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看菲律宾 > 菲律宾病毒杀了多少人

菲律宾病毒杀了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3-02-23 07:42:02

① 世界上还有比艾滋病病毒更可怕的病毒吗

世界上还有比艾滋病毒更可怕的病毒吗?首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艾滋病毒是多么恐怕得存在,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下艾滋病毒的可怕:艾滋病病毒并不会直接致命,致命的是因感染病毒而造成的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因此艾滋病毒相对于许多病毒的直接致死能力来说并不算太可怕,但说它可怕也就是在于它破坏了免疫系统这个与其他病毒非常不同的机制。下面列出世界上仍然存在的一些可能被认为是比艾滋病毒更可怕的致命病毒。

第一种:疱疹B病毒(死亡率80%) 疱疹B病毒是高度有害的,病死率为80%。猕猴疱疹病毒B病毒是一种感染猕猴的单纯性病毒,通过外周神经感染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病毒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如果不治疗会导致神经衰弱或死亡。病毒感染的一些重要症状包括呼吸短促,肌肉协调和发烧,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病毒

第二种:狂犬病毒(死亡率100%)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导致人类狂犬病的神经病毒。病毒通过动物的唾液或人的体液传播。 每年有近55,000人死于狂犬病。人畜共患病毒病通过猫,蝙蝠,狗,猴子和猫鼬等动物传播。100%致死,该病毒是致命的,因为它直接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症状可能从恐水症到无法移动。如果症状出现,死亡率几乎是100%。(小时候被狗咬过,打了一个周疫苗,现在都还在瑟瑟发抖)

第三种:天花病毒,已经灭绝了,至于多可怕就不用我说了

要说比艾滋病更可怕的病毒,那还真的不少,要是做一个最可怕病毒排行榜,艾滋病病毒连前三名的进不了。我们来看看那些令人恐怖的病毒。(当然是我主观排名,接受反驳)

第一、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虽然年年都有爆发,但是似乎并不严重。但是流感病毒每年都有不同的变异,让我们很难通过预防针等方式预防。而且流感病毒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传播,非常容易在人群中传播。而且有的变异,杀伤力极大。比如当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总计造成了1900万人在短期内死亡,这种破坏力,是艾滋病病毒无法比的。

第二、埃博拉病毒

前几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发了一次,一次性造成8000人死亡。我的好几个老师都参加援非医疗队去过疫区。

这种病毒我觉得也是比艾滋病病毒恐怖

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感染者的死亡率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患者感染该病毒后会全身多器官衰竭,最后死亡。

生物安全等级四级,比艾滋病病毒还要高一级,级别越高,说明这个病毒越恐怖。

第三、马尔堡病毒

和埃博拉病毒同样致命的病毒,目前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手段,感染后死亡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又叫绿猴病病毒,人和灵长类动物,比如猴子、猩猩都会得。

生物安全等级也是四级。

感染后一周内发病,患者会全身各处流血、高烧、呕吐,一般一周内就死亡。

2004年在非洲爆发了一次,杀死了300人

比较小众,传播没有艾滋病广,但是发病非常猛烈。

除此之外,还有汉坦病毒、sars、禽流感、乙肝病毒,各个都是曾经的大魔王。

不过艾滋病,现在是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大家还是要洁身自好,警惕这种病毒

有。

艾滋病毒(HIV)并不算很可怕的病毒,因为HIV的感染力不强,只能通过血液、性交和母婴途径感染,感染力强大必须通过空气或者接触传播,像流感病毒的感染力就比HIV强多了。其次,HIV的死亡率不高,患病后经过十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死亡,不少病毒感染后立即死亡。

最可怕的病毒要达到 历史 上的天花病毒那样,几乎每个儿童都被感染,感染之后1/3死亡,这种病毒能高效感染和杀死儿童,使得儿童没有机会成人并繁衍后代,控制人口非常有效。消灭了天花是人口爆发的原因之一。

人类 历史 上能达到天花病毒的水平是流感病毒,1918-1919年大流感杀死了5000万到1亿人,使得美国的人均寿命一下子下降了12年。这就使得流感病毒成为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由于流感病毒变异性高,目前的流感疫苗只能管一年,而且一旦出现全球性流感大流行,年度流感疫苗肯定不管用, 历史 上每次全球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数都已百万计,而类似1918年大流感那样的大流行,死者会达到几亿,而且是短短的几个月期间。

凶狠的病毒必是来自动物的病毒,因为变异而能够感染人类,又因为不熟悉人类的身体环境而毒性极大,像禽流感那样,虽然死亡率很高,但无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如果能够人与人之间传播之后,其死亡率又没有那么高了。

目前潜在的凶狠病毒的第一位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的传染力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其死亡率还是极高,只是目前还没有出非洲。

第二位是尼帕病毒,死亡率39%,存活者中超过50%留下严重的脑部损伤,和埃博拉病毒一样也是通过蝙蝠传播的。此外还有马尔堡病毒等。

更多的病毒在野生动物身上,只要人类继续侵入动物领地,动物病毒就会像HIV那样不断地发生突变然后进入人类,形成新的瘟疫。

艾滋病病毒并不会直接致命,致命的是因感染病毒而造成的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因此艾滋病毒相对于许多病毒的直接致死能力来说并不算太可怕,但说它可怕也就是在于它破坏了免疫系统这个与其他病毒非常不同的机制。下面列出世界上仍然存在的一些可能被认为是比艾滋病毒更可怕的致命病毒(可能也没有搜集完整,而诸如天花这类算是灭绝的病毒不在此列)。此外请注意这里只搜集了病毒,不包含致命细菌(诸如炭疽、霍乱、鼠疫等等,其实这些致命病菌也挺可怕的)。

禽流感病毒(死亡率 - 60%)
甲型流感病毒亚型H5N1也称为“禽流感”病毒。致命的H5N1病毒在1997年首次感染人类,因为它已经杀死了60%的感染病人。病毒通过鸟类传播给人类。一些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证实了为什么这种病毒对人类如此致命。该研究表明,该病毒可以引发比H1N1病毒多10倍的炎症蛋白。这些病毒炎性蛋白可以引起严重危及生命的肺炎和人类急性呼吸窘迫。禽流感实际上是一种对鸟类致命的病毒。除呼吸系统并发症外,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和常见的流感样症状也很普遍,该病毒也可导致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Lujo病毒(死亡率 - 80%)

Lujo病毒在2008年赞比亚卢萨卡和南非约翰内斯堡爆发后得名。这两个城市的前两个字母构成了Lujo病毒的名称。 Lujo病毒是一种残忍的病毒,病死率为80%。 2008年爆发致使5人感染,4人死亡。科学家称这种病毒与埃博拉病毒一样致命。据了解,第一次爆发是由于居住在卢萨卡郊区的一名女性造成的。她患严重的发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恶化。已知致命的Lujo病毒会在人类引起病毒性出血热(VHF)。众所周知,这种病毒会引起类似埃博拉病毒的症状,如牙龈和鼻出血。

疱疹B病毒(死亡率 - 80%)

疱疹B病毒是高度有害的,病死率为80%。猕猴疱疹病毒B病毒是一种感染猕猴的单纯性病毒,通过外周神经感染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病毒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如果不治疗会导致神经衰弱或死亡。自1932年发现疱疹B病毒以来,有31例感染病例,其中21例死亡。这种疾病在人类中很罕见,但很容易通过猴子或动物咬伤传播。已经发现(某些地区)约80%至90%的野生恒河猴携带疱疹B病毒。病毒感染的一些重要症状包括呼吸短促,肌肉协调和发烧。

埃博拉病毒(死亡率 - 高达90%)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相当致命的病毒,它引起的病症曾被称为“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病”。 该病毒于1976年首次在扎伊尔的埃博拉河附近被发现。埃博拉病毒病以前被称为埃博拉出血热,是人类的一种严重的致命疾病。该病毒的人类死亡率高达90%,一些苏丹变种的死亡率为53%。该病毒的初始症状类似于常见的病毒性流感,伴有喉咙痛,发烧,肌肉疼痛和头痛。下一阶段的症状可能是呕吐,腹泻,便血,皮疹,肾脏和肝脏损伤。 如果患者不及早接受治疗,可能会致命且危及生命。

马尔堡病毒(死亡率 - 23-90%)
马尔堡病毒是一种致命的传染性病毒,导致马尔堡病毒病,也称为马尔堡出血热。 未经治疗的患者,该病毒的致死率非常高,为23%至90%。在大多数情况下,出血或失血不是死亡的原因,而是由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该病毒首次发现于1967年,当时德国法兰克福和马尔堡实验室同时爆发。31名患者出现出血热症状,导致7人死亡。该疾病的幸存者经历了长时间的眼部问题、听力丧失、肌肉无力,肝炎和许多其他问题。

狂犬病病毒(死亡率 - 100%)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导致人类狂犬病的神经病毒。病毒通过动物的唾液或人的体液传播。 2009年,严重的狂犬病在安哥拉爆发造成93名儿童死亡。每年有近55,000人死于狂犬病。人畜共患病毒病通过猫,蝙蝠,狗,猴子和猫鼬等动物传播。 2010年,狂犬病病毒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造成78人死亡。若患者未接种疫苗,狂犬病毒是非常危险的,症状发展,100%致死。该病毒是致命的,因为它直接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症状可能从恐水症到无法移动。如果症状出现,死亡率几乎是100%。

首先,愿世界上全人类都身体 健康 ,远离疾病。艾滋病就是感染人类比较多,并且很难治疗的疾病,还有比它更可怕的病毒吗?令人感到害怕的是,还真的有,有的病毒比艾滋病病毒更可怕,还有的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危害差不多,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

一、艾滋病毒 是一种使人类免疫系统出现缺陷的病毒,1981年首次在美国发现源自黑猩猩及大猩猩。

感染艾滋病毒后病患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病人常受细菌、病毒等严重感染,主要造成间质性肺炎和急性脑炎。

艾滋病可怕的是在经过治疗后,停止治疗的艾滋病携带者经常重新出现艾滋病毒,病毒比较顽固,不能根除。艾滋病发病后的平均寿命在5.8-8.8年。

艾滋病的潜伏期长,死亡率较高,已经有30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近1200万人死亡。

因为潜伏期长,艾滋病感染者一般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或得知感染后隐瞒病情,造成艾滋病隐形蔓延,这点不好控制。

疫苗情况:2009在泰国进行的医疗试验表明,实验性疫苗可以使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降低,具有一定免疫效果的疫苗。

二、埃博拉病毒 属于纤维病毒科,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毒,致死率较高,最快的24小时内致死。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四级高于艾滋病和SARS的三级,是需要比艾滋病和SARS防护等级更高的病毒。人类感染源于野外死亡的猩猩。

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是2到21天,通常是5到10天发病。

埃博拉病毒主要攻击各器官,使器官变形坏死并慢性分解,产生内出血、脑损伤并死亡。致死率很高,在百分之50%到90%之间,致死原因是中风、心肌梗塞、出血休克、器官衰竭等。

埃博拉最可怕的是传染性高。传染途径:患者的体液直接接触皮肤粘膜等接触传染,密切接触者甚至在同一个房间内睡觉者都可能感染,感染率为大概23%。

疫苗情况:2014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首个埃博拉疫苗通过临床试验、2016年底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研发疫苗可实现高效防护埃博拉病毒、2017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重组埃博拉病毒疫苗”。

埃博拉病毒主要在非洲国家间歇性流行,虽然传染性大,致死率高,但只在局部流行。

三、SARS病毒 ,2003年曾经在中国流行,很多人还有很深的记忆。传染性较高、感染后发病急,有致死性。

SARS是重症急性呼吸性综合症,由冠状病毒引起。经由呼吸道、或者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

症状是发热,头疼,肌肉酸痛,呼吸衰竭

潜伏期1到16天,常见是3到5天。

隔离预防非常重要,流行时医院有专门的发热门诊,出行在机场、火车站等测试体温。

疫苗情况:目前没有疫苗。

四、鼠疫也叫黑死病 ,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经由鼠蚤传播, 历史 上曾经多次大规模流行,欧洲十四世纪流行时大概死亡2500万人、中国解放前也曾流行;病死率比较高,不好控制。

症状主要是寒战、高热、头疼、皮肤淤斑出血、造成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等。

分为肺型和腺型。

传染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染、鼠蚤叮咬、皮肤感染(皮肤有损伤)、消化道感染(吃感染病毒的肉),肺型主要是空气传染。

潜伏期2到8天,发病较快。

疫苗情况:有鼠疫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一次,如果有必要,六个月再接种一次。但疫苗不能100%预防,也有发病可能,发病比未接种者延迟,大概9-12天发病。

这几种病毒都对人类威胁比较大,有的病毒隐形蔓延,有的病毒快速传播,希望医学研究人员能研究出治疗的药物、有效预防的疫苗,让这些病毒不再对人类形成致命的威胁。

幽门螺杆菌啊,那天看见朋友圈有人发说中国人的感染率是百分之八十四,这个病菌感染上以后人说话都是臭的,严重的出气都是臭的,你想一想你是个正常人,别人说话这么臭你不得吐啊。而且更可怕的是会唾液传染,你想一想你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然后你使劲的喝药,治好了出去和周围人一接触又被传染上了,永远治不好,不敢和人说话,怕臭着别人,又担心孩子在学校里因为说话臭没小伙伴,给买益生菌,要早早起来给刷牙漱口想各种办法,真的挺烦人的,只希望你们没有感染上的,不要外面乱吃饭,不和人共用餐具,吃饭最好用公筷,碗洗干净了放消毒柜里!

感谢相邀,世界上比艾滋病病毒厉害可怕的病毒有的是,实际上艾滋病病毒并不算厉害,因为它只是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的免疫能力降低,在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的时候,由于患者免疫力较差,他的免疫系统杀死这些入侵的细菌病毒就比较难,患者就比较得相应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比如李三是艾滋病患者,如果有肺结核杆菌侵入他体内,他就比较容易得肺结核,并且极难治愈,最后可能因肺结核咯血死亡。现在虽没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但是经过治疗,很多艾滋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限遏制。据报道艾滋病疫苗也已研制出来,不久的将来将会疫苗大批量生产。所以艾滋病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生存下来还是大有希望的。

其实在我们人类 历史 上,曾经发现的有很多致病病毒比艾滋病病毒厉害可怕,它们传染性极强,致患者死亡率极高,几乎到了让人谈之色变的地步。比如天花病毒、非典SARS病毒、炭疽病毒、鼠疫病毒等,如果这些病毒大面积流行起来,就可能使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死掉将近一半的人口。如公元1347年,蒙古帝国的钦察大汗率领他的军队围攻黑海的重要港口——卡法,当时部队中流行黑死病,钦察大汗用抛石机把死于黑死病的尸体抛进城内,卡法城内因此瘟疫盛行,城市不攻自破,城市被攻破时,里面已几乎没人生存。稍后,前往卡法贸易的热那亚商船,又把病菌带回欧洲,又开启了欧洲的黑死病时代。这次欧洲爆发黑死病,死亡率大约是40%——50%,个别欧洲国家死亡率更是高达80%。所以说艾滋病病毒相对咱们前面提到的病毒而言,虽然它传染性较强,其本身致死率并不高,不能算最厉害的病毒,也并不令人十分可怕。

说到什么疾病比艾滋病更加恐怖,那应该是这种疾病对于人类的危害超过艾滋病,而不能简单的说疾病带来单个个体患者病情的惨状。我认为在人类 历史 上鼠疫,又名黑死病,这种疾病对于人类的危害应该远超艾滋病。

人类 历史 上有3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导致一个帝国的没落,第二次对欧洲各国造成重创,第三次导致世界范围大流行。下面咱们就来简单说一说。

历史 上关于第一次鼠疫流行的认定是公元6 世纪那一次,这次鼠疫爆发夺去了大致1 亿人左右的生命。这次鼠疫起源于中东,随后流行传染至近东和地中海区域,而且持续时间长达60 年。这次鼠疫夺去大量人类生命,直接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没落。

第二次鼠疫世界大流行主要是在欧洲,是在1347年到1351年期间,当时鼠疫被称作黑死病,大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占整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可以说这是给人类带来巨大恐怖的一次鼠疫大流行。

第三次流行特别广,从19世纪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世界范围内的一次鼠疫大流行。我国云南也不幸成为重灾区。

了解完这些,你是不是也觉得鼠疫比艾滋病更加可怕,危害更大呢?

埃博拉病毒,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各个器官,使之发生变性、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由于体内器官坏死、分解,病人不断地把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多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你有可能把你的肛肠结构从嘴里吐出来。你会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感觉到自己的器官慢慢变成浆糊。这种病无药可医。一般病人在病发后24小时内死亡。

破伤风,实际上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的效果,不是病毒效果。但是真的很坑。作为一个厌氧菌,你要在奇怪的地方不小心弄伤自己,就有可能感染上它,东北人奉行一点小伤不打紧。大部分都死于疏忽大意。突然人就没了。

这种大概只能归结为运气了,毕竟如果你生活在大兴安岭这种地方,医疗保健制度在你看来完全就是空话了。就算他一直死不了,也要经历很多折磨。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病毒对他们来说可怕的程度是不同的。

在我们的物种进化到现代形态之前,人类就一直在与病毒作斗争。对于一些病毒性疾病,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使我们能够阻止感染的广泛传播,并帮助病人康复。

但是随着埃博拉疫情对西非的破坏,我们离战胜病毒的斗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流行的病毒埃博拉病毒杀死了高达90%的感染者,使其成为埃博拉病毒家族中最致命的成员。埃博拉病毒专家,波士顿大学微生物学副教授艾尔克·穆伯格说:“情况不会更糟。”

但是,还有其他一些病毒同样致命,甚至更致命。以下是九种最严重的病毒杀手:

马尔堡病毒

科学家在1967年发现了马尔堡病毒,当时德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了小规模的暴发,这些工作人员接触了从乌干达进口的受感染的猴子。马尔堡病毒类似于埃博拉病毒,两者都可引起出血热,这意味着被感染的人在全身发高烧和出血,可导致休克,器官衰竭和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首次爆发的死亡率为25%,但在1998-2000年的刚果爆发以及2005年的安哥拉爆发中,死亡率均超过80%。

伊波拉病毒

1976年,苏丹和刚果同时爆发了人类的第一起已知的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是通过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或感染的人或动物的组织传播的。

埃博拉病毒雷斯顿是一种毒株,甚至没有使人生病。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对于本迪布吉毒株而言,死亡率高达50%,而苏丹毒株则高达71%。

据世卫组织称,西非疫情始于2014年初,是迄今为止该病最大,最复杂的疫情。

狂犬病

尽管1920年代开始使用的狂犬病宠物疫苗已使这种疾病在发达国家极为罕见,但这种情况在印度和非洲部分地区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专家说:“它破坏了大脑,这是一种非常非常糟糕的疾病。我们有抗狂犬病的疫苗,而且有抗狂犬病的抗体,因此,如果有人被狂犬病咬伤,我们可以治疗这个人。”

但是,如果不接受治疗,狂犬病的死亡率则是100%。

艾滋病

在现代世界,最致命的病毒可能是艾滋病毒。”它仍然是最大的杀手,”阿米什阿达尔加博士说,他是美国传染病学会的传染病医师和发言人。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该疾病首次被确诊以来,估计有3600万人死于艾滋病毒。“阿达尔说,目前传染病对人类的影响最大。

强大的抗病毒药物使人们有可能与艾滋病病毒共存数年。但这种疾病继续破坏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其中95%的新的HIV感染发生。据世卫组织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每20名成年人中就有近1名艾滋病毒呈阳性。

天花

1980,世界卫生大会宣布世界没有天花。但在此之前,人类与天花抗争了几千年,这种疾病杀死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天花感染者。它给幸存者留下了深深的、永久性的伤疤,而且常常失明。

在欧洲以外的人群中死亡率高得多,在人们把病毒带到他们的地区之前,人们很少接触这种病毒。例如, 历史 学家估计90%的美洲土着人死于欧洲探险家引入的天花。仅在20世纪,天花就造成3亿人死亡。

阿达尔贾说:“这对地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不仅是死亡,还有失明,这就是促使从地球上铲除的原因。”

汉坦病毒

流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典型的流感季节,全世界将有多达500,000 人死于这种疾病。但是有时,当出现新的流感病毒株时,会导致大流行,疾病传播更快,死亡率通常更高。

最致命的流感大流行(有时也称为西班牙流感)始于1918年,使世界上多达40%的人口患病,估计造成5000万人死亡。

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最早于1950年代出现在菲律宾和泰国,此后已传播到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在,全球多达40%的人口居住在登革热流行的地区,随着全球变暖,这种疾病以及携带这种疾病的蚊子可能会传播得更远。

据世界卫生组织称,登革热每年使50至1亿人患病。尽管登革热的死亡率低于其他一些病毒,为2.5%,但该病毒可引起埃博拉样疾病,称为登革出血热,如果不加以治疗,该病的死亡率为20%。

轮状病毒

现在有两种疫苗可以保护儿童免受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严重腹泻病的主要原因。该病毒可以通过研究人员所说的粪-口途径迅速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8年,全球有453,000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但是,已接种该疫苗的国家报告轮状病毒住院和死亡人数急剧下降。

② 菲律宾疫情情况如何

菲律宾卫生部2021年5月4日通报,在过去24小时内,该国新增5683例确诊病例,创3月19日以来的最低纪录;新增97例相关死亡病例。截至目前,累计确诊病例1067892例;累计死亡17622例。自疫情暴发以来,拥有1.1亿人口的菲律宾已对1100万人进行了新冠检测。

菲律宾卫生部5月4日通报,在上周测序的744个样本中,新增289例感染首先在英国发现的新冠变异毒株B.1.1.7,380例感染首先在南非发现的B.1.351变异毒株,还有9例首先在菲律宾发现的P3变异毒株病例。

菲律宾卫生部说,这些变异病毒病例是从海外返国的菲律宾人和当地居民的检测样本中发现的。当局吁请民众严格遵守基本防疫措施。

菲律宾应对疫情总协调人感谢中国为菲全国疫苗接种计划提供关键支持

“感谢中国政府克服国内供应紧张困难,向菲慷慨援助新冠疫苗,幷向菲出口疫苗。这批疫苗对菲极其珍贵,为菲顺利实施国家疫苗接种计划提供了关键支持,为助菲渡过难关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时间4月30日,菲律宾全国应对疫情总协调人加尔维兹,在菲律宾工商总会和菲律宾国际商会联合举办的“疫苗峰会”上如是表述。

当天,“疫苗峰会”在线上举行,主题是“疫苗公平分配与安全”。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出席发表主旨讲话。

马尼拉市市长莫雷诺、俄罗斯驻菲律宾大使帕夫洛夫、菲律宾国际商会创会主席蔡聪妙、菲律宾工商总会会长杨辉戈、国际商会秘书长约翰·丹顿、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林育庆等参会幷致辞,菲总统企业事务顾问康习商,世界银行代表以及菲政、商、学及媒体等各界600余人参会。

黄溪连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疫苗是控制疫情的根本手段。中国积极落实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集中资源和力量推进疫苗研发生产,在加快推进国内接种的同时,积极致力于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

以上内容参考央视新闻-菲律宾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683例 累计确诊1067892例

③ 阿巴拉病毒是三什么时候在非洲肆虐的

1、您说的是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最流行的,最受关注的是2014年。
埃博拉病毒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2、病毒分类
已确定埃博拉病毒分4 个亚型,即埃博拉-扎伊尔型(EBO-Zaire)、埃博拉-苏丹型(EBO-Sudan)、埃博拉-莱斯顿型(EBO-R) 和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I)。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特性,EBO-Z和EBO-S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对人类不致病,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对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2009年7月9日,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道,在菲律宾一些农场的猪身上鉴别出一种名为reston的埃博拉病毒(EBO-R)此但与其他类型的埃博拉病毒不同,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对人造成威胁。

a、扎伊尔型
扎伊尔埃博拉毒有高达90%的致死率,在流行地区死亡率1976年为88%、1977年为100%、1994年为59%、1995年为81%、1996年为73%、2001年至2002年为80%,2003年则是90%,2007年平均为83%。

1976年8月26日首次于刚果(金)北边城镇爆发,首位个案纪录为44岁教师Mabalo Lokela,当时他的高烧被诊断为疑似疟疾感染,并且接受奎宁注射治疗,这位病人每日回医院就诊观察,一周后却恶化为无法控制的呕吐,带血腹泻、头痛、晕眩伴随呼吸困难,并开始自口、鼻、直肠等多处开始出血,于9月18日过世,病程仅约2周。
不久之后,更多病患带着相似的症状就医,包括发烧、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疲倦、恶心、晕眩等。这些常发展成带血腹泻、严重呕吐和多发性出血,初期传染可能肇因于重复使用用过却未消毒之针筒,后续传染主要则是照顾病患时,在没有适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受到病毒侵袭或传统埋葬前置作业的清洗过程。

b、苏丹型
苏丹埃博拉病毒在1976年首次在苏丹棉花厂工人身上被发现。研究人员指出,这名工人应该是在工厂中或附近接触到到带原生物宿主,但在检测过工厂附近的动物及昆虫后仍一无所获,带原宿主至今仍是未知。第二个病例是一位住在苏丹的夜店负责人,当地医院用尽所有的方法治疗他都没有效果,最后还是宣告不治。医护人员在治疗时并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导致病毒传遍医院发生大爆发。最近的爆发发生于2004年5月。2004年5月,苏丹Yambio县回报20个病例,并有五人死亡。疾病管制局在几天后确认这些病例为苏丹埃博拉,邻近国家例如乌干达、刚果皆增加边界的守卫,以控制疫情。1976年苏丹埃博拉的平均死亡率为53%,1979年为68%,2000年至2001年间为53%,平均死亡率为53.76%。

c、雷斯顿型
1989年11月首次在由菲律宾进口至美国维珍尼亚州雷斯顿的食蟹猴(Macacaascicularis)身上发现。此一病毒对猴子有很高的致死率,但对人类并没有致命性。1990年2月,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雷斯顿、德州及菲律宾爆发。1992年及1996年,更多病例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和德州发现。所有感染的猴只出现与猿猴出血热类似的症状。在这两次爆发中,没有任何人类受到感染。

d、科特迪瓦型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这个品种首先在科特迪瓦的塔伊国家公园中被发现。在1994年11月1日,二只黑猩猩尸体在森林里被发现。检验人员发现在心脏中的血液是棕色的且已液化(通常尸体中的血液在死亡十几小时之后就应该完全凝固),内脏外观并没有明显痕迹,肺中充满血液。从黑猩猩身上采取到的组织显示,此病毒与苏丹埃博拉及1976年爆发的扎伊尔埃博拉十分相似。 1994年后,更多死亡的黑猩猩被发现,科学家用许多方法对病毒进行检测。感染的来源被认为是一只被黑猩猩捕食且带有病毒的疣猴。
执行尸体检验的其中一位科学家感染了病毒。她出现了类似登革热的症状并在一星期后被送到瑞士治疗。两个星期后出院,在感染病毒之后的第六个星期完全康复。[4]

c、变异新型
美国国家传染病和过敏病研究所的美国科学家彼得博士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埃博拉病毒发生了变异,变得比之前更容易传播而引起的感染。
3、传播途径

敏感细胞
绿猴肾细胞(Vero)、地鼠肾细胞(BHK)、人胚肺纤维母细胞等均可用培养EBoV。病毒感染细胞后7h,培养物中可检测到病毒RNA,18h达高峰,48h后可见到细胞病变。7~8天后细胞变圆、皱缩,染色后可见细胞内病毒包含体。

传播方法
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出现高热,6~9天死亡。发病后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豚鼠、仓鼠、乳鼠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鼻内途径接种均可引起感染。成年小鼠和鸡胚不敏感。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4]
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
虽然猴子间的空气传染在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透过空气传播病毒。美茵嘉护士是空气传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她是如何接触到病毒。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为医院的环境,糟糕的公共卫生、随处弃置的针头、缺乏负压病房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因为较好的设备及卫生,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由于缺乏适当的医疗设备和卫生训练,疫情的大规模流行往往发生在那些没有现代化医院和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的贫困地区。许多感染源存在的地区正好具有这些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控制疾病的仅有措施是:禁止共享针头,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也不能重复使用针头;隔离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照严格的规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所有医护人员和访问工作者都应当严格执行这些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10月6日发布公报说,埃博拉病毒不通过空气传播,并且未有证据显示病毒出现变异。因此一些关于埃博拉病毒可能会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臆测。世卫组织强调说,研究显示此前所有埃博拉病例都由直接接触出现症状的患者所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与患者体液直接密切接触,其中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呕吐物感染性最强,在患者的乳汁、尿液、精液中也能发现病毒,唾液与眼泪有一定的传染风险,不过在患者汗液样本中从未检测出完整的活体病毒
4、主要分布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为止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局限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但已从开始的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扩展到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利比亚、加蓬、尼日尔爾利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非洲以外地区偶有病例报道,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室意外感染,未发现有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埃博拉病毒仅在个别国家、地区间歇性流行,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流行区感染,异地发病:到目前为止,美国、英国、瑞士报道过输入病例,均为流行区旅行,参与诊治病人或参与调查研究人员。没有流行。

④ 菲律宾南部发生枪击事件,导致多少人伤亡

根据有关媒体的报道。在8月29日,菲律宾南部哥打巴托省发生了一起枪击事件。此次事件已经造成了当地至少八人死亡,还有一人受伤。根据现场的目击者表述我们了解到枪击事件发生于哥打巴托省的卡巴坎镇。现场目击者表示,他们在高速公路旁休息的时候有一群骑着摩托车的持枪者,飞驰而来,并且向受害者们开枪。

目前在此事件中死亡的人当地的警方已经确认了他们的身份。还有一名伤者的伤势十分严重,有关医院已经将其接受治疗。根据当地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表示此次的事件是因为仇杀事件引发了的枪击事件。

菲律宾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他们国家的北边和巴士海峡和中国的台湾省隔海相望。他们国家群岛多以山地为主,占他们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他们国家还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就占有21座。菲律宾属于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的气温都能达到27℃左右。他们那边的台风很多,因此菲律宾境内的野生植物和动物也有很多,他们的矿产资源也十分的丰富。

⑤ 说明文《你不知道的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Ebola)病毒名,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埃博拉病毒的名称出自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该地区靠近1976年Nhoy Mushola记载的在扎伊尔的Yambuku和苏丹西部的Nzara第一次爆发的地方。在这次爆发中,共有602个感染案例,有397人死亡。其中扎伊尔284例感染,有151例死亡;苏丹有284例感染,151例死亡。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纳米,但长度可达1400纳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长度则接近1000纳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病毒主要通过体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埃博拉共有4种亚型。两种分别命名为EBO-Z(Ebola-Zaire,埃博拉-扎伊尔)和EBO-S(Ebola-Sudan,埃博拉-苏丹)在1976年被确认。相对于扎伊尔亚型的90%的死亡率,在苏丹爆发的埃博拉亚型的死亡率较低,约为50%。1990年,相似的病毒在从菲律宾进口到Reston,Virginia的猴子中发现。这种病毒被命名为Ebola-Reston。
更进一步的爆发发生在刚果扎伊尔(1995年和2003年),加蓬(1994年,1995年和1996年)以及在乌干达(2000年)。1994年在科特迪瓦人体个别案例上发现一些病毒的变种。
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达88%。
此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此地接近首次爆发的部落,刚果民主共合国仍是最近四次爆发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二〇〇九年七月九日,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说,他们在菲律宾一些农场的猪身上鉴别出一种名为reston的埃博拉病毒此但与其他类型的埃博拉病毒不同,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对人造成威胁。
[编辑本段]埃博拉发热
在人类之间,病毒通过与受感染的人的体液,例如血液的直接接触传播。埃博拉发热的潜伏期从两天到三个星期不等。症状也不相同。但是当发病时通常有突然而明显的高烧、虚脱、关节痛、腹部疼痛和头痛的症状。这些症状进一步发展为呕吐、腹泻、结膜炎、器官损坏(特别是肝和肾),蛋白尿、以及内外出血,通常通过肠胃道。在6-10天内,病人就会死亡或者康复。
目前没有有效的特效疗法,也没有埃博拉病毒的疫苗
[编辑本段]病毒简介
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已造成10次具有规模的暴发流行。埃博拉病毒首次暴发就夺走了近300人的生命,2003年又在刚果(金)让100多人命丧黄泉,2004年5月下旬苏丹南部疫情再发,已有4人死亡,同时俄罗斯一实验室女科学家因针刺感染而丧命,这一病毒杀手已引起WHO的高度重视。
EBOV属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其分子量为4.2?06,根据病毒抗原不同分为4个亚型,即埃博拉-扎伊尔、埃博拉-苏丹、埃博拉-莱斯顿及埃博拉-科特。不同亚型EBOV的毒力不同,扎伊尔亚型毒力最强,引起人类感染且病死率最高,苏丹亚型次之,莱斯顿亚型仅在非人类灵长类中引起发病和死亡,尚未见引起人类致病的报告。
EBOV可以通过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精液及各种器官迅速传播,感染潜伏期约为2-21天,感染者最初的症状是突然发热、头痛和肌肉痛,继之出现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最后体内外大出血,根据不同病毒亚型,病死率最高可达90%。
快速灵敏准确地诊断EBHF是防治关键。由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相当低,其诊断价值远不如抗原或核酸检测高。为此,Towner等采用EBOV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方法,测定了急性期病人的EBOV和病毒载量,快速诊断为苏丹埃博拉病毒,敏感性较高。同时发现病毒载量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死亡病例RNA的复制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病例。研究者还指出,监测EBOV亚型至关重要。
目前EBHF尚无有效疗法,主要采用支持治疗,要特别注意维持循环血容量,监测血压,吸氧等。最近美国科学家用1种抗血凝蛋白质对感染EBOV的猕猴进行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对人体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验证。EBOV疫苗尚处于实验阶段,在灵长类动物已显示效力,世界上首次人体EBOV疫苗试验最近在美国进行。
世界上六种神秘病毒最致命 埃博拉病毒位列第一
据英国《焦点》月刊2月号发表文章《几种最可怕的病毒》:
1、埃博拉病毒。1976年在非洲中部出现,埃博拉病毒能使人体内脏破碎,感染者每个毛孔都会往外渗血。高达90%的被感染者死亡。
2、拉沙热病毒。医生们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注意到该病毒。一旦染上这种病毒,人的内脏会大出血。每7个感染者中有1人死亡。
3、马尔堡病毒。这是又一种致命性病毒。25%的感染者死亡。
4、西尼罗河病毒。病初起时像是得了流感,之后可能出现脑膜炎、其它脑疾病和阵发性疾病。有1/10的感染者终身无法痊愈。
5、登革热病毒。这是热带地区的一种地方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50%的感染者死亡。
6、马秋波病毒。该病毒由老鼠携带。染病初期表现为发烧,然后鼻子和牙龈开始出血,胃肠内出血,30%的感染者死亡。英国杂志排出世界最致命6种病毒埃博拉居首位。
[编辑本段]病毒特征
“埃博拉”病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这与艾滋病相似。但艾滋病患者一般尚可活上相当长的一段日子,而一旦染上埃博拉病,在经过病毒潜伏期后,先出现高烧、头痛、呕吐等症状,然后病人在备受几天腹泻和眼睛、耳朵、鼻子出血的折磨后,痛苦地死去,前后往往不到一星期。患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在扎伊尔埃博拉河附近一个名叫扬博科的小村庄首次发现的,并由此得名。那一年,“埃博拉”病在扎伊尔的55个村庄及其邻国苏丹、埃塞俄比亚流行,造成近千人的死亡。
埃博拉病毒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煞费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储主,目前认为果蝠是储存宿主的可能候选。因为埃博拉病毒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剂,也同时被视为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这是一种致命的流血热(hemorrhagic fever)传染病,目前无法医治,会感染包括人类、猴子及黑猩猩在内的灵长类动物。人类患者半数以上在两星期内七孔流血而死。有人比喻说,把爱滋病HIV病毒一年所起的作用浓缩在一星期里,那就是艾博拉病毒的威力。
艾博拉病毒通过体液传播,粘液、唾液或血液都是媒介,甚至握一握手就会传染。传染病专家除了进行检疫,也集中力量寻找首个病患者(index case),一方面便于追查可能被传染者,另一方面希望能找出病原体到底来自何处。
艾博拉病毒相信是寄生在一种当地动物或昆虫身上,可是目前还无法确认寄主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的玛丁尼兹医生(Lindsey Martinez)说:没人知道艾博拉病毒在病疫爆发之间藏身何处、什么因素促使它活跃起来?
追查首宗病例是检疫的重要工作。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终于发现36岁的阿薇蒂(Esther Awete)是乌干达的首个艾博拉患者。她生病发烧5天后就死了。以当地习俗,遗体停放在住家两天,等待亲友一起参加葬礼。葬礼上,死者亲属清洗遗体,然后把她葬在离住家不到10公尺的地方。
仪式结束后,亲友们同在一个大水盆洗手,象征亲密团结。大家却不知道,阿薇蒂的遗体带有艾博拉病毒,简直就如一枚计时炸弹一样。接着,与她同住的母亲、3个姐妹、她9个月大的女儿,以及3个亲戚相继死亡。家中唯一生还者是阿薇蒂8岁的儿子,他当天没有参加葬礼。
病毒也在乌干达北部地区的古鲁镇附近蔓延。当地政府在确定是艾博拉之后,立即禁止传统葬礼,所有尸体都由政府处理与埋葬,以避免传染。
经过化验,专家发现病因是一种称为“苏丹艾博拉”(Ebola Sudan)的病毒。目前已知的人类艾博拉病毒有3种,都以疫区国家为名,分别是“苏丹艾博拉”、“扎伊尔艾博拉”、“科特迪瓦艾博拉”。
“苏丹艾博拉”1976年及1979年曾两次出现苏丹南部,死亡率约65%,是致命率较低的一种。1995年在扎伊尔出现的“扎伊尔艾博拉”,死亡率高达81%,那一次共死了315人。
这是乌干达首次发生艾博拉,而且古鲁镇附近的人不像其它国家疫区居民一样常吃野生动物。过去几次艾博拉病疫,专家怀疑居民吃下带病毒的野生动物所造成。由于病原来自苏丹,有人猜测,或许是以苏丹为基地的乌干达叛军无意间把病毒带过来。
不寻常的传染病例越来越多,而且不仅发生在卫生水平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今年4月号的《新英格兰医学学报》同时刊登4篇关于传染病的报告,包括意大利因玉米中listeria菌造成的感染,马来西亚因猪只传染的脑炎,美国亚特兰大糖尿病男童因吃受感染食物而进行两次肠手术等案例。
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居民大量涌向城镇,居住在缺乏卫生条件的环境中,形成传染病温床。另一方面,海运及航空交通带来全球人口及产品流通,病原体传染的范围因此扩大。
1989年、1990年、1996年,美国检疫单位曾发现从菲律宾入口的猴子身上,带有专门感染猴子的Reston艾博拉病毒。4名检疫人员因接触而体内产生抗体,幸亏没发病。类似猴子艾博拉病毒也在意大利与菲律宾发现。
曾在非洲参加救治艾博拉的玛丁尼兹医生说:“人类不断开发,不断侵入过去毫无人烟的地区,肯定会接触一些从没碰过的昆虫动物,一些隐藏着的病菌病毒正等待机会对付我们。”
“艾博拉”原是刚果一条河流,1976年首宗艾博拉病例在那里出现,从此它成为这致命传染病的代号。
病人感染病毒后4天,会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发烧、头痛、喉咙痛、肌肉疼痛等。接着是呕吐及肛门出血,然后鼻腔、牙龈、眼睛、皮肤也出血。这时病毒也开始破坏内部器官,病人因内出血而吐血。50%至90%病人在两星期内因失血过多造成休克而死。
病毒可能潜伏在患者体内两星期,这期间没有感染性。当感冒症状出现时会通过体液感染。出血时期及死后一段时间,病毒感染性极强,非常危险。
一直以来,研究人员只知道在感染初期,病毒在血管中产生大量糖性蛋白质(glycoprotein),却不知道它如何造成大量出血。
两三年前,密歇根大学的病毒学家奈贝尔(Gary Nabel)才发现,原来这种糖性蛋白质会黏附在称为neutrophil的白血球上。这种白血球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前线防卫,负责吞食及消灭入侵的细菌或病毒,并向免疫系统发出警报,动员白血球B细胞制造抗体,以及T细胞对付已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研究者猜测,艾博拉的糖性蛋白质把neutrophil包住,使它无法作用,病毒就能如入无人之境,攻击血管壁细胞,使血管壁弱化甚至破洞。病人因大量出血,血压太低,循环系统无法把血液送到重要器官去,病人因休克而死。
英国专家解释了出现“活死人 ”现象的部分原因。这些专家在研究一种自然疾病——埃博拉病毒热时,发现了“活死人”现象的奥秘。他们称,“活死人”现象就是一种由这一病毒引起的疾病。
埃博拉是一大批神秘而格外危险的非洲出血病毒之一。人们有理由恐惧埃博拉。在躲开可能的攻击后,除了骨头和骨骼的肌肉外,埃博拉病毒对人体任何其他组织后器官都一视同仁地加以侵蚀,像一场公平的游戏。首当其冲的是血细胞。当病毒将自身复制到血细胞中,血细胞便开始死亡并凝结在一起。凝块阻塞血管,切断全身的血液供应;感染的器官开始出现死片。病毒蛋白质以特有的凶残攻击胶原,这是固定器官的连接组织中的主要蛋白质。当胶原变成浆状物,器官表面开始出现孔洞,包括皮肤,血从孔洞倾泻而出。皮肤下面出现血斑,液化的死皮在表面形成水疱。在这个阶段所有的孔窍都会渗血,同时皮肤和肌肉的表面隔膜开始炸裂。在身体内部,心脏开始渗血,并将渗入它周围的空腔。肝脏肿大,开裂,然后开始化脓腐烂;肾脏失灵,塞满了死细胞和血块。死的、凝结的血细胞比比皆是,包括大脑,妨碍了供氧,最终导致痴呆和大规模的癫痫发作。崩溃的血管和肠子不再固定在一起,而是像流水一样涌入体腔。虽然在体液中漂浮,但组织自身是脱水的,无法执行其功能,于是病人开始死亡。这稀奇古怪的过程一直持续到病毒成指数地繁殖,毁坏内脏使之完全失去作用直至宿主死亡为止。像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这样液体,每一滴都充满了上百万的病毒。在其成员密集的社区,这些有毒液体的扩散为病毒从一个宿主跳向另一个宿主搭起了桥梁。
埃博拉病毒与造成艾滋病的HIV病毒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它的“杀人”速度却比艾滋病毒快得多。一开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一般的感冒患者没什么两样。病人只感到发热、头痛、喉咙痛、胸闷。但是仅仅几小时后,病人就会开始全身出汗,胸痛、皮疹、出血、腹泻、呕吐、肌肉和关节酸痛等,半数病人于发病后第5天出皮疹,大多数则在第5至7天七窍流血不止。出血者占71%。最严重的是皮肤粘膜、鼻、齿龈、内脏均出血,粪便呈黑色,出血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再过一天,病人将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就连睁开眼都会感到疼痛,脑袋像是要爆炸。即使在这个时候,医生仍无法确定患者得了什么病。直到几天后,病人开始体内外大出血,连眼睛和耳朵也流血不止,医生才敢确定病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不过,到这个时候一切都太迟了。一位传染病专家曾这样描述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病死的恐怖景象:“ 病人体内外大出血,由于体内器官坏死、分解,他还不断地把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我觉得就像看着一个大活人慢慢地在我面前不断溶化,直到崩溃而死。”正在乌干达执行埃博拉病控制使命的美国传染病专家海曼作出这样的描述:“埃博拉患者住的病房里到处都是鲜血,被褥上、地板上、墙壁上;他们吐血、便血……埃博拉是人类迄今未能征服的致命杀手,是世界医学界面对的一道难以解读的“哥德巴赫猜想”。
埃博拉病毒的解析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丝状病毒,通常看起来像一根精心制作的构杖。病毒由一串RNA成辫状编结的七个蛋白质组成。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为什么这些蛋白会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它们的一部分功能似乎是一直宿主的免疫系统,但它到底如何发挥作用至今没有弄清楚。埃博拉热病爆发的相对短暂和相对自足的另一个原因是病毒绝对致命的力量。它很容易快速毁灭它的宿主——大约在五天以内,所以它很少有机会跳到另一个新宿主身上。除了极罕见的情况,它的传播是依靠直接的体液交换来进行的,最终缺乏机会找到传播的桥梁。同时,埃博拉病毒是低能的,因为它过于稳定,极少变异。有些病毒——如流感病毒以及HIV,以某种方式进化,可以帮助它们克服障碍存活下来。它们变异非常快,这便增加它们适应新宿主的机会。埃博拉没有走这条路。1996年CDC发表的一份对埃博拉基因的分析,揭示在扎伊尔1976年和1995年两次的热病爆发的病毒事实上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基因改变只有1.6%。这给治疗和预防它的传播带来了希望。
研究证实,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实验室检查常见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严重减少和转氨酶升高(AST>ALT),有时血淀粉酶也增高。诊断可用EL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出现IgM抗体提示近期感染);用ELISA检测血液、血清或组织匀浆中的抗原;用IFA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细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过细胞培养或豚鼠接种分离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有时可在肝切片中观察到病毒。用IFA检测抗体常导致误判,特别是在进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学调查时。实验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险性,应该只在有防护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和社区感染的地方开展( 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埃博拉病毒粒子的直径为80纳米,长度为970纳米,属丝状病毒科。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扎伊尔、科特迪瓦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第4个埃博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灵长目动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文献报导有极少数人感染此病毒,临床上无症状。1976年在苏丹流行时,病死率为53.2%;在扎伊尔,高达88.8%。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 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性,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照顾病人的医生护士或家庭成员,和病人密切接触后可被感染。有时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苏丹流行时,与病人同室接触和睡觉者的感染率为23%,护理病人者为81%。医院内实验人员感染和发病也有好几起。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性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
虽然埃博拉病毒目前仅在个别国家、地区间歇性流行,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传染病的历史上,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开始时往往是个别散发,以后演变成局部地区流行,进而变成广泛流行。副霍乱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1905年在埃及发生第一例,1937至196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局部流行,而1960年后迅速波及五大洲。埃博拉病毒会不会像副霍乱那样在不久的将来波及五大洲?现在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除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

⑥ 一年前,菲律宾空姐酒店离奇死亡,体内测出11人DNA,结果如何

后来经过法医的鉴定,认定这位女子的死亡原因是腹部主动脉瘤,所以说法医认为女子的死亡和这些男子没有任何的关系,这些男子只是进行了几天的羁押之后就被放了出来,他们光明正大的走出了警局。

⑦ 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

菲律宾南部的50人政治大屠杀,遇害者大多数是女性,触犯了穆斯林家族斗争不杀妇幼的规则,外界担心受害一方可能进行报复,演变为更大规模的家族杀戮。

菲律宾明年举行全国大选,23日上午,马吉丹奥省(Maguindanao)布鲁安市(Buluan)副市长满古达达图(Toto Mangudadatu)派妻子、2名妹妹、2名女性律师,以及数十名记者(包括女记者),代他办理省长参选登记。

不料在途中遭一支约百人的私人武装部队拦截绑走,所有人几乎全被虐杀,尸体被草草掩埋在附近荒山。

有目击者见到,同样打算角逐省长的拿督恩赛市(Datu Unsay)市长小安帕端(Andal Ampatuan Jr.),赫然现身在这支武装部队当中。小安帕端是马吉丹奥省现任省长老安帕端(Andal Ampatuan)的儿子,老安帕端已经连任3届。

安帕端家族和满古达达图家族都是民答那峨岛的传统地方政治势力,老安帕端和老满古达达图在1986年独裁者马可仕倒台时,分别被接任的总统艾奎诺夫人(Corazon Aquino)指派为两座城市的代理市长,两家关系良好。

老满古达达图在临终时,还把子女托付给老安帕端照顾。然而,权力的争夺使得两个家族反目成仇。

在菲律宾,穆斯林家族发生武装冲突时,根据不成文的条规,攻击行为可以殃及女性,但不可以是直接针对女性,也因此穆斯林女性多能办理男性不便处理的事务,如深入对方阵营谈判或为冲突死者收尸等。而日前发生的大屠杀,受害女性显然受到了直接的攻击。

在事件中失去妻子和两名妹妹的满古达达图说,他在表态参选省长之后即接到死亡威胁,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清一色叫家族中的女性成员代他登记参选,不料现在证明这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安帕端家族控制着马吉丹奥省和民答那峨岛穆斯林自治区,这两地的地方官员与民意代表近半数是他们的家族成员,但满古达达图家族也有人在邻省苏丹古达拉(Sultan Kudarat)担任省长、众议员,在穆斯林自治区同样有家族成员担任要职。

虽然还没有充分直接的证据显示事件是安帕端家族所为,即使满古达达图口中声称会交给法律途径解决,但观察家担心,一场激烈的武装冲突可能正在酝酿,尤其这两个家族都各有为数百人以上的私人武装部队。

⑧ 如何看待埃博拉屠戮人类的方式,杀人于无形中,像极了“化骨绵掌”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部分人的目光都积聚在新冠疫情上,关注着该疫情的发展情况。只有少数人知道,在去年6月份埃博拉病毒又开始在刚果肆虐。直到8月份,世界卫生组织今日宣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疫情结束。该病毒导致130人感染,55人死亡。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患者死亡时溅出的血水更是为传染提供了便利,使该病毒大面积扩散。但由于其极高的致死率,该病毒往往来不及进行大面积的传播,这也许是唯一的好消息吧!

⑨ “天鹅”入侵菲律宾,至少20人死亡,发生了什么

众所周知,菲律宾有“绑架之都”、“博彩之城”的称号,如今到来的“天鹅”,使得当地至少20人死亡。

绑架之都:

众多去菲律宾的打工的国人,都在此地被绑架。当地人因为某国的介入,使得民间枪支要高于官方,甚至有些警方也有这“兼职”。如此这般,成了民国的样子,不乱才有鬼!

甚至,台风还能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从而使其落在表面吸引鱼饵,进而吸引鱼群在水面捕食,这也使得渔获量得以提高。

⑩ 什么是埃维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
(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埃博拉病毒的名称出自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

埃博拉病毒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与马尔堡病毒类似。它是在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附近爆发该病后给予命名的。该地区靠近1976年Nhoy Mushola记载的在扎伊尔的Yambuku和苏丹西部的Nzara第一次爆发的地方。在这次爆发中,共有602个感染案例,有397人死亡。其中扎伊尔284例感染,有151例死亡;苏丹有284例感染,151例死亡。

埃博拉共有4种亚型。两种分别命名为EBO-Z(Ebola-Zaire,埃博拉-扎伊尔)和EBO-S(Ebola-Sudan,埃博拉-苏丹)在1976年被确认。相对于扎伊尔亚型的90%的死亡率,在苏丹爆发的埃博拉亚型的死亡率较低,约为50%。1990年,相似的病毒在从菲律宾进口到Reston,Virginia的猴子中发现。这种病毒被命名为Ebola-Reston。

更进一步的爆发发生在刚果扎伊尔(1995年和2003年),加蓬(1994年,1995年和1996年)以及在乌干达(2000年)。1994年在科特迪瓦人体个别案例上发现一些病毒的变种。

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达2/3。

埃博拉发热

在人类之间,病毒通过与受感染的人的体液,例如血液的直接接触传播。埃博拉发热的潜伏期从两天到三个星期不等。症状也不相同。但是当发病时通常有突然而明显的高烧、虚脱、关节痛、腹部疼痛和头痛的症状。这些症状进一步发展为呕吐、腹泻、结膜炎、器官损坏(特别是肝和肾),蛋白尿、以及内外出血,通常通过肠胃道。在6-10天内,病人就会或者死亡或者康复。

目前没有有效的特效疗法,也没有埃博拉病毒的疫苗。

大自然的神秘杀手----埃博拉病毒(EBV)

埃博拉病毒(EB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已造成10次具有规模的暴发流行。埃博拉病毒首次暴发就夺走了近300人的生命,2003年又在刚果(金)让100多人命丧黄泉,2004年5月下旬苏丹南部疫情再发,已有4人死亡,同时俄罗斯一实验室女科学家因针刺感染而丧命,这一病毒杀手已引起WHO的高度重视。

EBV属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其分子量为4.2?06,根据病毒抗原不同分为4个亚型,即埃博拉-扎伊尔、埃博拉-苏丹、埃博拉-莱斯顿及埃博拉-科特。不同亚型EBV的毒力不同,扎伊尔亚型毒力最强,引起人类感染且病死率最高,苏丹亚型次之,莱斯顿亚型仅在非人类灵长类中引起发病和死亡,尚未见引起人类致病的报告。

EBV可以通过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精液及各种器官迅速传播,感染潜伏期约为2-21天,感染者最初的症状是突然发热、头痛和肌肉痛,继之出现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最后体内外大出血,病死率高达90%。

快速灵敏准确地诊断EBHF是防治关键。由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相当低,其诊断价值远不如抗原或核酸检测高。为此,Towner等采用EBV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方法,测定了急性期病人的EBV和病毒载量,快速诊断为苏丹埃博拉病毒,敏感性较高。同时发现病毒载量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死亡病例RNA的复制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病例。研究者还指出,监测EBV亚型至关重要。

目前EBHF尚无有效疗法,主要采用支持治疗,要特别注意维持循环血容量,监测血压,吸氧等。最近美国科学家用1种抗血凝蛋白质对感染EBV的猕猴进行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对人体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验证。EBV疫苗尚处于实验阶段,在灵长类动物已显示效力,世界上首次人体EBV疫苗试验最近在美国进行。

世界上六种神秘病毒最致命 埃博拉病毒位列第一

阅读全文

与菲律宾病毒杀了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1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4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5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