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菲律宾扫毒打黑很见成效,为何墨西哥无法像菲律宾那样使用铁腕治理
因为墨西哥的意识不够强,他们的经济发展还离不开毒品,他们的国家稳定也是离不开毒品的,没有办法,他们的扫毒工作是很难进行的。
菲律宾之所以扫毒见成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对与毒品文化传播做得非常好,让民众知道毒品的厉害,让民众自己去抵制毒品。再就是对于打击贩毒者有很高的奖励,并且对于一些贩毒分子是可以不走程序,直接杀掉,还会奖励你很高的奖金。
菲律宾是全国人民和政府一起奋力扫毒,才会有见效的。
墨西哥的经济离不开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只有黑色收入才能将国家的经济运转起来。在墨西哥政府的眼里毒贩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是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是有功劳的。
你说这样的社会环境怎么能够扫毒成功呢?
2. 菲律宾扫毒行动一年多已击毙多少名毒贩
据8月24日消息,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铁腕扫毒,击毙90多人,其中,一名跪地求饶的17岁中学生也被警方枪杀,引发民怨。杜特尔特23日告诫扫毒警察:“你们不得杀害跪地求饶的人,否则就是凶杀事件。”
7月24日下午,杜特尔特在菲律宾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禁毒”运动将会一直持续,“毒品是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无论花费多少时间,我都会将禁毒运动持续下去”。
3. 如何评价菲律宾新政府的扫毒行动
虽然扫毒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人也不明不白的死了,而且有些还是普通百姓。
不上法庭,直接法外处决是很危险的,容易被坏人利用。
4. 近9成菲律宾民众支持杜特尔特扫毒运动吗
10月16日电自去年6月上台以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铁腕扫毒引发诸多争议。在8月底的一场扫毒行动中,菲律宾警方击毙一名跪地求饶的中学生,导致民怨沸腾。但是,民调机构“亚洲脉动”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仍有近9成的菲律宾民众支持扫毒。
据早前报道,自2016年6月上台后,杜特尔特采取铁腕手段扫毒,菲律宾警方资料显示,从去年7月到今年9月间,有3850名毒嫌在警方执法行动中因拒捕而被击毙,另有2290名毒嫌被不明人士枪杀,但民众普遍认为这也是警察所为,即所谓“法外处决”。为防止“法外处决”的发生,杜特尔特于10月10日下令菲律宾国家警察退出扫毒行动,扫毒交给菲律宾缉毒署主导。杜特尔特表示,希望这样的安排可以封住欧美国家的嘴,停止批评扫毒运动。
面对外界的批评,杜特尔特多次表示,会将扫毒运动持续下去。2017年7月24日下午,杜特尔特在菲律宾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扫毒”运动将会一直持续,“毒品是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无论花费多少时间,我都会将扫毒运动持续下去”。
这份调查于9月24日至30日进行,调查样本为1200名成年人,误差值正负3%,信心水平95%。
5. 菲律宾总统扫毒采取什么措施 菲律宾扫毒效果如何
杜特尔表示,将在就任后3个月到半年之内铲除毒枭。菲律宾警方与执法人员以强力手段扫毒,迄今已有3400多名毒贩死亡,近6万人自首。菲总统府新闻秘书安达那说,根据菲政府反毒品执法部门的保守估计,全国约有180万人涉及毒品交易。总统府已经掌握了和毒品交易有牵连的地方官员和警察的名单,这份名单“难以置信、不忍直视、让人想吐”。他称,杜特尔特总统将适时公布这些名单。
菲律宾分析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菲律宾本身没有死刑,杜特尔特铁腕打击的方式以一种非正式的“死刑”向这些毒贩宣战,在社会上确实造成心理上的震慑。他不仅敢做,而且有能力做到,他长期治理下的达沃市就是个很好的范本。
《环球时报》记者在达沃市采访期间,有民众反映说,杜特尔特在这里执政期间,如果要处决毒贩,一般会在前一天登报公开名单,第二天这些人很可能会被发现死在街头。有分析认为,杜特尔特敢言敢行的做派,也是使得他在竞选中独树一帜、成功“圈粉”的重要加分因素。过去6年,阿基诺三世的“无为”治理,使大批对整个社会抱有强烈改变愿望的人士,不论政界还是学界,官方抑或是民间,都对新的领导人杜特尔特给予厚望。但另一方面,杜特尔特不拘一格的做派常常触及法制底线,被杀死的人罪名不清,执法部门做有罪推定,不排除有无辜民众被错杀,这也成为反对派和维权人士用来攻击他的重要把柄,未来也将成为杜特尔特面临的最大挑战。
6. 菲律宾扫毒杜特尔特什么态度
菲律宾警方8月15日在首都马尼拉北部的布拉干省展开大规模扫毒行动,这场扫毒行动持续了超过24小时,共32名嫌疑毒犯被杀,创下菲律宾扫毒战开打后,一天内最高的死亡人数。
另外,杜特尔特还曾高压扫毒通宵行动,一夜间21名毒贩被毙。8月14日午夜起,在首都马尼拉附近展开一连串铁腕扫毒行动,一夜之间杀死至少21人。这是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采取高压手段对付毒贩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晚。
据菲律宾当地媒体报道,高级警司罗密欧·卡拉马特(Romeo M. Caramat Jr.)表示,当局在马尼拉以北的轻工业省分布拉干省内12个城市和市镇,采取26次扫毒行动,在其中16次行动中杀死21名“贩毒有关人员”,当时他们全部持械。
2016年8月7日杜特尔特公布一份涉毒“黑名单”,包括160多名政、法、军、警界人士。帕罗吉诺戈是这份名单上第三名被打死的涉毒市长。
杜特尔特曾在大选中承诺,将不惜杀掉数万人来终结非法毒品交易。杜特尔特的毒品打击行动受到许多菲律宾人的欢迎,但遭到了人权组织和其他批评人士的谴责。
看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对毒品犯罪是不手软的。
7. 菲律宾扫毒1周击毙至少多少人
这次被菲律宾警方称为“一次性、大规模”的扫毒行动,在一周内就有至少76人被击毙,包括一名17岁少年。人权组织和国会议员谴责杜特尔特的扫毒行动简直是在“疯狂杀人”,令人忧心。
不过批评者称,实际死亡人数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因为有许多人遭私下处决。
天主教会起初不愿对杜特尔特的扫毒行动置评,但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加,尤其是大部分遇害者是贫困人士,教会开始呼吁当局停止杀戮;天主教主教会议主席维耶加斯20日谴责杜特尔特政府极端的扫毒手法,呼吁信徒每天敲响教堂的钟声,以声援遇害者。
8. 菲律宾强势扫毒和其他国家有什么关系
有很大关系。
西方国家控制菲律宾很大程度就是利用菲律宾内部的矛盾,比如反正府武装,这些反正府武装的经济来源就是毒 品,如果毒 品贸易被掐断,这些武装就会受到巨大打压。这样一来,菲律宾正府就有能力稳定国内局势发展经济,之后就能摆脱西方炮灰和走狗的地位,这是西方不愿意看见的
9. 菲律宾扫毒是民族清洗吗
不是大多数是应该菲律宾人而且死的人也没达到民族清洗这种程度
10. 如何评价菲律宾新政府的扫毒行动
首先是大毒枭。我们知道毒品远不是普通的商品,它的销售必然是非法的,能够称为毒枭,意味着他能够控制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程,营业额也比较大。起码需要两个条件:有着严密管理的生产和销售准军事化组织,和政府官员有着密切的关系(保护伞)。在这两个条件下,不要说普通人,就是警察,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能力挑战他们,正常情况下想要打倒大毒枭是需要动用军事力量的!因此,这个政策对大毒枭能够造成的伤害几乎一定为0,而接下来我们将看到,大毒枭很可能反而会从这个政策上获益。其次是小毒品贩子。一个正常国家的国内,通常是没有所谓的毒枭的,大部分都是毒品贩子,多半是以贩养吸,个体经营或者少数几个人组织为主,这个群体也可以粗略地包括并不贩毒的吸毒者。这样的群体是群众可以针对的,即使他们打通了警察的关系,在杜特尔特的这个政策面前,他们脆弱的关系不值一提,他们完全不可能同时收买所有的群众,因此这个群体现在面临着极大地困境。他们现在有着3个选择:第一,继续原先的生活方式,祈祷自己运气好,躲过一劫;第二,自首;第三,投靠大毒枭。第一个选择姑且不论,第二个选择大概是所有人都认可的社会最优化选择,但是第三个选择呢?有人想过吗?如果小毒品贩子大量投靠大毒枭,岂不是客观上大大增强了大毒枭的实力?而小毒贩因为这样的政策被赶出市场,如果社会状态没有扭转过来,这个市场很可能只不过是暂时萎缩,那么市场空间岂不是也被大毒枭占据了?市场空间更大,组织更加庞大,大毒枭的实力和潜力在这样的打击活动中,很可能是反而是增加的。这种打击难道不是适得其反?最后是群众。这次运动真的能够一劳永逸地降低菲律宾的毒品使用率吗?难讲。如果杜特尔特铁腕到底而且持续时间足够长,让吸毒者都蹲了监狱,整个市场被压缩到底,大毒枭也难以坚持,大概有可能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做不到呢?如果杜特尔特稍稍松懈,或者他政治生涯结束过早,整个形势势必反弹,而反弹的时候,大毒枭们已经没有了基层那些无孔不入的大量竞争对手,完全可以重新迅速的铺开基层的贩毒网络,以后这个问题解决的难度比现在还要大得多;更糟的是,如果杜特尔特并不像很多人想象得那么干净呢?如果他和大毒枭妥协呢?结果又怎么样?在独裁者看来,群众是可以很轻易地愚弄的,而这些有钱有势的“大爷”,则往往是重要的盟友。最后我倒是要强调一下,我不是发对他禁毒,我是觉得他的路子不对。用某国喜欢的比喻的话,老虎和苍蝇要一起打,甚至老虎要先打立威。如果有可能的话,杜特尔特应该先发动“毒品战争”谋求跨国合作打击大毒枭,立威以后再谋求解决小的毒品贩子。大概有人会指出菲律宾现在的政府能力不足以解决大毒枭,那我必须指出,如果现在解决不了,溫納圖萬特尔特也将无力制止大毒枭继续制毒贩毒并扩张实力,很难想象以后杜特尔特就有能力解决大毒枭的问题。综上,我对菲律宾毒品的预言是,短期内毒品使用率可能有所下降,而未来菲律宾的毒品使用率会有一个反弹,而在此基础上,菲律宾“毒品业”的垄断大大增强,毒枭的经济和政治能量会进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