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菲律宾战役的战役详况
菲律宾战役发生的时间是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给以后进攻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创造有利条件而实施的战略性战役。
战役兵力:
参加这次战役的日军有第14军团(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海军菲律宾战役联合编队(司令为高桥伊望中将,巡洋舰10艘、驱逐舰29艘、航空母舰1艘和水上飞机母舰3艘)、陆军航空兵第5兵团(司令为小冰英良中将,飞机200架)、海军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队(司令为冢原二四三中将,飞机300架)以及约100艘运输船和辅助船只。在菲律宾群岛的美菲集团计有13万人(麦克阿瑟中将任司令,其中3.1万美国人)和270多架飞机(其中可作战的142架)。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为哈特上将,主要类型的战斗舰艇45艘)协同该集团作战。
战役过程:
战役开始时,日军陆海军航空兵对美军机场和甲米地(吕宋)海军基地实施突然袭击,于12月8—9日摧毁了美军在陆地上的一半重型轰炸机和1/3以上的战斗机,为登陆作战创造了条件。美国亚洲舰队的基本兵力驻菲律宾南部基地得以幸免。同日,日军一部攻占吕宋岛以北的巴坦群岛。日军夺取了制空权后,乘吕宋地区几乎没有舰队之机,派先遣部队第48师田中支队和菅野支队(共约4000人)自12月10日起开始分别在吕宋岛北部的阿帕里和维甘登陆并占领机场。
12日,第16师木村支队(约2500人)在吕宋岛南部的黎牙实比登陆,占领机场并进一步扩大战果。自11日起,第5飞行集团逐渐转移到吕宋岛已占机场,掩护地面部队登陆和发展进攻。17日,美军仅剩的17架B-17轰炸机撤到澳大利亚。从此,日军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权。22日,日军第48师主力在吕宋岛西岸林加延湾登陆。24日,第16师在吕宋岛东南部拉蒙湾登陆。至此,登陆日军形成南北夹击马尼拉、围歼美菲军主力的有利态势。26日,吕宋岛守军奉命撤往巴丹半岛预设阵地和科雷希多岛,准备长期抵抗。日军从南北两面进逼马尼拉,但未能切断美菲军撤向巴丹半岛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军占领马尼拉,并以一部兵力占领甲米地和八打雁。战役的主要目的业已达到。日军还在棉兰老岛和霍洛岛上陆。吕宋岛上的美菲军队(79500人)撤向巴丹半岛。
菲律宾战役日军认为菲律宾作战大局已定,将海军主力和第48师调往荷属东印度,将第5飞行集团主力调往缅甸,而仅以第14集团军的剩余兵力清剿吕宋岛。1月9日,日军开始进攻巴丹半岛,遭顽强抗击。美菲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山地战、丛林战和阵地战。交战中,木村支队被围,前来救援的日军被歼1个营。月底,日军因伤亡严重丧失攻击力,被迫转入防御,战局一度陷入胶着状态。3月中旬,麦克阿瑟转赴澳大利亚,留守美菲军由温赖特少将指挥。日军得到第4师增援后实力增强,并以航空兵和炮兵轰击美菲军阵地。4月3日,日军以第4师、第65旅为主力对巴丹半岛再次发起进攻。双方在丛林中展开殊死战斗。美菲军既无援兵又缺补给,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巴丹半岛守军7.5万人(其中美军9300人)于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军战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圣费尔南多,途中数千人死于饥饿、疾病或被杀害,史称"巴丹死亡行军"。同日,日军占领米沙鄢群岛等战略要地。日军攻占巴丹半岛后,对科雷希多岛连续实施炮击和轰炸。5月2日,日军对该岛实施火力准备,5日在炮火掩护下分左右两路登陆,对岛上要塞发起攻击。1.5万名美菲军依托坑道工事抗击,并组织敢死队展开白刃战。6日,日军后续部队投入战斗,温赖特率美菲军余部投降。7日,日军占领该岛。10日,驻棉兰老岛和北吕宋山区的美军投降。18日,驻班乃岛美军停止抵抗。至此,日军控制菲律宾全境。
美军占领莱特岛后,山下奉文将驻吕宋岛日军28.7万人编成3个集团,分别驻守北部和中南部山区,企图以持久防御牵制和消耗美军。美军为取得进攻吕宋岛的前进基地,于12月15日占领民都洛岛。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团军约20万人在美国第7舰队舰炮的强大火力和美国第7、第3舰队航空兵突击的掩护下,从吕宋岛西岸的林加延湾登陆,尔后一路(第1军为主)向北吕宋进攻,另一路(第14军为主)向马尼拉方向推进。第一天有6800人(美第1、第14军的基本兵力)在吕宋岛上陆,并且夺取了正面32公里、纵深7.5公里的登陆场。为加快进攻速度,美军在向林加延湾增兵的同时,以第8集团军部分兵力分别在苏比克湾西北的圣安东尼奥和马尼拉湾以南的纳苏格布登陆。各部队同时向马尼拉进逼,美军经过一系列战斗于3月3日攻占马尼拉。2月,美军还开始了解放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巴拉望岛及其他岛屿)的战斗行动,美第8集团军(司令艾切利贝尔盖尔上将)参加了此次行动。嗣后,美军在吕宋岛和其他岛屿上进行了消灭岛上南北两部日军个别孤立集团的战斗行动。菲律宾的战斗行动于7月初正式结束,但是,在吕宋岛及其他岛屿上同继续抵抗的小股日军的战斗一直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菲律宾人民抗日游击军人民抗日军曾给予盟军巨大援助。
战役详况:
1944年至1945年的菲律宾战役是在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的盟军下,反攻日本军的一系列战役。
菲律宾、美国及澳大利亚军队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领导下,于1944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进攻位于菲律宾中部雷伊泰岛之战役,以消灭由日军山下奉文大将指挥的日本军队,此战役为解放整个菲律宾群岛、建立菲律宾之民主及结束日本在菲律宾3年多之统治拉开序幕。
莱特湾海战:
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有海军历史学者认为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
海战进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舰(主力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机参与了战斗。日军虽居劣势,但在塞班岛、马里亚那群岛等战役皆失利后,若再丧失菲律宾或台湾,其帝国“南线”资源输送本土的命脉将断绝,在东南亚与中国、朝鲜、本土的联系将被切断。日本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并打败其海上力量。而盟军几经考虑后,放弃攻打台湾而先从菲律宾登陆,并决心以优势军力掩护登陆,并一举击溃前来支援的日本帝国海军。
结果如所预料,数量上远居于劣势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重型军舰13艘被击沈,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
由于战局无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组织地发动神风特攻队自杀攻击。10月21日澳大利亚所属巡洋舰澳大利亚号被重创,似乎显示特攻有些效果。从10月25日起,日军开始有组织地对盟军舰艇进行自杀式攻击。
奥尔莫克湾战役:
日本帝国与美国在1944年11月11日至12月21日于菲律宾的卡莫特斯海一带爆发的一系列海上及空中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雷伊泰岛战役之一部分,战役爆发的原因是日本军队向在雷伊泰岛的守军增援和补给,而美国军队尝试进行阻截。
民都洛岛战役:
美军与日军于1944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在菲律宾群岛北面之民都洛岛爆发之民都洛岛战役,美军希望在此岛建立一个基地以支援进攻吕宋岛的仁牙因湾战役。
仁牙因湾战役:
在1945年1月9日早上,由祖斯·B·奥登多夫指挥盟军舰队驶向仁牙因湾海岸,美国海军及皇家澳大利亚海军舰只炮轰日本帝国在仁牙因湾之据点。
吕宋岛战役:
美国及菲律宾联军的登陆战役,以消灭岛上的日本帝国军队,战役结果是美国和菲律宾联军获胜,盟军在3月份控制了吕宋岛上所有战略及经济上重要之据点,虽然在包围圈内的日军仍持续在山区抵抗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卡巴那图营救:
1945年1月30日解救位于菲律宾卡巴那图(甲万那端)的日军战俘营内511名盟军战俘的军事营救行动,参加行动的有美国陆军游骑兵与菲律宾游击队。此次行动是同盟国特种部队的一次经典军事行动。
巴丹半岛战役:
1945年1月31日至2月8日,美军及菲律宾游击队从日本帝国手中解放菲律宾群岛中吕宋岛之巴丹半岛的战役,是解放菲律宾之战役中的一部份,目的是占领马尼拉湾之西海岸,以使用马尼拉之港口设施及开辟供应线以支援进行中的马尼拉战役。
马尼拉战役:
在一个月的战事中,马尼拉遭到严重的破坏,它标志着日军对菲律宾3年占领期结束及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实现他胜利重返菲律宾的承诺。
科雷吉多岛战役:
美国攻击科雷吉多岛岛上利用原美国远东军建立的要塞防守的日军,以收复该岛。
碧瑶战役:
它是美国收复吕宋岛之最后一场战役。
巴拉望岛战役:
美军与日军在1945年2月28日至4月22日于菲律宾群岛南部巴拉望岛爆发的巴拉望岛战役是美军胜利者1号及2号计划之延续,亦是美军解放菲律宾战役之一部份,美军希望解放菲律宾南部岛屿、结束日本统治及消灭残余之日本守军。
米沙鄢群岛战役:
美军与菲律宾游击队于1945年3月18日至7月30日对日军发动的胜利1号及胜利2号计划内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解放菲律宾行动之一部份,目的是解放南部岛屿及消灭防守之日军。
棉兰老岛战役:
美国联同菲律宾在1945年3月10日至8月15日在菲律宾群岛中的棉兰老岛对日本帝国所发动的军事行动,代号为胜利者5号计划,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解放菲律宾的行动之一,目的是解放菲律宾南部岛屿及消灭在岛上的日本守军。
战役结果:
菲律宾战役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日本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中将温赖特)。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美军凭借海空优势,采取集中兵力、中间突破战术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美军占领菲律宾群岛使日本的战略态势进一步恶化。日本与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其战略原料只有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向本土运进。美军完全控制了南海,并为进攻海南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和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许多基地。
⑵ 美国菲律宾战争是怎么引起的
美国——菲律宾战争是美国对菲律宾发动的一场殖民战争。在同西班牙作战的过程中,美国利用菲律宾人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运动,通过驻菲美军当局与起义军首领于1898年4月24日和5月19日以承认菲律宾独立为条件就共同作战问题达成协议。6月至7月间,西班牙军队被菲律宾革命军打得节节败退,美军登陆部队因此得以于8月13日占领马尼拉。但美国政府违背诺言,于12月10日同西班牙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菲律宾群岛归美国管辖。
与此同时,美军2.5万人在菲律宾集结,于1899年2月4日对革命军发起攻击。美军尽管在数量上和技术装备上占优势,但半年内在马尼拉以北只前进100~120公里,而且损失惨重。由于地主、资产阶级上层的协助,美军当局分裂了菲律宾反帝运动,并在运动内部挑起激烈斗争。
1899年5月7日,共和国政府首脑马比尼被迫离职。7月5日,共和国军总司令卢纳被杀。10月,美军再度开始进攻。在进攻中,菲律宾军队分散成若干独立支队,转入游击战争。1901年,民族解放运动被镇压下去,菲律宾沦为美国殖民地。
⑶ 太平洋战争03-菲律宾战役
太平洋战争03-菲律宾战役
20220317
菲律宾共和国,位于西太平洋,是东南亚多民族的群岛国家。
近代的菲律宾,先后经由西班牙占领并统治,美国殖民(美西战争),日本占领,以及战后的独立。
菲律宾战役发生在美国殖民时期。
菲律宾北部与中国台湾岛隔巴士海峡,南部和西南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西临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
菲律宾有大小700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有几个比较大的岛屿,北部乱启是吕宋岛,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位于这个岛上,南部是棉兰老岛,中部有萨马岛、莱特岛、巴拉望岛等。
吕宋岛在菲律宾战役中是重要事件的发生地,吕宋岛登陆战役、巴登半岛的惨败、麦克阿瑟败走菲律宾、以及巴登半岛的死亡行军。
菲律宾战役是日本大东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点进攻的关键战役之一。美国在菲律宾有军事基地,空军基地和海军基地,是亚洲最大的,直接威胁日本本土,并成为日本南进的障碍,攻占菲律宾,日本可以控制东南亚的海上运输线,也可以为进攻荷属东印度创造条件。
1941年12月8日,日军先是空袭了在吕宋岛上的美军基地,然后展开登陆战,同时攻占了北部的巴坦群岛。
日军逐渐展开攻势。北部向南推进,将美军推逼到巴丹半岛,北部日军登陆霍洛岛、棉兰老岛,并向北者灶推进,逐步占领菲律宾全岛。
利用巴丹半岛,麦克阿瑟从1941你的12月22日到1942年3月,阻止了日军的攻势,延缓了日军的进攻速度,为美国和盟军赢得了时间。日军对麦哗嫌如克阿瑟恨之入骨,想活捉麦克阿瑟,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罗斯福命令麦克阿瑟前往澳大利亚。巴尔克利用鱼雷艇成功地将麦克阿瑟于3月13日送到棉兰老岛,4天之后乘B-17轰炸机撤往澳大利亚。
麦克阿瑟撤离之后,日军十分恼火,调集重兵围攻巴丹守军。留守的温莱特将军在孤立无援,缺医断粮的情形下,依然顽强抵抗,直到5月7日宣布投降。
此战,有7.5万美菲联军缴械投降,是美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
在沈阳有一个二战盟军战俘营,是二战时期日本在沈阳设立的一个专门关押太平洋战争中受俘盟军的场所,时称“奉天俘虏收容所”,曾经关押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等国家的战俘2000余人。这些战俘有将军,有士兵,几乎全都是太平洋战争中盟军的战俘。
菲律宾战役中美军战俘的一部分,也被转运到沈阳。
菲律宾战役进一步拓展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势力,为日军扼守东南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对于美菲联军队,菲律宾战役是一种耻辱,而巴丹半岛战役,则成功的延缓了日军的进程,为日后的反攻争取了时间。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军登陆马来西亚半岛。
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
1942年2月28,日日军在爪哇海海战中击败英美荷澳四国舰队。
1942年3月8日,日军攻克仰光。
1942年3月9日,日军占领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群岛荷军投降。
1942年3月11日,麦克阿瑟离菲赴澳就任联军统帅。
1942年3月23日,日军占领安达曼岛
1942年4月9日,日军空袭亭可马里英军基地。
1942年5月7日,菲律宾巴丹半岛的美菲军向日军投降。
⑷ 菲律宾独立战争有什么影响
菲律宾独立战争有什么影响
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枯槐是近代史上的重大革命,战火在世界各国蔓延。亚洲地区的第一次革命是菲律宾独立战争。此战中美国获胜,菲律宾战败。
菲律宾独立战争是亚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菲律宾人民通过自己顽强不屈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历时300多年西班牙的殖民御厅统治。然而,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和西班牙签订《巴黎和约》,西班牙把菲律宾转让给美国,对于菲律宾人民来说,独立战争以失败而告结束。但是,通过这场战争,大大唤起了菲律宾人民的民族意识,同时,它揭开了20世纪初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美国直到1906年才正式宣布菲律宾战争全部结束。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惨重代价,至1901年6月30日止,共派往菲律宾军官3477人,士兵10.88万人,打了2811仗,死4243人,伤2818人,耗资10亿美元。菲律宾人民为独立和自由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计战死1.6万人,因伤病致死及被屠杀20万人以上。菲律宾独立战争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镇败隐但菲律宾人民不畏强暴争取独立的英雄业绩永为世人传颂。
⑸ 菲律宾战役结果怎么样
菲律宾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日本于菲律宾发生的一次战役,此战日本获胜,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菲律宾战役结果,希望你喜欢。
菲律宾战役结果
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 成功 具有 决定 性意义。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日本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温赖特)。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美军凭借海空优势,采取集中兵力、中间突破战术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美军占领菲律宾群岛使日本的战略态势进一步恶化。日本与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其战略原料只有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向本土运进。美军完全控制了南海,并为进攻海南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和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许多基地。
菲律宾战役十万美军投降
据说当时在菲律宾这块,日本悄无声息的发动了菲律宾战役,并且经过经过炮弹的炮击和轰炸,日军成功的摧毁了岛上美军所在的炮兵阵地,还炸毁了岛上的供水设施,中断了用水供应。
在同年的5月3日这一天,温赖特 命令 整个菲律宾的美菲部队停止抵抗,并准备投降日本,并称拒绝投降的人要以逃兵论处。但是尽管如此,棉兰老岛的3万多军队中,也只有7000人向日军投降,剩下的人员拒绝服从命令,并带着武器上山打游击去了。
后来,美菲联军投降后,关于投降人数大约有78000人,这78000人在成为日军的战俘后,开始遭日军强索财物。并且在一路上,所有的战俘都是以徒步行军为主,还不允许任何战俘饮食,其中要是企图找寻饮水与食物的人,会被日军以刺刀或开枪处决。
与此同时,日本人还阻止当地的菲律宾人给战俘提供食物与水,即便有几位侥幸者躲过日军眼线而偷喝到几口河水,也会因河水已严重遭受污染,最后引发严重的 腹泻 、呕吐而死。
菲律宾战役企图
美国在菲律宾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亚洲最大的空军、海军 军事 基地,构成日军南进的障碍并威胁日本本土安全。日军企图攻占菲律宾群岛,夺取美军事基地,控制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进攻荷属东印度创造条件。日军计划以驻台湾的航空部队实施航空火力突击,消灭美驻菲航空兵主力,夺取制空权;同时先遣部队在海军支援下在吕宋岛多点登陆并占领机场,航空兵适时前移,以保障陆军主力在林加延湾登陆并占领马尼拉;在南部占领菲律宾第二大岛棉兰老岛,随后南北对进占领菲律宾全部岛屿。
菲律宾战役地点
菲律宾位于西太平洋,北望中国台湾,南临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扼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菲律宾群岛,英文为PhilippineIslands。亚洲南部马来群岛的组成部分。西滨南海,东临太平洋。群岛由7100多个岛屿组成,是菲律宾的国土。菲律宾群岛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相望,西临南海,东滨太平洋,南与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沙巴州隔海相望。这里 雨水 丰沛,花草、果木繁盛。出产的香蕉、凤梨、芒果在 国际 市场上很有名。因此,菲律宾群岛享有“太平洋果盘”、“花园岛”之美誉。菲律宾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构成。多活火山,地震频繁。棉兰老岛的阿波火山是菲律宾最高的山峰,吕宋岛的马荣火山是菲律宾最大的活火山。主要河流有棉兰老河、卡加延河,贝湖是全国最大湖泊。菲律宾北部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台风。
菲律宾战役结果怎么样相关文章:
1. 菲律宾战役简介
2. 菲律宾独立战争有什么影响
3. 菲律宾独立战争的爆发原因介绍
4. 护法运动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5. 美西战争双方实力怎么样
6. 美西战争有什么影响
⑹ 菲律宾战役双方指挥官介绍
菲律宾战役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虽然日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最终仍被盟军击败,退出菲律宾。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菲律宾战役双方指挥官,希望你喜欢。
菲律宾战役双方指挥官
日本:本间雅晴
美国:麦克阿瑟
菲律宾战役主要人物
本间雅晴
本间雅晴(HonmaMasaharu,1887年11月27日—1946年4月3日),生于日本新潟县,日本 帝国时代 陆军,二战战犯。 毕业 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期,日本陆军大学27期,曾 留学 英国牛津大学,能说 英语 ,爱看西方电影,在战争期间作画、写诗,有“诗人”的绰号。
太平洋战争时,任第14军司令官职为日本菲律宾派遣军司令官,指挥菲律宾作战。战后被联军 军事 法庭以在菲律涉嫌屠杀16万美、菲军民起诉,宣判为甲级战犯,于1946年4月3日马尼拉郊外被枪决。本间雅晴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但缺乏实际指挥控制力。战争结束前,他因职守不力而被撤职,被半拘留在日本本土,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其引渡至联军军事法庭接受裁决。
铃木宗作
铃木宗作(1891.9.27-1945.4.19)1912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4期步兵科;1919年毕业于陆军大学第31期。1938年7月15日-1939年9月4日任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1939年9月4日-1939年12月1日任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长;1939年12月1日任参谋本部附;1940年3月9日-1941年9月15日任参谋本部第三;1941年9月15日任参谋本部附;1941年11月6日-1942年10月7日任第25军参谋长;1942年10月任造兵厂长官;1943年4月任运输部长;1943年9月兼船舶司令官;1944年7月28日-1945年4月19日任第35军司令官;1945年4月19日菲律宾战役战死。
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964)MacArthur,Douglas 美国五星。这是一个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战争中,他打的胜仗如同狼的捕获量一样多;尽管他也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 成功 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他就是美国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出身于军人世家。1903年毕业于西点军校。1906~1907年任总统随从副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师参谋长、师长,在法国战场作战。1919~1922年任西点军校校长。1928年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1930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35年任菲律宾军事顾问。1936年被菲律宾总统任命为菲律宾陆军元帅。1941年7月任远东美军司令。1942年任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同年秋季开始对日反攻。1945年9月2日代表盟国接受日本投降。后以盟军最高司令官名义,执行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任务。朝鲜战争爆发后,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极力主张扩大朝鲜战争。因同H·S·杜鲁门政府的全球战略方针有分歧,1951年4月被撤职。
麦克阿瑟返回美国后曾在国会发表演讲,继续主张扩大朝鲜战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怂恿蒋介石反攻大陆等政策。美国国会亦曾举行麦克阿瑟听证会。1952年,麦克阿瑟企图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未能成功。此后任兰德打字机公司董事长,着有回忆录《往事的回忆》。1964年4月3日,麦克阿瑟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因病死去。 菲律宾战役兵力对比
⑺ 菲律宾战役,日军是如何击败美军的呢
菲律宾是一个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岛国,地处亚洲东南部,西濒南中国海,南与马来亚、荷属东印度隔海相望,东临太平洋,是沟通太平洋和南中国海、印度洋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565年,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从此遭受西班牙殖民统治230多年。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国占领了菲律宾,菲律宾也成了美国染指亚洲的跳板。
一、美国的轻敌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上下都认为日本不会对自己发动战争,因此美国人的战略重点在欧洲战场,日本人则趁此时机,准备开始实施"南进"战略。该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占领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获得对日本帝国的生存必不可少的石油资源。而前进道路上存在着两大障碍:一个是菲律宾,一个是新加坡,它们分别是美国和英国在远东的政略和战略上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