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898年美国花2000万买下菲律宾,为何1917年美国又让它独立了
因为当时大萧条之后,美国人大量失业,他们开始呼吁菲律宾会给他们带来负担。
1934年,美国批准了一项新法案,并宣布将在菲律宾独立十年后逐步提高对美国出口产品的关税。菲律宾最终接受了该法案独立了,但是,菲律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再次掌管菲律宾。根据法案,美正式宣布菲律宾独立。
㈡ 菲律宾原来是谁的殖民地
公元三世纪左右,同中国友好往来。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着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着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此后,自由党和国民党轮流执政。1965年马科斯就任二战后第六任总统,并三次连任。1983年8月,反对党领导人贝尼格诺·阿基诺被谋杀,导致政局动荡。1986年2月7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贝尼格诺·阿基诺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在民众、天主教会和军队的支持下出任总统。此后,拉莫斯和埃斯特拉达先后按宪制当选总统。2001年1月,埃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继任总统。
㈢ 菲律宾一度和美国交好,为何后来美国放弃了菲律宾
我觉得美国之所以放弃了菲律宾,有很多原因,有美国自身的,也有菲律宾的因素,综合各方面的考虑,美国才放弃了菲律宾。这个先从美国统治菲律宾说起,美国是在打败了西班牙之后,才取得了菲律宾的统治权,起先菲律宾已经在西班牙的统治下,艰难生存。好不容易又成了美国的手下,原本以为能够从此摆脱殖民控制,但是国小没办法。国际国内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才导致菲律宾渐渐独立了,而美国也没有办法掌控。
最后一个原因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美国首当其冲,如果继续控制菲律宾,把菲律宾变为自己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对美国本身也是一种影响,毕竟菲律宾虽然是个小国,但是菲律宾的人口生计问题,也足以让美国头疼。综上所述,菲律宾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下,终于获得了独立自主的机会。
㈣ 二战后美国为什么占领塞班岛,而不吃掉菲律宾
二战后,塞班岛是经联合国决定交由美国托管的(这个很厉害的,占了他人的领土,联合国还高度认可),而后该岛决定不寻求独立,经岛上全民公投成为美国领地。
二战前,菲律宾就是一个独立国家。美国吃掉菲律宾,肯定为国际道义所不允许,也很难得到国际上世界各国认可。二战时,美作为”正义国家联盟“一方,是不可能傻到变成侵略者,侵占菲律宾的。
塞班岛情况有所不同,其归属问题一直是很复杂的。该岛系麦哲伦航海时代被西班牙人发现并占领,后卖给德国,一战后德国战败,被迫将北马里亚纳群岛(含塞班岛)让给日本。二战时期,1944年6月15日,美军开始进攻塞班,史称塞班岛之战,美国打败日本攻下塞班。
二战后,联合国将该岛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帕劳岛和马绍尔群岛一起划给美国政府托管,托管期40年(1945-1985年),美国负责托管地的国防及外交事务。托管期结束以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帕劳岛与马绍尔群岛分别独自成立共和国,而北马里亚纳群岛由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在20世纪70年代决定不寻求独立,转而寻求成为美国领地,1975年与美国达成协议成立联邦,成为美国政治联盟。1986年11月,经全民公投成为美国领地。
㈤ 菲利宾国家怎样
1.贫富差距大
大马尼拉是一个特别大的城市,人口2000多万超过全国的20%。它的地位基本上相当于中国的北京(首都)+上海(经济金融中心)+香港(国际化城市)+澳门(赌城)。
刚落地,我们先坐轻轨去了马尼拉老城区,在轻轨上看两边的贫民窟的确是触目惊心,哪怕是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柬埔寨,我都没见过这样差的环境,绝大多数房子连墙都没有,只靠铁皮支撑建筑,用塑料布遮风挡雨,房子里边唯一的娱乐设施是10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而注意,这是一个每年刮五个月台风的国家……每年夏天台风掠过贫民窟,死伤动辄几百上千,惨不忍睹。这些人还不是这座城市里最悲惨的人群,街头衣不遮体的流浪汉到处都是,在马尼拉老城,我几乎没看到几个街头的孩子是穿鞋的。
而在新城马卡蒂的CBD,你能看到完全不逊于国内一线城市的风貌,高楼大厦林立,街边不时有保时捷、路虎这样的豪车开过。
夜晚在五星级酒店的天台俯瞰夜景,你会有种仿佛身在珠江新城或者国贸的感觉。
有趣的是,在秩序井然的马卡蒂,你看不到街边的流浪汉,看不到穿梭的吉普尼,甚至连乱七八糟的广告牌都很少见。而在贫民窟里,最多的广告是各大政党的竞选广告,可能是因为他们实在太贫穷,什么都买不起,只剩下一点点所谓的民主作为社会底层最后的尊严。
毕竟,这里是一个民主国家。
2.拥挤
菲律宾的国土面积大概30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人口密度大概相当于河北。但是,这3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分布在7000多个岛屿上,绝大多数是无法居住的,如果轮可居住面积,菲律宾可能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而马尼拉则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拥挤的城市之一,人口和广州相当,但面积却只有广州市的四分之一不到。
所以马尼拉不论是高端公寓,还是贫民窟,楼间距都很窄。最好的摩天大楼区在马卡蒂,基本上也是楼挨楼相隔只有两三米。马卡蒂目前为止最贵的应该是Trump Tower,没错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授权命名的川普大厦,房价大概5万人民币一平,已经基本售罄了。
房屋租售比奇高,可以达到年化8%。因为实在感到惊喜,所以我自己在隔壁买了一套期房,准备作为长期投资。
去菲律宾之前听朋友说马尼拉的红灯区很有名,到了之后发现果不其然——每天早晚高峰期,大街小巷都是红灯区。就我的感知,马尼拉的拥堵指数远超北京上海。可能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汽车普及率已经较高,街道上摩托车已经没那么多见,但是市政建设仍然停留在越南柬埔寨的水平。
㈥ 二战后菲律宾是如何走向独立的
菲律宾的独立建国一波三折,从 1899 年到 1946 年,经过非常多的事件和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从美西战争后美国的占领地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1898 年美西战争后,菲律宾岛上就有民族主义者 E. Aquinaldo 建立政府,并宣布菲律宾独立。但是,在西班牙与美国的默契下,美军登陆菲律宾并进入马尼拉,宣布建立军事政府。此时,菲律宾的政府还通过自己的宪法。 (注意这时候有两个政府。)
经过美西战争的 1898 年 12 月 10 日《巴黎和约》西班牙正式将菲律宾割让给美国,美国则给西班牙两千万美元做为赔偿。 (照说,签订和平条约之后应该从军事占领阶段进入友好占领阶段,但因为菲律宾国内尚有不一样的武装反对势力,所以,军事占领阶段尚未结束,此点和日本占领台湾一样,要经过桦山资纪的一段“平乱”阶段,也像极了 1947 年台湾的二二八与其后的军事镇压动乱。)
1899 年 E. Aquinaldo 公布宪法,建立菲律宾共和国,并就任首任总统。这时候,美国与菲律宾正式爆发武装冲突。 (在战争法来看,就是占领军事政府平定占领区的叛乱政府,在国内法层次来看,就是外国武力干涉住民自决的建国。)
后来美军在“平定叛乱”中获胜。
1901 年 3 月 2 日美国国会授权美国总统有结束菲律宾军事政府的权力 (当时美国也正在建立其领土宪法性法源) 。
美国军事占领区进行民选首长, 1901 年美国总统任命首任菲律宾民政总督,正式开启民政治理阶段。然后,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赋予菲律宾人与美国人同等的权利法案。
1907 年 7 月 30 日美国举办菲律宾的议会选举。后来 1916 年 8 月 29 日美国国会通过,总统签署着名的《钟斯法案》 (Jones Act) 。美国通过《钟斯法案》时说:美西战争并无拥有菲律宾,只想菲律宾建立稳定政府之后即撤出。
1919 年菲律宾人民到美国国会游说已经准备好独立,菲律宾国会也通过相似宣言。
1934 年美国国会通过着名的《泰丁斯-麦克杜飞法案》 (Tydings-McDuffie Act) ,详细规定菲律宾独立步骤。
菲律宾人选举制宪代表,起草宪法草案,通过宪法草案。美国总统签署此宪法草案。菲律宾举行公投,批准此宪法,之后 1935 年选举首任总统 (任期六年) , 1935 年 11 月 15 日成立菲律宾国协。 1941 年 11 月 11 日选举第二任总统。
后来出现宪法修正草案,也经过上述繁复程序,最后由美国总统批准然后公投通过。
1942 年 1 月 3 日,日本占领菲律宾,麦克阿瑟和菲律宾政府 (总统、副总统) 撤出。
“ (麦克阿瑟的 I shall return ,以及战争后期美国陆海军所谓的争论是攻占菲律宾或攻占台湾的争议。原本决议依据海军意见来攻占台湾,但在麦克阿瑟与罗斯福一席密谈之后,决策逆转。其实,虽不知麦克阿瑟说什么,但是基于美国总统保护“领土”的宪法责任,跳过菲律宾恐有宪法职责上疑虑,而麦克阿瑟的 I shall return ,显然具有宪法责任的意义。同时,陆军也较海军更明白“占领法”,虽然海军也懂战争 (海战) 法。”
日本的占领,也遵照占领法实施戒严与军事管理。
1943 年 6 月日本实施制宪会议,研拟宪法草案, 1943 年 10 月菲律宾第二共和。
此时美国国会决议延长流亡美国的菲律宾正副总统任期。后来美国国会授权美国总统在 1946 年 7 月 4 日宣布菲律宾独立。 (注意:菲律宾独立不是由菲律宾宣布,而是由美国宣布,美国并邀请世界各国承认菲律宾独立。)
1945 年美军夺回菲律宾,太平洋战争结束。 1946 年 4 月 23 日举行总统大选,进而美国于 1946 年 7 月 4 日正式宣布菲律宾独立。
㈦ 美国当年控制了菲律宾,为何没有把它发展成为殖民地
美国当时控制了菲律宾,而菲律宾当时其实也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但是后来菲律宾从美国独立了而已。而菲律宾当时之所以能够独立成功,主要是因为美国出现了经济大萧条的现象,美国人也害怕菲律宾当时会让美国的经济继续萧条下去。
而当时美国之所以会同意菲律宾独立,是因为美国当时正面临着经济大萧条。当时美国很多人都失业了,原本的蔗糖业也毫无发展。面临着当时的这个形势,整个美国的农场主和各个行业的工人纷纷起义。美国的这些人们强烈要求要限制菲律宾的糖和移民进入到美国境内。当然,如果美国想要达到这一目的的话,只能同意菲律宾独立。因为只有菲律宾独立了,才会在与美国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一样,那些菲律宾原本享受的优势也没有了。美国这些底层群众的这些要求,也影响到了当时美国的议会员们,经过一番考虑之后,美国最终同意了菲律宾独立。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菲律宾的经济非常的落后,美国人觉得如果把菲律宾作为美国的一部分的话,会拉低自己的经济。
㈧ 美国为什么选择让菲律宾独立呢
我们都知道二战之后,美国成为了世界霸主,至少是西方世界里的霸主。然而,让很多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时的美国为什么不把菲律宾发展成殖民地,而帮助他独立呢?再看看以前的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以及法国和葡萄牙,西班牙等。他们在全世界疯狂瓜分地盘,为何二战后的美国,就那么大方呢?其实美国并没有那么好,这里面藏着太多我们看不到的阴谋。具体有哪些呢?不妨我们坐下来谈一谈。
美国让菲律宾独立,自己既在国际上落一个好名声,又能控制菲律宾的经济,这样的好事上哪里找去?当年美国支持苏联打压英法德,就能够用同样的手段,控制日本和菲律宾,包括后来的韩国。而且美国当时的口号是:民族自决。他为什么这样喊?无非是在背后捅老表英法几刀子。如果他自己再大搞殖民地扩张,那不是自相打脸吗?综合来看,不是美国有多伟大,而是他把菲律宾当做生意来做了。怎么样能够利益最大化就怎么玩。这样做,美国既显得顺应了潮流,又享受到了各种福利和特权,可谓是一箭双雕呀。
㈨ 菲律宾独立战争的起因
自1565年菲律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以来,坚韧不屈的菲律宾人民不断地进行各种反抗斗争,在西班牙入侵以来的300年间,平均每年发生5次起义,规模较大的起义有102次之多。1873年爆发的甲米地起义,更是唤醒了菲律宾人民的民族意识。1892年7月,以“伟大山民”安德列斯·波尼法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成立了秘密组织“卡蒂普南”(意为“民族儿女至尊协会”)。该组织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纲领首次提出了要依靠人民群众,通过武装斗争实现民族独立。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等人以“卡蒂普南”作为准备武装斗争的核心力量,创办了地下刊物《自由报》宣传其主张。“卡蒂普南”注意在工人、农民、职员、士兵和知识分子中间发展成员。到1896年,会员已达3万人,同情者达几十万人。
1895年底,“卡蒂普南”在圣马特奥山洞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决定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并提出了“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为准备起义,“卡蒂普南”加紧筹款购买军火,仅几个月时间,便从人民中筹到20万比索捐款,同时与日本签订了购买10万枝枪和150门大炮的协定。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共同制定了作战计划:在内湖省一个靠山近海处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起义总部,指挥菲各地的起义。计划先在吕宋岛各地举行起义,然后攻打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中心马尼拉,最后解放其余诸岛。1896年8月,“卡蒂普南”召开第五届最高委员会,决定设立最高委员会主席、国务秘书、陆军部、司法部、财政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构。正当革命迅速发展之际,西班牙殖民当局发现了起义计划,开始进行镇压。8月23日,“卡蒂普南”在马尼拉近郊的巴林塔瓦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发动起义。会议成立了以哈辛托为首的战时内阁,统一领导起义。
㈩ 二战中损失重大的菲律宾,为何在战后经济一度能发展迅速
因为美国帮助了菲律宾。
因此,自接管菲律宾以来,美国一直在促进菲律宾的自治。 1934年,美国决定允许菲律宾独立,但菲律宾认为独立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它拒绝接受美国的善意。美国人别无选择,因此为菲律宾设定了十年的过渡期,在这十年中菲律宾受到了特别照顾。过渡时期之后,菲律宾再次独立。但是,过渡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爆发,菲律宾被日本占领,菲律宾的独立进程被中断。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认为,根据与菲律宾达成的协议,他们的义务已经结束,因此他们要求菲律宾独立。菲律宾别无选择,只能在1946年宣布独立。