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看菲律宾 > 菲律宾吕宋岛战役死亡多少人

菲律宾吕宋岛战役死亡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02-16 09:03:41

① 一战损失20多万日军,当年吕宋岛战役日本为何会惨败

因为北美美军用了重型坦克和火炮。

2月3日,美军开始袭击马尼拉。驻马尼拉的日本海军拼命抵抗,双方展开了为期四周的街战。 3月3日,美军占领了马尼拉,随后袭击了西南和东南吕宋岛。日本建武集团和振武集团的残余分别撤退到克拉克以西和马尼拉以东的山区。同时,北美美军的第一台推土机为山区的坦克和重型火炮开辟了道路,对危险的尚武集团发动了进攻,4月下旬占领了碧瑶,6月进入了卡加延河谷,并开放了通往碧瑶和圣何塞的道路。日本军人桑木集团撤退到山区,在美军的围困下,物资被切断,该病流行,生病或饿死,但他们继续抵抗。直到日本投降,其余的70,000人才放下武器。在这次运动中,美军损失了47,000人和17艘船;日军损失了21万人。

② 巴丹死亡行军有多少人参加

巴丹死亡行军有十几万人参加,日军并没有按照国际公约对战俘的规定来优待他们。就在行军开始之前,日本菲律宾派遣军司令官本间雅晴已经命令这些押解的日军对任何不能坚持走到战俘营的巴丹战俘都要消灭掉。因此,日本兵对战俘加倍折磨,哪还能随意给他们水喝。行军开始的第三天,他们依旧没有水和食物。巴丹半岛上有很多的泉水和自流井,但日本人就是不让战俘们喝。日夜行军,使得战俘疲惫不堪,饥渴难忍。一个日本兵很奇怪他们为什么要水喝。一次,他们经过一个水塘,两头水牛正在那里打滚,水面上泛着绿色的泡沫,成群的苍蝇在水面上飞舞。水本来很脏了,还渗入了海水,恶臭难闻的气味儿扑面而来,让人作呕。一个菲律宾士兵跑到日本军官那用手语请示是否可以喝水。得到准许后,他朝水塘跑去。接着另两个人跟了过去,又有两个人也跟了过去,然后第六个人也离队了。当人对生命之源的渴望达到极限时,什么样的水他们都不在乎。可即便这样,日军也是不能容忍的。所有的日本卫兵都举起了步枪,当那6个人跑到离水塘只有一两公尺时,日本兵便开枪射击,直到6个人都死了才停止。几乎每到一处水源,就会有踩踏事件发生,坦尼希望情况能变得好起来,但是没有。高温之下,人们极端口渴,遭受的苦难也就更多。一看到水,战俘们依旧像发疯一样,越来越多的尸体倒在了井边,有被践踏而死的,也有被日本兵枪托和刺刀捅死的…

③ 吕宋岛战役的介绍

吕宋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为菲律宾群岛中最大岛屿吕宋岛而发动之进攻,是太平洋战争中日美陆军间进行的最大战役。日本陆海空军近10万人被歼。

④ 整个吕宋岛战役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整个吕宋岛战役,美军亡7900余人,伤3.3万余人;日军亡19.2万人,被俘7700余人。美军之所以能以1:24的较低死亡率取得这次重大战役的胜利,主要应归功于麦克阿瑟的有效指挥和盟军的海空优势。

⑤ 关于菲律宾吕宋岛的问题

吕宋岛(Luzon Island)

中国古籍称“小吕宋”。菲律宾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岛屿。位于菲律宾群岛北部。面积10.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35%。人口约24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2。主要居民为他加禄人和伊洛克人,北部和东北部山区有矮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势北高南低,2/3以上为山地、丘陵,山脉南北纵列。最高峰普洛山(2,928米)。平原较少,以中西部中央平原和东南部比科尔平原为最大,还有一些海岸平原和河谷低地。除高山地区外,气候炎热,雨量丰沛,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以上。主要河流有卡加延河、邦板牙河、巴士格河等。北部受台风影响较大。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海岸线曲折,长5,000公里左右。有许多港湾,位于马尼拉湾畔的首都马尼拉是最大港口。矿产有金、铬、铜、锰、锌、煤等。为全国经济中心。中央平原为全国重要粮食产区;南部和东南部是重要经济作物区,60%以上耕地种植椰子,其次是蕉麻;北部和西北部为烟草主要产区。内湖和奎松两省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产区。全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和大部分公路和铁路也集中于此。主要城市有马尼拉、八打雁、打拉、甲米地、黎牙买比和碧瑶等。矿产有金、铜、铬、铁和锰等。
在古时,吕宋岛是一个小国,称为吕宋。宋元以来,中国商船常到此贸易。《东西洋考》和《明史·外国列传》等均有专条记述。自1571年至1898年,其地为西班牙侵占,故《海录》译作小吕宋,而以大吕宋称呼西班牙。过去华侨去菲律宾者多在吕宋登陆,故以吕宋为菲律宾之通称。在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代,华侨又称西班牙为大吕宋,称菲律宾为小吕宋。在今吕宋岛马尼拉一带。吕宋盛产黄金,物产丰饶,贸易繁荣。曾于1372年(中国明洪武五年)至1410年(明永乐八年)间3次遣使访问中国,明朝也于1405年遣使报聘。15、16世纪,中国东南沿海商民同吕宋的交往相当频繁,开始有华侨留居吕宋。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侵入菲律宾北部,在马尼拉一带遇到顽强的抵抗。在罗阇(国王)苏莱曼的指挥下,马尼拉奋勇抵御西班牙的侵略。1571年6月3日苏莱曼在海战中阵亡。其后吕宋逐步为西班牙所征服。西班牙在马尼拉建立殖民统治后 ,中国明代史籍仍称之为“吕宋”。

⑥ 吕宋岛战役的基本概况

菲律宾战役中美军实施的一次主要岛屿进攻战役。1944年12 月下旬起,美空军以莱特岛和民都洛岛为基地,对吕宋岛实施空袭,并摆出在该岛南部海岸登陆的架势,以诱敌分重兵防守南部。驻守菲律宾的日本第十四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原辖9 个师团、4 个旅团,总兵力约26万人,飞机200 余架,经*莱特岛登陆战役已遭削弱。1945 年1 月9 日克鲁格率美国第六集团军4 个师,由美国第七舰队约600 艘战舰支援,在吕宋岛北部的仁牙因湾登陆,美国第三舰队及陆军第五、第十三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日军以*神风特攻队攻击登陆编队,击沉美船舰多艘。当晚,美军上陆兵力达6.8 万人,并巩固了滩头阵地。随后经一周交战,美军突破日军在阿格诺河的防线,向马尼拉挺进,在克拉克机场附近双方进行了坦克战。1 月29 日麦克阿瑟遣第八集团军的一个军在吕宋西岸苏比克湾登陆,以协助克鲁格部加速进展和防止日军退守巴丹半岛。31 日美第十一空降师在马尼拉之南的纳苏格布登陆,形成对马尼拉的钳形攻势。2 万多名日军顽抗,展开激烈巷战。2 月16 日美空降部队在科雷吉多尔要塞降落,5000 多日军退守隧道。2 月23 日马尼拉光复。26日,科雷吉多尔被克。日军余部约10 万人退据吕宋北部山区,直到战争结束。到3月底为止是役日军被歼10 余万人,美军伤亡约2.5 万人 。

⑦ 菲律宾战役的战役详况

菲律宾战役的战役详况

菲律宾战役发生的时间是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给以后进攻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创造有利条件而实施的战略性战役。

战役兵力:

参加这次战役的日军有第14军团(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海军菲律宾战役联合编队(司令为高桥伊望中将,巡洋舰10艘、驱逐舰29艘、航空母舰1艘和水上飞机母舰3艘)、陆军航空兵第5兵团(司令为小冰英良中将,飞机200架)、海军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队(司令为冢原二四三中将,飞机300架)以及约100艘运输船和辅助船只。在菲律宾群岛的美菲集团计有13万人(麦克阿瑟中将任司令,其中3.1万美国人)和270多架飞机(其中可作战的142架)。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为哈特上将,主要类型的战斗舰艇45艘)协同该集团作战。

战役过程:

战役开始时,日军陆海军航空兵对美军机场和甲米地(吕宋)海军基地实施突然袭击,于12月8—9日摧毁了美军在陆地上的一半重型轰炸机和1/3以上的战斗机,为登陆作战创造了条件。美国亚洲舰队的基本兵力驻菲律宾南部基地得以幸免。同日,日军一部攻占吕宋岛以北的巴坦群岛。日军夺取了制空权后,乘吕宋地区几乎没有舰队之机,派先遣部队第48师田中支队和菅野支队(共约4000人)自12月10日起开始分别在吕宋岛北部的阿帕里和维甘登陆并占领机场。

12日,第16师木村支队(约2500人)在吕宋岛南部的黎牙实比登陆,占领机场并进一步扩大战果。自11日起,第5飞行集团逐渐转移到吕宋岛已占机场,掩护地面部队登陆和发展进攻。17日,美军仅剩的17架B-17轰炸机撤到澳大利亚。从此,日军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权。22日,日军第48师主力在吕宋岛西岸林加延湾登陆。24日,第16师在吕宋岛东南部拉蒙湾登陆。至此,登陆日军形成南北夹击马尼拉、围歼美菲军主力的有利态势。26日,吕宋岛守军奉命撤往巴丹半岛预设阵地和科雷希多岛,准备长期抵抗。日军从南北两面进逼马尼拉,但未能切断美菲军撤向巴丹半岛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军占领马尼拉,并以一部兵力占领甲米地和八打雁。战役的主要目的业已达到。日军还在棉兰老岛和霍洛岛上陆。吕宋岛上的美菲军队(79500人)撤向巴丹半岛。

菲律宾战役日军认为菲律宾作战大局已定,将海军主力和第48师调往荷属东印度,将第5飞行集团主力调往缅甸,而仅以第14集团军的剩余兵力清剿吕宋岛。1月9日,日军开始进攻巴丹半岛,遭顽强抗击。美菲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山地战、丛林战和阵地战。交战中,木村支队被围,前来救援的日军被歼1个营。月底,日军因伤亡严重丧失攻击力,被迫转入防御,战局一度陷入胶着状态。3月中旬,麦克阿瑟转赴澳大利亚,留守美菲军由温赖特少将指挥。日军得到第4师增援后实力增强,并以航空兵和炮兵轰击美菲军阵地。4月3日,日军以第4师、第65旅为主力对巴丹半岛再次发起进攻。双方在丛林中展开殊死战斗。美菲军既无援兵又缺补给,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巴丹半岛守军7.5万人(其中美军9300人)于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军战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圣费尔南多,途中数千人死于饥饿、疾病或被杀害,史称"巴丹死亡行军"。同日,日军占领米沙鄢群岛等战略要地。日军攻占巴丹半岛后,对科雷希多岛连续实施炮击和轰炸。5月2日,日军对该岛实施火力准备,5日在炮火掩护下分左右两路登陆,对岛上要塞发起攻击。1.5万名美菲军依托坑道工事抗击,并组织敢死队展开白刃战。6日,日军后续部队投入战斗,温赖特率美菲军余部投降。7日,日军占领该岛。10日,驻棉兰老岛和北吕宋山区的美军投降。18日,驻班乃岛美军停止抵抗。至此,日军控制菲律宾全境。

美军占领莱特岛后,山下奉文将驻吕宋岛日军28.7万人编成3个集团,分别驻守北部和中南部山区,企图以持久防御牵制和消耗美军。美军为取得进攻吕宋岛的前进基地,于12月15日占领民都洛岛。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团军约20万人在美国第7舰队舰炮的强大火力和美国第7、第3舰队航空兵突击的掩护下,从吕宋岛西岸的林加延湾登陆,尔后一路(第1军为主)向北吕宋进攻,另一路(第14军为主)向马尼拉方向推进。第一天有6800人(美第1、第14军的基本兵力)在吕宋岛上陆,并且夺取了正面32公里、纵深7.5公里的登陆场。为加快进攻速度,美军在向林加延湾增兵的同时,以第8集团军部分兵力分别在苏比克湾西北的圣安东尼奥和马尼拉湾以南的纳苏格布登陆。各部队同时向马尼拉进逼,美军经过一系列战斗于3月3日攻占马尼拉。2月,美军还开始了解放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巴拉望岛及其他岛屿)的战斗行动,美第8集团军(司令艾切利贝尔盖尔上将)参加了此次行动。嗣后,美军在吕宋岛和其他岛屿上进行了消灭岛上南北两部日军个别孤立集团的战斗行动。菲律宾的战斗行动于7月初正式结束,但是,在吕宋岛及其他岛屿上同继续抵抗的小股日军的战斗一直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菲律宾人民抗日游击军人民抗日军曾给予盟军巨大援助。

战役详况:

1944年至1945年的菲律宾战役是在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的盟军下,反攻日本军的一系列战役。

菲律宾、美国及澳大利亚军队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领导下,于1944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进攻位于菲律宾中部雷伊泰岛之战役,以消灭由日军山下奉文大将指挥的日本军队,此战役为解放整个菲律宾群岛、建立菲律宾之民主及结束日本在菲律宾3年多之统治拉开序幕。

莱特湾海战:

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有海军历史学者认为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

海战进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舰(主力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机参与了战斗。日军虽居劣势,但在塞班岛、马里亚那群岛等战役皆失利后,若再丧失菲律宾或台湾,其帝国“南线”资源输送本土的命脉将断绝,在东南亚与中国、朝鲜、本土的联系将被切断。日本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并打败其海上力量。而盟军几经考虑后,放弃攻打台湾而先从菲律宾登陆,并决心以优势军力掩护登陆,并一举击溃前来支援的日本帝国海军。

结果如所预料,数量上远居于劣势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重型军舰13艘被击沈,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

由于战局无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组织地发动神风特攻队自杀攻击。10月21日澳大利亚所属巡洋舰澳大利亚号被重创,似乎显示特攻有些效果。从10月25日起,日军开始有组织地对盟军舰艇进行自杀式攻击。

奥尔莫克湾战役:

日本帝国与美国在1944年11月11日至12月21日于菲律宾的卡莫特斯海一带爆发的一系列海上及空中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雷伊泰岛战役之一部分,战役爆发的原因是日本军队向在雷伊泰岛的守军增援和补给,而美国军队尝试进行阻截。

民都洛岛战役:

美军与日军于1944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在菲律宾群岛北面之民都洛岛爆发之民都洛岛战役,美军希望在此岛建立一个基地以支援进攻吕宋岛的仁牙因湾战役。

仁牙因湾战役:

在1945年1月9日早上,由祖斯·B·奥登多夫指挥盟军舰队驶向仁牙因湾海岸,美国海军及皇家澳大利亚海军舰只炮轰日本帝国在仁牙因湾之据点。

吕宋岛战役:

美国及菲律宾联军的登陆战役,以消灭岛上的日本帝国军队,战役结果是美国和菲律宾联军获胜,盟军在3月份控制了吕宋岛上所有战略及经济上重要之据点,虽然在包围圈内的日军仍持续在山区抵抗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卡巴那图营救:

1945年1月30日解救位于菲律宾卡巴那图(甲万那端)的日军战俘营内511名盟军战俘的军事营救行动,参加行动的有美国陆军游骑兵与菲律宾游击队。此次行动是同盟国特种部队的一次经典军事行动。

巴丹半岛战役:

1945年1月31日至2月8日,美军及菲律宾游击队从日本帝国手中解放菲律宾群岛中吕宋岛之巴丹半岛的战役,是解放菲律宾之战役中的一部份,目的是占领马尼拉湾之西海岸,以使用马尼拉之港口设施及开辟供应线以支援进行中的马尼拉战役。

马尼拉战役:

在一个月的战事中,马尼拉遭到严重的破坏,它标志着日军对菲律宾3年占领期结束及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实现他胜利重返菲律宾的承诺。

科雷吉多岛战役:

美国攻击科雷吉多岛岛上利用原美国远东军建立的要塞防守的日军,以收复该岛。

碧瑶战役:

它是美国收复吕宋岛之最后一场战役。

巴拉望岛战役:

美军与日军在1945年2月28日至4月22日于菲律宾群岛南部巴拉望岛爆发的巴拉望岛战役是美军胜利者1号及2号计划之延续,亦是美军解放菲律宾战役之一部份,美军希望解放菲律宾南部岛屿、结束日本统治及消灭残余之日本守军。

米沙鄢群岛战役:

美军与菲律宾游击队于1945年3月18日至7月30日对日军发动的胜利1号及胜利2号计划内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解放菲律宾行动之一部份,目的是解放南部岛屿及消灭防守之日军。

棉兰老岛战役:

美国联同菲律宾在1945年3月10日至8月15日在菲律宾群岛中的棉兰老岛对日本帝国所发动的军事行动,代号为胜利者5号计划,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解放菲律宾的行动之一,目的是解放菲律宾南部岛屿及消灭在岛上的日本守军。

战役结果:

菲律宾战役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日本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中将温赖特)。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美军凭借海空优势,采取集中兵力、中间突破战术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美军占领菲律宾群岛使日本的战略态势进一步恶化。日本与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其战略原料只有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向本土运进。美军完全控制了南海,并为进攻海南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和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许多基地。

⑧ 电影硫磺岛的来信只有一个幸存者。真实的战役详情伤亡人数指挥官是谁

‍

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和美军为争夺硫磺岛 (Iwo Jima)进行的一次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其中23,000名固守硫磺岛的日军里,只有1083人生还。美军则有6821人死亡,19,189人负伤。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最激烈的一场战斗。美军士兵在该岛折钵山上插入国旗的照片在美国广为印行,成为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

2战前准备

硫磺岛战役中美军作战全过程示意图

1944年10月初,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就将进攻硫磺岛的计划制定出来,参加作战的地面部队为第5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共约6万人,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由凯利特纳中将指挥;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58特混编队负责海空掩护;所有参战登陆舰艇约500艘,军舰约400艘,飞机约2000架,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

由于参战部队中相当部分正在支援对吕宋岛的登陆作战,硫磺岛战役只得等吕宋岛战役结束后的1945年1月才能开始,又因为吕宋岛战役进展缓慢,结束的日期从计划的1944年12月20日推迟到了1945年1月9日,尼米兹再将硫磺岛的作战推迟到1945年2月中旬。

在1944年前,日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00余人和飞机20架。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硫磺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日军才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1944年3月下旬将4000余陆军部队送上岛;5月将硫磺岛的陆军部队整编为第109师团,由栗林忠道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配备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7月海军第27航空战队也调至岛上。截止1945年2月,日军在岛上陆军约1.5万余人,海军约7000余人,共约2.3万人,飞机30余架,由栗林统一指挥。日军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区各建有一个机场,分别叫做千岛机场和元山机场,也叫一号机场和二号机场,并在二号机场以北建造第三个机场。由于美军迅速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原计划运往马里亚纳群岛的人员、装备和物资都被就近转用于硫磺岛,尽管美军组织飞机、潜艇全力出击,企图切断硫磺岛的增援和补给,但日军以父岛为中转站,采取小艇驳运的方式,因此美军的封锁效果并不理想。

硫磺岛日军总指挥官栗林忠道

由于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岛的抗登陆作战是要在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进行。栗林是出色的职业军人,曾担任过天皇警卫部队的指挥官,他意识到面对美军绝对海空优势,滩头作战难以奏效,主张凭借折钵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最后栗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前沿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栗林忠道决心将硫磺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折钵山几乎被掏空,筑有的坑道达九层之多!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栗林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美军发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0%,约18公里,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

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栗林的这些苦心经营,确实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使硫磺岛之战成为太平洋上最残酷、艰巨的登陆战役。

3

日军伤亡

硫磺岛战役,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

美军伤亡

美军从1945年2月19日至1945年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

伤亡对比

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1。

伤亡分析

美军登陆部队伤亡人数占总人数的30%,陆战三师的战斗部队伤亡60%,而陆战四师、五师战斗部队的伤亡更是高达75%,第五两栖军几乎失去了战斗力。此次战役中,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之高也是其在太平洋战争中绝无仅有的,战后,尼米兹对参加过硫磺岛战役的陆战队员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在硫磺岛作战的美国人,非凡的勇敢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美军还有一艘护航航母被击沉,航母、登陆兵运输舰、快速运输舰、中型登陆舰、扫雷舰、运输船各一艘、坦克登陆舰两艘被击伤。

美军为攻占硫磺岛所付出的人员伤亡比日军还多,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一方的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日军在失去海空支援,又没有增援补给的情况下,以地面部队凭借坚固而隐蔽的工事,采取正确的战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使美军原计划五天攻占的弹丸小岛,足足打了三十六天,并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美军在此次作战中唯一闪光之处就是舰炮支援比较得力,共发射各种口径炮弹30余万,计1.4万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支援了登陆部队的作战。

但美军的巨大代价很快就得到回报,当美军登陆后,工兵部队就上岛抢修扩建机场,至1945年4月20日,上岛的工兵部队已有7600人,将一号机场跑道扩建为3000米,二号机场的跑道扩建为2100米,不仅进驻了战斗机部队,还成为美军B-29轰炸机的应急备降机场。美军战斗机部队进驻硫磺岛后,其作战半径就覆盖了日本本土,能有效掩护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使对日轰炸愈加频繁和激烈,并将轰炸效果提高了一倍以上,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崩溃。硫磺岛上应急备降场至战争结束,累计共有2.4万架次受伤或耗尽燃料的B—29在此紧急降落,从而挽救了这些飞机上2.7万名空勤人员。

http://ke..com/link?url=

‍

⑨ 120公里死亡15000人!巴丹死亡行军到底有怎样惨绝人寰的血泪

二战期间,为了建设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向众多亚洲国家发起了侵略战争。由于日本军队从上到下,都严重缺乏人道主义精神,因此在整个战争期间,亚洲人民在日军的暴行中,遭受到了无尽的摧残。除了秘密进行的731部队活体实验之外,日本还在远东地区制造了三起震惊世界的暴行。

这三起暴行分别是:南京大屠杀、新加坡大屠杀和巴丹死亡行军。时至今日,南京大屠杀的惨状,仍然会让人因愤怒而痛心。新加坡大屠杀中华人的惨痛经历,也同样让人汗毛直立。第三起发生在菲律宾的战俘事件,依然展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嘴脸。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军又开始采用了诸如活埋、枭首的办法来震慑战俘。其手段之残忍,实在是触目惊心。另外,由于“巴丹死亡行军”的指挥本间雅晴,在一开始就下达了一旦有战俘掉队,直接就地处决的命令。因此日本士兵心中毫无愧疚,甚至还有人嬉皮笑脸地进行了“杀人竞赛”等惨无人道的活动。最终,当活着的战俘到达战俘营时,他们早已骨瘦如柴,奄奄一息。

然而,地狱般的生活,却才是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日军又疯狂地压榨战俘们的劳动力,有26000人被虐杀致死。战后,本间雅晴被盟军处以枪决。他指挥的这次炼狱行军,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参考资料:《大东亚战争全史》《活着回家:巴丹死亡行军亲历记》)

⑩ 没落行动的伤亡评估

如上文所述,美军当局假定“进攻所遭遇的抵抗不将只来自有组织的军事力量,而且还包括狂热的敌对民众”,因此巨大的伤亡将不可避免。但是具体到这个数字会有多高,没有人给出确信的答案。一些人作出了估计,但在数量、假定以及意图(甚至包括对本土进攻的赞成和反对)上分歧极大。后来,这些假设又被用于对广岛和长崎使用原子弹的争论。
伤亡评估多基于之前战役的经验:
联合参谋部于4月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每千人日的阵亡率为1.78,阵亡率为7.45。这意味着若奥林匹克行动持续90天,将有45万6千人伤亡,其中死亡或失踪10万零9百。如果小王冠行动也持续90天,则伤亡总数将达120万,其中死亡人数为26万7千。 一份由尼米兹的幕僚于5月给出的研究报告称,头30天的伤亡率为4万9千,其中海上损失5千人。麦克阿瑟的幕僚给出的数字则是,头30天2万3千,120天后为12万5千。这个数字被马歇尔所质疑,于是麦又给出了一个为10万5千的调整后数字,其中扣去了那些负伤后能返回前线的人员。 在6月18日有杜鲁门总统参加的一次会议上,马歇尔以吕宋岛战役为例,认为美国在头30天将承受3万1千左右的伤亡,而最终伤亡为日本的20%,约7万人。雷西则更倾向于以冲绳战役为基准,认为美国的伤亡率将高达35%,暗示战死总数有26万8千。金恩则认为伤亡将在吕宋和冲绳之间,约3万1千到4万1千。 在所有这些评估当中,仅有尼米兹考虑了海上伤亡。事实上,在冲绳战役中,因神风特攻造成的损失于日军飞行员损失之比达1.78:1;而在九州,运输船只将更易暴露于自杀攻击之下。美国战争部部长史汀生的幕僚曾委托威廉·肖克利完成了一份报告,其中评估征服日本将造成170万到400万的美军伤亡,其中死亡40万到80万人。而日本方面仅死亡就可达500万到1000万人。这个评估考虑了日本普通国民参战的因素。 在政府以外,一些知情的民间人士也作出了他们自己的猜测。《洛杉矶时报》记者Kyle Palmer称到战争结束将有50万到100万美军死亡。前总统胡佛在给杜鲁门和史汀生的便函中也给出了同样的数字,并且据信还是保守估计。不过并不清楚胡佛是否在他与杜鲁门的会面中谈及过这些具体数字。不过,军方认为这些数字对于他们的战役方案而言“过高了”。
作为比较,诺曼底战役中,头48天盟军的伤亡为6万3千;82天的冲绳战役则付出7万2千人伤亡代价,其中近1万9千死亡或失踪。数千晚些时候因伤间接死亡或死于其他因素的兵士未被计算在内。整个二战美军付出的伤亡总数是100万,其中死亡40万。
预测到受伤人员可能为数巨大,预先生产了约50万枚紫心勋章。可是,即便到今天,在二战结束60多年后,美国在各战场的受伤总人次也没超过这个数字。到2003年,库存中仍有12万枚紫心勋章。由于勋章太多,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斗单元干脆把它们准备在手边,以便随时授予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

阅读全文

与菲律宾吕宋岛战役死亡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861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24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101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105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51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574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5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3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36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7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571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45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36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99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3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97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93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13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85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