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花甲和花蛤是一样的吗
花甲和花蛤的区别
花甲就是花蛤。
花蛤学名菲律宾帘蛤,还有杂色蛤和菲律宾蛤仔等别名,属于帘蛤目帘蛤科缀锦蛤亚科花帘蛤属菲律宾帘蛤种,壳长2.5到5.7厘米,有多种花慧樱兆纹和颜色前租,并且颂派两面壳不等,但是左右相似,有明显内嵌韧带。
2
花甲和蛤蜊一样吗
花甲是蛤蜊的一种。
花甲又可以称作蛤蜊,因为花甲是蛤蜊中的一个品种,同时蛤蜊是多种可食贝类的统称,因此花甲是蛤蜊,但是蛤蜊不等同于花甲。
3
白蛤和花甲的区别
白蛤也是蛤蜊的一种,但是花纹与花甲不同,花甲属于横纹,而白蛤的花纹是和贝壳形状类似的环形,同时贝壳成近四角型,两边膨胀,顶壳外凸,并且甲壳的顶部呈白色,开口部位有黄褐色圈。
4
花甲和蛏子的区别
蛏子是帘蛤目竹蛏科瓣鳃纲软体动物的通称,贝壳较长,约4到8.5厘米,多为柱形或者卵圆形,上下两壳相似形状,常为黄绿色外壳,甲壳关闭不严,壳闭之后前后端有开口。
5
花甲是海鲜吗
花甲是海鲜。
通常用水产的生活环境确定是海鲜还是湖鲜之类的,而花甲是生活在浅海海底的一种软体动物,用淡水养殖的话会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花甲是海鲜。
6
蛤蜊有多少种
蛤蜊的种类很多,常吃的蛤蜊有8种,分别是白蛤、青蛤、老头蛤、花蛤、文蛤、西施舌、油蛤和血蛤,各自的味道外壳都不相同,其中花蛤最为鲜美,被称作“天下第一鲜”。
Ⅱ 双壳纲(Bivalvia)
双壳纲为水生软体动物。通常体扁,两侧对称。动物体包括外套膜、内脏团、鳃及肉足等部分。无头(亦称无头纲),体躯与外套膜间具外套腔,腔内多具瓣状鳃(亦称瓣鳃纲)。口内无颚及齿舌,多以悬浮物或沉积物为食。足位于腹侧,多侧扁呈斧状(亦称斧足纲),软体由左右两枚外壳包被,故称双壳纲(图4-19)。贝壳外形因生活习性不同,变化较大。多为底栖生活,幼虫经浮游阶段,分布广泛,生活方式多样,主要海生,少数半咸水或淡水生。
(一)形态
1.肉体部分
主要由外套膜、内脏团、鳃及足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形态因生活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按其功能与贝壳的关系和有关分类的特征,摘要概述。
外套膜(图4-19),左右两叶于背部相连,其他边缘游离或几点愈合。有些种类外套膜向后延伸形成出、入水管,深潜穴及钻孔者多具发育的水管。
外套膜的附着肌,附着于壳内面,水管肌附着壳内印痕称外套湾,外套膜缘附着壳内缘的印痕称外套线(图4-21);连接两壳的前、后闭壳肌印痕称前、后闭壳肌痕,前、后闭壳肌痕相等者称等柱型,不等者(常前闭壳肌痕较小)称异柱型,前闭壳肌消失,只留后闭壳肌的印痕者称单柱型,等柱型多为内栖种类所具有,表栖种类多为异柱型。
鳃为呼吸器官,悬于外套腔中,可分四类:原鳃型、丝鳃型、真瓣鳃型及隔鳃型(图4-20)。化石多不保存,但在现生双壳类分类上很重要。
足为活动器,其底面宽平(图4-19),除用以缓慢的匍匐运动外,还可用于掘穴或钻孔。某些种类足退化,以幼体所具的足丝延续至成体附着在底质上,或以壳附于底质上。
2.贝壳
由外套膜所分泌,起保护躯体并通过连接肉体的肌肉纤维起支撑动物体的活动作用。其壳质组成及各部形态特征对分类甚为重要。
图4-18 腹足纲化石代表
(1~4、6引自余汶等,1963;5、7引自Davies,1935;8、11引自Kopo & Kob,1955;9、10据Davies,1935)古腹足目:1—Euphemites wongi,1a.口侧视,1b.背侧视,1c.侧视,均×1,上石炭统,山东;2—Ophiletaplana,2a.侧视,2b.顶视,×1,下奥陶统,河北;3—Donaldiella dorotheca,×2,中奥陶统,华北;4—Marclurites neritoides,4a.底视,4b.口侧视,×1,下奥陶统,湖北
中腹足目:5—Cerithium nolosum,×0.5,现代,印度洋、太平洋;6—Bellamya clavilithiformis,约×3,上侏罗统,辽宁;7—Littorina littorea,约×1.4,现代,英国新腹足目:8—Murex tribulus,×0.2,现生,太平洋
肺螺亚纲:9—Limnaeastagnalis,×1,现代,英国;10—Physasp.,×1.5,现代;11—Planorbis planirbis,11a.顶视,11b.口侧视,×0.7,现代
贝壳的成分及结构 贝壳由表壳层及内部的钙质壳层组成。表壳层起保护贝壳的作用,化石中多不保存;钙质壳层通常包含由方解石和(或)文石组成的外壳层和内壳层。组成钙质壳层的结构有:珠母质结构,由平行壳面的薄文石片组成,主要限于内壳层;柱状结构,主要由方解石、少数为文石组成的棱柱密集而成,多见于外壳层以及均质结构等。贝壳的成分和结构因类别而异,亦为分类的依据。但化石中钙质壳层常被溶蚀置换或文石转变为方解石,失去原来结构。新生代的化石贝壳多保存其原有的文石成分。
形态特征 通常左右两壳相等,但每壳的前后多不等,少数种类两壳不等大,而每壳的前后大体相等。贝壳的大小,外形等变化很大。壳体最早形成的尖端为壳喙,围绕壳喙凸起部分为壳顶,壳喙多向前弯曲称前转,向后弯曲称后转,少数向上为正转;壳体前倾称前斜,后倾称后斜,不倾者称不斜。壳顶前后常具一界线明显的凹陷,位壳顶前者多呈心形称小月面,位壳顶后端常伸长呈矛状称盾纹面。有些种类自壳顶向后腹端隆起一脊状线称后壳顶脊,将壳面分为两部分。一些以足丝附着种类壳体沿背缘伸长成前、后耳。前耳下左右壳分别具足丝凹曲和足丝凹口。有些潜穴种类壳关闭后,前后端可具张口,前端为足伸出孔.后端为水管伸出孔(图4-21)。
图4-19 双壳类形态特征
(引自顾知微等,1976)
a—左侧外观;b—后视;c—左侧内视;d—纵切面图解
图4-20 双壳类鳃型(断面示意)
(据张玺等,1961,简化)
壳饰 常见壳饰包括同心饰和放射饰两类。同心饰以壳顶为中心呈近同心状排列,为壳体的生长线,可反映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个体从幼小至成年壳形的变化。同心饰按粗细等变化可分线、脊、褶或层等,放射饰亦可分线、脊、褶等,按其长短强弱又分一级、二级、三级等,其增长方式为间插或分叉,此外亦有贝壳刺、鳞片或壳瘤等装饰。
韧带 为从背侧连接两壳的弹性有机物质,与闭壳肌相配合,司壳的启闭。按所在位置可分外韧带及内韧带。外韧带露出两壳背缘之外,在壳顶之后者称后韧式,连通壳顶前后者称全韧式;内韧带位于两壳背缘之下壳内的弹体窝中,或内韧的一端附于另一壳的匙状内韧带托中。按韧带所构成的形态可分为并韧式,韧带自壳顶沿背缘向后伸长嵌入背缘下的韧片上;跨韧式,韧带面中心具三角形弹体窝;复韧式,韧带附在壳顶下韧带面的人字槽间及槽内;多韧式,韧带面上有多个三角形弹体窝的(图4-22)。
图4-21 贝壳的形态特征
(1、3~4引自顾知微等,1976;2引自Эберзин,1960)
1—Dosina,1a.左壳外视,1b.右壳内视,1c.两壳背视;2—Myophorella,左壳外视;3—Mya背视,示后端张口;4—Chlamys,4a.右壳内视,4b.右壳外视
铰齿类型 贝壳背缘除以韧带相连外,常具一铰板,其上交错排列齿及齿窝,两壳相互铰合,以防壳的扭动。铰齿具各种类型,除一些种类铰齿有趋同情况外,一般为分类的重要依据,主要类型有:栉齿型,铰板上具一列短、直或褶曲的小齿(图4-23,1~2);裂齿型,齿呈放射状自壳顶向外伸出,左壳中齿呈“人”字形,右壳中齿呈“八”字形(图4-23,4);假异齿型,齿自壳顶向外放射排列,壳顶下及壳顶前齿短称假主齿,壳顶后伸长平行背缘的称片状齿(图4-23,5);异齿型,齿分化,壳顶下具数个放射排列的主齿,壳顶前后两侧具平行背缘排列的侧齿(图4-23,3)。铰齿除上述几种主要类型外,尚有厚齿型,齿粗短,为异齿的变形;等齿型,每壳具两齿;弱齿型,齿不发育,仅有齿状突起,或全消失。
图4-22 韧带类型及其演化趋向
(引自House,1979)
1、2—并韧式;3—早期复韧式(后韧带);4、5—复韧式(全韧带);6、7—跨韧式(全韧带);8—多韧式
贝壳的定向 现生种类可根据软体特征(口、肛门、水管等)确定贝壳的前后和左右瓣,化石种类一般利用壳顶多偏前,小月面在前,盾纹面在后,异柱型后闭壳肌大于前闭壳肌,单柱一般位后部,外套湾位后部,足丝凹口在前,后耳大于前耳等来确定。
图4-23 铰齿的主要类型
(据Moore,1952,稍修改)
(二)分类
双壳类迄今无一通用的自然分类法,现多采用综合各种形态特征及生活方式进行分类的方案,将双壳纲分为六亚纲,特征及分布见表4-6。
(三)双壳类的生态及功能形态分析
双壳类为水生底栖软体动物。其生活方式主要依据其生活位置、食性特点及活动与固定状态而定。海生双壳类多生活于滨海浅滩,海湾及潮下带的浅水中,表栖、内栖或半内栖生活。多数以悬浮物为食,少数以沉积物中有机质为食。平静的水底泥质增加,以沉积物为食的种类多,动荡的水底以悬浮物为食的种类多。双壳类的生活与底质的性质有关。移动种类多生活于松软底质之上或其内,附着或固定种类主要生活于底质坚硬的岩石或它物上或钻入其内。双壳类的活动方式与其贝壳形态关系如下(图4-25):
表4-6 双壳纲的分类及各类主要特征
1)表栖,活动性差或不活动,足退化,足丝发育,常见者或以足丝附着,或以壳体固着。
足丝附着——壳垂直附着底质上,多等壳,壳伸长,壳腹面平,异柱,如Mytilus(贻贝);壳侧卧底质上,壳不等,耳多发育,如海扇类。壳体固着——壳常较厚,固着壳多凸,具明显固着面,游离壳平或形态多变。
2)内栖,潜居底质内,包括在软底质内潜穴和硬质钻孔种类。潜穴——以足掘穴潜入泥沙中生活,潜穴深浅与壳形、膨凸度、壳饰、水管有无及壳前后有无张口有关。在滨海带因沉积物流动不定,多为水管发育深潜穴种类,在潮下带则多为浅潜穴种类生活范围(图4-26)。钻孔——一些种类在坚硬的岩石或它物上钻居其中,化石常保留其中或遗留其孔穴。
(四)双壳类的地质历程
双壳类自寒武纪早期出现少数浅潜穴种类,奥陶纪开始其首次辐射演化,除游泳、壳体固着及钻孔种类外,其他各种活动方式均出现。至泥盆纪开拓淡水生活领域,晚古生代为双壳类发展的稳定时期,并出现游泳和壳体固着生活种类。中生代时具水管深潜穴种类出现,占领广泛的生境,侏罗纪和白垩纪为双壳类的一次大辐射时期,至新生代其发展渐趋稳定直到现在。
图4-24 双壳类代表属例
(1、3、9、11~17据Cox等,1969;2、4据Эберзин,1960;5~8据Stanley,1872;10据Newell等,1964)1—Nucula nucleus,约×4,现生,法国;2—Nuculana fragilis,约×2.3,中新统,前苏联;3—Parallelodon rug⁃osus,3a.右壳内视,×0.3,3b.左壳外视,×0.6,中侏罗统,英国;4—Arcanoae,左壳内视,×1.6,中新统,摩尔达维亚;5—Pterinopecten 上志留统到下泥盆统;6—Pseudaviculopecten,中泥盆统到下石炭统;7—Etheripecton,石炭系至三叠系;8—Pecten古近系至现代;9—Palaeomutella irregularis,右壳内视,×3,上二叠统,伏尔加流域;10—Trigonia,10a.T.sulcata,左壳外视,×0.5,下侏罗统,法国,10b、c.示内部构造;11—Cuneopsis celtitormis,×0.4,现代,东亚;12—Tellina virgata,12a.右壳内视,约×0.6,12b.左壳内视,约×0.4,现生,菲律宾;13—Neomiodon medius,13a.右壳内视,约×0.7,13b.左壳内视,上侏罗统,英格兰;14—Venus verrucosa,14a.右壳内视,14b.左壳内视,约×0.4,现代,英国;15—Corbicula flaminalis,15a.左壳内视,15b.右壳内视,约×0.5,现代,亚洲;16—Thracia pubescens,16a.左壳内视,16b.左侧视,16c.右壳顶部内视,约×0.8,现代,英格兰;17—Burmesia lirata,两壳外视,×0.8,上三叠统,缅甸
Ⅲ 这个是海里的什么动物叫什么名字!谢谢大家
菲律宾帘蛤【物种名称】菲律宾帘蛤 【中文俗名】菲律宾蛤仔。南方俗称花蛤(huage),辽宁称蚬子(xianzi),山东称蛤蜊(gala)。 【拉丁学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或 Tapes philippinarum 或Venerupis philippinarum 【命名者】 Adams et Reeve, 1850 【英文名称】short necked clam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外形特征 菲律宾帘蛤 贝壳韧带外在,位于后方。主齿加上前侧齿有3个。双闭壳肌。套线湾三角形或圆形或缺乏。贝壳小而薄,呈长卵圆形。壳顶稍突出,于背缘靠前方微向前弯曲。放射肋细密,位于前、后部的较粗大,与同心生长轮脉交织成布纹状。贝壳表面的颜色、花纹变化极大,有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组成的斑点或花纹。贝壳内面淡灰色或肉红色,从壳顶到腹面有2~3条浅色的色带。习性环境(一)栖息环境 菲律宾帘蛤大多栖息在风浪较小的内湾、且有适量淡水注人的中、低潮区,但盐度较高的沿海岛屿和数米深的潮下带,也偶有发现;栖息底质,以含砂量为70%~80%的砂泥滩数量最多。在含砂量很少的泥滩和含泥量极少的砂地或砾石地带,虽也有发现,但数量甚少。 (二)生活方式 菲律宾帘蛤是以发达的斧足,挖掘砂泥营穴居生活的。涨潮时,升至滩面,伸出水管进行呼吸、摄食和排泄等活动;干潮后或遇到外界刺激时,则双壳紧闭,或依靠足的伸缩活动,退回穴底,在滩面上留下两个靠得很近的由出、入水管形成的孔。 菲律宾帘蛤的穴居深度,随其个体大小、底质组成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个体小的、底质较软的或水温较高的季节,穴居较浅;而个体大的、底质较硬的或在寒冷的冬季,则潜入较深。但总的说来,穴居深度一般多在3~15厘米左右。 (三)对水质的要求 1.水温:菲律宾帘蛤属于广温性的贝类。在自然海区中,水温在0~36℃范围内,均能适应。当水温为5~35℃时,生长正常,而其中以18~30℃生长最快。蛤仔的适温上限为43℃,当水温升至44℃时,死亡率达50%;当水温升至45℃时,则全部死亡;而当水温下降到0℃时,鳃纤毛停止运动,摄食停止;当水温下降到零下2~3℃时,经3周,死亡率达10%。 2.盐度:菲律宾帘蛤对海水比重的变化,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比重为1.004~1.027时,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为1.015~1.020时生长最好。在河口附近而又没有防洪堤的内湾养殖区,常伴随着山洪暴发而发生菲律宾帘蛤大量死亡的现象,这不仅是因为海水比重的急剧下降,而且更主要的是洪水带来了大量的泥砂,使海水长时间处于混浊状态,影响了菲律宾帘蛤的呼吸和摄食的缘故。 3.溶解氧:菲律宾帘蛤在溶解氧为1毫克/升的海水里,就能正常生活。因此,正常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都能满足菲律宾帘蛤的生活需要。但若海水被严重污染,溶解氧含量连续处于0.5毫克/升以下达10天左右,就会导致菲律宾帘蛤死亡。 4.耐干旱能力:生活于潮间带的蛤仔,耐干旱能力较强,耐干出时间与菲律宾帘蛤个体的大小、气温高低以及是否通风等有关。
Ⅳ 杂色蛤和菲律宾蛤仔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贝类专家闫喜武老师在他的博士论文里有说明。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种。
“现在业已查明,菲律宾蛤仔和杂色蛤是在地理分布、天然产量和形态上均存在明显差别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种。前者分布广、天然产量高,在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是重要的经济贝类。后者在我国只分布在福建平潭以南。在形态上,前者水管基部愈合,只在先端小部分分离,放射肋数目为90-100条,后者水管从基部完全分离,放射肋数目为50~70条。”
两个专业词汇给大家说明一下,帮助大家理解:
水管:腹足类和双壳类贝类具有的可伸缩的肉质管状物,具有进食和排泄功能。就是蚬子半开状态伸出的俩管。
放射肋:贝壳表面连续不断的隆起物。就是蚬子壳上一条一条的线。
Ⅳ 为什么有红色的贝壳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物种,生来就是红色,这种贝壳名叫火焰贝。
1、火焰贝总是藏身在洞穴,非常罕见。火焰贝中间肉体部分有两条发光体,好象霓虹灯在闪光,令人惊艳,南太平洋数量很多,爱好潜水者常专程前往欣赏。
2、贝壳里面呈现红色,触须呈现红色或白色。火焰贝的贝壳极其美丽,壳口处有许多火焰般的触手,内部还闪着幽兰色的电光,两壳张开时,壳内的外套膜显火红色。壳内唇肉部也有蓝色闪光。
3、火焰贝会利用小石子或珊瑚碎片建立一个巢穴。生活在海底,平时利用两片贝壳一开一合作迁移运动。当受到威胁时,它会通过开合它的壳推动水流逃走,用触须作辅助。能与不吃它的任何生物相处融洽,可以成群饲养。滤食性,在水族箱中过滤小型浮游生物为食物,最好放入成熟的生态缸。需要适度的钙含量和酸碱度。不能忍受高硝酸盐环境或含铜药物。
Ⅵ 蛤蜊是花甲吗
不一样。两者唯一的区别:花甲是蛤蜊的一种。蛤蜊,又叫蛤蛎,也称为蛤、文蛤、西配毕族施舌、蚌、花甲,是双壳纲软体动物的统称,其中某些种类可以食用。
即蛤蜊是多种可食贝类的统称。比如白蛤也是蛤蜊的一种,但花纹就和花甲不同。花甲属于横纹,而白蛤的花纹是和贝壳形状类似的环形培弊,同时贝壳成近四角型,两边膨胀,顶壳外凸,并且甲壳的顶部呈白色,开口部位有黄褐色圈。
也就是说,花甲是蛤蜊中的一个品种,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或其他各种蛤蜊的肉,产我国沿海一带。
总的来说:花甲是蛤蜊,但蛤蜊不等同于花甲。蛤蜊是统称。但数核是,花甲就是花蛤。
(6)菲律宾保护的贝壳叫什么扩展阅读:
花蛤学名菲律宾帘蛤,还有杂色蛤和菲律宾蛤仔等别名,属帘蛤目帘蛤科缀锦蛤亚科花帘蛤属菲律宾帘蛤种,壳长2.5到5.7厘米,有多种花纹和颜色,并且两面壳不等,但是左右相似,有明显内嵌韧带。
花甲又名花蛤,海南地区称芒果螺,是一种软体动物,长约3厘米,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贝壳较瘦长,是长卵圆形。壳面黄褐色或浅紫色,密布不太规则的紫色博文状花纹,并常被有1层光亮的壳皮,同心生长线较细密。壳内白色或略带紫色,外套窦弯入浅。
蛤蜊有很多种,蛤蜊是双壳纲软体动物的统称,种类繁多,常吃的蛤蜊有8种,如白蛤、青蛤、老头蛤、花蛤、文蛤、西施舌、油蛤和血蛤,各自的味道外壳都不相同,其中花蛤最为鲜美,被称作“天下第一鲜”。
Ⅶ 贝壳类海产品有哪些
1、鲍鱼-Sea-ear。
其名为鱼,实则非鱼,种属原始海洋贝类,单壳软体动物。由于其形状恰似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Sea-ear)。
2、牡蛎-oyster。
牡蛎是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壳,油都可入药,也叫蚝或海蛎子。
3、扇贝-Scallop。
扇贝属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代称,约有400余种。该科的60余种是世界各地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之一。壳、肉、珍珠层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很多扇贝作为美食食用。
4、花蛤(也叫菲律宾帘蛤)-Short Necked Clam。
是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
5、蛤蚌-clam。
蛤蚌属于软体动物门斧足纲蚌科,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软体动物。新鲜的蛤蚌的贝壳是紧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