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为何退出了菲律宾军港
呃,原因很囧,菲律宾火山爆发了,把最大的空军基地给废了,菲民族主义爆发,把海军基地给废了,呵呵呵。
克拉克军事基地最早是在1903年建立的,后来到了1919年,一个信号兵师把基地的一部分辟为飞机场,并随着空军在军队中日益增长的地位扩大规模,到了30年代,已经成为菲律宾地区最主要的轰炸机和重型轰炸机的起降基地。二战期间,伴随着菲律宾的沦陷,这个空军基地也易手给日本空军,直到1945年的1月才重新夺回。克拉克空军基地真正大规模的增长是在冷战时期,又因为菲律宾极佳的地理位置,在越战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军事物资的运送方面。到了80年代,菲律宾政府和美国方面在基地租借的条件上来来回回的谈判,始终难以达成一致,又加上1991年6月,附近的皮纳图博火山大规模爆发,整个军事基地被火山灰掩埋,美国政府最后忍痛将军事基地归还给了菲律宾政府。
冷战时代,苏比克湾成为围堵政策的重要基地。越战期间,苏比克湾成为美军重要的后勤保障和军事装备保养维修基地。
对菲律宾来说,苏比克湾基地除了有稳定政局、治安、人心的效果之外还是重要的经济来源。基地除了每年缴纳数亿美元的租金外,还为当地人提供了约4万个工作岗位,是菲律宾第二大雇主。在美国驻军后期,这些工作所创造的财富竟然占到经济疲敝的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的5%作用。
虽然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对菲律宾显得很重要,但长久的国外驻军刺激了菲律宾民族主义,引起自由派、共产派人士反弹。随着越战后苏比克湾基地招摇地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很多菲律宾人担心会不会因此而遭受无妄之灾。于是,焦虑中的菲律宾人开始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抗争。
1986年亲美的马科斯政权垮台,阿基诺夫人成为菲律宾总统。特别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集团迅速崩溃瓦解,苏比克湾存在的理由一下子变得难以成立,围绕美国海军驻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的抗议浪潮再次卷土重来。1990年菲律宾当局和驻菲美军感到压力越来越大。
正当美军焦头烂额时,出现了一个值得玩味的迹象。曾经在美国求学及流亡近40年的阿基诺夫人竟然同意美国在1991年苏比克湾租约协定到期之后继续续约。
1991年,就在距离美国驻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军队必须撤走的截止日期不到几个月的关键时刻,由阿基诺夫人主导的菲律宾政府竟然再次与美方达成了《友善,和平以及协作协定》,为延长租约打开了绿灯。得知政府竟然与美国达成这一协议,由反对派控制的菲律宾参议院勃然大怒,毫不留情地在议院中否决了这一协议。
这对于矢志于延长美军驻菲基地租约的阿基诺夫人无异于一记毁灭性的打击,但这位在政治中缠斗了一辈子的女性却毫不畏惧,顽强发起反击,呼吁要就此事进行全面公投。但这次她失败地更加彻底,此举竟然干脆被裁定为违宪。
事已至此,已经毫无还手之力的阿基诺夫人只能发布正式公告,通知美军必须在1992年底撤离菲律宾。1992年11月,美军驻菲律宾的最后一艘航母驶离了驻军已经长达将近百年的苏比克湾。拉莫斯总统(他于该年6月份赢得菲律宾大选)于当日升起一面硕大的菲律宾国旗,彻底终结了外国军队驻扎菲律宾领土的历史。(
⑵ 关于"菲律宾政变"的评论
专家连线
阿罗约仍能掌握大局
东南亚问题专家翟昆谈菲律宾政变
本报讯(记者马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研究室主任翟昆24日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表示,就目前的形势看,即使阿罗约仍然能够基本掌握菲律宾局势,但是仍然难以避免政变频发的恶性循环。
翟昆说,菲律宾的政治体制中一直存在“军队干政、人民上街”的传统,因此多年来一直政变频发。2001年埃斯特拉达被迫下台后,阿罗约开始担任总统,但是一直有人认为她的上任具有一定的不合法性,来自各种势力的反对者始终都在策划推翻她,所以针对阿罗约的小规模政变经常发生,这些政变一般以军队少壮派为主,也有政客参与,不过都不怎么成气候。
此外,近两年来,阿罗约一直身陷各种政治丑闻中,除了去年披露的录音带丑闻以外,她的家人也纷纷被指责贪污腐败。加上近来菲律宾国内社会事件,如踩踏、泥石流等频发,这些都造成了下层人民的不满。因此近年来菲律宾政变有升级的趋势。
翟昆认为,目前菲律宾经济情况比较稳定,另外阿罗约主要受到中上阶层的支持,因此预计她基本还能够控制菲律宾局势。不过,不断发生的政变,使阿罗约疲于应付,无力解决上述矛盾、稳定国内政治和社会秩序,因此,在未来阿罗约任内,类似的小政变还将继续发生。
事件内幕
政变势力曾向美国示好
《时代》杂志记者亲历反政府秘密会议
本报综合报道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23日晚间,《时代》杂志的一位记者在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胞弟的家中亲历了反对派召开的一次秘密会议,会上酝酿出了政变计划,据称还与美国官员通了电话。
据报道,在前总统阿基诺胞弟何塞·许寰哥的家中,阿罗约的反对者们召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并商讨出政变计划。与会的至少有12名中级官员和商人,许寰哥的女儿迈琪在桌子上摆满了鸡肉三明治、通心粉沙拉和玉米饼,阿罗约的政敌、商人帕斯特·塞康则在计划成立一个新的政府。
会议中,塞康与一个据他说是在华盛顿的美国官员通了电话,电话中他向美国官员保证,政变后的政府仍会对美国友好。随后,帕斯特又与被称作“德尔塔”的菲律宾侦察突击队司令丹尼洛·里姆准将通电话,里姆在电话中证实针对阿罗约的行动计划进展顺利。塞康称,参与计划的军方人员将于24日上午在马尼拉的EDSA神庙列队行进,纪念“人民力量运动”20周年。
但是里姆将军在24日上午被逮捕,计划中的政变暂时流产。截至目前,塞康和参与那次秘密会议的人没有一个遭到逮捕。尽管反对派24日计划举行大规模示威,领导示威的人还包括前总统阿基诺,但是警方已经取消了所有街头集会,马尼拉全城布满兵力。
安保措施
总统府设下三道关卡
数千示威者汇聚马尼拉,前总统阿基诺参加游行
本报综合报道 24日,尽管阿罗约总统宣布实行紧急状态,仍然有数千名示威者聚集在首都马尼拉举行抗议活动,要求阿罗约下台。
当天,马尼拉已经紧张的安全戒备进一步加强。500多名防暴警察和300多名特种部队士兵被部署在街头。政府取消了所有的集会许可,并要求学校停课。在马尼拉各地,安全部队还设置了许多检查站。
总统府周围设置了3道关卡,并有装甲车巡逻。在通向总统府的路上,安全部队部署了更多的铁丝网和集装箱作为路障,只有重要官员被允许进入。安全委员会成员必须把汽车停在外面,步行进入总统府。主战坦克和大型运兵车已经开进军队总部,以保障军营内部稳定,严防军营被阴谋政变者控制。
菲律宾军方司令部也加强了警卫,美联社记者称,看到大约8车全副武装的士兵被增派驻守此处。
目前,几十个反政府组织的大约4000名示威者仍然聚集在大马尼拉地区,纪念“人民力量运动”推翻马科斯政权20周年,要求阿罗约立即下台,前总统阿基诺也参与其中,并在人群中做出了“斗争”的手势。反暴警察不得不使用盾牌与警棍,试图阻止抗议者前进。(马晶)
社会影响
紧急状态引发市场波动
业内人士对菲律宾经济前景悲喜参半
本报综合报道 菲律宾进入全国紧急状态之后,菲律宾比索和股市都出现了下跌。
据路透社报道,在当天紧急状态宣布以后,比索对美元的汇率下跌了1%左右。而菲律宾股票交易所综合指数下跌幅度达2.1%,为去年12月19日以来的最低点。
新加坡Informa全球市场公司分析师帕特里西亚·路表示,市场对于紧急状态的直接反应将是普遍恐慌,随着周末的到来,很难预测市场能否保持稳定。他表示,如果紧急状态能够在周末迅速结束,那么市场的情况可能不会变得太坏。
菲律宾Metro银行投资人员帕迪拉则认为,24日菲律宾市场的震荡可能只是暂时的。(马晶)
新闻背景
菲律宾坐下“政变病”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变和兵变就一直伴随着菲律宾这个东南亚国家,而军队更是两度在政权更迭中扮演重要角色。现任总统阿罗约上台以来,已经成功地化解了200多起军事政变。以下是菲律宾历史上几次主要的政变事件。
1986年2月22日,菲律宾国防部长恩里莱和武装部队代理参谋长拉莫斯发动兵变,宣布脱离新当选的总统马科斯,表示支持反对党领导人阿基诺夫人。
1987年8月28日凌晨,霍纳桑上校发动兵变,兵变部队来自吕宋岛中部的新怡诗夏省。但由于武装部队仍然支持阿基诺总统,此次兵变失败。兵变中有53人死亡,300人受伤。
1989年12月1日晨,霍纳桑再次发起兵变,封锁机场并且轰炸总统府。美军出动战斗机帮助阿基诺解除了长达1周的围困。
1990年10月,约200名叛军强行占领了驻扎在棉兰老岛武端市的陆军第402旅旅部,宣布成立“棉兰老联邦共和国”,两天后被政府军粉碎。
2001年1月,菲律宾国防部长安吉洛·雷耶斯、武装部队总司令奥兰多·梅尔卡多以及军警高级官员宣布对埃斯特拉达总统不满,力挺副总统阿罗约上台取而代之。
⑶ 为什么菲律宾那么猖獗,政府还要一再忍让
一,政府软弱外交,(既然南海黄岩岛是自已的,别国军舰侵占没有不打的理由)
二,自身实力滑念比较薄弱。海军实力不强(自信心不足),整天吹牛皮说军亩猛事大国
三,撑权者都为既得利益者,如果开打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四, 政府公信下降,怕内乱,共产常腐败严重。搞不好也会出现反对派
五。由于国际形势对中国不利,一天信耐困到晚出国访问有毛用
⑷ 美国为什么选择让菲律宾独立呢
我们都知道二战之后,美国成为了世界霸主,至少是西方世界里的霸主。然而,让很多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时的美国为什么不把菲律宾发展成殖民地,而帮助他独立呢?再看看以前的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以及法国和葡萄牙,西班牙等。他们在全世界疯狂瓜分地盘,为何二战后的美国,就那么大方呢?其实美国并没有那么好,这里面藏着太多我们看不到的阴谋。具体有哪些呢?不妨我们坐下来谈一谈。
美国让菲律宾独立,自己既在国际上落一个好名声,又能控制菲律宾的经济,这样的好事上哪里找去?当年美国支持苏联打压英法德,就能够用同样的手段,控制日本和菲律宾,包括后来的韩国。而且美国当时的口号是:民族自决。他为什么这样喊?无非是在背后捅老表英法几刀子。如果他自己再大搞殖民地扩张,那不是自相打脸吗?综合来看,不是美国有多伟大,而是他把菲律宾当做生意来做了。怎么样能够利益最大化就怎么玩。这样做,美国既显得顺应了潮流,又享受到了各种福利和特权,可谓是一箭双雕呀。
⑸ 有言如玉:大家族操控的菲律宾“民主”会好吗
有言如玉:大家族操控的菲律宾“民主”会好吗
有言如玉看君随手翻,胜读十年书
(一)接近底层却维护上层的天主教会
84%的菲律宾人信奉天主教,菲律宾是亚洲两个天主教国家之一。自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强行传教并以政教合一的形式统治菲律宾以来,500多年间菲律宾天主教会一直发挥着强大而独特的政治和社会作用。
在西班牙殖民时期,菲律宾的天主教会在政治上具有独特地位和功能,是殖民主义统治的坚决维护者和既得利益者。1569年,西班牙在菲律宾确立政教合一的殖民主义统治地位,开始强行命令菲律宾人改信天主教。随后,在菲律宾各地成立了天主教会组织,传播天主教,发展天主教势力。马尼拉总主教是全菲教会行政系统的领袖,由西班牙国王推荐,并由罗马教皇任命。总主教之下是主教,是各个主教区的领袖;主教之下是教区教士。总主教依托教会权威,不仅代表教皇行使主权,同时代表西班牙国王维护西班牙的王权与主权。天主教会占有大量土地,并对总督的任命具有否决权。
美国殖民主义时期,政教合一的殖民主义体制被美国的文官政府所取代。在经济上,美国殖民政府通过购买教会土地,降低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影响力。同时天主教会的职能被限制在宗教领域,其政治地位大大削弱。
天主教会整体上是保守的。虽然下层贫困群体是天主教会活动的主要对象,也有些基层主教积极支持菲律宾的民族和民主事业,关心下层民众的利益,但是总体上天主教会属于菲律宾主流精英阶层的一部分。菲律宾独立后,天主教会作为一个大土地拥有者,具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尽管菲律宾经济不发达、贫困人口比例较高,但是在向梵蒂冈教廷捐献方面菲律宾天主教会名列前三位。主教会经营多家全国性报刊、电台和电视台,设有几千所各类学校,逾百万学生在其中就读。天主教会的主要功能是宣扬和维护传统的价值观,例如:反对计划生育、离婚、死刑等。教会的作用在于维护既有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
在马科斯时代,菲律宾天主教主教会议对政府采取“批判地合作”立场,“即教会支持政府诸如土地改革等正确的计划,但从道义上反对乃至谴责政府的不合理的行为,像虐待政治犯,拒绝给予反对派基本的人权等。作为对教会的包括采取中立立场等做法的补偿,政府放弃了早期建立绝对政教分离制度的计划,它同意坚决反对合法性流产,重新检查政府支持的计划生育方案。”根据西方学者的调查研究,菲律宾天主教主教会议当时分为保守派、中间派和激进派三派。“保守派主教以宿务红衣主教罗萨雷斯为代表,一共46名,占58%,他们只关心教会的利益是否受到侵犯,支持马科斯政府;中间派以红衣主教辛为代表,有18名,占23%,除了关心教会利益外,他们批评菲律宾的不公正现象;激进派以克拉沃主教为代表,有15名,占19%,他们关心教会利益,但与上述两派相比,他们更加关注社会不公正问题,坚持教会社团解放模式。”我们在马尼拉考察期间,马尼拉主教教会秘书长阿西斯先生表示,“教会的作用是教育。通过教育,使普通人民知道,解决问题要通过正常法律的手段。如果能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就不必用非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地方许多的示威活动,都是人民自发的运动,教会是旁观者,但教会有责任要告诉人民事实的真相。”
菲律宾的天主教会拥有巨大的政治和思想影响力,从包括人民力量运动在内的历次菲律宾重大社会运动可以看出,天主教会具有组织、动员和控制群众的巨大能力。但他们从来不是菲律宾现存秩序以及家族政治的反对者、颠覆者,相反他们在根本利益是与家族政治和主流精英相一致的。教会起到的是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起到了缓冲菲律宾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的阶级利益冲突的作用,他们实际上是菲律宾现存政治制度和不合理社会秩序的另一个特殊的维护者、保护者。
(二)依附型的世俗社会组织
非宗教的社会组织,包括上述第二类和第三类非政府组织,大都由菲律宾的中产阶级人士为主体的。中产阶级是在菲律宾的工业化进程中新生的社会阶层,新的生产方式使他们精神上相对自由解放,游离于菲律宾政治庇护体系之外,并希望改变现有政治体系。但由于中产阶级规模有限,掌握的经济资源更是局促,力量相对弱小、分散,在激烈的竞争性选举中缺乏雄厚的竞选经费,在议会和地方行政首长的选举中往往落败。他们在政府或议会中没有自己的政治代言人,无法通过常规性的选举程式和制度途径来维护自身利益。中产阶级只能寄希望通过做大“公民社会”的办法,建立大量社会组织,服务基层,整合力量,向上层精英掌控的政权反映、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诉求,逐步改变这个一元化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庇护结构,促使菲律宾从私人家族性的政治向公共性更强的政治形态演进。
非政府组织是不赢利的民间组织,菲律宾的世俗社会组织,不像天主教会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它们需要来自自身成员或外部资金的支持。限于本组织成员的经济状况,大部分组织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本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外国组织,以及其他的大非政府组织,不同资助者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和资助目标,他们在提供资助时都会要求接受资助的非政府组织对所提供的资助负责,有时还会提出附加条件,这会对非政府组织的性质、活动目标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直接影响非政府组织保持自身行动的自主性。”
这样一类大量依靠本国政府或外国资金支持的社会组织,自然很难成为推动政治转型的主导力量。在强大的传统庇护制结构面前、在强大的天主教会影响面前,尚未摆脱经济和思想依附性的世俗社会组织是弱小,在历次政治变局中它们都不是街头运动的领导者,而是“造反”精英的追随者,以期能够增加一些讨价还价的资本。当年在第一次人民力量运动中,不少社会组织支持了阿基诺夫人领导的街头抗争,而换来的是阿基诺夫人邀请他们的一些代表加入政府,很快又被排挤出去。在推翻埃斯特拉达的过程中,阿罗约也曾获得左派的支持,但借力上台的是一个比前任更加腐败的总统。在菲律宾家族政治以及精英与代表中下层利益的民间组织之间存在着根本利益的冲突,但社会组织一直选择的是策略性合作,以求自身存在和发展而从未扮演和担任社会革命的角色。当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时,家族和上层精英所采取的最早的措施,就是冷落、排斥和抛弃曾经的合作伙伴。在菲律宾的政治变迁中,世俗社会组织一直是敲边鼓、造声势的角色,是别人谱写剧本中的群众演员。
四、菲律宾悖论:亚洲政治发展的特殊现象
在政治发展的研究领域,菲律宾是一个谜一般的国家。它在美国式的宪政体制之下保留了传统的家族政治,在完备的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程序之下却是腐败盛行。菲律宾人,淳朴乐观、随和友善,但在菲律宾争凶斗狠、铁血杀戮的惨剧却屡见不鲜。从现代国家普遍的经验出发看菲律宾,会发现诸如此类的许多重大的矛盾现象。我们权且将其称为“菲律宾悖论”。
与亚洲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菲律宾发展的条件要好得多。菲律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独立建国,发展起步较早,加之菲律宾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适于发展热带农林牧业。但是近几十年来,菲律宾经济社会发展每况愈下,在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发展中日渐落后,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列亚洲下游。
如果就事论事,就仅从菲律宾看菲律宾,除了大量的社会现象,似乎看不出什么真正的门道。但如果从比较的视野观察,将菲律宾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与快速和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就不难看出菲律宾的深层问题。菲律宾与日本、韩国、台湾,甚至印度尼西亚、泰国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在工业化初起时期原有的社会结构没有经过改造,基本上保留原有社会结构。
所谓原有的社会结构是指,菲律宾的社会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的结构。菲律宾经历了长期的殖民地历史,加之千岛之国的地理原因,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封建经济体,进而成为现代菲律宾家族经济、家族政治的起源。在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或因战争如韩国,或因革命如中国,或因改革如日本、台湾,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打破或消灭了,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或消失或被打破。原有社会结构的消失和打破,对于后来的工业化、现代化来说,无意间创造了一种社会条件,即相对平等的社会身份,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相对平等地、机会均等地参与和加入,扫除了身份和社会地位方面的限制和障碍。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在其他亚洲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呈现出一种整体社会进程的表征,即大量的身份地位不同的,尤其社会地位低下的阶层都积极踊跃地选择和进入了社会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新的生产组织。而且,由于大量社会底层的进入,社会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效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形成了后发的比较优势。
但在,菲律宾则无法看到或很难看到,在亚洲其他国家工业化阶段可以看的这种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在菲律宾,当外部环境改变,整个东亚开始逐步进入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时,菲律宾的家族也纷纷选择了新的生产方式,以适应的新的时代。在菲律宾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家族在一定程度上因其选择了新的生产方式而成为工业化的动力。但是,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家族经济因已获得利益并占有优势,家族经济行为遍转向垄断食利,结果转为阻碍进一步工业化和发展的分利集团、食利阶层。
在人们一般观念里,实行民主与法治,是打破专制、限制垄断,保障社会自由、平等的制度保证。但是,为什么菲律宾建立起了民主、法治的宪政体制,但民主与法治却没有发挥实际作用?菲律宾的事实告诉我们,以宪法、法律和民选机构组成的民主宪政体制从理论上应当具有限制政治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功能。但在实践中,建立在传统社会结构坚实基础上的菲律宾家族,也会在民主宪政体制下学习,逐步学会适应宪政体制,利用宪政体制的规则,甚至改造宪政体制以为己服务。
从菲律宾调研归来,我们更理解了菲律宾大学良政研究中心主任对我们讲过的一句话:“菲律宾的民主在自我救赎”。民主是用来塑造社会的,但社会也在改造民主。究竟是民主塑造了社会,还是社会改造了民主,菲律宾正在上演这样一出纷纭复杂的历史戏剧。
⑹ 菲律宾现在怎么还会有共产党游击队和政府军对战一说啊
是的,菲律宾新人民军,是由毛泽东当年扶持起来的毛派共产党,他们使用的是和当年我们的红军一样的服装,旗帜,实行的和我们当年红军时代一样的政策等。中国政府于一九九二年开始停止了对东南亚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毛派共产党的支持。目前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新人民军和政府军的冲突相对比较少,最危险的还是伊摩组织和政府军经常发生冲突。
⑺ 利比亚在卡扎菲执政期间`摆脱贫困`医疗教育免费`福利政策优越``最后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反对派
1.人的欲望是州昌念不能满足的,尤其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人们不能满足原有的温饱,乃至小康,甚至原有的幸福册困(这是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人们会有不断的新的“理想”或是“幻想”诉求。2.“精神文明”的滞后,现代价值观,普世观对良知的侵害,足以让人们更加的“自我”,社会责任缺乏。人们都站在各自的立场和理想上盲目的(物质)追求,就会导致社会冲突,国家间就会有战争。3.缺乏良好的系统的人文教育是当今时代的通病。人们没有一致或迅雹相近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就会产生盲目、浮躁、狂热、不理性的随意行为。像没有罗盘的小船,随意飘荡,并不为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大众、后代、乃至人类负责任。总之,人们没有找到或是认同一个人类的真理。严格的说,人们的行为的正当性,逻辑性,不是那么简单朴素的,他们自己也不是真的清楚。
⑻ 中国与菲律宾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主要矛盾就是双方为领土问题争执不休。菲律宾至今还占领我8个岛礁。即马欢岛、南钥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费信岛、司令礁、仁爱礁。
马欢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马欢岛。以纪念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我国渔民向称大罗孔、罗孔。1970年该岛被菲律宾侵占。
南钥岛,1968年后,菲律宾侵占该岛。1994年,中菲海军在南钥岛海域有场小规模的冲突,其结果菲2艘炮艇被击沉,数名士兵死亡。岛上的一些建筑被摧毁,包括一个了望塔,此后,菲放弃了该岛,至今无人居住。
中业岛,是中国南沙群岛第二大岛,长800米,宽500米,面积0.33平方公里(约合495亩),“中业”一名系为纪念1946年国民党政府海军接收南沙群岛主权的军舰“中业号”而命名。中业岛自1971年起被菲律宾占领,岛上有驻军、机场、商店、发电厂等,是菲律宾统治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
西月岛,南沙群岛岛礁之一,长约700米,面积0.16平方公里(约合240亩),是南沙群岛的第三大岛,自1963年起被菲律宾占领。
北子岛,坐落在南沙北部最大的岛。北部岛礁最靠近海南岛,共有岛2座,水下沙洲1座,暗礁2座,暗沙5座。北子岛自1971年起被菲律宾所侵占。
费信岛,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在马欢岛北约5海里。1970年费信岛为菲律宾当局非法侵占。
司令礁,1980年司令礁被菲律宾非法侵占。
仁爱礁,在北纬9度39-48分,东经115度51-54分范围内,这个环礁的礁盘并不连续,而是断开一截截。环礁北半部礁盘是连在一起,呈半圆形,南半部断成数段。因此,口门开在南边,35吨渔船可驶入湖盆。大部分礁盘退潮时可出露海绵环礁。1947年公布名称为仁爱暗沙,我国渔民向来称名为“断节”,1983年公布仁爱礁为标准名称。1999年5月9日菲律宾海军将一艘破旧的大型登陆舰开上礁盘,以搁浅坐滩为借口,实现对该礁的“事实占领”。
⑼ 菲律宾为什么挑衅中国 菲律宾是中国固有领土
菲律宾不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菲之间存在现在最大的争议为黄岩岛争议,南海岛礁中,菲律宾是侵占我国最多岛屿的一个国家。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撤出黄岩岛后,我国便勇敢地保卫起我国的领土黄岩岛;但我国依然以克制和和平的态度解决南海相关争议。孟子一书中的一个战略是,仁者以大事小。指我国对于东南亚弱国须采取克制态度才能占据政治高低。而菲律宾对中国的挑衅动作其本质原因是中美的战略利益冲突。假设美国在世界上不存在,这个事件就很难成立。
⑽ 菲律宾、越南、美国、日本和中国有什么仇
菲律宾对中国主要矛盾就是双方为领土问题争执不休。菲律宾至今还占领我8个岛礁。即马欢岛、南钥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费信岛、司令礁、仁爱礁。
越南对中国在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对越战争,战争结果越南战败,虽两国在战后外交关系恢复正常,但在2012年中菲因黄岩岛主权问题爆发对峙事件,2014年的981钻井平台引起了中越海上对峙,越南发生了针对中资企业的打砸抢。
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虽然一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可是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却一直没有发生改变美国害怕这个“东方睡狮”觉醒之后动摇它在世界问题上的主导地位。例如在电视台、新闻报道都说我们不尊重人权,说没有言论自由,可美国还是一直歧视黑人,根本就没资格说中国。当然说的是一部分美国人,毕竟还是有相当的美国人十分尊重中国人的。
日本对中国的5次交战
最早的矛盾始于唐高宗时期,日本完成统一,开始有对外侵略的野心,第一步是在大陆找到立足之地,于是日本干涉朝鲜内乱,支持其中的百济与唐朝支持的新罗开战,唐新联军大破日百联军,史称白江村之战,此后日本臣服,国内兴起仿汉风朝。
第二次是元朝忽必烈时期,元朝统一东方后开始向日本进军,两次都因各种原因(主要是两次都遇上台风)而失败。日本从中吸收大量汉人,使自己的科技得到提升。
第三次是明朝万历时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为了个人野心,以及处理大量招安的外样大名,开始入侵朝鲜。朝鲜瞬间沦陷。明朝为了彰显实力、巩固门庭,出兵朝鲜,打回了半个朝鲜后进入僵持阶段,中日开始谈判,最后谈崩,战争继续。没过多久,丰臣秀吉病故,日本退军。从结果而言中国胜利,如果丰臣秀吉不死,结果就不好说了,因为当时明朝大患在北方鞑靼,府库不充,不能久战。朝鲜史书记载,朝鲜认为明朝之亡,就源于这场战争耗尽国力。
第四次是清朝甲午战争。日本完成中央集权,又出兵朝鲜,清政府和明朝一样出兵朝鲜,交战五次,三次海战,两次陆战,以中国完败告终。朝鲜认为日本殖民地。中国赔偿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割山东,青岛给日本。日本凭此加快了工业化脚步,成为世界列强之一。
第五次是抗日战争。已经是世界七强之一的日本,为争霸世界,开始侵略亚洲,于是入侵中国。结局都知道七年抗战,中国拖住了50万日本陆军,间接支援了太平洋及欧洲战场,日本在本土受到原子弹打击后投降。中国胜利。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钓鱼岛再起争端。
安倍晋三出任首相以来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受到中方多次抗议。
2015年9月3日中国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日本政府拒绝邀请参加,并禁止日本官员代表日本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