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看菲律宾 > 日本援助菲律宾多少钱

日本援助菲律宾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2-04-13 16:25:51

❶ 二战日本战败后,到底赔了多少钱

根据统计,战后日本共支付了共计22.3亿美元的战争赔款。这笔战争赔款,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庚子赔款的12.6倍(庚子赔款为4.5亿两白银。)

根据国际法,当时,中、美、英、苏联、荷兰、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这13个国家,作为战胜国有资格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

7国放弃赔款,6国主张赔款。中、美、英、苏、荷、澳、印7国都放弃了。剩余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这6个国家,成功获取了来自日本的战争赔款。其中印度尼西亚:2.23亿美元;菲律宾:5.5亿美元;缅甸:1.4亿美元;越南:3900万美元(后来又要了85亿日元);老挝:10亿日元;柬埔寨:15亿日元。

4个无资格国家趁机索赔。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这四个在法律上本来没有资格获得战争赔款的国家,通过对日争取也得到了赔款。具体数额是:韩国:3亿美元,新加坡: 2500万新加坡元马来西亚:2500万马来西亚元;泰国:150亿日元。

4个中立国趁机索赔。瑞士、西班牙、瑞典、丹麦这四个二次大战时的“中立国”,也向日本提出赔偿战争时所毁坏的他们在中国和东南亚的财产,日本的具体数额是:瑞士11亿日元;西班牙20亿日元;瑞典5亿日元;丹麦7亿日元。

1个非独立国索赔。蒙古,战前日本不承认蒙古是独立国家,所以日本认为中方放弃赔款就等于蒙古也放弃了赔款。但后来日本同意向蒙古提供50亿日元的无偿经济援助,作为变相的赔偿。

中方虽然放弃了战争赔款,但是从从1947年4月开始,盟军陆续从日本拆撤出40000余台机器,有54%分给了我们。苏联则自行将“满洲”的一些机器设备拆运回苏联。至此,没有自然资源、粮食不能自给、国库亏空、欠债巨大的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穷的国家。为了支持民众生存,美国作为占领国不得不向日本支付了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❷ 二战菲律宾是日本仆从国,为何它得到的战后赔偿还能最多

因为菲律宾准备杀了日本俘虏,所以日本才赔款8亿美元的。

但是,日本仍然低估了菲律宾的坚定态度。不管日本怎么说好话,菲律宾都拒绝妥协。菲律宾对日本的讨价还价感到非常反感。双方陷入僵局。菲律宾政府甚至打算杀了日本囚犯,美国后来介入。美国专门派遣人才与他们进行协调,经过多年的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协议。 1956年春,日本和菲律宾签署了《日菲赔偿协定》,该协定同意日本向菲律宾提供5.5亿美元的净赔偿,并在十年内还清。此外,它还需要在20年内向菲律宾提供2.5亿美元的贷款。全部降到8亿美元。

❸ 有哪些国家接受了日本的战争赔款

缅甸:
1954年,日本与缅甸达成了赔款协议。日本赔偿缅甸战争损失2亿美元,分10年付清。日本1963年再次向缅甸提供1亿5千万美元的无偿援助和3千万美元的借款,作为变相的增补赔偿。

印度尼西亚:
1958年,日本与印尼达成了赔款协议。日本向印尼提供纯赔款2.2亿美元,分12年付清,同时日本将1952年—1958年对印尼出口商品所得的1.8亿美元交付印尼,另外日本在20年之内再向印尼提供4亿美元借款。

菲律宾:
1956年,日本与菲律宾达成了赔款协议。日本向菲律宾提供纯赔款5.5亿美元,分10年付清,另外在20年内向菲律宾提供2.5亿美元的借款。

越南、老挝、柬埔寨:
1958年—1959年,日本赔偿越南3900万美元,赔偿老挝278万美元,赔偿柬埔寨417万美元,由于当时越南处于南、北分裂时期,钱交给南方西贡政府。

马来西亚、新加坡:
1967年,日本向马来西亚、新加坡支付5000万美元赔款,各得一半。

韩国:
1965年,日本与韩国达成协议,日本向韩国提供纯赔偿3亿美元,分10年付清。另外在20年内向韩国提供2亿美元的贷款。

泰国:
1955年,日本与泰国达成协议,日本偿还战争时期向泰国借的54亿日元,另外给予无偿经济援助96亿日元。

其他一些小额的就不再说了。

中国其实是也得到了,我们要简单回顾整个过程:

二战结束之初,中国一直没有放弃赔款,但当时日本的经济已经全崩溃了,没钱,只有用机器设备等实物进行赔偿。1947年起,盟国从日本运走4万余台机器及其他工业产品,有54%的运到中国,如新中国海军第一代指挥舰“南昌”号的前身是日本赔偿军舰“宇治”号,国民党海军时称“长治”号。

1951年9月,在美国的主持下,在旧金山召开了由52国参加的对日讲和会议。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由于抗议美国不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会议,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当时苏联和英国主张由受战争损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派代表参加旧金山和会。然而美国却主张邀请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只好达成双方都不邀请的妥协案,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政府都没有参加旧金山对日和会。
在旧金山和会上,美国代表说:参加会议的各战胜国都有权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但由于日本的资源和经济现状,我们不得不面对日本无力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一事实。美国建议各国对日本的战争赔款予以宽大的处理。在美国的说服下,英国、苏联、荷兰、澳大利亚都宣布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只有那些东南亚小国强烈要求日本对其进行战争赔款。

国民党政府败退到台湾后,为了能得到美国资金和武器的援助,选择听命于其,1952年,在美国的要求下,日本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华日和平条约”。在条约中,国民党政府表明放弃要求日本进行战争赔款的权力。
条约签订后,日本和台湾保持了比较密切的经济关系,特别是日本企业对台湾的直接投资,是当时对台湾投资最多的国家。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并未宣布放弃赔偿,当时要求赔500亿美元。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后,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虽然战争赔款是免了,但经济上还是得给予扶持的,1978年,中国提出重工业发展计划,由于缺乏资金,开始向日本大规模借款,因为当时其它国家都无意向中国提供巨额借款。1978年中国向日本提出55亿美元的巨额借款要求,日本政府最后同意向中国借款3900亿日元。后来日本政府又在1984年、1988年和1998年,三次向中国提供了巨额政府贷款,共计20000亿日元。日元贷款的特点是:数额大,利息低(年息3%左右),偿还期限长(偿还期限30年),是一种少有的优惠借贷。

❹ 日本每年无偿援助中国多少钱

刚看到本坛那篇日元贷款的帖子,似乎颇有褒义,看了不是滋味,下面把我知道的X省某批日元贷款的使用,告知大家这个日元贷款,对中国来说与其是援助,不如说是个毒药。
大家首先必须知道,日元贷款的前提,是必须采购日本的设备,而且价格基本上是日方说了算,中方不得过多谈判。
以1999年某省一个电信设备采购项目为例,竞标的厂商有法国A、国内H、Z,德国S、和日本F,论设备性能,国内H、德国S、欧洲A都不错,日本F提供的是过时淘汰的设备,基本没有中标的可能。
但接下来的结果令大家大跌眼睛,日本F公司以淘汰的设备,以高于德国S、法国A、两倍的价格、高于国内H、Z三倍的价格中标了。幕后黑手就是“日元贷款”,主要原因是日方直接找到了中央某人及省**,以日元贷款为接口,要求**直接插手这个项目,**某些领导在政绩的诱惑下(争取日元贷款及使用贷款当时算是政绩),直接插手告诉X省电信局要用日元贷款采购设备。后来的结果就是这样了,淘汰的垃圾设备卖了天价!
而且,仅仅三年后,这批当时花费数千万元的设备,就因为性能功能无法满足电信业务发展的要求,被国内H、Z的设备替换而退网了,退下来的日本F的设备,X省电信仓库都不愿意放,直接当垃圾处理了。几年以后,这些数亿日元的贷款,还要X省电信局按时偿还。。。
据我知道不仅是电信设备采购,在一些铁路、钢铁化工、重型机械的领域里面也有这些现象,日本以他们淘汰下来的二手设备卖了不俗的价格,过不了几年,这些设备大多都被淘汰,等待中国的,是在规定日期内必须偿还借款。
日圆贷款的真相


文章作者:[真的希望] 2001-10-28

关于由日本海外基金协会(OECF)提供给中国用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洪水对策事业的那一部分日元贷款,我曾是由OECF派遣到中国的案件形成促进调查(SAPROF)团的调查员之一.就这一部分日元贷款我谈一下我所知道的几点内容.


(1)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手续,日方同意对中方所申请的某个特定方面的建设进行贷款.可是许多人误以为这笔贷款可以拿到中方手中,由中方自由支配用于这方面的建设.一般人这样误以为也就算了,可中方某些贷款项目负责人也这样错误认为---
在会议上询问这笔贷款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手.错错错,完全错了.

在申请贷款时,中方需对工程总费用进行所需的内币和外币两部分的概算.其中所需的外币是指需从国外购买器材产品时所需要的资金.日元贷款就是贷给你所需的外币这部分资金---给你买外国器材产品用的.虽然原则上必须进行国际招标,但其实是由日本厂家来中标的.而贷款的钱是怎么流动的呢? ---由中方提出采购单,由中标的厂家提供产品器材,钱则由日本政府直接来付给中标的厂家.也就是说贷来的日元根本是不会经过中方的口袋,而直接由日本政府流入日本厂家的口袋.与其说日方提供给中方日元,不如说日方让中方分期付款购买他们的产品器材.

网上常看到有人说日元贷款是日本对中国进行二战赔罪的一种形式,我不知道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但我明显的看到了日元贷款不仅对中方有利,对日方更是有利.

(2)那么,除了外币这部分由日本政府来操纵之外,由中方自己出资的那部分内币是否可以由中方自由支配呢.答案又是否定了.日方也要进行干涉.在进行工程打包的时候, 中方当然想尽量各城市分开来打,不同的工程分开来大,这样的话,既可以使较多的承
包商获利,又可以责任分开来,还有工程建设可以并驾齐驱,加快速度.可是日方却要求要尽量合并起来打大包,最低一个包的规模不得低于10-20亿日元.日方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实现外国承包商也可以来投标(我手头上的日文资料就是这么写的).如果包打太小了,虽然按照贷款大纲进行国际招标,毫无疑问的太小的包酝馍淌?
没有吸引力的,必然全部由中方的承包商承包走了,日方的承包商将无法见缝插针.可是要求中方将几个城市和起来打包实在太无理了.因为将来还债时各个城市是完全分开来还帐的.当然,日方对中方的言辞是说包打得太小的话,OECF的贷款手续会很麻烦,比如说100工程包你将它们合起来打成10个的话,那么贷款的审查工作量就会减少10倍.注意,不是光外币那部分日方要进行审查,而是包括内币,外币的总工程费用OECF都要进行审查的.

(3)在我所参加的那一次日元贷款工程中,中方概算出来的总工程费用为1,183亿日元,其中需要用于购买外国器材产品的那部分外币为510亿日元左右,所以中方所需的贷款比例为43.1%.但日方却有意将比例提升到50%.为什么呢?是日方对中方发善心了吗?其实非也.一个工程其所需购买的国外设备器材就那么多,既然贷款而来的日元又不能用于其他方面,超过所需多贷来又有何用呢--只能是多还债.其实日方的目的就是希望说服中方能雇用一部分日方的设计咨询公司来参加工程设计, 或参加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而这一部分的钱可以使用日元贷款这一部分的钱.这也是OECF派遣我们这个调查团的主要目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无非希望国人能对日元贷款有个较清醒的认识,不要以为我们是日元贷款纯粹的获利者,而日本则是慈善家.
再者,真的很希望我的同胞们,在你坐上中日双方的会议桌之前,请你一定务必研读清楚对方的文件条款.不要象我所遇到的那些负责贷款工作的头家那样,竟然到了很最后的会议里还在问什么时候贷款的日元可以拿到手---让人差点晕过去 !

还有,能否在会议期间里将手中的手机关掉?认真听听对方的言语.知己不知彼,不败才怪.最让我吃惊的是,竟然连翻译也没关掉手机.翻译到一半,手机一响,竟然停下来去接听,让我实在很吃惊.如果说参加会议的都是各市处长,局长级的官员,怕万一有急事不好关手机的话,那么最起码翻译得关机吧.在日本,即使是召开公司内部的会议,职员们也是关机的.

其三
贵州,安顺,某部队仓库内。堆积起来一定如山的日本配件长年睡在这里,其中的橡胶制品已经老化散发出最后的刺激气味,金属制品也多有锈蚀,但这还不是严重的,最大的问题是这些配件永远也用不到了,即使,在巨大的人力、物力的保证下有些东西还完整如新。那个仓库象迷宫一样,在山里,站在仓库门口,你看不到另一头。有些在仓库里放不下的东西,都放在仓库外。有一些连包装都没有打开过。维持着十几年前的状态。我指着那些东西问:“这些还有用的可能吗?”得到的回答是:“你看这一个,十几年了,我们只到了一个,但这几箱有数百个;仓库里的东西用的很少,因为产品都已经淘汰了,要这些配件还有什么用?但我们现在需要用的配件(指用日元货款买的设备的),还要花高价钱从日本买,非常贵,后来国内也有做的了,价格只是日本的百分之一”我不禁疑惑:“那为什么要进口这么多配件?”“不是我们要进口的,是那次日元货款,他们只给一定数量的机器设备,那些设备还没有够贷款额,就全用配件来补,可这些配件有用的很少!”我真是佩服日本人的“聪明”了,日元货款居然是这样的。他们名义上是贷款给我们,实际上是卖给我们设备,还用大量无用的配件来充数,而那些设备在运行几年之后,需要更换配件时,他们又以极高的价格卖给中国配件,你不买整台设备就报废了。我还被告知,在那些设备的使用期间,日本人就用一个拖车,后面拖着两个集装箱,一个箱子用来住,一个箱子用来装配件,一直跟着中国方的施工队伍跑,赚足了设备后期维护修理的钱。但在设备修理过程中,日本人不让中方人员在场,以防中方人员知道维修方法,他们宁可晚上修。库管人员不无无奈地说:“现在这些配件的唯一好处是偶尔国内有谁缺少比较稀缺的、不易找到的配件了,到这里都有可能找到!”
内蒙,某化肥厂,仓库里,我也了解到了类似的情况。鉴于前面接触着日元货款的设备,我就直接问:“你估计这些设备配件能用多少年?”“100年也用不完!这些配件根本不是易损件!”
这是我所知道的日元贷款。当我知道日本停止对华贷款时,我真的满心欢喜;当有人谈到(或在新闻里听到)日元贷款对中国发展的作用时,我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个山中的巨大的仓库、鼻息中似乎又闻到了那橡胶件的气味。

❺ 二战后,日本一共赔款多少钱

日本共赔款22.3亿美元,不及各国实际损失之万一,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日本幸运的逃过最大笔的战胜国索赔,并由此崛起,相比德国的数百亿美元的赔偿,日本可以说几乎没受到什么教训,可能正是由于没吃到苦头,日本的反思显然不够到位。最后说一句,国家放弃索赔,但战争中的受害者依然有权以受害者个人名义索赔,当然,面对日本这样一个国家,其难度自然可想而知。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主要有三类国家或地区向日本追偿。第一类是直接与日本作战的战胜国,例如中、美、苏。这些国家一方面是主要的战胜国,同时也是主要的受害国。第二类是战争受害国,但法理上,对于赔款有争议或不支持。例如东南亚的新、马、越、柬、老等。第三类是中立国。他们没有参战,但有海外资产在战争中受损,例如欧洲的瑞士、瑞典、丹麦等。
第一类:主要战胜国放弃索赔。
战后初期,对日索赔工作主要由驻军日本的美国主导。各国都向赔偿委员会提交了自己的索赔要求,加起来达到540亿美元之巨(实际最后零头都没赔)。众所周知,日本战后由美国占领,过于贫穷的日本显然对美国是个包袱,因而美国主观上不太想为难日本。1945年,美国政府按照鲍来的报告,制定出30亿美元的赔偿计划,成为赔偿缩水的开始。
随着美苏对峙的升级,美国开始把日本当做“东西方斗争的战场,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桥头堡”。开始大幅消减赔偿金额。由此,美国正是由限制日本转变为扶持日本。
1951年,美国纠集52个国家,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召开旧金山和会,并炮制出《旧金山和约》,声明“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而没有参加的中国“被放弃”。当然,许多其他的小国并不买账,比如许多东南亚国家,照样追在日本屁股后面要钱。美国没法说服他们,最后由这些国家自行与日本私下解决。
老大一发话,小弟们纷纷响应。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纷纷宣布放弃追偿。而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苏、中也都放弃追偿。
第二类:脱离宗主国,追偿到底。
二战前,东南亚仅有泰国是独立国家,缅甸是英国殖民地,印尼是荷兰殖民地,越、老、柬是法国殖民地,新、马是英国殖民地。这些国家战后纷纷独立,本着不要白不要的原则,在赔款问题上死咬日本。
最先与日本达成赔偿协议的是缅甸,1954年,两国约定由日本赔偿缅甸2亿美元,缅甸本来挺高兴,不过紧接着,印尼、菲律宾分别获赔8亿美元,缅甸心里又不平衡了。又向日本要求再加点。最后又要来1.5亿美元。而跟着法国和平投降的越老柬三国,由于损失比较小,获得赔款从几百到几千万美元不等。
最奇葩的是泰国,泰国在二战中亲日,为日本提供了很多帮助,还曾向盟国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泰国第一时间宣布,之前向盟国宣战无效,更奇葩的是,盟国居然同意,认定泰国为战胜国。不仅如此,泰国还“蹬鼻子上脸”向日本索赔,最后成功拿到150亿日元的援助。
第三类:法理上不成立或者中立国。
最典型的是韩国。二战时,韩国是日本的殖民地,自然无权追偿。历史上,英、法等国殖民地也没有追偿的先例,但是韩国战后极度贫穷,作为盟友的美国需要大量援助韩国,韩国有向日本追偿的情感基础,再加上美国撑腰,最终日本卖了美国个面子,给了三亿美元。
还有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彼时它们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放弃追偿,新马自然无权,但新马独立后旧事重提,要求赔偿,新加坡还爆发十万人大游行,要求赔偿。在新加坡华人的不懈斗争下,日本最终最终息事宁人,赔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自2500万,马来西亚本来没想索赔来着,算是意外收获了2500万。
此外,中立国瑞士、丹麦、西班牙、瑞典也都获得一定的赔款。

❻ 二战的战败国日本:一共赔偿了多少钱呢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各个国家根据国际法开始向日本寻求战争的赔偿,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有资格向日本寻求战争赔款,不过其中一部分国家放弃了战争赔款,而除了上述13个国家以外,还有其他国家通过一些方式获得了日本的战争赔款。

外蒙古独立

对华战争赔款

解放战争前

其实中国一开始是没有放弃赔款的,二战结束后,日本开始战争赔偿,但因为很多接受赔款的国家,比如菲律宾、越南等国家都是英美法的属国,自然获得优先以及话语权,所以在战争赔款的分配的份额问题上,中国一直在谈判。

❼ 中国给菲律宾多少经济援助

当年越南抗美,中国给多少援助,等越南统一了,掉过枪口打中国,就是白眼狼。菲律宾就是美帝的一条狗,加上侵占南海中国的领土,你援助它,不是肉包子打狗吗?怎么讲?一去不回头啊!

❽ 为什么美国在二战之后帮助日本而不是菲律宾

美国在击败日本之后的两年里,正是你所描述的计划- 把日本变成一个农业国家,同时把菲律宾发展成为一个亚洲的工业中心。日本也被赋予了和平主义宪法,大企业被解散,军事解体等等,被国家系统地阉割了。正如你所指出的那样,美国认为把现代工业交给一个分享价值的人是比较安全的。

但是到了1947年,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工人运动的复兴发展成了战后的日本共产主义,而且朝鲜战争又要求日本开始生产麦克阿瑟所需的打击半岛战争的物资。这导致了这些政策的完全扭转。日本重新武装和重新发展。许多“战犯”被无罪释放或被赦免,并被运回国家。美国和日本的老领导层看到共同的目标是共同的。

而其余的,正如他们所说,是历史。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复苏主要是由于自己。美国的援助实际上很小。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

在在7年经济复苏的援助总额而言二战后,美国给了德国$9.3十亿,日本$5.2十亿(2005年不变美元)。那之后什么都没有(1948年美元,德国获得13亿美元,日本获得8亿美元)

。相比之下,美国在1945年至1953年期间向菲律宾提供了8.03亿美元的援助和赠款,这是2005年的56亿美元。另外,像亚力山大肖恩一样日本还向菲律宾提供了8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其中5.5亿美元是设备和机器,其余的是1952年“旧金山条约”的私人企业贷款。这是另外50亿美元的2005年美元。二战后70年,菲律宾仍然从美国获得大量军事和财政援助(即2012年接近2亿美元)。

❾ 请问各位美国为何没有像扶植日本和韩国那样扶植菲律宾

这正是美国在对待所谓“盟友”的“帮扶”问题上也实行“多重标准”的体现之一!

美国要援助谁,怎么个援助法,主要由三个因素来决定:一是受援助的对象与美国的关系怎么样(关系好的,亲美的,可以考虑。否则免谈!~);二是受援对象对于美国的战略价值有多大(比如说在地缘政治层面、自然资源等方面,如果没什么价值的免谈!~);三是受援对象自身的实力怎么样(比如其在经济实力、工业基础等方面实在太差,如果要帮,需要美国投入大量资源的,基本上也免谈!~)。

菲律宾就属于最后那种(基本免谈的对象),尤其是相对于日本来说。日本自近代以来,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即使是经历了二战盟军的沉重打击,其基础尚在。所以美国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资源,对其进行扶植(更多是控制),就能对美国自身产生巨大的利益。而菲佣经济落后,国小力微,自然资源或许连自己都不够用,美国即使是帮它,也只能是投入多,产出少,做赔本的买卖。因此,美国将菲律宾作为其设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基地,已经是“够瞧得起”它了。如果还指望美国在其它方面也帮助菲佣,那只能是幻想~~

至于对仁爱礁的问题,个人认为:中国可以采取行动,但绝不能仅限于“试探”!一方面,菲佣现在还处于单独行动的阶段,且其实力与中国差距悬殊。一旦只是试探(性的行动),或许就会引起域外势力的介入,届时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另一方面,既然是战争,就必须得要有一定的突然性。这样才能更容易的收到预期的效果。正所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如果犹犹豫豫,磨磨蹭蹭,还不如什么都不干,至少没什么风险~~再者,仁爱礁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它自身,而只是中、菲两国关于南海争议的一个缩影而已。因此,如果中国要出手,就必须多点齐下(特别是要收复中业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表明态度,解决问题。

阅读全文

与日本援助菲律宾多少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80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4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3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9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5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1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