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菲律宾战争的情形是什么
美国——菲律宾战争是美国对菲律宾发动的一场殖民战争。在同西班牙作战的过程中,美国利用菲律宾人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运动,通过驻菲美军当局与起义军首领于1898年4月24日和5月19日以承认菲律宾独立为条件就共同作战问题达成协议。6月至7月间,西班牙军队被菲律宾革命军打得节节败退,美军登陆部队因此得以于8月13日占领马尼拉。但美国政府违背诺言,于12月10日同西班牙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菲律宾群岛归美国管辖。
与此同时,美军2.5万人在菲律宾集结,于1899年2月4日对革命军发起攻击。美军尽管在数量上和技术装备上占优势,但半年内在马尼拉以北只前进100~120公里,而且损失惨重。由于地主、资产阶级上层的协助,美军当局分裂了菲律宾反帝运动,并在运动内部挑起激烈斗争。
1899年5月7日,共和国政府首脑马比尼被迫离职。7月5日,共和国军总司令卢纳被杀。10月,美军再度开始进攻。在进攻中,菲律宾军队分散成若干独立支队,转入游击战争。1901年,民族解放运动被镇压下去,菲律宾沦为美国殖民地。
⑵ 二战中的菲律宾,为何会被称为世界最好欺负的国家
因为菲律宾真的是太弱了。
当时,菲律宾总统拒绝向日本支付战争赔偿。同时,日本杀死了菲律宾的所有战俘。在经历了时代的沧桑之后,菲律宾人似乎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日本当时与他们无关,甚至现在与日本站在同一阵线来进行核实。但是在经历了菲律宾的悲惨遭遇,签署条约以及日本美化的故事和证据之后,菲律宾甚至将其视为友谊的见证,所以现在菲律宾甚至都不在乎该国的过去。在当今时代,日本是如此傲慢,以至于它宣布了对世界的菲律宾大屠杀,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这样的消息并没有影响菲律宾人。
⑶ 美国——菲律宾战争是指什么
美国——菲律宾战争是美国对菲律宾发动的一场殖民战争。在同西班牙作战的过程中,美国利用菲律宾人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运动,通过驻菲美军当局与起义军首领于1898年4月24日和5月19日以承认菲律宾独立为条件就共同作战问题达成协议。6月至7月间,西班牙军队被菲律宾革命军打得节节败退,美军登陆部队因此得以于8月13日占领马尼拉。但美国政府违背诺言,于12月10日同西班牙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菲律宾群岛归美国管辖。
⑷ 菲律宾独立战争的爆发原因是什么
菲律宾独立战争是1896—1902年菲律宾人民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和反抗美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是亚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起因
自1565年菲律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以来,坚韧不屈的菲律宾人民不断地进行各种反抗斗争,在西班牙入侵以来的300年间,平均每年发生5次起义,规模较大的起义有102次之多。1873年爆发的甲米地起义,更是唤醒了菲律宾人民的民族意识。1892年7月,以“伟大山民”安德列斯·波尼法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成立了秘密组织“卡蒂普南”(意为“民族儿女至尊协会”)。该组织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纲领首次提出了要依靠人民群众,通过武装斗争实现民族独立。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等人以“卡蒂普南”作为准备武装斗争的核心力量,创办了地下刊物《自由报》宣传其主张。“卡蒂普南”注意在工人、农民、职员、士兵和知识分子中间发展成员。到1896年,会员已达3万人,同情者达几十万人。
1895年底,“卡蒂普南”在圣马特奥山洞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决定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并提出了“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为准备起义,“卡蒂普南”加紧筹款购买军火,仅几个月时间,便从人民中筹到20万比索捐款,同时与日本签订了购买10万枝枪和150门大炮的协定。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共同制定了作战计划:在内湖省一个靠山近海处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起义总部,指挥菲各地的起义。计划先在吕宋岛各地举行起义,然后攻打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中心马尼拉,最后解放其余诸岛。1896年8月,“卡蒂普南”召开第五届最高委员会,决定设立最高委员会主席、国务秘书、陆军部、司法部、财政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构。正当革命迅速发展之际,西班牙殖民当局发现了起义计划,开始进行镇压。8月23日,“卡蒂普南”在马尼拉近郊的巴林塔瓦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发动起义。会议成立了以哈辛托为首的战时内阁,统一领导起义。
经过
8月26日,在“不战胜毋宁死”和“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声中,人民开始举行起义,菲律宾独立战争正式爆发。期间起义军主要使用旧式步枪、大刀、长矛、木棍和石块作战,且大多数人未受过正规的战术训练。此时,西班牙军队在菲只驻有1500人,其中700人驻在马尼拉,另有菲籍辅助军6000人,还有10艘军舰组成的舰队。西班牙军队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
菲律宾独立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
1896年8—12月为第一阶段。此间,菲律宾全民奋起,起义达到高潮。巴林塔瓦克、吕宋、棉兰姥和苏禄等地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起义中心在吕宋岛。菲地主和资产阶级保守派的代表艾米利奥·阿奎那多响应波尼法秀的号召,于8月31日在甲米地发动起义,打败了西班牙军,占领甲米地全境。
9月,击溃了西班牙阿吉雷指挥的军队。11月,起义军在诺维莱塔和比纳卡扬击溃了总督布兰科指挥的增援部队。这些胜利,极大地振奋了人民的斗志,各地起义军加紧进攻,几乎占领了吕宋岛全境,并包围了马尼拉。
1897—1898年为第二阶段。此时,菲律宾革命遇到了暂时挫折。西班牙当局为了加紧镇压菲律宾革命,于12月撤换了原总督布兰科,任命波拉维夏为菲律宾新总督。同时,从国内调来大批援军,并在菲组建由当地人组成的“忠诚志愿兵营”。此时,波拉维夏共有3.6万人。他计划以精锐部队集中攻打起义中心甲米地,切断甲米地与其他各省的联系,再各个击破其他地区的起义。
1897年2月,西军分兵三路向甲米地发起进攻。在敌人进攻面前,菲起义军奋起反击,扼制了敌猖狂进攻势头,毙伤敌军1150人,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被迫撤退,西军占领了起义军的若干据点。4月23日,里维拉接任波拉维夏为新的菲律宾总督。然而,正当战争紧张进行之时,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分裂。以阿奎那多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害怕农民革命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为阻止革命深入发展,于1897年5月10日杀害了波尼法秀,篡夺了革命的领导权,并取消了“卡蒂普南”,起义阵营受到严重削弱。5月18日,西军占领甲米地全省,菲律宾革命政府迁到了布拉干的破石洞,继续领导抗战。起义军名将纳蒂比达在阿利亚加战役中击败了西军的进攻,在中吕宋7个省都建立了革命政权。
1897年11月2日,起义军成立了菲律宾共和国,并宣布了临时宪法,阿奎那多任总统。这时,总督里维拉看到镇压已无希望,便向起义者诱降。阿奎那多在殖民者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威胁和利诱下,欲与敌妥协,于12月14日与殖民当局签订了《破石洞条约》。阿奎那多从西班牙人处得到80万比索,同意缴械投降,自动解散政府,然后流亡香港。菲律宾独立战争遇到了暂时的挫折。但是,菲律宾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并未停止。起义军中不愿投降的将领马卡布洛斯等人率军反攻,解放了菲律宾中部的广大地区。
正当菲律宾人民同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艰苦战争之际,美国发动了对西班牙的美西战争。这样,美国军队也参加了在菲律宾对西班牙的作战,并插手菲律宾独立战争。1898年5月2日,美国海军在马尼拉湾歼灭西班牙舰队。不久阿奎那多乘美国军舰返回菲律宾。阿回国后,即号召菲律宾军队向西班牙殖民军发起进攻。至5月底,菲军攻占了甲米地全省,全歼西军2800人,俘获西军司令培尼亚将军。6月12日(即今菲律宾国庆节)阿奎那多在甲米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菲律宾独立,成立了以阿为首的中央政府。到1898年8月,除马尼拉和南部某些地区外,菲军几乎解放了全部领土。这时,美军却阻挠菲军收复马尼拉,在私下里同西班牙总督达成秘密协定,西班牙把马尼拉“转让”给美国,由美海军陆战队在马尼拉登陆,并迫令菲军撤出马尼拉地区。尽管如此,菲军在各地继续向西班牙军发动进攻。1898年9月15日,菲议会在马拉洛斯举行,制定了宪法。11月29日,菲律宾通过了宪法。1899年1月23日,菲律宾共和国宣告成立,阿奎那多任总统,马比尼任内阁主席。菲律宾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西班牙在菲300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反西班牙战争,以菲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此时,美国又开始大举入侵菲律宾。1899年2月4日,美军经过充分准备后突然向马尼拉市郊的菲军发动进攻。2月5日,菲律宾共和国向美国宣战,菲人民抗美战争(菲美战争)正式爆发。菲军民英勇抵抗,用正规战和游击战等多种方式打击敌人。三年内歼灭美军近万人。1901年3月,在美军的镇压下,菲南部各岛先后被美军占领。1901年3月21日,在菲律宾最后的首都帕拉南失陷后,阿奎那多被俘投降,并使许多游击区的司令斗志瓦解而缴械。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失败,作为有组织的统一领导抗美战争告一段落。1902年7月4日,美国驻菲总督阿瑟·麦克阿瑟宣布:美菲战争结束了。但是,菲律宾人民斗争仍未止息。1903年至1908年菲律宾共爆发50多次大的武装起义,出现近390个反美组织。
结果
19世纪末期菲律宾人民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1892年安得列斯·波尼发秀成立资产阶级激进派政治秘密团体——卡蒂普南(最尊贵的菲律宾儿女协会),主张依靠人民和暴力争取民族的独立,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成为革命的核心。1896年8月,波尼发秀在巴林塔瓦克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攻击殖民军并纷纷建立了政权。1897年初,卡蒂普南发生分裂,艾米利奥·阿奎纳多成为新政府的总统,波尼发秀被处死,卡蒂普南瓦解。革命力量因分裂元气大伤,在殖民军反扑之下节节败退。12月,阿奎纳多政府被迫和殖民当局签订了《破石洞条约》,同意缴械投降,解散政府,殖民当局许诺改革、大赦革命者和向菲律宾人民赔款。除阿奎纳多流亡香港一条以外,条约并没有被双方认真执行。各地人民武装斗争仍坚持不断,卡蒂普南相继恢复。1898年4月,马卡布罗斯将军在中吕宋建立临时革命政府,阿奎纳多在香港设立爱国委员会。5月,阿奎纳多由美国军舰护送回国重新领导战争,利用美西战争的有利时机迅速扩大了战果。6月2日(今菲律宾国庆日),他在甲米地发布《独立宣言》。1899年1月,《马洛洛宪法》颁布,菲律宾共和国成立,阿奎纳多当选总统。但共和国不久即被美国发动美菲战争绞杀,菲律宾又沦为美国的殖民地。
影响
美国直到1906年才正式宣布菲律宾战争全部结束。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惨重代价,至1901年6月30日止,共派往菲律宾军官3477人,士兵10.88万人,打了2811仗,死4243人,伤2818人,耗资10亿美元。菲律宾人民为独立和自由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计战死1.6万人,因伤病致死及被屠杀20万人以上。
菲律宾独立战争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但菲律宾人民不畏强暴争取独立的英雄业绩永为世人传颂。
⑸ 美军为什么决定先进攻菲律宾
在盟军方面,美军最高指挥部通过过去数次大会战,已经对日本陆海空军的战略战术了如指掌,对日军还剩多少战斗能力也十分清楚,可以随心所欲愿意怎么打就怎么打。盟军的战斗能力十分雄厚,日本已是强弩之末,力不从心。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戴墨镜者)视察莱特岛滩头阵地。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已决定不再逐点进攻,而提出了直指日本本土的作战方案。美国海军司令金上将、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尼米兹上将及其他海军指挥官们,主张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取得空军基地后,干脆绕过菲律宾主岛吕宋岛,直取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台湾及厦门一带,像瓶塞一样堵住日本本土和南洋之间的补给线,加紧海上封锁,同时空袭日本本土,置日本于绝对被动之中。麦克阿瑟陆军上将不同意这个作战计划,坚决反对绕过菲律宾先取台湾省。他主张在莱特岛首先登陆,拦腰斩断菲律宾防守线,建立航空兵和后勤基地,然后进攻吕宋岛,切断日本本土与南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7月7日,罗斯福总统亲自来到夏威夷,讨论今后的作战方针。在会上,麦克阿瑟将军坚决反对尼米兹的作战方针。他说:日军盘踞在菲律宾,菲律宾人民都在受苦受难,解放他们是美国的责任,所以一定要先拿下菲律宾。之后,麦克阿瑟又和尼米兹直接会谈,详述自己的意见,认为台湾省只不过是一个基地,消灭日军战略要地、收复菲律宾才是先决的。尼米兹最后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夏威夷会议圆满结束,决定了先进攻菲律宾的方针。
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戴墨镜者)视察莱特岛滩头阵地。
⑹ 为什么不打菲律宾
菲律宾是好欺负,但是你要看看 有多少国家 对中国虎视眈眈,如果中国动手了,他们借此机会会联合起来打我们。
⑺ 菲律宾独立战争的起因
自1565年菲律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以来,坚韧不屈的菲律宾人民不断地进行各种反抗斗争,在西班牙入侵以来的300年间,平均每年发生5次起义,规模较大的起义有102次之多。1873年爆发的甲米地起义,更是唤醒了菲律宾人民的民族意识。1892年7月,以“伟大山民”安德列斯·波尼法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成立了秘密组织“卡蒂普南”(意为“民族儿女至尊协会”)。该组织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纲领首次提出了要依靠人民群众,通过武装斗争实现民族独立。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等人以“卡蒂普南”作为准备武装斗争的核心力量,创办了地下刊物《自由报》宣传其主张。“卡蒂普南”注意在工人、农民、职员、士兵和知识分子中间发展成员。到1896年,会员已达3万人,同情者达几十万人。
1895年底,“卡蒂普南”在圣马特奥山洞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决定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并提出了“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为准备起义,“卡蒂普南”加紧筹款购买军火,仅几个月时间,便从人民中筹到20万比索捐款,同时与日本签订了购买10万枝枪和150门大炮的协定。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共同制定了作战计划:在内湖省一个靠山近海处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起义总部,指挥菲各地的起义。计划先在吕宋岛各地举行起义,然后攻打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中心马尼拉,最后解放其余诸岛。1896年8月,“卡蒂普南”召开第五届最高委员会,决定设立最高委员会主席、国务秘书、陆军部、司法部、财政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构。正当革命迅速发展之际,西班牙殖民当局发现了起义计划,开始进行镇压。8月23日,“卡蒂普南”在马尼拉近郊的巴林塔瓦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发动起义。会议成立了以哈辛托为首的战时内阁,统一领导起义。
⑻ 为什么中国还不对菲律宾开战
中国的邻居们现在可是不太友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对于主权一向属于中国的领土(官方观点)不断若是生非,挑起主权争议,特别是菲律宾,现在闹得是异常欢实。去年又是发狠话又是军演的,让我们国家破费了500亿美元,以图安慰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小兄弟。熟料菲律宾虚伪地接受了关于南海问题的双边共识,背后却又搞起了另外的名堂,以为抱住美国的大腿就能够与中国抗衡,甚而至于误判形势,一再挑拨,先是扣押中国渔民,之后与海监船南海对峙,与美国联手军演,诉诸国际法庭等等,不断将双边争议国际化、复杂化,以便浑水摸鱼获得好处。
菲律宾无视中国的一再抗议和严重警告,甚至摆出与中国血拼到底的姿态,对此,中国保持了理性与克制,既没有出动中国的舰艇,而是派非军方背景的海监船与其对峙,以防擦枪走火,也没有与俄罗斯的大兵到南海,而是在远离争议海域的黄海进行联合军演,以显中国军威。迹象表明,解决南海领土争议,中国没有使用武力的打算。
关于这些争议的岛屿以及海域,菲律宾理直气壮地向中方主张领土主权,好像有足够的理由。对于菲律宾的主张,除了菲律宾本土距离较近之外,我们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比如与中国政府也可能是民国政府之间签订的条约)依据,鉴于知识的局限,我们不能作出没有实际根据的推论。但在我看来,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而且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大国叫板,没有一定的诉求理由却能无赖到蛮不讲理的程度,多少有些鼠目寸光的政治短见和以卵击石的不自量力。
睦邻友好是我国一贯的外交政策。中国不会称霸世界,应该也不会以大欺小,多年的外交实践证明,这些隔海相望的国家,都没有少得了中国的好处。即使菲律宾与中国发生不快,不还是获得了中国500亿美元的慷慨订单吗?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种原则也得到了菲律宾的认可。不知为什么,菲律宾出尔反尔,突然强硬地主张对于南海岛屿以及海域的主权,甚至不惜以军事的强硬姿态表达自己的立场。中国不想战争,至少不想打出第一枪,于是,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中国始终以海监船与菲律宾的舰艇对峙,尽管军方已经作出根据外交需要出动军舰的表态,但毕竟还没有付之于行动。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一直表现的比较低调,即使在菲律宾的军舰对中国进行军事威慑的时候,中国都一直是避免冲突保持对话的立场。我们知道,菲律宾主张主权的军事作为,对于其他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具有不可小觑的示范意义,中国对于菲律宾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客观上也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对于主权保护的努力,非到万不得已不会采取军事行动。之所以对于挑衅一直保持克制,并非外国媒体认为的那样,中国军队已经30年没有战争的锻炼,已经成为徒有虚名的纸龙,而是要在最大的限度内,让菲律宾狐假虎威的表演最后好不识趣地破产。
中国对于解决国际纷争的态度,向来是主张对话谈判,而不是武力战争。出于国际道义考虑,中国必须进行以身作则地示范,以获得国际社会更广泛的声音支持。菲律宾倘若视中国的军事沉默为外交懦弱,并且在美国已然成为自己救命稻草的幻觉中狂魔乱舞,实际上,还没有打,菲律宾就败了。
中国政府不愿意动武,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国内因素,那就是是稳定压倒一切政治因素。中国不能乱,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严重不相适应、深层社会矛盾凸显的改革关键时段,保持局势稳定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极其重重要的环境因素。何况又是十八大召开前夕的敏感历史时期呢
⑼ 为什么二战美国要发动菲律宾战争
美国向日本宣战之前,日本已经军事抢夺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香港等,另外法属越南、中国的东北三省(侵华战争进行中)、台湾、朝鲜、韩国也在日本控制范围,主要是当时美属菲律宾也被日本抢夺了,另一方面,日本的海军几乎控制了整个太平洋,而且威胁到了澳大利亚的领土安全,愤怒的美国政府被日本抢走了菲律宾,几乎整个亚洲的利益链条被日本抢走,日本航母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更令美国政府火上浇油,欧洲战场正在进行中,欧洲国家都已伤痕累累,该是美国收拾残局的时候了,美国的参战更为以后成为世界法官奠定了基础。必须的。
⑽ 战争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中国和菲律宾既然不战,为何不在经济方面狠狠制裁它一下呢
图样图乃义务啊你
国际政治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
你不要以为人家弱小就可以不放在眼里
菲律宾一方面是美国的盟国,另一方面是东盟成员国
美国的影响我不说了,你应该懂
如果中国队菲律宾采取了过激行动,势必会造成东盟各国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他们很可能会抱团对抗中国,扩军备战,形成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
10个东南亚国家抱团对抗中国的局面你愿意看到吗
中国和东盟有多大的外贸额你知道吗?
而且日本韩国和东盟的关系也一直不错,你想让他们也掺合进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