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韦奕的人物经历
韦奕,1999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6岁开始学习国际象棋,2年后,便在全国“李成智”杯中崭露头角,荣获8岁组第6名。4年后,他先后荣获第十六届“棋童杯”国际象棋大赛芹戚敬男子10岁组冠军和捷克第四届世界学校国际象棋团体锦标赛10岁组冠军。2010年,他又一举拿下亚洲青年赛12岁组、全国少年精英赛(12、14、16)岁组、世界青少年锦标赛12岁组别三个冠军,2011年全国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全国甲级联赛个人快棋赛青少年组冠军。2011年被江苏省天一中学少年班录取。
2010年,对于韦奕来说,一举拿下三个大赛的冠军,可谓是顺风顺水,但是在第十八届李仔团成智杯全国少年国际象棋大赛上,韦奕却失利,屈居亚军。而这也是他与李成智杯冠军头衔的第3次擦肩而过,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2012年嫌慎在俄罗斯莫斯科进行的第11届俄航杯国际象棋公开赛上,13岁的韦奕发挥出色,相继战胜两名男子特级大师和两名男子国际大师,成功收获一个男子国际大师序分。同年,在亚洲锦标赛上,韦奕收获20局的序分,在13岁生日前晋升国际大师。
2012年在世界青年国际象棋锦标赛上,韦奕以11轮积8.5分列第11名,获得第一个特级大师序分。在同年举行的第二届印尼国际象棋公开赛上,他夺得了第二个特级大师序分。2013年在冰岛雷克雅未克国际象棋公开赛上,韦奕与丁立人同积7.5分,分列第六和第八名,韦奕提前拿到自己的最后一个特级大师序分。这也意味着韦奕在13岁8个月25天时晋升男子特级大师,不但成为当时世界最年轻的男子特级大师,同时也将打破中国棋手晋升男子特级大师的最小年龄纪录。此前的纪录由名将卜祥志保持,他在1999年,13岁10个月零13天时晋升男子特级大师,创造了中国晋升男子特级大师的最小年龄纪录。
2013年8月在国际象棋世界杯赛上,韦奕第1轮力克俄罗斯新星内波姆尼亚奇,第2轮战胜拉脱维亚头号棋手希洛夫,进入32强,第3轮逼平马梅季亚洛夫,但在加赛快棋中失利,表现分达到2700分,引起世界棋坛高度关注。
2013年11月在国际棋联公布的国际等级分排名榜上,韦奕的等级分达到2604分,超过2600分。韦奕以14岁4个月又30天的年龄打破此前由菲律宾棋手苏伟利保持的世界最年轻2600分棋手记录,苏伟利于2008年10月超过2600分,当时他的年龄14岁11个月又22天。
韦奕的偶像是国际象棋世界排名第一的挪威“国象神童”芒努斯·卡尔森。
2015年9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国际象棋男子世界杯比赛中,年仅16岁的韦奕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打进国象男子世界杯8强的中国棋手。
Ⅱ 世界十大岛是哪十大
世界十大岛是:格陵兰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加里曼丹岛、马达加斯加、巴芬岛、苏门答腊岛、本州岛、维多利亚岛、大不列颠岛、埃尔斯米尔岛。
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面积2166086平方千米,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公里,最宽处约有1290公里。海岸线全长三万五千多公里。为丹麦领土。全岛五分之四在北极圈内,84%的面积为厚冰所覆盖。冰盖平均厚2300米,中部最厚达3400米。气候严寒。人口约5万,90%为原居民因纽特人,多居住在南半部。以渔猎为生。
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面积为78.5万平方千米。位于西太平洋的赤道南侧,西与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毗邻,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相望 。新那济亚岛为两个国家共有,在东经141°以东及新不列颠、新爱尔兰等岛屿为独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141°以西及沿海哗激岛屿为印度尼西亚的一省,称伊里安查亚。全岛两部分接触极少,两国于1979年签订的边境条约,禁止人民到边境地区居住。
加里曼丹岛:也译作婆罗洲(Borneo),是世界第三大岛。位于东南亚马来群岛中部,西为苏门答腊岛,东为苏拉威西岛,南为爪哇海、爪哇岛,北为南海。面积为743330平方千米。人口1230.5万(1990年)。加里曼丹岛为三个国家共有。北部为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和沙巴两州,两州之间为文莱。南部为印度尼西亚的北、东、南、中、西加里曼丹五省。历史悠久,中国史籍称为“婆利”、“勃泥”、“渤泥”、“婆罗”等。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也称伊里安携茄)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岛,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两者最短距离为386公里。面积为58.7万平方千米。马达加斯加岛是向西倾斜且多山的陆块。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全境最宽处达576公里。海岸线总长3991公里。是南回归线穿过印度洋的最大岛。
巴芬岛:是加拿大第一大岛,世界第五大岛,面积为50.7万平方千米。巴芬岛是加拿大北极群岛的组成部分,其东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格陵兰岛相辩芦察对。巴芬岛上的山脉均高于8000英尺(2440米),山脊纵贯岛的东部,上覆有冰川。岛中西部福克斯湾沿岸为低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冷凉,自然景观为极地苔原。生活在岛上的爱斯基摩人以靠在海上捕鱼和在雪地里打猎为生。
苏门答腊岛:是世界第六大岛,印度尼西亚第三大岛屿,在印度尼西亚仅次于新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岛(婆罗洲),是大巽他群岛岛屿之一,苏门答腊岛的面积为43.4万平方千米,包括属岛约47.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4。其经济地位仅次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古名为suvara dvīpa(梵文:“金岛”),在中国文献中也称为“金洲”,马来语称为Pulaw Emas(金洲),因为自古以来苏门答腊山区出产黄金。16世纪时苏门答腊曾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险家远赴此地寻金。其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海和爪哇岛,东南与爪哇岛遥接。
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一个岛,位于日本列岛的中部,北端与北海道岛隔津轻海峡相望,向南隔濑户内海与四国岛相对,向西南与九州岛隔关门海峡和丰后水道。本州岛是世界上第七大岛,总面积为23万平方千米。本州岛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全长约1300公里,宽度在50至230公里之间,其,占日本总面积的60%,海岸线全长5,450公里。本州岛是火山岛,岛上讫今仍有活跃火山,地震频繁。本州岛最高点是活火山富士山,高3,776米。本州岛上有多条河流,其中信浓川是日本最长河流。本州岛北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本州岛的山区地形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岛屿西南与东北迥异的气候。
维多利亚岛:北美大陆北部北冰洋群岛中三大岛屿之一,面积为21.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八大岛屿。行政上分属西北地区和纽纳武特(Nunavut)地区。与南面的大陆隔着多尔芬(Dolphin)和尤尼恩(Union)海峡、科罗内申(Coronation)湾、迪斯(Dease)海峡和毛德皇后(Queen Maud)湾。岛长约515公里,宽270~600公里。地势从蜿蜒曲折的海岸向西北抬升至海拔约655公尺。为数不多的居民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霍尔曼(Holman)与东南部的坎布里奇贝(为一处气象站)。
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位于欧洲大陆西岸外的大西洋中,大不列颠群岛的主岛之一 。面积为21万平方千米,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土的主要部分,由英格兰、苏格兰及威尔士所组成,这三个王国即占该岛的全部。英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的西南方,是英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一个部分,历史上跟苏格兰以哈德里安城墙为界。大不列颠岛是不列颠群岛中的第一大岛屿,周围环绕着超过1000座小型岛屿,该岛全境为联合王国领土。
埃尔斯米尔岛:面积为2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十大岛,加拿大第三大岛。艾维斯米尔岛也是加拿大北极群岛最北端岛屿,伊丽沙白女王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其东北紧临格陵兰岛。宽480千米,长804千米,为东南部是加拿大地盾的延续,地形为古老结晶岩构成的山原;北部属古生代褶皱带,褶皱山地以古生代沉积岩为主,地形崎岖,群山耸立。岛上的巴比尤峰海拔2604米,是北极群岛最高点。地处北极附近 ,气候严寒,冰川广布,地下有永冻层,分布有苔藓、地衣等低等植被。该岛北部是加拿大领土的最北端。
Ⅲ 2604版本bios怎么样
2604版本bios还不错
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略词,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敏核输出系统"。
在IBM PC兼容系统上,是一种业界标准的固件接口。 BIOS这个字眼是在1975年第一次由CP/M操作系统中出现。 BIOS是个人电脑启动时加载的第一个软件。其实,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悔历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碧拿搜系统自启动程序,它可从CMOS中读写系统设置的具体信息。
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
此外,BIOS还向作业系统提供一些系统参数。系统硬件的变化是由BIOS隐藏,程序使用BIOS功能而不是直接控制硬件。现代作业系统会忽略BIOS提供的抽象层并直接控制硬件组件。
Ⅳ “妈妈”的各种语言的翻译
汉语:妈妈, 妈咪法语 French -
Mere 德语 German - Mutter 海地 Hindi - Maji 巴基斯坦 Ur - Ammee 英语 English - Mom,
Mummy, Mother 意语 Italian - Madre 葡语 Portuguese - M??e 阿尔巴尼亚 Albanian - M??m??;
N??n??; Burim; Kryemurgesh??Belarus Belarusan - Matka 菲律宾 Cebuano - Inahan;
Nanay 塞尔维亚 Serbian - Majka 捷克 Czech - Abatyse 丹麦 Dutch - Moeder; Moer 爱沙尼亚
Estonian - Ema 荷兰 Frisian - Emo, Em??, Kanta??iti, ??iti 希猎 Greek - Màna 夏威夷
Hawaiian - Makuahine 匈牙利 Hungarian - Anya, Fu 印尼 Indonesian - Ink, Ibu, Biang,
Nyokap
Ⅳ 金封2604运放声音怎么样
声音结实有力,听女声很好。
声音特点总体来说属于温暖细腻型,驱动力强,OPA2604是专门为音频电路设计的。
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电路单元。在实际电路中,通常结合反馈网络共同组成某种功能模块。它是一种带有特殊耦合电路及反馈的放大器。其输出信号可以是输入信号加、减或微分宽兄茄、积分等数学运算的结果。由于早期应慎察用于模拟计算机中,用以实现数学运算,故得尘樱名“运算放大器”。运放是一个从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电路单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实现,也可以实现在半导体芯片当中。
Ⅵ 全球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时空分布
一、空间分布
已知的全球斑岩铜钼矿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极不均一,主要集中于在环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和古亚洲成矿域,此外,个别地台区已发现前寒武纪巨型斑岩铜矿床(印度Malanjkhand,655万t铜储量)和巨型矽卡岩型钼矿(澳大利亚Mount Mulgine,122万t钼金属量)(戴自希等,2004),与高硅流纹岩-碱性岩组合有关的斑岩钼矿分布于北欧挪威(Nordli)和北美洲东部北美洲格陵兰(Malmbjerg)(Misra,2000)。
全球斑岩铜钼矿床数量很多,在此统计铜金属量大于500万t的斑岩铜钼矿的分布。由图5-8可知,迟此超大型斑岩铜钼矿主要分布于3个成矿域,其中环太平洋成矿域占到90%。根据位置可将环太平洋成矿域分为东部带和西部带,前者包括北美的科迪勒拉成矿集中区和南美安第斯成矿集中区,成矿时代以新生代为主,少量中生代;后者包括西南太平洋岛弧带(主要为新生代,靠近大洋一侧)和东亚陆缘成矿带(主要为中生代,离板块俯冲处较远的弧后一侧,主要铜钼矿位于中国)。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分布在欧亚板块南缘,西起南斯拉夫,经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到我国的青藏、滇西以至缅甸,斑岩铜矿主要集中于喀尔巴阡-巴尔干-喜马拉雅成矿带,成矿时代为中-新生代。古亚洲成矿域分布在亚洲大陆中部,包括中亚乌兹别克和哈萨克巴尔喀什湖地区至蒙古和我国的天山、内蒙古到大兴安岭地区,成矿时代主要为晚古生代华力西期,斑岩铜矿主要集中于中亚蒙古成矿带。斑岩铜矿本身含有钼矿以外,有时与斑岩钼矿伴生。美国西部的主要斑岩钼矿带位于斑岩铜矿带的东侧(两带相距达几百千米),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斑岩钼矿和斑岩铜矿基本上分布于一个带上(秦克章,2002)。
图5-8 全球铜金属量大于500万t的斑岩铜钼矿分布图
整合已有的斑岩铜钼矿的资料,美国地质调查局提出斑岩铜矿成矿密度表示不同区带的潜力大小,图5-9和表5-2为全球不同区带的斑岩铜矿成矿密度分布图,由图5-9可知,西南太平洋成矿带、安第斯成矿带和喀尔巴阡山-巴尔干成矿带的斑岩铜矿成矿密度最大,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二、时间分布
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已知的全球斑岩铜钼矿的时代主要为中-新生代,新生代成矿强度明显高于中生代,古亚洲成矿域的斑岩铜钼矿成矿时代主要为古生代(秦克章,2002)。另外,个别地台区已发现前寒武纪巨型斑岩铜矿床(印度Malanjkhand,655万t铜储量;中国铜矿峪,265万t铜储量)和巨型矽卡岩型钼矿(澳大利亚MountMulgine,122万t钼金属量)(戴自希等,2004)。Sikka和Nehru(1997)列出全球共有40个前寒武纪斑岩铜矿(3314±6~561±9Ma),其中重要矿床均为元古代,包括印度Malanjkhand、中国铜矿峪、加拿大TroilusLaket和纳米比亚HaibRiver,前两个矿床正在开采,后两个矿床正在勘查。而中国钼矿床,除个别矿床年龄在35~65Ma(如玉龙和马拉松多)之间外,一码棚迅般钼矿床矿成矿年龄都在100~237Ma之间,相当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罗铭玖等,1991)。
图5-9 全球不同区带斑岩铜矿分布图
表5-2 全球不同区带斑岩铜矿的矿床密度
(据Singer et al.,2005b,整理)
由图5-10可知,铜的储量新生代占到90%以上,且存在随时代变老,铜储量明显下降的趋势,这主要与早期形成的斑岩铜矿被剥蚀掉和后期的地质作用改造有关(Singeretal.,2002)。超大型斑岩铜矿呈现类似的时间分布特征(图5-10)。
图5-10 不同时代斑岩铜矿金属量(左)和超大型铜矿个数百分比(右)
根据已有的年代学资料分析,全球主要斑岩型钼矿的形成时代变化为340~5Ma(Misra,2000),年龄跨度范围比较宽。全球钼矿成矿年龄一般在25~70Ma(如美国的Climax、Henderson,加拿大的Kitsault,格陵兰的Malmbjerg等),相当于古近纪(Misra,2000)。
三、重和卜要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带
秦克章(2000)系统总结全球重要斑岩铜矿成矿集中区的特点,本书在此基础上,介绍全球重要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的成矿区带的特点。
(一)安第斯成矿带
位于东太平洋沿海南美洲一带,该带主要包括智利、厄瓜多爾尔尔、秘鲁、阿根廷、玻利维亚等地的安第斯山脉,分布有大量的斑岩铜钼矿,其中铜占全球斑岩铜矿总储量的54%,呈北西向分布,其中智利是全球最多斑岩铜钼矿的国家,55个斑岩铜矿共有430Mt铜金属资源量(Sillitoe,1995;Camus et al.,1996;Singer et al.,2002,2005a)。全球最大斑岩铜矿(亦是全球最大铜矿)ElTeniente发育于智利山脉中,资源量和产量总和为94.4Mt铜金属量,每年产铜4.7Mt,占全球总产铜量的37%(Camus,2002)。该地区存在3个旋回,分别为早古生代Famatinian旋回、晚古生代Gondwana旋回和中新生代Andean旋回,前两者主要发育碰撞-俯冲和增生体,晚古生代I和S型花岗岩和流纹质火山岩发育于增生体的东部(Sillitoe,1988),亦有二叠纪(295~266Ma)和三叠纪(239~195Ma)斑岩铜矿化点(Camus,2005)。早中生代发育弧后盆地,晚古生代自早白垩世以后大西洋打开导致一系列挤压变形且产生一系列岩浆弧向东迁移,斑岩铜矿形成时代分别集中于白垩纪(132~73Ma)、古近纪(65~50Ma)、始新世—渐新世(43~31Ma)、中新世(23~12Ma)和晚中新世—上新世(12~4Ma),其中始新世—渐新世(43~31Ma)形成斑岩铜矿最为重要,共有22000万t铜资源量(Camus,2005),发育非常多的巨型斑岩铜矿,太平洋洋壳向南美大陆板块俯冲和倒转,诱发始新世—上新世中酸性斑岩的侵位和斑岩铜矿的形成(Charrier et al.,2002)(图5-11),矿化发生在网状脉或角砾岩筒内,具有典型的斑岩铜矿热液蚀变分带模式,主要硫化物有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钼矿,次生富集对矿石品位的提高起重要作用(Munchmeyer,1996)。晚中新世—上新世形成了全球最大的El Teniente(9435万t铜,250万t钼)斑岩型铜钼矿,除此以外,还包括Rio Blanco-Los Bronces斑岩铜矿(5243万t铜)和Los Pelambres-El Pachon斑岩铜矿(2663万t铜);白垩纪和古近纪形成的斑岩铜矿资源量分别为460万t和5700万t,中新世主要形成斑岩型铜金矿(1300t金)(Camus,2002,2005;Cook et al.,2005)。
图5-11 安第斯成矿带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及锶初始值关系
(二)科迪勒拉成矿带
除了中美地区发育一些新生代大型斑岩铜矿(如巴拿马Cerro Colorado:3730万t铜资源量、波多黎各RioVivi:218万t铜资源量和海地Douvray:230万t铜资源量)(Singer et al.,2005a)以外,主要斑岩铜钼矿位于美国西南部、加拿大山脉和墨西哥等地区。
根据斑岩铜钼矿床的时空关系和成矿特征,将此带分为南北科迪勒拉两个成矿亚带,斑岩铜钼矿床分布的群聚性非常明显,呈北北西和北西向分布(图5-12)。北科迪勒拉成矿亚带中斑岩铜矿主要集中于200~175Ma和90~20Ma,而斑岩钼矿形成时代为60~50Ma,两者基本上处于同一成矿带,主要发育石英二长岩型斑岩钼矿,重要矿床有美国华盛顿Mount Tolman(矿石储量为2177Mt,Mo和Cu平均品位分别为0.054%和0.09%,钼金属量达118万t,铜金属量196万t)和阿拉斯加州Quartz Hill(矿石储量为1216Mt,Mo平均品位0.077%,钼金属量达94万t)石英二长岩型斑岩钼矿(Keith et al.,1992;Carten et al.,1993;Camus,2005)。
图5-12 北美洲斑岩铜钼矿床分布图
(三)西南太平洋岛弧带
该带基底层基性火山岩系较厚,硅铝壳混染不强,与成矿有关的闪长岩的Au/Cu比值高,而Mo/Cu比值低,主要铜矿类型为斑岩铜金矿(图5-13)(Van Leeuwen et al.,1994;Mathur et al.,2000,2005;Paterson et al.,2005a,2005b),占目前全球斑岩铜矿总储量的8%,含有少量的含火山岩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产于典型大陆边缘岛弧环境。
图5-13 印尼铜-金(-钼)矿床分布图
钼主要作为伴生组分产于斑岩铜-金矿床中,与成矿有关的岩石主要为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常具有角砾岩筒,成矿时代主要为新生代(Pollard et al.,2002,2005)。该区发育全球最大的Grasberg富金斑岩铜矿(铜金属量2802万t,金储量2604t)(Cook et al.,2005),周围1.5km发育大型斑岩铜矿型矽卡岩铜金矿床(埃茨伯格Ertsberg,金储量91t)。另外,同一成矿区带发育很多大型斑岩铜金矿(如印尼松巴哇岛的Batu Hijau巨型斑岩铜金矿,铜金属量723万t,金储量572t;巴布新几内亚的Ok Tedi巨型斑岩铜金矿,铜金属量2802万t,金储量446t)(Cook et al.,2005)。该带铜金矿伴有钾硅酸盐蚀变,钾硅酸盐蚀变富含早期热液磁铁矿,后者在斑岩系统的浅部叠加由绢云母、绿泥石和赤铁矿组成的泥化矿物组合,发育大量的镁质矽卡岩,具有完整进退矽卡岩蚀变矿物组合,不仅大量发育镁橄榄石、钙镁橄榄石等高温矽卡岩矿物,而且阳起石和绿泥石退化蚀变矿物普遍存在(施俊法等,2006)。
值得提出的是,菲律宾斑岩铜金矿常与在成因上有联系的石英脉型金矿和含金铜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实为脉状矿)有规律的组合,石英脉型金矿位于斑岩金铜矿床的上方或外围,含金铜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位置最浅(秦克章,2002)。
(四)中亚蒙古成矿带
该带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和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古亚洲成矿域(图5-14)。主要以斑岩铜金矿床为主,可以分为3个亚带,由西向东依次分别为天山中带阿尔马雷克(Almalyk)矿田、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成矿亚带和蒙古-鄂霍茨克成矿亚带,成矿时代为古生代(Seltmann et al.,2005)。
阿尔马雷克(Almalyk)矿田中斑岩铜矿床主要与石炭纪—二叠纪的花岗闪长斑岩有关(Golovanov et al.,2005),主要发育超大型卡利马克尔(Kalmakyr)(铜金属量1080万t,金储量1374t)(Cook et al.,2005)和萨雷切库(Sarycheku)等斑岩铜金矿床,成矿时代为石炭纪。该矿田除了铜、金、银、钼的储量巨大外,其他伴生元素(如Mo、Au、Ag、Se、Te、Bi、Re、Os、Co、Ni、Pt、Pd等)的经济价值也非常可观(Golovanov et al.,2005;Singer et al.,2005a)。
巴尔喀什成矿区带是以华力西运动为主的多旋回构造区,发育大量的斑岩铜矿床,向东南延伸至中国新疆西天山成矿带,斑岩铜矿床分布在受深断裂控制的北滨巴尔喀什-伊犁火山岩带的边缘,矿化一般与侵入体较晚期分异的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的小岩株和岩墙在空间上紧密共生,大型斑岩铜矿多产在岩带的内缘弧(如科翁腊德、博尔雷、阿克斗卡、科克赛等),而在外缘弧仅见一些小型矿床。在构造上,大多数铜矿与托克劳复向斜和巴卡纳斯复向斜的断块构造和环形火山构造有密切关系,矿床和矿田一般都赋存在不同方向的断裂共轭或交切地方(芮宗瑶等,1995)。该成矿亚带发育多个科翁腊德、阿克斗卡、博尔雷、萨亚克、科克赛等大型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铜矿(秦克章,2000)。其中以Aktogai-Aiderly矿田斑岩铜矿规模最大,铜金属量达1250万t,铜平均品位为0.4%,成矿时代为石炭纪(Cook et al.,2005)。
蒙古-鄂霍茨克成矿亚带斑岩铜矿化的有利地区为碱度偏高的安山岩和玄武岩火山活动区(Gerel et al.,2005)。该亚带斑岩铜钼金矿的勘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最近发现Oyu-Tolgoi巨型斑岩铜金矿(铜金属量2057万t,金储量790t)(Cook et al.,2005)。蒙古北部额尔登特图音鄂博(Erdenet)斑岩铜钼矿和蒙古南部察干苏布尔加(Tsagaan Survarga)斑岩铜矿是该带两个最重要矿床(图5-15),前者位于北蒙古火山带,矿体产于二长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斑岩中,铜金属储量1100万t,铜平均品位为0.62%,钼金属储量45万t,平均品位为0.025%,辉钼矿的Re-Os年龄为240.6±0.6Ma,相当于晚二叠世(Watanabe et al.,2000),还有金、银和钨等成矿元素;后者位于南蒙古火山带,产在正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组成苏布尔加杂岩体西北接触带上,辉钼矿的Re-Os年龄为370.1±1.2~370.6±1.2Ma(Watanabe et al.,2000),铜金属储量130万t,铜平均品位为0.53%,钼平均品位为0.02%(Seltmann et al.,2005)。
(五)喀尔巴阡-巴尔干-喜马拉雅成矿带
喀尔巴阡-巴尔干-喜马拉雅成矿带已成为世界上拥有丰富铜矿资源的地区之一,位于古地中海欧亚成矿带的东部,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该带自西北的捷克斯洛伐克经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到保加利亚、土耳其、亚美尼亚、伊朗。
从伊朗起,该矿带分叉,形成了两条不同的矿带(图5-16),其中一条为从伊朗近东西向延伸,经阿富汗到我国喜马拉雅地区;另一条呈北西-南东向,从伊朗一直延伸到巴基斯坦境内(Blundell et al.,2005;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等,2003)。
图5-14 中亚蒙古成矿区带主要斑岩铜钼矿床分布图
图5-15 蒙古国重要的斑岩铜矿分布图
图5-16 喀尔巴阡-巴尔干阿尔卑斯期铜钼矿带分布图
该带西部发育大量新生代钙-碱性火山-侵入杂岩体(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系列),岩株与主要区域性大断裂平行,斑岩铜矿床主要产于大陆边缘岩浆弧(Blundell et al.,2005)。东部板块俯冲形成中新世与钙碱性火山岩浆岩有关的斑岩铜矿,主要矿床产在东西与南北向构造复合带上(Dunning et al.,1982)。该带发育较多的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和铜金矿,铜金属储量超过500万t的斑岩铜金(钼)矿包括:保加利亚Elatsite(铜金属量550万t)、罗马尼亚Moldova Noua(铜金属量500万t)和Rosia Poieni(铜金属量1000万t)、塞尔维亚Veliki Krivelj(铜金属量750万t)和MajdanPek(铜金属量1000万t)、希腊罗马尼亚Skouries/Fisoka(铜金属量568万t)、匈牙利Recsk(铜金属量700万t)、意大利Sungun(铜金属量660万t)(Kelly et al.,2003;Singer et al.,2005a;Armstongetal.,2005)、巴基斯坦RekoDiq(铜金属量556万t,金储量282t)、伊朗SarCheshmech(铜金属量1440万t,钼金属储量36万t,金储量324t)(Cooketal.,2005)和阿富汗Aynak(铜金属量>500万t)(施俊法等,2006)。中国西南地区发育重要斑岩铜钼矿,如玉龙、驱龙等铜矿(Houetal.,2003)。
四、小结
综上所述,根据构造环境和时代,可将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分为环太平洋东部新生代斑岩铜钼矿床和斑岩钼矿床、环太平洋西部新生代斑岩铜金矿床、古亚洲成矿域古生代斑岩铜金矿床、特提斯成矿域新生代斑岩铜钼金矿床。为了更加全面介绍国外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的地质特征,根据已有的最新资料,选择各类型储量最大者作为典型矿床。主要包括:智利El Teniente斑岩铜钼矿(全球最大斑岩铜钼矿,铜金属量9435万t,钼金属量为250万t)(Camus,2002;Cook et al.,2005)代表环太平洋东部新生代斑岩铜钼矿,美国Climax斑岩钼矿(不含铜斑岩钼矿,钼金属量达166万t)(Misra,2000)代表环太平洋东部新生代Climax型斑岩钼矿,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Grasberg斑岩铜金矿床(全球最大斑岩铜金矿,铜金属量2802万t,金储量为2604t)(Cooketal.,2005)代表环太平洋西部新生代斑岩铜金矿,蒙古OyuTolgoi斑岩铜金矿床是古亚洲成矿域最大的古生代斑岩铜金矿,铜金属量2075万t,金790t(Cooketal.,2005),2007年资料显示铜金属量3214万t,金987t。以这些典型矿床为例,介绍它们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特征和矿床模型。
图5-17 阿尔卑斯-巴尔干-喀尔巴阡-迪纳里德山脉地区构造-地质背景和岩浆分布图
Ⅶ 小夜曲2用2604运放怎么样
好。2604播放的音效本身就好,用2604来播放小夜曲2能更加突出这首曲子的韵味。
Ⅷ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哪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排名及最大的群岛大家知道吗?以下是由我带大家学习关于世界上最大的群雀尺孝岛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排名及最大的群岛
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群岛是位于西太平洋海域原马来群岛,整个群岛有大小岛屿2万多个,总面积240.7万平方千米。岛上山岭多,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常有地震火山爆发。海峡较多,是东南亚到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
除马来群岛外世界上较大的群岛有: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海域的加拿大北极群岛,面积130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日本列岛,面积37.75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东北部的不列颠九岛,面积32.5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菲律宾群岛,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西北部的西印度群岛,面积24万平方千米。
世界上最小的群岛是位于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北部的托克劳群岛。它由3个珊瑚环礁组成, 面积仅有10平方千米,可以称得上是“袖珍群岛”了。 我国的主要群岛有长山群岛***又称长山列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膨湖列岛,以及南海海 域中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其中舟山群岛面积最大,由大小600多个岛屿组成。舟山群岛附近,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因该群岛的本地人以马来人为主,所以名叫“马来群岛”。这里又是海外华侨比较集中的居地之一,所以在中国又称为“南洋群岛”。马来群岛的居民多信仰 *** 教。也信仰佛教。人口超过3亿。
马来群岛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由印尼17,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通常包括新几内亚岛,而不包括西顷稿北方的安达曼、尼科巴***Nicobar***群岛及东方的俾斯麦群岛。总陆地面积2,475,249平方公里***955,699平方哩***,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由于马来群岛纬度较低,赤道横贯中部,炎热多雨的气候与肥沃的火山土壤为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岛上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主要作物为水稻,也有玉蜀黍、甘薯或木薯,以及商品作物,如橡胶、菸叶、糖、椰干、胡椒、奎宁、肉豆蔻、木棉、西谷米、马尼拉麻等。
除菲律宾北部外,各岛都在赤道10度以内,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从8100mm至500mm不等,大部分地区越过2000mm。马来群岛的气候分属于两种型别。印度尼西亚群岛主要是赤道多雨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菲律宾群岛属于典型的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溼润,年分二季,随着季风方向的更换,雨量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发生变化。这些岛屿分属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汶莱和巴布亚纽几内亚等国,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亚136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100个岛屿。为研究问题方便起见,把除菲律宾以外的诸群岛统称为印度尼西亚群岛。其中主要的岛屿有印度尼西亚的大巽他困数群岛、小巽他群岛、摩鹿加、伊里安,菲律宾的吕宋、棉兰老、米鄢群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形成因素
从地壳活动的特点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从板块“运移”来看,这里处在向西移动的太平洋板块和向北移动的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交接的地带,几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这里的地壳褶皱隆起,突出海面,形成海岛。
2、海岛大多濒临大洋海沟,海沟地带破碎,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形成火山岛。
3、这里的海水温度高,有利于珊瑚繁衍。而珊瑚是造岛的“能手”,能造出大量珊瑚岛礁,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是珊瑚造的。
4、这里有十分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为大陆的“本家”,随着海陆的沧桑变化,又可以形成面积较大的大陆岛。
世界十大岛屿
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英语:Greenland***是世界最大岛,面积2,166,086平方公里,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公里,最宽处约有1290公里。海岸线全长三万五千多公里。丹麦属地。首府努克***Nuuk, 又名戈特霍布〔Godthab〕***。为丹麦领土。全岛五分之四在北极圈内,84%的面积为厚冰所覆盖。冰盖平均厚2300米,中部最厚达3400米。气候严寒。人口约5万,90%为原居民因纽特人,多居住在南半部,以渔猎为生。
新几内亚岛
新几内亚岛***New Guinea***又称又称伊里安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位于西太平洋的赤道南侧,西与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毗邻,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相望 。在东经141°以东及新不列颠、新爱尔兰等岛屿为独立国家巴布亚纽几内亚 ; 141°以西及沿海岛屿为印度尼西亚的一省,称伊里安查亚。全岛两部分接触极少,两国于1979年签订的边境条约禁止人民到边境地区居住。
加里曼丹岛
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 Island***也译作婆罗洲***Borneo***,是世界第三大岛。位于东南亚马来群岛中部,西为苏门答腊岛,东为苏拉威西岛,南为爪哇海、爪哇岛,北为南海。面积为743,330km2。人口1230.5万***1990年***。北部为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和沙巴两州,两州之间为汶莱。南部为印度尼西亚的北、东、南、中、西加里曼丹五省。历史悠久,中国史籍称为“婆利”、“勃泥”、“渤泥”、“婆罗”等。
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也称伊里安***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岛,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最短距离为386公里。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马达加斯加岛是向西倾斜而多山的陆块。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全境最宽处达576公里。海岸线总长3991公里。是南回归线穿过印度洋的最大岛。
巴芬岛
巴芬岛***Baffin Island***一译“巴芬兰”,是加拿大第一大岛,世界第五大岛。加拿大北极群岛的组成部分。东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格陵兰岛相对。巴芬岛上的山脉均高于8000英尺***2440米***。山脊纵贯岛的东部,上覆有冰川。中西部福克斯湾沿岸为低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冷凉,自然景观为极地苔原。生活在岛上的爱斯基摩人以小聚为生。
苏门答腊岛
苏门答腊岛是世界第六大岛,印度尼西亚第三大岛屿,仅次于新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岛***婆罗洲***,为大巽他群岛岛屿之一,经济地位仅次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古名为suvara dvīpa***梵文:“金岛”***,在中国文献中也称为“金洲”,马来语称为Pulaw Emas ,也指金洲,显然是因为自古以来苏门答腊山区出产黄金。16世纪时“金洲”之名名声,曾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险家远赴苏门答腊寻金。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海和爪哇岛东南与爪哇岛遥接。面积43.4万平方千米,包括属岛约47.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4。
本州岛
本州***ほんしゅう ***是日本最大的一个岛,位于日本列岛的中部,北端与北海道岛隔津轻海峡相望,向南隔濑户内海与四国岛相对,向西南与九州岛隔关门海峡和丰后水道。假如不将澳大利亚算做岛的话本州是世界上第七大岛。
本州岛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全长约1300公里,宽度在50至230公里之间,其总面积为230,500平方公里,占日本总面积的60%,海岸线全长5,450公里。本州岛是火山岛,岛上讫今仍有活跃火山,地震频繁。本州岛最高点是活火山富士山,高3,776米。本州岛上有多条河流,其中信浓川是日本最长河流。本州岛北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本州岛的山区地形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岛屿西南与东北迥异的气候。
维多利亚岛
维多利亚岛 ***Victoria Island***位于大约北纬71度0分,西经110度0分, 北美大陆北部北冰洋群岛中三大岛屿之一,是世界第八大岛屿。行政上分属西北地区和纽纳武特***Nunavut***地区。与南面的大陆隔着多尔芬***Dolphin***和尤尼恩***Union***海峡、科罗内申***Coronation***湾、迪斯***Dease***海峡和毛德皇后***Queen Maud***湾。岛长约515公里***320哩***,宽270~600公里***170~370哩***,面积217,291平方公里***83,896平方哩***。地势从蜿蜒曲折的海岸向西北抬升至海拔约655公尺***2,150呎***。为数不多的居民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霍尔曼***Holman***与东南部的坎布里奇贝***为一处气象站***。
大不列颠岛
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位于欧洲大陆西岸外的大西洋中,大不列颠群岛的主岛之一。面积为209,331平方公里,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土的主要部分,由英格兰、苏格兰及威尔士所组成,这三个王国即占该岛的全部。英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的西南方,苏格兰以南、威尔士以东,是英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一个部分,历史上跟苏格兰以哈德里安城墙为界。大不列颠岛是不列颠群岛中的第一大岛屿,周围环绕着超过1000座小型岛屿,该岛全境为联合王国领土。
埃尔斯米尔岛
世界第十大岛,加拿大北极群岛最北端岛屿,伊丽沙白女王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东北紧临格陵兰岛。宽480千米,长804千米 ,面积196,235平方公里,为加拿大第三大岛。东南部是加拿大地盾的延续,地形为古老结晶岩构成的山原;北部属古生代褶皱带,褶皱山地以古生代沉积岩为主,地形崎岖,群山耸立,巴比尤峰海拔2604米,是北极群岛最高点。地处北极附近 ,气候严寒,冰川广布,地下有永冻层,分布有苔藓、地衣等低等植被。该岛北部是加拿大领土的最北端。
由于马来群岛纬度较低,赤道横贯中部,炎热多雨的气候与肥沃的火山土壤为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岛上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主要作物为水稻,也有玉蜀黍、甘薯或木薯,以及商品作物,如橡胶、菸叶、糖、椰干、胡椒、奎宁、肉豆蔻、木棉、西谷米、马尼拉麻等。
除菲律宾北部外,各岛都在赤道10度以内,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从8100mm至500mm不等,大部分地区越过2000mm。马来群岛的气候分属于两种型别。印度尼西亚群岛主要是赤道多雨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菲律宾群岛属于典型的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溼润,年分二季,随着季风方向的更换,雨量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发生变化。这些岛屿分属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汶莱和巴布亚纽几内亚等国,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亚136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100个岛屿。为研究问题方便起见,把除菲律宾以外的诸群岛统称为印度尼西亚群岛。其中主要的岛屿有印度尼西亚的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摩鹿加、伊里安,菲律宾的吕宋、棉兰老、米鄢群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形成因素
从地壳活动的特点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从板块“运移”来看,这里处在向西移动的太平洋板块和向北移动的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交接的地带,几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这里的地壳褶皱隆起,突出海面,形成海岛。
2、海岛大多濒临大洋海沟,海沟地带破碎,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形成火山岛。
3、这里的海水温度高,有利于珊瑚繁衍。而珊瑚是造岛的“能手”,能造出大量珊瑚岛礁,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是珊瑚造的。
4、这里有十分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为大陆的“本家”,随着海陆的沧桑变化,又可以形成面积较大的大陆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