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菲律宾风格的特点有哪些
不同装修风格特点不同,菲律宾风格的特点有哪些?今日就由PChouse为你一一解答。
1、在世界各地菲律宾风格所具有的自然气息与清爽气质,完全出于菲律宾文化对大自然的崇拜。每一件家居品都是向大自然顶礼膜拜的图腾,无声的表达着对自然的敬意。
2、菲律宾风格有着浓厚着强烈的东南亚气质。设计者对对色彩的把握是很有难度的。东南亚风格里是绚烂与光彩,但是菲律宾风格又有着与其不同的区别,是要了其稳重与温馨的一面——深褐色与原木质地,这种搭配使其风格浑然天成。
3、菲律宾风格家居的设计,室内所用的材料多取自自然,木材、藤、竹成为室内装饰的首选。无论是壁纸、地面还是家具,满眼都是肌理分明但色泽柔和的木色,并运用了天然的石材作为点缀,从每一个细节都可隐隐地感知到材质的清新气息。大量的植物和绿色的丝麻窗帘,可以为整个空间增添强烈的亚热带感觉。
㈡ 菲律宾人信仰什么忌讳什么请高手指教! 菲律宾客户谈些什么有什么喜好和忌讳
菲律宾人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还有一小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民族多信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鳄鱼和鸟类,认为有一种神鸟是伟大全能的创造之神,它创造了天、地和人,称为巴塔拉。 菲律宾人很忌讳“13”数。认为“13”是“凶神”,是厄运和灾难的象征,是令人极为厌恶的数字。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是肮脏、下贱之手,用左手是对人的极大不敬。 他们一般都不愿谈论政治、宗教及本国状况和腐化问题。伊斯兰教徒忌讳猪。他们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也不喝牛奶和烈性酒。菲律宾人不爱吃生姜;也不喜欢吃兽类内脏和腥味大的东西;对整条鱼也不感兴趣。
㈢ 在菲律宾人们为什么喜欢穿带圆点的衣服来庆祝节日
菲律宾人特别热爱庆祝和集会,他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每天都有地方在进行节日狂欢,他们的节日聚会就是一场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化盛宴,活动时间会持续一天甚至一个月不等,热闹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喜庆氛围非常吸引国外游客。
圆点只是一个基础,在圆点基础上做出更多复杂的造型能让简单的平面形状变得充满立体视觉效果、包含热情奔放的情感,再配合菲律宾人脸上画上配色大胆的彩绘,拿着土着武器或者装饰品,伴随着隆隆的鼓声,在庆典节日里载歌载舞,就连游客也会被他们拉进队伍里,给游客脸上抹上黑烟的烟灰,忘却一切的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狂欢中。
㈣ 黑人的审美是怎样的呢
感觉这个问题有点宽泛+刻板印象的影子。比如说也许有的人会问,你们亚洲人的审美是什么样的?或者说亚洲人喜欢吃什么?我觉得这样的问题都很一言难尽,毕竟,印度人喜欢这样的:
㈤ 菲律宾人民对中国哪些特色的东西感兴趣
菲律宾人民对中国的茶叶、瓷器、刺绣、手工艺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他们来中国时喜欢购买一些当手信,而那些远在菲律宾的华人也喜欢贩卖这些东西能获取比较可观的利益。
手工艺品
中国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也是菲律宾人民特别喜欢的东西,特别是用纯手工编织成的中国结,在菲律宾市场上十分热销,它既有浓浓的中艺气息,又限时了人们精巧的手艺,在节日来临时购买几个鲜红的中国结,喜欢挂在家中特别漂亮,也能更好的品味中国的文化精髓。
㈥ 菲律宾“浮世绘”
菲律宾自14世纪建国以来,先后被西班牙、美国、日本占领或殖民过。因此,菲律宾的城市景观、人文风俗和社会制度中融入了大量的西班牙或美国印迹。浮世绘原本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风俗画,是“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的一种,其精髓体现为“活在当下”。笔者借用该词表达对菲律宾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的惊鸿一瞥。
菲律宾是东南亚的一个群岛国家,与我国隔巴士海峡遥遥相望。游走在吕宋岛的城市街头、村镇乡郊,可以发现除了城市中央商务区已经接轨国际,其它不少地区还停留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水平。一些大型的国家公共建筑设施气势恢宏、风格现代,普通民居大都低矮陈旧,电力线在城市上空结成蜘蛛网一般。
美国对菲律宾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尤其在政治、军事方面。我们在菲律宾的停留期间正值政府大选,在首都马尼拉还看不出什么端倪,一路驱车南下,南部各省的乡村小镇贴满了选举人海报,无一不对着选民笑靥如花。
令人遗憾的是,菲律宾跟美国学会了民主,却没学会法制。国家机器被几大家族把控,国家政局动荡、腐败滋生、国民贫富悬殊、反政府武装活跃、社会治安较差。
菲律宾国民只要拥有持枪证就可以合法持有枪支,有人非法入侵私人住宅便可开枪自卫。获得持枪证不过就是填些表格、交些费用的事情,门槛极低,所以民间枪支流通甚多。
马尼拉街头巡逻的警察无一不持枪荷弹,市区各大商场、购物中心的每个入口都会有警察把守,随时对可疑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市中心百货大楼的地下一层往往是武器商店或枪械俱乐部,市民接触武器、接受射击训练就跟我们去做个美甲那般简单。所以,网络上对菲律宾的社会治安状况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也许没去反政府武装“割据”的棉兰老岛的缘故,我们完全感受不到风声鹤唳的紧张气氛,菲律宾平民的淳朴亲和反倒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入夜时分我们从马尼拉的亚洲购物中心返回酒店,揽客的出租车司机一扭身就露出他腰部别着的手枪。同行的男士追着问是否真枪?我则忙着与司机讨价还价。司机憨笑着双手合十,歪头卖萌:“求求你,不要减钱啊。”
到了阿尼劳(Anilao),因为不是热门旅游地,村民更是亲和,甚至当你站在路边张望他们看什么电视节目时,他们也会马上在长凳上挪出位置给你,当你左邻右舍一般。
菲律宾普通工薪阶层的月薪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物价水平整体偏高,因而国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可是当我们经过商场过道,看到人们坐在街边,手执刀叉从容不迫的吃着自己那份简单的午餐时,心中还是涌起阵阵暖意。
马尼拉的交通状况只一个字:堵!飞机在凌晨4点多抵达马尼拉国际机场,睡眼惺忪的司机接上我们就沿着马尼拉市郊公路开往吕宋岛南部的八打雁省(Batangas)。经过马尼拉市区时,不过清晨5点左右,商店已经开门营业,大街上车水马龙,公交巴士上人满为患,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密度与市区道路并无二致。我们特别惊讶。问了司机方知,一般7点左右,马尼拉的城市交通就会陷入瘫痪,大约10点过后才会有所缓解。为了不迟到,普通市民一般在清晨5点之前就得出门上班、上学。从机场到我们预定的酒店不过100多公里远,但司机还是足足开了3个小时。
到了八打雁省,下了高速,道路很快变成逼仄的两车道,一旦有大车经过,对向车辆就得等着。几乎在每个拥堵的路口,都会有身着便装的人在那里疏导交通。据司机说,这些人都是附近的居民,自发来指挥交通的。所有车辆都不会争先抢道,按序排队,静静等待通行。
有趣的是,菲律宾对车辆改装并无严格的管控措施,马路上跑满了各种千奇百怪的自制车。车架外壳好像是用金属铁皮焊接起来的,整体造型彰显车主的想象力和艺术造诣。那些给摩托车或自行车加挂两轮车斗的改装思路还能理解,有些机动车则会在车顶安装类似蚊帐架子一样的金属架,就实在让人绞尽脑汁也揣摩不出用途了。
马尼拉市区有个颇具盛名的游览地——市中市(Intramuros,也叫围墙城市),是西班牙人在统治期间所建,这里的建筑风格完全是自成一体的西班牙风情。市中市虽然面积仅有1平方千米,却有两座大型天主教教堂——圣•奥古斯丁教堂与马尼拉大教堂。前者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称为“东方梵蒂冈”;后者外观庄严大气,墙壁上装饰的白色宗教人物像与顶部的十字架散发出浓厚的宗教气息与古典韵味。
由于菲律宾被西班牙占领三百多年,天主教因而成为本国主要宗教。我们到市中市观光的这天刚好是天主教斋戒期的第一天,不知是不是所谓的圣灰星期三,在城中闲逛时,不时与额头用黑灰划上十字架的教徒擦肩而过。天主教徒会时常提醒自己悔改,人人源于尘土,也将归于尘土。
市中市里有好几所学校,学生们就赤着脚在围墙边的空地上体育课。断墙残垣之下,穿校服的孩子或者列队做操,或者负重奔跑。提前下了课的,就三五结伴,进入马尼拉大教堂祈祷。在某种意义上,全民信教也可算作一个优点吧。只要不是流于形式,人人时常进行忏悔与补赎,与我国曾子所言的“吾日三省吾身”岂非有异曲同工之妙?!
离开菲律宾的那天,正值日落时分,出租车驶过罗哈斯海滨大道,黄昏的光晕笼罩在海面上。离岸不远处,船只静静地停靠着;海滨大道上骑车、跑步、散步的人络绎不绝,朋友、情侣、父子相携而过,在我们眼前刻画出一幅幅温暖惬意、岁月静好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