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的人种分布香港目前有多少人
香港人一般是指香港的居民,而并不取决于其种族或国籍。“香港人”(英文:Hong Konger、Hongkonger或Hongkongese) 在中文和英文上没有法律定义;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指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的人,或指居住香港有若干时日的人(这个定义空泛,而且每人有不同标准,但这是香港人最接近的定义),甚至是单纯以香港为家的人。 常住居民占 6 732 700人,而流动居民占 230 400人。 香港的少数族裔人士,主要有以下类型:
欧美西洋人 - 以在英治时代来香港工作和定居的英国人及其家属居多,少部份能操流利广州话。通常是专业人士、大企业或政府部门以至公营机构的高层要员,如董事长、行政总裁、政府高官、警官(督察级或以上)、法官、律师、医生、大学教授、机师等;也有一部份在公立和津贴学校任教英语。虽然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后,有少量英国人离港回英,但仍有很多选择继续定居香港,甚至归化中国籍,成为有资格申请香港特区护照的中国公民。据2005年人口统计,居港英国人约13,490人。
日本人 - 通常是商人或日资大企业香港分公司的高级职员及其家属。他们大多数在1980年代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初期来到香港,希望以香港作为进入中国内地发展事业的跳板。有部份在香港落地生根,他们的第二代普遍操流利广州话,但通常入读国际学校。如果他们不打算在港永久性定居,则通常会安排子女入读日本人学校,以便将来回日发展。据2005年人口统计,居港日本人约11,800人。
中国内地人 - 通常是与香港男士结婚的中国内地女士和其在中国内地出生的子女。官方称谓是“新来港定居人士”,坊间通常称为“大陆人”或“大陆新移民”。 香港自英国管治以来,一直都有不少中国内地人移民到香港,现时更每天均有150名中国内地人移民来港定居。他们虽然和主流华人居民同是华人,但未必能操纯正广州话和适应香港的生活方式。通常要在香港生活一段颇长时期,才能融入香港主流社会及操较纯正口音的广州话。
南亚人 - 以巴基斯坦人、印度人和尼泊尔人居多。英治时代的驻港英军当中,有部份是被称为“啹喀兵”(Gurkhas)的尼泊尔人雇佣兵,其军团随着香港主权移交中国而解散,但他们和其家属仍然留港;在数十至百多年前,香港的警员中,亦有不少南亚人,其后裔至今仍然居港。他们现时以从事银行护卫员和建造工人等蓝领职业为主,亦有前“啹喀兵”担任富豪或政府高官的保镖,或从事类似的护卫服务,亦有极少数在公立和津贴学校任教英语。他们大都能操流利英语,部份甚至能操流利广州话。
东南亚人 - 以菲律宾人、印尼人和泰国人居多,当中以菲律宾人最多。绝大部份是来香港从事家庭佣工工作、能操流利英语的女士,少部份操流利广州话。这些人在香港通常只是受雇当家庭佣工性质,赚到足够的金钱就衣锦还乡,并无在港落地生根的打算。此外,亦有极少部份是香港男士的妻子。据2005年人口统计,居港菲律宾人和印尼人人数,分别约130,000和110,000人。
㈡ 成龙能否代表香港人向菲律宾人伸友谊之手
成龙不是代表香港人而是代表包括台湾大陆香港在内的两岸三地人民向菲律宾伸出友谊之手的 ,打倒成龙!!!!
㈢ 香港艺人为什么喜欢用菲律宾佣人
对艺人来说菲律宾佣人的薪水比较便宜 ,不是第一考虑,因艺人收入高,也有公司安排报销。只有
们这些月收入三数万才要请宾宾,富豪都招华人佣工才高档。看看李家诚,徐子淇就知。
要说菲律宾的家政行业比较规范 ,我们香港人在英话语酒店或礼宾,家政的专业一点不输,不然
怎当酒店高层领导。
香港人基本都说英语?不全对。只30%日常说,我们酒店员工就是例子,只上班说,
相反,因菲律宾人都只说英语或家乡话,少学白话,艺人隐私较有保障。
还有,宾宾在香港只有老乡没有家人(港人)朋友,外人也不识她们,要爆料也没有动机和对象.就算出了
问题,把他们送回老家就是,香港员工就不可以(送走)
香港艺人喜欢用菲律宾佣人也因为他/她们在港人生地不熟,只知主人有钱请人打工,不知也不管老板是什么
名人.宾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都有护照,在大部分国家都可跟随主人方便出入.
㈣ 在网络是如何称呼菲律宾人的
多称为“菲律宾猴子”,这是含有严重种族歧视和人格侮辱的称呼。其实中国是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国家,在这种环境下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敢批评美国的种族歧视。
㈤ 香港人都喜欢称外来人叫什么例如我们大陆游客,菲律宾佣人,外国人等。。。
称呼大陆人为蝗虫 强国人
㈥ 为什么香港人喜欢雇请菲律宾佣人
因为相对于香港本土的用人说来
菲律宾用人的薪水比较便宜
而且菲律宾的家政行业比较规范
他们在上岗前都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香港人基本都说英语
菲律宾人这个方面就没有问题
㈦ 香港人说什么话
香港人讲广东话为主,也就是粤语,讲粤语在香港是通用的,一般现在的年轻人都会说普通话,不过不以普通话为主,也说英语,老一辈的也经常说自己家乡话。粤语为主,普通话和英语为辅。
香港仍未割让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前,四大原居民早已在香港居住,香港开端口前的香港原居民分为四大民系,即香港围村人(围头人)、疍家人(又称水上人)、客家人和鹤佬人(闽南人),亦是最早原居民之一,各族群皆有自己的方言,如:粤语围头话、粤语疍家话、客家话、鹤佬话这四大方言,香港开端口后,因太平天国战争漫延至广州,大批广州一带平民涌进香港市区,才使粤语广州话(俗称广东话)开始进入香港。
(7)香港人怎么称呼菲律宾人扩展阅读:
现在居住在香港地区的人,占大多数是广东的广府人,比例超过香港地区总人口的60%,来源地主要是珠江三角洲一带,包括南番顺、东莞、四邑、香山、高明、三水、鹤山、四会等。其余人数较多的有潮州人、客家人以及1949年以前从福建、上海以及各地来的香港定居的人士。外国籍人士主要是英国人、印度人、尼泊尔籍“英军雇用兵”及其家眷,还有近年大批涌入香港的东南亚人士如菲律宾籍的“宾妹”等家政保姆。
㈧ 香港人用什么聊天工具
用QQ的大部份是大陆过去的人。一般用MSN。特别是公事上,更有少数人用SKYPE。
㈨ 香港人说咖啡妹是什么意思啊
咖啡妹就是香港女交通辅警,因为制服是咖啡色的,所以俗称咖啡妹。
补充:
香港人,英文可以称为:Hong Kong People、Hong Konger china,是指拥有中国香港居民身份证的人。
现在居住在香港地区的人,占大多数是广东的广府人,比例超过香港地区总人口的60%,来源地主要是珠江三角洲一带,包括南番顺、东莞、四邑、香山、高明、三水、鹤山、四会等。其余人数较多的有“潮汕人”、“客家人”以及1949年解放以前从福建、上海以及各地来的香港定居的人士。外国籍人士主要是英国人、印度人、尼泊尔籍“英军雇用兵”及其家眷,还有近年大批涌入香港的东南亚人士如菲律宾籍的“宾妹”等家政保姆,在香港工作满七年以后就可拥有“香港居民身份证”了。
㈩ 关于香港人的称呼
陌生的中老年男子和女子
正式的通常都叫先生,太太,小姐或女士。比较多人这样称呼,始终是比较有礼貌的叫法。
市井一点的就叫阿伯,阿叔,阿哥及叫阿婶,阿婆,阿姐。通常是中下阶层的称呼,在菜市场和街边大排档就很经常听见。
这裏当然有香港的网友,相信楼上两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