使用的扩大种植面积、移民垦荒、增施化肥农药、开发森林以及刀耕火种等生产方式,虽然使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却带来了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
一、东南亚农业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
东南亚国家之所以重视农业发展,与其经济依附性、人口压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的依附性。东南亚国家除泰国外,在二战以前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长期成为帝国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这不仅造成东南亚资源不断减少,而且使该地区的经济畸形发展,工业落后,农业种植单一。东南亚国家取得独立后,这种单一的、畸形的依附型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一是原料出口国的地位尚未根本改变,出口的初级产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一些可再生资源如农产品和木材,也是以大量消耗国家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为代价的。二是东南亚国家在金融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地位仍未改变。20世纪80年代初,发达国家实行紧缩政策,连续提高利率,使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猛增。由于债台高筑,东南亚国家不得不出卖宝贵的自然资源来还债。三是长期以来,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粮食不能自给,靠出口经济作物和资源来换取粮食。
人口的压力。二战以来,东南亚各国的人口增长很快,从1960年的1.95亿增加到目前的5.11亿。从1960年至1998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都增长了1倍以上。老挝1998年的人口是1960年的2.77倍,菲律宾是2.74倍,马来西亚是2.7倍,越南是2.54倍,柬埔寨是2.32倍,泰国是2.31倍,印尼是2.17倍,新加坡是1.93倍。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食物、住房、教育、卫生保健、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占用等形成持续不断的高需求。
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物质的不断需求,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国力,东南亚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大规模开发土地,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开采森林资源,扩大出口创汇,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是,由于农业开发措施使用不当,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一)毁林开荒严重
为了扩大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东南亚国家均采取了毁林开荒的措施。二战以来,东南亚各国的耕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尽管各国人口在不断增长,但人均可耕地面积并没有下降多少,有的国家反而增加了。在1980-1996年期间,柬埔寨人口从640万增加到1027万,与此同时,人均可耕地面积从0.30公顷增加到0.37公顷;马来西亚人口从1376万增加到2117万,而人均可耕地从0.07公顷增加到0.09公顷。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东南亚各国耕地面积的扩大是以森林、湿地面积减少为代价的。
菲律宾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用扩大耕地面积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在50年代上半期耕地面积年均增加3.45%,60年代年均增加1.3%。由于当时菲律宾农业生产率极其低下,以扩大耕地来增加农业生产,其效果并不十分显着,60至70年代粮食作物的年均增长率只有0.7%,出口作物也只有2.5%。因此,在70年代以前,菲律宾的粮食未能达到自给。
长期以来,泰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是通过大量开发土地来实现的,是以森林面积锐减为代价的。耕地逐年增加,从1950-1952年的4140万莱增至1982年的9324.5万莱,1990年更扩大到14732万莱;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也从1950-1952年的12.3%,增至1982年的29%,1990年达47.4%,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60%。单季稻占了全部水稻的90%以上。与此同时,泰国的森林面积则逐年减少,从1975年的21800万公顷减至1992年的14574万公顷。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则从1951年的60%减至1971年的40.7%,1986年的30%,1995年更减至22.8%。除了森林商业砍伐以外,森林面积减少无不与耕地面积的扩大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移民安置失当
二战后,东南亚国家的人口和土地的矛盾突出。一是土地分配不均,大地主和庄园主控制了绝大多数的土地,而大量的小农生产者只拥有少量的土地,佃农普遍存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曾进行了土地改革,但收效甚微。
这种毁林开荒,移民垦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东南亚国家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对安置过剩人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新开拓的耕地多为荒地,如越南新开垦的荒地只有30%可以投入生产,产量相当低。从长远来看,对荒地和森林的过度垦植,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在80年代,越南的许多地区,100%的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属于流失严重的竟达80%-90%。如越南北部的山地由于植被遭毁,年均损失1至2厘米的沃土层,流失100吨至200吨泥土。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尼等国家的移民开荒也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三)耕作方式原始
独立时的东南亚国家都是农业国家,技术水平低下,当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进入现代化时代,而东南亚国家仍处于犁耕时代,以畜力耕作为主,人力耕作为辅,甚至一些国家的山区农民仍采用落后的刀耕火种和移耕的耕作方法。移耕,又称游耕,是一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是指砍伐并烧毁一片森林,种上粮食或其他经济作物,收成二三季或在地力减退后便弃地迁居他处。再砍伐森林,种上农作物。如此轮番砍伐和耕种,通常在10年到20年轮种一回。
在印尼爪哇岛以外的一些岛屿上,部族农民大都采用移耕从事农业生产,一些山区有90%的土地用于移耕,胡椒、烟草、咖啡、橡胶、椰子等大部分经济作物都是由移耕小农生产的。在80年代以前,印尼的移耕农业平均每年毁林20万至30万公顷。根据1979年的统计数字,由于移耕而毁坏的森林面积达4300万公顷。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山区的农民和少数民族也大都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从事农业生产。老挝人口中约有35%至40%是少数民族,他们居住在山区,其传统的耕作方式就是刀耕火种。在80年代以前,老挝每年因山民盲目毁林开荒而烧毁的森林达10万公顷之多。老挝政府曾动员山民移居到平原地区,但并没有得到山民的响应。泰国山民的刀耕火种也造成了大量的森林和水源被破坏,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泰国北部的森林每年被山民毁掉10万至20万莱。泰国林业厅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于1956年至1957年通过空中拍摄的调查显示,喃奔和清迈府海拔1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松林有67%被毁坏,昌莱府的原始森林有65%被毁坏。从卫星拍回的照片中发现,1973年至1977年间,泰国北部的森林面积从95842平方公里减到68588平方公里,减少了27254平方公里,即每年减少5.69%。这主要是山区农民刀耕火种的结果。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移耕农民人数也随之增长,移耕轮回的周期则日益缩短,对森林和土壤的破坏也日益严重。1987年印尼外岛从事移耕的农民将近200万户,移耕的土地面积约为2800万公顷。目前,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在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仍在进行。
(四)森林开发过度
由于经济的依附性,为了筹集外汇,克服国内经济危机和资金短缺的困难,还清外债,更快地发展民族工业,东南亚国家不得不出口本国丰富的资源,以换取外汇,进口粮食、工业品和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但由于当时东南亚国家的加工技术落后,资源均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附加值低,这使东南亚的原材料大批大批地出口。世界上有25%的热带雨林分布在东南亚。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木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和价格的不断上升,东南亚国家大规模地开发森林资源,出口原木、珍稀木材及其它木材产品,以换取大量的外汇。印尼从1967年开始大规模地把森林成片租给伐木公司开采,几十年来,其森林经营许可证发得太滥。在马来西亚,州政府有土地利用权和木材砍伐特许授予权,地方政府发放木材砍伐许可证和木材加工证以增加财政收入。泰国从1968年开始把全国将近一半的森林分割成500多块租借地供人采伐。东南亚国家每年砍伐森林的比例较高,年均森林面积减少量逐年增大,印尼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60万公顷增加到1990-1995年间的108.4万公顷。与此同时,泰国从24.4万公顷增加到32.9万公顷,马来西亚从25.5万公顷增加到40万公顷,菲律宾从9.1万公顷增加到26.2万公顷,缅甸从10.2万公顷增加到38.7万公顷。可见,与90年代以前相比,90年代上半期这些国家的年均砍伐量大多都增加了1倍,有些国家甚至增加了2倍。近年来,世界上6个森林减少最多的国家中就有4个是东南亚国家,它们的年均砍伐率是:泰国515300英亩、缅甸400500英亩、马来西亚396000英亩、菲律宾316100英亩。(参见表2)
森林虽属可再生资源,但其生长周期却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长期以来,在东南亚国家,追逐利润的跨国木材商和造纸公司、急于还清外债的政府以及想尽快脱贫的农民,在大量砍伐着森林,但森林的恢复和植树造林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森林的恢复速度远远赶不上砍伐森林的速度。由于各国政府对森林资源管理不善.使森林砍伐过度,从而导致森林面积逐年减少。印尼人口事务与生活环境国务部长埃米尔·萨林在1979年接见记者时说,“坦率地说,我们当时就是为了筹集外汇,顾不上植树育林问题。印尼开发中的错误,是从政府1967年颁布的森林基本法就开始存在了”。
移民垦荒、毁林造地、扩大耕地面积、耕作方式落后和大规模的商业性森林开发使东南亚森林面积逐渐减少,森林覆盖率日益降低,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印尼、柬埔寨、老挝和文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0%,缅甸、马来西亚为66%,只有越南、菲律宾、泰国不到50%。到1995年,这些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已大大下降,柬埔寨降至55.7%,缅甸是41.3%,马来西亚是47.1%,印尼是60.6%,泰国是22.8%,菲律宾是22.7%。由于木材资源的日渐减少,林业在这些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下降。泰国到90年代已从一个木材出口国转变为木材进口国,林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51年的5.1%,下降至1985年的1.3%,1990年更降至0.3%。菲律宾林业产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70年代开始一直呈下降趋势,1993年降至0.3%。
森林减少的影响是深远的,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是森林减少使东南亚水上流失严重,河流泥沙沉积量增多,降雨量减少,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经济损失。以马来西亚的沙巴为例,该地区曾有60%的森林覆盖率。但是由于大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河流下游泥沙沉积量大,沙巴5条主要河流的沉积物每条河每年每平方公里超过200吨。沙巴最大的保水区——Kinabatangan流域,每年有800万吨沉淀物流到下游,这相当于每年每平方公里700吨的土地侵蚀速度,超过马来半岛吉兰丹河沉淀物的6倍。沙巴地区淤泥的大量沉积,对沙巴水电、运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菲律宾,由于高地森林砍伐后引起土壤侵蚀所造成的巨型水库的泥沙沉积,使用作水力发电的水库的使用寿命缩短了一半或一半以上,菲律宾供电不足、经常停电无不与这些情况有关。
二是森林减少,使蓄水能力下降,洪水、于旱、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东南亚的毁林地区的洪水和泥石流已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由于循公河流域的森林和山地被不断地开垦和破坏,水土流失使沿河地区洪水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处于湄公河下游三角洲的柬埔寨,一遇中上游气候反常,雨量增多,极易决堤,引发大面积洪灾,有“十年九涝”之称,洪水每年都给柬埔寨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2000年底发生了该国4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造成400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1亿美元。2001年柬埔寨西旱东涝,有14个省、直辖市和84个县、区受灾,造成57.2万公顷农作物受损,62人丧生.212.19万人受灾,32.5万人等待救济。森林的破坏和水土流失也使越南经常发生洪涝干旱。1996年洪水造成越南大约6亿5500万美元的损失,包括1000人死亡,84万公顷的田地被淹。2001年八九月间,越南南部的红河三角洲的洪涝至少造成108人死亡,6万多人无家可归,24万多人因水灾而面临粮食短缺,44.3万人需要不同程度的物资救援。
而处于南部群岛的国家,热带雨林遭严重破坏后,水土流失也相当严重,经常发生如中南半岛的洪水、干旱和泥石流。菲律宾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高地不断地被开垦,使国家的水文系统遭受严重损害,洪涝与河流淤泥沉积影响到低地平原大部分地区。1983年,菲律宾遭受了30年中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5600平方英里的农田缺水,粮食收成比常年减少1/10。1991年的水灾使菲律宾2000人死亡(某些观察家说实际死亡人数3倍于此),50万人无家可归,主要原因就是高地的森林砍伐引起了巨大的泥石流。
开荒种地和刀耕火种如果管理不善,还容易引起森林大火。1997年和1998年发生在印尼东加里曼丹的严重森林大火,就毁灭了500多万公顷的森林。大火还引起了跨边界烟雾污染,客观上已影响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的空气质量,给这些国家带来了环境和健康问题。据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统计,1997年印尼森林大火产生的烟雾使东南亚国家损失了14亿美元,大多是用于短期治疗的费用。4万多人因呼吸系统疾病与烟雾相关的疾病而住院,而对儿童和老人所造成的长期危害尚难确定。这场大火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也造成了巨大损害。
三是森林资源减少也会使土地肥力下降,土壤盐碱化或沙漠化。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和腐烂植物形成了一个保护层,可固定土壤并减缓土壤的侵蚀和退化。但当森林被砍伐、土地被开垦后,保护层遭到破坏,矿物循环就会减少。尤其是热带雨林遭破坏后,由于没有树的遮掩和固定,滂论大雨会很快冲走土壤的养分,使得农业生产和森林恢复周期漫长而艰难。红树林和白千层林、珊瑚等一样,具有保护海堤、防洪、减缓土地盐碱化、减缓海岸侵蚀和防止风暴破坏的功能。1950年至1983年间,越南全国的红树林大约消失了37%。南部的明海省1983年大概摧毁了红树林面积的一半。越南的湿地多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以硫酸盐土或富含黄铜矿的“潜在酸性土”为基础,由于红树林遭到破坏,加大了因黄铜矿氧化引起的土壤酸性化,不仅影响了本地区的农业生产,而且酸性化的土壤随着雨水流入下游地区和河流,也侵蚀了下游地区的土壤和水源。养虾场被酸性物质侵蚀了3至4年后,虾场和深层土壤中的酸性过重,结果造成土地既不能养虾,也不能种植红树林。筑堤养虾固然在短期内给越南的沿海居民带来了利润,但是对红树林的破坏却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1984-1993年,越南团红树林减少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9亿美元。泰国,在90年代初,由于森林的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已使东北部的1800万莱士地盐碱化,这占了东北部地区面积的17%;南部地区已有260万莱土地盐碱化或呈现出酸性,50万莱土地受到侵蚀。其它东南亚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
四是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东南亚是亚洲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拥有上百万种物种的国家,印尼的植物和鸟类比整个非洲大陆还多。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红树林、湿地面积的锐减,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物种面临灭绝或已经灭绝。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7年,印尼哺乳类和鸟类有1955种,而濒危的种类有232种,占11%。而菲律宾鸟类和哺乳类种类中的濒危数量占了该国总数的24%,越南的比例是10%,马来西亚是9%,泰国约为9%。而在高等植物种类中的濒危种类占国内总数的比例,菲律宾是4%,泰国是3.3%,马来西亚是3.16%,越南是3.2%,印尼是0.8%。由此可见,东南亚几个具有丰富动植物物种的国家,近年来,濒危种类数量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参见表3)
(五)化肥农药滥用
由于技术落后,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物质需求,除扩大耕地面积外,东南亚国家还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单位产量。原东盟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推行的“绿色革命”,除了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灌溉设施的投资外,还把增施化学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作为提高产量的重要举措,这曾使东盟国家的农业产量和农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却带来了环境问题。在七八十年代,菲律宾大力鼓励农业增加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量,1972年,菲律宾政府制订了全国规划,由国家按补贴价格将化肥供给农民,其中用于粮食作物的肥料,定价标准比用于出口作物的肥料低45%。80年代中期,印尼政府的农药补贴占农用化学品费用总额的50%以上,而最大的农业补贴是用在化肥上面,从1978年到1987年,化肥施用面积每年增长12%,TSP施用面积每年增长17.7%。从1985年开始,实际化肥补贴比农业和灌溉开发支出的部分还要多。1980年政府对化肥的补贴预算总额超过1250亿盾(6800万美元),而到1988年实际财政补贴超过1万亿盾(5.5.亿美元)。印尼能从一个主要的大米输入国到1984年成为大米自给国,这主要归功于政府实行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等措施的农业绿色革命。泰国的农业之所以发展较快,除了扩大耕地面积、提高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外,提高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每公顷耕地施用化肥量由1980年的18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42公斤,整个20世纪80年代化肥施用量年均增长15%,年进口量为220万吨,1990-1991年化肥使用量达104万吨。越南也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增加农业产量,每年需用农药量从1959年的100吨增加到1978年的2.2万吨。80年代以来,越南加大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1986年前每公顷使用尿素27.9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84.4公斤。合作社对农药的保管和使用很随便,农药浓度往往超标两三倍甚至十倍。
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的大量使用,虽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农业产量,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化学物质使用于农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一是使土地肥力下降。在全球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最近45年,全球耕地面积的17%已有某种程度上的退化,其中11%严重退化,这些土地面积相当于中国和印度面积之和。土地退化面积有28%是由于有害的农业操作,如过度施肥、欠缺排灌、忽视休耕等。二是病虫害增多。杀虫剂在使用一段时期后,由于昆虫繁殖、变异极快,不久就具有了抗药性,于是就需要更多的不同的化学杀虫剂。这些化学药品还因杀死鸟类而增加了害虫的数量。印尼在80年代早期,由于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结果褐色蝗虫因天敌灭绝而数量大增,导致印尼1986年虫害成灾,水稻严重减产。印尼前总统苏哈托在1985年3月下令禁止使用57种杀虫剂中的56种,以帮助水稻产量恢复到大量使用杀虫剂之前的水平,1988年取消了每年耗资2000亿盾(约1.1亿美元)的农药补贴。三是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损害。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残余,化肥使用后残留的高浓度硝酸盐和磷酸盐,以及因灌溉在土壤中积累的盐,不仅渗透到土壤和水中,而且还会残留在粮食和蔬菜上,有损人类的身体健康。有毒化学制品的主要健康风险是癌症,而恶性淋巴肿瘤的形成可能要20年。如染色体的主要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受损,将会给下一代带来先天残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50万至100万人因杀虫剂中毒,其中有5000到2.6万人死亡,至少有一半中毒者和75%的死亡者是从事农耕者,大多数发生在欠发达国家。1993年,菲律宾国际大米研究所(IRI)——一个帮助东南亚传播绿色革命的农业研究组织的研究也发现,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不再增加大米产量,且在那些操作的农民中产生了健康问题。
二、采取的应对措施
东南亚国家农业发展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和这些国家的政府及社会的普遍关注。东南亚国家已采取有关应对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措施主要有:
一是减少和停止原始的耕作、无周密考证的移民垦荒。泰国、缅甸、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政府重视山民经济的改造,指导山民掌握农业知识,建立永久性农田发展替代种植,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老挝政府于2001年确定的2001-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20年奋斗目标,已明确了在今后几年内要消灭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停止没有经过周密考证的移民垦荒。如越南近年来实施定居定耕的移民政策,移民点均要经过认真考证,将经常发生洪水、泥石流地区及贫困山区的居民移迁到新经济区。
二是禁止非法砍伐,鼓励植树造林护林。面对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以及所带来的严重环境后果,加上国际社会的压力,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老东盟国家自7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限制砍伐森林和木材出口,实施造林计划,建立森林保护区。印尼政府自70年代中期即实行限制原木出口、鼓励发展木材加工业和植树造林的政策。印尼政府以课税的方式来限制原木的出口,规定每出口1立方米原木课以25.5美元的出口税、13美元的出口许可费,加上各地区制定的重新绿化费等,每出口1立方米的原本所支付的费用约为50美元。菲律宾1974年开始实施《森林改革法》,鼓励发展国内木材加工业,规定进行选择性伐木和造林,1986年禁止原木出口,1989年又禁止出口锯木。1978年马来西亚政府也制定了保护森林政策,限制原木的产量和出口量。此时,泰国政府也开始实行了造林计划,政府和公司合资有计划地进行伐木和造林,1990年森林采伐受到禁止。越南1991年禁止原木出口,1992年又宣布禁止所有木材出口,但这一禁令不适用于农业部和林业部,这两个部门仍可以继续出口和转运木材。越南近年来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工作从1999年开始实施“500万公顷造林计划”,造林护林已取得成效,到2000年底,森林覆盖率达33.2%。
三是发展生态农业和生物科技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开始了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和试验。1982年成立了一个地区性的协作研究机构——东南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网。新加坡是典型的城郊农业,注重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用生物科技来发展农业。菲律宾在70年代就开始实行生态农业的实践,建立生态农场,以马雅农场较为典型。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变废为宝的封闭循环和应用生物之间的生产、消费、分解关系,禁止或减少外来能量(化肥、农药、生长剂)的投入,通过“清洁生产”来生产“健康产品”。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30年前就培育出了点燃绿色革命火种的“神奇水稻”品种。该研究所目前正在考虑将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应用于食物的生产,既可提供健康食品,又可节省土地和水资源,减少耕地退化。马来西亚目前也开始重视生物科技农业的研究与开发,强调高增值产品的发展,如知识密集型食物加工产品和与健康有关的、具有安全性和环保性的生物科技产品。现在,利用生物科技发展农业已经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新兴产业,该国已经建立了对胡姬花和香蕉进行组织培养的生物工业、油棕的组织培养业。
四是控制人口的增长。为了缓解快速的人口增长对经济、就业、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压力,东南亚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实施家庭计划,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东南亚国家的生育率已有所下降,到1998年,平均每个妇女生育孩子的数量,新加坡是1.5个,马来西亚是3.1个,印尼是2.7个,菲律宾是3.6个,越南是2.3个,柬埔寨是4.5个,老挝是5.5个,缅甸是3.1个,泰国是1.9个。虽然一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已下降,但是菲律宾、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仍保持较高的生育率。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对经济和环境的压力仍是东南亚国家面临的课题。
东南亚国家尽管已采取了减缓农业发展造成环境退化的有关措施,但是,由于经济、社会、政府等方面的原因,保护环境的成效并不乐观。虽然禁止原木出口和非法采伐,但是执法不严,收效不大。为了增加外汇收入,有的国家政府下令禁止了,随之又放开,如老挝政府于1991年8月禁止一切采伐活动,但1992年又取消了禁令,向几个外国公司租让了伐木权。缅甸于1988年宣布禁止砍伐森林,但该国政府后来又同几家泰国公司签订采伐木材的合同。印尼虽然限制出口原木,但是,几十年来,印尼以扩大木材产品出口作为其经济的增长点,开始是出口原木,禁止原木出口后,又出口木材产品。目前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胶合板产品成为该国的非石油天然气产品中仅次于纺织品的第二大出口创汇的产品。据官方统计,1999年印尼有105个胶合板工厂,1701个锯木加工厂和6个造纸厂,胶合板出口创汇总计达85亿美元。这些胶合板和造纸厂,均以木材为原料,胶合板、纸浆的生产和创汇越多,需要的木材也越多,砍伐森林就越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水质和土壤也带来了新的污染。由此可见,如何减少农业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仍是摆在东南亚各国政府面前有待解决的课题。(njdk212)
3. 中国从哪些国家进口钾肥
巴西、印度、东南亚等国家。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是加大中国自有钾盐资源的开发,不断加强周边国家钾资源的利用,加强中国与国际其他进口国的进口谈判手段等。但是中国自有钾盐在2010年以前供应能力难以突破350万吨,正在开发的泰国、老挝等国的钾资源在2015年前尚不能形成规模,最大替代能力仅能达到300万吨。因此,中国钾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摆脱进口的束缚。目前受生物能源发展的影响,全球钾肥需求每年多增长100万吨以上,导致全球钾肥供应趋紧,钾肥供应商已经掌握了这一脉络,即使中国与巴西、印度、东南亚等国家达成攻守同盟,也难以逆转涨价的趋势,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钾肥进口的被动局面。
拓展资料
中国耕地本身缺钾,而用于钾肥生产的钾盐在我国又属紧缺矿产资源,长期依赖进口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我国钾肥需求量一直以高于氮肥和磷肥的速度增长
据业内人士分析,钾肥不像其他肥料原材料,全球紧缺,而且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以色列、约旦和中东地区,被少数国家所控制,价格基本处于垄断地位。近年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区农业发展较快,对钾肥的需求每年都在上升。
据介绍,目前中国钾肥主要有硫酸钾和氯化钾两种。万向公司即将推出的是硝酸钾,除可供钾元素外,还可供氮,是无氯钾、氮复合肥。目前这种硝酸钾在我国施用较少,这种称为世界紧缺的“绿色钾肥”在欧洲国家较为盛行。
中国是世界钾肥消费大国之一,钾肥消费量占世界钾肥消费量的20%左右。从历年消费情况看,钾肥投入总量由1980年的38.6万吨(折纯,下同)增长到2005年的720万吨,年均消费递增率达到12%。经过艰苦努力,中国钾肥年产量达到了260万吨(K2O)左右,仅能满足国内钾肥需求的30%左右,每年大概有500万~600万吨的钾肥需要进口。中国钾肥需求仍将保持年均100万~150万吨的增长速度,但2010年以前中国钾肥产量仅能达到300万吨,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
看到中国钾肥进口持续增长,国际钾肥供应商形成了一致联盟,逐年提高钾肥价格,2005年钾肥谈判在1000元人民币/吨的基础上增加了40美元,2006年又增长25美元/吨,2007年进一步增长了5美元/吨,2008年增长了400美元/吨。直接导致中国钾肥零售价格大幅度增长,2007年底已经达到2800元/吨,比三年前翻了一番,2008年仍在继续增长。解决钾肥供应和平抑钾肥价格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棘手难题。
4. 菲律宾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菲律宾2021总人口数约1亿800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2021年3月更新显示菲律宾人口约1亿800万。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其他还包括他加禄人、伊洛人、邦邦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及外来后裔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
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5%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对外贸易:
截至2019年1月,菲律宾与150个国家有贸易关系。2016年菲律宾对外贸易额为137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出口562.3亿美元,同比下降4.4%;进口8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近年来,菲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显着变化。非传统出口商品如成衣、电子产品、工艺品、家具、化肥等的出口额,已赶超矿产、原材料等传统商品出口额。
5. 菲律宾是发达国家吗 菲律宾国家发达吗
菲律宾在60年代时算是发达国家,是亚洲第二富国。后来由于政局时常动荡,政府贪污腐败,社会的不安定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因素,导致现在成为发展中的国家。已经成为亚洲最不发达的经济体制之一。
(5)菲律宾每年进口化肥多少扩展阅读:
菲律宾人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14世纪前后建立了苏禄国。1565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6月12日宣布独立。同年美西战争后,成为美国属地。
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占。二战后重新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菲律宾获得独立。
菲律宾主要分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岛三大岛群,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种族与文化为数众多,融合了许多东西方的风俗习惯。
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宾最早的居民,随后民族的迁徙陆续带来了马来文化、随着宗教与贸易发展也带来了印度文化、华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
菲律宾是东盟(ASEAN)主要成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24成员国之一。 菲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但贫富差距很大。
独立至今,菲经历数次经济快速成长,然而政局时常动荡,政府贪污腐败,社会的不安定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因素。
2018年3月16日,菲律宾已正式通知联合国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 2019年3月17日,菲律宾正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
菲律宾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部市场依赖较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20世纪60年代后期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发展取得显着成效。80年代后,受西方经济衰退和自身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发展明显放缓。
90年代初,拉莫斯政府采取一系列振兴经济措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菲冲击不大,但其经济增速再度放缓。
杜特尔特总统执政后,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的投入,推进税制改革,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也面临通货膨胀高企、政府财力不足、腐败严重影响经济等问题。
服务业
2016年服务业产值约为7.85万亿比索,比上年增长8.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1%。菲律宾是全球主要劳务输出国之一,在海外工作的劳工有1000多万。2016年菲海外劳工汇款达269亿美元,同比增长5%,占GDP的7.3% 。
旅游业
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旅游点有:百胜滩、蓝色港湾、碧瑶市、马荣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 。
财政金融
2016年,菲律宾财政收入46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2%。财政支出53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3%。财政赤字74.4亿美元,占GDP的2.4%。
截至2017年底,外汇储备为814.7亿美元。2016年外债总额为453.89亿美元,占GDP的14.74% 。(资料来源:财政部、菲律宾中央银行)
主要银行有:首都银行,资产额155亿美元;菲岛银行,资产额138亿美元 。
对外贸易
截至2019年1月,菲律宾与150个国家有贸易关系。2016年菲律宾对外贸易额为137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出口562.3亿美元,同比下降4.4%;进口8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近年来,菲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显着变化。非传统出口商品如成衣、电子产品、工艺品、家具、化肥等的出口额,已赶超矿产、原材料等传统商品出口额。
外国资本
根据菲律宾贸工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菲律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46.1亿美元,同比下降10.7%,主要来自荷兰、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新加坡,主要流向制造业、水电气供应、服务业等行业。
外国援助
据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统计,2015年OECD国家及多边援助方对菲律宾官方发展援助总额达35.23亿美元,最大来源为日本政府,约占38.5%。
6. 菲律宾的地理 各个位置的气候和风俗
菲律宾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是一个群岛国家.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的菲律宾群岛上,北隔巴士海峡与我国台湾省遥对南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面积2 9 .9 7 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1 8 5 3 3 千米.
菲律宾最早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古代各岛之间就有商业往来,与周围国家亦有贸易往来.1 5 6 5 年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遭受西班牙殖民统治达3 3 0 多年.1 8 9 6 年菲律宾人民发动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大革命,1 8 9 8 年6 月1 2 日宣布独立(独立日),同年美西战争后,美国占领了菲律宾.1 9 4 2 年到1 9 4 5 年被日本侵占,菲律宾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武装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恢复了对菲律宾的统治.1 9 4 6 年7 月4 日,菲律宾获得独立.1 9 7 5 年6 月9 日同我国建交.
居民
6 6 5 0 万.民族主要是马来族,占人口的8 5 %以上,其中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萨亚人等.此外还有印度尼西亚人、华人、印度人、美国人等.居民大多信天主教.通用英语.官方语言为英语和菲律宾语.
自然环境
菲律宾是个多山的岛国.全国由大、小7 0 0 0 多个岛屿组成,其中吕宋、棉兰老等1 1 个大岛面积的总和占全国面积9 5 %.全部岛屿可分为北部的吕宋岛、中部的米沙鄢群岛、南部的棉兰老岛、西南部的巴拉望岛和苏禄群岛四大部分,南北纵列,构成了太平洋西缘花采状岛弧和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各岛多山,海岸多为悬崖峭壁,除吕宋岛中央平原等少数地区外,平地罕见.境内多火山,以吕宋岛的马荣火山比较着名,棉兰老岛的阿波火山是全国最高峰,海拔2 9 5 4 米.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温度高、降雨多、湿度大、多台风.年平均气温约摄氏2 7 度.年平均降水量从北往南由2 0 0 0 毫米递增到3 0 0 0 多毫米,每年7 —1 1 月,多台风雨,常引起洪水泛滥和强烈的土壤侵蚀.南部地区终年多雨,北部地区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高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高达4 0 0 0 毫米以上,冬季较凉,夜间常有霜或薄冰.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以铜、金、银、铁、铬、镍、钴等较丰富.金是非律宾最着名的矿物,以原生金矿为主,主要分布在吕宋岛的碧瑶地区、南甘马(鳞右)省西北、米沙鄢群岛的马斯巴特岛和棉兰老岛的苏里高附近.最大的铁矿在苏里高地区.菲律宾是世界上铬矿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在吕宋岛西部和东南部.此外还有煤、石油、汞等.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4 0 %,多为质地优良的乌木、檀木等名贵树种,并产龙脑和树脂等林产.海洋多为重要渔场,产多种鱼类.苏禄群岛沿海产珍珠及海龟.
经济概况
菲律宾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 /3 以上.全国耕地面积为1200 多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是稻子和玉米,椰子、甘蔗、马尼拉麻和烟草是四大经济作物.食生产不足自给.全国约有1 /3 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依靠椰业为生,椰子生产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工业以制糖、椰油、碾米、烟草、锯木、罐头等农产品加工及采矿为主.主要外贸对象是美国和日本.出口糖、椰干、椰子油、铜矿石、木材及其它矿产.进口机器、燃料、运输及电器设备等.
交通以沿海航运为主,有固定的航线沟通各岛屿.陆上交通以公路为主,公路长1 6 2 0 0 0 千米.铁路全长约为1 2 0 0 多千米,主要分布在吕宋岛上.
重要城市
马尼拉:首都.位于马尼拉湾畔,跨巴石河两岸,人口1 9 9 万,是全国政治、经、文化中心,几乎集中了全国工业的1 /3 .主要有纺织、碾米、卷烟、榨油、制革、制药、胶合板、造纸以及汽车装配、钢铁、水泥和化肥等工业.有重要国际航空站.大马尼拉还包括奎松城等4 个城市和1 3 个镇.奎松城:人口1 3 3 万,文化城市.宿务:是菲律宾南部海、空航运中心.是椰干和马尼拉麻集散地,有东南亚规模最大的椰油厂,工商业繁荣.碧瑶:是避暑胜地,菲律宾的“夏都”.为重要采金业中心.
其它
重要节日:国庆日6 月1 2 日.黎萨尔纪念日1 2 月3 0 日.
与我国建交日:1 9 7 5 年6 月9 日.
货币:菲律宾比索.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 小时;与北京时间相同.
国花:茉莉花.
国树:纳拉树.
世界之最:马荣火山呈圆锥形,灰白色,被誉为“世界最完美的火山锥”.菲律宾海位棉兰老岛东北部,全长1 2 0 0 千米,最深达1 0 4 9 7 米,为世界着名海底深渊.菲律宾椰子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有“世界椰王”之誉.
首都马尼拉.
7. 印度的绿色革命是什么 急!急!急!
所谓“绿色革命”指的是以推广高产良种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改良.所涉及的范围基本上是几种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尤其是小麦和稻谷.
印度的绿色革命是指在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10多年的时间中,印度农业所发生的一场以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农业技术革命,从而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这场绿色革命是以1966年引进墨西哥高产小麦品种为开始标志的.这场技术革命的显着特点,是以提高粮食产量、实现粮食自给为主要目标;以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合理实施农田灌溉、正确使用化学肥料、鼓励采用农业机械、及时防治病虫杂草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增加农业信贷、完善乡村公路网络、建立农村市场体系,实现农村电气化为主要经济投人;以国家的优惠政策(如价格政策,土地政策等)和政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为基本保障体系.
在这场革命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有三个:推广以科学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技术;增加农业投入和改善配套服务,如强化在水利、能源、种籽、化肥和信贷方面的支持力度;实施刺激并保持农业生产和消费的配套公共政策,如决定对农产品提供价格支持,由国营粮食公司进行收购和储存.从1966年度到1976年度,印度粮食总产量从7235万吨增至12103万吨,增幅达67.28%.从1977年起,印度基本停止了粮食进口,并一直保有2000万吨的储备粮.1978年以后,印度连续三年成为粮食净出口国,尽管净出口额很少.1987年印度遭受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由于政府掌握的储备粮达到2360万吨,虽然当年因粮食配售和赈灾用去了2200万吨储备粮,但在补进收购的粮食后,到1988年初政府仍保有1401万吨储备粮。1991年初,印度储备粮再次回升到1910万吨.
经过若干年的实践,虽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总的看来,“绿色革命”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产良种得到大范围的推广,粮食单产有了较大的提高.印度于1963年从墨西哥引进小麦高产良种,1965年从菲律宾引进稻谷高产良种,自196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推广,此后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80年代初,小麦的良种推广率已超过70%,稻谷也超过40%,再结合其他措施,粮食单产有了明显提高,成为总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灌溉面积显着扩大.1950年全国总灌溉面积为2085万公顷,到1989年增至4304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也由15.8%上升到25.5%在新增的灌溉面积中,“绿色革命”开展前的16年占25%,而此后的23年却占了75%.灌溉面积的扩大对农作物的稳产高产发挥了很大作用.
化肥施用量大幅度提高.“绿色革命”后,印度从国外引进设备,兴建了一批大中型化肥厂,化肥总产量(按有效成份计)由1966年的35万吨激增至1990年的860万吨,24年内增幅达23.5倍.此外,每年还要进口一部分.为了鼓励农民使用化肥,政府对价格实行了补贴.于是全国化肥施用量大幅度上升,1950年每公顷耕地平均仅施用0.25千克,1990 年则达到68.7千克,其中主要是近20年增长的.
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一定进展.平均每1万公顷耕地分摊的农用拖拉机在1951年仅0.7台,1966年仅增至3.4台,而到1989年已达到55.0台.其他农业机械和农用电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上述各项成果最终归结于粮食生产发展速度有所加快.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农产品的商品率也得到提高.
以上可见,“绿色革命”以后,粮食生产发展速度的确加快了.应该看到,在50年代农业生产原有基数低,又带有恢复性质,增产相对较易.而70~80年代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较高,再加上农业中常见的“肥力递减”或“报酬递减”的现象,能取得更高速度的发展确属不易.还值得注意的是,“绿色革命”前产量的增长主要靠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提高幅度不大,而此后则转为以提高单产为主要增产途径.通过“绿色革命”,印度小麦、稻谷的合计人均产量由1962~1966年间的每年130千克增加到1986~1990年间的183千克,而政府收购的商品粮则有更大的增长.
8. 粮食收购危机的成因和影响
专家们大多都认为,尽管粮食危机总是以戏剧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然而它绝非短期因素作用的后果。此次全球粮食危机也不例外。全球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何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分析,造成全球粮价激涨有以下五大因素。 1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全球粮食 减产。近来,百年一遇的干旱沉重打击了澳大利亚粮食产区;恶劣的气候也使欧洲的主要小麦产地遭受了灾难性的损失。与此同时,全球对粮食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主要产粮区都遭受了灾难性损失。 2饮食习惯变化。人们对植物油和动物性蛋白食品的消费急速增长,饲料粮的消耗增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数据,2006年,世界谷物消费总量增长到20.43亿吨。另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的粮食消费从2005年到2006年增长了17%,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粮食消费增长了25%左右。 3大量生产燃料乙醇消耗大批粮食资源。2007年,美国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相当于该国玉米总产量的27%。按照美国的《新能源法案》,美国将大幅度增加生物能源的使用量,到2022年将达到360亿加仑。生物柴油迅猛发展则消耗了大量植物油资源。欧盟是生产和消费生物柴油的主要地区。欧盟生物柴油的消费量2005年为303万吨,2006年为544万吨,2007年为690万吨,2008年预计将达到1154万吨。这自然会导致人车争粮。经常批评IMF的非政府组织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说,富国在这次粮食危机中要承担大部分责任,因为它们中止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此外,他们还鼓励发展生物燃料生产,而据IMF称,对农作物需求的增长几乎有一半是用于生产这种燃料。 4美元贬值促发的全球性 通货膨胀也难辞其咎。同时由于石油价格猛涨,导致运输成本上升,化肥等农业生产物资也不断涨价。所有这些都使得粮食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升高,拉高了粮价。同时贫困人口和国家的经济状况并无太大改善,因此粮食危机大大加剧。 5全球粮食储备量猛降。2006年,全球粮食总储备量下降到3.75亿吨,比上年下降16.2%;粮食期末库存只占当年总产量的17.1%,占当年总消费量的16.5%,低于FAO确定的世界粮食安全线。 危机国已达33个 随后,仿佛蝴蝶效应一般,骚动在西部非洲爆发了。毛里塔尼亚随后发生示威抗议粮食涨价。2月27日,喀麦隆首都雅温德发生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资涨价。 与此同时,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首先发生了抗议食品和汽油涨价的示威活动。2月28日,示威演变为骚乱,发生了大规模打砸抢事件。当地的反对派力量和21个工会坚持要求政府降低消费税和附加税。3月中旬,该国再度发生示威活动,要求控制物价。4月爆发了全国大罢工和示威活动。 接下来是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埃及。很快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粮食骚动也相继爆发:菲律宾、印尼、海地、秘鲁、墨西哥、孟加拉国……截至目前,已经有13个国家发生了粮食骚动。这些骚动在一些国家演变为暴力事件,甚至造成人员死亡。 世界银行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有33个国家正面临因食品短缺而发生动荡的危险全球库存吃紧 全球粮价疯涨,但库存却在走低。“以前,为了确保粮食安全,许多国家都储备了大量大米,这减少了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但由于维持储备耗资巨大,近十年来,全球大米储备在持续下降。”联合国粮食及农 业组织2月份发出警告,36个国家今年将面临食物短缺,全球大米库存也降至7210万吨,为1984年以来的最低点。库存吃紧的消息使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更加重视本国的粮食安全。 禁止囤米牟利 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菲律宾在米价飙升中首当其冲。菲律宾每年消费大米1200万吨,其中10%需要进口。2007年,菲律宾进口大米187万吨。4月8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宣布,将对国内囤积大米以牟取暴利的商人予以打击,任何人只要偷窃他人大米都将被认定为有罪,并被送进监狱。为响应政府“节约粮食”的号召,现在的菲律宾快餐店在为顾客提供主食时,将原来的一碗米饭改成了半碗。为提高国内供应,菲律宾先后两次宣布了大米进口招标计划,数量分别为100万吨和50万吨,这给全球大米供应带来了更多压力。 大幅控制出口 与此同时,各大米生产国也开始控制出口。柬埔寨和埃及在3月27日公布了大米出口禁令。3月28日,越南政府表示,今年大米的出口量将减少22%。越南的农业协会也敦促本国稻农在今年4至6月间不再签订大米出口合同。今年越南的大米出口量将减少到400万吨,以确保国内供应。 同在3月28日,印度也公布将出口大米的最低价格大幅调高近五成,由每吨650美元增至每吨1000美元。 动用政府储备 泰国商业部于4月2日宣布拿出65万吨政府储备米投入国内市场以平抑急升的米价。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但急剧攀升的全球物价使得泰国米价不断上涨。人们担心,如果稻农想出口大米换取现金,市场就会发生短缺。同日,世界第三大大米生产国印度尼亚西宣布,将联合中国、印度、越南和埃及一起控制大米出口。今年印尼的大米产量会超出国内需求量大约200万吨,但无法满足出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